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新中國成立而犧牲的烈士有哪些
董存瑞,是大家熟悉的一名解放軍戰士。在攻打隆化時,狡猾的敵人在一座橋上建了一座暗堡。然而,在董存瑞繳獲的火力分配圖上沒有標出這座暗堡,而要且在戰斗過程中一直沒有暴露出來,當解放軍炸掉看得見的碉堡時,沖鋒號被吹響了,連長帶領著六連沖出陣地,只有董存瑞那一個班還沒有沖出陣地。敵人一看機會來了,就拿著機槍向我軍掃射,子彈猶如傾盆大雨打在一個個戰士的身上,無情地奪去了一個又一個解放軍戰士的生命,六班戰士們都不忍再看下去了,有幾名戰士拿著炸葯包沖了出去,結果都被機槍給射死了。董存瑞和致振標幸好還沒有出去。董存瑞看著戰友光榮地犧牲,心中充滿了憤怒,拿著炸葯包就要沖,致振標拉住他,說道:「班長,你不能去冒這個險,還是讓我來吧!」董存瑞堅定不移地說:「我不希望再看到有戰友犧牲了,如果我沒有炸掉它,你就一定要炸掉它!說著就沖了出去。
董存瑞敏捷地躲過子彈,拿著炸葯包來到暗堡下,可放來放去都沒找到合適的地方,這可怎麼辦?當他看到一個個戰士在槍林彈雨中倒下時,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將炸葯包頂在暗堡下面,右手拉了導火索。爆炸前,董存瑞大聲喊:「為了新中國,前進!」
江姐.江姐是著名的革命烈士江竹筠的愛稱,曾用名江志煒,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於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大山鋪鎮江家灣的一個農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與彭詠梧結婚,婚後負責中共重慶市委地下刊物《挺進報》的組織發行工作.1948年,彭詠梧在中共川東臨時委員會委員兼下川東地委副書記任上戰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萬縣被捕,被關押於重慶軍統渣滓洞監獄,受盡酷刑仍堅不吐實,1949年11月14日被敵人殺害並毀屍滅跡。
趙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稱李姐。四川省宜賓縣白花鎮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讀於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於黃埔軍校六期。趙一曼1935年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二團政委,在與日寇的斗爭中於1936年8月被捕就義。趙一曼留有詩篇《濱江述懷》,其故里宜賓有「趙一曼紀念館」,相關電影有《趙一曼》《我的母親趙一曼》等。2010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張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藎臣,後改藎忱,漢族,山東省臨清人,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中國國民黨上將銜陸軍中將,追授二級上將銜,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後參與臨沂向城戰斗、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1940年在襄陽與日軍戰斗中,不幸犧牲。
B. 為黨犧牲的英雄人物有哪些
1、王麓水
王麓水,又名王培岳,1913年生於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長豐鄉一個雇農家庭。「身是萍鄉一僱工,參加革命顯英雄。魯南解放開新局,痛惜城郊未竟功。」這是王麓水犧牲後董必武所寫的題詞,概括了王麓水壯烈的一生。
內容介紹
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傑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活動自5月中旬啟動以來,廣大幹部群眾積極響應、廣泛參與,紛紛通過各種形式提名推薦候選人。2012年7月20日至8月10日,確定的15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候選人和15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候選人,向社會公布並接受群眾投票。
20天時間內,群眾參與投票總數近1億。在投票評選的基礎上,經過有關部門審核、組委會評審組專家投票等程序,最終評選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現予公布。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C. 為國犧牲的英雄人物及事跡。
1、王麓水
王麓水,又名王培岳,1913年生於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長豐鄉一個雇農家庭。「身是萍鄉一僱工,參加革命顯英雄。魯南解放開新局,痛惜城郊未竟功。」這是王麓水犧牲後董必武所寫的題詞,概括了王麓水壯烈的一生。
2、盧冬生
盧冬生,1908年生,湖南湘潭人。出生於佃農家庭,當過放牛娃,在工廠做過徒工。1925年到湘軍第4師當兵,次年參加北伐戰爭。
長征途中,盧冬生率部或作前鋒,或當後衛,時而攻堅,時而阻擊,屢擔重任,屢建奇功。1939年,盧冬生被派到蘇聯入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1942年到駐蘇聯遠東地區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工作。1945年9月回國,盧冬生先後任哈爾濱衛戍司令員、松江軍區司令員等職。12月14日晚在哈爾濱市殉職,時年37歲。
3、張思德
張思德,1915年4月出生於大巴山深處一個貧苦佃農家庭。重病的母親沒有奶水,只得走東家,串西家,要來穀米搗碎熬成糊喂他,因而給他起了一個小名叫「谷娃子」。
出生僅7個月,母親就因病無錢醫治離開人間,父親張行品被迫把他抱給嬸母收養。谷娃子吃「千家奶」穿「百家衣」長大,養母為了讓他永記鄉親們的恩情,給他取名「思德」。
4、彭雪楓
彭雪楓,1907年生於河南省鎮平縣。大革命時期,彭雪楓在黨的影響教育下,接受了馬列主義,開始了「出生入死,致力革命二十年」的光輝斗爭歷程。
1932年9月上旬,紅三軍團師長郭炳生企圖挾所屬第五團叛變投敵。時任師政委的彭雪楓僅帶隨行武裝潛行北上追了5天,將全體指戰員帶回來與主力會合,因此榮獲「紅星獎章」。
5、王甲本
王甲本,字立基,1901年8月出生於雲南平彝(今富源縣)。1918年考入雲南陸軍講武堂炮兵科,歷任排長、營長。1929年任國民革命軍陸軍第51師151旅旅長。1937年任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8軍98師副師長。先後參加了鄂西會戰、第一、二、三次長沙會戰、常德戰役、衡陽戰役,屢立戰功。後升任第79軍軍長。
D. 為祖國而犧牲的英雄以及事跡(每個50左右)
一、邱少雲
四川銅梁人。1952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1952年10月11日在朝鮮反擊敵占金化以西391高地的戰斗中,他和500多戰友奉命於夜間潛伏在距敵60米的山腳,待次日傍晚配合大部隊發動進攻,以便突然襲擊敵人。
12日12時左右,美軍盲目發射燃燒彈,其中一發落在他潛伏點附近,草叢立即燃燒起來,火勢迅速蔓延到他身上。邱少雲身後就是一條水溝,只要他後退幾步,就勢一翻,就可在泥水裡將火苗撲滅。
但為了不暴露目標,確保全體潛伏人員的安全和攻擊任務的完成,他放棄自救,咬緊牙關,任憑烈火燒焦頭發和皮肉,邱少雲忍受著難以想像的肉體痛苦,咬著牙,把兩手深深地插入泥土。然後猛地抬起頭來,用微弱的聲音向離他最近的戰友李士虎說:「勝利是我們的,但是我不能完成爆破任務了,這個任務交給你去完成吧!」
說完,他又痛苦地把被烈火燒著的身體更緊地貼到地上,烈火燒了三十多分鍾,一直到犧牲時,他也沒動一下
二、羅盛教
1931年4月出生,1949年11月入伍,中共黨員。1952年1月,朝鮮少年崔瑩在冰河上滑冰時,壓碎冰塊跌進冰窟。正在石田裡村練習投彈的羅盛教聽到求救聲後,邊跑邊脫下棉衣,跳進冰窟實施救助,反復幾次將崔瑩推出水面,因冰層太薄都失敗,最後他使盡全力用頭成功將崔瑩頂出水面,自己卻因體力耗盡壯烈犧牲。
三、王二小
王二小犧牲時才七歲,在日本鬼子掃盪一條山溝的時候,為了掩護幾千名老鄉和幹部,他不顧自我的生命危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氣急敗壞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方。幹部和老鄉脫離了危險,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犧牲了。
四、趙尚志
1925年考入哈爾濱許公工業學校。同年「五卅」運動中,用心開展募捐、抵制日貨等活動。同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因參加反帝愛國斗爭,被校方以「不守校規」之名開除學籍。同年11月,赴廣州考入黃埔軍校。
1926年3月,蔣介石製造「中山艦事件」後,曾用心參與抗議活動和營救被捕的中共黨員。同年夏到哈爾濱,領導進步青年進行革命斗爭。1926年底至1930年4月,曾2次被捕,在獄中受盡酷刑,始終堅貞不屈。
1932年初,負責中共滿洲省委軍委工作。曾與楊靖宇等到工廠、學校宣傳抗日,組織工人、學生參加抗日義勇軍。1933年10月,任珠河反日游擊隊隊長。1934年2月後,歷任東北反日聯合軍司令、反日游擊隊哈東支隊司令、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等職。
在東北地區早期抗日戰爭中,英勇頑強,作出了重大貢獻。1942年2月12日,率部襲擊梧桐警察分駐所,戰斗中,為內奸打傷,昏迷中被敵逮捕,後英勇犧牲。時年34歲。
五、江竹筠
江竹筠於1939年考入重慶的中國公學,秘密加入了共產黨。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學農學院植物病蟲系,翌年轉入農藝系。1946年,她畢業後回到重慶,參加和領導學生運動。
1947年春,中共重慶市委創辦《挺進報》,江竹筠具體負責校對、整理、傳送電訊稿和發行工作,只幾個月的時間,報紙就發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敵人的極大恐慌。
1948年4月,《挺進報》的發行機關被偽裝進步的特務打入,以順藤摸瓜的方式破壞了重慶市委,6月間,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慶的碼頭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經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東地委書記塗孝文,立即機智地大聲呵斥叛徒,使得叛徒無法再偽裝害人。
江竹筠被送到重慶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渣滓洞」監獄後,慘遭手指釘竹簽等毒刑的殘酷折磨,仍堅貞不屈,並領導獄中的難友同敵人展開堅決的斗爭。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務秘密槍殺,然後被用鏹水毀屍滅跡,時年29歲。
E. 寫一篇關於「緬懷烈士學習英雄事跡」活動的文章
一、深入開展宣傳、紀念革命烈士活動,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清明節期間,我班結合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和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緊緊圍繞「弘揚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這個主題,充分利用網路、電視、報紙等傳媒工具和辦板報、出牆報、寫標語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及時宣傳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崇高精神和優秀品質,形成了濃厚的宣傳氛圍。大力宣傳革命烈士胸懷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持真理、堅貞不屈的革命精神;宣傳革命烈士熱愛黨、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懷;宣傳革命烈士的大公無私、艱苦奮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優秀品質;宣傳革命烈士不怕犧牲不畏艱難的獻身精神。教育人們要為祖國富強和人民幸福無私奉獻、勇於拼搏,在構建和諧彭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繼續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共產主義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貢獻。三、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取得實效清明節期間,我們通過召開紀念會、報告會、座談會以及圖片展覽等多種形式和手段,教育幹部職工,特別是黨員學習革命烈士的崇高思想品質和道德風范,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廣大師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著力宣傳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胡中華民族前赴後繼英勇拼搏的精神,宣傳革命烈士的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精神,宣傳我市革命烈士為解放成都、為民族獨立和解放,為國家繁榮立下的豐功偉績,學習革命烈士堅貞不屈、百折不撓、不畏強暴的民族氣節和堅持真理、無私奉獻、忘我犧牲的優秀品質,教育和激勵幹部職工牢記歷史,繼承和發揮光榮傳統,堅持科學發展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貢獻。通過開展「烈士紀念日」活動,增強了黨和政府的感召力和社會凝聚力,激發了全體師生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熱情,是一次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烈士們曾經拋頭顱、灑熱血,為解放國家和民族不惜犧牲生命的大無畏精神鼓舞著在場的每一位同志,大家紛紛表示,一定要學習革命先烈頑強拼搏、艱苦奮斗的精神,努力工作
F. 犧牲英雄怎麼與現任英雄在宣傳材料上怎麼區分
英烈和烈士的含義類似都是指為正義事業不斷奮斗而做出犧牲的人們。但英雄有幾個方面的含義。
1.含義不同
英烈、烈士:是指那些在革命斗爭、保衛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以及為爭取大多數人的合法正當利益而壯烈犧牲的人員。
英雄:指才能勇武過人的人;指具有英勇品質的人;指無私忘我,不辭艱險,為人民利益而英勇奮斗,令人敬佩的人。
2. 范圍不同
英烈和烈士:是本民族的。
英雄:可以是民族,也可以是國家,甚至是世界的。
(6)宣傳犧牲擴展閱讀:
相關法律法規
2018年4月2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全票表決通過了英雄烈士保護法,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受法律保護,禁止歪曲、醜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的事跡和精神,宣揚、美化侵略戰爭和侵略行為,將依法懲處直至追究刑責。
2020年,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妥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犧牲人員烈士褒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妥善做好因疫情防控犧牲人員烈士褒揚工作,符合烈士評定(批准)條件的人員,應評定(批准)為烈士 。
G. 我們應該如何表達對維和部隊犧牲的16名軍人的敬佩
應該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牢記歷史的使命。我們一定要學習這些軍人的和平精神,不顧艱險,為了祖國不顧個人安危,敢於奉獻自己生命的精神,我們也應該活在當下,好好的去努力報效國家。
H. 尋訪革命老幹部,學習和宣傳他們艱苦奮斗,勇於犧牲的精神;尋訪身邊的道德模範,宣傳他們關愛他人,無私
我為顧金鍾所感動
1.有一天,我在新聞上看到顧金鍾事跡,我被他的堅強精神感動了。
2.顧金鍾是個警察,1993年當時24歲的顧金鍾在執行押解任務途中遭遇車禍,經過幾十個小時的搶救,總算死裡逃生,但因頭部、頸椎受到重創,導致高位截癱。顧金鍾沒有向殘酷的命運低頭,經過堅持不懈的康復治療,他終於站立起來,並能夠拄著雙拐艱難前行。按照國家有關政策,他可以在家修養一輩子,所有待遇不變,但他不想終此一生,他要實現自己新的人生價值。6年前他重回工作崗位再創佳績。
3. 自上班以來,他從沒請過一天假。每天的7:30,他會准時出現在派出所門口。由於行動不便,又怕查詢戶口的群眾等候,他盡量控制著自己少喝水,盡可能減少上廁所的次數。就在顧金鍾重新走上工作崗位的第二年,他光榮地入了黨,2007年還被評為大港區優秀共產黨員。他將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讓自己的生命綻放出絢麗的光彩。
4.我被顧金鍾的鋼鐵意志所感動,我被他的堅強所感動。
I. 救墜江女孩民警犧牲,這樣的精神值得宣傳嗎
為救墜江女孩犧牲自己的李雨闐,不僅是一位好警察,他勇敢無畏犧牲自己的精神滿滿正能量,值得我們廣大人民群眾學習。事情發生在10月8日下午,四川廣元嘉陵江附近的警點接到緊急墜江報案,兩位民警歐皓和李雨闐迅速趕到現場,因嘉陵江水流湍急他們來不及思考便縱深跳進江中奮力營救女孩,但民警李雨闐缺在這場營救過程中犧牲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他這種為人民犧牲生命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三、李雨闐以生命踐行了警察的使命。
他是一名人民的警察,他用他的行動履行了警察的職責,他在救援行動中表現出勇敢無畏的精神,是人民心中的好警察。
在這次行動中付出生命的李雨闐,年僅31歲,是一位年輕有擔當的警察,他並不會游泳,但接到報案後因為人員有限,他還是義無反顧的奔赴現場及時施救,他履行了他警察的責任,他可能有孩子有老婆,雖然他是一名警察,但他的家人收到這個消息已經崩潰,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沒啦!他的英雄事跡值得我們學習。對於民警犧牲生命救墜江女孩的精神你有何看法?歡迎評論區交流。
J. 革命烈士事跡宣講稿
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戰斗英雄。1930年出生於四川省中江縣一個山村。他自幼家境極為貧寒,六七歲時父親因受地主欺壓,病恨交加而死。黃繼光從小就給地主扛長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鄉解放,村裡組織起農會,黃繼光不但成為農會第一批會員,積極斗爭地主,還當上了村裡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後,國內停止復員並大量徵兵。1951年3月,中江縣徵集志願軍新兵時,黃繼光在村裡第一個報了名。體檢時,他因身材較矮開始未被選中。來徵兵的營長卻被黃繼光參軍的熱情所感動,同意破格錄取。
到朝鮮前線後,黃繼光被分配到第十五軍第一三五團二營六連任通訊員。1952年4月,部隊到五聖山前沿陣地接防,本想殺敵立功的黃繼光卻被分配到了連隊後勤。經過副指導員細致的思想工作,黃繼光明白了後勤工作的重要性,樣樣工作都幹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經上級批准,他榮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佔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葯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黃繼光的英雄壯舉,獲得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最高榮譽——他被志願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並授予「特級英雄」稱號(另一特級英雄是楊根思);所在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黃繼光最後長眠於沈陽市北陵烈士陵園。
背景
空前慘烈的上甘嶺戰役,在當時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火力密度的最高紀錄。
在僅4平方公里的陣地上,「聯合國軍」先後投入6萬人的兵力,傾瀉了190萬發炮彈和5000枚航彈,最多的一天達30萬發。志願軍也陸續投入兵力4萬餘人,發射炮彈40萬發。陣地上草木盪然無存,岩石構成的山頭被打成半米多深的粉末堆。
在這樣的常人難以想像的火海彈雨中,志願軍能夠打退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火力的以美國為首的侵略者,主要原因在於有無數黃繼光這樣的英雄。
在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涌現出許多英雄人物。戰爭中獲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的12人當中,參加上甘嶺戰役的就有4人,他們是黃繼光、邱少雲、胡修道、孫占元;此外,還有數以千計的功臣和英雄集體。在這種氛圍中,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時刻激勵和感染著參戰的同志們,創造出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壯舉。
黃繼光雖然入伍僅一年多,但在黨組織的教育以及老戰士們的言傳身教下,很快學到了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及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在短時間內成長為一名優秀戰士。關鍵時刻他能捨身堵槍眼,正是人民軍隊培養和黨教育的結果。一些西方軍事家認為,只有弄清楚上甘嶺防線為何突不破,才能真正了解中國軍隊。五十多年來,「上甘嶺」一詞已成為我軍英勇頑強的代名詞,上甘嶺精神永遠值得發揚光大!
故事
在家鄉當民兵時,黃繼光就曾機智勇敢地抓獲過一名逃亡地主,轟動全村。他從參軍的第一天起,就要求殺敵立功。他除了干好通訊員工作,還經常到班裡向戰士們學習手榴彈、手雷、自動步槍等武器的使用方法,多次受到連長表揚。由於他工作出色,人又機靈,營長點名調黃繼光到營部當通訊員。
在1952年10月19日那個彈雨紛飛的夜晚,黃繼光跟隨營參謀長指揮六連在上甘嶺進行反擊。當時,營參謀長和連長、指導員焦急萬分,如果天亮前攻不下敵陣地,一夜的戰果將付諸東流。在緊要關頭,黃繼光挺身而出,與連里兩名通訊員(肖登良、吳三羊)一起請戰。不久,兩名戰友相繼中彈倒下,黃繼光也負了傷。當他爬到離敵人中心火力點十餘米時,用力扔出了最後一顆手雷,只炸塌了半個地堡,敵人的機槍仍在噴出火舌。黃繼光此刻身上已沒有任何武器,仍然向前爬去。趴在後面的戰友們,借著照明彈的亮光,突然看到了氣壯山河的一幕:黃繼光搖晃著站起身,張開雙臂,向敵機槍射孔撲去……
戰友們沖上「零號」陣地時發現,黃繼光敦實的身軀仍然壓在敵人的射擊孔上,他的手還牢牢地抓著周圍的麻袋,寬闊的胸膛還緊緊地堵著敵人的槍口……人們看到,黃繼光的腿已被打斷,身上有七處重傷,他的身後有一道十多米長的血印。可以想見,在最後時刻,黃繼光是以何等堅強的毅力,拖著重傷的身軀,爬到敵人的地堡前,又一躍而起的。
令人遺憾的是,由於黃繼光從小家境貧寒,從來沒有去照過一次相。犧牲後雖有人拍照過遺體,形象卻十分慘烈且面容難辨。在宣傳英雄事跡的時候,因找不到一張可用的照片,只好用一幅捨身堵槍眼的素描畫來代替。後來,杭州美院的老師們根據黃繼光的連長萬福來的回憶,經反復琢磨畫出了黃繼光的正面標准像。上甘嶺戰役勝利10周年時,雕塑專家根據這張畫像鑄造了三尊銅像,分別珍藏在部隊和中江縣的黃繼光紀念館以及他生前所在連俱樂部。
1953年4月,黃繼光的母親鄧芳芝作為代表出席了全國婦女大會。毛澤東還請鄧芳芝到中南海自己家中做客,表示了對英雄的敬意。
戰役結束後,中朝兩國戰士在五聖山主峰背後一塊高大的石壁上,刻下了黃繼光的名字。如今,上甘嶺戰役留在陣地上唯一的有形紀念物就是黃繼光烈士紀念碑,這是根據金日成的指示建造的。這塊大理石紀念碑的旁邊,保留著烈士用胸膛堵過的地堡槍眼,周圍盛開著美麗的金達萊。 今天,我讀了《黃繼光》這篇英雄故事,內心非常激動。夜已深了,可我還未入睡。黃繼光那捨身堵槍口的光輝形象老是出現在我眼前。黃繼光1930年生,1952年逝世,犧牲時年饉22歲,是四川中江人,在1951年時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1952年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嶺戰役中,敵人佔領的597.9高地密集的火力網打得六連戰士抬不起頭來。前去爆破的三個小組都犧牲了。眼看著天亮前攻不下陣地了,黃繼光帶領兩個戰士再次前去爆破。一個戰士中彈犧牲了,另一個戰士也負傷了,接近敵人火力點的黃繼光已身負重傷,身邊沒有一樣武器。危急時刻黃繼光用胸膛堵住了敵人正噴著火舌的槍眼。敵人、戰士們驚呆了時,我也驚呆了,誰又見過這等可歌可泣的事跡呢?都說人的死有兩種:要麼重於泰山,要麼輕於鴻毛。黃繼光叔叔為人類的正義事業而死,他死得有意義,死得偉大!我們將永遠懷念他!
是啊,除了黃繼光以外,還有無數革命先烈為了祖國的神聖領土不被侵犯,為了人民不受欺辱,為了我們生活得更幸福,用滿腔熱血譜寫了一曲曲英雄的贊歌。是他們用忍飢挨餓換取了我們今天豐盛的飯菜;是他們用站崗放哨換取了我們今天樹蔭下的嬉戲;是他們用流血犧牲使我們在和平的環境里學習和生活。
英雄們,我們將以你們為榜樣,勤奮學習,用優異的成績來告慰你們的靈魂,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