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蘋果公司的營銷策略
蘋果公司的營銷策略主要分為兩點:
一、iPhone的飢餓式營銷策略
在市場營銷學中,所謂「飢餓營銷」,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調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製造供不應求「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的目的。飢餓營銷就是通過調節供求兩端的量來影響終端的售價,達到加價的目的。蘋果公司對iPhone的營銷並非簡單的飢餓營銷,而是極端的飢餓營銷,它們先是避而不談,只告訴市場,將有新產品iPhone面試,但是之後的很長時間對於iPhone的信息近乎沒有,等到市場極端渴望從各種途徑獲得產品信息時,再對iPhone進行簡單介紹。等到iPhone正式上市之後,其廣告便鋪天蓋地,通過各種形形色色的途徑讓你天天看到、處處看到。這種極度的反差,讓消費者猶如久旱逢甘露,突然間對iPhone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與購買沖動,從而獲得成功。
每隔一陣子才透露一點新信息的手法,使得iPhone的討論聲浪與人氣不斷維持及提升,各大討論版上不斷交換意見、比較信息,成功運用消費者的力量幫iPhone做免費的廣告。iPhone在展示時也刻意隱藏手機畫面上十二個圖示中的其中一個,不但製造神秘性,也引發外界不斷猜測這之下究竟隱藏著什麼新功能。最後才公布這一圖示具有瀏覽YouTube(編者註:世界上最大的視頻分享網站)和上傳、下載影片的驚喜功能。
二、iPhone的口碑營銷策略
蘋果公司的口碑營銷也是其主要的法寶之一,它通過對消費者進行文化認同的培養,逐步培育長期的客戶。有一個故事是關於「蘋果」超級愛好者的,說的是一個中國男孩在他五歲時,他的父親給他買了一台「蘋果」電腦,愛上「蘋果」的這名小男孩從此購買了關於「蘋果」的所有個人設備。後來他應聘到一家世界級頂級公司,在那個頂級公司里他只做一件事,就是用「蘋果」的電腦做PPT程序。再後來他回到中國,辦了一個個人的「蘋果」博物館,自願不拿工資推廣「蘋果」產品和文化,理由只有一個,就是喜歡。他喜歡「蘋果」所有的功能,因為這些功能都是極致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出,「蘋果」產品出售的不僅僅是產品,而是一種「蘋果」文化,它代表著創新、酷設計、以人為本、簡單操作等等。
『貳』 高端水果營銷策略
主要是進高端社區的水果店超市
高端會所
再就是聯系福利好的公司給員工發福利
『叄』 請問中國水果市場需求/分析/報告一份
近年來,隨著蘋果、柑橘、梨等大宗水果的增多,其他小水果的生產也得到了較大發展,但不少小水果仍處在市場銷售發展初期。從總體上看,小水果的市場需求還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小水果銷量逐年看漲
產量小、季節性銷售較強的小水果,在大宗水果生產和銷售不斷發展的帶動下,開始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不少小水果在市場上的供應期延長,質量提升較快,成為色彩斑斕的水果市場的新成員,其銷量日益增加,占水果市場銷售總量的比重已從1990年的7%左右增加到了目前的15%左右。
市場逐步成熟,新品種銷售活躍
小水果種類繁多,生產發展情況不盡相同,其在市場中的銷售呈現出不同的趨勢:一是市場銷售呈現穩定態勢,銷售處於成熟狀態。屬於這類銷售走勢的小水果,在區域性市場中都經歷了一個銷售發展期,消費者對其消費量形成了一個拋物線,市場銷量由少到多,再回落至平穩。如草莓,1991年~1995年為市場發育期,年銷量逐漸上升至近700噸;1996年~1999年為快速增長期,最高年銷量超過1000噸;1999年後年銷量漸漸回落至不足200噸,逐步走向銷售穩定階段。獼猴桃、金柑和葡萄等小水果均呈現這一態勢。二是市場銷售呈現增長態勢,銷售處於發展狀態。屬於這類銷售走勢的小水果,在區域性市場中銷量不大,消費還有一個發展期?熏市場銷售形成了一個向上發展的曲線。菠蘿、桃、鮮棗等多數小水果都屬於這類銷售態勢。以芒果為例,自1996年上海芒果市場銷量開始增加,到1999年銷量達3000噸以上,以後幾年的銷量均保持在高位水平。三是市場銷售呈現波動態勢,銷售處於不穩定狀態。屬於這類銷售走勢的小水果,由於生產上季節性特強,大小年現象十分明顯,市場銷售往往波動很大,形成上下波動的銷售曲線。目前,上海市場上的楊梅就屬於這種類型。四是同類小水果中的新品種銷售活躍,從而促進了這類小水果的銷售。隨著小水果品種更新的加快,同類小水果新品種的出現使這些小水果的銷售趨勢出現了新的變化。如葡萄,從總體上看銷勢趨向穩定,1991年上海地區的葡萄銷量在2000噸以上,1998年~2000年進入銷售高峰期,年銷量達8000噸以上,以後銷量開始回落,目前的年銷量保持在5000噸左右。全國各地由於大量種植紅提葡萄,其銷量佔葡萄總銷量的比重逐年提高,從而促進了葡萄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積極創建、營銷優質品牌
一是把握好不同小水果的市場生命周期,從消費總趨勢中抓住機遇積極營銷。從上述分析中,基本可以看出各類小水果市場的運行軌跡和市場銷售的微妙變化,應從中把握商機,形成具體的營銷策略。二是把握好品牌經營的主動權,以品牌贏得市場。在我國水果生產的結構調整中,水果生產商和經營商都要十分重視市場品牌的創建工作,這不僅是水果市場發展和消費需求發展的必然,也是商品所有者贏得市場所必需的。三是把握好區域性市場中處於發展態勢的小水果變化,加大營銷攻勢。四是把握好水果生產中的品種結構變化,積極營銷優質新品。在銷售總體趨穩的情況下,同類水果的不同品種在市場上的活躍程度會有較大差異。因此,要善於分析同類水果中不同品種的銷售走向,抓住優質新品和銷售較為活躍的品種進行強力開發。
『肆』 水果市場營銷策略
商販多 那麼你就要尋找他們各有的特點,其次提高自己的特色。 尋求多樣化發展。
『伍』 蘋果公司營銷策略有哪些
蘋果公司有專賣店、授權經銷商、代理商、官方網站直銷等種銷售渠道
蘋果銷售渠道在中國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是總代理方式,蘋果實行了雙代理模式,在中國區的總代總共有四個:翰林匯、長虹佳華、方正世紀、佳傑科技。翰林匯、長虹佳華主要負責蘋果ipod在中國區域的總代理。而方正世紀、佳傑科技主要是負責蘋果電腦、軟體產品的在中國區域的總代理。
二、是零售終端方面,採取了授權專賣店、賣場連鎖店以及網上授權零售三種方式相結合的路線。
三、隨後,又增加了蘋果直接開店的直營店。
2010年年初,蘋果開始授權美承、國美、中關村、卓越(anazon)等經銷商開始在線上、線下銷售iPhone的大陸行貨機;同時在北京和上海兩地設置直營旗艦店;隨後又和中國聯通進行合作出售合約定製機,進一步擴展銷售渠道。
2010中旬,蘋果進一步放寬授權商對蘋果其他產品的銷售限制。到年底,iPhone4蘋果再次加大自建渠道的力度,又拓展方正世紀、長虹佳華和佳傑3家公司成為首批蘋果認定的中國iPhone 4分銷商,可以銷售iPhone 4裸機。
而蘋果經銷商又被分為Apple優質經銷商、Apple Shop、Apple授權經銷商和行業授權經銷商四類,分別面對不同的客戶群,銷售不同的產品,也根據不同的級別享受不同的待遇更細化的區別在於,Apple優質經銷商為專營蘋果產品的商店或者店鋪,Apple Shop則針對經銷包括蘋果在內的多品牌電腦電子產品的商店或店鋪,其餘兩類授權經銷商則主要針對不同行業客戶或者大客戶。
『陸』 水果營銷策略有哪些
上面說的我感覺一般,實質的東西不多。(不是攻擊哈)
說說我的意見。
1.首先看你內水果的品質容如何。比如你的是美國的鮮橙,在這個地方競爭人少,這樣你就需要打開市場的策略。比如,進行零風險承諾,不好吃免費退貨等。然後進行客戶名單的收集,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寫一份問卷,送多少水果,再然後進行鎖定銷售。
2.如果你只是很一般的水果,你就得考慮運用其他的方法了。比如:捆綁式銷售,一斤蘋果賣1元,假如你賣兩斤的話,只需要付1.9元,類似的,努力擴大利潤。
3.太多太多了,一時很難說完。
這樣你從下面這三個地方考慮你的策略:
3.1擴大購買人數(客戶人數)
3.2擴大購買金額
3.3擴大購買次數(重復購買率)
從上面3點去考慮你的策略,同時運用的話,你的銷售額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柒』 我國蘋果生產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的對策有哪些
(1)存在的主要問題①缺乏科學地規劃、布局,品種結構不合理。我國地域遼闊,生態條件差異很大,並不都是蘋果栽培優生區,但全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幾乎都有蘋果分布,非優生區仍佔有一定面積,生產優質果困難很大,產區分散也不利於市場開發。在品種結構上,中晚熟和晚熟品種比例偏大,早、中熟品種偏少,形成6到8月份市場上無新鮮蘋果供應、晚熟品種集中上市的格局。另外,一些劣質老品種在有些果區還佔有一定比例,影響了經濟效益的提高。品種結構上的另一個問題是加工品種幾乎被淘汰殆盡,既不見果品,也購不到苗木,不能適應國內外市場的多樣化需求。
②栽培形式落後。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蘋果栽培多採用喬砧密植的栽培形式,而目前蘋果生產先進國家普遍採用的矮砧密植栽培形式在我國應用極少。由於多數產區蘋果生長季節長、雨熱同季,喬砧普通型蘋果新梢年生長量大,人工控制樹冠大小要求技術水平高,不易管理且費工,常常造成全園郁閉,導緻密植失敗,這已成為我國蘋果產量與品質的主要限制因子。
③單位面積產量低、果品質量差。由於20世紀90年代蘋果發展過熱,栽培面積增長過快,技術普及困難,經營管理粗放,片面施肥,濫用農葯,污染嚴重等原因,造成蘋果產量低、質量差。目前已投產的果園中尚有1/3的果園屬低產劣質園。我國蘋果平均每667米32產量為405.1千克,為世界蘋果平均單產的41.5%,相當於先進生產國平均單產的1/6~1/5,在世界80多個蘋果生產國中名列第69位。果品質量與先進國家比仍有較大的差距。國際市場要求果品外觀鮮艷,果形端正,果面光潔,果個較大,均勻整齊,紅色品種著色度85%以上,糖酸比適中,風味濃郁,無公害、無病蟲檢疫對象,果實採收後要進行商品化處理。我國生產的蘋果主要問題是果個偏小、果形指數小,富士歪果多,果面粗糙,有裂紋、銹斑、污漬。紅色品種著色不良,色澤不鮮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風味淡,優質果率僅有30%,其中精品果率僅佔5%,缺乏市場競爭力,在香港市場上,國內生產的蘋果售價僅為美國的40%,日本的20%。
④果品產業化程度低。目前,我國多為個體經營、分散種植,規模小、投入少,不利於進行統一的規范化管理和集約化種植、產業化經營。果產區社會化服務體系、中介組織及信息網路的建立及果品的采後商品化處理等都不是分散的個體果農所能辦到的,因此,在市場競爭中形不成合力,抵禦風險的能力差。
⑤貯藏、加工能力相對不足。目前我國果品貯藏設施多為通風庫、高溫冷庫和土窯及窯洞等,氣調庫起步較晚,造價高、發展慢。蘋果的貯藏量僅占總產量的20%左右,而先進國家貯藏能力達70%~80%,而且從採摘到送上貨架採用冷鏈處理。用於加工的果品僅佔5%。而且加工設備不足,工藝落後,產品單一,眼看著大量可以加工的果品浪費掉而無能為力。(2)解決對策①搞好品種結構調整。在進行蘋果品種調整時,要遵照「因地制宜、揚長避短、適當集中」的原則,充分發揮自然條件和品種的優勢,加強蘋果新品種的選育和引種工作,加快品種更新換代的步伐,以適應市場的需求。適當壓縮或穩定蘋果種植面積,適當加大早、中熟品種的比例,減少晚熟品種的比例。
②依靠科技進步,提高果品質量。提高果品的科技含量,生產優質果品是發展果業的核心。要從提高果農的科技興農意識、提高果農的整體素質抓起,強化商品意識、競爭意識、市場意識、效益意識和名牌戰略,從國際、國內大市場著眼,從具體環節入手,把我國的蘋果質量搞上去。新建果園應積極推行矮砧密植的栽培形式,對已投產的低產果園或適齡不結果的幼樹,要加強樹體管理和土、肥、水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盡快達到優質穩產指標,對高產園要在限產增質上下功夫,把產量控制在每667米322000~2500千克左右。
③加快果業組織化、產業化進程。由當地政府有關部門搭橋,把分散經營的個體果農採用多種形式組織起來,形成產業化,建立貿工農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內外貿相結合的產業體系,培植一批經濟實力強、帶動作用大的龍頭企業,形成「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經濟共同體;發展果產區的行業協會、商品中介組織,利用經濟杠桿將產、學、研、企等相關單位聯合起來,實現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組織,逐步形成社會化服務體系。
④建立市場信息系統,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市場流通是商品生產的關鍵環節,建立市場信息網路系統是獲得信息的現代化手段。賣果難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信息不靈造成的。果農單槍匹馬闖市場,盲目性、風險性很大。利用現代化的果品信息網路,能很快了解國內外市場信息,及時向果農提供銷售價格走向、生產及產量預測等信息,以此來決定生產計劃和營銷策略。
⑤加強蘋果產後的商品化處理。提高果品產後的商品化處理水平是提高果品質量和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蘋果采後清洗、分級、烘乾、浸蠟、包裝和果品的冷鏈貯藏、運輸及加工等。由於貯運和加工設備落後,數量不足,一到大宗果品的成熟季節,市場爆滿、果品積壓、露天堆放,每年爛果率達20%~30%以上,如果有足夠的冷藏條件和加工能力,這些損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