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08後最新的大事件營銷案例分析
加多寶和王老吉的那個算不算?
Ⅱ 如何針對熱點進行借勢營銷
在回答你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分析一下營銷熱點,也就是什麼是營銷熱點,什麼事件才被稱為熱點,首先它要被很多人知道,而且還要被很多人關注。即必須要具備「高知曉度和高關注度」的屬性。
而通過蹭熱度,不僅可以獲取熱點本身的流量,最關鍵的是還可以將我們自身的產品和熱點相結合,使品牌傳播的更廣,更甚者還能帶來一定的知名度。
下面分為五步來說一下怎麼借勢營銷:
借勢第一步:熱點分析
在追熱點前,先分析下:這個熱點我能不能追。
1. 分析的內容為:
▲ 熱點產生的根源是什麼?
▲大家目前都在討論的話題是什麼?
▲這個熱點都有哪些人群關注
2. 分析的工具為:
▲網路指數:可以查看目前這個熱點的搜索量,以及搜索人群的畫像
借勢第二步:分析產品與熱點的關聯度
這和第一步是相輔相成的。我了解了熱點事件的前因後果及人群畫像後,還需要分析下熱點與我的產品是否有關聯,或者是否會影響用戶對於品牌的認知度。
比如我們公認的借勢好手杜蕾斯,也不是所有事件都蹭。像優衣庫事件就沒有,因為這很容易給用戶產生不好的認知度。
那我們都要分析些什麼呢?
1.熱點是否有和產品相連接的點?
2. 熱點本身性質是否和我們品牌的理念及想向用戶傳達的認知度相符?
借勢第三步:內容製作方向
通過對熱點的詳細分析,我們了解到這個熱點可以蹭,那就需要抓緊時間製作素材。
但該往哪個方向蹭?這就需要我們進行「發散思維」。
1. 羅列出所有和熱點相關的點
2. 篩選信息
將和熱點相關的信息羅列出來後,再結合自己的產品去篩選信息。
借勢第四步:選擇渠道
既然蹭熱點的方向出來了,我們就需要思考:我應該把這個蹭熱點信息放到哪些平台上?
我們就拿那個人人都能蹭的錦鯉活動來說,你緊趕慢趕終於製作出了一個超長獎品單,於是把它放到了自己官網上。
但自己的官網每天就20個瀏覽量,最後8個人報名了,你覺得這個熱點蹭的有意義嗎?
熱點也需要曝光,那就需要選擇投放到正確的渠道上。
借勢第五步:物料製作
蹭熱點方向有了,渠道也有了,那就需要結合自己的渠道和熱點內容進行製作物料。
比如我要投放微博,那我們可以製作成一張圖片;我要投放朋友圈,我們可以製作成一張圖片或一個H5...
13年整合營銷培訓的厚昌學院認為在製作物料時,不必拘於最初的熱點形式,而是要根據自己的產品和渠道進行變化。
借勢營銷,只是眾多營銷中的一種。在未來,各大平台的流量分散化,市場會要求我們的營銷能力更加多元化。
Ⅲ 埋伏營銷是指企業利用媒體和公眾對重大事件的關注,通過舉辦與重大事件相關的活動,
A。第一步:找到定義關鍵詞。
方式「利用媒體和公眾對重大事件的關注」內、「舉辦與重大事件相關的活容動,使自己與重大事件產生關聯」,目的「引起消費者的聯想和媒體的關注」,「對自己的品牌悄無聲息地進行了宣傳」,特點「隱蔽、突發」。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礦泉水公司邀請著名運動員為其代言並投放廣告是直接宣傳,並沒有出現重大事件,宣傳特點並不「隱蔽、突發」,不符合定義,當選;
B項:戶外用品公司向災區捐贈帳篷並舉行捐贈儀式屬於「舉辦與重大事件相關的活動」,目的是「使自己與救災行動產生關聯,引起媒體的關注」,能夠「對自己的品牌悄無聲息地進行了宣傳」,符合定義,排除;
C項:出版集團在小學生知識競賽現場向參與者免費發放其出版的圖書符合「舉辦與重大事件相關的活動」,目的是「使自己與知識競賽產生關聯,引起消費者的聯想和媒體的關注」,能夠「對自己的品牌悄無聲息地進行了宣傳」,符合定義,排除;
D項:在方程式錦標賽期間揮舞印有企業商標的旗幟目的是「使自己與重大事件產生關聯,引起消費者的聯想」,宣傳特點隱蔽,符合定義,排除。
Ⅳ 雪花啤酒的營銷大事件
1.雪花勇闖天涯
「雪花勇闖天涯」活動是由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獨立創新的具有原創性的品牌推廣活動,它不僅是國內啤酒品牌最大規模、區域最廣泛的一次全國范圍的品牌推廣活動,更是雪花啤酒為回饋中國消費者所創立的一個獨特的文化品牌。至今,「雪花勇闖天涯」活動已經成功地舉行了九屆。
1、2005年,雪花啤酒首次聯合美國DISCOVERY亞太電視網在全國范圍內組織推出了「雪花勇闖天涯」雅魯藏布大峽谷探索活動,對世界第一大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進行探索。
2、2006年,雪花啤酒開展了「勇闖天涯探源長江之旅」的活動。探索隊從青藏鐵路的起點西寧出發,穿越大可可西里區域,抵達了長江源頭岡加曲巴冰川。
3、2007年,雪花啤酒開展「勇闖天涯遠征國境線」活動。活動共分五大縱隊,遠征足跡遍布中尼、中緬、中老、中越、中朝、中俄、中哈、中巴等十餘個邊境地區,穿越四十多個縣市,行程近兩萬公里。
4、2008年,雪花啤酒開展「勇闖天涯極地探索」活動。隊員穿越了柴達木盆地和塔克拉瑪干沙漠,對中國境內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干極」若羌和「風極」庫爾勒進行考察。
5、2009年,雪花啤酒開展「勇闖天涯挑戰喬戈里」活動。活動分兩階段,第一階段:哈巴雪山集訓選拔;第二階段:獲勝選手參加挑戰喬格里活動。雪花啤酒首次以非專業登山隊的身份挑戰地球上最難以攀登和征服的山峰——世界第二高峰喬格里峰」,最終成功挑戰海拔6200餘米。
6、2010年,雪花啤酒開展「勇闖天涯共攀長征之巔」活動。200餘名隊員沿著紅二方面軍之紅二、六軍團的足跡,穿越多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共同徒步翻越雅哈雪山,並按照當年紅軍足跡分兩支隊伍分別徒步翻越紅軍長征路上海拔最高的的藏巴拉雪山埡口(海拔4890米,紅二軍團),卡瓦落日雪山埡口(海拔5992米,紅六軍團),最終在甘孜會師。
7、2011年,雪花啤酒「勇闖天涯穿越可可西里」活動。活動從格爾木出發,沿青藏公路自北向南穿越可可西里,最後翻越唐古拉山口,進入西藏沿大北線穿行,最終抵達拉薩,全程共計4138公里。隊伍除體驗廣袤無人區的艱辛路程和絕美風光外,更通過踐行環保、捐贈藏區小學等公益行動,傳承了雪花啤酒勇闖精神及高度社會責任感,為可可西里帶去了最真誠的關愛。
8、2012年,「雪花勇闖天涯沖破雪線」活動。經過全國層層嚴酷選拔脫穎而出的勇士們組成雪花勇闖隊伍,從康定出發,經上木居、貢嘎寺、ABC、C1,沿貢嘎雪山的西北線路中難度極大、尚無人攀登的專業登山路線進行攀登。本此活動極具挑戰,隊員們每天負重15公斤,最多時一天徒步攀登12公里,期間還要涉水、攀爬斜度約60度的亂石坡,途中飽受高原缺氧、體能透支等多方面的登山考驗。最終42名勇士沖破重重險阻成功沖破海拔5300多米雪線。
9、2013年,「雪花勇闖天涯翻越喜馬拉雅」活動。活動自拉薩啟程,高海拔地區的徒步行走,艱險難行的曲折道路,不斷滾落的山體碎石,連綿無盡頭的搓衣板坡……這是一段讓專業人員都要咬緊牙根的絕望地帶!徒步行進於曉烏措、湯湘、白當等雪域高原,縱覽數座8000米以上的世界級高峰,經過六天的長途跋涉,沖破重重艱險,雪花勇闖天涯的勇士們用勇氣去挑戰人生的高度,用身體力行詮釋人生的意義,自喜馬拉雅山脈的北坡徒步翻越至南麓並抵達加德滿都,順利完成「翻越喜馬拉雅」的偉大征途。
2.雪花純生·古建築攝影大賽
雪花純生·中國古建築攝影大賽由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攜手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共同主辦,從2009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了五屆。在每年大賽活動期間,主辦方華潤雪花啤酒都會在全國范圍內徵集中國古建築題材的攝影作品,並開展幾十場的攝影外拍、講座、影展等形式的外拍活動。
通過五年的積累,雪花純生·中國古建築攝影大賽在建築領域、攝影界內產生了巨大影響,受到了建築愛好者和攝影愛好者的廣泛關注和認可。目前,該攝影大賽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以中國古建築為拍攝題材的攝影類活動。並在2013年首次走出國門,遠赴莫斯科進行展出,受到了俄方的高度評價;
目前,2014年雪花純生中國古建築攝影大賽現已啟動,正在火熱徵集作品中,歡迎廣大影友積極參與。
3.古建五書
雪花啤酒於2008年聯合清華大學開展了「普及與傳承——中國古建築研究與傳播合作項目」,雙方合作五年,以「古建五書」形式逐年推出一套中國古建普及讀本以來,《北京五書》、《民居五書》、《古都五書》等陸續出版,古建築科普書籍達31冊,有力地推動了古建築知識體系的完善,提升了社會大眾對中國古建築的價值認知;
由雪花與清華大學聯合拍攝8集大型紀錄片《中國古建築》在央視在內全國13個省、市電視台共計27個頻道,引起了強烈反響。
Ⅳ 如何利用事件營銷進行網路炒作
利用事件營銷進行網路炒作,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概念炒作法
是企業為自己產品或服務所創造的一種「新理念」、「新潮流」。像某品牌當年就是通過推出一個都不能少的成功人士概念,從而引領了掌上電腦消費新潮流,創造了非凡的銷售業績。
2、懸念炒作法
懸念炒作是要提煉一到兩個所謂核心、神秘的賣點;根據進度,慢慢抖包袱,所有的資訊不要一次放完,說一半留一半。
3、落差炒作法
用一些很熟悉的東西,在平常人頭腦中產生了相對的思維定勢,當一旦打破這種定勢,人有如在太空的失重感,這種炒作方法要有平中見奇的功夫,善於提煉普通的素材,讓媒體耳目一新,讓大眾或分眾耳目一新。
4、事件炒作法
策劃「打假事件」、「維權事件」等,進行炒作。雖然借勢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營銷利器正在被更多的營銷人來回揮舞,但它那獨具魅力的市場殺傷力,在一些人的心中依然無法遮蔽雕蟲小技、自我炒作、惡性跟風的陰影。
5、名星炒作法
根據馬斯洛分析的人的心理需求學說:當購買者不再把價格、質量當做購買顧慮時,利用明星的知名度來加重產品的附加值,可以藉此培養消費者對該產品的感情,從而贏得消費者對產品的追捧。比如世界盃期間炒得沸沸揚揚的「米盧現象」等。
名星效應是人物炒作的首選,名星是人們較關注的焦點,所謂效應,有效果和作用兩方面的內涵,是個很實際也很物質的詞。名星效應的關鍵是名星的知名度,而知名度,又是一個人的社會認知程度,名星效應之所以具有號召力,原因也正在於此。
6、反向炒作法
古人雲「反其道而行之」,以反引出正,以邪突出正。反向炒作是把讀者從一個概念引入到另一個概念,大自然和事物的發展都有它的規律性,為了吸引人們的好奇心理和打破傳統規律,策劃者反其道而行之,沖破人的慣性思維方式與人的定式規律相背馳。
7、爭議炒作法
針對企業產品、質量、企業行為等,策劃容易引起爭議的事件或觀點,引發社會討論,吸引公眾注目。
8、雙簧炒作法
在現實生活中,黑與白雖然是對立的,但對於愛看熱鬧的人們來說,投其所好,對立得越強烈則關注得越熱烈。而差異化的心理感應就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對炒作有一個完整的認識。結果不置可否,而炒作的意識已達到。
其次當新聞登出後,熱度不夠,就要安排所謂的正反觀點「媒子」向報社打電話,以此人為達到輿論高溫,讓媒體關注此事,讓社會公眾注意,從而達到炒作目的。
9、新聞炒作法
企業利用社會上有價值、影響面廣的新聞,不失時機地將其與自己的品牌聯系在一起,來達到借力發力的傳播效果。企業也可通過策劃、組織和製造具有新聞價值的炒作,吸引媒體、社會團體和消費者的興趣與關注。
10、第一炒作法
人們的記憶中只能記住第一,比如人們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世界第二高峰是什麼就不知道了。
「第一」容易引起人的興趣,容易吸引公眾眼球,容易被記住,還會使對手難以逾越,品牌形象脫穎而出。因為人人都想爭第一,冠亞軍一字之差卻失之千里,新鮮的事物往往是讓人們記得最深的,跟風者,將不會引起更多注意,只會帶來更多批評與冷眼,人們只會記住第一。
但是,「第一」畢竟只有一個,絕大多數企業很難擁有「第一」,這就需要變通地策劃出「第一」,或者說「製造」出「第一」。
對「第一」縱向追蹤,挖掘「第一」背後的秘密,以滿足社會公眾一探究竟的獵奇心理。而實際上,把良好信譽、產品、質量、科技、發展潛力等企業信息,直接或間接地輸送到公眾心裡。圍繞「第一」橫向造勢,統籌謀劃市場營銷,達到促銷與塑造品牌雙贏。
11、叫板炒作法
叫板某知名人士、名企業或產品,設下擂台,從而吸引消費者和媒體的注意,讓媒體關注、報道結果,讓自己變成可讀性新聞。適合行業競爭中的弱者,一舉成名。
12、深挖炒作法
將自己的失敗(成功)以探討的形式向外推薦,吸引媒體的討論與關注,讓人們記住這一現象,達到炒作目的。還可以借流行觀點提出異論,如非典商機有泡沫,此等營銷純屬捕風捉影,無中生有。大有眾里尋她干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之境界。不搭草船也借箭,成本呢?低得可想而知,各類企業都可?。
13、糾紛炒作法
策劃一個「糾紛」,吸引社會關注。一段時間後,不了了之,但企業聞名於世,實現了炒作目標。
14、贊助炒作法
主要就是藉助贊助、冠名等手段,通過所贊助的活動來推廣自己的品牌。
15、危機炒作法
通過一些危機事件來炒作,不誠信、社會性危害,用危機炒作法來挽救社會影響。
16、輿論炒作法
企業通過與相關媒體合作,發表介紹和宣傳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的文章,來宣傳自己。關於這一點,很多企業都已認識到了它的作用。
17、商標炒作法
其成本只是申請了一個標。
18、活動炒作法
是指企業為推廣自己的產品而組織策劃的一系列宣傳活動,吸引消費者和媒體的眼球達到傳播自己的目的。
19、內幕炒作法
策劃自曝「內幕」,或者別人揭「內幕」,進行炒作。為了顯示自己的本質,不惜揭露行業黑洞,用它人的缺點突出自身的優點,實質是一種對比形式,別人黑在何處,而我怎樣怎樣,讓社會公眾對黑洞痛恨,對自己認可。
20、借勢炒作法
所謂借勢,是指企業及時地抓住廣受關注的社會新聞、炒作以及人物的明星效應等,結合企業或產品在傳播上欲達到之目的而展開的一系列相關活動。
借勢炒作就是借人們關注的焦點,順勢搭車,讓更多的人認識,關注自己,以此提高自己(產品)的知名度。借自己某一點讓消費者注意自己,知道自己。
20、借勢炒作法
所謂借勢,是指企業及時地抓住廣受關注的社會新聞、炒作以及人物的明星效應等,結合企業或產品在傳播上欲達到之目的而展開的一系列相關活動。
借勢炒作就是借人們關注的焦點,順勢搭車,讓更多的人認識,關注自己,以此提高自己(產品)的知名度。借自己某一點讓消費者注意自己,知道自己。
Ⅵ 如何做好新聞事件營銷
新聞事件營銷的方法有兩種:
一.是借力模式 :是指藉助大眾中產生了一定熱度的焦點話題,將企業帶入話題中引起媒體與大眾的關注;在借力模式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點要迅速反應,第一時間介入。
第二點找准與企業相關的關鍵點,巧妙切入。
第三點與大事件相聯系,引發公眾聯想。
二.是主動模式 :是指企業通過策劃和富有創意的活動,引起媒體和大眾的關注。
在主動模式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點事件定位.
第二點用戶定位.
第三點賣點定位.
第四點推廣定位。
如何進行事件營銷操作呢
1.不能盲目跟風
成功的事件營銷要有賴於深厚的企業文化底蘊,不能盲目跟風學。關鍵要看自己是不是合適,針對自己的情況如何有效結合實施。
2.符合新聞法規
事件營銷不論如何策劃,一定要符合相關的新聞法規,不能越位。
3.事件與品牌關聯
事件營銷無論怎麼策劃,一定要與品牌有關聯,最後一定要能對品牌起到正面宣傳的作用。
4.控制好風險
在策劃一次營銷方案之前,一定要考慮到風險的要素,要控制好風險,千萬不能對企業造成負面影響,所有的推廣都應該是為品牌做加法。
5.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
好的事件營銷,應該像講故事一樣,一波三折,讓人們看了大呼過癮,看了還想看,這樣新聞效應才能持久。
6.吸引媒體關注
新聞事件營銷,最早也叫新聞營銷,可見新聞事件營銷與媒體是密不可分的。 要提前做好與媒體有計劃的互動。
不要把事件營銷當成臨時性的戰術,隨性而為之,要將它當成一項長期戰略工程來實施,並要注意事件短期效應與品牌長期戰略的關系。
在事件營銷實施過程中,不一定都是順風順水,大眾對事件的關注程度不一定與策劃時想像的一樣。
新聞事件營銷往往是從品牌內涵與事件的內涵上相交互的,因此對品牌的形象和美譽度會得到提升,這比純粹的提升銷量顯得更具持久,並對品牌的形象塑造和歸屬感具有長遠的意義。新聞事件營銷投入少,產出大,收益率高。大量的事實證明,好的新聞事件營銷無論是在投入還是在知名度的提升方面,回報率都超過其他營銷形式。
Ⅶ 2018年如何引爆一場成功的事件營銷炒作
所謂事件營銷,就是通過一場事件的製造,通過輿論的力量將整個事件引爆,進而達到企業想要達到的效果。但是事件營銷雖說有著病毒一樣的傳播效應,但它確實一把雙刃劍,玩得好自然皆大歡喜,玩的不好,企業就只有撞牆的份。那麼到底該如何做好一場完美的事件營銷策劃呢?今天,小壹就來給大家說一說這個令很多人趨之若鶩卻又不敢去觸碰的話題。
這五類人是你這場事件營銷的導火索:
1、找到一批種子用戶,建立情感的聯絡,讓其自然為你發聲,這批用戶需要活躍在各類社會化媒體、微博、微信、論壇、貼吧里,發言踴躍,能帶動一批人。找准這批種子用戶,不誇張地說,是產品成功的基礎,對於創業企業,更是生死命脈。假如你的第一批種子用戶都留不住,維系不了,產品的生命力可想而知。找到這批用戶,還需要用心維護,讓他們成為鐵粉。鐵粉,就是即使產品有一定缺陷,他們依然待你如初戀,情感的門檻才是最大的門檻。
2、找到幾個明星用戶,這里的明星不是單指娛樂明星,還有很多社會公知,或者說意見領袖,讓他們喜愛你的產品,沒事就在你微博、微信貼一下產品的照片,炫耀一下產品的功能,傳播你的理念和價值觀。
3、找到一批民間評論家,讓他們能夠經常在網上為你發聲,並有一定的寫作和辯論能力。有很多媒體人、行業人士在業余時間經營自媒體,他們的評論也往往能起到較好的傳播作用。
4、找到一批忠實的記者用戶,及時響應他們的產品需求,讓記者成為你的粉絲,記者的背後有媒體平台,傳播具有一定的優勢,他們的信息通過媒體這個大分子傳遞出來,輻射面更大,衰減時間長,容易形成較大范圍的擴散。
5、找到你的員工熱愛你的產品,這點很多企業經常忽略,其實員工是第一線的產品體驗員,是最了解企業的人,也是重要的傳播小分子。有些企業的員工在外面,碰到生人能誇誇其談一番,碰見熟人,就說,其實那個誰誰的產品更好一點。如果員工都不熱愛公司的產品,這個產品必然走不遠。
文章來源:先知品牌(版權歸屬原作者)圖片來源:網路
Ⅷ 借勢營銷有哪幾種方法,借勢營銷技巧
就是接大事件的曝光度。如神六上天,蒙牛說神六的人喝他的奶,要跟正面事件產生正面的關聯性
Ⅸ 近三年來網路營銷的重大事件
基本上每發生一件事都屬於營銷的重大事件,仙.人.掌.傳.媒,你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