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UGO和猩便利一樣嗎
OUGO結合了大健康的理念,每家門店都布局了中醫智能鏡,通過對用戶身體的檢測,個性化為用戶制定健康吃法和生活方式
2. 口碑比較好的新零售平台有哪些
生鮮蔬菜類的可抄以關註:每日襲優鮮、超級物種、7Fresh、每日優鮮等
線下實體門店:名創優品、蘇寧雲商、網易嚴選線下體驗店等;
無人便利店/貨架:每日優鮮、猩便利、果小美、天使之橙、便利蜂、繽果盒子、Easy go等;
新零售的概念太廣泛,以上是大概目前比較認可的一些新零售創新的平台或者模式,僅供樓主參考
3. 辦公室里的猩便利冰箱半年沒有人補貨了,客服也聯系不上,可以扔掉嗎
這公司前段時間報道,貌似不做了,如果你沒押金,就不理了唄,有押金就留一下,興許有一天人家還會回來收拾。
最好你打電話問問他們客服,客服聯系不上看看官網,官網也沒了,你就該扔就扔吧。
4. 猩便利怎樣購買零食 支付寶支付嗎
目前全國范圍內的良品鋪子休閑店支持網店付款和店鋪付款兩種方式你可以打開支付寶錢包然後打開首界面的付款碼給收銀員就可以付款了
5. 猩便利人家拿了東西不付錢會怎麼樣
失去信用寸步難行
6. 大家都在說新零售,可我們開便利店的怎麼做新零售呢
無論是新零售還是電商,
歸根結底都是想讓生意更好。
抓住用戶心理,完成拓客鎖客的營銷閉環。
如果你是商店老闆,
想一下你店鋪周圍是否有大型商超?
並且願意提供上門送貨的服務。
可以繼續往下看。
不知道你們具體的地理位置所以建議僅供參考。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任何模式先分析自身優劣勢。
傳統商超的劣勢是什麼?
1. 對比電商:隨著疫情發酵,電商在消費習慣的催促下更加成熟便捷,生鮮蔬菜都已經實現了無中間商的理想價格。網上幾乎已經沒有買不到的東西了,實體店的用處只有解決燃眉之急。
2. 對比大型商超:品類有限,爆款秒殺清倉活動較少。客戶單次購物量少,來購物基本滿足剛需,無囤貨目的。
優勢呢?只有一個:近
但是單單圍繞這一點,完全可以嘗試差異化競爭。
第一、 更少品類更高質量,減少客戶選擇的痛苦
這一項連鎖便利店就做的很好,
全家、7 11、還有京東便利店等。
但是有的人會出現理解偏差。
覺得是不是賣的東西越少越好?
這里的「少」,說的是少即是多,化繁為簡。
就拿全家舉例,
全家50%以上的毛利來自FF鮮食(fresh food),
也就是便當、快餐。
它的人群定位是白領、上班族,
所以常常在寫字樓、地鐵站看到它。
那麼咱們小區門口的商超怎麼去定位且化繁為簡呢?
首先想到的就是小區內住戶,
這些群體的消費能力集中在兩種:
一種是家裡老人-買菜燒飯操持家務,
另一種是年輕上班群體。
針對這個人群,我們的貨架分區就要明確了。
我們小區有一家商店我非常喜歡,
50平米左右的小店,
進門是四個及腰的水果貨架。
左邊拐是廚房用品,一些調味料和干貨。
往前走是格局分明的蔬菜品類。
剩下的地方是一排水飲,另一排零食。
貨架比較高,很豐富。
但是整個商店一目瞭然,不會因為做一家事而要跑好幾個地方。
這就是「少」。
這一點是非常利於做差異化競爭的。
同一個小區可能有好幾個超市、商店。
但是人一旦產生習慣很難改,
即使願意多走幾步,也不願意去一個不喜歡不習慣的地方買東西。
再舉個例子,中午餓了要去門口隨便吃點,
進店之後本來只是想吃一碗蓋澆飯,
但是看到密密麻麻的蓋澆飯菜單,瞬間想去吃沙縣。
此時店主站出來說了一句:咱們的特色是紅燒牛肉蓋澆飯,
今天做特價14元一份,評價很高。
這下好了,正是餓的時候,又是紅燒牛肉的,
爽快的點了一份。
人都是懶得做選擇的,
你在貨架上給了它最顯眼的選擇,
每一個貨架都有一個明顯的品類。
小區里標簽最明顯的商店就是你家,
選擇你家的概率會有多高呢?
第二、 滿足消費潛在需求
這樣說可能有點籠統,
耐心點往下看就能找出其中門道。
上面說了「近」是你的優勢,
但是小區其他門店也很近,
難道我就只做一棟樓的客戶嗎?
這個時候人性的弱點又暴露了,
其實小區居民的主要訴求就是「簡單方便」。
比如我家裡沒鹽了,
這個時候一個電話就能送上門,
那我一定會選擇送貨上門那家。
但是商家要考慮一個人力的問題,
送一包鹽就2塊錢,利潤還不夠流量費呢。
做商超的都知道,水果是毛利最高的商品其中之一,
有顧客來買東西的時候在貨品里放一張卡片,
寫明2個服務:
第一個是送貨上門,第二個是線上下單。
送貨上門不需要太高門檻,15-20起送就行。
線上下單,可以記一下,下文會講到。
當用戶有「送鹽」需求的時候會跟你聯系,
你可以直接跟客戶說今天鮮切水果有套餐活動,
西瓜哈密瓜紅提三拼一價格12.9元,可以跟鹽一起送上去。
這時候客戶可能正發愁怎麼拼單,
這樣一來省去了選擇的麻煩,
提高了效率,
也讓客戶覺得更加簡單方便。
還有最簡單的桶裝水,
你家比別家送水快,
剛定完就到,我下次還點你家,
這就形成了黏性啊,
就是常規意義上的「鎖客」。
第三、 充分挖掘線上流量
這點主要在於合理利用互聯網,
降低顧客使用服務的成本。
說白了也就是小手一點,貨就到手了。
快捷、方便、省事,幾乎沒有使用成本,
用戶使用成本降低了也就等於替換成本增加了,
很難再去換別家。
下面這些方法參透不是重點,重點是參透了還會用。
1. 線上商城
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基於微信環境下,
做一個微信商城或者小程序,
在客戶結賬的適合告知客戶到商城領取紅包下次可以線上下單,
這樣客戶首先知道了有這么一個渠道,
可以在線上購物。
這是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線上下單環節。
2. 優惠券定向發放
對於首次使用線上商城的用戶我們成為新用戶,
在「得有店」後台設置新用戶無門檻立減5元的福利;
如果用戶是復購下單,
那麼可以使用折扣券定向,
比如有的客戶經常在微信下單,
可以以8.8折優惠的獎勵機制發放給這些群體;
如果有用過一次不用的客戶,
可以針對20天未消費客戶發放滿減券刺激消費。
此類玩法眾多,舉一反三,有不懂的請留言。
3. 好友拼團
這個玩法被拼多多玩出了精髓,
玩法普遍、但是會玩的卻不多。
好有拼團這類玩法針對的是「老帶新」,
比如我們店裡有一款高毛利或臨期商品,
把這克商品做一個組合套餐,
原價39.9元,好友拼團3人成團,拼團價9.9元。
這個商品可以是生鮮,也可以是快消品。
比如某新品衛生紙,
就可以以這種方式做促銷。
上面一套操作已經積累了一定得客戶群體,
再以平台里簡訊和公眾號消息的形式發放給這些老客戶,
那麼這些人看到活動後會去商城進行拼團活動,
此時需要注意商城首頁顯眼位置必須放上拼團商品,
字少,目的明確,用戶看到一目瞭然,一眼就看到。
4.會員機制
大家都知道海底撈的服務好,
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海底撈的會員系統。
它分為紅海、銀海、金海和黑海。
不同的會員有不同的權益,
等級越高權益越大。
在海底撈每一個服務員在確定會員等級後,
都會對客戶說一句:這個等級代表了咱們尊貴的地位。
一句話提高了用戶的精神滿足。
在「得有店「後台營銷工具一欄,
可以選擇會員等級設定,
商店在用戶積累的時候直接進行分級,
比如分為青銅、鉑金、鑽石等,
也可以增加些趣味性分為小魚、大魚、鯊魚、鯨魚等。
會員體系以消費金額和消費次數為參數。
營銷工具還有很多,
但絕不是越多越好,
只用一樣能把它深耕用出精髓,
對用戶來說就是一種享受,
活該你生意比別家好。
用好「得有店「等類似工具,
帶來的效果雖不是一蹴而就,
卻是細水長流。
我是紅酒,
專注實體店用戶增長。
若你喜歡怪人,其實我很美。
7. 無人店未來會怎麼發展
中國無人零售發展潛力巨大 但同時加速行業洗牌
隨著勞動成本逐年上升、移動支付的普及和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應用融合,新零售自助產業蓬勃發展,作為其中代表的無人零售爆發出了巨大的潛力,傳統巨頭、新興創業公司一擁而上,但同時也在加速行業洗牌。
在近期舉行的第三屆中國無人零售大會暨2019上海國際無人值守零售展覽會上,數百家傳統零售商、無人零售以及智能售貨技術軟硬體服務商聯合亮相,紛紛展示零售智能化轉型的新技術和新趨勢。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從機器保有量來看,近幾年以來,我國自助售貨機保有量均呈現30%以上的高速增長態勢。2016年我國自助售貨機的保有量在19萬台左右,同比增長58.3%。進入2017全年我國自助售貨機保有量達27.5萬台。但從人均擁有量來看,我國人均自助售貨機保有量仍較小。2017年,我國人均自助售貨機擁有量為5000人/台,而在自助售貨機分布最為密集的日本,平均每29人就擁有一台自動售貨機,可見我國自助售貨機存量增長空間大。截止至2018年我國自助售貨機保有量達到了31萬台。
2011-2018年我國自助售貨機保有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但從2018年開始,一批無人零售企業紛紛倒下。2018年年初,猩便利在先後獲得1億元天使輪融資和3.8億元A1輪融資後,突然被曝出大量裁員,引起行業震動。當年2月,無人貨架項目「GOGO小超」因擴張過快及投放策略出了問題被曝停運,從開業到停運僅4個月。7月,長沙的孚利購無人值守智慧店開業不到一年就搬遷。2019年年初,無人貨架企業果小美也宣布放棄無人貨架業務。
退去狂熱的無人零售開始進入調整期。
「在我看來,無人零售,一定有未來。但非常遺憾,無人零售現在是『早產兒』。我們今天這些做無人零售的,其實很多都在宣揚怎麼把便利店的人工成本降下來。比這個更重要的是,如何讓消費者真正地滿意?今天的無人便利店也好,無人貨架也好,我發現沒有找到真正的痛點。」羅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張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大量無人店或無人值守貨架的商品非常同質化,以零售產業本身而言,這樣的低門檻且同質化運作會使業者的核心競爭力降低。無人店一定要售賣高周轉率的貨品,尤其是食品和飲料,但這類商品在各家門店的確重合度很高,要想在商品品類上比拼優勢是非常有難度的。
無人店或無人值守貨架的商品品類決定了客單價不會高,人均消費只有幾元到十幾元,僅數百元的日營業額。由於缺乏人工在前台看管,貨損率會非常高。
有業者指出,如果標品的毛利率是20%的話,那麼100元的日營業額,若每天丟10元的貨,基本上這個生意是沒有錢賺的。貨損所關聯的下一個問題是擴張。
貨損如果過高,那麼越擴張就損失越大。然而擴張是必須的,尤其是那些獲得資本億元級別注資的業者,若不具備規模,後續就無法開展平台化的商業模式。
蘇寧科技集團常務副總裁荊偉認為,無人店不是單純的炫科技,更應注重技術與商業的結合應用。只有從本質上進行改革和創新,才能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無人零售競爭中脫穎而出。
行業集中度提升
新零售的新技術、新玩法在不斷迭代升級,對運營方而言,物流、供應鏈和精細化運營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後續經營並非易事。
第一財經記者在無人零售大會上,看到食品公司旺旺集團的展台,其已於2017年底投身無人零售領域,主攻自動售貨機,截至目前在全國已鋪機超過4500台,並設立了34個分公司服務點,計劃到今年底將鋪設的無人售貨機數量擴充到1萬台。
旺旺集團自動售貨機運營中心負責人陳一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公司目前的自動售貨機主要鋪設於學校、醫院、火車站等交通樞紐,技術上與微信、支付寶達成了戰略合作,並配有免費後台系統智能管理和雲監控平台搭建,消費者沒帶手機也能方便購買;產品上,只售賣旺旺旗下的食品飲料,為抓住自動售賣機上的飲用水高頻需求。「旺旺的自動零售業務目前已盈利,公司選擇做這樣的決策,更看重的是通過自動售貨機積累的消費者數據,為公司產品研發和市場戰略提供參考。」該負責人表示。
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食品企業進入無人售貨領域,是基於傳統渠道的無效性在不斷提升,在傳統渠道下投入很大的促銷力度、費用,也很難拉動銷量,而包含無人零售的新零售是未來的一個趨勢,會逐漸取代傳統渠道80%~90%的功能,從前瞻布局的角度來看,食品企業布局這一塊,流量、粉絲、銷量、利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兼得,但企業本身必須要有實力、有品牌、有豐富的產品線,否則滿足不了自身發展需求。
羅森,4月也在上海發布了一款新型多功能自動販賣機,在功能上集「自動售貨機+貨架+冷藏櫃」於一體。蘇寧,也積極投身無人零售的又一個大廠,荊偉指出,與目前市面上的其他無人店相比,蘇寧智慧無人店在技術層面進行了多重創新。
「2000~2013年,全國各地開始有了無人售貨機,但還沒有智能化,入駐的場地租金也並不高。2013年後資本市場開始進入,無人售貨機品牌百花齊放,場地費、租金開始大漲,存量機器也不斷增加。2015~2016年,新零售概念興起後,快消品在無人售貨機渠道投入了大量廣告費。2019年是無人售貨機的拐點,需要更謹慎、更理性。」陳一良認為,隨著這一波無人零售行業的洗牌,投資會日趨理性和謹慎,傳統零售巨頭甚至相關大型企業的加入,會使得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
自動售貨機的機遇
無人零售市場目前主要包括三種形式,其中自助售賣機市場開始得早,較為成熟,智能化技術改造、應用的可行性也相對更高,而開放貨架和無人便利店主要集中在2017年開始爆發,並且均處於發展前期。
相對於有面積要求、貨損較高、管理運營水平要求更高的無人便利店,無人智能貨櫃的成本小、貨損低、佔地面積小,與物業的談判成本低,回款快,受到零售商和品牌商的一致看好。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資料顯示,中國無人貨櫃數量應為270萬台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但目前距離這一數量還差很遠。
朱丹蓬認為,無人零售的第一階段是前兩年的草創公司+投資機構模式,在資源及硬體還沒成熟情況下,經歷降溫和洗牌是必然的;到第二階段後,經歷了渠道、管理等各方面的升級改版,以及與大數據技術結合後,已變成了自帶流量的生態圈,企業要滿足新聲代消費者的喜好和需求,必然會有興趣藉助無人零售業態來提升自己產品的品牌、銷量以及流量,此時產業端就會去滿足這一需求。
無人零售市場的興起,直接受益的是自助服務終端行業及相關產業鏈。
今年6月,布局無人零售終端平台業務的人工智慧企業海深科技宣布完成4000萬元A輪融資,由浙江聯合基金領投,藍郡創投跟投。該公司核心技術為商品圖像識別,曾為京東、小紅書等企業提供商品識別演算法服務,從2018年初開始研發基於計算機視覺識別技術的G-BOX
AI零售櫃,與國內著名廠商海信集團有深度合作,在識別准確率和識別速度等多項指標上處於業內領先水平。
經歷2017年的無人貨架風口後,無人零售曾一度陷入困境,普遍不被投資人看好。但智能零售櫃作為一個短距離觸達用戶的新流量入口,能夠最低成本打通線上應用,已經成為阿里和騰訊等巨頭的布局重點。
在行業上游,作為國內智能無人售貨機主要生產商之一的新北洋,占據了本屆無人零售大會的核心展位之一,早年生產物流快遞櫃的新北洋,從2015年以來,開始聚焦新零售、金融和物流三大戰略領域。去年12月公司還公告擬募集9.37億元發力智能零售。
國盛證券分析,雖然無人零售行業正經歷泡沫破滅期,但在中國人口老齡化大趨勢和人力成本提升背景下,新零售業務有望成為中長期重要增長點,大趨勢下公司仍有望受益。新北洋上半年新零售業務推進力度不達預期,但看好公司持續向下游應用拓展的未來機遇,維持「買入」評級。
此外,零售渠道商怡亞通也在加大無人零售為代表的新零售領域投入。業界認為,智能無人零售的上半場是跑馬圈地式的「點位大戰」,下半場的關鍵則在於立足自身需求和定位的精細化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