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22年是第幾個防災減災日
2022年是第14個防災減災日。
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為「減輕災害風險、守護美好家園」,5月7日至13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通過定期開展全國性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普及推廣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提高生存本領。
防災減災日的圖標
以彩虹、傘、人為基本元素,雨後天晴的彩虹寓意著美好、未來和希望,傘的弧形形象代表著保護、呵護之意,兩個人代表著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兩人相握之手與下面的兩個人的腿共同構成一個「眾」字,寓意大家攜手,眾志成城,共同防災減災。
防災減災日的意義
自然災害的應對關繫到整個社會的穩定發展,這不僅需要政府的科學規劃與領導,更需要全社會的積極響應和支持,對於人口眾多的大城市更是如此。我國防災減災日的設立,不僅是為了緬懷因災難而喪生的人們,也是為所有人敲響防災減災的警鍾。
Ⅱ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七個防災減災日,它的主題是什麼
2015年5月12日是我國第七個「防災減災日」,5月11日至17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
今年防災減災日的主題是「科學減災 依法應對」。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防災減災日的圖標以彩虹、傘、人為基本元素,雨後天晴的彩虹韻意著美好、未來和希望,傘的弧形形象代表著保護、呵護之意,兩個人代表著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兩人相握之手與下面的兩個人的腿共同構成一個「眾」字,寓意大家攜手,眾志成城,共同防災減災。整個標識體現出積極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之意。
2010年5月12日,我們迎來了全國第二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減災從社區做起」。
2011年5月12日是中國第三個「防災減災日」,5月9日至15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主題是「防災減災從我做起」。
2012年年防災減災日的主題是「弘揚防災減災文化,提高防災減災意識」。
2013年5月12日是中國第五個防災減災日,為期一周的防災減災宣傳周6日正式啟動。國家減災委員會發出通知,要求各地以「識別災害風險,掌握減災技能」為主題。
2014年5月12日是我國第六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城鎮化與減災」,5月10日至16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
Ⅲ 防災減災宣傳周由來
——民政部有關負責人就我國首個「防災減災日」答記者問
國家減災委、內民政部2日發布消息容,經國務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為什麼要設立「防災減災日」?「防災減災日」期間全國范圍內將部署開展哪些活動?目前我國防災減災工作還存在那些不足?……帶著相關疑問,記者采訪了民政部有關負責人。
問:目前已有「國際減災日」,國家為什麼還要設立「防災減災日」?
答:1989年,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將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確定為「國際減災日」,旨在喚起國際社會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視,敦促各國政府把減輕自然災害列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在設立「國際減災日」的同時,世界上許多國家也都設立本國的防災減災主題日,有針對性地推進本國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工作。
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損失影響之大,舉世震驚。設立我國的「防災減災日」,一方面是順應社會各界對我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國家設立「防災減災日」,將使我國的防災減災工作更有針對性,更加有效地開展防災減災工作。
Ⅳ 今年防災減災主題是什麼
「減輕災害風險,守護美好家園」。
2022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4個全國防災減災日,5月7日至13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為「減輕災害風險,守護美好家園」。
在全球氣候變化和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自然災害損失不斷增加,重大自然災害乃至巨災時有發生,中國面臨的自然災害形勢嚴峻復雜,災害風險進一步加劇。在這種背景下,設立「防災減災日」,既體現了國家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重視,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
Ⅳ 第13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到來,這一天人們都需要干什麼
1、在中小學開展防災減災活動。宣傳周期間,全國中小學普遍開展了防災減災專項活動。通過組織防災減災演練、主題班會、黑板報宣傳、觀看防災減災影視作品等活動,開展各種防災減災宣傳主題活動,提高學生防災減災素養。
國家防災減災日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從2009年開始,每年的5月12日是全國防災減災日。一方面,它符合社會各界對中國防災減災的需求,另一方面,它提醒人們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防災減災日圖標以彩虹、雨傘、人造為基礎。雨後天氣晴朗的彩虹意味著美麗、未來和希望。傘的弧形圖案代表保護和關懷。兩個人代表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兩人手拉手與下面兩人的腿一起組成“公”字,意思是大家手拉手,萬眾一心,防災減災。整個標志體現了積極的思想和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意義。
Ⅵ 中國防災減災措施
找了些資料,希望可以幫助你——民政部有關負責人就我國首個「防災減災日」答記者問
國家減災委、民政部2日發布消息,經國務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為什麼要設立「防災減災日」?「防災減災日」期間全國范圍內將部署開展哪些活動?目前我國防災減災工作還存在那些不足?……帶著相關疑問,記者采訪了民政部有關負責人。
問:目前已有「國際減災日」,國家為什麼還要設立「防災減災日」?
答:1989年,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將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確定為「國際減災日」,旨在喚起國際社會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視,敦促各國政府把減輕自然災害列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在設立「國際減災日」的同時,世界上許多國家也都設立本國的防災減災主題日,有針對性地推進本國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工作。
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損失影響之大,舉世震驚。設立我國的「防災減災日」,一方面是順應社會各界對我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國家設立「防災減災日」,將使我國的防災減災工作更有針對性,更加有效地開展防災減災工作。
問:「防災減災日」期間,在全國范圍內將部署開展哪些活動?
答:今年5月12日是國家首個「防災減災日」。近日,國家減災委對各地、各部門開展「防災減災日」活動提出了要求,主要圍繞以下四個方面開展。
一是開展中小學防災減災專題活動。宣傳周期間,全國中小學普遍開展一次防災減災專題活動,提高學生防災減災素養。
二是開展各類防災減災教育活動。有針對性地向廣大幹部和群眾介紹災害基本知識、防災減災基本常識和避險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
三是開展形式多樣的防災減災演練。針對公共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救援、衛生防疫、自救互救、轉移安置等內容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和技能練兵活動。
四是開展「防災減災日」集中宣傳活動。宣傳周期間,各類媒體集中開展各類防災減災宣傳活動。營造防災減災輿論氛圍。問:為什麼「防災減災日」期間要在學校開展一次專題教育活動呢?
答:在學校開展防災減災教育是國家綜合減災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一個孩子,將影響一個家庭,因此開展學校防災減災教育意義重大。藉助這項專題活動,提高學生防災減災意識和避災自救技能,進一步推動學校防災減災教育的普及。
問:請談談目前我國防災減災工作中還存在哪些不足?
答:我國的防災減災工作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一是我國的防災減災法律法規體系尚不夠健全,動員社會參與防災減災的配套措施還不夠完善。二是地方各級協調機制尚不夠完善,部門間信息共享還需進一步健全。三是災害的監測體系還不夠完善,預警信息覆蓋率和時效性尚待提高。四是全社會各類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亟待加強。五是減災科技應用和減災研究需要強化。
問:針對存在的問題,今後應在哪些方面加以改進和完善?
答:針對存在的薄弱環節,應著力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盡快制定綜合性的減災法,明確政府、社會和受災群眾的權利與義務,使自然災害的救助工作走向規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軌道。
二是有計劃、分步驟地實施重大減災工程建設,全面提升國家整體減災能力。
三是健全各級減災綜合協調機制,全面提高國家災害應急反應能力和管理水平。
四是盡快構建國家減災救災信息共享平台,充分發揮科技在減災中的重要作用。
五是普及減災知識,使減災成為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逐步培養一支高效率的專業隊伍,加強志願者隊伍建設,逐步構建社會化的防災減災網路。
六是積極拓展和加強與有關國家、聯合國機構和區域減災組織的合作與交流,重點加強災害監測預警預報、重大災害應急救援等方面的合作。
新華社記者 衛敏麗(據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
回答者: 性別盲 - 助理 二級 2009-5-9 15:41
紀念日簡介
2009年3月2日,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發布消息,經國務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編輯本段]重要意義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在全球氣候變化和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近年來,我國自然災害損失不斷增加,重大自然災害乃至巨災時有發生,我國面臨的自然災害形勢嚴峻復雜,災害風險進一步加劇。
在這種背景下,設立「防災減災日」,既體現了國家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重視,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通過設立「防災減災日」,定期舉辦全國性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有利於進一步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普及推廣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提高各級綜合減災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
[編輯本段]設立目的
1989年,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將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確定為「國際減災日」,旨在喚起國際社會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視,敦促各國政府把減輕自然災害列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在設立「國際減災日」的同時,世界上許多國家也都設立本國的防災減災主題日,有針對性地推進本國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工作。如日本將每年的9月1日定為 「防災日」,8月30日到9月5日定為「防災周」;韓國政府自1994年起將每年的5月25日定為「防災日」;印度洋海嘯以後,泰國和馬來西亞將每年的 12月26日確定為「國家防災日」;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發生7.6級地震後,巴基斯坦政府將每年10月8日定為「地震紀念日」等。
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損失影響之大,舉世震驚。設立我國的「防災減災日」,一方面是順應社會各界對我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國家設立「防災減災日」,將使我國的防災減災工作更有針對性,更加有效地開展防災減災工作。
[編輯本段]開展活動
圍繞5月12日「防災減災日」,國家減災委決定2009年4月底至5月中旬在全國集中開展「防災減災日」宣傳教育活動,其中5月6日至13日為「防災減災日」宣傳周。
2009年5月12日是國家首個「防災減災日」。國家減災委對組織開展首個國家「防災減災日」進行了研究,對各地、各部門開展「防災減災日」活動提出了要求,主要圍繞以下四個方面開展。
一是開展中小學防災減災專題活動。宣傳周期間,全國中小學普遍開展一次防災減災專題活動。通過組織防災減災演練、主題班會、板報宣傳、觀看防災減災影視作品等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防災減災宣傳主題活動,提高學生防災減災素養。
二是開展各類防災減災教育活動。針對本地本部門主要災害風險,立足群眾廣泛參與,有針對性地向廣大幹部和群眾介紹災害基本知識、防災減災基本常識和避險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
三是開展形式多樣的防災減災演練。針對公共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救援、衛生防疫、自救互救、轉移安置等內容,針對特定人群,因地制宜地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各類防災減災演練。針對消防安全、生產安全、醫療救護等內容,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和技能練兵活動。
四是開展「防災減災日」集中宣傳活動。宣傳周期間,各類媒體集中開展各類防災減災宣傳活動。通過開設專欄、專題,播出有關專題片和影視節目,報道各地活動開展情況、防災減災措施經驗以及取得的成績,宣傳防災減災政策法規,營造防災減災輿論氛圍。 [1]
[編輯本段]防災減災日-設立背景
防災減災日
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在全球氣候變化和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近年來,我國自然災害損失不斷增加,重大自然災害乃至巨災隨時有可能發生,我國面臨的自然災害形勢嚴峻復雜,災害風險進一步加劇。
在這種背景下,設立「防災減災日」,既體現了國家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重視,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通過設立「防災減災日」,定期舉辦全國性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有利於進一步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普及推廣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提高各級綜合減
Ⅶ 2019年防震減災主題是什麼
2019年防震減災活動周方案範文集錦一覽-範文匯編
關於防震減災活動周方案,怎麼做比較好?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6年防震減災活動周方案範文集錦一覽,希望能滿足大家的閱讀需求,看完後內容對你有幫助。詳細內容介紹請看全文。
【防震減災活動周方案一】
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為更好地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活動,在第六個國家「防災減災」日宣傳周活動期間,擬於5月10日至16日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為做好「防震減災」日各項工作,特製定方案如下:
一、時間
時間:5月10日-16日
二、活動重點
廣泛宣傳防震減災工作的重大意義;宣傳貫徹《防震減災
法》;宣傳普及防震減災有關法律法規、科技知識、自救互救基本技能;鼓勵群眾積極參與政府防震減災行動。
三、活動內容
1、向XX有線電視台、《吳航鄉情》報提供宣傳標語、活動信息、地震宣傳材料進行播報。在XX政務網站設置宣傳標語,及時登載宣傳活動信息,提供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和地震科普知識下載等。通過簡訊發送平台,向全市群眾發送防震減災公益廣告。
2、有效利用防震減災固定宣傳欄載體,在城區市標、源安超市環島等主要路口懸掛宣傳橫幅,內容為「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等,強化宣傳氛圍。
3、積極配合教育部門做好學校的地震科普知識教育,提供有關的地震科普知識資料,向校內學生發放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品。
4、5月10-16日,聯合市教育部門在全市中小學校組織開展地震應急疏散演練。
5、5月10-16日宣傳活動期間,向民眾分發《防震減災科普常識》、《家庭防震減災常識》、《家庭應對地震策略》、《城市防震措施》等地震科普材料。
6、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專題講座。
7、各鎮鄉(街道)、各相關部門要結合各自職能特點,要充分發揮廣播、宣傳欄等媒體宣傳教育作用,印製過街橫幅或宣傳版面進行展出,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不斷提升社會公眾的防震減災綜合素質。
四、工作要求
1、本著節儉辦事,開展防震減災宣傳,做到精打細算,並確保宣傳到位。
2、堅持以人為本、實現科學發展的高度,把做好「防震減災宣傳周」活動作為維護群眾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3、抓好落實,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創新宣傳形式和手段,制定工作方案,採取切實措施,抓好落實,務求實
效,組織落實好本地區、本單位的各項宣傳活動。
4、加強
Ⅷ 福建將在何時啟動「防災減災日」宣傳周
在5·12防災減災日即將到來之際,福建省減災委、福建省民政廳5月7日在福建省救災物資儲備中心、福建省民政學校啟動「防災減災日」宣傳周。
今年防災減災日主題為「行動起來,減輕身邊的災害風險」。啟動儀式現場,地震逃生、人員疏散、搜救、傷員救治等應急演練在大雨中進行。福建省藍豹救援服務中心、福建省麒麟減防災救援服務中心、福州市曙光救援隊等18家社會組織參與此次應急演練,並對民眾進行災害救援、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和普及。
福建省民政學校學生林海明觀看了應急演練,他說,通過觀看這次演練,收獲頗豐,以後會多多學習災害救援、防災減災等知識,向家人、親友傳達相關內容,在災害到來時減輕災害風險。福州市曙光救援隊副隊長張鋆稱,2015年,福州市曙光救援隊成立。目前,該救援隊由復員軍人、愛心人士、社會人士組成。來源:中國新聞網
Ⅸ 各地廣泛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該活動具有怎樣的意義
5月7日至13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為進一步提升群眾防災減災觀念和避災逃生技能,構建全民參與防災減災的良好環境,各市區大力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防災減災系列活動。
5月9日-12日,區應急管理局協同南昌市贛英救援隊創立9支宣教小分隊,各自深層次9個鎮、街、產業園區,在村(社)疫情防控守點、便民利民病毒檢測點、區屬院校進行防災減災宣傳,派發宣傳策劃材料6000份,貼到宣傳海報1500張,展現各種應急救援裝備器械60餘件。
本次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增強了眾多消費者和學員防災減災觀念,普及化了防災減災知識,提升了災難逃生互幫互助工作能力,合理確保群眾人身安全安全性和製造日常生活平穩。
Ⅹ 防災減災日是哪一天
全國防災減災日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而設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全國防災減災日一方面順應社會各界對中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設立意義: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在全球氣候變化和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近年來,我國自然災害損失不斷增加,重大自然災害乃至巨災隨時有可能發生,我國面臨的自然災害形勢嚴峻復雜,災害風險進一步加劇。
在這種背景下,設立「防災減災日」,既體現了國家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重視,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通過設立「防災減災日」。
定期舉辦全國性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有利於進一步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普及推廣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提高各級綜合減災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
(10)防災減災宣傳周宣傳視頻擴展閱讀:
2020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5月9日至15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
為加強基層應急能力建設,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和應急管理部4月份專門下發通知,部署各地各有關部門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等應急管理重要論述精神,突出「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主題,認真組織開展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各項活動。
各地各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積極推進基層應急能力建設,廣泛開展全國防災減災日各項活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根據疫情防控的不同情況,各地因地制宜開展各類應急演練活動,完善應對各類災害事故應急指揮機制。
1、上海市舉行應急救災物資保障演練,針對上海市即將進入汛期暴雨、大潮、洪水「三碰頭」的自然災害風險,設置緊急人員轉移安置物資保障和堤防應急搶險物資保障科目。
2、黑龍江牡丹江舉行雪城疫情防控危化品泄露暨火災應急處置政企聯合演練活動,立足疫情防控和企業實際情況,檢驗完善疫情防控應急預案,提升工礦商貿行業領域復產復工和企業安全生產能力。
3、山東濟南開展社區燃氣泄露事故應急演練,利用社區應急救援站智慧城市應急雲平台,有效提高事故情況上報、設備搶修和人員疏散搶救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