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開展社區法制宣傳活動有什麼意義
開展社復區法制宣傳活動可以增制強社區居民的法律意識,提升居民知法、懂法、用法的能力,推動社區法治建設。
法治宣傳活動意義在於,讓法治意識深入人心,加強社區人民對法律知識基本了解,提升社區居民對法治意識的認知力,加強社區居民防範意識,做好社區治安管控力度。
加強社區面治安防控措施,減少違法犯罪,嚴密防範和打擊各類黑惡勢力,創造安全穩定的社區環境,努力營造良好社區治安環境。
(1)法制宣傳進社區擴展閱讀:
法治宣傳教育重點內容
除了憲法,還有民法典宣傳、防範電信詐騙、精準脫貧、掃黑除惡、教育就業、醫療衛生、征地拆遷、食品安全、環境保護、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安全生產、森林資源保護、非法集資、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防金融詐騙、社會救助等等。
法治宣傳活動的主要形式
開展法律「十進」活動(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景區、進網路、進宗教場所、進家庭、進軍營),廣泛進行座談、培訓,發放法律知識讀本、掛圖。
免費贈閱《百姓法治寶典》,舉辦廣場集中宣傳、開展主題徵文、演講比賽、文藝演出,製作微視頻、微動漫、抖音,充分運用電子顯示屏、製作公益廣告等。
『貳』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一、根據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的目標,確定法制宣傳教育的內容。要在全省公民中進一步宣傳普及憲法,使全體公民進一步掌握憲法的基本知識,忠於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權威。要從公民的實際需求出發,宣傳與經濟社會發展、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以及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增強全體公民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權利義務觀念。要立足福建的區位,大力加強反分裂國家法和與維護台胞、僑胞合法權益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促進兩岸關系發展,增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領土完整。二、要在繼續做好全省公民法制宣傳教育的基礎上,加強分類指導,重點做好對領導幹部、公務員、青少年、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農民的法制宣傳教育,進一步增強針對性。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學法用法,提高依法決策和管理經濟、社會事務的能力。所有公務員特別是司法和行政執法人員要牢固樹立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的觀念,切實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權力的能力,確保國家法律的正確實施。對青少年要重點加強守法的養成教育,使他們懂得應該遵循的基本行為准則,養成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行為習慣。要著力培養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誠信守法觀念和社會責任意識,提高依法經營和依法管理能力。要結合新農村建設,進一步提高農民的法律意識和參與農村事務民主管理能力,幫助他們了解和掌握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解決矛盾糾紛的法律途徑和法律常識;重視對進城務工人員的法制宣傳教育,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三、堅持法制宣傳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提高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要認真總結經驗,規范和深化地方依法治理工作。要進一步健全機制、完善制度、嚴格程序、強化監督,認真落實執法責任制、執法公示制和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加強執法質量的考核評議,不斷提高部門、行業依法治理工作水平。要全面推進基層依法治理,深入開展「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區」等創建活動,促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組織引導學校、廠礦、企業開展依法治理活動,促進基層工作法治化。要圍繞「平安福建」建設、和諧社會建設開展專項依法治理,解決人民群眾關注的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四、法制宣傳教育要創新形式、豐富載體、務求實效,力戒形式主義。要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大力推進法制宣傳教育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把法制宣傳教育融入社會基層組織工作和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之中,進一步擴大法制宣傳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司法機關和行政執法部門要利用案例,以案說法;工會、共青團、婦聯要結合工作對象的實際情況,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城鄉基層組織要採取多種形式,引導群眾開展自我教育的法制宣傳活動;各類學校要按照規定上好法制教育課,保證教學質量;廣播、電視、報刊要發揮媒體優勢,開展准確、通俗、生動活潑的法制宣傳;文化部門要鼓勵法制文藝創作,增強法制宣傳的吸引力與感染力。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平台,為公民獲取法律知識提供服務。要加強各種法制宣傳教育園地、陣地建設,鼓勵、引導和規范法制宣傳教育志願活動。五、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組織領導,動員和依靠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司法行政部門要抓好法制宣傳教育規劃的組織實施,協調、指導、檢查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各部門、各單位要運用各種手段和途徑面向全社會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形成分工負責、協調配合、齊抓共管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局面。普法經費要列入各級人民政府的財政預算,並在「四五」普法經費標準的基礎上逐步增加,切實保證普法工作的有效運轉。六、全省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要把立法和對法律實施的監督工作與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結合起來,推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不斷深入發展。要定期聽取同級人民政府關於普法工作的情況報告,開展視察活動、調查研究和執法檢查,督促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建立、落實法制宣傳教育評估考核機制和激勵監督機制,確保法制宣傳教育第五個五年規劃的貫徹落實。
『叄』 法制宣傳教育四進活動是進鄉村進社區進企業和什麼
法制宣傳教育四進活動是進鄉村、進社區、進企業和進校園。
『肆』 法治宣傳教育「四進」活動是進鄉村,進社區,進企業,和進什麼
法治宣傳教育「四進」活動是進鄉村,進社區,進企業,和進校園。
『伍』 普法教育宣傳內容是什麼
1、積極實施法治宣傳教育五年規劃,弘揚法治精神。
2、加強對領導幹部、公務員、青少年、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農民的法治宣傳教育。
3、推進法治宣傳教育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全民法治宣傳教育的普及率≥80%。
4、司法和行政執法人員帶頭學法守法用法,做到嚴格、公正、文明執法。
普法對象
法治宣傳教育的對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其中重點對象是各級領導幹部、公務員、青少年、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職工和農民。領導幹部學法,重在提高依法執政、依法決策能力。
公務員學法,重在提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能力。青少年學法,重在培養法治觀念。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職工學法,重在提高法律素質和依法經營能力。農民學法,重在提高法律素質。
『陸』 黑龍江省法治宣傳教育條例
第一條為貫徹落實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提高公民法治素養,增強全社會法治意識,推進法治黑龍江建設,根據憲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法治建設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是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責任主體。第三條法治宣傳教育的基本任務是:
(一)宣傳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內容,普及憲法、法律、法規基本知識和基本常識;
(二)宣傳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在全社會營造和培養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圍和法治習慣;
(三)宣傳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傳承中華優秀法治傳統,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四)宣傳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法治實踐,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第四條法治宣傳教育應當統籌規劃、分類實施,堅持經常性教育與集中宣傳教育相結合、普及性教育與重點宣傳教育相結合、法治宣傳與法治實踐相結合、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實行「誰執法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誰主管誰負責」,創新宣傳教育形式,增強宣傳教育實效。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組織領導,將法治宣傳教育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將法治宣傳教育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專款專用。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立長效機制,推進開展法治宣傳教育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進軍營活動。第六條司法行政部門是法治宣傳教育的主管部門,負責下列工作:
(一)貫徹執行並組織宣傳有關法治宣傳教育的法律法規,研究起草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制度;
(二)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法治宣傳教育總體規劃、年度計劃,匯總各單位上報的責任清單和工作目標,制定考核評估標准,並組織規劃、計劃實施、中期檢查和終期總結驗收;
(三)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協調、指導和檢查法治宣傳教育工作;
(四)會同有關部門推進法治縣(市、區)、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等多層次、多領域的法治創建活動;
(五)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培訓和考試,承辦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考核、評估及表彰的相關工作;
(六)開展調查研究,總結推廣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典型和經驗;
(七)協調有關部門將法治宣傳教育納入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教育培訓內容;
(八)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其他工作。第七條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建設、維護、運用12348中國法網黑龍江網站和12348法律服務熱線平台,為公眾提供下列公共法律服務:
(一)律師、公證、法律援助、司法鑒定、人民調解以及其他方面的法律咨詢服務;
(二)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經常發生的民事法律行為,提供民事合同範本。第八條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建立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擔任鄉村(社區)法律顧問制度,法律顧問應當為村民、居民及時解答日常生產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提供專業法律意見;接受村民、居民委託,代為起草、修改有關法律文書和參與訴訟活動;協助起草、審核、修訂村規民約和其他管理規定,為村民土地徵用補償安置、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治理保護等村(居)治理重大決策提供法律意見。第九條國家機關、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應當將法治宣傳教育列入年度工作計劃,明確相關機構或者人員負責組織實施本單位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第十條每年十二月四日國家憲法日,國家機關、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應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
逢國際公約確定的主題日、法律法規的頒布日、國家規定的紀念日、相關節日,相關部門應當開展相應主題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第十一條立法機關制定地方性法規時,應當利用網路、報刊等媒介廣泛徵求社會意見。
新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通過後,立法機關和政府的立法工作機構應當召開由行政執法機關、相關部門和單位參加的新聞發布會,將地方性法規的立法目的、規范的內容、制度設計、實施中的難點、各部門在實施中的責任及需要的准備工作等問題予以說明。
『柒』 六進宣傳指哪六進
法律分析:指通過開展普及法律的活動,使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是中宣部、司法部。
法律依據:《蘇州市司法局關於開展「深化『法律六進』推進依法治國」法制宣傳教育主題活動的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開展主題活動的重要意義
黨的十八大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一系列論述,特別是對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為深入推進「法律六進"活動拓展了新內容、注入了新動力。蘇州法治建設是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是落實「深化產業結構調整"、「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是構建「平安建設示範區"、「法治建設先導區"的重要基礎。法制宣傳教育是法治建設的重要基礎性工作,以推進依法治國為主題,通過深化「法律六進",扎實抓好「六五"普法規劃的落實,提高各級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推動全社會逐步養成自覺學法、遇事找法、辦事依法的行為習慣,是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服務大局的時代要求,是增強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針對性、實效性的現實要求,是擴大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覆蓋面的客觀要求。
『捌』 法律進社區最好宣講那些方面的法律內容
給你幾個課題:借款合同常見糾紛(結合最近出台的借款合同的司法解釋)
合理利用專所有權問題(屬結合常見的鄰里糾紛)
房屋買賣常見糾紛
法律進社區宣傳內容需要貼近居民的生活實際,根據宣傳方式的不同選擇貼合實際的宣傳內容。
『玖』 法律進社區"四個一"的內容是什麼
「四個一」活動。即建立一支農村法制宣講團,會同公安、綜治、信訪、土地等單位定期下村舉辦法制講座,提高幹群綜合素質;成立一支農村法制文藝宣傳隊,以農民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文藝形式,為群眾開展普法宣傳,營造濃厚的學法、懂法、守法、用法氛圍;成立一支農村法制教育志願者服務隊,開展送法入村進戶,指導和幫助群眾學法用法;建立一處法制宣傳教育固定陣地,各村均建立一所農民法制學校作為農民學法、「法律明白人」培訓的固定法制教育基地。
『拾』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一、圍繞中心,結合實際,確定法制宣傳教育的內容
要圍繞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圍繞「十一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要學習宣傳憲法,使憲法所規定的國家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公民基本權利義務和國家生活中的重要原則等內容深入人心;要從公民的實際需要出發,從廣西的實際出發,學習宣傳與經濟社會發展、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公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學習宣傳民族區域自治法和維護國家主權、民族團結方面的法律法規,進一步增強全區公民的法制觀念和愛國意識,培養全體公民自覺遵法守法的行為習慣,為我區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協調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二、突出重點,分類要求
要在繼續做好全體公民法制宣傳教育的基礎上,重點做好公務員的法制宣傳教育。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學法守法用法,提高依法決策及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能力。要加強對公務員的法制宣傳教育,所有公務員特別是司法和行政執法人員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的觀念,嚴格依法行使公共權力,做到嚴格執法、文明執法、公正司法、依法辦事,確保國家法律的正確實施;要繼續做好青少年的法制宣傳教育,使青少年從小養成學法守法的好習慣;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應進一步樹立誠信守法的觀念,明確社會責任,提高依法經營、管理的能力;要結合新農村建設,加強對農民的法制宣傳教育,提高農民依法維護權利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性。三、堅持法制宣傳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提高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
要認真總結經驗,全面開展地方和行業依法治理工作,進一步提高執法和管理水平;深化鄉村、社區等基層依法治理,促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圍繞平安建設、和諧社區建設以及社會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專項依法治理。要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大力推進法制宣傳教育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把法制宣傳教育融入社會基層組織和人民群眾的工作生產生活之中,在全社會形成知榮辱、守法紀、促和諧的文明風尚。四、創新形式,與時俱進,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在法制宣傳中的作用
廣播、電視、報刊要發揮主流媒體優勢,大力開展公益性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和群眾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繁榮法制文藝創作,增強法制宣傳的吸引力與感染力;充分利用互聯網平台,為公民獲取法制知識提供服務。要加強各種法制宣傳教育園地、陣地建設,增強宣傳的活力。要把法制宣傳教育與社區文化、村鎮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活動結合起來,採用展覽、講座、知識競賽、歌詠比賽等形式,寓教於樂,吸引基層群眾的廣泛參與。法制宣傳教育要力戒形式主義,增強實效。五、加強組織領導,狠抓落實
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各級領導要進一步提高對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各級人民政府要認真抓好法制宣傳教育第五個五年規劃的組織實施,大力加強基層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要把法制宣傳教育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各地各部門要把普法依法治理納入各項中心工作,擺上議事日程;各級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各界都應當高度重視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積極參與,明確職責,健全制度,齊抓共管。六、加強督促檢查,保證本決議的全面落實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要把法律實施的監督工作與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加強對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監督檢查,聽取工作情況匯報,開展視察和檢查活動,定期審議「五五」普法規劃的落實情況。各級人大代表要廣泛聯系群眾,帶頭學習宣傳法律法規,深入調查研究,積極提出意見和建議,推動法制宣傳工作不斷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