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羅永浩為什麼不學雷軍推出飢餓營銷
雷軍能夠用飢餓營銷這一策略將小米做到主流手機品牌的位置,是經過了充分的市場調研以後才敢做出的決定,同時對手機性能等產品方面也頗具自信心,而錘子手機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無論其產品性能如何,在得不到消費者認可的情況下,即便推出飢餓營銷,感興趣的用戶同樣是寥寥無幾,換句話說,在沒有充足潛在用戶資源的情況下,選擇飢餓營銷無異於自尋死路。雖然小米手機的爭議同樣存在,但不可否認的是,小米的市場地位始終是穩固的,而錘子手機則始終沒有表現出反彈的能力和跡象,僅此一點就足以讓羅永浩對飢餓營銷敬而遠之。
想要在手機市場成功逆襲,羅永浩的錘子手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是隨便復制其他品牌的成功模式就能夠實現逆襲的,相信這一點對羅永浩來說也是心知肚明的,因此在沒有充足把握的情況下,不可能將飢餓營銷作為錘子新品的影響策略,即便是購機速度極為快速,也很難對消費者產生較強吸引力,畢竟小米以外的其他品牌都具備這方面優勢,所以說羅永浩的情懷策略註定了錘子手機的發展前景,即便看不上小米的飢餓營銷策略,也已經無法在錯綜復雜的市場環境中超越小米,而這一點也是對兩個品牌相對客觀的評價和判斷。
② 華為手機營銷策略中存在哪些問題
其實華為手機營銷策略中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第一個他就是那個優惠力度不夠大,第二的話就是那個款式不夠多
③ 錘子手機創業失敗的原因
錘子手機創業失敗的原因:
一、過去錘子做錯了什麼?
其實,早在當年錘子發布會後,大雕哥就提出過對錘子手機的質疑,羅永浩主要的錯誤有幾個。
第一個是低估了做手機的難度。
雖然羅永浩早期用芙蓉姐姐式的「找罵營銷」聚集人氣,拉攏資本,招募人才,把錘子公司拉起來。但是要做手機並不簡單,做手機不是找幾個工程師、設計師,弄好了扔給富士康就可以的。從供應鏈管理,到品質和生產過程的控制,管理問題的預案都是需要長期積累的一門藝術。錘子初期並沒有找到足夠的人才和關系,沒有把全套的控制體系建立起來,再加上羅永浩的「任性」,自己大包大攬的太多,這造成了後來的各種問題。
結果是錘子搞不定供應鏈,用了四個月才解決產能問題,但數碼產品的關注期就是兩三個月。等到錘子可以保證正常供貨,熱點已經過去了,開始壓貨,為了回籠資金,又不得不自己打臉做了降價。
產品的品質問題,設計造成的一些天然缺陷都是沒有經驗造成的,根本上還是羅永浩對做手機的難度本身沒有概念所交的學費。而低估了做手機的難度也讓錘子手機研發的周期拖的特別長,從2012年開始到2014年才拿出來產品,這就有了第二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時機問題。
中國這一輪智能手機熱潮大約是2010年開始的,比國外要稍晚一點。到了2013年達到高潮,到了2014年已經開始萎縮,進入殘酷的淘汰期了。
小米在2011年末入場,正常趕上這一輪浪潮。華為、OPPO、vivo基本也都趕上了,而錘子一直到2014年才真正做出產品來上市賣,智能手機的熱潮已經過去,進入到成熟期了,沒有當年小米當年那麼大的空間了。2014年中國智能手機整體銷量是下降的,雖然羅永浩個人靠小米這一浪拉到了投資(魅族拿到阿里的投資其實也沾了小米的光),但是錘子手機的市場機會並不好。
錘子的第三個問題也很嚴重,是定位與渠道的錯位問題。
錘子手機是走設計、精品、情懷路線的溢價品。而高價有情懷、有溢價的手機,消費用戶不在互聯網,而在公開市場。互聯網看性價比,注重性價比,信息對稱,所以在互聯網電商渠道賣3000元的錘子遠不是賣2000元小米的對手。而錘子恰恰沒錢做公開市場,只能走電商,這就造成了定位和渠道的錯位。
你定位在高端賣設計,賣情懷,那得去公開市場和OPPO、vivo去戰斗,得走傳統渠道的廣告營銷,但是錘子沒錢做。
錘子擅長網路炒作,能做電商,偏偏這個市場認性價比,錘子的產品不是為了性價比設計的,這導致實際轉化率偏低,銷量慘淡。
④ 當年羅永浩創建錘子手機非常成功,為何他的情懷營銷會失敗
當年羅永浩創建錘子手機非常成功,他的情懷營銷會失敗是因為手機本來就是一個看性能的產品,而且手機的銷售不單單的要去看銷售的策略和方法,還有整個營銷的系統。從上游到下游都決定著一個產品的售賣。
畢竟錘子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走的是「個性化」的路線,羅永浩的情懷營養確實吸引了一大波人的注意力,但是他在產品性能上並沒有給國內手機市場帶來大的改變沖擊,所以從大環境上看,發展空間和利潤空間在逐漸的減小,而對於投資者來說,賺錢、盈利才是關鍵,所以他們也不會再為羅永浩的「情懷」買單。
無論是手機和情懷都是一種消耗品,對於錘子的粉絲們因為情懷購買了一次,但是隨著每次的失望,也會放棄。情懷也是一種消耗品,比起艱難增值來說,消耗的速度是驚人的。
⑤ 錘子手機的情懷營銷的成功之處有哪些
羅永浩在錘子的來手機發源布會上,在兩個多小時的產品介紹之後,他說:「嘗試努力去把這個世界變得更好,是我們啟動這個公司的初衷。通過處心積慮地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來獲取利潤,而不是通過處心積慮地獲取利潤來獲取利潤。」
然後,大屏幕上放出這個中年胖子在工作台前埋首鑽研的照片,字幕閃出:我不是為了輸贏,我就是認真。舞台上的老羅沒有說話,轉過頭,長舒了一口氣,迎接發布會最後的掌聲和喝彩。
這句話可能是要他的粉絲才能理解他的這種情懷吧。
其實,在錘子孕育的兩年裡,包括羅永浩在內的很多人從來不把它僅僅一部手機而已。可以說,從一開始,它就被賦予了某種價值觀,或者說,「情懷」。這一直是重要的附加值,甚至超過了產品本身。
⑥ 關於錘子手機對未來的市場和競爭提出的競爭策略是什麼
物競天擇,優勝劣汰,自然界存在的這生存法則,源自達爾文進化論並成為該學說的核心。
生物(動、植物,微生物)的遺傳特徵在生存競爭中,由於具有某種優勢或某種劣勢,因而在生存能力上產生差異,並進而導致繁殖能力的差異,使得這些特徵被保存或是淘汰。基因是遺傳特徵的基礎,也是自然選擇的單位,自然選擇則是演化的主要機制。經過自然選擇而能夠稱成功生存,稱為「適應」;當一個物種中的不同族群因為自然選擇而產生生物分類學上的差異時,則稱為「物種形成」;若是族群因為不受自然選擇青睞而導致族群規模縮小進而消失,則稱為「滅絕」。
同理,將此延伸到人民的日常經濟活動中去,我們將錘子手機比喻成動、植物,將市場比喻成競爭激烈的大自然或者環境。
只有不斷推陳出新,才有可能立於不敗之地,由於資源有限,人力資源跟不上,管理水平不高,生產和營銷工作不力,長期處於維持的困境當中,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恐怕與自身的定位和經營戰略不無關系。正確地進行錘子手機定位和目標設定,生產出適銷對路、質量上乘的產品,輔以有效的營銷策略,才能取得市場競爭的優勢和發展潛力。
錘子手機要取得成功,必須在經營目標、戰略籌劃和領導者素質三個方面進行正確的定位和提高。
目標決定了努力的程度,不同的目標下錘子手機的經營思想和策略會有不同,面對競爭的韌性和選擇也會不同。
戰略籌劃則是實現目標的步驟分解,是目標在現實市場中的具體化。但小錘子手機成敗的決定因素往往在於領導者本身的素質,包括創業追求、經營思想和能力以及自我不斷提升等方面。保持危機感和持續的事業沖動是推動領導者和錘子手機提升的原動力,同時避免過分樂觀、自負或是鬆懈和精力的轉移。
競爭就是淘汰,對小錘子手機尤其如此。動態的競爭環境和錘子手機發展,要求領導者不斷提高經營思想和能力水平,滯後就意味著錘子手機混亂和危機的開始,這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經驗既可能成為競爭的助推器,也可能成為絆腳石。
其次,產品策略方面要對市場進行准確細分和定位,生產出適銷對路、物美價廉的產品。 小錘子手機由於自身條件的限制,在市場推廣上難以做大的投入,在競爭中的對抗能力也有先天的不足,這就要求小錘子手機在競爭的第一步——產品選項和市場定位上就打好基礎,產品的競爭環境和技術先進性不能不做考慮。小錘子手機不僅要在銷售推廣上分析市場,更要在產品開發、成形前分析市場,以取得產品本身的先天優勢,這樣就可能大大減小日後推廣的阻力,提高溝通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在產品選項時可劃定三個原則:
1.細分市場下的空缺市場,具有較大的市場前景,並且有極大的現實性和消費穩定性;
2.在該細分市場上,雖有同類產品但無領導性晶牌,即晶牌空缺,這樣可大大降低進入成本,為迅速取得市場份額提供可能和便利:
3.技術含量要高,與同類產品對比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
市場需要什麼就生產什麼,而不是生產什麼就賣什麼。適銷對路的營銷就是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過程,它起始於消費者需求,也就是市場需求,滿足於市場需求。「適銷對路」這一概念應該時刻存在於經營者的腦海中,只有有了適銷對路的產品,下面的工作才能展開。 沒有產品質量作基礎,營銷工作是很被動的。
⑦ 從錘子營銷失策看網路營銷到底有何側重點
我在職期間有一復次經理找我制聊天問我為什麼最近工作不積極對公司有什麼不滿,我主要對他說了兩點,一是公司取消本來就屈指可數的中秋節紅包福利,為什麼不在公司層面通知一下(我和同事等了一天發紅包,雖然錘科福利不多,但是逢年過節是直接給現金紅包的,每次領紅包都很開心),二是公司裁員為什麼採取遮遮掩掩的態度,因為即使你不說外面的人一樣知道,反而如果你對內部員工都不開誠布公,卻會造成我們的恐慌和懈怠。經理的答復是,這個不可能按你想像得那麼理想化的,其他公司都是這樣的。其實從他這番話也大概能了解為什麼公司在做出這些決定的時候是這樣的態度,因為公司的管理層似乎都被他這樣的人佔領了,他這句話在我看來好像就是錘子科技變得不再特殊的宣言吧。這里想告訴那些還想來錘子科技入職的朋友,了解一家公司不能光看公司自己的官博。
其實最後我還想說一句,錘子科技沒有做錯任何事情,因為站在公司角度來看,簡直可以用為了盈利把所有問題都說通,但是這家公司已經不能再公開宣稱自己天生驕傲了。也許正是被天生驕傲的價值觀吸引來的,在離開的時候看清公司的現狀才不會有任何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