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山西省宣傳部副部長

山西省宣傳部副部長

發布時間:2022-07-04 08:57:01

Ⅰ 張曉峰的人物履歷

1983.09——1984.11 太原市供銷社幹事;
1984.11——1988.04 共青團太原市委調研室幹事(期間:1987.04—1988.04 婁煩縣扶貧工作隊任扶貧組長);
1988.04——1989.06 共青團太原市委調研室主任;
1989.06——1990.11 共青團太原市委維權部部長;
1990.11——1993.10 共青團山西省委宣傳部主任科員、負責人;
1993.10——1994.12 共青團山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主持工作)(期間:1993.06—1994.12 兼任山西青年文化器材服務公司總經理);
1994.12——1996.04 共青團山西省委統戰部副部長(主持工作)、省青聯秘書長(期間:1995.11—1996.02 在日本岐阜縣系貫町教委研修);
1996.04——1998.03 共青團山西省委統戰部部長、聯絡部部長、團省委常委、省青聯秘書長(期間:1996.11—1997.12 靈丘縣扶貧工作隊任隊長,掛職任靈丘縣縣委常委、紅石楞鄉黨委副書記);
1998.03——2003.03 共青團山西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期間:1999.09—2002.06 在西安交通大學環境工程學院學習,獲工程碩士學位);
2003.03——2004.12 山西省少工委主任(副廳級)、團省委黨組成員;
2004.12——2006.04 共青團山西省委副書記、省少工委主任、省青聯副主席、山西青年企業家協會會長;
2006.04——2006.08 中共晉城市委常委;
2006.08——2008.08 中共晉城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長(康吉仁接任宣傳部長);
2008.08——2012.01 中共忻州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 。
2012.02—— 中共忻州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長 。

Ⅱ 山西平朔考古的考古人物

曾經擔任山西平朔考古隊副隊長的有9人,朱華、張暢耕、解廷琦、楊林、信立祥、屈盛瑞、雷雲貴、支配勇、趙達。) 山西省省里參加領導發掘工作的有: 劉舒俠 (原山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劉貫文( 原山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張一(原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長)
王建(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長)
平朔露天礦配合與領導與參加工作的同志有原工委書記白效禹,原總經理陳日新,原民建處處長曹恭、王 良和張儒,白文滿,楊培榮、朱成、李興國、曹金柱。
特邀顧問:
黃景略(原國家文物局副局長)
俞偉超(原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
參加發掘的田野與後勤工作人員有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朱華、寧立新、戴尊德、石衛國、商彤流、張紅旗、楊林中、海金樂、師悅菊、王傳勛、任瑞、趙仁柱、呂建峰。山西省博物館王小蓉、喬淑芝;雁北地區文物工作站張暢耕、劉俊喜、左雁、趙達、李俊清、李白君、高峰;朔縣文化局雷雲貴、李勃、徐雲孝、黃增平、孫學智、王鳳岐、孫學瑞、王雁;平魯縣文化局支配勇;大同市博物館解廷琦、王銀田、張增光、張勝利;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張慶捷、渠川福、常一民、林明、山西大學郎保利;右玉縣博物館胡生、冀文;天鎮縣文物管理所吳永春;廣靈縣文物管理所劉保裕;忻州市文化局賈志強、張蘭先、丁偉高、徐海麗;代縣文化館周九義;偏關縣文化館鄔晉安;晉中地區李金蘭、田慧敏;臨汾地區張笑塵、劉秋平、李寧蓮、閻雅枚;運城地區張國維、李伯勤、相耀昌、王志敏;邀請國家文物局支援工作的有國家文物局楊林;中國歷史博物館信力祥、屈盛瑞、榮欣。農村知青有高平如、李碧、袁榮才、楊一文、雷振天、史大勇、李富國、趙耀武、王東;參加文物修復工作的有張書琴、陳奇勝、王志清、
雷迎春、王增宇、石兵、楊增田、戴國慶。
山西平朔地區能源基地的建設,為考古發掘和文物保護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平朔地區的文物保護工作,也為當地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和貢獻。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隨著朔州地區經濟建設、城市建設、新農村建設速度的加快,文物保護的壓力和任務也會越來越重。發揚平朔考古艱苦奮斗、顧全大局、忠於職守、服務社會的優良傳統和敬業精神,做好今後文物保護的具體工作,是每一個文物工作者對二十多年平朔考古事業的最好紀念。

Ⅲ 山西著名作家

馬烽,(1922-2004/1/31),筆名,閆志吾、孔華聯,山西孝義人。中共黨員。1953年畢業於中央文學研究所。1938年參加革命工作,歷任戰士、班長、宣傳員,《晉綏大眾報》記者、編輯、主編,晉綏出版社總編輯,中央文學研究所副秘書長,中國作家協會青年部副部長,山西省文聯第二、三屆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山西分會主席,山西省文聯第四、五屆主席,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全國文聯第四屆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理事,山西省第五、六屆政協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中共全國第十一、十四屆代表大會代表,全國第六、七屆人大代表。1992年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曾授予其人民作家榮譽稱號。1942年開始發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Ⅳ 衛明喜的簡歷

歷任山西省產業用紡織品研究所黨委秘書,黨工部宣傳幹事,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兼團委書記,黨委辦公室主任,人勞科科長;山西省委辦公廳綜合處幹部、主任科員、副處長、調研員;2005年5月榆社縣委副書記、縣長。2011年任平遙縣縣長職務。
2013.2,中共平遙縣委書記。

Ⅳ 李海淵的人物履歷

1983.09—1985.07,呂梁師專學習
1985.09—1987.07,山西師范大學中文系學習
1987.07—1990.10,山西師范大學中文系教師
1990.10—1994.02,山西省新聞出版局人事處幹事、副主任科員
1994.02—1999.08,山西省新聞出版局辦公室副主任
1999.08—2001.08,山西省新聞出版局辦公室主任
2001.08—2003.04,山西省新聞出版局專項出版物管理中心主任
2003.04—2006.06,山西省新聞出版(版權)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2006.06—2008.08,臨汾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2008.08—2010.09,山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兼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期間:2007.02-2009.07,在北京大學攻讀公共管理碩士)
2010.09—2010.10,山西廣播電視台黨委書記
2010.10—2011.05,山西廣播電視台黨委書記、台長、總編
2011.05—2013.09,山西廣播電視台黨委書記、台長、總編、山西廣電信息網路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
2013.09—2014.04,朔州市委副書記、代市長
2014.04—,朔州市委副書記、市長
十屆省委委員

Ⅵ 山西師范大學的知名校友

張平 山西省副省長、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協副主席,主管科教,中文系82屆
牛仁亮 山西省副省長、教授、博導,主管經濟,生化系77屆
王中青 曾任山西省副省長
景李虎 廣東省文化廳副廳長
李文濡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
楊波 山西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地理系
安煥曉 山西省人大副主任,教育碩士04屆
馬景龍 山西省民政廳廳長、黨委書記,中文系76屆
高國順 山西省衛生廳黨組書記、廳長,政史系78屆
秦作棟 山西省科技廳副廳長,地理系83屆
李東福原山西高校工委書記、山西省教育廳長,中文系78屆
申維辰原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經濟研究所99屆
李悅娥原山西省婦聯主席,外語系79屆
邊根棠 山西省民族宗教事務局局長、省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兼黨組書記,中文系80屆
郭玉才 山西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常務副書記(正廳級),中文系76屆
秦良玉 山西省民族宗教僑務外事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政史系77屆 李寶善 中共中央機關刊《求是》雜志社社長
鄧越 中國國家新華書店總經理,中文系69屆
安洋 《人民日報》山西分社社長,中文系83屆
杜俊曉 《人民日報》陝西分社社長
楊榮 《光明日報》山西分社社長,中文系77屆
劉建林 《中國青年報》山西分社社長,中文系
齊峰 山西出版集團董事長,中文系82屆
侯小強 盛大文學首席執行官、曾任新浪網副總編、新浪博客之父,文學院98屆
席玉虎 《英語周報》社社長
郝蘊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製作中心主任編輯,金雞獎最佳紀錄片獎得主
孫金嶺 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播出主管,原《焦點訪談》主創團隊成員 侯晉川 山西省科技協會主席、太原理工大學副校長,數學系78屆
馮仲平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政史系85屆
焦海軍 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
張永清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院長,人大復印資料《文藝理論》主編,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秘書長
安啟念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閆世潤 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廷信 東南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藝術學界》主編
馮子標 山西財經大學 學院改制大學後首任校長,著名經濟學家,政史系
黃人昆 《金融管理》雜志編委,中國人民銀行管理幹部學院黨委副書記,人民銀行總行機關黨委委員
常金倉 周代禮學研究專家,現任遼寧師大教授,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專家組成員
王光龍 浙江省高師語文教育學研究會副理事長,杭州師范大學學習科學研究所所長
忻東旺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楊海蛟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政治學研究》編輯部主任 王守義 山西大同大學校長
田潤華 太原師范學院黨委書記,中文系74屆
馮峰 山西大同大學副校長,化學系85屆
孫建忠 晉中學院院長,政史系79屆
李忠康 長治學院院長,教育系
張富明 長治學院黨委書記
郭愛民 長治學院黨委副書記、紀檢委書記
郭建華 長治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郭建華
李虎斌 長治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
王志蓮 忻州師范學院副院長
霍世平 太原工業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關永宏 華南理工大學知識產權系主任、教授
鄭立生 湛江海洋大學職業技術學院院長
王毅 山西省青年幹部管理學院組織人事部長
趙平有 陽泉市教育局局長
白榮欣 呂梁教育學院院長
郭明思 太原五中教學副校長,數學特級教師,數學系82屆
劉文國 陽泉一中書記
李慎行 陽泉二中校長
陳永昶 平定師范校長
楊萬森 北嶽中學副校長
徐潤福 大同二中校長
韓雪梅 臨汾一中黨委書記
孟飛 臨汾一中副校長
楊益民 臨汾一中副校長
張楊管 臨汾三中校長
路勝利 運城康傑中學校長
張漢語 運城中學校長
段寶維 山西大學附屬中學物理高級教師,山西省優質課一等獎,獲「山西省教學專家」稱號

Ⅶ 申維辰的人物經歷


1969.08——1972.04,潞城縣黃池鄉政府電話員;
1972.04——1975.12,山西大學體育系學習;
1975.12——1983.04,潞城縣總工會幹事,縣委辦公室幹事,城關公社黨委副書記、革委會主任,縣委辦公室副主任;
1983.04——1983.11,中共潞城縣委常委、紀委副書記;
1983.11——1984.06,共青團晉東南地委書記;
1984.06——1988.11,共青團山西省委副書記;
1988.11——1989.00,山西省體委副主任、黨組副書記(主持工作);
1989.00——1994.00,山西省體委主任、黨組書記;
1994.00——1995.02,中共晉中地委副書記(正地級);
1995.02——1998.04,中共晉中地委副書記、行署專員;
1998.04——2000.05,中共晉中地委書記;
2000.05——2000.09,中共晉中市委書記;
2000.09——2001.10,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長;
2001.10——2006.01,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2006.01——2010.09,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
2010.09——2013.04,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2011年1月起兼任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副主席);
2013.04——2013.06,中國科協黨組書記;
2013.06——2014.04 ,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
兼任中國政研會常務副會長,全國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成員。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Ⅷ 今年年初,太原市提出的城市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關於本期主題

經過一年多的審視、梳理和提煉,龍年伊始,太原市在全國省會城市中率先確立了城市核心價值觀——「包容、尚德、崇法、誠信、卓越」。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太原城市核心價值觀的提出,不僅為鑄就興國之魂賦予了地域特色,而且為錘煉以堅韌不拔、銳意進取、務實守信、敢於超越為核心內涵的「山西精神」提供了實踐載體,成為引領太原率先轉型跨越發展的旗幟。

2月8日,光明日報社和中共太原市委共同主辦了「太原城市核心價值觀研討會」。會上,專家們圍繞一個城市如何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太原城市核心價值觀的現實意義、實踐路徑等問題進行了理論探討。專家們認為,太原的城市核心價值觀具備了三個要素:延續了太原的歷史文化血脈、符合太原目前的實踐需要、能引領太原未來的發展方向。就太原如何把城市核心價值觀落到實處,專家們指出,既需要黨政部門和民眾的有機互動,也需要社會各個方面的良性聯動,讓核心價值觀建設進社區、進課堂。他們希望太原能進一步總結、完善弘揚城市核心價值觀,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更加主動地用城市核心價值觀引領太原的科學發展,為全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供更加豐富的實踐經驗,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更大的貢獻。

本報記者邢兆遠、李建斌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原副所長虞和平

凸顯公共價值觀的歷史屬性

價值觀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評價體系,規定和引導人們的行為方向。樹立一個正義向上,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價值觀,有助於人們做出有利於社會、有利於國家,亦有利於自己的行為。太原市構建自己的城市價值觀,其用意就在於此,即為太原市的當前建設和未來發展,樹立一個為全體市民遵循的公共價值觀。

價值觀也可以說是人的行為的根本指導思想。從功能概念上說,價值觀是世界觀的一部分,屬哲學的范疇;從培育過程上說,它隨人的社會實踐和認知而逐漸形成,雖具有相對穩定性,但也會因時而變,屬歷史學的范疇。尤其是城市價值觀,作為公共價值觀,已脫離具體人而被抽象整合為一種社會的公共價值觀,成為一種地方文化的結晶,同時它必然會隨著時代的更替而發生相應的變化,更具有歷史屬性。因此,在構建和培育某一城市和地區的公共價值觀時,既要與傳統社會因素相結合,更要與現實社會因素和未來社會因素相結合,體現其產生、延續、變化的過程和發展的趨勢。

太原市提出以「包容、尚德、崇法、誠信、卓越」為城市核心價值觀,其每個方面都包含著對歷史傳統的提煉,對現實社會的關注,對未來社會的追求,體現了繼承與創新、傳統與未來、地方與國家的關系。其內涵定位,既有地域歷史淵源的闡釋,如作為邊陲中心的包容精神、作為晉商之都的誠信精神等;也有現實需要和未來作用的考量,如建設一流省會城市和全省的首善之區,重振太原雄風。太原市所構建的價值觀,在其內涵闡釋中指出了自己的特有歷史淵源、特有實踐表現和特有未來訴求,體現了地方個性與國家共性的統一。

太原市核心價值觀的構建,將有利於太原人民的「文化自覺」,增強目標認同和凝聚力,提高人民和幹部的品德素質,促進和諧社會建設,是太原市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的「文化自覺」和「文化強國」方針的一個重要舉措。

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副理事長賈春峰

引領城市發展的內在驅動力

太原城市核心價值觀建設,指導思想明確,工作思路清晰,整體創意和做法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給了我們許多啟示,值得認真研究和總結。

一是在城市建設、城市發展中,強化和突出核心價值觀建設意義重大。在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新的關鍵時期,太原市明確提出「包容、尚德、崇法、誠信、卓越」的城市核心價值觀,全面激發城市創新活力,增強城市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形象力,推動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科學持續發展。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深入落實、生動體現和具體實踐、有效實踐,是一個省會城市進行核心價值觀建設的典型範例,是一種深層次的文化自覺,其影響力(包括現實的影響力和深遠的影響)之大、之長久,可載入太原這座城市的發展史冊。

二是要重視研究如何才能提煉好、概括好城市核心價值觀。太原城市核心價值觀的提煉和概括,內涵豐富,底蘊深厚,好識、好記、好用、好傳播,體現了共性與個性的有機統一。對於「包容、尚德、崇法、誠信、卓越」這五個詞,從總體上看,可以說是既體現了改革開放的時代精神,又體現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美德,還體現了山西太原特有的地域文化。

三是在形成太原城市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市領導和有關部門作了認真調查和研究,對於城市文化的內涵與城市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及其二者的相互關系,都有準確的說法和分析。太原的做法,強化、突顯城市核心價值觀建設,對於城市發展和全面建設,以及文化建設來說,具有極大的引領、帶動和內在驅動的作用。

四是從城市核心價值觀的建設和程度來說,提出和發布能體現自己城市精神的核心價值觀只是第一步,是一個階段性的成果,意味著新階段的開始,以後的貫徹實施工作更為重要。下一步的工作,可以概括為兩「化」:化文本為行動,化理論為實踐。要讓城市核心價值觀在全市人民心靈中紮根,化為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行為習慣。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人文學院教授孟建偉

用核心價值觀凝煉古今和未來

今年年初,太原市向社會公布了「包容、尚德、崇法、誠信、卓越」的城市核心價值觀。太原人民做了一件頗有意義的事情,那就是用核心價值觀來凝煉太原城市的歷史、現實和未來。這不僅對於太原本身的城市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對於全國各大城市的建設都具有重要的借鑒和示範意義。

這短短十個字是對太原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凝煉。在「包容」的背後,是一部關於中原農耕民族與草原游牧民族以及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相互融合的歷史;在「尚德」的背後,是源於華夏文化中心厚德重義的優秀傳統;在「崇法」的背後,是三晉法家思想的深刻印記;在「誠信」的背後,是「晉商之都」的商業精神;在「卓越」的背後,是「北朝霸府」、「大唐北都」等等在中國歷史上的非凡和輝煌。

這短短十個字又是對太原當今現實生活的凝煉。凝煉出在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在市場經濟大潮里和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中,太原人民所表現的海納百川的氣度,向善厚德的品格,敬仰公正的風范,誠實守信的情懷和爭創一流的精神。這里匯聚著商界、學界、政界和廣大市民的心聲,蘊含著踐行核心價值觀追求卓越的成功經驗。

這短短十個字更是對太原未來美好生活願景的凝煉,是建設包括「一流新興產業基地」、「一流現代宜居城市」、「一流自主創新基地」在內的「一流省會城市」和「讓太原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煥發新的生機活力」的「文化強市」這種美好願景相吻合的城市核心價值觀。這里聚集著一股巨大的升華的力量,它將引領太原追回雄風,建設美好幸福的家園。

太原城市核心價值觀的凝煉既有歷史的深度,又有現實的根基,更有未來的高度,從而真正形成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活的城市之魂。這無論對於其它城市還是對於國家層面的核心價值觀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研室主任馬俊峰

從價值導向到價值取向

太原市提出「包容、尚德、崇法、誠信、卓越」的城市核心價值觀,以之作為統領其文化建設、城市建設的靈魂。提出和確立了城市核心價值觀,就是提出了任務和目標,需要經過長期艱苦努力去實現這個目標,將人們所期盼的價值變成人們能夠實際感受到的、確實享受到的價值。

這個「實際感受到、確實享受到的價值」應體現在太原人的為人方式、處事態度、精神氣質上,體現在太原的政風、民風、市風上。因為城市核心價值觀的真正落實就意味著要使之成為人們實際生活中的價值取向,是人們確實按照核心價值觀提出的要求,以核心價值觀作為標准而選擇的行動。這中間,價值規范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制度、體制、政策都是價值規范,價值導向再好,若不能具體化為制度、體制和政策,就很難成為人們實際生活中的價值取向。從這個角度說,落實核心價值觀的關鍵一環,就是要按照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指導改革深化改革,確立起一整套體現和符合核心價值觀的制度、體制和政策,並在執行中維護這些制度政策的權威性。只有這樣,價值導向才能變成人們的實際價值取向。

太原市是省會城市,太原應成為山西的首善之區,而提出和落實太原市核心價值觀的過程,就是把太原建成山西的首善之區的過程,也是充分發揮其模範作用,發揮其對山西各地區的帶動和輻射作用的過程。我相信,經過大家的長期艱苦努力,這個目標是一定能夠實現的。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所長吳彤

提供一種文化轉型的範例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反映這個靈魂的是城市建築、文化教育機構與設施以及民間風俗等。太原是一座歷史名城,有中國最古老的大學,最早的商號與工業,文化文物也同樣居於全國領先地位。如何突出太原這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的特色,不與其它城市文化趨同,非常重要。

太原提出「包容、尚德、崇法、誠信、卓越」的城市核心價值觀,成為太原城市文化的核心,表明我們開始重視城市建設的內核建設和文化建設。我就核心價值觀與文化符號的關系談幾點想法。

第一,太原是一個重工業城市,從工業文明轉變為生態文明過程中,如何創新,能否提供一種重工業城市轉變為生態城市的範例,在文化轉型方面可能是一個大課題。當然,這問題對於太原也許稍有超前性,因為煤炭仍需開采,重工業仍需發展,但卻是不得不思考這個重要問題。

第二,要尊重歷史和文化。一個有歷史的文化名城,能否繼承和保護好各個時代的文化是當前城市文化建設的大問題,也是擺在市長議事日程的重要事務。舉例來說,工業遺跡、歷史博物館、城市雕塑……它們都是極有意義的文化符號,重工業城市的特色如何通過城市布局和規劃有所反映?著名的大學、特色小吃、老字型大小、民俗等如何保存,是否應該扶持?有了良好的文化符號固化在太原城市建設上,城市的核心價值觀念才能夠穩定下來。

第三,城市價值觀要能保持城市文化的記憶。城市不是純粹的經濟體,文化、藝術,大學、學院與學校,博物館、書店等是否得到重視是保持城市文化記憶的重要方面,它們才是讓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有文化自豪感,願意生活於斯、願意回來探望這個城市的魅力所在,是一個城市是否有文化品位的重要印記。

太原社會科學院院長劉錦春

為城市轉型提供價值選擇

從社會學的文化觀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我國的主文化,是我們國家的根本價值觀之所在。在弘揚國家主文化的前提下,形成同城市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實際相結合、與市民現實需要相一致、獨具特色的城市核心價值觀也是非常必要的。這是對地域亞文化的積極探索和構建。太原市提出的「包容、尚德、崇法、誠信、卓越」的城市核心價值觀,必將為這個老能源重化工基地的轉型發展提供重要的價值選擇與不竭精神動力。

作為一項主動塑造城市主流價值的工作,城市核心價值觀的提煉更需要切合城市當下發展的實際和未來發展的需要,凸顯其引領實踐的戰略意義。

在太原全力建設一流省會城市的今天,「包容」一方面要包容地球村和不同的社會階層、社會群體,也要包容先行先試中出現的失誤與創新發展中內含的風險,以制度性包容實現合作共贏共富的結果。「尚德」的核心是引領全社會崇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之德,形成以「德」為先的社會風氣和行為准則。「崇法」要作為全社會行動的中正之基。「誠信」則要積極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的內涵、規范與實踐,使其成為一切社會交往的准則,作為社會控制的基本要素。「卓越」就是緊緊圍繞建設一流省會城市的奮斗目標,凝聚精、氣、神,以一代乃至幾代人的努力,重振太原雄風。

下一步應在全社會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學習和討論活動,深入研究設計一系列重大活動、重要舉措特別是必要的政策制度安排,用實際行動表達價值,通過行動效果來彰顯價值選擇。讓城市核心價值觀催生堅定信念,使城市的發展更有靈魂,更具品質,更顯魅力。

山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李福明

使城市核心價值觀深入民心

太原率先提出城市核心價值觀,有助於提煉「山西精神」。

弘揚太原城市核心價值觀,首先要全面准確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弘揚城市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實現形式、有效載體和具體抓手。通過提煉城市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會更加深入民心,在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中得到升華。

其次,要不斷擴大太原城市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只有廣泛運用各種載體、途徑和資源,不斷擴大城市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才能使城市核心價值觀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為人們所理解、認同和接受,成為全社會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要加強研究闡釋和理論宣講,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解讀,進機關、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要整合媒體資源,注重發掘典型人物和事跡,推廣先進經驗和成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要綜合運用豐富的藝術形式,把城市核心價值觀轉化為火熱的文字、鮮活的表演、美妙的旋律、生動的畫面,以豐滿的藝術形象展現省會太原的精、氣、神。

第三,要用太原城市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思潮,使城市核心價值觀轉化為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城市核心價值觀更應轉化為所有城市居民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實際成果。既要使其入腦入心,也要解決實際利益問題;既要訴諸每個公民的自覺行動,也要注重榜樣示範作用,努力形成社會普遍關注、黨員幹部帶頭、市民積極參與的濃厚氛圍。要根據時代特徵、行業特色、年齡特點,設計豐富多彩、簡便易行的活動載體,把太原城市核心價值觀有機地融入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當中,融入到各行各業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融入到市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中,推動全社會共同踐行太原城市核心價值觀,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偉大力量。

太原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春根

引領率先轉型發展的精神旗幟

太原提出城市核心價值觀,在省會城市中率先走了一步。提出和貫徹城市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太原的具體實踐,是我們建設一流省會城市的興市之魂。

一座城市為什麼這樣發展而不那樣發展,為什麼更看重這些東西而不是其它東西,皆源於它的核心價值觀。培育城市核心價值觀,旨在回答「什麼最重要」這樣一個關乎城市未來前途命運的重大命題。

文化體現一個城市的軟實力。思想和精神是文化的核心要素,是引導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力量源泉。太原率先轉型跨越發展、建設一流的省會城市,尤為需要文化的提振、支撐和引領。首先要思考和推動價值觀建設,賦予興國之魂地域特色。

培育城市核心價值觀,是對這座城市共有的文化基因的一次尋找和認同,是對蘊藏於全市人民中的精神文化追求的一種尊重和回應,是對文化引領城市發展實踐的一種自覺和擔當。

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陳川平剛來太原工作時,就向全市各級領導幹部提出一個問題:對於一座城市而言,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太原市委宣傳部牽頭組織,面向市內外各界人士廣泛進行了城市核心價值觀的徵集、討論活動。經過了一年多的反復研究、梳理和提煉,最後確定為「包容、尚德、崇法、誠信、卓越」。

「包容、尚德、崇法、誠信、卓越」的城市核心價值觀,旨在展示太原人民海納百川、多元和諧的開放胸襟,突出向善厚德、重禮守節的城市品格,表現公平正義、敬仰法律的文明風范,體現誠實重義、守信踐諾的人文情懷,彰顯敢為人先、爭創一流的奮斗精神。

城市核心價值觀是太原魂之所系、神之所在,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要求,突出了太原的地域特徵、歷史傳承、時代特點、現實需要,貫穿於全市人民建設一流省會城市的共同追求中。

通過此次研討會,集合各位領導、專家的智慧,太原城市核心價值觀必將內質更為豐盈、意蘊更為深遠,為全市人民所珍視和呵護,成為代代相傳的文化基因。太原也將成長為一座有著強烈道德榮譽感和崇高價值觀的一流省會城市。

Ⅸ 盧夢的獲得成就

1952年11月,調北京工作,任中央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副校長。電影學校於1956年1月改稱北京電影學院後,任黨委副書記、副院長。1959年秋,調任中共北京市委文化部學校處處長。1961年,任北京藝術學院院長。1964年初,重回山西,擔任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部長
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造反派批鬥。恢復工作後,先後擔任中共山西代縣縣委副書記,山西人民出版社負責人,山西省文化局局長。1974年1月,率領山西晉劇院《三上桃峰》劇組赴京參加華北地區調演,受到「四人幫」及其親信的迫害。1974年5月,為了落實周總理「三年修好」大同雲岡石窟的指示,山西省成立「山西雲岡石窟維修工程領導組」,任組長,主持全面維修雲岡石窟的工作,直至1976年9月完成對雲岡石窟的維修。1975年,回到山西省委宣傳部任副部長,分管全省文藝工作。

Ⅹ 高建民的人物履歷

1977.12--1978.03山西省盂縣建材廠工人;
1978.03--1982.03山西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
1982.03--1982.12山西省榆次市委辦公室幹事;
1982.12--1983.11共青團山西省榆次市委副書記;
1983.11--1984.10山西省榆次市委副秘書長兼市委辦公室主任;
1984.10--1991.01共青團山西省晉中地委副書記(其間:1986.09--1989.07中央黨校培訓部三年制培訓班脫產學習);
1991.01--1992.12共青團山西省委調研室主任;
1992.12--1993.03共青團山西省委辦公室主任;
1993.03--1995.03共青團山西省委副書記(其間:1993.10--1994.10掛職任團中央宣傳部副部長);
1995.03--1996.11共青團山西省委副書記、黨組副書記,省青聯主席;
1996.11--2001.01共青團山西省委書記、黨組書記;
2001.01--2006.02山西省晉中市委副書記(正廳長級,其間:2002.03--2002.12中央黨校一年制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2001.09--2004.06天津師范大學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運專業在職研究生,獲法學博士學位);
2006.02--2006.10山西省朔州市委書記;
2006.10--2006.11山西省委常委、朔州市委書記;
2006.11--2008.12山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2008.12--2010.11山西省委常委、秘書長;
2010.11--2011.01山西省委常委、秘書長,副省長;
2011.01--2013.02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長;
2013.02--山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山西行政學院院長;
九屆、十屆省委委員,省九屆人大常委會委員。

閱讀全文

與山西省宣傳部副部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優化網路營銷措施 瀏覽:785
大學有趣活動線上策劃方案 瀏覽:931
建築企業市場營銷問題及對策 瀏覽:612
公益活動策劃方案流程 瀏覽:102
小學元旦節文藝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5
飯店紅酒促銷活動 瀏覽:219
縣域電子商務合夥人協議書 瀏覽:373
網路營銷課教學總結範文 瀏覽:966
貸款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723
培訓班宣傳策略方案 瀏覽:111
並非所有企業都需要網路營銷 瀏覽:26
培訓公司招生方案 瀏覽:534
廣東省教育廳市場營銷大賽 瀏覽:426
飛機主題婚禮策劃方案 瀏覽:585
泉州電子商務十條措施 瀏覽:727
市場營銷的觀念的演變過程 瀏覽:189
小學校本培訓計劃與實施方案 瀏覽:475
市場營銷創新策劃 瀏覽:46
汽車美容店產品營銷方案 瀏覽:502
市場營銷策劃的方法 瀏覽: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