❶ 汽車營銷模式是什麼意思有哪些 如何將電子商務應用於汽車營銷模式中 急!求!回! 答!非常感謝!
以中國老百姓現在的收入水平,買一輛汽車還算是一件大事。大多數人在選擇購買一款汽車時都會貨比三家、仔細斟酌的。電子商務在個人消費小產品市場領域及對公業務的成功,表明了網路商城式的汽車模式也有它發展的空間,但是更多的是體現在服務(售前、售中、售後)、品質(產品質量和實用性)的提升,而不像依靠價格低廉為主要競爭力的個人小商品消費。
❷ 互聯網對營銷帶了什麼改變
很多企業決策者發現,自從互聯網出現,營銷彷彿進入無厘頭狀態:消費者變挑剔了,渠道增多了,價格體系亂了,就連傳播都去中心化了……
互聯網對營銷的最大改變是什麼?
互聯網對營銷最大的改變是傳播與渠道。互聯網工具論,主要是指傳播的工具。互聯網渠道論,主要是指銷售的渠道。
互聯網對營銷帶來的最大障礙是傳播。因為傳統媒體是可控的,而互聯網時代的傳播截止目前基本是不可控的。即使那些互聯網時代的網紅,也沒有發現成為網紅的規律。網紅們還沒來得及總結成為網紅的規律,就被新的網紅快速迭代。難怪羅振宇說網紅「Papi醬」要快速變現。
雷軍就是一例。無意中,雷軍成了網紅,助推小米。當雷軍覺得找到小米成功的規律,總結出「七字訣」等一系列規律時,雷軍又被互聯網快速邊緣化了。也許從成了網紅到被邊緣化,雷軍都是一頭霧水。
一、互聯網沒有改變4P架構
無論互聯網工具論、渠道論、本質論,都不會改變營銷的基本要素。營銷的20多個要素(營銷變數),最佳整合架構就是4P。前不久,我已經發文說「4P是個萬能架構」,意思是說4P是個分析框架,分析框架不因互聯網而改變。今天我們的分析仍然沿用這個框架。
二、互聯網改變了需求和產品形態嗎?
互聯網在四個層面改變了消費者的需求和產品形態:
1.跨界整合幾乎可以改變所有行業和產品形態。互聯網的支持技術是微電子技術(IT技術),微電子技術跨界,幾乎能夠改變所有行業,創造出前所未有的產品。現在互聯網企業可以輕易進入某個傳統行業,如特斯拉、谷歌進軍汽車行業。
2.互聯網改變了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改變能夠衍生出新的需求和產品形態。這點與機器和電力催生了工業文明,而工業文明作為一種生活形態,衍生了眾多不同於農業文明的需求和產品形態。
3.互聯網作為信息工具,是認識與洞察消費者需求的工具。比如,過去無論多麼強調營銷是發現消費者需求,但無論是消費者調研還是消費者洞察,都很難真正做到。現在的需求鏈邏輯,能夠讓社會的極客們以互聯網為鏈接,在研發階段深度參與,從而真正做到消費者導向。
4.互聯網作為營銷傳播工具,要求產品本身自傳播屬性。互聯網傳播,商品本身就是傳播的源頭,這個時候對產品的要求自然高一些。那些在網上迅速傳播的產品,本身一定是有特點的。如果沒特點,即使有大咖傳播,投資重資傳播,可能也沒效果。
至於自吹自擂的「極致產品」,互聯網思維,不過是商業語言而已,商家可以說,讀者別當真。
當然,在目前特定的情況下,互聯網還在改變廠家的產品體系。過去,由於KA與通路的定價體系不一樣,廠家往往會有兩套產品體系。現在有了電商,可能會有第三套產品體系。
三、互聯網改變了價格體系嗎?
我的回答是「肯定改變了」,並且形成了新的成本均衡。
只要互聯網能改變成本體系,就能改變價格體系。至於現在產品結構調整所帶來的價格體系變化,與互聯網本身沒有太大關系,只是電商時代與「主流換擋」偶爾碰在一起了。
根據「零售商業輪轉假說」,任何大型新興商業的崛起,都是從「三低」(低地位、低毛利、低價格)開始的,都是有成本優勢的,比如沃爾瑪,都會帶來商業的成本再均衡。
電商在中國是從低價開始的,吸引的是「屌絲」消費者。但是,電商現在也已經成為「三高」(高地位、高毛利、高價格),電商價格高於線下已經成為常態。電商已經完成了成本再均衡過程,線下成本下降,電商成本上升,已經接近均衡狀態。
但是,電商的成本均衡過程還沒結束。C端電商的普及,形成了一輪成本均衡過程,B端電商才剛剛開始,B端最大的特點就是運營成本會下降,會再次形成成本均衡。
四、互聯網改變了渠道體系嗎?
互聯網讓渠道體系多樣化了,這是不容質疑的。電商是渠道,某種程度上是對的。
電商渠道論曾經很有市場,也很有說服力。小米成功後,曾經有人說不需要傳統渠道了,從2016年小米跌出行業前五,現在又在反思線上渠道的局限性。
互聯網肯定改變了渠道體系,未來的渠道體系一定是線上線下共生。某個階段可能線上突出一點,但單一的渠道體系是跛腳的。
過去,傳統企業大致有兩大渠道:一是通路;二是KA。互聯網改變了渠道體系。
一個渠道體系有四大參與者:廠家(F)、經銷商(B)、零售店(R)、消費者(C)。這四個參與者,原來是縱向鏈接的,雖然也有跨環節的,比如直銷,但畢竟只佔極小的份額。
C端電商的出現,所有環節都可以與消費者(C)鏈接,於是,出現了F2C和B2C,如京東、天貓、白酒行業的酒仙網等;也出現了R2C,如社區電商;還出現了C2C。F2C、B2C、R2C、C2C,渠道環節肯定增多了。
B端電商出現了,有了F2B,如招商網;也有了F2R,如京東新通路、阿里1688;還有B2R,如煙台萬商購、壹吉購、易酒批、批多多等,幾乎每個行業都有。
歸納起來,廠家從原來的兩大渠道(通路、KA),增加了三個電商渠道(F2B、F2R、F2C)和一個微商渠道。經銷商從原來的二個渠道(直供終端、直供二批),增加了二個電商渠道(B2C、B2R)和一個微商渠道。
廠家的環節從原來兩個增加到六個,渠道增多了,總銷量不一定增長,每個渠道的銷量就會被攤薄。經銷商從原來的兩大渠道增加了五大渠道,而且可以藉助電商跨區域經營,總銷量是可能增加的。
五、互聯網對營銷的最大挑戰是傳播
互聯網首先是傳播工具,然後才是商業工具,商業源於信息不對稱。但是,很多企業在互聯網時代好像突然不會做傳播了。
傳播帶來的是交易流量。做電商如果只會買流量是很難賺錢的,所以要學會自帶流量。
流量從哪裡來?新增流量從傳播中來。
過去,傳播是可控的,因為媒體是可控的,花錢是基本能夠解決問題的。現在,互聯網本身很難控制,花錢也控制不了。
無論是製造業,還是商業,基本格局是由傳播格局決定的。商業源於信息不對稱,傳播格局決定商業格局。
傳統傳媒(除了喉舌之外)基本上是寡頭壟斷的,寡頭壟斷決定了傳播門檻很高,資金投入很大,比如央視。一旦產業格局形成,就很難顛覆。所以,現在工業多數是寡頭壟斷的行業格局。大者恆大,除非行業龍頭自身犯錯誤。
互聯網出現後,出現了所謂的去中心化現象。屌絲逆襲就是因為去中心化後,逆襲門檻降低了。但是互聯網也出現了更大的中心化現象,BAT就是超級中心,或稱為互聯網平台。
歸納起來,互聯網對傳播的改變有三點:
一、「硬廣」基本消失了。傳統傳媒的壟斷性,決定了即使硬廣也有效,所以才會出現「最差的創意也有最好的效果」的廣告現象。傳統傳播靠持續傳播和強大的投入,就能夠形成影響力,這樣的現象在互聯網上很難再現。
二、互聯網流量,集中的更集中,分散的更分散了。流量總體上向BAT集中,形成了更大的互聯網商業平台,規模再大的企業在平檯面前也很小。
互聯網的去中心化,流量碎片化,給營銷傳播製造了障礙。碎片化的傳播要「引爆」,成為網紅,引爆流行,目前還很難找到規律。
三、互聯網數據為定向營銷提供了便利。互聯網雖然提供了傳播便利,但營銷傳播不能散彈打鳥,無的放矢。互聯網的鏈接、交易,最後沉澱下來的是數據,數據為營銷定向傳播提供了依據。所以,現在的互聯網公司都流行說自己是數據公司,也有人說現在進入了DT時代。
❸ 2019汽車銷售模式遇轉折 新零售"登堂入室"
而汽車新零售「銷服變革」的首個創新模式便是直營店的出現,而特斯拉無疑是最具代表的。特斯拉從誕生之日起便以創新和顛覆者的姿態受到業界矚目,這其中也包括一直堅持的「線上銷售+線下體驗和服務」的直銷模式。特斯拉採用的是體驗店+網路直銷的銷售模式,並且將品牌體驗與售後服務相分離。目前,特斯拉在中國已建有30多家體驗店,選址均在一、二線城市的商業中心,服務中心則選在較為偏遠的地段。目前,國內眾多造車新勢力均採用了類似於特斯拉一樣的銷售路線,例如蔚來汽車。
汽車渝評
與傳統汽車銷售相比,汽車新零售最大的變化是其重心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為消費者提供無縫的購物體驗,實現線上線下流量無縫的轉化。實際上,當前汽車銷售已經進入多元化零售時代。隨著新中產以及不斷崛起的汽車文化,汽車新零售在某種程度上更符合消費者的需求。汽車新零售的本質還是銷售,但是新的是銷售內容、渠道和手段,新零售以客戶為主,最主要通過線上獲客釋放潛力,從而逐漸覆蓋車輛全生命周期,以及更加深層次的渠道下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我國汽車營銷模式經歷了幾個階段各是什麼
大致是三個階段:
1、賣方市場期,這是我國初期的車市,買得起車的人很少,能買得起車的,有車就不錯了,銷售都很拽。
2、買方市場期,2013年左右,車源充足了,顧客要求的不光價錢要優惠,對車的動力、空間、售後、配件都會考慮。對銷售人員的素質要求要高了。
3、平行進口、互聯網期,現在。平行進口讓國外好的車以更低的價格進入國內,互聯網增加了價格的透明度。加上中國品牌的車競爭力日漸增強,最後得到實惠的還是大眾消費者
❺ 如何運用互聯網思維作用到汽車銷售
3月28日,由上汽集團打造的O2O電子商務平台——「車享網」正式上線。它將依託上汽集團旗下各大品牌及數千家經銷商,為客戶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提供車輛銷售及售後服務。這也意味著汽車電商大戰已進入一個新的時代。至此,大部分車企如吉利、江淮、上汽、賓士、奧迪等都已「觸電」,還沒有來得及觸電的車企也積極在電商渠道上布局。熱鬧背後,互聯網思維究竟給汽車業帶來了什麼?互聯網思維下汽車營銷模式又該如何改變?
到底什麼是互聯網思維?簡單理解就是要對傳統的工業思維進行顛覆,消費者反客為主,擁有了消費主權。一直被商家用來忽悠的 「用戶就是上帝」的空洞的標語,將在互聯網營銷中將得到充分貫徹和落實,不再是假大空的理論。從研發到設計到營銷到售後,所有的一切行為都是圍繞用戶來進行的。
一、研發設計:用戶主導
汽車相關研究報告
2014-2018年中國載客汽車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
2014年4月
2014-2018年中國混合動力汽車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
2014-2018年中國GPS汽車導航儀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
2014-2018年中國載貨汽車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123
在傳統思維下,很多車企的研發都是設計師說了算,還有不少保守封閉的企業是老闆說了算,甚至是根本不懂汽車審美的老闆隨口這里高點那裡低點就此決定了汽車的造型,最終造出一批不為市場所接受的歪瓜裂棗車型。
而互聯網思維則要求汽車企業充分利用大數據,綜合分析目標消費人群的喜好、需求、抱怨,打造出消費者最喜歡的產品。如此一來,用戶就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這樣設計出來的產品才更符合用戶的需求,不至於試錯。如服裝領域的淘品牌「七格格」,每次的新品上市,都會把設計的款式放到其管理的粉絲群組里,讓粉絲投票,其群組有近百個QQ群,輻射數萬人,這些粉絲決定了最終的潮流趨勢,自然也會為這些產品買單。
二、營銷推廣:用戶參與
互聯網思維下的營銷有關鍵的兩個指標:精準、效果。
微信營銷就是互聯網思維最有力的營銷工具之一,微信的精髓在於互動、無處不在的互動,讓用戶有強烈的參與感。同時,微信口碑營銷的鏈式傳播速度非常快,能夠迅速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日前,上汽榮威就成為了首個實現微信賣車的車企,其與騰訊合作開啟「1分錢捐贈騰訊公益獨享榮威350購車大禮包活動」,用戶在騰訊活動頁面搶購預留信息,並開通微信支付,向騰訊公益捐贈一分錢,到榮威經銷商處購買榮威350汽車,即可獲得榮威購車補貼。
這一活動就是互聯網思維的充分體現,是對數據化精準營銷的全面應用與創新。首先,營銷目標精準,在活動頁面預留信息的用戶肯定是榮威的「准」用戶或潛在用戶,就能夠幫助車企快速精準地找到自己的目標人群。其次,「口口相傳」的力量得到極致發揮,參與活動的用戶在自己的朋友圈發布狀態,信息會呈輻射狀、並以幾何級數向外擴散,為上汽聚集更多目標用戶打下了良好基礎;這種參與公益的營銷方式也讓消費者感受到了企業的責任心,對企業留下了良好的品牌印象,增加了用戶購車時的感情分。
三、渠道創新:從B2C到O2O
在互聯網思維的影響下,銷售通路的重構是最先發生改變的。有著強烈危機意識的汽車企業,也已敏銳感覺到中國汽車營銷市場已進轉場,持續多年的四S銷售模式即將結束,迎來關鍵的轉型節點—互聯網營銷時代。未來的銷售必然是O2O零售,線上線下的結合,創造全流程體驗。上汽就敏銳地意識到了這一趨勢,打造了車享網,車享網將覆蓋用戶從選車開始到購車、用車、換車的全程使用周期,甚至延伸至與汽車相關的生活領域,如汽車保險、金融等服務鏈。
盡管上汽電商有人唱好有人唱衰,但不可否認的是,O2O模式是汽車互聯網營銷的必經之路。互聯網營銷的前提是大數據,要擁有大數據就必須擁有大量消費者信息,而依靠第三方平台得來的信息通常都有很多誤差,難以實現精準,要擁有海量真實數據必須建立自己的平台。如果上汽電商平台成功,上汽集團旗下各大品牌就可以實現精準營銷,降低營銷成本;甚至可能實現定製化服務,事前預測車型銷量,減少庫存,降低成本。
對於汽車行來說,僅僅依靠傳統渠道售賣產品已經遇到了天花板,在未來,產品與品牌擁有個性、擁有粉絲才是致勝之道。而讓自己擁有粉絲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互聯網,用互聯網思維造車,賣車。
正如海爾集團董事長張瑞敏所說:「如果你能適應和駕馭互聯網,現在就是最好的時代;如果你背離它,迎接你的將是一場災難。」
❻ 互聯網正在改變汽車,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互聯網給產業帶來的變革將是一個持續升級的過程,互聯網加汽車是互聯網與實體領域特別是製造業形成融合最信任也有可能具有變革潛力的領域,互聯網加汽車帶來的新技術 新業態,新格局,互聯網加的核心是大數據及其基於這個些大數據產生的應用,互聯網加汽車產生的諸多創新服務和商業變革都要基於有效數據分析,
❼ 互聯網與汽車行業將會以怎樣的形式進行融合
汽車與互聯網的結合中國汽車工業經過三十年的發展,汽車市場的活躍性在不斷增強。面對汽車產業從「賣方市場「邁入」買方市場「階段,汽車營銷渠道、消費者行為都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滲透,推動著各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升級,汽車產業同樣深處大潮之中,互聯網正在深入到銷售、售後等服務領域,甚至未來將對汽車製造領域產生深刻的影響。
赤兔聯盟是由行圓汽車傾力打造的一站式媒體在線交易平台。主要服務於汽車生產企業、經銷商等類型的廣告主。為其提供豐富的在線媒體資源和一站式在線媒體投放服務。
當然,同樣做出行服務的不止行圓汽車一家,新模式的探索也不是絕無僅有的,但是從概念再到落實,行圓汽車在不斷升級和強化著,沒競爭對手的的成功是不完整的,行圓汽車的堅持的多平台業是出行服務新模式的探索。
❽ 互聯網思維對營銷模式的改變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互聯網思維對營銷模式的改變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互聯網思維改變著企業對於消費者的溝通和營銷思維,企業需要時刻關注市場動態,了解消費者的最新需求。如騰訊的經營理念是以用戶需求為核心,所以在騰訊從產品研發、到運營、到客戶服務,「營銷為本」已經成為每個員工的首要使命,每個人都承擔「營銷角色」的職責。同時,「溝通」是營銷過程的首要元素,作為連接企業和消費者的橋梁,營銷的溝通價值體現在營銷人需要學會擔當消費者需求的滿足者和創造者,不斷增加不同消費者對企業的認知度和忠誠度。
其次,互聯網思維影響營銷傳播方式的變化,從傳統的單向傳播轉變為互動傳播。因為對於數字社群來說,傳統的單向宣傳方式已經不那麼強勢,更多是互動的、自發的,快速的傳播才能影響網上社群。互聯時代傳播核心就是需要找到合適的影響點,在合適的時機影響那些在社群中有影響力的人,以達到杠桿效應。互聯網營銷傳播方式的改變,使得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下產生了很多新的營銷模式,如精準廣告、電子商務、網路社區、網路視頻、盒子、網路電視等等。
最後,社群,社群是企業與用互動的一個平台。未來的商業是社群的商業時代,社群的需求希望直接通過公共性的平台直接和廠家的銷售需求以某種特定服務的形式直接對接,直接實現銷售,不需要任何的中介組織機構。在未來的商業發展中,誰掌握了消費者,誰掌握了社群,誰就將成為商業銷售鏈條中的主導力量,未來是社群的時代是社群需求決定商家的時代。同時社群的出現也使得經營者對消費者主體或主體性的重新認識。
從營銷角度講,互聯網思維就是:以用戶中心,創造極致體驗,深入到內心滿足消費者。今天害怕被顛覆的人,一定要研究互聯網思維,如果你不學習、不研究互聯網思維,你的企業遲早會被顛覆。
在互聯網下營銷思維最重要的是「用戶思維」,即精準把握用戶心理,深入挖掘用戶內在需求與喜好,將與用戶互動、整合發揮到極致,才能最大程度的引導其參與其中,邁向成功營銷。而在這個思維之中,社群是其實現的重要方式。在移動互聯時代,社群是通過微博、微信等SNS為代表的社交網路行為所組成。它對品牌營銷格外重要,因為微博、微信等社交網路行為實質就是個「魚找魚、蝦找蝦」的分類分群社交群,本質上講是以價值觀和愛好等形成的社區。互聯網變革下的社群行為,讓普通消費者擁有了更大的話語權,每個人都能夠在網上登錄Facebook,發布博客,在Twitter上發布信息,當普通消費者溝通方式和信源非常發達的時候,而基於產品的營銷傳統思維就提出了挑戰。
隨著營銷從傳統的時代轉向數字時代,新時代營銷的任務就變成通過新的渠道創建價值、溝通價值、交付價值。互聯網創造的變革已經顯現,如果你要想贏得年輕人,就一定要通過網路渠道跟他們建立聯系。
對於企業來說,不同的營銷戰略應該彼此分開,雖然仍有人或行業還要做傳統媒體的營銷,但互聯網媒體的營銷則需要有創新思維的部門來做。許多企業的互聯網轉型都已經非常成功,他們僱傭了許多對數字媒體更為感興趣的人做部門的營銷活動。如果不能跟上時代的潮流,那麼就會被時代淘汰。
因此對於現時代企業的營銷部門來說,學會駕馭當下的技術潮流,掌握大數據、數據挖掘、市場分析、分層技巧、因素分析技巧等,並利用這些技術來分析潛在用戶在多大程度上會購買自己品牌的產品,從而對企業運營提供指導,者已經死營銷者IXUS具備的技巧。
在實施互聯網營銷的過程中,要以更加開放的姿態,以顧客為營銷中心,洞察需求,重塑營銷理念,才能在這條營銷變革之路中走的更遠。
企業的營銷模式在互聯網思維的影響下,得以時代發展的變革,這為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篇章,將會進一步推進企業信息化的建設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