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杉達學院和上海建橋學院哪個更好一點
上海杉達學院的綜合實力要相對好一些,下面從多角度進行二者的對比分析:
一、院系專業
1、上海杉達學院:截至2020年12月,學校設有13個教學院部,開設40個本科專業,6個專科專業,涉及經濟學、法學、文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醫學、教育學8個學科門類。
2、上海建橋學院:截至2019年3月,學校設有10院1部,本科專業30個,專科專業12個。新增專業:學前教育、護理學。
二、師資力量
1、上海杉達學院:學校有649名專任教師,528名外聘教師,摺合教師總數達到913人。從專任教師的學位結構看,具有研究生學歷的603人,佔全部專任教師的92.91%,其中博士研究生183人,佔28.20%。從專任教師的職稱結構看,中級298人,佔全部專任教師的45.92%;高級職稱254人,佔全部教師的39.14%。
2、上海建橋學院:學校共有教師985人,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佔比70.1%,具有副高以上職稱佔比32.1%。專任教師中「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2人,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9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優秀輔導員1人,上海市模範教師1人,上海市優秀青年教師3名,晨光計劃項目獲得者7名。學校有行政、教輔人員175人,學校還聘有一支相對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約400名。
三、教學建設
1、上海杉達學院: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8個,上海市屬高校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7個,上海高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1個;專業教學實驗室140餘個,各類本科專業實驗室95個和基礎實驗室44個,校外實習、實訓、實踐基地34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1個,上海市外國留學生實踐基地1個。
2、上海建橋學院:學校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教育部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上海市特色專業4個,上海市本科試點專業1個,上海市精品課程9門、上海市重點課程43門、上海市特色專業建設3個、上海市教學團隊1個,上海市重點教改項目6個,上海市級教學成果獎4項。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上海建橋學院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上海杉達學院
『貳』 怎麼寫村民申請建橋報告書
可以先寫申請書,把具體情況分析進去,吧申請書交給當地負責的政府。等一段時間如果沒消息,可以通過當地媒體試一下,把相關的情況如實的跟他們講講或許有點用。
申請書範例如下:
尊敬的縣委、政府、縣水利局,我是某某村某組村民某某,在長久的生產生活中,我村村民在生產中只有靠人背馬駝,由於收種的時候大部分正值雨水季節,經常發生人、獸被水沖走的事件,造成人、獸傷亡事件,給兩岸村民生產安全帶來不便。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促進我村和相鄰村生產安全和交通暢通,避免人、獸傷亡事件的再次發生。改善農戶生產,交通條件。由於我村交通不便,人民生產生活水平底,根本無法解決該工程全部費用。故特懇請縣委、政府、縣水利局給予我村關心和幫助。真誠的期盼縣委、政府、縣水利局給予幫助。
『叄』 誰知道風水堪輿詳細流程
准備工作:
1.確認風水咨詢時間(要求約在白天以便對建築周邊環境進行勘察),確定具體地點。
2.在未實地堪輿之前,提供個人與家庭主要成員或公司主管人員出生年月日時,以供老師提前分析。
3.房主還需盡可能提供戶型圖及房子建築及遷入年。
實地勘察:
外部環境
1.小風水要與大風水相統一,關乃僑老師在每到一個新城市之前總是先用衛星定位系統對城市大環境進行分析,再找出戶主小區與城市風水的對應關系。
2.老師到達現場之後,先根據巒頭理論勘察周邊環境,看山川、形勢、氣脈、路氣、周圍、鄰家屋脊、牌坊、旗桿、墳墩、古樹等物… 實地印證電腦地圖,辨明靠山,砂水與建築位置關系,找到布局關鍵。
內部環境
1.使用羅盤立局定向:關老師主張不能片面的以陽立向,以門立向或以水立向,要實地考察後綜合判斷。立局是整盤玄空飛星風水是否能夠成功的最重要的基礎,如果立局錯誤,以後於陽宅內的布置皆會出錯,隨時催旺星變成催衰死之星。用魚線及魯班尺測出房屋中點後,在戶型圖中排出九宮飛星與八宅盤(關老師以巒頭為基礎,並以玄空為主要判斷依據,八宅為參考)。
2.觀察內六事 內六事可分為門、房、灶、路、窗、洗手間等,依據巒頭理論看其所在位置是否合適,有無明顯門沖,刀把,角煞等。
3.分宮評局,綜合理氣及巒頭,在飛星盤中標出此宅的吉凶衰旺之氣在何方何地,找出吉位與凶位。
4.風水反斷 在不對戶主八字進行分析的情況下,關乃僑老師只根據已經掌握的房屋信息推斷出房主以往的一些經歷,以驗證對房屋的風水堪輿過程是否准確。
5.依據勘察結果與戶主四柱八字,從官運、財運、人丁、文貴、六親等方面,對運勢進行剖析,並提出改善房屋建議,主要目的是讓生旺之氣流通,將衰敗之氣潛藏
6.擇日。當陽宅完成裝修之後,便要擇日入伙,選擇最吉利之日,並且不沖主家生肖之時為吉利。
大環境調理方法:
1.開渠引水或築塘蓄水。對於缺水的穴位,以此法補救;背靠來龍主脈,左右有護砂,前有明塘。來龍貫氣,護砂藏風,明塘得水,這就成了大吉地,對於一個村莊,如果附近有河流,也有採取開渠引水的方法進行改造和利用。如穴前有溪水經過,來水急躁宜築坎壩緩急而留之,如來水「撞城反背」,可將河流改道,使成環護狀。不過對大江大河,這種方法就行不通了。因此也應該按「了解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順應自然」四大原則進行調整。
2.培龍補砂:來龍低平,砂山低缺,可以人工挑土墊高填補,並植樹以增加高度,以達到避風,調整溫度濕度和降溫的目的。
3.修補住宅:如改變原住宅的大門朝向,改變門窗的大小尺寸,改變住宅內部的布局,以符合八宅術坐向「風水理論」的要求,對於正對大道或大街的住宅,可採用建照壁的辦法加以遮擋,照壁建在門外或門內。其用意一為擋風,二為避煞。
4.採用風水鎮物:風水學上的鎮物有許多種,如鎮河的寶塔。河水急湍,常常泛濫成災,建寶塔以鎮之,橋亦有鎮邪的功能,風水學認為,在水口建橋,可以起關護的作用,能留住財氣。來龍形勢急猛逆折,有不羈之象,宜建塔樓以鎮之。
5.花草樹木調整:眾所周知,植物可吸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大面積的植被可供氧,也可以它的枝葉來擋煞避邪。
內部環境調理:
1.凶位調整
盡量不在凶位上住人或工作;風水師要盡量用已經有的傢具及電器的擺放或改變牆壁顏色使五行之氣流通,不得不利用時風水物時,可以安放有能量的經幢,水晶錐或水晶球鎮住煞氣;注意提醒戶主根據流年運勢及九宮飛星及時進行調整。
2.貴位維護
利用顏色,器物的五行屬性使五行之氣流通;在告知戶主財位所在地的同時也要提醒戶主在八字中的時運是不適合發財,當身弱不勝財時更要及時提醒。
後期調整:
1.按照客戶選擇標准不同,平面圖分析或實地堪輿後,為客戶提供文字性環境分析風水策劃書,以使客戶更明確的來進行調整安排等。
2.准備風水調理用品,如經幢,門簾,沉香,水晶球,水晶洞等。
3.當完成所有裝修之後,確認主家已經完全跟老師的指示布局,並把風水用品安放在合適位置。
4.跟進進行分析完畢業後,客戶仍有不清之處再為您處做進一步的解答分析。客戶檔案入資料庫,到流年宅運改變時, 由助理電話通知提醒。
特別從網上找到了風水20訣,非常適合作為朋友們對自己的家居環境進行簡單判斷的依據。
第一訣:第一要訣須察水前向秀水可聚財
第二訣:第二要訣要觀山後靠明山當掌權
第三訣:第三要看左右手左右有樓是護持
第四訣:第四研究實與空坐實朝空小康格
第五訣:第五要訣大廈門此門要納來路氣
第六訣:第六樓宇要當運若能當運事業亨
第七訣:第七要察住宅門宅門生旺家道榮
第八訣:第八要訣觀宅主東西四命須配宅
第九訣:第九口訣看星殺要納吉氣避凶煞
第十訣:第十重點是樓層合得吉氣家榮昌
第十一訣:十一要觀大廈形形狀方整運穩平
第十二訣:十二陰陽要調和光線充沛添吉祥
第十三訣:十三忌犯孤陽煞孤陽相射血禍生
第十四訣:十四勿逢獨陰殺若犯家人暗病纏
第十五訣:十五怕見鐮刀反天橋壓反災難測
第十六訣:十六要訣恐缺角單位缺角詳吉凶
第十七訣:十七口訣怕孤峰一樓獨高人孤傲
第十八訣:十八忌廁灶居中因其居中家衰退
第十九訣:十九怕前居帶禍前居帶禍禍吾家
第二十訣:二十忌外牆烏暗若是如此樓失運
『肆』 武漢長江大橋的發展沿革
武漢三鎮位居中國腹地、長江中游,漢水由此匯入長江,擁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優勢,曾被孫中山譽為「內聯九省、外通海洋」的大商埠。至清末時期,武昌為湖北省會,漢口為商埠,漢陽也發展了一定的工業基礎。1906年,京漢鐵路全線通車,而粵漢鐵路也在修建當中,建橋跨越長江、漢水連接京漢、粵漢兩路的構思即為各方所注。 據歷史檔案顯示,在武漢建第一座長江大橋的設想最早由湖廣總督張之洞提出,用以溝通南北鐵路。 1912年5月,中國鐵路工程師詹天佑被北洋政府聘為粵漢鐵路會辦。詹天佑 在進行粵漢鐵路復勘定線的過程中,考慮到將來粵漢鐵路與京漢鐵路會跨江接軌,為此在規劃武昌火車站(通湘門車站)時也預留與京漢鐵路接軌出岔的位置。
第一次規劃
1913年,在詹天佑的支持下,國立北京大學(今北京大學)工科德國籍教授喬治·米勒帶領夏昌熾、李文驥等13名土木門學生,到武漢來對長江大橋橋址進行初步勘測和設計大橋的實習,並由時任北京大學校長嚴復將建橋意向代陳於交通部。這一次成為武漢長江大橋的首次實際規劃,當時提出建議將漢陽龜山和武昌蛇山之間江面最狹隘處作為大橋橋址,經武昌漢陽門、賓陽門連接粵漢鐵路,並設計出公路鐵路兩用橋的樣式。當時構思的橋梁結構仿照當時世界著名的最大鋼橋——英國蘇格蘭愛丁堡的福斯橋,橋面鋪設鐵路、公路、電車路、人行道。此次規劃雖然未獲實行,但其選址被歷史證明為十分適宜,與此後幾次規劃選址基本相同。
第二次規劃
1919年2月,孫中山寫就了《實業計劃》,闡述了開發中國實業的途徑、原則和計劃,提出中國經濟建設的宏偉藍圖,在其論述中即提到關於武漢修建長江大橋或隧道的選址問題。為連通武漢三鎮,孫中山當時提出「在京漢鐵路線於長江邊第一轉彎處,應穿一隧道過江底,以聯絡兩岸。更於漢水口以橋或隧道,聯絡武昌、漢口、漢陽三城為一市。至將來城市用地發展擴大,則更有數點可以建橋或穿隧道」。 1923年,由辛亥革命時的參謀長孫武組織,依據孫中山的規劃思想,編制了《漢口市政建築計劃書》。《計劃書》明確提出,「以漢陽之大別山麓(龜山),武昌之黃鵠山麓(蛇山)為基,架設武漢大鐵橋,可收平漢、粵漢、川漢三大鐵路,連貫一氣之完美」。 由於當時的平漢鐵路黃河大橋在建設過程中為求節省經費、提早通車,因此建築質量較差,僅作為臨時橋梁使用。1921年,北洋政府擬建黃河大橋新橋並施行公開招標,交通部又聘請美國橋梁專家約翰·華德爾(John A.L. Waddell)為顧問,除籌建黃河大橋新橋外,並請其設計武漢長江大橋。 華德爾選擇的橋址與1912年北京大學所擬位置大致相同;設計方面採用簡單桁梁、錨臂粱、懸臂粱混合布置,並主張使用合金鋼建橋以減輕重量,預算建築費用為970萬銀元,華德爾並建議向美商貸款。華德爾的方案曾引起政府關注,擬定橋址也做過實地鑽探,惟由於建設費用龐大,計劃也不了了之。
1927年1月,廣州國民政府遷都武漢;同年4月合並武漢三鎮,設武漢市。1929年4月,國民政府成立武漢特別市政府,進一步推動了武漢的市政建設。同年劉文島任武漢特別市市長後,再次邀請華德爾來華,研商長江建橋之事。 華德爾對1921年的設計方案作出了修訂,為保證長江輪船的通行,大橋採用簡單桁梁並設升降梁,全長4010英尺,共15孔,橋面一層由公路鐵路共用,橋面升起時可高出最高水面150英尺。這次計劃同樣由於耗資巨大而無下文,且國民政府正忙於應付內部軍事派系斗爭,包括蔣桂戰爭、中原大戰等內戰,無暇顧及長江大橋的建設。
第三次規劃
1935年,鑒於粵漢鐵路即將全線建成通車,平漢、粵漢兩路有必要在武漢連通。當時鐵道部曾考慮仿照1933年建成的南京鐵路輪渡,但由於武漢的長江水位漲落幅度比南京大一倍,兩岸引橋工程較困難,被迫擱置鐵路輪渡的方案。同年,由茅以升擔任處長的錢塘江大橋工程處又對武漢長江大橋橋址作測量鑽探,並請蘇聯駐華莫利納德森工程顧問團合作擬定又一建橋計劃。計劃為一座固定式的鐵路公路聯合橋,橋址位於武昌黃鶴樓到漢陽蓮花湖北劉家碼頭之間,全長1932米,設兩台7墩8孔,6、7號橋墩間為大型輪船通航航道,主跨237.74米,以拱形鋼梁架設於6、7號墩之上,橋下在最高洪水位時凈高30米;橋面一層,公路鐵路並列。包括漢水鐵路橋和引橋在內,工程需要花費國幣1060萬元。為了募集資金,還曾擬定了過橋收費、分期還本付息的辦法。惟由於集資困難,結果也不了了之。1937年3月,長江南岸的粵漢鐵路徐家棚站(今武昌北站)與北岸平漢鐵路劉家廟站(今江岸站)之間的鐵路輪渡通航,火車乘渡輪過江從此成為「江城一景」。
第四次規劃
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後,百廢待興,而興建武漢長江大橋的計劃也再度舊事重提。湖北省政府於1946年8月25日舉行會議,決定邀請粵漢區、平漢區鐵路管理局及中國橋梁公司共同組織成立武漢大橋籌建委員會,省政府主席萬耀煌為主任委員,茅以升為總工程師; 同年9月初中華民國行政院工程計劃團團長侯家源偕同美國橋梁專家鮑曼等考察武漢長江大橋橋址。 同年,由中華民國內政部營建司司長哈雄文陪同美國市政專家戈登來漢視察,並有平漢區鐵路管理局局長夏光宇參加 ,當時提出的建橋意見是:鐵路和公路合並可降低造價,位置仍以龜山、蛇山之間為宜;為減少墩數、便利船運,決定改用較長跨度的懸臂拱橋,設4墩5孔,同時考慮到鐵路干線運輸日益繁忙,大橋可適當提高載重等級。後因國共內戰、經濟困難,國民政府無暇顧及長江大橋的建設,武漢長江大橋的計劃再次擱置。
第五次規劃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不久,時年63歲、自1913年起多次參與武漢長江大橋規劃、勘探的李文驥,聯合茅以升等一些科學家、工程師向中央人民政府上報《籌建武漢紀念橋建議書》,提議建設武漢長江大橋,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成功的紀念建築」,並詳述前四次規劃經過和受挫的原因,論述當時中國能建成大橋的可能性與具體工程內容、經費預算(600億舊人民幣)等。 中央政府對此甚為重視,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會議上通過建造長江大橋的議案,並於1949年末電邀李文驥、茅以升等橋梁專家赴京,共商建橋之事。
根據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的指示,中央人民政府鐵道部立即著手籌劃修建武漢長江大橋。1950年1月,鐵道部成立鐵道橋梁委員會,同年3月成立武漢長江大橋測量鑽探隊和設計組,由中國橋梁專家茅以升任專家組組長,開始進行初步勘探調查,李文驥第五次赴武漢參與長江大橋設計和測量勘探,惟李文驥當時已抱病在身,並堅持工作至1951年6月,同年8月病逝。
專家組先後共作了八個橋址線方案,並逐一進行了縝密研究,所有的方案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利用長江兩岸的山丘以縮短引橋和路堤的長度。1950年9月至1953年3月,曾三次召開武漢長江大橋會議,就有關橋梁規模、橋式、材質、施工方法等進行討論。1953年2月18日,毛澤東在武漢聽取中共中央中南局領導關於大橋勘測設計的匯報,並登上武昌黃鶴樓視察了大橋橋址。大橋選址方案經中央財經委員會批准確定後,鐵道部立即組織力量進行初步設計。 1953年3月完成初步設計,延聘蘇聯專家進行指導並委託蘇聯交通部對設計方案鑒定。 1953年4月1日,周恩來批准成立武漢大橋工程局(今中鐵大橋局集團的前身),負責武漢長江大橋的設計與施工,彭敏任局長兼黨委第一副書記,楊在田、崔文炳任副局長,汪菊潛任總工程師。同年7月至9月,鐵道部派出代表團攜帶武漢長江大橋全部設計圖紙資料赴蘇聯首都莫斯科,請求蘇方協助進行技術鑒定,蘇方為此派出由25名橋梁專家組成鑒定委員會進行研究,鑒定會的改進建議包括稍微調整漢陽岸的橋址、同意採用氣壓沉箱法施工等,且鑒於桁架梁結構的丹東鴨綠江大橋在朝鮮戰爭中被炸毀時梁部墜落,故處於戰備考慮建議長江大橋橋梁形式改為三孔一聯等跨連續粱。1954年1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第203次會議聽取了時任鐵道部部長滕代遠關於籌建武漢長江大橋的情況報告,並通過了《關於修建武漢長江大橋的決議》,決定採納蘇聯的鑒定意見、批准長江大橋的初步設計,正式任命彭敏為武漢大橋工程局局長,楊在田、崔文炳任副局長,同時批准了1958年底鐵路通車和1959年8月底公路通車的竣工期限。
1954年,國務院批准了鐵道部聘請蘇聯專家組來華支援的請求。1954年7月,蘇聯政府派遣了以康斯坦丁·謝爾蓋耶維奇·西林(Константин Сергеевич Силин)為首的專家工作組一行28人來華進行技術援助。西林是蘇聯著名橋梁專家,曾於1948年至1949年間兩次赴中國,協助修復東北地區鐵路和松花江大橋,並參加過成渝、天蘭、蘭新鐵路的橋梁建設[11]。西林來到中國後,表示認為長江大橋不宜採用氣壓沉箱法施工,原因是長江水深流急,沉箱需要下沉深達30米至40米,在接近四個大氣壓的環境下,每名工人只能每天工作約半小時,實際作業時間僅有十幾分鍾,而且只能在枯水季節的幾個月內進行施工,必然大大延長施工時間、危害工人的健康,而且需要購置大量特殊設備,加大工程投資。西林建議用管柱鑽孔法,不但能在水面施工,不受深水期的限制,而且不影響工人身體健康,但這種方法當時仍然是一種新技術,蘇聯也尚未實踐過。大橋建設部門對管柱鑽孔法的設計方案經過三個月的討論和半年的試驗,證明確實可行,經請示鐵道部長滕代遠、總理周恩來後,國務院於1955年上半年批准對新方案「繼續進行試驗,並將新舊方案進行比較,也是落實黨中央提倡的『依靠群眾,一切通過試驗』的方法」。
1954年2月,在1950年初步勘測的基礎,由地質部、水利部、鐵道部聯合組成的武漢長江大橋地質勘探隊,開始進行武漢長江河槽及兩岸的地質評估。同年夏秋,武漢遭遇了自1855年有水文記錄以來的最大洪水,勘探隊最終在1955年1月10日完成了武昌黃鶴樓和漢陽龜山之間的地質評價。1955年1月15日,武漢長江大橋橋址選線技術會議在漢口召開,正式決定選擇龜山、蛇山一線。1955年2月,鐵道部成立了武漢長江大橋技術顧問委員會,作為大橋工程的技術咨詢機構,茅以升任主任委員,其他委員包括羅英、陶述曾、李國豪、張維、梁思成等。1955年5月下旬至6月初,按管柱鑽孔法編制出武漢長江大橋技術設計方案,鐵道部集中全國著名的橋梁專家和橋梁建築工程師,舉行了武漢長江大橋技術設計審查會議,對大橋的技術設計、施工進度和總預算進行了周密的審查。同年7月18日,國務院批准了這些報告,標志著武漢長江大橋建設工程開始進入實施階段。 經國務院批准後,武漢長江大橋於1955年9月1日提前正式動工。武漢長江大橋全部工程除了大橋本身以外,還包括大量配套工程,包括漢水鐵路橋、大橋聯絡線、由丹水池站經江岸西站至漢水鐵路橋頭的漢口迂迴線(今京廣鐵路正線)、江岸站至江岸西站的聯絡線、江岸西編組站、漢西站、漢陽站等設施, 其中漢水鐵路橋和長江大橋正橋和引橋工程由鐵道部武漢大橋局負責施工,其餘鐵路及跨線橋工程由鐵道兵施工。鐵路從粵漢鐵路武昌南站起,以立體交叉跨越武珞路、中山路、武昌路、解放路,沿蛇山至黃鶴樓處,橫跨長江,過江後沿龜山以立體交叉跨越漢陽月湖正街,至阮家台處過漢水,又跨越張公堤及仁壽街至玉帶門站與京漢鐵路接軌。早在進行大橋設計規劃的同時,作為武漢長江大橋配套工程之一的漢水鐵路橋於1953年11月27日率先動工興建,兩岸鐵路聯絡線工程也同時開始進行,並於1954年11月12日建成,1955年1月1日正式通車。而漢水公路橋也於1954年10月30日開工興建,1955年12月建成通車,並被命名為「江漢橋」。
蘇聯政府獲悉武漢長江大橋採用管柱鑽孔法施工後,於1955年底派出以運輸工程部部長科熱夫尼科夫為首的代表團來華,參觀長江大橋的施工。最終,西林的管柱鑽孔法獲得了蘇聯政府的認可,同月中國鐵道部與蘇聯運輸工程部簽訂了協議,對這種施工技術作出了正面評價。大型管柱鑽孔法使大橋施工速度大為提高,橋墩基礎工程從全面開工到基本完成僅用了一年零一個多月的時間。
1956年6月,大橋鋼梁鉚了兩個月後,工人發現有的鉚釘不能全部填滿眼孔,有松動。大橋局立即進行現場試驗,證實了工人的發現,於是下令,在鉚釘施工辦法沒有解決以前,停止鉚釘鉚合,鋼梁停止拼接。直至10月,長江大橋鋼梁鉚合試驗得出結論,鉚釘完全填滿眼孔,並高出國家指標5%,大橋工程才重新啟動。1956年10月,大橋各橋墩下沉管柱和從管柱內向江底岩盤鑽孔的工作全部完成。 1957年3月16日,大橋橋墩工程全部竣工。長江大橋採用3聯9孔的等跨間支梁進行安裝,使用平衡懸臂拼裝架設法,從武昌、漢陽兩岸分別同時向江中同時推進,全部鋼梁均由山海關、沈陽橋梁廠製造,鋼材由鞍山鋼鐵提供;1957年5月4日,大橋鋼梁順利合攏,同日舉行了慶祝大會。武漢長江大橋(連同配套工程)總投資預算1.72億元人民幣,實際只用了1.384億元;大橋本身造價預算7250萬元,實際只用了6581萬元。
1956年6月,毛澤東從長沙到武漢,第一次游泳橫渡長江,當時武漢長江大橋已初見輪廓,毛澤東即興寫下《水調歌頭·游泳》一詞,其中廣為傳誦的一句「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正是描寫武漢長江大橋的氣勢和重要作用。1957年9月6日,毛澤東第三次來到武漢長江大橋工地視察,並從漢陽橋頭步行到武昌橋頭。
1957年9月25日,武漢長江大橋全部完工,並於當天下午舉行正式試通車,10月1日,我國發行了一套兩枚紀念郵票《武漢長江大橋》 。
1957年10月15日,5萬武漢人民在武漢長江大橋,舉行了大橋落成通車典禮。 總設計師:茅以升
設計單位:鐵道部勘測設計院
建設單位:武漢大橋工程局
施工單位:鐵路部大橋工程局負責大橋管柱基礎、墩台、梁體及鐵路聯絡線施工,武漢市建設局負責公路橋橋面及兩岸引道的協同施工,武漢市建設局同時負責公路橋橋面維修管理。武漢市建設局負責公路橋橋面維修管理,其餘均由鄭州鐵路局武漢長江大橋橋工處維修管理。
技術指導:前蘇聯橋梁專家、蘇聯科學院院士西林等人組成的28人的專家組。
參與人員來源:鐵道部北京橋梁事務所,茅以升先生的中國橋梁公司,南方的廣州鐵路局,東北的哈爾濱鐵路局,等。
武漢長江大橋技術顧問委員會:主任茅以升,委員包括羅英、陶述曾、李國豪、張維、梁思成等。
『伍』 南京長江大橋是誰造的
鐵道部設計總局大橋設計事務所等等。
南京長江大橋勘測設計背景:
1956年,武漢長江大橋還在建設之中,國家又做出了在南京建設長江大橋、貫通京滬鐵路線的決定。鐵道部大橋工程局決定進行南京長江大橋勘測設計工作。
武漢大橋的設計施工是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進行的,而南京大橋的設計工作則全部由中國完成。同年5月,鐵道部設計總局大橋設計事務所接受了設計南京長江大橋的任務,開始進行大橋草測工作,12月草測完畢。
1958年初,將南京長江大橋設計任務改交大橋工程局承擔,在大橋工程局成立了以王序森為組長的南京長江大橋設計組。8月,建橋設計方案經討論決定:
(一)同意橋址選定在寶塔橋;
(二)同意按鐵路、公路兩用橋設計,並考慮橋下可通過萬噸級海輪;
(三)大橋的修建應根據多、快、好、省方針進行,並適當考慮城市的需要及美觀的要求。根據初步設計,大橋的初測工作於1958年8月開始,12月完成。
長江大橋建造意義
新中國成立以前,長江上沒有一座大橋,只能通過輪渡過江,交通十分不便。新中國成立以後,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車了武漢長江大橋,蘇聯專家為大橋的設計與建造提供了大量的指導,它是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 ,連接了京漢鐵路和武廣鐵路。
1968年,第一座由中國獨立自主建造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在中國橋梁史乃至世界橋梁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是中國橋梁建設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極大的經濟意義、政治意義和戰略意義。
改革開放後,特別是1995年以來,隨著建設資金來源的多元化,原均為國家撥款,建後不收過橋費;大量的高投入、高技術、大跨徑的長江大橋如雨後春筍一樣紛紛修建起來。通常把橫跨長江及其較大支流具有較大工程性的橋梁統稱為長江大橋。
溯江長江幹流而上的金沙江、通天河、沱沱河有已建成或在建的大橋共46座(由於金沙江以上河段的橋梁建設規模較小,資金需求量少,省、市、縣級地方政府都可能有各自的建橋計劃,難以准確統計,因此設計中或規劃中但未正式開工的橋梁未計入)。
因此,長江及其正源流金沙江、通天河、沱沱河上的大橋已達105座(含隧道)。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長江大橋;網路-南京長江大橋
『陸』 上海建橋學院是幾本
是本科最後一個批次錄取,即三本錄取(對於取消三本批次的省份,即只有一本和二本批次,屬於二本批次)。截至2018年5月,學校設有10院1部,本科專業30個(專業方向56個),專科專業12個。
上海建橋學院在上海是本科批次招生,我們可以說上海建橋學院是本科大學。(上海從2016年起,在高考錄取中取消一本、二本的劃分,所有本科院校平等競爭。)但如果你不是上海考生,上海建橋學院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二批招生的話,你也可以說上海建橋學院是二本大學。
2、教學建設:
截至2018年5月,學校學生獲得的國家級獎項累計329項,獲得的省部級獎項累計249項。
截至2018年5月,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16679.02萬元人民幣,教學用計算機6160台,多媒體教室174個,多媒體教室和語音實驗室座位總數18168個;學校建有9個二級實驗中心,2個公共實踐教學資源共享基地,各類實驗室147個。
截至2018年10月,學校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教育部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上海市特色專業4個,上海市本科試點專業1個,上海市精品課程9門、上海市重點課程43門、上海市特色專業建設3個、上海市教學團隊1個,上海市重點教改項目6個,上海市級教學成果獎4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
學校是上海市首批自主招生改革試點單位,是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試點單位,學校還獲准成為首批「上海市技師學院」「上海市高校創業指導站」和「上海市高校輔導員培訓基地」。學校機電學院的數控實訓基地為國家級示範性數控實訓基地。學校加入上海市西南片高校聯合辦學,參與上海高校課程資源共享中心建設。
引用資料:上海建橋學院_網路
『柒』 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杉達,建橋哪個好
上海杉達學院相對好一些,住宿伙食都非常不錯,管理嚴格,學風較好,圖書館較大;下面從多角度進行三者的分析對比:
一、師資力量
1、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學校現有專任教師500多人,近100人擁有或者正在攻讀國內外博士學位,其中50餘名教師擁有或正在攻讀國外碩、博士學位,220人次的教師有海外培訓經歷。
2、杉達:學校有649名專任教師,528名外聘教師(摺合264人),摺合教師總數達到913人。從專任教師的學位結構看,具有研究生學歷的603人,佔全部專任教師的92.91%,其中博士研究生183人,佔28.20%。
3、建橋:學校共有教師985人,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佔比70.1%,具有副高以上職稱佔比32.1%。專任教師中「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2人,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9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
二、院系專業
1、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下屬設有學前教育學院、初等教育學院、健康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語言文化學院、商學院、人工智慧學院、通識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教育學院10個二級學院。
2、杉達:學校設有13個教學院部,開設40個本科專業,6個專科專業,涉及經濟學、法學、文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醫學、教育學8個學科門類。
3、建橋:學校設有10院1部,本科專業30個(專業方向56個),專科專業12個。新增專業:學前教育(本科)、護理學(本科)。
三、學科建設
1、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上海市教委本科重點課程16門,上海市高校精品課程7門,上海高校示範性全英語教學課程4門。
2、杉達: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8個,上海市屬高校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7個,上海高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1個。
3、建橋:學校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教育部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上海市特色專業4個,上海市本科試點專業1個,上海市精品課程9門、上海市重點課程43門。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上海建橋學院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上海杉達學院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
『捌』 武漢長江大橋誰建造的
從武漢長江大橋歷史可以看出,武漢長江大橋是誰設計建造的。請看:
1913年——北京大學德籍教授喬治·米勒在當時川漢鐵路督辦詹天佑的支持下,帶領北京大學土木科畢業生13人,作「武漢紀念橋」的計劃和測量,提出了自龜山與蛇山間的橋址線及橋式3種,均為公鐵兩用橋。這是在武漢修建現代化橋梁的第一次設想。
1919年——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也具體提出在武漢建設長江大橋的設想。此後的數十年間,華德爾(美國人)、茅以升、羅英、李文驥、梅日易春等一批又一批中外橋梁專家及國人均對萬里長江第一橋傾注了無限激情,然而這一夢想在舊中國始終未能實現。
1934年——茅以升主持的錢塘江橋工處又對長江大橋的橋址作測量鑽探,並請駐華莫利納森德森工程顧問團擬定又一建橋計劃:橋址在武昌黃鶴樓到漢陽蓮花湖北劉家橋碼頭,橋長1932米,設兩台7墩8孔,6、7號墩間主跨237.74米,以拱形鋼梁架設於6、7兩墩之上;橋面一層,公路鐵路並列;橋下在最高洪水位時凈高30米,可通航最大江輪;在漢江上分設鐵路橋和公路橋,工期4年。這兩個計劃均給後人建橋以啟示。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決定修建武漢長江大橋。
1950年——政務院責成鐵道部進行勘測和設計。(1950年,王序森擔當了武漢長江大橋鋼梁設計組組長。在開國之初修建這一技術復雜的浩大工程缺乏經驗,請了蘇聯專家作技術援助,而王序森過去所習慣的美國橋梁標准與蘇聯的有較大差異,在接受蘇聯橋梁規范研討任務後,他刻苦自學了俄文,很快能以閱讀俄文專業書籍,對比美蘇技術標准,貫通了兩者的聯系和不同,這就便於在理論原則基礎上理解和執行蘇聯專家的建議。)
1953年——3月完成初步設計,延聘蘇聯專家進行指導並委託蘇聯交通部對設計方案鑒定。(1953年時任武漢長江大橋工程局技術科長的王序森,與我國橋梁專家、時任副科長的劉曾達一道,一面自己畫鋼梁方案,一面領導全科進行武漢長江大橋的總體設計和施工設計。在武漢長江大橋的鋼梁設計中,為充分發揮材料強度,簡化製造工作,方便在江面高空拼鉚作業,主桁桿件採用了H型截面,考慮了桿件的互換,以適應橋梁製造工廠採用無孔拼裝工藝,這對於保證鋼梁製造和安裝時的精確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採用的懸臂架設法,則是我國架梁技術的一項重要進步。這些都是在王序森具體指導下,由絕大多數年輕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出來的,而且其布置和細節還為我國以後修建的很多長大鋼梁所沿用。)
1955年——年初,鐵道部大橋工程局編制了技術設計,9月1日建橋工程開工。
1957年——9月底,竣工。10月15日正式通車。
而如今,武漢內共有橋梁109座,其中,跨長江、漢江橋梁9座,立交橋(高架橋)10座,人行天橋32座,跨河及其它橋梁58座,橋梁及高架總面積達42萬平方米。
『玖』 捐資建橋建設家鄉倡議書
捐資修路倡議書
—您我同攜手 長江更美好
各位企業主、各位有識之士和愛心人士:
長江鎮 —我們踏上人生的故鄉,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這里的山山水水滋養了心中永遠的依戀,故鄉的每一變化,無不凝聚著您的熱心參與。近年來,盡管我們的家鄉面貌日新月異,但她的現實,還不盡善盡美。毋庸諱言,我們通往鐵礦、麻塘、新源、熬洲和連接開雲鎮的坪塘、板橋等村的道路,目前損毀嚴重,泥石當道,凹凸不平,交通極為不便,嚴重影響群眾出行,阻礙家鄉經濟的發展,民眾怨聲載道,道路建設迫在眉睫。「路通財就通」,這是我們的共識。經鎮黨委、政府研究,報請縣人民政府領導批准,我們將修建一條青石大道。
道路全長約X,寬X,厚X,墊土X工程造價X萬左右。資金來源主要有兩個渠道。第一,財政分年度解決;第二,當地政府自籌。通過的努力,鎮政府自籌部分X萬元基本落實,但仍有部分缺口。工程動工在即,誠摯希望各位插青及社會各界人士熱心參與,積極捐資,為建成青石線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
修橋修路誠乃惠及子孫之美政,捐款獻力更是積德行善之義舉。在此,我們謹向各位倡議:為修好這條富民路、造福路、公德路,請慷慨解囊,共襄盛舉!待大道建成之日,為彰顯善行,激勵後人,將於大道最顯眼處矗立功德碑,個人捐資X元以上、單位(企業)捐資X元以上者,均刻石銘記;個人捐資X元以上者,均張榜予以公布。
我們堅信:道通則人興,路通則財旺,長江鎮將會變得更加美好,我們的明天將更加燦爛輝煌!
祝你身體健康,合家幸福!
X年X月X日
關於質優價廉售後還好太陽能路燈廠家,你可以到潢川利民科技一對一根據你們當地的情況,專門定製生產適合你們當地情況的太陽能路燈。這樣不僅大大的提高了利用率,也節省了不少的金錢和人力。
『拾』 三國殺策劃書
xxx學院首屆「戰火杯」三國殺大賽計劃書
目的:為豐富大學生課餘生活,展示大學生風采,動漫社計劃以一次三國殺大賽來活躍社團氣氛,吸引更多喜愛桌游的朋友們一起加入,在開心和樂的氛圍中度過我們的精彩時光。
主辦單位:xxxx學院xxxx社
協辦單位:xxxxx學院xxx系團委社團部、xxxx院xxxx社
活動名稱:「xx杯」三國殺大賽
比賽地點:xxxx學院 2306
活動對象:xx學院全體師生
活動形式:團隊報名參加,比賽以隊伍積分形式進行
報名方式:以隊伍為單位,每隊由隊長將隊員名單交至系社團部,各系內部選拔進行預賽,每系選出兩支代表隊上報至院團學辦公室社團部,經整理後,進入決賽階段。
比賽時段:預賽11月23日至12月3日
決賽12月7日至12月10日
獎項設置:xx獎,xx獎
比賽需知:
1. 本次比賽採用4V4積分賽,雙方各派出4名隊員,按抽簽順序一次抽取身份牌,比賽結束計算總分,得分高的隊伍勝出。
2. 本次大賽的參賽隊伍除一支主辦方代表隊以及教師代表隊以外,都以系為單位,每隊為5——7人,(4人為比賽隊員,其餘為替補)當隊伍人數不足4人時視為棄權。
3. 比賽規則按照三國殺官方游戲規則
計分規則:
正方勝利:主公和忠臣(包括死亡的忠臣)都得5分
反方勝利:反賊(包括死亡的反賊)都得5分
內奸勝利:活的內奸得5分,死亡的內奸得1分,加分:殺死任何其他角色有1個算1分
補充:
1.主公殺死忠臣-2分(即使輸了也要扣分)
2.內奸的加分即使輸了最後也要計分(內奸輸也可以有分)
3.若主動違反默認游戲規則:如忠臣殺死主公,內奸中途殺死主公等-10分
角色 主公獲勝 反賊獲勝 內奸獲勝
主公 9+X(X=存活忠臣數量) 0 3
忠臣 仍存活8
已死亡7 0 0
反賊 0 仍存活12
已死亡9 0
內奸 存活到與主公單挑10/已死亡0 仍存活5-X(X=存活的反賊數量)/已死亡0 15
工作人員安排:
活動總負責人:xxx
負責清理現場,維持現場秩序工作人員:xxx、xxx、xx記分員:xxx.xxx
賽場注意事項:
1.禁止隨意喧嘩。
2.活動全過程要遵循工作人員的指揮;
3.觀眾區和比賽區保持良好建橋學院的學子風采。
4.如有任何問題可咨詢在場工作人員。
望老師閱後能批准舉辦此次活動。
此致
敬禮
xxxx社
2008年11月
這是我搞比賽時的計劃書,不知道能不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