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主要包括反對壓迫、共同發展、維護統一。
1、反對壓迫:民族團結包括不同民族之間的團結,也包含著民族內部的團結。最後就是中華民族的團結,各黨派之間的團結。中國共產黨和政府還運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壓迫和歧視行為。
2、共同發展: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共同促進祖國的發展繁榮。民族團結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進步的必要前提。
3、維護統一: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原則要求各族人民熱愛祖國、維護統一,反對一切破壞團結、分裂祖國的活動。
❷ 民族團結宣傳標語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標語吧,標語是指文字簡練、意義鮮明的宣傳、鼓動口號。標語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標語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民族團結宣傳標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手牽手創建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州,心連心打造繁榮發展和諧新昌吉
2、走跨越發展創新路,建長治久安首善區,創民族團結模範州
3、唱民族團結贊歌,邁科學跨越步伐,譜富民強州篇章
4、民族團結精彩有約,和諧昌吉魅力無限
5、民族團結助推跨越發展,繁榮富強給力百姓民生
6、唱響民族團結主旋律,譜寫和諧發展新篇章
7、眾志成城,鑄造民族團結不朽豐碑;齊心協力,續寫昌吉騰飛嶄新篇章
8、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好家園,造福各族人民
9、民族團結你我同創,美好家園大家共享
10、譜寫民族團結篇章,爭做民族團結楷模
11、人人爭做民族團結模範,處處盛開民族團結之花
12、促進民族團結,打造和諧昌吉
13、同譜民族團結曲,共唱和諧昌吉歌
14、天山青松根連根,各族人民一家親
15、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16、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17、鞏固好、發展好、維護好全縣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
18、加強民族團結發展上杭經濟
19、講團結謀發展保穩定促和諧!
20、基層黨組織要成為民族團結的堅強堡壘
21、積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
22、高舉民族團結進步旗幟
23、繼往開來,與時俱進,開創民族團結新局面
24、加強民族團結,振奮民族精神
25、樹立典型,學習先進,爭當民族團結進步的模範
26、說有利於民族團結的話做有利於民族團結的.事!
27、民族團結的人民最幸福,民族團結的祖國最強大!
28、堅持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
29、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互相離不開
30、高舉民族團結旗幟,共同邁向小康社會
31、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根基深植於各族群眾,生命蘊藏於各族群眾,力量來源於各族群眾,成果造福於各族群眾
32、堅持改革開放,增強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活力
33、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少數民族和地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快速、健康、協調發展
34、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促進民族地區社會事業發展
1、包容出和諧、和諧出團結、團結出穩定、穩定出發展。
2、唱民族團結贊歌,邁科學跨越步伐,譜富民強縣篇章。
3、手拉手齊唱民族和諧歌曲,肩並肩共建水城美好家園。
4、「學六史」堅定愛國信念,「樹五觀」明確人生目標。
5、團結一心,攜手共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6、感恩偉大祖國,謳歌輝煌成就,贊頌民族團結,弘揚社會正氣。
7、把握兩大主題,增進四個認同,實現三個率先,完成兩大任務。
8、水城風情,情系萬家,家鄉美;民族團結,結伴而行,行萬里。
9、加快經濟發展步伐,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
10、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鞏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11、與時俱進謀發展,攜手並肩奔小康
12、重視發展民族教育,提高全民素質
13、你給力,我給力,民族團結齊給力;你添彩,我添彩,和諧水城更精彩。
14、齊聚一堂,奮進路上彰顯民族氣概;相親相愛,團結碑上銘刻共同誓言。
15、強化四個認同提高思想認識,加強民族團結實現跨越發展。
16、認同偉大祖國,認同中華民族,認同中華民族文化,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17、三個率先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四個認同反映各民族共同心聲。
18、少數多數不在人數,心手相牽共度歲月無數;根根相連邊城鞏固,民族團結鑄就參天大樹。
19、天山青松根連根,各族人民一家親;戈壁紅柳意志堅,民族團結如磐石。
20、庭縣兒女齊心打造水城速度;各族人民攜手共創民族團結。
21、維護民族團結促進長治久安,提高新疆效率實現跨越發展。
22、團結就是力量,互助好比翅膀。友愛產生動力,和諧鑄就輝煌。
23、同享一片藍天,同住一方熱土,同是中華民族,同屬祖國家庭。
24、走跨越發展創新路,建長治久安首善區,創民族團結模範縣。
25、學雙語,促交流,傳美德,攜手共建美好新疆;互團結,齊奮斗,同進步,並肩共創和諧社會。
26、以創建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縣為契機,加快實現水城縣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
27、憶往昔孤煙落日映出邊疆沉寂,看今朝和諧發展托起城鄉富麗。
28、眾志成城,鑄造民族團結不朽豐碑;齊心協力,續寫水城騰飛嶄新篇章。
29、維護社會穩定、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
❸ 如何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年宣傳教育工作
主要有下列來幾點:
1.國家的源統一與安定,取決於民族的團結。民族團結,是國家安定富強的基本保證。
2.中華民族的歷史凝結著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努力。各民族人民有義務共同維護這種成果。
3.國家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但決不允許打著民族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的旗號進行破壞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活動。
4.國家大力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給予各種優惠政策。
❹ 甘肅省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是每年的幾月
甘肅省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是在每年的5月。民族團結進步四項教育是指法律法規、民族政策、民族理論、民族知識的教育。此條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條有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之間人人平等。沒有高賤之分。國家應當保障每個少數民族的合法利益,禁止對任何民族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的行為。民族團結的「四項活動內容」分別是:
在中國的歷史發展長河裡,長期存在著民族壓迫的現象。但在新中國成立以後,通過對民族地區進行社會主義的宣傳,從根本上廢除了這一反動制度,開啟了民族平等團結的新篇章。
❺ 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有何重大意義
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經驗交流現場會在內蒙古興安盟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出席會議並講話,強調要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廣泛凝聚各民族的智慧和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貢獻。
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是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意義重大。各地各部門要圍繞「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總目標,貫徹人文化、大眾化、實體化要求,豐富創建內涵,提升工作效能,發揮好典型示範作用。
(5)中華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活動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新形勢下民族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指明了方向。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鞏固發展了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❻ 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活動內容有哪些
人人樹立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思想,人人懂得民族政策,人人都講民族團結的話,人人都做民族團結的事,樹牢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意識,通過自身踐行民族團結一家親,讓黨中央治疆方略在新疆大地上落地生根。
到了親戚家中,要擼起袖子加油干,要能下得了廚房、洗得了衣物、接得了學童,要能喂得了雞鴨、清得了牛圈、種得了蔬菜,要能剝得了棉桃、脫得了玉米、修得了果樹,要能整得了院落、送得了煤炭、搬得了磚塊,要能翻得了土地、收得了莊稼、曬得了作物,真正沉下身子、在田間地頭與親戚同「干」共苦。
結親幹部到了親戚家,要做些實事,幫助親戚鍘飼草、喂牛、挑水、看孩子,與親戚一起摘菜、洗菜、切菜,一起揪面片、包餃子、一起洗碗,幫助親戚接送孩子上下學、輔導作業、整理院落、清掃牛羊圈等,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事情。過好感情關,對親戚的感情要深,不能淺。
(6)中華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活動擴展閱讀
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貫徹落實了以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確定的新疆工作總目標,成為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有力抓手,增強了各族幹部群眾民族團結意識,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轉變了幹部作風,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受到了各族幹部群眾的真心擁護。
建立健全結對認親幹部教育、雙語學習、群眾思想工作、扶貧幫困、協調聯動、宣傳、督查、組織保障和考核獎懲等九項機制,使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的目標更加聚焦、措施更加有力、成效更加明顯。
❼ 每年的幾月是西北民族大學的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
西北民族大學每年10月開展的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月活動。校慶日為8月8日。西北民族大學開展以「促進交往交流交融,喜迎黨的十九大」為主題第22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月活動。活動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
新思想新戰略,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甘肅省民族工作會議和第六次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協調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要求,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
大力弘揚各民族大團結大發展大繁榮的主旋律,打牢「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思想基礎,不斷增進「五個認同」,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增強維護民族團結的社會責任感,促進各民族師生交往交流交融,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學校要求,各單位認真制定符合各自實際,有特色、有針對性的活動方案。要積極創新活動形式,把握重點、注重實效,弘揚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增強各族師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營造各族師生團結友愛的氛圍,抓好落實,力求貼近師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
(7)中華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活動擴展閱讀:
校訓:勤學,敬業,團結,創新
「勤學」,即勤奮學習。語出韓愈「業精於勤荒於嬉」。以勤學為訓詞,意在要求全體師生辛勤耕耘,刻苦鑽研、勤以治學、勤以求學。以「勤學」作為民大人求學治校的內在精神,是保障學業有成、事業輝煌的根本前提。
「敬業」,即對待事業的一種精神和態度。語出宋代理學家朱熹「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也。」敬業乃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對於教育事業來說,就是要熱愛教育事業,投身於教育事業,忠誠於教育事業,獻身於教育事業。「敬業」是民大人建設高水平民族大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高層次高素質人才的必要條件。
「團結」,是一種美德,是凝聚力的象徵,是力量的基礎。對於民族高校而言,團結顯得尤為重要。各民族師生之間,教工之間,學生之間,領導與群眾之間,教學與管理之間,都必須團結一致,和諧發展。「團結」是民大教育事業穩步前行的有力保障。
「創新」,即超越和突破。語出《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教育迫切需要以開放式思維模式培育開拓型人才,積極探索求新之路。要將教育創新和科技創新融為一體,共同推動教育事業的不斷前進。更新觀念、創新體制是深化民族教育改革、推動民大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