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香港禁毒宣傳

香港禁毒宣傳

發布時間:2022-06-05 21:14:12

① 謝霆鋒早期的一部電影,他在裡面演一個黑社會老大的兒子

漫畫風雲 2001年
裡面還有林心如&陳奕迅&張智霖

兩個熱愛畫漫畫的年青人,葉風(張智霖飾)和武雲(陳奕迅飾),在香港以才華出眾的筆觸,創造了古今漫畫世界中的英雄人物「橫刀」與「浩南」(謝霆鋒飾),而轟動漫畫圈,兩本漫畫「刀劍笑」「古惑鬼」在瞬間銷售一空。不過葉風與武雲這時卻因為與秘書夢(林心如飾)的朝夕相處,陷入紛亂的三角戀愛,而破壞了兩人的合作關系,兩人的漫畫生涯也陷入最低潮的時刻。
----------
你說的這段 是他們寫古惑鬼的內容
而且~是有人把醜女踢暈了~~然後謝霆鋒說:香港足球有希望了...

再者~~謝霆鋒 在這片戲份超少~~只是作者筆下的人物,出來打醬油而已....

② 日本的禁毒政策

從全球治理論我國毒品防制政策(drug abuse)之機制建構
壹、背景
在全球化之下,過去行政治理能力是在國家的范圍內行使權力,全球化的結果將形成新的[全球治理型態](the style of global governance)的產生。進一步可以得知在全球化之下,治理將隨著各國政府能力的表現而有不同。我國行政院在2006年7月開始在台灣各縣市政府積極設置地方毒品危害防制中心,亦受到全球化之下英國葯物行動組(Drug Action Teams)的影響而設置。進一步,全球化可以定義為全球經濟性的形成,這是一種革命,使企業家能夠在世界任何地方籌募資金,藉著這些資金,利用世界任何地方的科技、通訊、管理與人力,在世界各個地方製造產品,賣給世界任何地方的顧客。綜合上述,提出本文的研究問題:首先,針對全球治理之概念與范圍之界定,作一探討為何?第二,接著討論我國毒品防制政策之背後政策哲學基礎為何?第三,在2006年7月開始設置之我國地方毒品防制中心防制與執行之重點為何?第四、國外葯物濫用防制政策,其相關論點為何?並且,針對各國治理系絡與毒品控制環境,來討探是否會因各國國家毒品政策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面貌。換言之,探討全球治理對於我國毒品防制政策是否有其影響。最後,提出本文結論-全球化、全球治理對於我國毒品防制政策之意涵。
貳、全球治理之概念與范圍
全球化運動如火如荼地正在影響各國的地位和能力,各國的主權不再是零和賽局,國家的疆界與過去相比,正在不斷變得模糊,特別是以歐盟為例。因此,在全球化之下,過去行政治理能力是在國家的范圍內行使權力,全球化的結果將形成新的[全球治理型態](the style of global governance)的產生。因此,在全球化之下,治理將隨著各國政府能力的表現而有不同。全球化的來臨,已深深影響了全球的公民、社區,及國家。全球化的過程導致經濟活動的整合跨越地理的疆界,也促使著全球產生不同於過往的治理型態。在全球治理中,許多跨國家,甚至是超國家的個人和機構、公共和私人共同結合、參與,以管理他們的共同事務。這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而在過程中會納入沖突或各種不同的利益,以及採納合作的行為。David Held and Anthony McGrew(2002)為全球化做了一個中肯的解釋,其認為全球化[是一個過程或一系列過程,而非某種單一狀況。他所要反映的不是單純的線性發展邏輯,也未預示某種世界性社會或世界性社群。取而代之的,它反映了跨區域網路與互動交流體系的出現。]
一九八○年代中葉起,[治理] (governance)一詞,逐漸成為歐美政治人物及社會科學研究者常用之概念,而概念之存有及流行,總有其形成的基礎與相當程度的共識。治理是組織集體的行動,在工具性的概念下,治理涉及到制度建立;而制度則是規范、禁止行動的游戲規則。藉由改變誘因,治理制度鼓勵行動者採取克服集體行動困境的策略。成功的集體行動可使行動者在追求目標時進行合作。如果行動者間的利益與成本不對稱時,制度的演化與變遷可能是沖突的;即使失敗者的損失超出勝利者的利益時,制度仍會被建立。當制度引起的集體行動不能增加效率時,檢視治理如何演進、其反應誰的偏好、如何影響人類行為是很重要的,治理可以被視為是一種網路關系(Goldsmith and Eggers, 2004; Haden, 2004; Kenis and Provan, 2006),也可以被視為是另一種政策協調(McGuire. 2006; Sager 2004; Sullivan and Skelcher, 2002)。
國家在國際經濟與全球經濟上是有差別的,在國際經濟中,跨國貿易與投資受到國家管制,超國家組織是 由國家建立;相對的,全球經濟生產是在不受國家控制的跨疆界網路或價值鏈中進行,而跨疆界網路也取代市場資源分配的功能。因此,全球治理主要焦點之一應放在經濟全球化對國家治理的影響。事實上,全球化的過程導致經濟活動的整合跨越地理的疆界,但也產生新的問題:如何測量全球化,什麼情況下可宣稱國家的確被全球化?有三種途徑可測量國家經濟整合的程度:第一,跨國制度匯集的范圍;第二,比較國際與國內潮流的特點;第三,評估整合結果所付出的代價。
除此之外,John Gray(1998)認為治理等同於契約,行動者皆會在追求個人目標極大化的過程中降低可能的交易成本,因此在契約關系中進行合作的兩造其究竟會選擇哪種治理型式,則是受到規模經濟、預期機會成本與治理成本三個變項的作用影響。治理以及全球化長久以來都是國際關系領域關注的重點。過去,學者著重於檢視國家、團體、公司及其他行為者如何在國際舞台上正確地安置自己的位置。冷戰結束後,歐洲超國家機構的明顯增加,以及對於環境惡化和其他境外事務的關注提升,造成了對於[全球治理]更廣泛的探究。同樣地,學者研究經濟流動、人口遷移以及其他互動方式如何形塑國際政治。在過去十年,跨國活動在頻率、類型與規模上的劇增己刺激了對全球化領域的新關注。
全球化正產生治理的新型式,以及主權自由的行動者,例如:多國籍公司、跨國社會及國際組織。Susan Strange(2001)認為「國家主權的實體已經與從前不同」。事實上,全球治理仍缺少被普遍接受的定義,全球治理委員會表示:治理是許多個人和機構、公共和私人的集合,以管理他們的共同事務。這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而在過程中會納入沖突或各種不同的利益,以及採納合作的行為。Thomas G. Weiss and Leon Gordenker(1996)認為全球治理乃是針對政府能力所及范圍之外的社會和政治議題,提供更有條理的與更可信賴的響應。Oran R. Young(1994)指出治理乃是社會機制的建置和運作,這種機制有能力在成員互相依賴的世界中解決沖突,促進合作或是減輕集體行動所產生的問題。James N. Rosenau(1992)則強調治理是命令加上意圖。這些定義相當地引導了我們的注意力,將其導向對於決策的相互依賴性質以及在公共問題上行動者去管理或產生更加有條理的答案之企圖上。雖然如此,它們模糊了二個分析上有區別的政治過程:協商以及締約。協商劃分了行為者之間可得到的成本與利益。締約則是為了實行已完成之協商(詹中原,2003、2006;Kettl, 2000, 2006)。
參、各國毒品防制政策之執行經驗
目前各國毒品防制政策之執行經驗,例如:美國、荷蘭、澳洲、英國、日本、韓國、中國大陸、香港、馬來西亞、泰國以及聯合國做為我國毒品危害防制中心之改進之道,分別說明如下(行政院研考會,2006a、2006b、2006c):
一、美國毒品防制政策之執行經驗
1988年美國成立白宮毒品政策管制辦公室(White House Office of National Drug Control Policy, ONDCP),同時美國國會亦通過白宮毒品政策管制辦公室授權法案(Office of National Drug Control Policy Authorization),法案期限為5 年,期滿後需再次經國會立法授權,最近一次獲得授權為2003年,目前仍繼續運作中。美國緝毒局(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 DEA)為該國最主要之毒品問題主管機關,在2002年911事件前隸屬於美國司法部,目前則隸屬國土安全部門。DEA主要工作包括:1、執行逮捕毒販工作、搜索逮捕和出庭作證。結合當地警力執行任務,並有飛機、船隻協助。2、管制合法葯品、管制先驅化學物品的運輸、集散和販賣。3、搜集、分析,情報,並散布情報給相闕單位,包含國外執法單位。設置情報中心提供情報資料查詢,並追蹤觀察相關線報,指揮其他單位支援監控或執行任務。4、搜集策略性情報、分析毒品的製造、交易趨向。5、調查沒收因販毒所獲得的資產,並執行資產分配工作。6、協助其他各國執法單位,提供相關經驗與情資執行跨國合作。
Thomas Dye(2002; Dunn, 2004)認為美國反毒政策約可分為三類:(1)禁止:美國對於查緝走私毒品不遺餘力,但仍受挫於直線上升的走私數量。每年被查獲的走私船呈現大幅增加,而走私失敗對於毒品交易者來說僅是交易成本中的一環。而此問題不是透過美國對於拉丁美洲施壓或是加派軍隊進行海岸查緝即可解決的,而是來自於美國本身。很多鄰近國家都好奇為何美國政府總是在供應面進行施壓,而不考慮毒品需求的實際上源於美國。(2)執行:美國大約有四成的被捕者都與毒品有關,判決書因為毒品交易而越來越長,監獄也因為毒品相關判決而越漸擁擠。而政府與私人就業上的毒品檢測有增加的趨勢,但由於不是隨機的因此並非很有用,而對個人的隨機測試的障礙在於法院認為測試必須獲得當事人的同意。(3)教育:有許多口號(例如:Just say no!和Up with hope, down with dope!)及教育計畫(例如:DARE-drug abuse resistance ecation),但是難以評估其實際效果。
二、荷蘭毒品防制政策之執行經驗
從1970年代開始,荷蘭對毒品政策即采實用的減害取向(Harm Rection),導致毒品防治系統優先著重健康照護與預防,同時,並強力掃盪組織犯罪,而將毒品使用的風險與危害縮減到最小。荷蘭的毒品政策並不講求道德化,而是立基於以務實態度處理毒品被濫用情形。因此,其毒品政策之主要目的在於預防或限制使用毒品所生之風險與危害。荷蘭之毒品政策由該國衛生部負責協調。
三、澳洲毒品防制政策之執行經驗[1]
毒品法規緊隨國際毒品條約,澳州政府在1914年批准海牙公約,1925年日內瓦鴉片-與毒品公約之規定,禁止非醫療目的進口使用大麻種子。直至1960年代末期,執法資源才被投注到管理監督毒品法規。1970年代初期使用大麻、海洛因非法葯物的程度有所增加,非法葯物市場的成長,創造了犯罪組織與銷售毒品圖利的機會。1970年代與1980年代早期,澳洲的毒品政策反映了美國對毒品嚴打的態度,提高刑度,僅需不高的證據證明力即可定罪,並制訂財產沒收的法律。澳洲毒品政策在1985年因全國抗毒品濫用宣導方案,而經歷一次重要的轉變,其著重於公眾健康及減害,強調毒品問題應被視為健康議題,從處罰的取向轉為著重公眾健康與減害。NCADA強調毒品使用應被視為是健康議題,該方案之毒品政策機關置於聯邦政府的衛生部門,而非聯邦的檢察部門法務部,此一轉變,部分原因是HIV/AIDS問題的浮現。此至1993年,新的全國毒品策略(The National Drug Strategy,簡稱NDS)更進一步的信條是:可信的資料、新的方法,以及評估。
全國毒品策略(NDS)持續強調減害計畫(Harm Rection)的重要性,其策略目標為:1、減少與使用酒精、煙草、處方與非法葯物有關之患病、疾病、傷害、死亡的程度。2、減少刑事毒品犯罪及其他與毒品相關之犯罪、暴力與反社會行為之程度與影響。3、減少因不當使用酒精、葯物造成之個人、社會瓦解、生命品質之耗損、生產力與其他經濟成本的損失之程度。4、預非法葯物造成之肝炎、HIV、AIDS及其他傳染性疾病的擴散。該策略性計畫有六個支持毒品政策發展與執行的特定概念:減少損害、社會正義控制葯物的供給、整合方案、國際合作、評估與責任。1998年之全國毒品策略架構。1999年六月,聯邦政府州、及行政區的衛生、執法首長同意在毒品轉向的發展上全國採行之,非法葯物的使用從刑事司法體系轉向教育與治療,但不適用於毒品交易的犯行。
四、英國毒品防制政策之執行經驗
英國內政部中設有毒品政策理事會,負責研擬、指揮、執行毒品政策,以及研究發展與統計理事會,以提供關於毒品的研究結果與統計資訊給內政部毒品行動組(Drug Action Teams, DATs)是執行國家毒品策略的地方層級組織,由當地政府(教育、社會服務、住宅)、健康、觀護、監獄及志工等跨部門合作。毒品行動組(DAT)須對英國的內政大臣負責,並為內政部(Home Office)及毒品政策理事會。我國縣市政府毒品危害防制中心之構想與設置是我國地方政府層級組織,亦源自於英國毒品行動組之設置與執行。
五、日本毒品防制政策之執行經驗
日本在中央內閣府設[葯物亂用對策推進本部],由內閣總理大臣兼任部,內閣官房長官(幕僚工作、政策宣導)、國家公安委員會長(警察機關負責廣域組織犯罪防制、少年警察等工作)、法務大臣(刑事政策檢察、更生保護等)、財務大巨(海關緝私、主計)、厚生勞動大臣(麻醉葯品、興奮劑防治、反毒宣導、反毒合作、麻葯取締員制度、葯物勒戒政策等)、國土交通大臣(海上保安)兼任副部長;金融擔當大臣(洗錢防制)、總務大臣(郵政、資訊通信)、外務大臣(國際性組織犯罪相關之外交政策)、經濟產業大臣(化學物資管制)兼任部員。至於[日本警察廳葯物對策課](Drug Control Division, National Police Agency, NPA)為日本緝毒專責指導單位,各都府縣警察本部均有執行緝毒工作。
六、韓國毒品防制政策之執行經驗
韓國國務總理李漢東在2001年11月在漢城主持召開了[毒品管理和打擊犯罪情況報告會],會議決定成立由各政府部門組成的[國家毒品對策協議會],綜合協調打擊毒品犯罪的對策,加大對毒品犯罪的打擊力度。韓國毒品犯罪不多,在亞洲國家一片受毒害猖獗之中,實屬特例,約可分析其原因為:(1)查緝時程早、防制及時:韓國製作毒品歷史早於其他亞洲國家,而且制毒技術精良,但因韓國檢方於毒品尚未大規模蔓延擴散前,即全力查緝掃盪,毒梟被迫逃往國外後,再在國外製造毒品輸入韓國,但又遭檢方強力破獲,從此毒品犯罪在韓國即獲有效控制;(2)韓國保有深厚儒家傳統,家族凝聚力強,家族長者對年輕成員仍有相當控制力,其民族性及文化思考上普遍認為吸毒為不名譽,且可以視為一種犯罪,所以拒斥毒品的理念易於獲得廣泛的認同(行政院所屬各機關因公出國人員報告書,2006)。
七、中國大陸毒品防制政策之執行經驗
在中國,禁毒工作由各級政府領導,公安禁毒部門主管,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共管,中國政府成立由公安部、衛生部和海關總署等25個部門組成的國家禁毒委員會,統一領導全國的禁毒工作,負責禁毒國際合作,辦事機構設在公安部。l998年,國務院批准公安部成立禁毒局,該局同時又作為國家禁毒委員會的辦事機構。目前,中國境內3l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大多數縣(市、區)政府都建立了相應的禁毒領導機構,有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204個地(市、州)、735個縣(市、區)的公安機關組織緝毒警察隊伍。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公安邊防、司法、海關、葯品監督管理、工商行政等部門,也承擔相應的禁毒執法任務。
八、香港毒品防制政策之執行經驗
香港自1959年開始嚴厲對付葯物濫用和販毒問題,香港政府的禁毒策略由保安局轄下之禁毒處統籌,禁毒處由禁毒專員領導,在征詢禁毒常務委員會意見後,進行各項禁毒工作。禁毒工作分五方面實施:(1)立法與執法工作:建議,香港海關負責執法;(2)預防教育和宣導:由禁毒處與其他政府部門配合執行;(3)戒毒治療和康復服務:由政府和非政府機構合作;(4)研究工作:有助於制訂適當的策略和計畫;(5)對外合作。香港禁毒常務委員會是非法定組織,於1965年成立,由主席領導,成員包括17名在社會工作、社區服務和其他領域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的非官方委員,以及禁毒處專員和衛生署兩名官員代表。除了禁毒常務委員會與小組委員會外,香港1993年成立之毒品問題聯絡委員會,其宗旨在促進禁毒專員與各志願機構之溝通與合作,毒品問題聯絡委員會有25名委員,包括戒毒治療和康復界的代表葯物教育專家、青少年團體和機構代表,以及有關政府部門代表。
九、馬來西亞毒品防制政策之執行經驗
1952年的危險葯物法案(Dangerous Drug Act),記載了多項違法項目,若有牽涉到販毒的過程和證據將被判死刑,擁有5-15克的海洛因則處終身監禁,持有多餘15克者亦判處死刑。馬來西亞政府在禁毒方面主要採取了[雙管齊下]的策略,即在努力控制吸毒的同時設法減少毒品的來源。控制吸毒方面,政府加強了禁毒宣傳,使全體國民特別是青少年認清毒品的危害性。同時設立反毒、戒毒等方面的諮詢機構。在減少毒品來源方面,具體措施:一是政府加大了禁毒撥款;二是增加緝毒人員;三是嚴格立法;四是設立禁毒專門機構。
十、泰國毒品防制政策之執行經驗
泰國政府在196l年設立中央麻醉局(Central Narcotics Board, CNB),該委員會由警察局局長擔任主席,委員會之成員由Deputy Permanent Secretaries, Directors及各機關代表所組成。該委員會在警察局設立Thailand Central Bureau of Narcotics,在執行毒品防制及依照他國、國際組織委託之行動等事務上擔任協調的角色。CNB在各地任命許多次級委員會以及地區委員會,並在警察局設立專責單位(the 7th Sub-Division in Crime Suppression),負責執行毒品壓制工作。直至1976年根據 Narcotics Control Act B.E. 2519成立現行之毒品管制委員會及毒品管制委員會辦公室 (ONCB),擔任毒品防制之協調主體。自1976年設立之後,ONCB經過數次之重組,最近ONCB被劃分處、局以及地區辦公室。
十一、聯合國毒品防制政策之執行經驗[2]
由於國際麻醉品濫用和非法販運形勢日益惡化,為增強聯合國在國際麻醉品管制領域的中心作用,提高效率,1990年聯合國大會決定將聯合國原負責麻醉品工作的3個機構(聯合國麻醉品司、國際麻醉品管制局秘書處和聯合國麻醉品濫用管制基金)合並為一個統一的麻醉品管制機構,並於1991年1月根據聯合國大會第45/179號決議正式成立了聯合國國際麻醉品管制署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Drug Control Programme, UNIDCP),簡稱「聯合國禁毒署」。1997年11月,聯合國成立了聯合國毒品控制和犯罪預防辦公室 (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Drug Control and Crime Prevention, UNODC),是全球在打擊非法毒品和國際犯罪方面的領導者。辦公室設在維也納。其主要任務是預防恐怖主義、在全球進行反洗錢、反腐敗、反有組織犯罪和反販賣人口等活動,禁毒署成為其主要組成部分。辦公室主要由兩部分組成:聯合國國際麻醉品管制署和聯合國國際犯罪預防中心,均由毒品控制和犯罪預防辦公室執行主任領導。辦公室還包括聯合國麻醉品委員會、國際麻醉品管制局、聯合國預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委員會等機構。辦公室下設22個地區辦公室並在紐約和布魯塞爾設有聯絡辦公室。
其主要活動:作為協調國際麻醉品管制活動的主要中心,執行《全球行動綱領》、《控制麻醉品濫用今後活動的綜合性多學科綱要》、國際麻醉品管制條約以及聯合國大會、經社理事會和麻醉品委員會有關決議和決定所賦予的職責。該署基金由執行主任直接負責,來自自願捐款,主要用於在發展中國家開展禁毒合作專案。此外,目前各國現況:荷蘭將毒品區分為硬性毒品與軟性毒品,並採取不同的政策與管制措施,是對軟性毒品的[容忍]。而非對軟性毒品的[除罪化]。在此一毒品政策之影響下,該國對於吸毒人口獲得良好之控制,且海洛因等硬性毒品之使用率極低,因吸毒感染愛滋病之情形減緩許多,然而自該國走私新興毒品至他國之情形,對國際關系難免產生負面影響。美國對於毒品採取零容忍之態度,投注大量經費與資源查緝毒品,以刑事司法手段處理毒品問題,運用其影響力影響國際,然而其毒品問題仍然嚴重。
因此,各國毒品犯罪防治所面臨之問題:1、缺乏毒品泛濫現況與執行率之衡量與指標;2、傳統毒品犯罪問題升高未緩解;3、毒品市場需求持續升高,用葯型態明顯轉變;4、新興毒品與替代葯物興起,未能有效抑止;5、軟性葯物除罪化議題蔓延;6、吸毒成癮者媒介傳染病情形嚴重;7、對青少年之拒毒工作局限於校園,無法有效觸及用葯危險族群;8、毒品犯受刑人累再犯比例偏高。目前,國際間所採行之減害計畫,主要包括:1、針頭交換計畫;2、海洛因處方計畫;3、替代性治療;4、安全注射室。
整體而言,在全球治理下對於毒品問題之政策因應措施,在減少毒品供應與減少毒品需求之態度是一致的,差別在於對毒品問題之刑事政策與公共衛生安全之考量,如中國大陸、泰國、馬來西亞對於毒品犯(製造、運輸、販賣者)採取嚴刑峻罰手段,荷蘭、澳洲對施用大麻,所採取之容忍態度,荷蘭、英國、澳洲所採行之減害觀點,美國對防堵毒品擴散所投注之大量經費預算與人力資源等,立基於不同之觀點,將發展出不同之政策取向。而政策措施所達成之目標檢核與成效評估,亦將影響毒品政策之修訂與延續,對於毒品問題之觀察、監控、分析等研究工作,則成為毒品政策之關鍵。但由於我國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致使在國際間葯物濫用資訊的取得相當不易,盡管聯合國組織如International Narcotics Control Board、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每年會公布國際葯物濫用相關資訊,但對我國往往有1至2年的落差,對於變化快速的毒品,將成為我國政府極度重視的課題。
肆、我國毒品防制政策(drug abuse)之機制建構
在全球治理之下,如何影響我國毒品防制政策之發展-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我國行政院在2006年7月開始在台灣各縣市政府積極設置地方毒品危害防制中心,亦受到全球化之下英國葯物行動組(Drug Action Teams)的影響而設置。全球化可以定義為全球經濟性的形成,這是一種革命,使企業家能夠在世界任何地方籌募資金,藉著這些資金,利用世界任何地方的科技、通訊、管理與人力,在世界各個地方製造產品,賣給世界任何地方的顧客。接著,Alex Wodak(2006)分析全球毒品政策的趨勢一逐漸轉向災害減量:(1)中國、馬來西亞、印度、緬甸、越南皆支持針筒注射機構的設立與美沙酮治療計畫的施行,以防止透過注射毒品而導致的愛滋傳染。而且由國家層級決定採用災害減量,而不是州政府或是地方政府層級;(2)亞洲數個國家從嚴格禁止的毒品政策轉向災害減量的毒品政策,可預期在未來幾年將會有顯著的成效;(3)不久之後,依然堅持毒品嚴禁政策的國家會因為法律執行上所付出的社會與經濟的高額成本,以及被毒品注射計畫及美沙酮計畫的顯著成效所吸引,將改變其對毒品宣戰的態度而轉向災害減量的模式;(4)英國內閣透漏給媒體的一份可信報告中也指出:對毒品的持續宣戰,造成了高成本、無效率且嚴重的反效果。(5)災害減量阻礙:在1961年、1971年、1988年所建立的國際性管制體系依舊支持毒品禁止而反對災害減量計畫,而國際性的組織主要是與國家層級進行合作。
從上述的各國經驗之全球治理對於我國毒品防制政策其影響層面,主要關注在四個層面上:組織設計之參考、執行機關之層級、減害觀點之成效以及政策重點之強調,如下所述:
一、組織設計之參考
美國、荷蘭、澳洲、英國、日本、韓國、中國大陸、香港、馬來西亞、泰國等,無論是中央機關、主要專責機關、地方機關之毒品防制或執行機關多數皆採行組織設計之任務型編組方式。
二、執行機關之層級
觀諸各國所採取之毒品政策,無論是對毒品採取容忍或禁絕態度,其共同特徵皆為設置專責機構,以統一,指揮政府各部門之毒品政策,並使毒品政策能夠延續,以達成效,如美國由白宮毒品政策管制辦公室主導聯邦政府之毒品政策;荷蘭、澳洲由衛生部主導毒品政策;英國由內政部毒品政策理事會研擬、指揮、執行毒品政策;日本在中央內閣府設置葯物濫用對策推進本部,以統合各部官員研擬毒品政策;中國大陸由國家禁毒委員會統一領導全國禁毒工作;香港由保安局禁毒處統籌,並有禁毒常務委員會等協助毒品政策諮詢;馬來西亞以國家毒品理事會為最高反毒決策機構,並設置國家毒品處專責毒品政策之實施與執法;泰國由毒品管制委員會制訂毒品政策,並由毒品管制委員會辦公室執行委員會之決議、協調毒品相關機關部門。多數國家在中央與地方皆設有專責的反毒機關或單位。
三、減害觀點之初步成效
從上述論述之中,可以得知減害計畫(Harm Rection Program)主要是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及聯合國愛滋病組織的防治策略,以及澳洲、英國、美國成功執行減害計畫經驗,希望降低毒品對個人、家庭、社會的傷害。此計畫最重要的是提供葯癮者心理諮商與教育,建立衛生單位與葯癮者接觸的平台,協助葯癮者解決身心層面的相關問題,給他們歸復社會的機會,可以使他們無須過著每天找葯,甚至因而犯罪的生活,讓毒品對國民及社會的傷害降到最低。例如:台南縣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推動的減害計畫,已在本文之前的論述之中,在減害計畫亦獲得很大的成效。
其中,在我國2006年行政院衛生署推行[毒品病患愛滋減害計畫],在台北市、台北縣、桃園縣、台南縣先行試辦,可以說是減害思維在政府毒品政策上的首次發端。據此計畫的核定本所言,[台灣目前的毒品注射施用人口在6至10萬間,若無積極作為,預估至民國100年,毒品病患感染愛滋病毒人數,將累積至2萬人以上,約2至3成以上的注射毒品病患感染愛滋病毒,將使愛滋病情嚴重擴散,最終將造成80,000人感染愛滋病毒,此時愛滋醫療費用將高達240 億,另外一份數據指出嚴峻的事實:[至93年底收案於矯正機關之愛滋感染者計419人,經調查造成其感染之危險行為為共用針具者380人,佔全數90.69%。](衛生署,2005) 。

③ 禁煙禁毒演講稿

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忙於「禁煙」,禁煙區域已從公共場所如公共交通、電影院、展覽館、購物中心、銀行、學校、醫院等,逐步延伸到辦公場所,乃至居住小區。2004年3月,愛爾蘭就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立法建立無煙公共場所的國家,之後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挪威
的無煙立法也開始生效,此後像紐西蘭、義大利、西班牙、幾內亞、模里西斯和烏拉圭等等,有12個國家都相繼開展了創建無煙工作場所,還有無煙公共場所的工作。

2006年已有4個歐盟國家展開公共場所禁煙活動。另外,加拿大政府也規定在政府大樓、商店等多數公共場所吸煙違法。更有借鑒意義的是,加政府對於縱容或不制止在酒樓、餐館吸煙的,可處以最高5000加元的罰款。泰國更是自2002年起就將飯館納入禁煙公共場所,對違反者一律處以2000泰銖罰款。

2007年元旦,香港的禁煙令開始正式生效。任何人違反禁煙令即屬犯罪,一經循簡易程序定罪,最高可被罰款5000至10000港幣。到了2009年7月1日,全面禁煙的范圍還將擴大到酒吧、會所、夜總會等公共場所。
1、「無煙奧運」勢在必行

吸煙是我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專家一致認為,吸煙是「中國最大的死亡危害」。但是不吸煙者卻因二手煙比吸煙者受到的危害更為嚴重。吸入煙塵對肺部的傷害最重,會引發一系列的症狀,最嚴重的是肺癌發病率的增多。目前中國煙民已達3.5億,二手煙民5.
4億,每年死於二手煙的人數,已超過10萬人。這個觸目驚心的數字使禁煙工作更加勢在必行。

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臨近,北京市正在努力將「無煙奧運」的理念傳播到各個角落。《北京2008無煙奧運工作方案(草案)》(徵求意見稿)已經初步確定,方案計劃在2008年奧運會舉行前後,按無煙奧運工作方案安排,對八類場所發出「禁煙令」。

其中規定,奧運村、奧運場館的比賽和觀看場所等被劃為「禁煙區」,這意味著鳥巢、水立方等奧運場館里可能沒有吸煙區,同時還要盡可能擴大禁煙場所的范圍。為奧運會服務的各種交通工具內也是禁煙的。另外,禁止在運動員、教練員比賽、訓練和生活場所銷售香煙,同時北京市還將倡導餐飲行業全面禁煙,或是分設「吸煙區」和「非吸煙區」。

2、禁煙工作在行動

北京首鋼籃球中心作為北京男籃的主場,雖然從建成以來就實行了全面禁煙制度,在不同樓層的顯眼位置均設有禁煙標志,但是每當比賽中場休息時,還是會有很多球迷站在走廊甚至衛生間里吸煙。

還有作為北京國安隊主場的豐台體育中心體育場,雖然已經重點對球場的衛生環境進行了整治,但對球迷的吸煙問題,目前仍沒有有效措施加以控制。豐台體育場場長鍾亮表示:「我們一直規定場地里不許吸煙,但對看台上的球迷,我們很難管理。」

每當國安主場比賽後,工作人員都會在看台上清理出大量煙蒂。這些問題如果不盡快解決,對於明年奧運會將會有很大的影響。

近期,中關村清新空氣產業聯盟發起以「創優質空氣,迎奧運來賓」為主題其中的一項「影響空氣質量十大不良生活陋習調查」的投票活動。結果,「公共場所吸煙」以43310張選票高居十大的榜首。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香煙消費和生產國,也是世界上越來越少的允許公共場合吸煙的國家之一,這也直接導致在禁止吸煙地點吸煙成為中國人的十大陋習之一。

3、場內場外同時進行

除了奧運賽場內要求禁煙,場外禁煙也不容忽視。根據有關的規定,除了和奧運會有直接關系的比賽場館外,奧運簽約飯店、奧運場館及奧運村的餐廳,2008年6月前要達到全面禁煙;著名景點及文化遺產公園內大、中型餐廳,如確有特殊情況不能達到全面禁煙的,要實行分區管理;各大、中型餐飲經營場所應當提倡全面禁煙,不能達到全面禁煙的餐廳,應作分區管理,即75%面積為無煙區,25%面積以內設密閉隔離的吸煙區;500平方米以下的小型餐館,在餐廳內要加強控煙宣傳,採取多種形式的控煙措施。目前,北京的全聚德、小王府等餐廳都用上「空氣凈化器」,並且帶來不錯的效果。

10月起,北京地區計程車內將全面禁煙,這意味著司機、乘客都不能在計程車里抽煙了。計程車內空間本就狹小,加上空氣不太流動,如果乘客或司機在裡面吸煙,無疑將會使人尤其是不吸煙的人感到憋悶。計程車內全面禁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絕對的好消息。今後坐計程車的時候就不用再吸到司機或其他乘客的「二手煙」。

不讓吸煙,不看比賽?

④ 誰有關於禁毒的資料,急急急急

1.鴉片 鴉片,又稱阿片,包括生鴉片和精製鴉片。將未成熟的罌粟果割出一道道的刀口,果中漿汁滲出,並凝結成為一種棕色或黑褐色的粘稠物,這就是生鴉片。精製鴉片亦稱「禪杜」,即經過加工便於吸食的鴉片。另外還有鴉片渣、鴉片葉、鴉片酊、鴉片粉都是鴉片加工產品,均可供吸食之用。長期吸食鴉片可使人先天免疫力喪失,引起體質嚴重衰弱及精神頹廢,壽命也會縮短,過量吸食可引起急性中毒,可因呼吸抑制而死亡。2.海洛因 海洛因(Herion)通常是指二乙醯嗎啡,它是由嗎啡和醋酸酐反應而製成的。海洛因被稱為世界毒品之王,是我國目前監控、查禁的最重要的毒品之一。海洛因品種較多,其中較為流行的有西南亞海洛因、中東海洛因、東南亞海洛因。所謂「3號海洛因」、「4號海洛因」即為東南亞海洛因中的兩種。對海洛因的分號,聯合國和我國均無特別的規定,而是香港、東南亞地區的一種習慣分法。3號海洛因的純度一般為30-50%;4號海洛因的純度為80%。吸食海洛因極易成癮,且難戒斷,長期吸食者,瞳孔縮小,說話含糊不清,畏光,身上發癢,身體迅速消瘦,容易引起病毒性肝炎、肺氣腫和肺氣塞,用量過度會引起昏迷、呼吸抑制而死亡。3.嗎啡 嗎啡(Morphine)是鴉片中的主要生物鹼,在醫學上,嗎啡為麻醉性鎮痛葯,但久用可產生嚴重的依賴性,一旦失去供給,將會產生流汗、顫抖、發熱、血壓升高、肌肉疼痛和痙攣等明顯的症狀。長期使用嗎啡,會引發精神失常,大劑量吸食嗎啡,會導致呼吸停止而死亡。4.大麻 大麻產自地球上的溫暖地區或熱帶地區,為一年生草本植物。法律所禁止的大麻的葉子、苞片和花朵中含有一種叫做四氫大麻酚的化合物。含這種四氫大麻酚的大麻主要產在印度、摩洛哥等地。今天世界上多數毒品大麻是在墨西哥和哥倫比亞種植的。長期吸食大麻可引起精神及身體變化,如情緒煩燥,判斷力和記憶力減退,工作能力下降,妄想、幻覺,對光反應遲純、言語不清和痴呆,免疫力與抵抗力下降,對時間、距離判斷失真、控制平衡能力下降等等,對駕車和復雜技術操作容易造成意外事故。5.可卡因 可卡因是一種最強的天然產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劑,是從古柯屬植物古柯灌木的葉中撮出來的一種生物鹼。此類毒品主要有古柯葉、古柯膏、可卡因等品種。可卡因是具有高度精神依賴性的葯物,可造成吸服者精神變異,焦慮、抑鬱或偏執狂,身體危害表現為眼睛反應特別遲純,耳聾、口腔、鼻腔潰瘍,喪失食慾並導致營養不良,大劑量使用會造成嚴重全合並症甚至死亡。6.冰毒 冰毒即甲基苯丙胺,又名甲基安非他明、去氧麻黃鹼,是一種無味或微有苦味的透明結晶體,形似冰,故俗稱「冰毒」。該毒品主要流行於日本、韓國、台灣、菲律賓等東亞國家和地區。由於該毒品可一次成癮,其商品各稱為SPEED(快速丸)。「冰毒」可造成精神偏執,行為舉止咄咄逼人,並引發反社會及性暴力傾向,還可引起吸服者、幻覺、情緒低落,同時嚴重損害內臟器官和腦組織,嚴重時導致腎機能衰竭及精神失常,甚至造成死亡。

⑤ 2016年6月被中國國家毒委聘任為中國禁毒宣傳形象大使的明星是誰

陳慧琳。2016年6月,陳慧琳當選「中國禁毒大使」,並且作為第一位受聘的女藝人。

陳慧琳(Kelly Chen),1972年9月13日出生於中國香港灣仔區,中國香港女歌手、演員,畢業於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修讀Graphic Design 。

1995年,陳慧琳發行首張專輯《仙樂飄飄》。1998年,發行專輯《愛我不愛》,專輯主打歌《記事本》成為其代表作品之一。1999年,發行專輯《戀愛情色》、《花花宇宙/不得了》。1999年至2000年在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獲得最受歡迎女歌星獎。



(5)香港禁毒宣傳擴展閱讀:

個人經歷

2014年春節,應央視邀請在春晚表演。2月7日,發行專輯《Reflection》。3月21日,與梁家輝、鄭伊健、曾志偉、王祖藍主演《盜馬記》。

2016年1月11日,為慶祝入行20周年發行專輯《And Then》 。2月8日,參演的電影《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全國上映,陳慧琳在其中飾演觀音。7月3日,於美國Reno舉行let』scelebrate世界巡迴演唱會。

2019年2月4日,2019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陳慧琳、費玉清演唱歌曲《今夜無眠》。



⑥ 關於方力申42嗰大使身份.

好多啊...不過我只知道方力申的5官特別是個高鼻子..帥氣死了

⑦ 2016年中國國家禁毒形象大使是哪位明星

2016年中國國家禁毒形象大使是陳慧琳。

2016年6月,陳慧琳當選「中國禁毒大使」,並且作為第一位受聘的女藝人。一直熱衷公益的陳慧琳作為第一位受聘的女藝人,將身體力行的積極宣傳毒品危害,倡導全民禁毒。

此前濮存昕、劉歡、成龍、周傑倫、劉媛媛等明星獲聘「中國禁毒宣傳形象大使」。此外,全國各地的禁毒宣傳中也頻現明星的身影。

(7)香港禁毒宣傳擴展閱讀

官方不斷選用明星作為禁毒大使,最大的原因是明星作為社會公眾人物,家喻戶曉,一言一行都有強大的影響力。選擇一些形象正面陽光的明星為宣傳毒品的危害,對全社會特別是對青少年人群中的影響不可小覷,

中國國家禁毒委副主任劉躍進為陳慧琳頒發聘書時便表示,希望她發揮自己作為社會名人的強大影響力,關心和支持國家禁毒事業,引導社會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抵禦毒品的侵害。據媒體報道,陳慧琳一直致力推廣及參與各項慈善公益活動,與緋聞絕緣,形象積極陽光。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警察網-這些明星為何被聘為禁毒形象大使?

⑧ 禁毒教育電影有哪些

1、《湄公河行動》

劇情簡介:2011年10月5日清晨,兩艘中國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流域遇襲,船上13名中國船員全部遇難,並在船上發現90萬粒毒品。這宗槍殺十三名中國船員的血腥冤案,掀起了悲劇的序幕。

面對矛頭指向中國運毒、顛倒是非的輿論,為了還遇難同胞一個清白,中國決定派出緝毒精英,組成此次案件的特別行動小組,以高剛為隊長,潛入金三角查明真相,竭力揪出案件的幕後黑手。然而緝拿真凶的過程並非他們想得那麼簡單,事件的進展撲朔迷離,通往真相的道路更是險象環生。

2、《非凡任務》

劇情簡介:林凱(黃軒飾)是李建國(祖峰飾)安插在販毒集團的卧底,他逐步滲透到「雙鷹」販毒集團後,發現幕後頭目「老鷹」(段奕宏飾)與八年前李建國作為卧底調查的販毒集團有關,還囚禁了當時李建國的上級,最終林凱與李建國巧妙配合搗毀了整個販毒集團。

3、《毒戰》

劇情簡介:津海禁毒大隊長張雷剛完成卧底任務,勝利抓獲一批體內藏毒的毒販,卻在醫院碰見一名失控撞車受傷的蔡添明。張雷憑其敏銳職業嗅覺,判別出蔡添明涉嫌制毒,遂查出已被炸成狼藉的制毒窩點。

與此同時,粵江兩名緝毒警察郭偉軍、陳世雄跟蹤運送毒品原料的貨車,張雷接應二人,得知此毒品原料來自大毒梟黎振標,而收貨人正是蔡添明!面對犯罪事實,蔡添明供認不諱,為求死緩,表示願輔佐警方,誘捕黎振標,戴罪立功。

以張雷為首的津海、粵江兩地警員遂喬裝買家與黎振標販毒團伙展開一場風險搏奕,同時,還要時刻提防蔡添明逃竄,鬥智鬥力。最終,張雷發現了黎振標的驚天機密,更與蔡添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張雷驚覺這個蔡添明,可能並不是本人的棋子,或許倒過來,是本人在他的棋盤上。

4、《門徒》

劇情簡介:生活在香港的昆哥表面上經營著一家小店做小生意,其真實身份卻是掌控著龐大販毒脈絡的毒梟老大,他的妻子已經有了兩個女兒,如今又身懷六甲,這讓昆哥產生了金盆洗手的想法。

其實她的妻子對他的毒梟背景早已心知肚明,只是為了家庭,一直未吐露出來。阿力是跟隨昆哥多年的「門徒」,他的真實身份其實是警方的卧底。雖然得到昆哥的信任,可一直以來卻始終掌握不到關於制毒販毒的詳細情況,這讓他非常苦惱。

就在他灰心喪氣的時候,昆哥忽然要帶他去東南亞深入制毒的秘密基地。芬夫是個癮君子,他的妻子阿芬為了向丈夫證明人是可以戒毒的,從而也染上了毒癮。為了便於自己吸毒,喪盡天良的丈夫居然逼迫自己的老婆和三歲的女兒替自己販毒。

5、《中華之劍》

《中華之劍》是世界上記錄時間最長的一部講述有關毒品的記錄片,它的拍攝是為了讓人們了解我國目前緝毒,禁毒工作的現狀,是根據國家領導的指示,各有關部門組織創作,積極配合,由中央電視台、公安部、國家禁毒委聯合拍攝的。

閱讀全文

與香港禁毒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河南省民生實事培訓方案 瀏覽:721
電子商務物流構成要素包括哪些 瀏覽:274
網路營銷期末考試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瀏覽:913
節日銀行營銷方案 瀏覽:721
中醫理療養生會館策劃方案 瀏覽:137
舞蹈培訓開業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54
4s店全員營銷方案ppt 瀏覽:935
市場營銷和哲學有什麼聯系 瀏覽:137
電子商務運行環境 瀏覽:525
生日蛋糕升級推廣方案 瀏覽:421
零售連鎖葯店新員工培訓方案 瀏覽:193
廈門市知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40
電子商務技能大賽培訓計劃 瀏覽:95
沙龍培訓方案 瀏覽:773
工會活動方案策劃 瀏覽:787
茅台酒營銷方案 瀏覽:184
傢具銷售促銷策劃方案 瀏覽:429
有促銷活動場景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42
房地產公司2014年度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21
醫葯市場營銷實務課件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