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需要小麥的圖片照片或者繪畫。
B. 小麥春夏秋冬的樣子 請配圖和文字說明一下
秋天,冬小麥先後在秋分、寒露播種,十天左右就會長出針似的麥苗。
C. 小麥有什麼功效
小麥功效
1、營養豐富。小麥的主要成分是澱粉、蛋白質、氨基酸(麵筋)和B族維生素。
2、緩解壓力。小麥不僅是供人營養的食物,對緩解精神壓力、緊張、乏力等有一定的功效。
3、美容功效。進食全麥食品,可以降低血液循環中的雌激素的含量。對於更年期婦女,小麥粉(麵粉)還有嫩膚、除皺、祛斑的功效。
(3)小麥宣傳圖擴展閱讀
大麥的功效
大麥含碳水化合物63.4%,蛋白質10.2%,膳食纖維9.9%,還含有B族維生素等。大麥芽主要含α、β兩種澱粉酶、轉化糖酶。大麥芽還含麥芽糖、糊精、B族維生素、磷脂、葡萄糖等。
大麥中富含的維生素E可以防止老化、保護皮膚,並對促進血液循環。
大麥可以消暑,用炒過的大麥泡的茶即為大麥茶,是夏天很好的消暑飲品。
D. 小麥長什麼樣
小麥是小麥系植物的統稱,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禾本科植物,起源於中東新月沃土(Levant)地區,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農作物之一。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中空,葉子寬條形,子實橢圓形,腹面有溝。子實供製麵粉,是主要糧食作物之一。由於播種時期的不同有春小麥、冬小麥等。小麥是禾本科小麥屬的重要栽培穀物。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莖具4~7節,有效分櫱多少與土肥環境相關。葉片長線形;穗狀花序直立,穗軸延續而不折斷;小穗單生,含3~5(~9)花,上部花不育;自花授粉;穎革質,卵圓形至長圓形,具5~9脈;背部具脊;外稃船形,基部不具基盤,其形狀、色澤、毛茸和芒的長短隨品種而異。穎果大,長圓形,頂端有毛,腹面具深縱溝,不與稃片粘合而易脫落 。
小麥小麥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之一,它含有澱粉、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家B、卵磷脂、精氨酸及多種酶類。不但有極高的營養價值,而且小麥苗、麥芽、麥麩、麥籽均可入葯.早在1700年前,我國醫聖張仲景就創立了「甘草小麥大棗湯」這一著名葯方。由此可見小麥用於治病的悠久歷史。
E. 小麥是什麼樣子的圖片
F. 這是什麼小麥
葯用價值
金色麥(16張)
【入葯部】 秋季採收穗晾曬打實除雜質取熟實(麥)、未熟實(浮麥)曬干備用
【葯材鑒別】 性狀 穎圓形兩端略尖至6mm直徑1.5~2.5mm表面淺黃棕色或黃色稍皺縮腹面央縱行深溝頂端具黃白色柔毛質硬斷面白色粉性氣弱味淡商品帶未脫凈穎片及稃穎片革質具銳脊頂端尖突;外稃膜質頂端芒內稃厚紙質芒
【鑒別】穎橫切面:皮與種皮癒合皮表皮細胞列壁較厚平周壁尤甚;皮層細胞數列壁較厚;橫細胞列與皮表皮及層細胞垂直交錯排列紋孔;橫細胞層見管細胞種皮棕黃色細胞頹廢皺縮內珠殘余細胞類形隱約見層狀紋理內胚乳外層糊粉層其餘富含澱粉粒薄壁細胞
實粉末白色黃棕色皮片主要特徵:澱粉粒主扁平圓形、橢圓形或圓三角狀直徑30~40μm側面觀呈雙透鏡狀、貝殼狀寬11~19μm兩端稍尖或鈍圓臍點裂縫狀復粒少數由2~4或粒組橫細胞片細柱形38~232μm直徑6~21μm壁含珠狀增厚皮表皮細胞類形或角形64~216μm直徑16~42μm壁念珠狀增厚皮層細胞細條形或規則形壁念珠狀增厚非腺毛單細胞43~950μm直徑11~29μm壁厚5~11μm
【化】 幼苗含Apigenin—di—C—acylglycosides種新甙Sinapyl8D—外含Vicenin—1.isoscha—ftoside、and schaftoside或者半乳糖基異構體及蜀黍苷[Dhurrin2β—D—gluranosyloxy-2(4-hydroxyphenyl)2S—acetonitrile]葉桿含CH3(CH2)7CHO及其異構體醛醇類等揮發性物質
種含澱粉53~70%蛋白質約11%糖類2~7%糊精2~10%脂肪約1.6%粗纖維約2%脂肪油主要油酸、亞油酸、棕櫚酸、硬脂酸甘油酯尚含少量谷甾醇、卵磷脂、尿囊素、精氨酸、澱粉酶、麥芽糖酶、蛋白質酶及微量維素乙等麥胚含植物凝集素
【性味功能】 葯味甘性涼麥:養安神除煩浮麥:
麥圖片(20張)
益氣除熱止汗
【主治】 治神寧失眠婦臟躁煩躁安精神抑鬱悲傷欲哭浮麥:治自汗盜汗骨蒸勞熱
【用量用】 葯30~60g水煎服;外用麥面適量調敷燙火傷處
【宜忌】麥面畏漢椒、蘿菔
未熟麥入葯治盜汗等;麥皮治療腳氣病[6]
營養價值
麥富含澱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鈣、鐵、硫胺素、核黃素、煙酸及維素A等品種環境條件同營養差別較蛋白質含量看陸性乾旱氣候區麥粒質硬透明含蛋白質較高達14~20%麵筋強彈性適宜烤麵包;於潮濕條件麥粒含蛋白質8~10%麥粒軟麵筋差見理氣候產物形程影響十重要
麥(20張)
麵粉除供類食用外僅少量用產澱粉、酒精、麵筋等加工副產品均牲畜優質飼料進食全麥降低血液循環雌激素含量達防治乳腺癌目;於更期婦食用未精製麥能緩解更期綜合症
營養
麥主要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粗纖維、鈣、磷、鉀、維素B1、維素B2及煙酸等種尿囊素外麥胚芽富含食物纖維維素E臟少量精氨酸、澱粉酶、谷甾醇、卵磷脂蛋白解酶[7]
(每100g含)
名稱 含量
食部100
膽固醇(毫克)0
維素C(毫克)0
鈉(毫克)6.8
水(克)10
灰份(克)1.6
維素E(T)毫克1.48
鎂(毫克)4
能量(千卡)317
維素A(毫克)0
a-E1.48
鐵(毫克)5.1
能量(千焦)1326
胡蘿卜素(毫克)0
(β-γ)-E0.24
鋅(毫克)2.33
蛋白質(克)11.9
視黃醇(毫克)0
δ-E0.1
硒(微克)4.05
脂肪(克)1.3
硫胺素(微克)0.4
鈣(毫克)34
銅(毫克)0.43
碳水化合物(克)75.2
核黃素(毫克)0.1
磷(毫克)325
錳(毫克)3.1
膳食纖維(克)10.8
尼克酸(毫克)4
鉀(毫克)289
碘(毫克)0
食療價值
麥麩麥胚通加穀物類早餐食品或加入餡料、麵粉糕餅精製白麵粉麥胚或麥麩混合增加麵粉營養價值(用1/4杯麥胚代替1/4杯麵粉)蔬菜煎蛋卷撒麥胚增加營養價值麥胚用代替蛋糕甜餅堅
粗碎麥粗麥壓碎顆粒烹飪前必須浸泡(1杯麥用2杯水)烹飪間30~40鍾粗碎麥加入做麵包用面團早餐食品或奶油甜點
麥片食用前要先浸泡幾再烹制約1每杯麥片要用2杯水烹制麥片營養價值程度取決於精製程度麥烹製程麥片獲取式滾制燕麥相同穀粒放滾筒打磨[8]
宜食:血足、悸安、呵欠、失眠夢、喜悲傷欲哭及腳氣病、末梢神經炎、體虛、自汗、盜汗、汗等症患者適宜食用外婦乳適宜食用
忌食:患糖尿病等病症者適宜食用[7]
新麥性熱陳麥性平麥皮與紅豆煮粥食用津養胃水腫除熱止煩渴咽喉乾燥利便補養肝氣止漏血唾血使易於懷孕補養氣病適宜食用煎熬湯食用治淋病磨末服用能殺蛔蟲陳麥煎湯飲用止虛汗燒灰用油調塗治各種瘡及湯火灼傷
浮麥:主益氣除熱止自汗盜汗治、孩結核病虛熱婦勞熱
面:主治補虛間食用使肌肉結實養腸胃增強氣力養氣補足助於五臟水調服治療暑、馬病肺熱敷癰瘡傷處散血止痛
麥麩:主治瘟疫熱瘡、湯火瘡潰爛、跌傷折傷瘀血用醋麥麩炒貼於患處即醋蒸用熨手腳風濕痹痛寒濕腳氣交替使用直汗效都研末服用能止虛汗凡身體疼痛及瘡腫潰爛流膿或者孩夏季痘瘡潰爛能睡卧都用夾褥盛麥麩縫合墊鋪麥麩性涼並且柔軟確
麥粉:主治補益氣脈五臟調經絡炒碗麥粉湯服能止痢疾麥粉醋熬膏狀能消切癰腫、火湯傷
G. 小麥的圖片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D0%A1%C2%F3%CC%D8%D0%B4&in=17707&cl=2&cm=1&sc=0&lm=-1&pn=3&rn=1&di=1225148860&ln=27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D0%A1%C2%F3%CC%D8%D0%B4&in=20916&cl=2&cm=1&sc=0&lm=-1&pn=14&rn=1&di=1923540896&ln=27
http://www.phototime.cn/photo/A64492522.html
H. 有小麥和燕麥的模樣圖嗎
小麥和燕麥的模樣圖如下:
(1)小麥。
小麥是小麥系植物的統稱,是單子葉植物,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麥的穎果是人類的主食之一,磨成麵粉後可製作麵包、饅頭、餅干、面條等食物;發酵後可製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質燃料。小麥富含澱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鈣、鐵、硫胺素、核黃素、煙酸、維生素A及維生素C等。
(8)小麥宣傳圖擴展閱讀:
麥子,單子葉植物,禾本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莖稈中空,有節。葉長披針形。穗狀花序稱「麥穗」,小穗兩側扁平,有芒或無芒。穎果即麥粒。按播種期分冬小麥和春小麥。
麥子,世界各地都有栽培。子粒主要制麵粉,皮可作飼料,麥稈可用於編織等。
小麥屬於禾本科的小麥屬,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農作物之一,經過長期的發展,已經成為世界上分布最廣、面積最大、總產最高、貿易額最多、營養價值最高的糧食作物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麥子
I. 小麥是什麼樣的圖片
小麥是小麥系植物的統稱,是單子葉植物,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麥的穎果是人類的主食之一,磨成麵粉後可製作麵包、饅頭、餅干、面條等食物,發酵後可製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質燃料。
小麥是三大穀物之一,幾乎全作食用,僅約有六分之一作為飼料使用。兩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麥的地區,中國是世界最早種植小麥的國家之一。
生長環境:土層深厚,結構良好耕層較深,有利於蓄水保肥,促進根系發育。土壤結構是指固體(有機體和無機體)、液體、氣體的組成比例,它與土壤水分、空氣,溫度、養分有著密切關系,如沙土、重粘土結構不良,難以形成高產。
分布范圍:
1.華北地區: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
2.華東地區:山東、江蘇、安徽北部中部 ;
3.華中地區:江西、湖北;
4.西北地區: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
5.東北地區:遼寧、吉林、黑龍江;
6.西南地區:重慶、四川、貴州;
7.北方地區:內蒙古、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