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鋰離子電池銷售人員的績效考核應該按銷售額考核還是利潤
績效啊
有時候一年都出不了單
有時候出單了可以吃十年,但是是按銷售額提成
Ⅱ 我的做新能源,動力鋰電池,有知道鋰電池以後趨勢,銷售方向
鋰電池隨著電動汽車的興起發展的確很不錯。但是現在處於高速發展階段版,入行需要提取鋰離子的權技術。因為隨著鋰輝石價格的不斷飆升,從礦石里提取鋰元素已經成為過去式,現在大家都在研究從鹽湖裡提取鋰元素的技術。東台、西台、察爾汗三大鹽湖裡鋰元素含量在180PPM以上,如果能從這些富鋰液中提取鋰元素就是一個突破。現在比亞迪和寧德時代已經走在前列。銷售的話還是要從源頭解決價格問題,如果他們這些巨頭把這個做成熟,一些小的鋰電池生產廠家直接就要被擠死掉,所以,樓主祝你好運!
Ⅲ 共享電池的功能有哪些
用戶端APP的功能是:用戶注冊,電池規格填寫,地圖找電池,掃馬換電,支付費用,異常處理等,具體你問開發這套系統的公司,叫行運兔
Ⅳ 我是做鋰離子電池銷售的,如何尋找客戶和與之進行步驟性的溝通!~
你要先想好你們電池和其他電池廠家比有哪些優點,能夠打動說服對方選用你們內的電池,這是一。容你可以先自我說服,你想像自己就是客戶,看看能否說服自己,達到你想要的效果。第二,鋰電池在客戶使用上基本上都擔心三點:1安全。2性能。3價格(國內客戶更注重)。這三點無論見那個客戶都會提到,你必須想好應對方案。再見客戶前,要把鋰電池的優越性爛熟於胸。對電池的一些技術需要了解,如果沒有太打把握,最好帶上你們電池研發人員,以應對突然的技術問題。 如滿意加個Q吧:58723656
Ⅳ 我做聚合物鋰電池電芯,請問怎樣跑業務談訂單,有銷售渠道介紹嗎這個行業未來前景如何
1、鋰聚合物電芯與鋰離子電池相比較,聚合物鋰電池的安全性、工作溫度范圍、循環壽命內與環保容性能等都比較好,所以鋰聚合物電芯移動電源更好一些。
2、目前用來製造鋰離子電池的原材料有兩種,一種是鈷酸鋰,另一種是錳酸鋰。錳酸鋰材料製成的鋰電池,錳酸鋰的化學性質較為活潑,輪回充電的壽命較短,並且輕易發生鼓脹,所以應用機能較低,消費類電子產品一般不採用錳酸鋰材料製成的鋰離子電池。現在市道市情所售的鋰離子電池正極原料一般為鈷酸鋰,所以鋰離子電池又被稱為鈷酸鋰電池。
3、而鈷酸鋰材料製成的電池結構較為不亂,比容量要比錳酸鋰的高,本錢固然要比錳酸鋰高一些但是貴在安全性要比錳酸鋰更高,所以絕大多數消費類電子產品選用鈷酸鋰作為電池原料。
Ⅵ 特斯拉的1000公里續航電池,是營銷噱頭嗎
而率先發出「1000公里續航」信號的蔚來,或是受到了龍頭電動車企特斯拉的壓力。特斯拉ModelY上市,官方起售價比以往公布降低16萬元,官網因訂單量過大一度崩潰,交付季度也延遲到3季度;ModelY上市期間,蔚來也走在了風口浪尖,「蔚來訂單大規模退訂」新聞席捲業內。盡管蔚來董事長李斌辟謠,但特斯拉的價格戰略也將帶來新能源行業變革。
汽車分析師任萬付對中車網表示:「蔚來的『固態電池』像是一個期貨產品,在特斯拉降價後,造車新勢力的日子並不好過,通過各種途徑為自己造勢,蔚來也是如此。」
成本高工藝難,電池技術尚未突破
而所謂「石墨烯電池」並不是以石墨烯作為正負極材料或者電解質,而是作為導電添加劑。上述電池人士對中車網表示:「石墨烯材料只是對陽極材料的塗附有作用,確切的來講使用石墨烯這不是使用一眾材料而是一道工序,這就相當於飯菜中的十三香,雖然十三香對菜有影響,但是不能說菜才好吃就是因為十三香。」
石墨烯具有優異的電學、熱傳導、阻隔性等材料性能,但是由於目前製造石墨烯的成本過高並且技術方面並不完善,所以石墨烯商業化還是存在一定的困難。盡管目前科學家研究出多種提取石墨烯的方法,據了解,目前有機械分離法、氧化還原法、氣相沉積法等方法提取石墨烯,但是成本高、工藝復雜、產量低仍是問題,目前仍沒有適合低成本大規模推廣生產的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是石墨烯實現大規模商用化,它的作用也僅限於提高快充技術,並不能提高本身電池的續航能力。一位電池技術人士說,現階段,盡管石墨烯用於鋰離子電池中作為導電添加劑,能夠極大地提升電池的充電速度,但是對於電池本身的容量並沒有什麼提升。
廣汽埃安的石墨烯基快充電池能實現1000公里續航的消息遭專家質疑,蔚來的「固態電池」也未能倖免。
「蔚來的固態電池百分之百是炒作,目前只有在實驗室中少批量生產,完全沒有大規模量產的可能性,目前蔚來並沒有公布電池供應商,真正做固態電池的人都守口如瓶。固態電池至少要等5-6年才有可能看到大規模量產的可能性。」上述電池人士對中車網表示。
所謂固態電池是採用固體電極以及固態電解質,並不需要鋰電隔膜和電解液。具有安全性能高和提高續航里程的優點。一位曾任寧德時代人士對中車網表示:「目前全固態電池生產工藝與目前慣用的電池生產是完全不一樣的,這也意味著,若要生產固態電池,那現有技術設備90%都需要更新;因為鋰元素極易自然,所以在研發過程中對於環境要求極高,自備成本很大,成本太高、生產工藝復雜使得目前固態電池無法量產。」
盡管有研究固態電池的電池供應商以及研究所,但是目前沒有大規模生產固態電池成功的案例。寧德時代也表示固態電池真正實現商品化也要等到2030年以後。
Ⅶ 如何推動鋰電產業的發展
我國鋰離子電池行業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
手機、電動車、電動工具、數碼相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等快速發展,需要使用鋰離子電池的產品和場景也越來越多。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鋰電池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對應的動力電池市場規模為820億元,同比增長13%,增速遠小於出貨量增速,主要系2014年以來動力電池價格保持年均20%左右的下滑速度,2018年底容量型動力電池均價為1.15~1.3元/Wh,較2017年底降幅超過20%。出貨量為65GWh,同比增長46%。由於鋰電池生產廠家在技術上的革新,性能和安全性的提升,人們對鋰電池的需求仍會不斷增長,預計到2024年,我國鋰電池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
2016-2024年我國鋰離子電池行業市場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當前我國鋰離子電池產業承接了全球市場的轉移,發展迅速;總體規模持續擴大,目前上下游聯動,產業鏈逐漸成熟;產業結構調整助推各地積極布局,國內龍頭企業加速崛起,「強者恆強」。
目前我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已成為鋰離子電池產業的集聚區,由於高端鋰離子電池技術壁壘較高,未來以北京、江蘇、上海等為代表的技術密集型區域將在現有技術領先的基礎上,繼續保持著高端電池材料的壟斷地位,並隨著新能源汽車對動力電池性能要求的提升,優勢將更加明顯。
盡管鋰離子電池行業發展前景較好,制約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的瓶頸不容忽視。如在安全技術瓶頸方面,忽視安全結構設計,熱失控現象頻發;製造工藝達不到高質量產品要求,電池組一致性問題需完善;成本居高不下,材料核心技術待突破;標准體系缺失,亟待加快制修訂工作;市場秩序混亂,企業無序競爭嚴重;安全監管職責不到位,行業管理作用尚未得到有效發揮;綠色製造,智能製造剛剛起步,需要加快引導。
兩大規範文件亮點分析——重技術創新和智能、綠色製造
此前的《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和《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公告管理暫行辦法》於2015年由工信部發布。本次修訂是在我國鋰電行業經過3年多時間發展和實踐的基礎上,兩個規範文件的首次修正。那麼,修訂有哪些亮點?
其中,新文件的一大亮點是由原先的重產能轉向重技術創新,刪減了2015年版本中對產能的要求,如電池年產能不低於1億瓦時,正、負極材料年產能均不低於2000噸等;新增了多條對技術創新的要求,如研發經費不低於當年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3%,鼓勵企業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質或省級以上研發機構、技術中心等。
新文件不但對企業的生產規模和工藝技術進行了重新規范,用詞也更科學准確。如「電池正負極材料中磁性異物及鋅、銅等金屬雜質的檢測能力」,用「磁性異物」替換了2015年版本中的「鐵」,符合行業對鋰離子電池新材料的研發和利用。
第二大亮點是對生產企業檢測能力和質量管理要求的提高。「在檢測方面,新文件增加了企業應具有產品質量檢測能力,並對應達到的要求進行了明確規定。」孫偉說,如規定鋰離子電池製造企業應具有符合標准規定的電池循環壽命、高低溫放電等電性能檢測能力等,並對材料企業的檢測能力進行了規范。
如文件中,對電池正負極材料中磁性異物及鋅、銅等金屬雜質的檢測精度由「不低於1ppm」 升級為「不低於10ppb」,要求提高了上百倍。這不但是對檢測的要求,也強調了質量管理體系,比如要能識別生產過程中「磁性異物和金屬雜質超標」等。
第三大亮點是,新文件內容更科學、具體,特別是刪除了細枝末節的技術指標,取而代之的是智能製造、綠色製造的內容。
新文件鼓勵企業「促進自動化裝備升級」,打造綠色供應鏈,建立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為導向的采購、生產、營銷、回收及物流體系,促進供應鏈中的利益相關方遵守行業標准與規范,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建立廢棄鋰離子電池回收處理體系;並鼓勵企業參照《綠色工廠評價通則》(GB/T 36132)等要求,建設綠色工廠。特別對環境保護方面進行了重新規范,強化了先進設備對節能環保的作用。如不得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嚴重污染環境的、落後用能的設備;強調社會責任,鼓勵「履行社會責任,到貧困地區投資興」,這與國家的扶貧政策緊密相聯系。
規範文件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我國鋰離子電池行業一直處於「優質產能不足」的狀態,如在動力電池領域,前十強之外的動力電池企業共計擁有約13%的市場需求量,但卻占據行業總產能的約55%,其中大部分屬於低端產能,其產能利用率僅約為10%,拉低了行業整體產能利用率指標。盡管本次出台的《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公告管理暫行辦法》中,適用企業從事范圍中刨除了「新能源汽車用動力電池」,但是在2016年,動力電池在鋰離子電池產量中佔比為45.08%。
上海交通大學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殷承良認為,繼鉛酸、鎳氫等技術更迭之後,目前鋰離子電池正在蓬勃發展,但我國近200家的動力電池企業規模也太過龐大,非常需要並購和整合。
2018年前三季度業績報顯示,我國中小電池企業出現了大幅度的虧損。新文件盡管沒有把新能源汽車使用的動力電池包括在內,但業內人士均認為,這必將會對車用動力電池行業的發展和規范產生影響。
「對於鋰離子電池行業來說,新文件對安全、智能製造等問題做了明確規范,這有助於鋰電池企業從無序競爭到有序競爭,健康發展。」孫偉說,由於規定的內容更具體,更具有可操作性,智能、綠色製造的概念更明確,這也明確了企業的發展方向,並在發展過程中「有章可循」。
Ⅷ 怎麼銷售鋰電池
想往鋰離子電池方面發展,請高人指點怎樣拿到性能優良的鋰電的代理價,我本人兩廣一帶有比亞迪,比克,ATL,人家總部都在那,你能拿到什麼?建議還是代理
Ⅸ 賣鋰離子電池要許可證嗎
要,需要的許可有以下幾種:
營業執照(只要做生意,這都是必須的)
如果你是代理,需回要拿到原廠的許答可或者說授權。
如果你是自己生產,還要取得鋰電池的相應認證,在國內賣的,必須符合GB31241標准,如果是出口的,也得有相應地區的一些認證,比如ul認證、PSE認證等,而且不管你出口哪裡,航空安全認證UN38.3也是必須要做的。
Ⅹ 鋰離子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的生產銷售屬於什麼行業
屬於新能源行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