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米公司有那些成功戰略
小米的NB無需多言,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小米、喜歡不喜歡雷軍,你都無法否認小米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很多人在分析、評論小米成功的原因時,或者認為是其營銷的成功,或者是其互聯網思維的成功。
先看所謂的營銷,大眾意義上理解的營銷其實就是推廣或炒作。事實上肯定不是這么簡單,當回看一下小米的市場運作時,你會發現其實小米做的很多事情,大家都會做也都在做,如果只是這些,小米肯定和成功無緣。
如果用教科書定義的營銷4P去分析小米,倒是或許可以從這個角度一窺小米成功的密碼。
首先看產品Proct,從小米1、2、3到低端的紅米。小米一以貫之的就是發燒友手機的概念。對此,我當初是存疑的,認為會屏蔽一部分用戶。但 事實告訴我這是一個成功的定位,也給小米手機留下了深深的品牌烙印。因為,發燒友手機不是一個空中樓閣的定位,而是在小米手機產品更新、升級過程中都有強 支撐的。回憶一下,每一代小米手機的發布,幾乎都離不開兩個大詞「頂配」、「首發」,這是兩個足夠發燒的詞,這是兩個讓發燒友發燒、更讓屌絲大眾發燒的 詞。
頂配、首發的硬體足以捕獲非常多用戶的心。但是智能手機時代,只有頂級的硬體是遠遠不夠的。小米手機產品的最牛逼之處還是MIUI的系統,這是被很 多人認為最好的安卓系統。頂配的硬體,同行不難復制;最好的系統,同行很難企及,更遑論兩者合二為一的小米。頂配的硬體+最好的安卓系統,軟硬結合的產品 力就成了小米的王道。(題外話,現階段再好的安卓,體驗上也無法望iOS項背。)
但是事實上,小米並不是每款手機都是真的「頂級」,比如飽受詬病的小米1的質量問題,比如其實配置並不出色的紅米手機。但從目前看,這並沒有影響小米的形象,因為小米對產品的包裝實在是太「頂級」了。
從4C的角度看,這就是小米精準鎖定了消費者Consumer的慾望和需求,建立了以消費者為核心的零售觀念,小米提供的不僅是產品,而是提供給了一種滿足消費者需求和慾望的服務。
其次看價格Price,小米成功在客戶心中塑造了「頂級」的發燒友手機形象,再輔以1999、799這樣極具殺傷力的價格,對客戶心智帶來的巨大刺 激是可以想像的了。如果僅以低價來理解小米手機的定價策略是錯誤的,小米手機的價格並不是真的低,我們可以輕而易舉的在市場中找到比小米價格更低的手機。 小米的定價是和其產品緊密結合的,核心就是超高的性價比。
當時小米1剛面世,我曾經對其1999元的定價也有所疑問。畢竟初始採用低定價薄利多銷的方式進行銷售對於一個新品牌而言是由很大風險的,因為如果 一旦銷售不利,只有被迫降價一條路,但1999元在當時是缺乏足夠降價空間的。成王敗寇,結果證明了1999元這一招險棋成了一招妙棋,不是絕了自己的後 路,是絕了很多同行的後路。如果說小米手機的1999元是殺伐品牌機的定價,那紅米的799元就是殺伐山寨機的定價。
從4C的角度看,小米考慮的是消費者成本Cost,也就是消費者所能承受的價格「錨點」,也就是消費者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和慾望而願意支持的總成 本。而且,因為小米採用電子商務的銷售模式,又進一步降低了消費者購買的成本。當然,因為小米幾乎一直採用預訂、搶購的方式,其實在這個角度上增加了客戶 的成本。不過,似乎小米的客戶除了口頭上得抱怨之外,似乎並不在乎這種搶不到的購買方式,或許是小米產品對客戶需求和慾望的刺激實在太過強烈了吧。
第三看促銷Promotion,這也就是公眾意義上所說的「營銷」。小米的促銷推廣工作其實花樣不多,但是最可貴的是每項推廣工作都做的非常到位, 組合在一起就迸發出巨大得威力來。很多人包括小米自己都說自己塑造了一種「參與感」,這點我非常同意,正是有了足夠大的參與感,才形成了小米粉絲這一族 群。但是,我倒不覺得小米塑造的參與感是真的是依賴市場推廣獲得的。
這還需要回到產品端,我覺得MIUI及其社區才是米粉「參與感」的源頭。一個不斷吸收用戶反饋、每周迭代更新的產品,這是過往其他企業都不曾有過 的,也是客戶們所不曾擁有過的。MIUI這種運作模式,讓米粉們有了很強的存在感和參與感,好像自己真的參與到了MIUI的工作中的感覺。
這種客戶關系維系的方式非常高明。同時,我們也會發現小米在微博、微信上都投入了巨大得人力來運作,這兩個新通道,雖然一個重在拉新、一個重在客服,但是都在維系小米的客戶關繫上起到了巨大且持續的作用,也進一步提升了米粉的存在感和參與感。
從4C角度看,小米做的其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傳播,而是溝通Communication,從產品端就開始通過對話的方式建立起和消費者之間的聯系。
第四看渠道Place,小米的兩個通道一個是電子商務、一個是運營商。運營商的通道就不說了,只看電子商務的話,消除了傳統的線下渠道,首先這又幫 小米擠出了一塊利潤空間,這或許就是小米一開始就以1999元定價息息相關的環節;其次電子商務的銷售模式給了消費者極大的購買便利性。
從4C角度看,小米通過電子商務的銷售模式消除了中間環節,讓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以購買,為消費者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性Convenience。小米 曾經在新浪微博、微信、天貓、QZone上銷售小米、紅米手機,一方面可以理解為這是拓展用戶群的一種市場活動,一方面也可以理解成這是小米為消費者所創 造的更便利的購買方式。
以上就是基於經典營銷理論對小米成功的簡單分析,小米目前的成功核心發端還是產品,沒有超越期待的好產品,一切都是妄言。很多人詬病小米的預訂搶購 是飢餓營銷,以前我也曾有懷疑,但現在看確實是供不應求所致。估計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會效仿小米的這一銷售模式,但這只是表象,你沒有好的產品支撐, 飢餓刺激不到你的消費者,只會把你自己餓死。
小米的前三年無疑獲得了一種不可思議的成功,但是未來小米會如何其實誰也沒法定論。比如國際化、比如小米電視,能否依然成功,還是一個未知數。國際化是一個坎,一個小米成為國際企業不得不邁的一個坎。
國際化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尤其難。我曾在今年去台灣的時候和導游交流過小米,他聽說過小米,但不敢買,因為他覺得大陸貨一貫的印象是價廉質次。我剛看 到小米的紅米手機在台灣開售了,我對此表示懷疑。用一個品質不那麼突出的紅米在台灣銷售,搞不好就可能給小米自己留下一個負面的口碑,如果真如此再想挽回 就太難了。希望我的擔心是錯誤的吧。畢竟小米自己肯定有更深入的分析,不是我們外人粗粗一看可比的。
小米電視開端的定位是「年輕人的第一台電視」,挺有新意的,目前看反響也不錯。電視業務所佔用的資金更大、市場中的品牌競爭也更激烈,小米能否佔領客廳這塊戰略要地還是一個問號。或許,小米在國內市場未來的成敗就不再是取決於手機了,而是電視了。
很多人包括雷軍自己都說小米的成功是互聯網思維,我至今沒搞懂什麼算互聯網思維。我覺得雷軍所說的互聯網思維就是一個互聯網行業成功者的思維。
雷軍說過順勢而為,看看搞電商、搞團購的都是一大坨一大坨的順勢而為。失敗者不會被人們看成是互聯網思維,而只會被認為是一窩蜂的失敗復制者。
雷軍說過唯快不破,看看搞電商、搞團購的都是大幹快上,快速關門大吉。失敗者不會被人們看成是互聯網思維,而只會被認為是盲目擴張的失敗燒錢者。
雷軍還說過很多,但那都是基於他自己的資源、能力、團隊對自己成功的總結,這種總結只適用於他自己和小米,或者也適用於和他資源、能力相當的人。沒 有誰的成功是可以復制的,你有自己獨立的思維或許才有可能通過另一個途徑獲得屬於你自己的成功。雷軍覺得蘋果NB,但是雷軍會去復制蘋果的成功嗎?不會 的,他只會選擇一條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
最後,我想說,踏踏實實把你的產品做到像小米一樣「讓用戶尖叫」才是王道。不要再成天沉迷於從表象上去看小米的市場怎麼做,小米的思維是怎麼互聯網的了吧。
對了,更別再為什麼董明珠和雷軍的十億之賭瞎攙和瞎評論了,你知道格力的23年是怎麼走過來的嗎?你又知道小米的3年的怎麼走過來的嗎?你什麼都不知道,你憑什麼給雷軍下注?就因為你自認為長了一顆互聯網的腦袋嗎?
B. 小米手機的營銷策略是怎樣的
1、銷售渠道不同:小米手機是純網路銷售的品牌,只能在網上訂購,還不一定有限貨、其專他品牌手機在屬線下各類手機門店或電器點均可以買到;當然除了聯通電信合約機之外;
2、產業鏈不同:小米手機是輕資產運作,怎麼輕的呢?系統用的是安卓,雖然有小米系統,但基本上就是個山寨安卓系統,硬體設備的晶元知識產權等用的是其他品牌的模式;生產加工組裝等生產模塊是委託給第三方代工。簡單的說小米公司運營的就是小米這個品牌!
C. 如何評價小米的營銷策略
華小米他銷售的其實是一些顧客,或者一些相對於年輕人的老顧客,所以說他這個銷售策略還是比較好的,因為現在當今社會就是靠回頭客
D. 小米官網的營銷策略有哪些
產品定位
小米科技公司對小米手機的市場定位非常明確,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手機都定位於普通消費者,那些手機的定位主要是針對初級手機用戶(僅僅用於電話、簡訊、上網、聊天、看電影、小游戲的用戶)。對於高端玩家(對手機配置要求極高,喜歡流暢操作體驗、刷機、玩3D游戲、觀看高清電影的用戶),很多手機都未曾涉獵,所以單從手機配置上看。很顯然,這樣的配置是針對高端玩家。其實,小米科技的想法並非如此簡單,普通用戶往往會因為該機針對高端用戶而對小米手機非常的感興趣。認為一定是高品質,高性能。也會為之買單。而事實也證明小米手機的玩家並非都是高端用戶。
定價策略
產品的價格是影響市場需求和購買行為的主要因素之一,直接關繫到企業的收益。產品的價格策略運用得當,會促進產品的銷售,提高市場佔有率,增加企業的競爭力。反之,則會制約產品的生存和發展。然而小米手機定價1999元的價格,這對於一款高端配置的手機來說具有很大殺傷力。同時線上銷售也很大程度上已經擠干價格水分。而隨著硬體的降價,小米手機在未來的日子裡也有降價的空間。必然會加劇對市場的沖擊,大大增加其市場佔有率。小米科技公司將這套滲透定價法進行了很好的詮釋。
促銷策略
高調發布
小米手機選擇的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發布會:小米科技公司CEO雷軍憑借其自身的名聲 號召力,並且宣稱自己是喬布斯的超級粉絲,於2011年8月16日在北京開展了一場酷似蘋果發布會的小米手機發布會。由於這場徹頭徹尾模仿蘋果的發布會備受爭議,小米手機一時間被炒的沸沸揚揚,小米科技公司的高調宣傳發布會取得了眾媒體與手機用戶的高度關注,而在網路上到處都充斥了小米手機的身影,在各大數碼產品網站上隨處可見。可見小米科技公司的高調發布非常成功。 2.3.2微博營銷 除電視、報紙、雜志、廣播這些傳統的傳播媒介之外,微博營銷被美譽為第五大傳播
媒介
小米團隊發揮了微博營銷的優勢,小米手機發布之前,策劃人員通過與微博用戶的互動,就使很多人對小米手機表示很感興趣。產品發布後,又策劃了發微博送手機的活動,以及分享圖文並茂的小米手機評測等。在小米手機發布之前,總裁雷軍每天發微博的數量控制在兩三條,但在小米手機發布前後,他不僅利用自己微博高密度宣傳小米手機,還頻繁參與新浪微訪談,出席騰訊微論壇、極客公園等活動。而雷軍的朋友也紛紛出面在微博里為小米手機造勢。那些作為IT界的名人朋友的名人,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擁有著眾多的粉絲,微博的營銷被小米團隊充分的運用。 2.3.3病毒式營銷 小米手機的知名度在年輕人中已經非常的有名,不管對IT產品關注與否,或多或少會了解一些關於小米手機的信息,因為那部分被「病毒」感染的人不斷的在為小米手機做宣傳,經過介紹,也會了解到小米手機的種種優越性,通過人們之間各種途徑的交流中,小米科技實現了品牌的輸入與推廣。 飢餓營銷
在小米手機正式發售後不久,小米科技公司開始限制出售手機,市場供不應求,達到控制市場的目的,利用消費者「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的心理因素,有意降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製造供不應求「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同時也達到維護品牌形象、提高產品附加值的目的。而這樣的做法才會才會出現在發售當天短短3小時內10萬台小米機便銷售一空的結果。這一步步的產品控制,小米科技公司的促銷策略的非常到位。
E. 戰略指導下,小米營銷策略有哪些
產品定位
小米科技公司對小米手機的市場定位非常明確,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手機都定位於普通消費者,那些手機的定位主要是針對初級手機用戶(僅僅用於電話、簡訊、上網、聊天、看電影、小游戲的用戶)。對於高端玩家(對手機配置要求極高,喜歡流暢操作體驗、刷機、玩3D游戲、觀看高清電影的用戶),很多手機都未曾涉獵,所以單從手機配置上看。很顯然,這樣的配置是針對高端玩家。其實,小米科技的想法並非如此簡單,普通用戶往往會因為該機針對高端用戶而對小米手機非常的感興趣。認為一定是高品質,高性能。也會為之買單。而事實也證明小米手機的玩家並非都是高端用戶。
定價策略
產品的價格是影響市場需求和購買行為的主要因素之一,直接關繫到企業的收益。產品的價格策略運用得當,會促進產品的銷售,提高市場佔有率,增加企業的競爭力。反之,則會制約產品的生存和發展。然而小米手機定價1999元的價格,這對於一款高端配置的手機來說具有很大殺傷力。同時線上銷售也很大程度上已經擠干價格水分。而隨著硬體的降價,小米手機在未來的日子裡也有降價的空間。必然會加劇對市場的沖擊,大大增加其市場佔有率。小米科技公司將這套滲透定價法進行了很好的詮釋。
促銷策略
高調發布
小米手機選擇的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發布會:小米科技公司CEO雷軍憑借其自身的名聲 號召力,並且宣稱自己是喬布斯的超級粉絲,於2011年8月16日在北京開展了一場酷似蘋果發布會的小米手機發布會。由於這場徹頭徹尾模仿蘋果的發布會備受爭議,小米手機一時間被炒的沸沸揚揚,小米科技公司的高調宣傳發布會取得了眾媒體與手機用戶的高度關注,而在網路上到處都充斥了小米手機的身影,在各大數碼產品網站上隨處可見。可見小米科技公司的高調發布非常成功。 2.3.2微博營銷 除電視、報紙、雜志、廣播這些傳統的傳播媒介之外,微博營銷被美譽為第五大傳播
媒介
小米團隊發揮了微博營銷的優勢,小米手機發布之前,策劃人員通過與微博用戶的互動,就使很多人對小米手機表示很感興趣。產品發布後,又策劃了發微博送手機的活動,以及分享圖文並茂的小米手機評測等。在小米手機發布之前,總裁雷軍每天發微博的數量控制在兩三條,但在小米手機發布前後,他不僅利用自己微博高密度宣傳小米手機,還頻繁參與新浪微訪談,出席騰訊微論壇、極客公園等活動。而雷軍的朋友也紛紛出面在微博里為小米手機造勢。那些作為IT界的名人朋友的名人,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擁有著眾多的粉絲,微博的營銷被小米團隊充分的運用。 2.3.3病毒式營銷 小米手機的知名度在年輕人中已經非常的有名,不管對IT產品關注與否,或多或少會了解一些關於小米手機的信息,因為那部分被「病毒」感染的人不斷的在為小米手機做宣傳,經過介紹,也會了解到小米手機的種種優越性,通過人們之間各種途徑的交流中,小米科技實現了品牌的輸入與推廣。 飢餓營銷
在小米手機正式發售後不久,小米科技公司開始限制出售手機,市場供不應求,達到控制市場的目的,利用消費者「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的心理因素,有意降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製造供不應求「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同時也達到維護品牌形象、提高產品附加值的目的。而這樣的做法才會才會出現在發售當天短短3小時內10萬台小米機便銷售一空的結果。這一步步的產品控制,小米科技公司的促銷策略的非常到位。
小米手機微視營銷具體參考紀鑫智微視營銷之小米手機微視營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