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武清我可愛的家園廣告語
家在武清新城,美目京津傳情。
這樣說有點詩意。
⑵ 徵文 踐行天津精神,構建和諧武清
2011年,全區精神文明建設按照區委「搶占制高點,增創新優勢,達到高水平,全力惠民生」的總體要求,以深入抓好《武清區市民文明公約》、《武清區市民行為守則》宣傳落實為主線,以實施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文明村鎮創建工程為載體,扎實推進市民素質提升工程,大力弘揚社會新風正氣,涌現出大批典型人物和事跡。此次評選出的精神文明建設十大新人新事,是全區精神文明建設中涌現出的優秀典型代表。讓我們以先進典型為榜樣,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以實際行動為武清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做出新貢獻。1、文明創建工程碩果累累2011年是全國和天津市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文明村鎮「三大創建」評選年。以此為契機,區文明辦採取完善機制、督查推動、分類指導等有效措施,加大典型的培養和選樹力度,通過在區「兩台一報」等新聞媒體開設「深化文明創建、共建和諧武清」專欄、編發情況簡報等形式,對武清海關、工商武清分局等22個先進典型進行了深入宣傳,全面提高創建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區委書記張勇同志在《情況簡報》「優化監管服務、助推經濟發展,武清海關廣泛開展文明單位創建活動」上批示:「武清海關在創建活動中,進一步優化服務,規范管理,提升全員素質,形成了一套切合實際的經驗和做法,值得推廣和學習」。2011年,區教育局、武清海關、工商武清分局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梅廠鎮、梅廠鎮灰鍋口村、白古屯鄉東馬房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公安武清分局等20個單位被評為天津市文明單位,開發區棲仙社區等4個社區被評為天津市文明社區,大王古庄鎮等12個村鎮被評為天津市文明村鎮,走在了全市前列。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建設成效顯著2011年,區文明辦下大力抓好《武清區深入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任務分工》的督促檢查和落實,不斷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路,強力凈化社會文化環境,扎實推進未成年人「快樂營地」和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工作,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創造了良好環境。武清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工作舉措、開展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的經驗做法被中央文明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簡報》兩次採用,原區委書記袁桐利同志專門批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重要內容,區文明辦的做法很好,既總結了自己的工作,又擴大了武清的對外影響,望再接再厲,不斷創新,更好地推進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培養一代又一代『四有』新人,為全區跨越發展奠定堅實人力人才基礎」。3、「魅力社區」展風采2011年,武清積極參加天津市2011年魅力社區評選展示活動。初賽階段,楊村街福苑社區、松鶴園社區、平安里社區,東蒲窪街亨通社區,下朱庄街越秀園社區,開發區棲仙社區6個參賽社區的居民自編自導自演了快板、小品、詩朗誦、表演唱等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宣傳推介了本社區的亮點特色,生動形象地演繹了在社區中發生的感人故事。經過初賽,東蒲窪街亨通社區、開發區棲仙社區兩個社區脫穎而出,代表武清參加了全市20強魅力社區的決賽。決賽階段,經過市民代表實地探訪和全市36個參加決賽比賽社區的現場魅力比拼,東蒲窪街亨通社區獲得了「天津市2011魅力社區」稱號,開發區棲仙社區獲得「優秀社區」稱號,充分展現了全區社區居民團結向上的精神風貌和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4、典型模範引領新風正氣2011年,區文明辦在通過媒體宣傳、編發《道德模範風采錄》等形式宣傳典型模範的感人事跡的同時,積極推薦武清見義勇為道德模範——王慶坨鎮安艷江、孝老愛親道德模範——河北屯鎮楊克鳳參加全市道德模範評選。經過群眾投票評選,安艷江榮獲第二屆天津市見義勇為道德模範稱號,並獲得第三屆全國見義勇為道德模範提名獎稱號,楊克鳳獲得第二屆天津市孝老愛親道德模範提名獎榮譽稱號。同時,利用《天津日報》「津門好人榜」專欄,分別用半版的篇幅宣傳了我區見義勇為模範安艷江、全國百名優秀志願者寧克江和助人為樂模範尚福雨的先進事跡,在全市引起了較大反響,弘揚了新風正氣。5、「紅色歌曲」唱響時代主旋律為慶祝建黨90周年,區委宣傳部在全區廣泛開展了「紅色歌曲大家唱、紅色箴言大家讀」活動,在全區唱響了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時代主旋律。活動中,區級機關帶頭,領導幹部帶頭,全區僅各級黨政機關就組建了62支合唱隊。據不完全統計,全區直接參加活動的幹部職工群眾達3萬餘人。從5月下旬開始,利用5天時間分10個片區進行了分片展演。6月26日,精心組織了「武清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紅歌演唱會」,在分片展演中表現出色的16支代表隊參加了演出。這項活動歷時4個月,得到了全區幹部群眾的積極響應,不僅展示了全區幹部群眾團結協作、勇爭先進的良好精神風貌,也極大地激發了幹部群眾愛黨、愛國、愛家鄉的熱情。同時,全區還組織2支合唱隊參加了天津市慶祝建黨90周年群眾歌詠活動,被市委宣傳部評為「最佳組織單位」。6、重大文化活動
提升武清知名度2011年,區文化廣電局著眼於提升武清的文化競爭力和軟實力,成功舉辦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響的活動,提升了武清在國內外的知名度。舉辦了「武清杯」國際小姐中國大賽天津賽區總決賽,吸引了天津、山西、山東、內蒙等省市以及來自非洲和中東的外籍選手在內的500多人參賽;舉辦了「商道文藝獎」首屆全國小小說大賽,吸引了全國13個省市、地區的文藝愛好者參加,共收到有效稿件2368篇;舉辦了「鮮於璜杯」全國隸書邀請展,共徵集到全國各省市(包括港澳台地區)的書法家作品129幅;完成了佛羅倫薩小鎮開業工作,積極引導商貿旅遊區創建,發放旅遊宣傳資料萬余份。7、青年集體婚禮弘揚文明風尚2011年10月10日,團區委聯合有關部門在區文化公園舉辦了「青春與愛同行」——2011年武清區青年集體婚禮,14對新人喜結良緣。參加集體婚禮的新人們來自全區各行各業,他們中有青年教師、青年醫務工作者、青年機關幹部、企業青年員工、自主創業青年,還有4位外地來武清工作的優秀青年。典禮儀式上,新人們伴著悠揚的樂曲,推開幸福門,穿過紅地毯,在萬眾矚目下求婚、交換信物、製作同心樹,攜手進入了幸福的婚姻殿堂。此次青年集體婚禮不僅弘揚了移風易俗、環保節約的文明新風尚,而且展現了全區新時代青年積極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激發了全區青年共建文明和諧新武清的熱情和積極性。8、社區「熱心人」高玉蘭高玉蘭,女,66歲,中共黨員,楊村街道廣廈南社區居民。高玉蘭是個「熱心腸」,她在社區居委會的支持下創辦了同樂藝術團,每天帶領社區居民開展文化活動,特別是為慶祝建黨90周年,她率領團員為社區居民演唱了《歌唱祖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紅色歌曲,歌頌黨的豐功偉績,表達社區居民對黨的熱愛;她積極參與社區志願活動,主動擔任社區義務宣傳員,經常利用節假日帶領社區居民清整環境衛生;她常常幫助生活有困難的群眾,每次居委會組織募捐都帶頭參與,讓困難群眾感受到了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她關心社區的各項工作,積極參與到文明社區、和諧社區創建活動中,全心全意為社區居民服務。高玉蘭被評為天津市文明市民,她創辦的同樂藝術團多次被評為武清區優秀表演團隊。9、堅強農家女白遠鳳白遠鳳,女,41歲,群眾,城關鎮西韓庄村村民。16年前,白遠鳳的丈夫在一次意外中造成高位截癱,那時候的白遠鳳年僅25歲,孩子還不滿8個月。面對著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白遠鳳沒有放棄,她全心全意照顧好癱瘓在床的丈夫,教育好年幼的孩子。她每天都要為丈夫擦拭兩到三次身子,每次擦好後都會為他換上干凈衣服。丈夫每一次大小便之後,她都會及時清洗。這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創造了一個「奇跡」:這么多年,丈夫居然從來沒有生過褥瘡,連感冒都很少。在她的細心照料下,丈夫的病情沒有再惡化。她還找來些簡單手工活讓只能坐在床上的丈夫做,讓丈夫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價值。白遠鳳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一份美麗的人間真情,她先後獲評為天津市文明市民、武清區首屆道德模範提名獎,她的家庭被評為天津市文明家庭標兵戶、武清區「和諧家庭」。10、不離不棄好媳婦張士蘭張士蘭,女,31歲,群眾,陳咀鎮小王村村民。2007年,張士蘭的丈夫在一場車禍中造成高位截癱,全身除了頭能動外,其他肢體全失去了知覺。丈夫知道自己下半生要躺在床上,脾氣變得非常暴躁,動不動就罵人,有時還會用不吃飯來折磨自己。她沒有跟丈夫計較這些,而是像對待孩子一樣,耐心地給他洗手、洗臉、喂水、喂飯……怕丈夫總在床上躺著寂寞、瞎想,她一有時間就跟他聊天,跟丈夫聊孩子如何懂事,親戚如何關心……張士蘭的不離不棄對丈夫來說是一劑良葯,讓丈夫慢慢恢復了生活的信心。經過五年的悉心照顧,丈夫的病情雖然沒有明顯的好轉,但精神不再萎靡不振,脾氣也好多了,兩口子現在經常談心,共同暢想美好未來。張士蘭的家庭被評為武清區「和諧家庭」。
⑶ 2017年武清區文明用餐宣傳新聞
就餐禮儀拍手歌餐廳排隊有秩序,入座有序不擁擠;分餐注意餐具凈,要打噴嚏需迴避;吃飯喝湯不說笑,葷素搭配不挑剔;餐具輕拿還輕放,餐紙擦嘴不亂棄。
⑷ 武清人真的那麼不好嗎
嗯。都心眼太多,,能交的少,也不都那麼不好,,哪裡都有不錯的人
⑸ 奧運開幕
你好,是有的
廣場上安裝的兩個大型屏幕正在調試中,其中一個正在放映奧運宣傳片。搭建的鐵架子上已經安裝了不少大燈,音響和燈光也正在調試。據了解,這兩塊大屏幕是為2008年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的活動准備的。
⑹ 武清區是天津北京之間的重要窗口武清區現在發展的也很好為什麼 武清人看不到
因為武清人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有句老話叫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⑺ 武清劃歸北京是真的嗎
假的,不可能。官方沒有說武清劃歸北京,武清還屬於天津。
⑻ 2020抗疫三部曲電影是什麼
2020抗疫三部曲電影是《「疫"戰》、《逆行出征》、《白衣天使》。
抗疫題材影視三部曲:堅持執行中宣部提倡「小、正、大"原則,小投資、正能量、大情懷。世界上人類的戰爭、瘟疫、自然災害是人類生命的三大死亡線,也是考驗人性的煉石。生命只有一次,在死亡面前檢驗了人的本性。
網路電影《「疫「戰》、《逆行出征》、《白衣天使》三部曲,將以武漢、綏芬河、舒蘭城市抗疫為背景,講好中國衛線戰線上的抗疫故事。
《戰「疫」》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華語環球節目中心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宣傳司聯合攝制的紀錄片。該片全面反映中國衛生防疫抗疫歷史,展現中國在醫學和生命科學領域取得的矚目成績,深入體現中國醫務人員的醫者仁心和大愛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