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策略 > 央視廣告營銷策略奧運廣告營銷創新研究

央視廣告營銷策略奧運廣告營銷創新研究

發布時間:2021-02-09 11:47:05

㈠ 非奧運營銷的斐奧運營銷策略

一般企業的「奧運營銷」,其形式一般都是明星代言或者賽事贊助等等,全是在場面上下功夫,在面子上做文章。
如果我們放棄這種簡單的奧運營銷方法,而把奧運的精神、運動的激情與我們的品牌內涵結合起來;也就是說,深入地挖掘消費者心中深藏的奧運情愫和運動情愫,讓我們的品牌奧運化,讓我們的品牌運動化,這種對奧運精神的品牌嫁接,也許才是最有煽動力的奧運營銷。
如果企業覺得因為為了跟奧運,而把自己的品牌都改變了,風險似乎太大。那麼,為了保險,你不妨將奧運情愫作為年度的傳播主題,年度奧運一回,也是可行的。
雪花啤酒就放棄了運動精英,而把賽場的第12位球員——球迷推到了前台,迎合了消費者的市場變化,並且通過與當前社會最受關注的體育活動有機結合,深邃地挖掘了消費者的需求點,巧妙地表達了品牌的訴求。
在雪花廣告片中,一群激情高漲的男人在為奧運而歡呼喝彩,以其中一個男人為代表,採取了獨白的方式,表達了奧運支持者,同時也是啤酒愛好者的心聲:「沒人贊助我球鞋,我跑得不快,跳得也不高,但咱也不簡單,這比賽,有我們才行……」
廣告片中和奧運相關的情節在奧運這個大的時代背景下自然會抓人眼球,更何況這里展現人群簡直就是坐在電視機前的部分觀眾的真實寫照,更是讓其目標消費群有一種感同身受的親切感。重在參與的口號讓消費者有一種強烈的被關注的感覺,在大型的賽事里,被關注的總是馳騁在運動場上的運動健兒們,而在這里比賽觀眾的地位也被提高了,沒有人不喜歡被重視的感覺,雪花啤酒堅持了把消費者放在第一位的原則。 這是一個簡化認知的時代。品牌符號化,是最簡單直接的傳播方式。
品牌符號化最大的貢獻:就是能幫助消費者簡化他們對品牌的判斷;對於企業而言是最節省溝通成本的做法。
載體,要載的是品牌的內涵,更重要的是要載一種被廣泛認可的社會資源,資源是可以被迅速最大化的。 到如今,體育運動,就是我們必須馬上搶占的社會資源。那麼,「運動」可以成為符號嗎? 當然可以,君不見,市場上眾多的品牌,不管它與運動是否有關系,都在以運動為形象載體。
紅塔山要表達「山高人為峰」的品牌內涵,採用了「登山運動」作為運動載體,把自己的品牌內涵生動地表達了出來; 嘉士伯啤酒一直以來,就是以足球作為品牌符號;近年出現的一個木地板叫萊茵陽光,不僅把運動作為符號,甚至還推出一個概念叫「運動地板」;其他諸如運動夾克、運動內衣、運動餅干、運動電單車等等,不一而足。
由此看出,運動完全可以作為品牌符號。
選擇普通人來做「運動載體」,讓普通人去運動,並製造出關於「運動」的品牌符號。根據自己品牌的定位和內涵,把所有品牌主張融入一個圖形或符號里,使消費者一看到這個符號,就想起它所代表的品牌名稱和運動精神。
無疑,在奧運來臨的大背景下,這就是塑造品牌最節省成本的方法。 營銷的目的是為了銷售,「奧運營銷」的目的也不例外。在實現奧運營銷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運用打「擦邊球」的方式,來促進銷售。
第一,可以打產品的「擦邊球」。企業要藉助「奧運平台」,開發出帶有「奧運概念」或「奧運特色」的新產品,徹底挖掘「奧運營銷」的潛力。比如:後文的沃特運動產品開發,就運用了這一策略。
第二,打打公益廣告的「擦邊球」。如:可以製作一些「讓我們運動起來」的公益廣告片;或者製作一條「全民齊健身」的公益廣告。。。。。。
第三,打打公關活動的「擦邊球」。比如:企業自己組織一次「迎奧運,全民長跑比賽」;或者贊助一些「奧運全國簽名」活動,這些活動都是已經徵得奧組委同意的,所以打這種擦邊球,名正而言順。

㈡ 有關奧運贊助的研究

贊助計劃由三級架構構成,一級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合作夥伴,二級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贊助商,三級為2008年奧運會供應商,這其中包括獨家供應和供應商。到目前為止,北京2008年奧運會贊助商計劃基本完成,隨後將啟動供應商計劃。

全球合作夥伴(TOP夥伴):
威士 可口可樂 柯達 歐米茄 聯想 三星 松下 通用電器 中宏保險(宏利金融) 源訊 麥當勞
國際啤酒贊助商百威

北京2008奧運會合作夥伴: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 中國銀行 中國移動集團 中國網通集團 阿迪達斯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
強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北京2008奧運會贊助商:
搜狐公司 海爾集團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UPS 伊利集團

北京2008奧運會供應商:
正在啟動,名單還未公布。

奧運贊助,三思而後行

雖然希望更多的品牌去贊助奧運、支持奧運,但從品牌營銷的角度,仍然有必要提醒已經成為和准備成為奧運會贊助商的企業們,面對奧運會,你們准備好了嗎?

對於很多品牌來說,想不想成為北京奧運會的贊助商似乎沒有疑義,大家談的更多的是,如何成為奧運贊助商和贊助商高額的門檻費。實際上,問題恰恰不在這里。面對奧運會,我們應該冷靜思考的遠不止這些。

談奧運的價值,好像是一個很初級的問題,但真正搞清楚並不容易。這關繫到品牌為什麼贊助奧運,也關繫到品牌今後的奧運策略。

奧運會作為全球最頂級的體育盛會,它至少有以下幾個價值:首先奧運會是全球參與和關注人數最多的競技比賽,自然也成為品牌向消費者傳播的最有效的平台;二是奧運會倡導的理念和精神,通過與奧運會的聯結實現品牌價值的快速提升;三是參與奧運的全球的民眾,將會帶動品牌與產品消費的迅猛增長。

奧運會以上三個方面的價值,都是品牌所追求的,但有價值的東西都是要付出高成本的,有價值的東西也未必適合所有的品牌。

考量贊助奧運的價值

現在,已經有不少品牌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贊助商或合作夥伴,還有很多品牌正積極地爭取,用宋丹丹的話說,競爭那是相當激烈。奧運的價值讓很多品牌怦然心動,排他性的條款使品牌可以拿到競爭制勝的法寶。

但是,一個明顯的問題大家可能忽略了,那就是,你的品牌真的適合贊助奧運嗎?

一般意義上說,看一個品牌是不是適合做奧運,至少要基於奧運的三大價值上去斟酌:

首先是奧運傳播的經濟性。從傳播受眾和投入資源看,奧運是品牌投入最有效和效率最高的平台,更適合一些國際品牌的傳播。因為這些品牌是全球銷售,銷量越大、覆蓋越廣,就更有傳播的經濟價值。像可口可樂、阿迪達斯、三星這樣的國際品牌,在這方面就有很強的優勢。而國內品牌即使是大品牌,奧運傳播的經濟性都相對較弱。

當然,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舉辦,註定是中國老百姓們最關注的體育盛事,本土的品牌也就具備了很大傳播利用價值。這正是北京奧運會成為中國品牌競相爭奪贊助的原因,類似伊利和蒙牛、青島啤酒和燕京啤酒的爭奪並不鮮見。但不管是什麼品牌,都需要從投入和產出的有效性上,去評判贊助奧運的意義。對於那些銷量不大、全國覆蓋不夠的品牌,奧運這班車並不是它們的最佳選擇。

其次是考量與奧運精神價值的融合。任何品牌的價值再大也無法同奧運的精神價值相比,因此,贊助奧運的目的主要是把奧運的精神價值通過贊助「移植」到品牌上來,在奧運面前,任何品牌都是要依附奧運的價值。所以要認真分析品牌移植奧運精神價值的可能性,奧運的精神包含了「更快、更高、更強」和「重在參與」等很多精神層面的價值,如果在品牌價值和理念上跟奧運精神難以融合,或者無法通過奧運精神價值的影響實現品牌價值的提升,那麼贊助奧運就是一個值得推敲的事情。

最後要考量奧運對品牌消費的推動作用。奧運會是一個大眾參與的活動,賽場內和賽場外都是品牌實現銷售的絕好機會。品牌贊助奧運最佳的組合是品牌的奧運傳播與產品銷售的同步推進。這方麵食品、飲料、電子產品、通信、零售等都是有很強的優勢的。相對來說,一些產業就不是特別適合,壟斷行業尤其不適合。如中國石油、中石化、中國電信等,基本是出於社會和國家公益角度去贊助奧運,商業價值因為其較強的壟斷性微乎其微。

能否利用好贊助權益

能否利用好贊助權益,是所有奧運贊助商天天思考、也是必須解決的問題。要想利用好贊助奧運得來的權益,做好奧運營銷,要具備以下奧運贊助的思路:

把傳播奧運精神作為品牌的公民責任。贊助奧運會,就有了比其它品牌更大的傳播奧運的責任,因為排他性獲得了奧運會的很多權益,可以大張旗鼓進行宣傳。品牌不能單單考慮商業價值,還要考慮奧運賦予的使命。一些品牌在贊助奧運後,忽視對奧運會的宣傳,忽略對奧運精神的傳播,這都是對奧運贊助商權益的一個誤解。

充分利用奧運的資源。奧運贊助商的爭奪,高額的奧運贊助門檻,其背後是奧運價值的最大化和排他性條款造成的稀缺。搭上奧運車的品牌一定要珍惜這一資源,而不是簡單利用。現在,有的贊助商只是在廣告和產品上把奧運的標志打上去,缺少全面利用奧運資源的營銷方案,這都是急需解決的。

致力於提升品牌的商業價值。大家都知道,品牌的價值來自於消費者的忠誠。在奧運營銷上,企業總是把品牌價值提升作為贊助的主要目的。如果說支持奧運是贊助商品牌公民責任的話,支持品牌價值增長就是企業當之無愧的商業責任。因此在奧運營銷上,一定是要把商業價值極大的發揮出來,要從消費者的角度,把品牌同奧運、品牌同消費者、奧運同消費者的溝通作為重點研究的課題。通過奧運贊助,找到與消費群溝通的平台,提高消費群的忠誠度,實現品牌價值的飛躍。

克服奧運營銷的短處

有了正確的奧運贊助思路,品牌就有了藉助奧運騰飛的翅膀。但做好奧運營銷還不是這么簡單,很多制約因素仍需要克服:

首先是贊助商眾多,媒體聲音繁雜。北京2008奧運會除全球TOP外,還有合作夥伴、贊助商、供應商。贊助奧運的都是全球品牌和國內數一數二的品牌,它們具備了從宣傳角度看大致相當的奧運權益。但很多品牌的消費群體是重合的,媒體傳播載體也重合。當一個消費者從不同的媒體上得到不同的贊助商信息時,其奧運價值傳遞信息會出現嚴重的重合和混淆。

其次是中國品牌在奧運營銷上能力和經驗欠缺。這一點從贊助商現在的表現就一目瞭然。缺乏完整奧運營銷策略和計劃暫且不提,單看央視的廣告就有5家以上的品牌借用「夢想」的口號。這種簡單與「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去嫁接的方法很值得探討。還有的贊助商不知出於何種目的,在擁有了最大價值的奧運權益後,聲勢浩大地搞起了「體育營銷」,耗巨資贊助某某賽、某某杯,做起了懷揣金飯碗討飯、撿芝麻漏西瓜的事情。

三是品牌缺乏創新的奧運營銷手段。現在,很多國內贊助商都推出了電視廣告,基本上是採用「奧運明星+運動+產品」的老套路,不僅雷同,也缺乏創意,即難以表達奧運贊助的信息,也忽視了品牌和消費者的價值。在這點上做得比較優秀的是GE和UPS,國內的伊利雖說有些爭議,但也有一點突破。電視廣告如此,其營銷手段的創新就很難談到了。因而,奧運營銷總體狀況還是令人擔憂的。

四是面臨奧運攔截、奧運埋伏等營銷手段的沖擊。贊助商畢竟是少數,又具備排他性,這就驅動了眾多非奧運贊助商在不侵犯奧運權益的基礎上,爭相進行奧運的攔截。從奧運歷史上和品牌競爭發展史上,優秀的奧運攔截案例層出不窮,如耐克、百事可樂都是這方面的高手。要知道奧運攔截式營銷是伴隨奧運營銷一起發展起來的,絕對應了那句老話「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奧運營銷的歷史上,憑借奧運贊助獲得成功的品牌並不多見,可口可樂是奧運贊助的長青藤,但可口可樂的贊助更像是對百事的阻擊。三星是依靠技術創新而不是單憑奧運贊助成功的。能不能有中國的品牌藉助北京奧運會實現大的突破,成了營銷界共同企盼的話題。

我們雖然希望更多的品牌去贊助奧運、支持奧運,但從品牌營銷的角度,仍然有必要提醒已經成為和准備成為奧運會贊助商的品牌們,面對奧運會,你們准備好了嗎?

作者系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市場總監

㈢ 以前央視有一個節目專門播一些國內外創意廣告滴,然後讓嘉賓猜廣告的主題是什麼,不知道這是什麼節目

廣告學最早產生於經濟發達的美國。1900年美國學者哈洛蓋爾(Harlow Gale)在多年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完成了《廣告心理學》一書;1903年美國西北大學校長、心理學家瓦爾特狄爾斯柯特(Walter Dill Scott)寫成了《廣告原理》一書,為廣告學奠定了基礎。20世紀中葉,營銷學、傳播學這兩門新學科形成,很快就被引入廣告實踐中。在著名的廣告大師大衛奧格威、克勞德霍普金斯、雷蒙羅比凱的努力下,現代廣告學的構架和體系得以建立。 我國的廣告活動可謂源遠流長,但我國廣告學研究的起步和發展卻異常緩慢。建國以後,我國的廣告業甚至出現過長達四十年之久的停滯。2000年以前,我國只在廣告營銷的效果和國際廣告營銷的禁忌等方面有少量研究。2000年之後,廣告營銷漸漸受到業內人士的重視。夏洪艷(2001)在大量文獻調查和個案訪問的基礎上,以2000年央視調查咨詢中心所做的「企業在中央電視台的廣告投放行為」的問卷調查為數據支持,利用整合營銷傳播中的4C原理,從滿足廣告主購買需求的角度探討了電視媒體的廣告營銷策略。楊銘,苗雨君,盛秋生(2004)從企業生命周期理論入手,分析研究企業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主要特徵,針對不同的特徵,分析並提出了應採取的廣告營銷策略。叢蓉(2004)以情感訴求廣告為切入點指出了廣告營銷的魅力與其中所存在的社會道德問題。侯昱婷,高原(2006)將博弈的思想引入企業的廣告營銷策略中,給企業在進行廣告競爭時提供了一些建議。徐浩然(2008)通過對近幾年的廣告市場的狀態分析,預言了我國廣告主的營銷趨向。石俊仙,韓宓林(2008)結合《太原科技》期刊的廣告經營情況,論述了期刊廣告的優勢,分析了影響期刊廣告營銷的主要因素。李明合(2009)回顧2006-2009年美國國家美式足球聯盟年度冠軍賽廣告的營銷創新歷程,提出廣告營銷應學習超級碗「打破常規,敢於嘗試」的運作理念,追求廣告投資的價值最大化。衛玲,程靚,姚遠(2009)通過採用歷史文獻分析和數據分析等方法,並運用現代廣告營銷理論,對《遐邇貫珍 》刊發的廣告專欄「布告篇 」所傳播的廣告營銷理念進行探析。袁方(2009)從「廣告2.0」(即改變現行的從媒體到觀眾的單向廣告傳播路線,為客戶提供話題營銷、互動營銷的節目)的角度分析討論了廣告營銷的新模式。但是這些研究都傾向於將廣告作為營銷的促銷手段之一來考慮問題,而沒有把廣告營銷升華到一個更重要、更獨立的位置,更沒有對軟飲料企業的廣告營銷策略進行具體深入的分析。 以前央視有一個節目專門播一些國內外創意廣告滴,然後讓嘉賓猜廣告的主題是什麼,不知道這是什麼節目? http://www.kb20.com

㈣ 動感地帶的奧運營銷策略

中國電信在渠道上銳意改革,在充分調動社會渠道積極性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自由渠道建設,力推四大營銷渠道:大客戶經理制、社區經理制、農村統包責任制以及「10000號」客服中心制。大客戶經理隨時關注對大客戶的市場動態,將客戶需求通過交流會、座談會等形式提供給客戶響應中心和相關後端部門,並對大客戶的售後服務、障礙受理進行及時的檢修;社區經理和農村統包員主動上門營銷,進行面對面、一對一的營銷宣傳和動員;「10000號」客服中心則突破了業務受理的局限,通過電話回訪和挽留制進行有針對性的主動營銷,掌握客戶的第一手資料。

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除了建立「網上營業廳」之外,還不遺餘力推行的「定製手機」,比如中國移動之前推出定製手機——心機;中國聯通CDMA預存話費送手機、擔保送手機以及「一元購機」都屬於這個情況。除此之外,運營商也開始逐漸地進入手機零售領域,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相繼建立起自己的手機專賣店。

總之,運營商主導產業鏈的銷售模式日益成為電信渠道營銷的一大亮點。目前,通信網路正在進行從2G到3G的逐步演進和升級,各種新業務、新應用層出不窮,每一項新業務的推出,都需要支持相應功能的手機提供必備的硬體支持,於是,運營商紛紛銷售渠道上下工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宋俊德認為:運營商應在產業鏈中發揮主導作用,在產業鏈中,運營商是電信業務的主要提供者,是產業鏈中主要的「價值實現者」和「價值分配者」。因此,在產業發展進程中,運營商應發揮組織、協調作用,主動尋求與下游相關企業的合作,探索新型合作關系,平衡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實現產業各方的共同發展。

各運營商借奧運會大打體育牌,體育營銷成為電信營銷熱點

體育營銷現在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的共識,電信運營商也在2004走入了體育營銷的行列。奧運會作為全球的盛典,集結了全世界的眼球,各運營商把業務、品牌與奧運會建立聯系所取得的市場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中國電信在奧運會期間,通過為出征雅典的羽毛球隊員提供新視通服務,巧妙地將電信的新視通品牌與雅典奧運連接在一起。中國電信的互聯星空還與華奧星空合作,推出「直擊雅典——視頻點播」節目。中國移動除了推出「烽火雅典」奧運主題專項信息服務之外,還借勢推出了全球通「我能」品牌,用奧運會的體育競技精神全新演繹了「我能」的品牌內涵。中國聯通在奧運期間與央視聯手打造專門為它量身定製的「聯通雅典」專題節目,還借奧運東風推出了「世界風」雙模手機。網通在奧運期間打出了「中國網,寬天下」的廣告語,甚至不惜巨資獲得2008北京奧運會的贊助權,這都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體育營銷的巨大魅力。

據統計,移動的「烽火雅典」活動吸引了超過533萬人次傳遞簡訊聖火,單是廣東移動就在活動中回饋獎金逾300萬元。各運營商八月份的業績都有很大發展。可以說,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為運營商的體育營銷提供了一個展示的舞台。對於電信行業而言,為用戶提供最全面、最及時的奧運資訊,是電信運營商運營實力最直接的展現,利用奧運的有利契機,還可以在短期內擴展相關業務,擴大影響力,提高知名度。

細分市場,採取差異化營銷策略已經成為2004年電信運營商營銷策略的主要特點。

2004年,根據用戶的年齡、心理特徵和行為習慣進行目標群體的劃分已經成為電信運營商的共識,在細分市場的基礎上,運營商還根據用戶需求實現業務、產品和價格的優化和組合。中國電信各地電信公司從本地的實際情況出發,紛紛推出針對不同用戶的套餐業務,如:「全家福」套餐業務、「靈通文話」套餐等;中國移動在「動感地帶」之後又推出了專門針對高端商務人士的「全球通」業務;中國聯通的CDMA手機也是以針對不同用戶的套餐業務作為主要促銷手段,甚至還有專門針對老年人的「聯通陽光助老服務手機」,針對殘疾人的「殘疾人專用台席」。除此之外,各運營商還注重從行業的角度細分市場,比如社保系統、醫療行業、電力行業、物流行業、氣象系統等,通過為其他行業提供跨行業服務擴大用戶范圍。

准確的細分市場和差異化的營銷策略是電信企業市場行為的基礎。一方面,准確的市場細分和市場定位使運營商能夠抓住用戶需求,通過提供符合目標用戶期望的服務,對目標用戶的產品態度、利益追求、生活方式、心理特徵等進行生動的交互和響應,從而更准確的切入市場。另一方面,通過市場細分還可以幫助運營商更詳細准確的了解市場,為進一步擴展業務指明方向。當我們仔細回顧2004年的電信市場時,可以發現,針對全體用戶的「大而全」業務越來越少,幾乎每項業務的推出都有自己的目標用戶群體,差異化營銷已經作為各運營商的行為准則被貫徹到了每一項市場行為之中。

總之,從2004年的電信市場,我們已經可以驚喜地看到運營商作為市場主體已經越來越重視營銷方式的選擇和的運用。除了渠道營銷、體育營銷、差異化營銷之外,品牌營銷、組合營銷和服務營銷等營銷策略已經被廣泛運用。隨著電信市場的發展和競爭的日益激烈,營銷將成為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㈤ 營銷的廣告策略研究的意義是什麼

挖掘需求,滿足需求」這個是核心思想

大綱:
針對顧客消費意識,探求顧客的需求點
在促銷過程中,擴大產品優勢和顧客需求點

㈥ 廣告公司營銷策略研究

著名的經濟學家厲以寧曾經說過:企業規模的大小不應當成為評價一個企業卓越與否的標准,中國的市場很大,足以為不同規模的企業提供生存的空間。為此,中小廣告公司必須進行准確的市場定位,採用有效的市場戰略謀求自身的發展。
美國著名的戰略學家波特曾說過:「最好的戰場是那些競爭對手尚未充分准備、尚未適應、競爭力較弱的細分市場。」這里所謂的「弱」,就是指競爭者在滿足某一領域的消費需求時,實際滿足程度與顧客最高滿意度之間的差異,這種差異為其他競爭者提供了取而代之的市場機會。
利基營銷正是著眼於在已有或成熟的市場之外尋找縫隙、遺漏或稀缺的細小或專業市場空間,有效的減輕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抵禦強大競爭對手的打壓,更容易把握市場的主動權,所以利基營銷多被中小企業作為市場戰略或發展模式。
廣州「千里馬」廣告公司穩跑影視業主的成功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千里馬廣告公司14年前只是一家擁有幾十人的小型廣告公司,但是經過多年的摸索,已經成為在影視廣告領域專業化程度較高的領軍企業。例如「步步高無繩電話」、「興業銀行」等多個廣告作品影響較大。2006年,千里馬公司根據當前的市場環境,再次從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出發,對公司的業務做了必要的調整:專營利基市場,突出主體業務。調整後影視廣告占總體業務的80%左右,為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利潤收益,使公司躍居成為廣州廣告公司的前三名之列。
千里馬公司專注於影視廣告這一利基市場,避開與多家大型廣告公司及4A公司在全案服務上直接的惡性競爭,發展壯大。其成功說明,在我國廣告業格局呈多元化發展的趨勢下,廣告公司向越來越精細的方向發展。在整合之路無法打通之時,中小廣告公司應向更精確更集約的方向發展,利用其核心的利基市場使企業發展壯大。

為此,可以看出中小型廣告公司要從縫隙中逆勢而起,唯一的選擇就是在小中求專,在專中求精,採取利基營銷戰略,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優勢,通過尋找各自不同的利益訴求點和盈利切入角度,精耕細作,通過做小來做強。
採用利基營銷,首先中小廣告公司要從根本上改變原有的市場思維模式,摒棄盲目的跟風及追趕。利基營銷的思維方式是:(1)「你做什麼,我不做,我做的事情,你不能做」(2)「你這樣做,我就那樣做;你一旦照我的樣子去做,我就再創造出新的樣子,使你無法模仿」。由此可見,利基營銷強調差異化,強調對所選領域的持續佔領。
其次,中小廣告公司應該結合自身特點切實的找准利基市場。中小廣告公司可以開拓的利基市場主要包括自然利基市場、互補利基市場、潛在利基市場、本土化利基市場四種類型,應針對不同的市場,對症下葯。

㈦ 有關聯想電腦奧運營銷的廣告策略,畢業論文用!急!

現在聯想的廣告不都打奧運牌么?結合現在聯想在用的廣告策略再加入自己的想法,分析內分析就成了啊,紅色奧容運還不錯...把筆記本設計成紅色,還有設計幾款有08奧運花紋的外觀設計,來配合廣告營銷,什麼紀念版本啊..對了,電腦里的主題可以加入一些奧運元素的桌面和顯示外觀..不過這些都是技術層面的問題了.
運用合作營銷,體育營銷的知識來寫吧..

㈧ 廣告營銷國內外研究動態

廣告學最早產生於經濟發達的美國。1900年美國學者哈洛•蓋爾(Harlow Gale)在多年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完成了《廣告心理學》一書;1903年美國西北大學校長、心理學家瓦爾特•狄爾•斯柯特(Walter Dill Scott)寫成了《廣告原理》一書,為廣告學奠定了基礎。20世紀中葉,營銷學、傳播學這兩門新學科形成,很快就被引入廣告實踐中。在著名的廣告大師大衛•奧格威、克勞德•霍普金斯、雷蒙•羅比凱的努力下,現代廣告學的構架和體系得以建立。
我國的廣告活動可謂源遠流長,但我國廣告學研究的起步和發展卻異常緩慢。建國以後,我國的廣告業甚至出現過長達四十年之久的停滯。2000年以前,我國只在廣告營銷的效果和國際廣告營銷的禁忌等方面有少量研究。2000年之後,廣告營銷漸漸受到業內人士的重視。夏洪艷(2001)在大量文獻調查和個案訪問的基礎上,以2000年央視調查咨詢中心所做的「企業在中央電視台的廣告投放行為」的問卷調查為數據支持,利用整合營銷傳播中的4C原理,從滿足廣告主購買需求的角度探討了電視媒體的廣告營銷策略。楊銘,苗雨君,盛秋生(2004)從企業生命周期理論入手,分析研究企業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主要特徵,針對不同的特徵,分析並提出了應採取的廣告營銷策略。叢蓉(2004)以情感訴求廣告為切入點指出了廣告營銷的魅力與其中所存在的社會道德問題。侯昱婷,高原(2006)將博弈的思想引入企業的廣告營銷策略中,給企業在進行廣告競爭時提供了一些建議。徐浩然(2008)通過對近幾年的廣告市場的狀態分析,預言了我國廣告主的營銷趨向。石俊仙,韓宓林(2008)結合《太原科技》期刊的廣告經營情況,論述了期刊廣告的優勢,分析了影響期刊廣告營銷的主要因素。李明合(2009)回顧2006-2009年美國國家美式足球聯盟年度冠軍賽廣告的營銷創新歷程,提出廣告營銷應學習超級碗「打破常規,敢於嘗試」的運作理念,追求廣告投資的價值最大化。衛玲,程靚,姚遠(2009)通過採用歷史文獻分析和數據分析等方法,並運用現代廣告營銷理論,對《遐邇貫珍 》刊發的廣告專欄「布告篇 」所傳播的廣告營銷理念進行探析。袁方(2009)從「廣告2.0」(即改變現行的從媒體到觀眾的單向廣告傳播路線,為客戶提供話題營銷、互動營銷的節目)的角度分析討論了廣告營銷的新模式。但是這些研究都傾向於將廣告作為營銷的促銷手段之一來考慮問題,而沒有把廣告營銷升華到一個更重要、更獨立的位置,更沒有對軟飲料企業的廣告營銷策略進行具體深入的分析。

㈨ 奧運營銷的奧運營銷的定位

奧運營銷是燒錢的大事,而把「寶」押在哪裡是獲得傳播效果與成功的關鍵
把「寶」押在運動員身上
這類奧運傳播採用典型的「名運動員+品牌/產品」的廣告形式,押對與押錯自有天命,押對了誰,就借誰的光,比如耐克會前押對了劉翔,並專門為他特做一雙耐克跑鞋,結果勝出了穿阿迪達斯跑鞋的對手,耐克的風頭自然勝過本是奧運會TOP贊助商的阿迪達斯;可口可樂也押對了劉翔,沒想到僅用劉翔的光芒就蓋住了百事可樂所有娛樂明星的光芒,自然因劉翔而樂翻天,可口可樂最會押,因為它有最先進的體育明星商業價值評估系統,最見功力的是它不會在體育明星價值最高的時候簽約,而是在「最佳時段」簽下其「期望值越來越高的過程」;而隆鑫摩托因押對劉翔而狂喜,千里馬汽車也因押對劉翔而沾沾自喜。因為投資實在是小,劉翔在奧運會前價格一律是30萬,而奧運會後狂升至800萬才談。
押對了運動員的還不少:麥當勞押對了郭晶晶,安利押對了田亮,可口可樂押對了騰海賓,李寧永遠地押對了中國領獎隊員,也押對了西班牙籃球隊。特別是穿李寧的西班牙「敵人」戰勝穿耐克的中國隊時,我們郁悶了,是不是中國隊沒有穿李寧而丟掉自己呢?
而更多的企業在奧運會前拍廣告卻押錯了,閃了腰、咬了牙、痛了心、丟了臉,黯然神傷,灰土灰臉,趕緊撤,要麼調換版本,要麼收縮規模!財大氣粗的全球通押錯了全面潰敗的中國體操隊,整個營銷傳播費用投入近九千萬,體操隊代言的戶外廣告牌都馬上撤了,安踏押錯了孔令輝與王浩,沒有了「贏的力量」,百事可樂押錯了李小鵬成為老一代的選擇,新一代的領軍人物是敗中取勝代可口可樂的騰海濱,明星與廣告價值都打折不少啊!激烈的商業競賽本想從體育競賽中尋找激勵和寄託移情,也落空了,無法寬慰的心,也蒙上了抹之不去的陰影。
把「寶」押在奧運連接點上
這是些最有錢的主,聯想用八千萬美元的昂貴代價押在成為奧運會全球頂級贊助商——「TOP計劃成員」上,因此聯想的手提電腦才有機會每次出現在主持人桌前。昆侖潤滑油以3280萬元押在央視廣告第一標——《奧運金牌榜》的冠名權上,讓國人關注金牌的同時留下昆侖潤滑油的印象。中國聯通把「寶」押在央視專為它量身定做的節目《聯通雅典》上。美的押在了《精彩瞬間》。這些企業其實是把「寶」押在了有創意的媒介投放上。最成功的是李寧押在了「中國奧運健兒領獎服」這個奧運連接點上,每一次升國旗,奏國歌,愛國情結、民族精神、奧運精神合為一體,為奧運會所用,即使不在全球頂級贊助商之列,也同樣贏得中國人心和世界眼光。
把「寶」押在奧運精神上
農夫山泉的奧運營銷雖然沒有押在任何體育明星,但把「寶」押在了體育精神與奧運精神上,藉助公益活動「一瓶水,一分錢,千千萬萬像大腳這樣的孩子,需要您的幫助」,電視廣告《大腳篇》中穿著破球鞋不停奔跑的男孩讓動容,他的西北方言廣為留傳:「俺叫大腳,不是俺腳大,是俺跑得快。2008年,俺想去北京跑,俺能跑。」正如袁偉民說中國還不是一個體育強國。中國只是發展到競技體育與「非常體育」,32枚金牌只是門面而已,只有大部分公民感到體育是一種個人需要時,這個國家的體育才能稱為真正的體育、大眾的體育。中國需要這樣的體育,「中國需要體育精神」,「中國需要運動」。每一個人都要有運動的慾望,每一個人都需要運動的條件。
耐克的「你能比你快」也高度地體現了體育精神與奧運精神。
把「寶」押在戰略規劃上
耐克要開拓亞洲和中國市場,必然要發現和挖掘新的亞洲籍偶像,就象NBA需要姚明來開拓亞洲和中國市場一樣,而耐克已經失去了姚明(姚明已轉投銳步),還有誰能體現它的國際超級巨星戰略呢?目光投到了劉翔的身上,因為他身上有王者的潛力和個性氣質。而可口可樂要佔穩亞洲,特別是中國市場,如何抗衡百事可樂娛樂明星超級豪華陣容的強大攻勢,唯有另闢蹊徑,選用期望值越來越高的體育明星,因為體育明星其實是稀缺的戰略性資源,劉翔當然是可口可樂必須要壟斷的戰略資源。
怎樣運用奧運營銷與體育營銷是一個企業整合能力的「綜合大考」。耐克、可口可樂、李寧、聯想、農夫山泉、金六福、安利都表現得很好,因為他們深諳把「寶」押在哪裡!什麼時候押,怎麼押之道。必須有天生的連接能力,這樣才能獲得眼球聚焦和江湖地位,與奧運親密接觸,與消費者親密接觸,與回報親密接觸。
只有把體育營銷上升到戰略的高度,才能站得高,行得遠,勝劵在握,決勝於未來,而不是象全球通之類拍拍腦袋。
把「寶」押在傳播主張和廣告語上
只有深刻地理解奧林匹克精神和中國受眾的期待與接受,並結合品牌的核心價值,提煉出令人認同的傳播主張和廣告語,才能提升傳播效果。
耐克的傳播主張和廣告語:「你能比你快!」既弘揚了奧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強」的精神,又結合了耐克的品牌精髓與核心價值:「超越」,再加上劉翔奪冠後馬上播出的「劉翔版廣告」《定律是用來打破的》,更是讓人無限震動和感動,禁不住拍案叫好。耐克層層推進的旁白說出了中國人甚至亞洲人壓抑已久,渴望爆發的心聲,正如劉翔奪冠後的肺腑之言讓人熱淚盈眶:「誰說黃種人不能進入奧運會前八名,我是世界冠軍,我相信夢想終究會變成現實的,還會有更多更多的奇跡。」
李寧的電視廣告也同樣震動人心:「同一種血脈,同一種夢想,因為我們都是中國製造。」不但讓中國人感同身受,也體現了李寧做為民族脊樑式的中國品牌所特有的中國情結和中國魂魄,成為象徵性與代表性的中國品牌。如果「中國製造」改為「中國創造」就太好了,一字之差,境界懸殊不同啊!

閱讀全文

與央視廣告營銷策略奧運廣告營銷創新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聞骨幹培訓班實施方案 瀏覽:339
校園團購策劃方案 瀏覽:663
廣西君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600
春節主題報道策劃方案 瀏覽:800
高端媒體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86
市場營銷學第03在線測試 瀏覽:537
貴州電子商務的發展路徑與阿里 瀏覽:327
市場營銷製作app 瀏覽:6
市場營銷存在哪些風險 瀏覽:938
重慶電子商務政策 瀏覽:358
旅遊電子商務外文文獻 瀏覽:536
網路營銷推廣英語作文 瀏覽:827
微信在移動電子商務中的應用 瀏覽:573
電子商務試卷及答案pki協議稱為 瀏覽:666
微信蛋糕店營銷方案 瀏覽:184
產品創新比市場營銷更重要 瀏覽:492
廣電寬頻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820
營銷中心方案 瀏覽:139
營銷人人過關活動方案 瀏覽:674
電商產業園開園策劃方案 瀏覽: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