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策略 > 華泰證券的stp營銷策略

華泰證券的stp營銷策略

發布時間:2021-02-21 12:25:31

㈠ 簡述STP營銷的定義及意義

在營銷理論中,市場細分(segmentation)、目標市場(targeting)與定位(positioning)都是構成公司營銷戰略的要素,被稱為營銷戰略的stp。

㈡ 營銷學STP策略案例分析怎麼做

STP營銷或三步曲,這里S指Segmenting market,即:市場細分;T指Targeting market,即:選擇目標市場;P為Positioning,即:市場定位。正因為如此,營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認為:當代戰略營銷的核心,可被定義為STP。

目標市場營銷有三個主要步驟:
第一步,市場細分。就是營銷者通過市場調研,依據消費者(包括生活消費者和生產消費者)的需要和慾望,購買行為和購買習慣等方面的明顯的差異性,把某一產品的市場整體劃分為若干個消費者群的市場分類過程。
PS:市場細分的基礎是同一產品的消費需求的多樣性。

第二步,確定目標市場。就是企業營銷活動所要滿足的市場,是企業為實現預期目標而要進入的市場。一般來說,市場細分是企業選擇和確定目標市場的基礎與前提。

第三步,市場定位。就是根據競爭者現有產品在市場所處的位置,針對消費者或用戶對該種產品某種特徵或屬性的重視程度,強有力的塑造出本企業產品與眾不同的、給人印象鮮明的個性或形象,並把這種形象生動的傳遞給顧客,從而使該產品在市場上確定恰當的位置。也就是說,市場定位是塑造一種產品在市場上的位置,這種位置取決於消費者或用戶怎樣認識這種產品。

㈢ 目標市場營銷戰略(STP戰略)包括幾個步驟

目標市場營銷
戰略,
STP戰略
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
市場細分
(Segmenting),根據購買者對產品或
營銷組合
的不同需要,將市場分為若干不同的顧客群體,並勾勒出
細分市場
的輪廓。
第二步,確定目標市場(Targeting),選擇要進入的一個或多個細分市場。
第三步,定位(Positioning),在目標市場顧客群中形成一個印象,這個印象即為定位。
市場定位就是能否為自己的產品樹立特定的形象,使之與眾不同,在消費者的心目中為公司的品牌選擇一個占據這重要位置的過程,其過程需要結合自身的實力合理的確定經營目標、順應國際市場的變化、提供綜合化服務。
確定產品市場大小、發展潛力及空間,然後再根據目標市場、公司的實際情況來定位,已經很明了了的。
(3)華泰證券的stp營銷策略擴展閱讀
目標市場營銷戰略(STP戰略)的
戰略優勢

總體來說有助於企業發掘市場機會,開拓市場並且企業能夠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獲得競爭優勢,還有利於企業了解各細分市場的特點,制定並調整
營銷組合策略
。具體地說有以下幾點:
(1)
有利於選擇目標市場和制定
市場營銷策略
。市場細分後的子市場比較具體,比較容易了解消費者的需求,企業可以根據自己
經營思想
、方針及生產技術和營銷力量,確定自己的服務對象,即目標市場。針對著較小的目標市場,便於制定特殊的營銷策略。
同時,在細分的市場上,信息容易了解和反饋,一旦消費者的需求發生變化,企業可迅速改變營銷策略,制定相應的對策,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提高企業的
應變能力
和競爭力。
(2)
有利於發掘市場機會,開拓新市場。
通過市場細分,企業可以對每一個細分市場的購買潛力、滿足程度、競爭情況等進行分析對比,探索出有利於本企業的市場機會
使企業及時作出投產、移地
銷售決策
或根據本企業的生產技術條件編制新產品開拓計劃,進行必要的產品
技術儲備
,掌握產品更新換代的主動權,開拓新市場,以更好適應市場的需要。
(3)
有利於集中人力、物力投入目標市場。
任何一個
企業的資源
、人力、物力、資金都是有限的。通過細分市場,選擇了適合
自己的目標
市場,企業可以集中人、財、物及資源,去爭取局部市場上的優勢,然後再佔領自己的目標市場。
(4)有利於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前面三個方面的作用都能使企業提高經濟效益。
除此之外,企業通過市場細分後,可以面對自己的目標市場,生產出
適銷對路
的產品,既能滿足市場需要,又可增加企業的收入;產品適銷對路可以加速
商品流轉
,加大
生產批量
,降低企業的生產
銷售成本
,提高生產工人的勞動熟練程度,提高產品質量,全面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STP戰略

㈣ 如何運用STP來進行戰略性的營銷定位

STP理論包含了三個市場策略,即市場細分(Segmenting)、目標市場(Targeting)和市場定回位(Positioning)。
STP理論在戰略層答面應用有一個順位,是P-->T-->S。
企業制定營銷戰略,首先第一步是市場定位,回答客戶需要什麼的問題;第二步是確定目標市場,回答我們提供什麼?第三才是市場細分,解決賣的問題。

㈤ STP戰略和整合營銷是什麼關系

整合營銷顧名思義就是整合一切的資源手段進行相應的營銷匹配。STP理論(市內場細分(Segmentation)、目標市場選容擇(Targeting)和市場定位(Positioning))屬於市場分析定位這一塊,而整合營銷包含了市場。所以STP只是整合營銷中的分析手段而已。

㈥ 什麼是STP營銷理論

STP營銷理論是指企業在一定的市場細分的基礎上,確定自己的目標市場,最後把產品或服務內定位在目標市容場中的確定位置上。

市場細分的概念是美國營銷學家溫德爾·史密斯在1956年最早提出的,此後,美國營銷學家菲利浦·科特勒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溫德爾·史密斯的理論並最終形成了成熟的STP理論——市場細分、選擇適當的市場目標和定位。

它是戰略營銷的核心內容。STP理論中的S、T、P分別是Segmenting、Targeting、Positioning三個英文單詞的縮寫,即市場細分、目標市場和市場定位。

(6)華泰證券的stp營銷策略擴展閱讀:

作用:

1、有利於選擇目標市場和制定市場營銷策略。

市場細分後的子市場比較具體,比較容易了解消費者的需求,企業。

2、有利於發掘市場機會,開拓新市場。

3、有利於集中人力、物力投入目標市場。

任何一個企業的資源、人力、物力、資金都是有限的。通過細分市場,選擇了適合自己的目標市場,企業可以集中人、財、物及資源,去爭取局部市場上的優勢,然後再佔領自己的目標市場。

4、有利於企業提高經濟效益。

前面三個方面的作用都能使企業提高經濟效益。

㈦ 什麼是STP戰略

STP是市場營銷策略,分為三個步驟,即市場細分(S)、選擇目標市場(T)、市場定位()。

1、市場細分就是指按照消費者的收入水平、職業、年齡、文化、購買習慣、偏好等細節分變數,把整個市場劃分成若干個需求不同的子市場或次子市場的過程,其中任意子市場或次子市場都是一個擁有相似需求的購買者群體。

2、選擇目標市場,明確企業應為哪一類用戶服務,滿足他們的哪一種需求,是企業在營銷活動中的一項重要策略。

企業通過市場細分,從眾多的細分市場中,選擇出一個或幾個具有吸引力、有利於發揮企業優勢的細分市場作為自己的目標市場,綜合考慮產品特性、競爭狀況和自身實力,針對不同的目標市場選擇營銷策略。

3、市場定位是指企業針對潛在顧客的心理進行營銷設計,創立產品、品牌或企業在目標客戶心目中的某種形象或某種個性特徵,保留深刻的印象和獨特的位置,從而取得競爭優勢。

(7)華泰證券的stp營銷策略擴展閱讀:

STP戰略優勢:

總體來說有助於企業發掘市場機會,開拓市場並且企業能夠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獲得競爭優勢,還有利於企業了解各細分市場的特點,制定並調整營銷組合策略。具體地說有以下幾點:

(1) 有利於選擇目標市場和制定市場營銷策略。市場細分後的子市場比較具體,比較容易了解消費者的需求,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經營思想、方針及生產技術和營銷力量,確定自己的服務對象,即目標市場。針對著較小的目標市場,便於制定特殊的營銷策略。

同時,在細分的市場上,信息容易了解和反饋,一旦消費者的需求發生變化,企業可迅速改變營銷策略,制定相應的對策,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提高企業的應變能力和競爭力。

(2) 有利於發掘市場機會,開拓新市場。 通過市場細分,企業可以對每一個細分市場的購買潛力、滿足程度、競爭情況等進行分析對比,探索出有利於本企業的市場機會。

使企業及時作出投產、移地銷售決策或根據本企業的生產技術條件編制新產品開拓計劃,進行必要的產品技術儲備,掌握產品更新換代的主動權,開拓新市場,以更好適應市場的需要。

㈧ 結合具體產品或企業,論STP策略在營銷實踐中的應用

《論STP戰略在雜志專門化中的運用》可以嗎
[營銷參考論文]

摘要:隨著我國傳媒市場的不斷成熟,媒介個體日益作為一種特殊企業進入市場,成為整個市場體系的特殊組成部分。市場細分作為媒介市場化的必然結果,不少媒體開始將目標讀者集中於具有特殊消費需求的「小眾」,媒介產品出現專門化和專業化趨勢。市場營銷戰略中的STP戰略也被廣泛運用於媒介市場中,鎖定特定的分眾市場。本文將以湖北知音傳媒集團下的《打工》雜志為例,通過實地調研和市場分析,探討STP戰略在雜志專門化中如何運用,怎樣決定雜志定位以及所帶來的市場成效。

關鍵詞:STP戰略雜志專門化市場細分 《打工》

STP戰略是市場營銷學中的重要概念,S(Segment)即市場細分,T(Target)即目標市場策略,P(Position)即市場定位。其中市場細分是確定目標市場的前提,也是企業進行市場定位,消費者定位的依據。

隨著傳媒市場細分的不斷成熟,雜志市場也相應呈現專門化趨勢。雜志經營單位根據雜志市場的內在規律和讀者的特定需求,以一種雜志為單位進行內容定位劃分,使其內容和風格能夠集中地滿足某些特定領域受眾的需求。

《打工》雜志是隸屬於湖北知音傳媒集團下的一份面向全國發行的子刊,它的創辦是對《知音》部分讀者群的細分,依託《知音》品牌和資源優勢,因而能夠迅速打開市場局面,受到讀者的歡迎。2000年11月《打工》創刊,其創刊號發行量就達到10萬份,僅辦了兩期後,即2001年1月就改為半月刊,月發行量達到30萬份。目前月發行量近60萬冊,成為知音期刊集團下僅次於《知音》雜志的第二品牌。創辦這份期刊雜志社總共投入50萬元,現在年實現利潤達到370餘萬元。

《打工》雜志的目標市場營銷策略基本遵循了STP營銷。第一部S是市場細分(market segmentation),第二步T是市場目標化(market targeting),第三步P是市場定位(market position)

一、S戰略(market segmentation)

武漢區域內期刊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不僅有知音雜志社、幸福雜志社、今古傳奇雜志社、愛情婚姻家庭雜志社等專業雜志出版機構,還有包括長江出版集團、湖北日報報業集團、長江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的諸多雜志,都在爭奪有限的讀者市場。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不得不將期刊市場按照一定的分類標准,把期刊市場分成具有相似慾望和需求的市場或子市場。

1. 按照人口統計變數劃分:《打工》雜志的目標讀者年齡應在16周歲——45周歲,以女性讀者稍多。文化層次集中於高中、中職、大一大二的學歷水平。

他們應是城市中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的打工族、下崗族和創業族,他們的收入不高,對致富信息有強烈的興趣,對財富有急切的追逐。他們屬於經濟文化狀況的較低層,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況,進入小康或者富裕階層,也常常有一夜致富的夢想。

2.按照地理變數劃分:《打工》雜志的目標讀者應是集中在特大、以及大中城市中的打工族、下崗族和創業族。他們中很多人是從農村來到城市中尋求致富之路的流動人口,對城市有莫大的好奇和嚮往。

《打工》雜志面向全國發行,但是主要的讀者群還是集中在華中地區,尤其以武漢區域市場為主。

3.按照心理變數劃分:《打工》雜志本身定位的目標讀者,按照陸學藝劃分的中國十大社會階層來看,他們屬於擁有很少量組織、經濟和文化資源的底層三個階層:產業工人階層、農業勞動者階層和城鄉無業、失業、半失業階層。按李強的利益群體的社會分層範式,屬於利益相對受損者。

他們在社會中所處的位置雖然較低,無法擁有社會的決策權,但因其這些人數量眾多,整個群體在社會中的影響力也是不容忽視的。他們的生存狀況,直接影響到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治安的穩定,是社會問題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4.按照行為變數劃分:目標讀者中,他們的日常收入的消費主要用於生活必需品,對文化產品這一類精神層面物品的消費在其開支中所佔比例很小。他們大多沒有讀報、讀書的急切需求和固定習慣。因為《打工》雜志是面向低端市場的雜志,個體的購買力較差,但是受眾數量大,通常一份雜志在多人中傳閱率較高,因此反復使用率高。

在這些市場細分中,目標讀者的規模、購買力和特徵是可以統計調查得到的。具有可衡量性。《打工》雜志也具有能有效進入和滿足細分市場的能力,因此有可獲得性。因目標受眾人數眾多,雖消費能力有限,但仍具有可收益性。《打工》雜志針對自己的目標受眾,可以確定用稿標准,提供豐富的就業信息,因此也具有可行動性。
二、T戰略(market targeting)

針對讀者市場進行了細分後,選擇適合自己辦刊風格的目標受眾,並具體根據自己的資源優勢制定出一套完整詳實的方案,是將目標市場營銷戰略付諸實際的下一步措施。

《打工》雜志的出現是與改革開放後,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後遺留下了大量下崗工人安置問題,進城務工的人口遷移浪潮以及中國入世的社會背景相契合的。近年來,隨著黨和政府對農民工問題的關注,以及社會下層民生問題越來越受重視,打工人群的生存狀態被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如何幫助他們走出經濟上的困境,如何創建更為公平合理的向上流動的社會機制,如何為他們在這個信息社會的生存提供有利的信息資源,如何為打工族這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提供一個相互交流和傾訴的平台……都成為了備受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

知音傳媒集團敏銳得認識到城市中存在這樣一個數量龐大的人群:他們年齡介於16周歲——45周歲,具有高中、中職的文化水平,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雖然收入不高,但對財富有強烈的追求慾望,日常消費習慣中對文化產品的消費比例不高。這些人的社會身份大多被定義成打工族、下崗族和創業族。他們的人數占據了我國人口比例中的絕大部分,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並且越來越受到社會決策層的關注。創辦專門面向打工族的一份期刊是具有前瞻性,並且是與時代的脈搏相契合。

但是另一方面,目前國內專門針對這一特殊人群的期刊很少,市場還處於一種真空狀態,潛力巨大,前景可觀。依託知音傳媒集團業已取得的巨大影響力,創辦一份專門針對打工族、下崗族和創業族的雜志無疑是具有巨大的利益空間的。

《打工》雜志即採取了補缺定位,定位於市場「空白」地帶或市場缺口。

在《打工》雜志之前,在全國范圍內有較大影響力的面向打工族的雜志,只有廣東佛山文藝的《打工族》。但是《打工族》的主要題材是以小說等文藝題材為主,更加突出文學性,因此它所針對的讀者群所要求的文化水平更高,與《知音》雜志的目標讀者群有所差別。知音集團則在《打工》創刊之初就提出了,要依託《知音》雜志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編輯隊伍,將知音的品牌資源最大化得延伸,實現規模化的經營。因此,《打工》雜志走了以紀實性特稿為主,突出新聞事件的真實性的辦刊道路,避免了與《打工族》這個資歷更老的雜志的正面競爭,即突出了本集團的辦刊風格,也避免了與《打工族》爭奪相同的讀者市場。

此後,2003年8月,又由全國婦聯主管,中國婦女報主辦了一份市場更為細分化的《打工妹》,主要針對流動人口中女性群體,關注農村進城務工青年和城際間流動務工青年在工作、生活、基本權利保障等方面的問題,反映他們的心聲,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促進國家有關政策、法律、法規的完善;增進他們與城裡人之間的相互理解、溝通和融合,為他們提供具體的心理指導和實際的幫助。這與《打工》雜志在某些地方是十分相似的,而且對讀者市場進行了更細的劃分。無疑對《打工》雜志提出了挑戰。

此外,由於打工族由於收入較低,文化水平不高,因此他們大多沒有迫切的閱讀需求和固定的閱讀習慣。要想使這個人數眾多的讀者群規模最大化,《打工》雜志還應當致力於培養目標讀者的閱讀習慣,不斷提高他們對於雜志的忠誠度。雜志的重復使用率高,雖然一方面限制了雜志的售賣量,但另一方面通過人人傳閱的方式,很好得取得了宣傳和廣告的作用,吸引越來越多的讀者,培養潛在的讀者群。

三、P戰略(Market positioning)

媒介定位戰略是在眾多的市場機會中,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尋求具有競爭力和差異化的品牌與產品特點。通過適當的傳播手段,使品牌在消費者心理占據理想地位的一種市場戰略。

《打工》雜志要取得市場上的成功,必須識別並選擇自身的競爭優勢,確定自己的市場角色定位戰略。

《打工》雜志依託知音傳媒集團,這個大型傳媒集團總資產達6.36億元、凈資產1.14億元、利稅1.38億元、上繳稅收6473萬元,下屬9種期刊(月發行總量達800萬份)、2份子報、4個子公司、1個網站、1所學院,品牌雜志《知音》現月發行量達636萬份,居世界綜合性期刊排名第五位,多次被評為全國讀者最喜愛的十大名刊、雙十佳期刊,兩次榮獲中國期刊獎,入選中國期刊方陣「雙高期刊」。

因此,《打工》雜志在創刊時就確立了與相似細分市場爭奪讀者市場時,要靠背後的「知音」這座大靠山。在多品牌戰略中實行了優生優育的滾動發展模式。當其主打刊物《知音》形成知名品牌後,知音傳媒集團旋即利用自身所佔有的人才、發行、廣告等資源優勢作為新的子刊的孵化器。《打工》雜志創刊的編輯均是從《知音》雜志調動過去,可以說《打工》辦刊內容風格與《知音》一脈相承,素有「小知音」之稱。藉助《知音》雜志的巨大影響力,《打工》雜志一經推出,迅速占據廣闊的讀者市場,其創刊號發行量就達到10萬份。

但另一方面,《打工》雜志在初步開拓市場後,必須注意與母刊《知音》雜志的差異化競爭。知音集團給旗下的《打工》雜志提供了相對獨立的編寫空間,在總體辦刊風格的指導下,給予了充分的辦刊自由。《打工》雜志一方面堅持《知音》雜志「人情美,人性美」的總路線,以紀實性的新聞稿件為主。用最精彩的平民創業故事,啟迪讀者改變命運的財商;以最新銳的現代生活理念,激發讀者再戰人生的膽魄;以最動人的百姓真情故事,慰藉貧寒中渴望心靈甘露的人們;以最傳奇的打工、下崗人物的奮斗經歷,樹立天下漂泊者和創業者前進的榜樣。

此外,《打工》雜志的一大特點是,它在講述故事的同時,也注重為打工族提供豐富有效的打工信息,追求信息性。希望雜志能夠承擔起「一刊多用」的社會功能,盡可能為打工族服務。「打工城鎮推薦榜」集中為打工族和創業族提供招工信息和投資信息。

由於打工族、下崗族受條件所限,其社會參與程度很低,但他們同樣渴望有展示自己才華和交友的機會與平台。為了幫助他們實現夢想,《打工》雜志引進電視媒體的經驗,開設了「打工玫瑰之約」、「打工群星燦爛」、「祝福中轉站」欄目,專門免費供打工青年徵婚、交友之用,每月均吸引逾千人報名參加。

通過網路增加與讀者的直接聯系也是《打工》雜志所採取的市場戰略。2006年1月5日,《打工》編讀往來QQ吧產生,並又通過知音技術部和《打工》美編室人員協助,在知音網創建了《打工》論壇,後又與TOM公司合作建立手機評刊方式。通過一系列整合營銷策略進一步開拓市場。

《打工》雜志同《知音》雜志及其旗下的多份期刊共同創建追求「人情美,人性美」的文化品牌,確立傳媒集團的文化內涵。

參考文獻:

1.《「打工文學」生存樣態初探——兼考察幾家打工文學雜志的文學生產》 周航 《當代文壇》2009年01期

2.《媒介營銷——理論·方法·案例》 包國強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

3.《品牌資源延伸與規模化經營——解讀「知音」發展之路》 胡勛璧《出版發行研究》2004年10期

4.《<知音>雜志發展的三大戰略探討》 文心 李艷華《編輯之友》2005年01期

(作者系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06級新聞學專業)

希望參考意見能幫助您

閱讀全文

與華泰證券的stp營銷策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營銷的形式有什麼 瀏覽:13
培訓班雙十二活動方案 瀏覽:828
鍾震講網路營銷 瀏覽:138
全國2009年7月自考電子商務法概論答案 瀏覽:55
深圳網路營銷招聘 瀏覽:316
中國十九冶電子商務平台 瀏覽:20
網路營銷實務網路課程心得 瀏覽:814
市場營銷蛋糕店ppt 瀏覽:365
以電子商務概論課程為例作者 瀏覽:723
某餐飲品牌新店開業推廣方案 瀏覽:613
炫彩電子商務商城源碼 瀏覽:448
愛眼公益進社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370
慶國慶晚會策劃方案 瀏覽:440
工作培訓及管理方案 瀏覽:837
電子商務企業文化標語 瀏覽:159
憶童年電子商務 瀏覽:898
中國發展電子商務優勢 瀏覽:742
全員安全教育培訓方案 瀏覽:437
大型公益系列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388
市場營銷與策劃的論文題目 瀏覽: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