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鄭州市殘疾人康復教育中心怎麼樣
簡介:鄭州市殘疾人康復教育中心 隸屬於鄭州市殘聯,是一所綜合性殘疾人康復、培訓和活動機構,承擔著為全市殘疾人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康復訓練、文體活動、殘疾人用品用具服務等職能。康教中心內設辦公室、康復科、培訓科、宣傳科、後勤科、聽力言語康復中心、假肢矯形器裝配中心、腦癱兒童訓練中心、殘疾人輔助用品用具服務中心、殘疾人創業服務中心等機構,卓有成效地開展各項工作。
Ⅱ 康復科簡介
現在這類的地方是有很多,目前來說這算不錯的。
Ⅲ 康復中心是什麼啊
康復中心擔負著對傷病者和殘疾者在身體功能上、精神上和職業上進行康復醫治、訓練的任務,所運用的康復醫學是一門涉及眾多基礎科學、臨床科學和社會科學學科的跨科性的綜合學科。通過治療與訓練,使弱能者能夠按其弱能程度,充分發揮其體力、智力及社交能力,使只有部分的器官和組織的殘病者最大限度地達到不完全殘廢,使身體留有的功能發揮最有效的作用。
殘疾人康復中心是為殘疾人提供康復醫療、教育、職業、社會等康復服務的綜合性康復機構和技術資源中心,承擔著康復訓練與服務、康復技術人才培養、社區康復服務指導、康復信息咨詢服務、康復知識宣傳普及、康復研究和殘疾預防等工作。
Ⅳ 江蘇省人民醫院康復科簡介
江蘇省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
江蘇省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是目前國內綜合醫院中規模最大,臨床、教學和科研水平最高的康復醫療機構之一。是江蘇省康復醫學會和江蘇省康復醫學培訓中心的掛靠單位,也是衛生部認定的全國康復醫學培訓基地。是運動醫學博士學位點,運動醫學和康復醫學的碩士學位點。
一、業務范疇
1、神經疾病康復:腦卒中、腦外傷、脊髓損傷、周圍神經損傷、帕金森氏病、腦癱、小兒麻痹後遺症等。
2、骨關節疾病康復:各種類型的骨關節炎、頸椎病、肩周炎、腰腿痛、脊柱側彎、骨折後功能障礙、肌腱和關節損傷後功能障礙、運動創傷、風濕和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置換術後等。
3、內臟疾病康復:冠心病、高血壓病、慢性心衰、糖尿病、肥胖症、慢支肺氣腫、哮喘等。
4、其它:慢性疼痛康復、急性和慢性炎症的理療(五官、皮膚、呼吸)、5、亞健康狀態的咨詢與康復、痔瘡的非手術治療。
二、主要醫療手段
1、運動治療:有氧訓練、肌力訓練、關節活動訓練、平衡訓練、協調訓練、步行訓練、輪椅訓練、牽張訓練等。
2、理療:低頻電療、中頻電療、高頻電療、超聲治療、蠟療、光療、磁療、高電位治療、體外反博、生物反饋治療。
3、神經肌肉促進技術。
4、作業治療:日常生活活動訓練、壓力治療等。
5、中國傳統康復治療:推拿、關節松動技術、導引、傳統拳操(太極拳等)、針灸、火罐等。
6、牽引治療:頸椎和腰椎牽引。
7、言語和吞咽障礙的評定與治療。
8、運動控制障礙的系列治療(手法、訓練、注射、手術)。
9、注射治療(神經阻滯治療、局部封閉、骶管封閉、關節腔注射等)。
10、痔瘡治療。
11、康復生物工程技術:假肢和矯形器(中德現代矯形器研究中心)。
12、康復評定:三維步態分析和動態肌電圖、等速肌力測試與訓練、心電運動試驗、紅外熱像圖、平衡能力測定、高級腦功能測定、腦循環測定等。
技術力量:教授和主任醫師3名,副主任醫師5名,主治、住院醫師8人,治療師23人,護士16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2人,碩士學位8人;經過國外和香港專業培訓的技術人員11人。
臨床規模:門診面積800米2,門診日診療400-500人次。病房50張床位。
Ⅳ 康復機構如何有效的開展宣傳工作
我處的主要做法是:一選配寫作功底扎實,能力素質高的專人負責宣傳工作;二制定信息宣傳工作安排意見,明確信息宣傳工作重點,把信息宣傳任務分解到各科室;三加強與上級部門、電視台、報刊等新聞媒體的溝通銜接,及時把我處的工作動態、經驗做法宣傳出去;四加強與各科室的溝通協調、廣泛挖掘宣傳素材;五制定信息宣傳獎勵措施,激勵幹部職工積極投身信息宣傳工作。二 宣傳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宣傳意識不強 由於「業務本位」思想作祟,部分工作人員認為宣傳工作只是園林工作的「副產品」和「衍生物」,忽視了宣傳與業務的統一性,對宣傳工作敷衍了事,消極應付目標考評,在撰寫宣傳材料時,有隻求數量、不講質量的情況,導致宣傳質量不高,宣傳文章出彩不多。 2.宣傳力量較弱 我處主要宣傳力量往往集中在少數人員身上,並且未受過系統的培訓或學習,自身寫作水平尚有待提高,遇到大型宣傳報道及調研任務,往往力不從心。要想真正做到及時、全面地報道園林隊伍建設和業務工作,必須加大宣傳隊伍、提高宣傳水平及能力。 3.宣傳方法單一 宣傳報道大多是以文字宣傳為主,電視、網路宣傳為輔。根據園林工作發展的需要,各個季節階段均有不同的工作重點和宣傳重點,在實際工作中雖然也圍繞這些重點進行宣傳,但仍停留在就事論事的現象報道,未能有效開展全方位、多角度、廣鏡頭的立體性、深刻性的專題宣傳。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三 加強宣傳工作的對策建議 1.要勤於學習、提高認識,增強宣傳能力 由於宣傳報道是一項政策性、理論性、業務性都很強,而且涉及面廣的工作,要想做好宣傳報道工作,就必須堅持「用學習促提升」的理念,堅持在學習中感悟,在感悟中練筆,在練筆中提高,努力把握學習時機,注重拓寬學習渠道,著力提高學習深度,力求讓我們的眼界廣一點,視野寬一點,思想深一點,筆鋒尖一點,為准確傳播組織管理理念、宣傳組織典型、報送組織工作信息奠定堅實的基矗 2.抓住特點,及時宣傳 我處應根據工作的特點,針對季節變化和植物生長等問題,及時宣傳。如夏季是樹木生長的旺盛期,對行道樹修剪進行重點報道;防颱防汛期間對拔除風倒樹、險樹進行報道等。 3.關注熱點,多途徑宣傳 熱點問題的宣傳,是新聞宣傳工作的重點,因為熱點問題的報道容易引起人們普遍的重視與關注。比如夏季病蟲害防治、解決樹木擋光問題、義務為公交車通行修剪樹木、義務在校園修剪樹木等社會公益活動;除了板報、報紙等,我們還可以通過網路宣傳。目前,網路宣傳已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宣傳方式,網路消除了因時間、空間、形式等方面帶來的不便,縮短了雙方間的距離,發揮了網路的優點,使我們無障礙地自由表達和傳遞各種信息及動態,這對於從事宣傳思想工作的人員來說,正是准確把握思想動態的最好渠道,同時也架起了心靈溝通和感情聯絡的橋梁。 4.應急、搶險工作,第一時間宣傳 處理應急、搶險工作快速、安全、圓滿,尤其能體現一個組織強大的凝聚力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如2010年城-管達標檢查、全國文明城復檢、「7.16」事故搶險、海上清污、苗木移植、汛期險樹、風倒樹搶險及群眾舉報險情等臨時性工作應接不暇,我處都能第一時間進行報道,宣傳了我處員工能吃苦、能戰斗、能奉獻的精神,讓園林精神為大眾傳誦。 5.利用節日活動,巧妙宣傳 利用植樹節、學雷鋒活動、黨員奉獻日、崗位練兵、勞動競賽等一系列主題活動進行專題宣傳,營造了互相協作,團結一致,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將我處職工風采盡情展現。 6.新聞宣傳工作要與媒體多溝通 媒體新聞宣傳的價值取向,始終在追求最大的公眾利益。站在公眾的立場上,媒體對各類事件既報喜更報憂,所以也就有了所謂「媒體負面報道」,以及由此而來的「危機公關」,強化「危機公關」意識,盡可能地將「媒體負面報道」降至最低,是組織新聞宣傳的追求目標。編輯提醒:請注意查看「」一文是否有分頁內容。
Ⅵ 國家對康復科的政策
法律分析:1、健全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
2、加強康復醫療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
3、提高康復醫療服務能力
4、創新康復醫療服務模式
5、加大支持保障力度
法律依據:《關於加快推進康復醫療工作發展的意見》
第一部分 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第二部分 健全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包括增加提供康復醫療服務的醫療機構和床位數量,加強康復醫院和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建設,加強縣級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康復醫療能力建設,完善康復醫療服務網路。
第三部分 加強康復醫療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包括加強康復醫療人才教育培養,強化康復醫療專業人員崗位培訓,加強突發應急狀態下康復醫療隊伍儲備。
第四部分 提高康復醫療服務能力。包括完善康復醫療工作制度、服務指南和技術規范,加強康復醫療能力建設,提高基層康復醫療能力,提升中醫康復服務能力。
第五部分 創新康復醫療服務模式。包括逐步推進康復與臨床多學科合作模式,積極發展社區和居家康復醫療,推動康復醫療與康復輔助器具配置服務銜接融合。
第六部分 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包括統籌完善康復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管理,調動康復醫療專業人員積極性,加強康復醫療信息化建設,推動康復醫療相關產業發展。
第七部分 組織實施。包括加強組織領導,明確部門職責,強化指導評估,加大宣傳力度。
Ⅶ 如何發宣傳兒童康復科的朋友圈
先去查找一些關於兒童康復科的文案,然後通過朋友圈分享出去即可。
兒童康復科文案舉例。1:打造健康航空母艦,專注關愛生命!2:高尚的貼心服務,伴隨奇跡的康復。3:君子以自強不息,君子以自強不息。身體和精神都好,一切都好。
兒童康復科是特殊兒童綜合康復訓練基地,是醫院重點發展科室。
Ⅷ 開康復中心需要辦理哪些證件到什麼地方辦理
帶好房產證,戶口本,法人代表證明,身份證,個人照片到當地工商局和衛生局咨詢與辦理。
如果沒有醫師證,是不能開醫療機構的,你只能開健康沙龍、健康中心等。但是在這樣的機構里恐怕針灸和敷葯都不可以。如果不是醫療機構,那隻要有場地,有注冊資金(各地要求不一),從業人員健康證,基本上就可以開了。
殘疾人康復中心是公益性事業單位,是為殘疾人提供康復醫療、教育、職業、社會等康復服務的綜合性康復機構和技術資源中心,承擔著康復訓練與服務、康復技術人才培養、社區康復服務指導、康復信息咨詢服務、康復知識宣傳普及、康復研究和殘疾預防等工作。
康復中心的職能與任務
1.在同級殘聯的領導下,協助殘聯康復部制定本地區殘疾人康復工作計劃,做好殘疾人康復業務的技術指導工作。
2.配合同級殘聯完成康復任務和其它業務,對殘疾人進行康復醫療、教育、職業、社會等綜合康復服務,成為本地區殘疾人康復服務的示範窗口。
3.培訓康復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宣傳普及康復和殘疾預防知識。
4.協助建立社會化康復服務網路,指導區、縣(市)康復服務機構業務建設,提供有針對性的技術服務,推廣實用技術,組織上門服務。
5.開展康復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注重科研成果的轉化和利用,為制定康復相關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二、分級標准殘疾人康復中心按照建設規模、人員配置、業務部門設置、技術水平分為一級、二級、三級。
一級殘疾人康復中心:
(一)建築面積不少於2000平方米。
(二)康復床位不少於20張(養護床位)。
(三)人員配置職工總數與床位比為1:1.2,財政補貼事業編制職工不少於24人,業務人員不低於職工總數的80%。至少配備1名康復醫師、2名康復治療人員(指從事運動治療、作業治療人員)和2名特教教師。
(四)業務部門設置
1.康復門診部:設有兒童康復門診、功能測評室、康復咨詢室。(須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
2.肢體殘疾兒童康復科:設有康復訓練室(PT、OT)、引導式教育訓練室。
3.智力殘疾兒童康復科:設有感統訓練室、游戲活動室、生活輔導室、個訓室。
4.社區康復指導部:設有培訓教室。
5.有條件的可設孤獨症兒童康復科室。
(五)技術水平
1.功能測評和能力評估:腦癱兒童功能測評:運動發育、肌張力、姿勢異常、智力評價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檢查。智殘兒童能力評估:運動、感知、認知、語言交往、生活自理、社會適應能力評估。
2.康復訓練:腦癱兒童康復訓練:運動功能、姿式矯正、日常生活活動、語言交往訓練和引導式教育。開展智殘兒童六個能力領域康復訓練。
3.配合同級殘聯康復部完成有關康復工作任務,指導社區康復訓練服務,宣傳普及康復和殘疾預防知識。
二級殘疾人康復中心:
(一)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
(二)康復床位不少於50張(包括養護和治療床位,其中治療床位須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批)。
(三)人員配置職工總數與床位比為1:1.2,財政補貼事業編制職工不少於60人,業務人員不低於職工總數的75%,專業技術職務設置符合國家及行業要求。
每10~15張訓練床位配1名康復醫師,每10張訓練床位配備1名康復治療人員(指從事運動治療、作業治療、語言治療和傳統康復治療人員)、3名康復護理人員。配眼科技術人員、假肢與矯形器技師各1名,特教教師不少於2名。
(四)業務部門設置在一級基礎上設:
1.康復門診部:設有各科康復門診、功能評定室、化驗室、放射科、心電圖室、腦電圖室、理療室、葯房等。
2.肢體康復科:設有運動療法、作業療法室。
3.低視力康復科。
4.康復工程部:可利用各級輔助器具中心資源,協作開展輔助器具服務。
(五)技術水平在一級基礎上,開展以下康復業務:
1.康復訓練:肌力、耐力、關節活動度、平衡、步行等訓練和牽引療法。
2、電療、透熱治療、光療技術。
3.針灸、按摩等傳統療法。
4.低視力康復:提供低視力檢查、助視器驗配、視功能訓練及助視器供應等服務。
5.社區指導:配合同級殘聯康復部完成康復工作任務;指導社區殘疾人康復訓練,宣傳普及康復知識;對基層康復服務機構進行技術指導。
6.康復工程:家庭康復的環境改造指導,簡易運動治療和作業治療器具、矯形器、助行器、自助具的製作和訓練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