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東省委辦公廳的網站是什麼
一:省委辦公廳不會設立網站。
二:省委屬於黨的直屬機構,不可能對外設立網站
2. 南方周末是國有的嗎
南方周末是國有,南方周末是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旗下的,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由《南方日報》及其創辦的系列報刊發展而來。《南方日報》1949年10月23日創刊於廣州。
在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中,南方日報以其不可替代的權威性、公信力和高品質的主流新聞和深度報道,確立華南地區主流政經媒體地位,是廣東唯一主打高端讀者群的權威政經大報。
(2)廣東省委宣傳部網站擴展閱讀
《南方周末》主要特色:《南方周末》為改革分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並舉,並被評為讀者「最喜愛閱讀」的報紙;還被廣東省委省政府授予「廣東省文明單位」稱號。
《南方周末》立足廣東,面向全國。新聞以獨家為主,時評以縱深見長,副刊則佳作迭現。《南方周末》在全國設有19個印點:廣州、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武漢、濟南、南京、福州、南寧、鄭州、沈陽、杭州、長沙、重慶、太原、南昌、無錫、合肥,通過衛星傳版,實現同步彩色印刷。
3. 廣東省委組織部哪個部門最好
單純從晉升機會來看,紀委無疑是四個部門中最有優勢的,即便組織部也不例外。
紀委這幾年因為工作職責關系,機構越擴越大,領導職數相應也增加不少。以地市為例,紀委很多內設部門比如黨風廉政室、案件審理室、組織部、宣傳部、各案件室等均高配副處級,加上派駐各單位的紀檢組,紀委手中的處級崗位算起來幾十個,提拔晉升幾乎都以紀委意見為主,紀委如果想解決一個幹部職務優勢不是一點點。而且,這還沒有算職級名額。對比紀委,組織部在各方面要弱勢得多,盡管組織部也有近水樓台優勢。組織部尚且如此,更遑論政法委和宣傳部了。
從後續發展空間來看,又以組織部為最。組織部領導職數名額雖然不及紀委,短期發展趕不上紀委幹部,但是長期來看組織部出來的幹部不遑多讓紀委。一方面與組織部自身的特性有關,組織部的幹部外放基本上都是重要崗位、重要部門,比如縣區組織部長,下一步轉崗可以直接轉副書記或政府常務副職,比同級的其他崗位有優勢,幹部成長的寬度還是比較廣的,而紀委受制於工作特性後期如果不脫離紀檢戰線,發展空間其實相當有限;另一方面也與組織部的平台積累有關,在組織部待過的幹部,不管在政治素養還是人脈積累上,都比一般部門有優勢,這種優勢積累下來形成的潛在價值在後期的晉升中有時候會起到難以想像的作用。有組織部經歷的幹部為什麼走得更穩、更扎實,與組織部給幹部帶來這種給養有很大關系。為什麼很多人主張要去組織部鍛煉,除了能力提升的考慮,更多也是看重這方面獲得。
從經濟收入來看,首選政法委。政法委每月有1200元的專項補貼。這意味著在政法委一個科員就可以拿到其他部門處級幹部的工資待遇。不考慮其他因素,單從收入來衡量,無疑選政法委更理想。更何況,政法委好歹是常委單位,幹部出口等各方面本身也不差。
至於宣傳部,在這四個部門中的優勢是最弱的。但也只是因為有這三個強勢部門在,與其他非常委部門、普通單位比,宣傳部一樣是牛X的存在,也是很多人爭著想去的地方。
4. 廣東的主流媒體有哪些啊急~~
有南方新聞網、深圳新聞網、深圳熱線、廣東廣播電視台、東莞陽光網等。
1、南方新聞網
南方新聞網是經中共廣東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建設的重點新聞網站,是最早創辦的全國重點新聞網站之一,南方新聞網由省委宣傳部主管,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主辦。
是廣東媒體融合第一平台,與南方日報、南方雜志、南方+客戶端共同構成廣東「一報、一刊、一網、一端」黨媒立體宣傳格局,網站於2001年12月13日正式開通。
2、深圳新聞網
深圳新聞網是立足於「中國改革開放窗口」深圳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是全國領先的地方網路媒體。經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批准,由廣東省委宣傳部、深圳市委宣傳部主管,深圳報業集團主辦的深圳唯一一家重點新聞網站。
2002年12月28日,深圳新聞網由《深圳特區報》和《深圳商報》兩家所屬網站整合而成。
成立10多年裡,在深圳這個全國「最互聯網」的城市裡,深圳新聞網定位為「最深圳」的網站,朝「深圳新聞主場,網聚改革力量」的目標努力,成為深圳市重要的外宣窗口和輿論陣地,逐步成為與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互補互動的重要媒體。
2017年6月26日,深圳新聞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掛牌新三板,成為廣東省第一家依託傳統報業集團、整合數字媒體業務、以原有新聞網站為載體登陸資本市場的媒體公司。
3、深圳熱線
深圳熱線創建於1997年11月,是中國電信行業首批創辦,深圳本地最大、最早的綜合性門戶網站。憑借著敏銳的戰略發展眼光,深圳熱線始終保持與網路時代同步,快速地獲得各方關注,奠定了其中國互聯網先驅的地位。
4、廣東廣播電視台
廣東廣播電視台是經廣東省委、省政府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准,由原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廣東人民廣播電台、廣東電視台、廣東南方電視台、廣東省廣播電視技術中心整合組建而成。
是集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網路、新媒體、廣播電視發射傳輸等多種業務為一體的省級廣播電視大型綜合傳媒機構。
1949年,廣東人民廣播電台成立;1959年,廣東電視台成立;2001年,廣東南方電視台成立;2004年,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成立。
2014年4月23日,由原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廣東人民廣播電台、廣東電視台、南方電視台整合組建的廣東廣播電視台正式掛牌。
2017年12月23日,廣東廣播電視台4K超高清電視試驗播出啟動
5、東莞陽光網
東莞陽光網,東莞第一門戶網站,曾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成為全省目前獲取全國新聞網站資質的10大網路媒體之一。
2005年12月28日,東莞陽光網對東莞2005年總結表彰大會和東莞廣播電視台電視欄目改版新聞發布會暨東莞陽光網正式開通儀式進行了現場圖文直播,及時報道了會議的全過程,充分彰顯了網路傳媒的優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方新聞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深圳新聞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深圳熱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廣東廣播電視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東莞陽光網
5. 於幼軍是干什麼的
於幼軍,男,漢族,1953年1月生,江蘇豐縣人,197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1年9月參加工作,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哲學博士。
履歷
1971.09——1975.11,廣東省廣州市第一○九中學初中語文教師;
1975.11——1978.00,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教育局幹部;
1978.00——1981.04,中共廣東省廣州市委宣傳部幹部;
1981.04——1985.03,廣東省廣州市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人員、研究室副主任;
1985.03——1986.08,廣東省廣州市社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黨組成員(1980.09—1985.07在華東師范大學政治教育系政治教育專業大學本科函授學習);
1986.08——1986.11,廣東省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1986.11——1990.03,中共廣東省廣州市東山區委書記(第五屆廣州市委候補委員;1987.04兼東山區武裝部黨委書記);
1990.03——1992.11,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1991.12當選六屆廣州市委委員);
1992.11——1993.03,廣東省廣州市委常委兼廣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廣州保稅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至1993.05);
1993.03——1994.08,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部長;
1994.08——2000.04,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1993.03—1995.08在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在職學習;1996.09—1999.06在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在職博士研究生學習並獲哲學博士學位,1995.09—1995.12在中央黨校進修一班學習);
2000.04——2000.06,廣東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兼深圳市委副書記、代理市長;
2000.06——2003.05,廣東省委常委兼深圳市委副書記、市長[1];
2003.05——2003.06,湖南省委副書記;
2003.06——2005.06,湖南省委副書記、副省長;
2005.06——2005.07,山西省委副書記;
2005.07——2006.01,山西省委副書記、代省長;
2006.01——2007.08,山西省委副書記、省長;
2007.08——2008.09,文化部黨組書記、副部長;
2011.02—— ,根據國務院決定,任命於幼軍為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副主任
中共十五大、十七大代表,中共第十七屆中央委員,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廣東)。
2008年10月12日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審議並通過了《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關於於幼軍同志問題的審查報告》,決定撤銷於幼軍中央委員會委員職務,確認中央政治局2008年9月5日作出的給予其留黨察看兩年處分決定。[2]
2復出
據甘肅省庄浪縣官方網站報道,2010年7月5日,文化部副部級領導於幼軍一行來庄浪調研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設情況。在省文化廳副廳長李慎濱、市政府副市長王大睿、縣委書記張正、縣長趙小林等省、市、縣領導陪同下,於幼軍深入庄浪縣店峽南調人飲工程建設、萬泉鎮田坪村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設點進行了調研,並參觀了中國梯田化模範縣紀念館。此外,據甘肅《武威日報》報道,7月7日,於幼軍對該市進行了調研。於幼軍一行先後到武威市雷台、漢文化展覽館、西夏博物館等地參觀調研。這是於幼軍自留黨察看以來的兩次公開活動,外界視為「低調復出。
望及時採納!
6. 誰有吳南生的詳細資料
吳南生:特區首任市長
任職時間:1980.6.17~1981.3.6(1980年6.17~1981.3.6任市委書記)
1979年負責籌辦廣東省內3個經濟特區,時任廣東省委書記,兼任廣東省經濟特區管委會主任,後兼任深圳市委書記、市長。1985年起任廣東省政協主席。
1979年3月,吳南生提議廣東先走一步,劃出一塊地方,用各種優惠政策把外資吸引進來。鄧小平說,就辦成特區。12月16日,吳南生赴京向谷牧等中央領導匯報廣東經濟特區的建設情況。1980年8月26日,國務院提出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獲批,正式宣布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置「經濟特區」。
吳南生主政時力排眾議,決定首先開發羅湖,日後羅湖成為深圳著名的中心商業區。
深圳民間流行一句話:「沒有梁湘就沒有今天的深圳!」鄧小平則說:「梁湘思想很解放。」
7. 中國好人網的網站介紹
中國好人網,是在國家工信部正式注冊的中國第一個專門宣傳好人、幫助好人的民間公益網站。它創辦於2008年5月19日汶川地震全國哀悼日,以 「說好人、幫好人、做好人」為宗旨,總部在廣州的華南師范大學。推出了中國民間第一個好人榜,每年評選100位年度中國好人,擁有全國各地誌願者6000多人,籌集好人基金200萬,特別是中國好人網好人基金下設的「攙扶老人風險基金」和「幫好人萬里行」活動在國內外引起很大反響,幫助了全國各地的200多位困難好人。
中國好人網在開創中國好人事業的同時,還非常注重創建好人文化。組織出版的《中國好人》一書,是我國第一部宣傳中國好人、研究中國好人事業和好人文化的理論專著,是國家出版基金重點資助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雙百」出版工程重點出版物,被中央委員、中國社科院常務副院長王偉光譽為「是對學術界的一個理論貢獻」。已發起並聯合廣東省文明辦、中國社科院中國社科網、中山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等十幾所高校共同舉辦了3屆全國好人論壇。 中國好人網已與多所高校共建了「志願服務基地」、「好人班」,與中學共建了「好人文化與志願服務基地」、「好人班」、「烈士子女培養基地」,被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授予「德育基地」。 經過近5年的發展,中國好人網得到了廣泛的社會認同,被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日報、中國文明網、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新聞網、南方日報、鳳凰衛視、香港文匯報、英國《金融時報》、德國《圖片報》、美國《今日美國》、新加坡《聯合早報》等國內外200多家媒體報道幾百次,其中僅中央電視台就報道7次。中央委員、新華社社長李從軍、中央委員、中國社科院常務副院長王偉光親自撰稿高度評價中國好人網,其中,王偉光寫道:「中國好人網已經成為我國有影響的宣傳好人、幫助好人、聚集好人的優秀平台。」
中國好人網被評為「世界優秀民間公益組織」、廣東省「重點培育社會組織」,並獲廣東省委宣傳部15萬元資助。廣東省文明辦還讓中國好人網承辦廣東省每季度一次的「廣東好人」評選。一個省級好人評選交給一個民間組織承辦,這在國內是首例,是對中國好人網的極大信任和支持。
中國好人網和《中國好人》雜志創辦人兼總編談方,是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黨史黨建專業碩士點負責人,在全國首批招收公益慈善方向研究生。2011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正義人物、中國十大道德人物,獲中國時代騎士勛章「中國愛」,兼任國際關愛協會常務理事、南方公益研究院顧問、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他個人累計為好人事業和公益慈善捐款20多萬。多次被評為廣東省、市「優秀教師」、「勞動模範」。
8. 廣東省委書記、副書記分別是哪幾位
廣東現任省委書記為李希同志,現任省委副書記為馬興瑞、王偉中同志。
書記
2017年10月28日至今——李希同志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廣東省軍區黨委第一書記。
副書記
2017年5月至今——馬興瑞任職中共中央委員、廣東省委副書記,廣東省人民政府省長、黨組書記;
2018年12月至今——王偉中任職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深圳警備區黨委第一書記。
(8)廣東省委宣傳部網站擴展閱讀
現任中國共產黨廣東省第十二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有李希、馬興瑞、王偉中、張碩輔、林克慶、張義珍、施克輝、張福海、黃寧生、葉貞琴、張利明和張虎12位同志。
其他常委
張碩輔:中共中央紀委委員、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廣州警備區黨委第一書記;
林克慶: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副書記;
張義珍: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廣東省委組織部部長、廣東省委黨校校長,廣東行政學院院長;
施克輝:中共中央紀委委員、廣東省委常委、廣東省紀委書記,廣東省監察委員會主任;
張福海: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廣東省委常委、廣東省委宣傳部部長、廣東省委秘書長;
黃寧生: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廣東省委統戰部部長,廣東省政協黨組副書記;
葉貞琴:中共廣東省委常委;
張利明: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廣東省軍區司令員,少將軍銜;
張虎: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廣東省委政法委書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共產黨廣東省委員會
9. 廣東省委的官方網站.
沒有專門的省委的官網,就是省政府的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