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天然林宣傳

天然林宣傳

發布時間:2022-06-06 21:40:27

1. 怎樣保護森林的手抄報內容

保護森林的手抄報資料
保護森林,即保護森林資源,是國內外常見的一種宣傳口號,森林是由樹木為主體所組成的地表生物群落,具有豐富的物種,復雜的結構,多種多樣的功能。
森林簡介:
世界上共有森林面積為38.6億
公頃,佔世界陸地面積30%左右。
森林主要分布在南北美洲、
亞洲北部和東南部、
赤道附近。其中森林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是
巴西。
中國的
天然林主要分布在
東北、
西南地區。東南部地區和台灣島主要是
人工林。由於我國人口多,人均林地面積就相對很少。毀林開荒、亂砍濫伐,使我國本來就不多的森林資源破壞非常嚴重

火災、
蟲災等也加劇了
對森林的破壞。面對森林嚴重不足,對現有森林資源的保護就日益重要。
保護森林的原因:
1.樹木能調節氣候,保持
生態平衡,樹木通過
光合作用,吸進二氧化碳,吐出
氧氣,使空氣清潔,新鮮。一畝樹林一天放出的氧氣夠65人呼吸一輩子。
2.樹能防風固沙,涵養水土,還能吸收各種
粉塵,一畝樹林一年可吸收各種粉塵20—60噸.。
3.樹林能減少
噪音污染。40米寬的林帶可減弱噪音10—15分貝。噪音的污染對人類的生活、學習、工作、休息等方面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可以說是人們的「敵人」。因此我們更要重視
植樹造林。噪音還可以使人類在長期的生活中聽力減弱、耳聾、變傻,心臟、血壓、
神經等出現異常。甚至,還能讓人在長期的噪音煎熬下死亡。這樣樹林就能使噪音減小四、五倍。
4.樹可以減低溫度,和提高濕度。30度氣溫可以降到二十幾度左右。
5.樹木的分泌物能殺死
細菌。空地每立方米空氣中有3,4萬個細菌,森林裡只有300-400個。
植樹造林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義務,國家還專門規定了在三月十二日這天為植樹節。植樹造林對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好處。
森林的重要功能:
維護大氣的碳氧平衡
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分解為碳和氧氣,其碳則以碳水化合物的形式留在植物體內並轉化為樹木必需的有機物質,使大氣中碳氧平衡。
環境功能
森林是地球上最為高大的綠色植物,是地球生態平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調節全球
水循環和
碳循環的重要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2. 太原市天然林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護天然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和優化生態環境,實現森林資源可持續利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天然林是指未經人為措施而自然起源的森林和天然灌木林。第三條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天然林保護、管理和資源利用等活動,必須遵守本條例。第四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把天然林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所需經費由同級財政予以保障。第五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天然林保護管理、監督工作。
市、縣(市、區)環保、土地、水利、園林、文物、旅遊、地礦、公安、工商等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有關的天然林保護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按照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的規定,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天然林保護工作。
森林經營單位:負責其經營區域內天然林保護工作。第六條天然林保護應當堅持保護天然林與培育人工林相結合,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的原則。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天然林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公民保護天然林的意識。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天然林的義務,對破壞天然林及其生長環境的行為,有權檢舉和控告。第二章保護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下列天然林予以重點保護:
(一)太原林場、陽曲縣東山林場、陽曲縣西山林場、古交市閣上林場、婁煩縣汾河林場管轄范圍內的天然林;
(二)天龍山自然保護區的天然林;
(三)太原市東山、西山天然林;
(四)汾河兩岸第一山脊線以內的天然林;
(五)崛圍山、龍山、太山的天然林;
(六)清徐縣馬鬣寺周邊1000米以內的天然林:
(七)本市范圍內省屬林場的天然林。第九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的天然林保護規劃。
市、縣(市、區)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天然林保護規劃。制定實施方案和保護措施。第十條禁止盜伐、濫伐天然林。
以保護、培育為目的的撫育性採伐,須報市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森林經營單位應當按照批準的方案在林政人員的監督下組織實施。第十一條在重點保護的天然林范圍內,不得進行下列損害和破壞天然林生長環境的活動:
(一)排放有害氣體;
(二)排放煙塵、粉塵;
(三)排放污水;
(四)傾倒污染物、廢棄物;
(五)採石、挖沙、露天開礦;
(六)放牧、狩獵、采種、建墓地。第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天然林火災的預防、撲救工作。
各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組織天然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第十三條由於人為或者自然因素,致使天然林受到毀壞的,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補救措施,盡快恢復森林植被。第十四條在天然林保護范圍內嚴格控制架設高壓輸電設施。經批准建設或者已經建成使用的高壓輸電設施,產權單位必須採取有效防護措施;因防護措施不力造成林木毀壞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第三章管理第十五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天然林面積及分布狀況,對擔負天然林保護工作的國有森林經營單位,依照有關規定確定管護機構,核定管護人員及經費。第十六條市、縣(市、區)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對天然林資源消長、病蟲害及火險等情況進行監測,並將監測結果報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第十七條森林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天然林保護監測網站,設置瞭望台,修築林道,開通防火隔離帶,配備必要的監測設備。第十八條縣(市、區)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和森林經營單位,應當在天然林保護范圍的邊沿和通道口設立天然林保護標志。
禁止擅自移動或者毀壞天然林保護標志。第十九條在天然林保護范圍內的單位、居民和經批准進入的人員;必須遵守天然林保護的各項管理制度,接受管護機構和管護人員的檢查、管理。第二十條在天然林保護范圍內,進行水文、地質、資源等勘查活動,須按管理許可權徵得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同意;損壞林木或者植被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森林植被恢復費。

3. 退耕還林的宣傳標語!!! 知道的請告訴我吧 急等著用

抓好退耕還林 促進生態建設
植樹造林造福後代
保護天然林,維護生命線。
退耕還林,利國利民

4. 湖北省天然林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護天然林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加強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保障國家生態安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天然林保護和管理。

本條例所稱天然林包括天然起源的原生林、次生林及其林地。

本省天然林應當全部納入保護范圍;人工林中的公益林保護適用本條例。

涉及自然保護區管理、國家公園管理、森林公園管理、風景名勝區管理、野生動植物保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等,法律、法規對天然林保護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天然林保護和管理應當堅持政府負責、社會參與,遵循生態優先、保護第一、自然恢復、嚴守紅線、持續發展的原則,保護物種基因和生物多樣性,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天然林保護工作的領導,將天然林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相關規劃,建立天然林保護生態效益補償機制,將天然林普查、保護管理、生態修復及其基礎設施建設等經費納入財政預算。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和上級人民政府的要求,開展天然林保護工作。

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當地人民政府開展天然林保護工作。第五條天然林保護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和目標責任考核制,將天然林保護情況納入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內容,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責制。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草原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天然林的保護和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天然林保護和管理工作。第七條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通過捐贈、資助、認養、志願服務等方式參與天然林保護、監督和管理活動。

鼓勵和支持開展天然林生態系統保護、野生動物救護、珍稀植物培育等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工作。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和媒體應當加強天然林保護的科普教育和生態文化宣傳,促進公眾了解天然林資源和價值,增強公眾保護天然林的意識,培育和弘揚生態文化,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社會氛圍。

對在天然林保護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調查與規劃第九條省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林業草原、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農業農村等主管部門每五年開展一次全省天然林資源狀況普查,掌握全省天然林的數量、質量、結構和分布等情況,建立全省天然林資源分布地理信息系統和檔案。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草原主管部門應當開展天然林資源調查,建立天然林監測體系和信息系統,設立監測樣點,建立天然林資料庫,監測天然林資源消長和生態變化情況,實現天然林資源檔案的動態管理和信息共享。第十條省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林業草原、發展改革、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等主管部門根據生態文明建設相關規劃,結合全省天然林資源普查情況,按照應保盡保、分級保護的原則,編制全省天然林保護規劃,確定保護范圍和保護目標。

編制天然林保護規劃應當遵循自然生態規律,與主體功能區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等相銜接。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林業草原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根據全省天然林保護規劃編制本行政區域內的天然林保護實施方案,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一條編制天然林保護規劃和實施方案,應當組織專家論證,並將依據和理由、保護范圍、保護目標、保護措施、實施方法等內容進行公示,徵求社會公眾和利益相關者的意見;必要時,應當舉行聽證。

天然林保護規劃和實施方案應當向社會公布,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草原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組織實施。第十二條天然林保護規劃和實施方案不得擅自調整;確需調整的,應當按照原編制、論證、報批、公布程序進行。第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每五年組織一次天然林保護規劃和實施方案的評估工作,必要時應當組織中期評估,提出修編建議。評估結果應當向社會公布,並作為調整本行政區域天然林保護規劃和實施方案的依據。

5.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平原天然林保護條例

第一條為了保護和合理利用平原天然林,維護生態安全和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自治區行政區域內從事平原天然林保護、利用、管理及其相關活動的,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平原天然林,是指分布在平原地區的原始林、次生林;所稱林地,是指郁閉度0.2以上的平原天然喬木林地和灌木林地、疏林地、林中空地以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的其他宜林地;所稱郁閉度,是指喬木林樹冠垂直投影面積與林地面積之比。第四條平原天然林保護遵循下列原則:
(一) 政府主導、社會參與;
(二)全面保護、生態優先、合理利用;
(三)自然恢復與人工恢復相結合;
(四)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相統一。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平原天然林保護工作的領導,將平原天然林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實行政府行政領導平原天然林保護任期目標責任考核獎懲制度。
平原天然林的保護管理、恢復發展及其基礎設施建設所需經費列入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預算。第六條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平原天然林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
平原天然林場(站)、有關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或者縣(市)林業工作站(以下統稱平原天然林管護單位)按照管護許可權,具體履行平原天然林的管護職責。
發展和改革、國土資源、環境保護、財政、農業、水利、畜牧、旅遊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平原天然林保護的相關工作。第七條平原天然林管護單位應當對平原天然林加強管護,落實管護責任。管護單位將平原天然林交由集體、個人管護的,應當與其簽訂管護協議,並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平原天然林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普及平原天然林保護知識,提高全社會保護平原天然林意識。第九條鼓勵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捐資、捐助等方式參與平原天然林保護。鼓勵開展平原天然林保護的科學研究、技術推廣和國際合作。第十條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發展和改革、國土資源、環境保護、財政、農業、水利、畜牧、旅遊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林業發展規劃編制平原天然林保護規劃,經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並向上一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平原天然林保護規劃應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水資源綜合規劃、生態建設規劃以及其他有關規劃相銜接。第十一條編制平原天然林保護規劃時,應當將編制的依據和理由、具體內容、目標及其實施方法等進行公示,徵求社會公眾和利益相關者的意見;必要時,應當舉行聽證。第十二條對平原天然林應當按照其不同生態區位和生態狀況進行區劃界定。
生態區位極為重要或者生態狀況極為脆弱地區的平原天然林,依照國家規定,區劃為國家重點公益林。
生態區位比較重要或者生態狀況比較脆弱地區的平原天然林,由自治區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提出方案,報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後,區劃為自治區重點公益林。第十三條區劃為國家重點公益林和自治區重點公益林的平原天然林,享受國家、自治區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第十四條平原天然林區劃界定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在區劃邊界設置標識。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毀壞或者擅自移動區劃標識。第十五條有特殊保護價值的平原天然林,應當依法劃定自然保護區,並依照自然保護區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管理。第十六條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平原天然林保護和恢復的需要,有計劃地實施封禁育林措施。封禁育林應當劃定封育區、確定封育期,並予以公告。第十七條封禁育林措施可以採取全封、半封、輪封等形式。
實行全封的,除育林外,禁止進行一切影響植被生長和恢復的人為活動;實行半封的,在植被主要生長季節全面封禁,其他季節允許進行放牧、割草等活動;實行輪封的,可以將封育區劃區分段,輪流進行全封或者半封。封禁育林不得阻斷野生動物遷徙通道和牧道。
縣(市)人民政府應當統籌安排,為在實施封育的平原天然林地放牧的牧民調劑或者置換草場。

6. 陝西省天然林保護修復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天然林保護,維護天然林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完整性,改善天然林在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防風固沙、固碳釋氧、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生態功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天然林保護修復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天然林,是指天然起源的森林,包括原始林、次生林及其林地。

人工林中的公益林保護修復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天然林保護修復應當堅持全面保護、突出重點、科學修復、嚴格監管、社會參與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天然林保護修復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大天然林保護修復投入,並將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和上級人民政府的要求,做好轄區內天然林保護修復工作。

天然林保護修復工作應當納入省、設區的市、縣(市、區)、鄉(鎮)林長制管理,落實天然林保護修復目標責任。第五條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天然林保護修復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財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交通運輸、農業農村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天然林保護修復工作。第六條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當地人民政府組織村(居)民開展天然林保護修復工作。鼓勵引導村(居)民委員會訂立鄉規民約,培育村(居)民愛林護林的生態道德和行為准則。

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通過捐贈、資助、認養等方式參與天然林保護修復活動,鼓勵和支持具備專業知識、技能的志願者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報刊、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網路等媒體應當加強天然林保護修復的科普教育、生態文化宣傳和輿論監督,促進公眾了解天然林資源和價值,增強公眾保護天然林的意識,培育和弘揚生態文化,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社會氛圍。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在天然林保護修復工作中成績顯著、貢獻突出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普查與規劃第九條省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林業、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農業農村等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定期開展全省天然林資源狀況普查,掌握全省天然林的面積分布、質量結構、生態服務功能及其動態變化,結合全省生態空間信息平台建設,建立天然林保護修復管理平台,推進天然林保護修復信息化管理。

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開展天然林資源調查,充分結合林草資源綜合監測,應用遙感監測、典型樣地調查、長期定位觀測等方法,建立天然林資料庫和信息系統,完善監測體系,監測天然林資源消長和生態變化情況,實現天然林資源動態管理和信息共享。

縣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天然林保護修復監測站的管理和維護,定期將監測結果報告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第十條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法編制全省天然林保護修復規劃,規劃天然林保護修復結構和布局,制定天然林保護修復工作發展目標,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實施。

編制天然林保護修復規劃應當遵循自然生態規律,符合國土空間規劃要求,並與主體功能區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林地保護利用規劃、河湖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等相銜接。第十一條設區的市、縣(市、區)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省天然林保護修復規劃,編制本行政區域天然林保護修復實施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實施,並報上一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第十二條天然林保護修復規劃和實施方案應當包括天然林資源基本情況、保護修復范圍和期限、目標任務、保護修復和培育措施、投資估算、效益分析、保障措施等內容。第十三條編制天然林保護修復規劃和實施方案時,起草部門應當組織專家論證,徵求社會公眾和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必要時應當舉行聽證。第十四條天然林保護修復規劃和實施方案不得擅自調整;確需調整的,應當按照原編製程序進行。

7. 如何提高群眾保護天然林的意識

摘 要:森林資源的保護,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天然林資源能夠創造出很高的生態和經濟效益;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天然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基於這一點,本文將從保護天然林資源保護的重要性進行論述,分析天然林資源保護的現狀,發現天然林資源保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建議性提出解決問題的可行性意見。
關鍵詞:天然林;保護;措施
我國的生態建設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針,這一點對於林業,尤其是天然林資源保護同樣適用;林業,通俗來講就是木材,而樹木本身就是可持續、可再生的。保護天然林資源,就是保護生態環境,維護和增加生物多樣性、促進社會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保護好天然林資源,方能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最寶貴的自然資源。
一、天然林資源保護的重要意義
(一)天然林資源保護的緊迫性
一直以來,在推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對天然林資源,以及生物多樣性、自然生態平衡都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破壞。如果長此以往下去,將會致使我國的生態環境越發的惡劣,造成極其嚴重的後果。所以,我們必須要高度重視、並且加強對天然林資源的保護,嚴格監督、管理亂砍濫伐森林、非法征、佔用林地、非法獵捕野生動物等違法行為;同時,還應加強對天然林內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保護,從而改善生物棲息地環境,進一步促進生態平衡的發展,維持生物的多樣性。
(二)天然林資源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根據相關調查研究顯示,近年來人們越來越想去環境優美、充滿自然氣息的地方遊玩;可以在法律法規許可的前提下,在天然林所在區域開發旅遊業,以此給當地增添十分豐厚的旅遊經濟效益;保護天然林資源的同時,還能提升經濟,一舉兩得。同時,因為加強了對天然林業資源的保護,森林中各種資源隨著時間逐漸增多;如:野生菌類、葯材、野生動物等;從這些方面來看,一處優良的天然林資源,將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二、天然林資源保護現狀
從天然林資源保護的實際工作中看,我國目前對天然林資源的保護工作,依舊存在著一些問題,根據本人的調查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一)未設立天然林資源的專門保護機構
構建天然林資源的專項保護機構,能夠很好的保護、維持天然林資源,進而還能推動天然林資源擴大,從更好的推動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成立了天然林資源專項保護機構之後,就能夠更加全面、完善的根據天然林資源的實際情況,做出針對性地有效地保護工作,從而維持更加全面的維持天然林中的生態平衡,使之各種可再生資源得到有效地再生,進而創造經濟效益。就現階段來說,一些地方政府雖然重視對天然林資源的保護,但卻沒有成立完備的天然林業資源專項保護機構,這就直接導致了,天然林資源未能得到專業、有效地保護。
(二)對天然林資源保護者的培訓、教育力度不足
現階段,天然林資源保護效果不佳,與擔任天然林的保護者的培訓、教育力度不足有很大程度上的關系;直接來說,在遇到問題時,無法採取切實有效地措施來處理問題。在一方面就是,未能貫徹落實天然林資源的保護、宣傳教育工作,人們群眾對天然林的保護意識不強;如此,勢必會影響天然林保護效果。
三、對天然林資源保護的有效措施
(一)完備的保障體系
想要切實有效地保護天然林資源,應當建立完備的保障體系,藉此來確保各項措施,能夠切切實實的落到實處。要想建立完備的保障體系,必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提高相關保護人員的專業知識,制定懲罰、獎勵制度。在一方面就是,根據當地的天然林資源,做出切實有效且科學、合理地生態效益補償機制,從促進天然林中可再生資源的再生;同時,應盡可能地採取不同的途徑,來加強對天然林資源的保護工作,最好直接將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扼殺在源頭處。另外,應根據天然林資源的特點,做出科學合理地規劃,從而進一步促使天然林資源與經濟、社會、生態等進行高效的有機結合,努力實現共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8.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平原天然林保護條例(2020修正)

第一條為了保護和合理利用平原天然林,維護生態安全和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自治區行政區域內從事平原天然林保護、利用、管理及其相關活動的,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平原天然林,是指分布在平原地區的原始林、次生林;所稱林地,是指郁閉度0.2以上的平原天然喬木林地和灌木林地、疏林地、林中空地以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的其他宜林地;所稱郁閉度,是指喬木林樹冠垂直投影面積與林地面積之比。第四條平原天然林保護遵循下列原則:

(一)政府主導、社會參與;

(二)全面保護、生態優先、合理利用;

(三)自然恢復與人工恢復相結合;

(四)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相統一。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平原天然林保護工作的領導,將平原天然林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實行政府行政領導平原天然林保護任期目標責任考核獎懲制度。

平原天然林的保護管理、恢復發展及其基礎設施建設所需經費列入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預算。第六條縣級以上林業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平原天然林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

平原天然林場(站)、有關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或者縣(市)林業工作站(以下統稱平原天然林管護單位)按照管護許可權,具體履行平原天然林的管護職責。

發展和改革、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財政、農業農村、水利、文化和旅遊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平原天然林保護的相關工作。第七條平原天然林管護單位應當對平原天然林加強管護,落實管護責任。管護單位將平原天然林交由集體、個人管護的,應當與其簽訂管護協議,並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平原天然林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普及平原天然林保護知識,提高全社會保護平原天然林意識。第九條鼓勵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捐資、捐助等方式參與平原天然林保護。鼓勵開展平原天然林保護的科學研究、技術推廣和國際合作。第十條縣級以上林業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發展和改革、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財政、農業農村、水利、文化和旅遊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林業發展規劃編制平原天然林保護規劃,經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並向上一級林業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平原天然林保護規劃應當與國土空間規劃、水資源綜合規劃、生態建設規劃以及其他有關規劃相銜接。第十一條編制平原天然林保護規劃時,應當將編制的依據和理由、具體內容、目標及其實施方法等進行公示,徵求社會公眾和利益相關者的意見;必要時,應當舉行聽證。第十二條對平原天然林應當按照其不同生態區位和生態狀況進行區劃界定。

生態區位極為重要或者生態狀況極為脆弱地區的平原天然林,依照國家規定,區劃為國家重點公益林。

生態區位比較重要或者生態狀況比較脆弱地區的平原天然林,由自治區林業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提出方案,報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後,區劃為自治區重點公益林。第十三條區劃為國家重點公益林和自治區重點公益林的平原天然林,享受國家、自治區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第十四條平原天然林區劃界定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在區劃邊界設置標識。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毀壞或者擅自移動區劃標識。第十五條有特殊保護價值的平原天然林,應當依法劃定自然保護區,並依照自然保護區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管理。第十六條縣級以上林業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平原天然林保護和恢復的需要,有計劃地實施封禁育林措施。封禁育林應當劃定封育區、確定封育期,並予以公告。第十七條封禁育林措施可以採取全封、半封、輪封等形式。

實行全封的,除育林外,禁止進行一切影響植被生長和恢復的人為活動;實行半封的,在植被主要生長季節全面封禁,其他季節允許進行放牧、割草等活動;實行輪封的,可以將封育區劃區分段,輪流進行全封或者半封。封禁育林不得阻斷野生動物遷徙通道和牧道。

縣(市)人民政府應當統籌安排,為在實施封育的平原天然林地放牧的牧民調劑或者置換草場。

閱讀全文

與天然林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河南省民生實事培訓方案 瀏覽:721
電子商務物流構成要素包括哪些 瀏覽:274
網路營銷期末考試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瀏覽:913
節日銀行營銷方案 瀏覽:721
中醫理療養生會館策劃方案 瀏覽:137
舞蹈培訓開業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54
4s店全員營銷方案ppt 瀏覽:935
市場營銷和哲學有什麼聯系 瀏覽:137
電子商務運行環境 瀏覽:525
生日蛋糕升級推廣方案 瀏覽:421
零售連鎖葯店新員工培訓方案 瀏覽:193
廈門市知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40
電子商務技能大賽培訓計劃 瀏覽:95
沙龍培訓方案 瀏覽:773
工會活動方案策劃 瀏覽:787
茅台酒營銷方案 瀏覽:184
傢具銷售促銷策劃方案 瀏覽:429
有促銷活動場景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42
房地產公司2014年度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21
醫葯市場營銷實務課件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