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幫忙想30條漳州城市形象宣傳標語~謝謝啦,,,!
「土樓的輪廓是漳州的輪廓,龍江的精神是漳州的精神,在這里我們薈萃精華,在這里我們共度發展,漳州的明天是我們的明天!」 即興想出的,希望能幫上忙!
㈡ 漳州市高新區長宣傳部部部長是誰
你可以去網路上搜一下,這種東西不會有人知道的,不過網路上的網路應該會有任職人員是誰的介紹?
㈢ 王海萍的經歷
1926年4月,王海萍到廣州投奔國民革命軍第四軍並參與北伐,從事政治宣傳工作。後來國民革命軍第四師擴編為第十一軍,王海萍任該軍政治部宣傳股長。他積極地宣傳黨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張,宣傳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
1927年4月,蔣介石、汪精衛先後叛變革命,建立起南京國民黨反動政權,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遭到失敗。王海萍從武漢趕往南昌,參加了周恩來、賀龍等同志領導的八一南昌起義,後隨起義軍從江西經福建入廣東潮汕地區。葉、賀起義軍在潮汕失敗後,王海萍受黨中央的派遣前往福建,任中共閩南特委委員,在艱苦、危險的環境中,深入漳州、廈門一帶工廠、農村、學校,聯絡各地在大革命失敗後與黨組織失去聯系的同志,恢復和發展黨的組織,重建工會、農協,發動和組織工農運動。
1927年12月4日,根據黨中央關於「統一領導以廈門為中心的閩西南黨組織和以福州為中心的閩北黨組織」的指示精神,中共福建臨時省委在漳州成立,王海萍當選為省委執行委員兼宣傳部長。1928年1月,為了推進武裝斗爭,中共福建臨時省委在廈門召開緊急擴大會議。會議確定黨的任務是健全擴大黨組織,領導農民抗捐抗稅、鎮壓土豪劣紳,實行土地革命,由武裝暴動轉為游擊戰爭,以至匯合為總暴動。同年2月10日,福建省委第二次全體會議在廈門召開,會議選出了新省委常委會,羅明任書記,王海萍當選為省委常委兼宣傳部長。3月,平和縣廣大農民群眾在共產黨員朱積壘等領導下,發動武裝暴動。王海萍在為省委起草的《為平和暴動告工農兵群眾》、《致平和工友農友書》中,熱情謳歌和支持農民武裝暴動。平和武裝暴動雖然失敗了,但它點燃了福建西南部農民武裝斗爭的烽火。龍岩、永定、上杭等縣在鄧子恢、張鼎丞等同志領導下,先後爆發了武裝起義。為了形成一個鄉村武裝割據的局面,中共福建省委派王海萍到永定建立中共閩西特別委員會並兼任特委書記。7月初抵達永定後,王海萍即與張鼎丞、鄧子恢等成立閩西特委,率領永定、龍岩、上杭三縣的農民武裝攻打龍岩城,因敵人防守嚴密。屢攻不下,遂將農民武裝轉移到龍岩白土集中整編,正式成立3個團,成立閩西暴動總指揮部,王海萍任總指揮,以永定溪南為中心開展游擊戰爭。8月,王海萍任省委候補委員、宣傳部長,主編省委機關刊物《烈火》。在福州鼓山秘密舉辦黨員訓練班,隨後又在廈門舉辦中共閩南、閩西各市縣委員會負責人培訓班。王海萍在閩西特委工作時間雖短,但為日後在永定成立溪南區蘇維埃政府、開展土地革命作出了重要貢獻。
1929年春,毛澤東、朱德、陳毅同志率領紅四軍入閩,創立和發展閩西革命根據地。5月,王海萍任福建省委常委、軍事部長兼農民部長,不久任福建省軍事委員會書記,貫徹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指示,在廈門、福州秘密建立工人自衛隊和赤衛隊,對黨員加強軍事化訓練,輸送優秀工人到革命根據地參加紅軍,並在永春縣、安溪縣、同安縣等縣建立農民武裝,開展游擊戰爭。至1929年底,福建全省已有20多個縣建立起黨組織,黨員達3000名。
1930年2月,王海萍當選為福建省委執行委員會委員、省軍事委員會書記兼省委宣傳部長。同年3月,根據中央軍委指示,在閩西特委協助下,王海萍將閩西各縣的農民赤衛軍6個團3000多人,組編為工農紅軍第十二軍,直接歸中共中央和紅軍前委領導。5月25日,由羅明(省委書記)、王海萍(省軍委書記)、謝景德(省委組織部長)、王德(團省委書記)和陶鑄(省軍委秘書)等五人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在廈門組織武裝劫獄,營救出被捕的40多位同志。同年夏,王海萍代表福建省委赴上海參加全國蘇維埃區域代表大會籌備會。返回後,他傳達了會議作出的關於「閩西蘇區和紅軍為廣東領導,命令閩西紅軍進攻東江、潮汕,奪取兩廣,會師武漢」的錯誤決定。此次會議中李立三的「左」傾錯誤遭到省委羅明、王德等領導同志的抵制和反對,經過爭論,王海萍同意了羅明、王德等同志的意見,並向中央作了報告。中央卻批評福建省委犯了「右傾保守和地方觀念」的錯誤,責令省委應無條件地執行中央政治局的決議,致使閩西紅軍在軍事上遭到失利,黨在白區的工作也受到影響。9月,黨的六屆三中全會糾正了李立三的「左」傾錯誤。
1931年1月,羅明、王德等同志先後調往上海黨中央另行分配工作,王海萍接任福建省委書記。在以他為首的福建省委領導下,各地的農民武裝斗爭此起彼伏,不斷發展。但國民黨反動派更加瘋狂地鎮壓革命活動,到處派遣軍警、特務,搜捕共產黨的地下人員,破壞黨的組織。3月25日,秘密設在廈門鼓浪嶼的福建省委秘書處和宣傳部被敵人破壞,省委常委兼秘書長楊適(峻德)、省委宣傳部長李國珍和秘書處幹部梁慧貞(王海萍的愛人)等同志被捕,先後犧牲。王海萍幸得鄰人通知才倖免於難。黨的組織被破壞後,王海萍立即與鄧子恢、蔡協民等一起建立省委辦事機構,繼續領導革命斗爭,並於3月底前往上海,向黨中央匯報情況和接受新的任務。黨中央決定暫不重建福建省委機關,福建白區的斗爭以分別成立廈門、福州2個中心市委來領導的辦法解決。7月17日,中共廈門中心市委成立,王海萍任市委書記兼軍事部長,繼續領導廈門、漳州、泉州的革命斗爭。
1932年4月,王海萍會同陶鑄、鄧子恢、蔡協民等領導地方黨配合毛澤東、聶榮臻等率領的東路軍解放了漳州城。由於王海萍在漳州的公開活動中暴露了身份,被國民黨特務識別並秘密跟蹤,東路軍撤出漳州,實行戰略轉移並返回江西後,王海萍秘密返回廈門,繼續領導廈門中心市委的工作。6月,由於叛徒出賣,王海萍在秘密接頭地點廈門中山公園被捕,不久慘遭殺害,時年28歲。1951年瓊山縣人民政府追認其為革命烈士。
㈣ 陶鑄擔任過哪些職務
參加南昌起義,在葉挺部任連長。後到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警衛團工作,參加廣州起義。1928年春回湖南,任中共祁陽縣委軍事委員,曾在唐生智部從事兵運工作。1929年秋起,任中共福建省委秘書長、書記,漳州特委書記,省委組織部部長,福州中心市委書記等職。曾組織指揮廈門劫獄斗爭,建立閩南工農紅軍游擊總隊和閩東地區人民武裝力量。1933年到上海,在中共中央機關工作。同年5月被國民黨當局逮捕並判無期徒刑,在獄中同敵人進行了斗爭。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經組織營救出獄,被派往武漢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宣傳部長。1938年冬赴鄂中地區,組織抗日武裝,參與開辟鄂中游擊區。後任新四軍鄂豫挺進支隊代理政委。1940年到延安,任中共中央軍委秘書長、總政治部秘書長兼宣傳部部長。1945年隨八路軍南下支隊南進,途中奉命轉赴東北地區。先後任中共遼寧省、遼吉省、遼北省(今吉林雙遼)省委書記兼遼西、遼北軍區政委組建地方部隊,領導土地改革,參加建立鞏固東北根據地的斗爭。1947年8月兼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七縱隊政委。遼沈戰役後任中共沈陽市委書記。平津戰役中,他作為人民解放軍平津前線司令部(司令員林彪、政委羅榮桓元帥)的全權代表,參與了同傅作義將軍的談判,為和平解放北平作出了重要貢獻。北平和平解放後,負責整編傅作義部,領導南下工作團工作。1949年3月任第四野戰軍(5月兼華中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並任中共中央華中局委員,負責武漢三鎮的接管工作,還曾赴長沙接收起義部隊。
㈤ 李兆炳的簡介
(1909—1993)福建省漳州市人。一九三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五年加入中 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一軍團第四軍政治部宣傳部幹事、宣傳隊副隊長、宣傳科科長,教育科科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政治部俱樂部幹事,八路軍後方政治部宣傳科科長,軍委總政治部宣傳部宣傳科科長,陝甘寧留守兵團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延安中共中央黨校第三部組教科副科長,軍委編譯局副局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冀中縱隊第二旅政治部主任,冀晉軍區野戰第一旅副政治委員,第二軍分區副政治委員,華北軍區獨立第四旅政治委員,太原警備司令部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北軍區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編譯處處長,總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長,中國革命博物館館長,國家文物局顧問。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候補代表。
㈥ 鄭道溪的履歷
1973年03月,起先擔任福建省龍海縣九湖公社木棉大隊插隊知青,龍海縣第一中學民辦教師,福建師范學院體育系學生,福建省龍海縣第一中學教師,龍海縣第一中學團委書記,
共青團福建省龍海縣委副書記,中共福建省龍海縣委宣傳部部長。
1984年11月——中共福建省龍海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
1990年01月——歷任中共福建省龍海縣委副書記,中共龍海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黨組書記、代縣長,中共龍海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黨組書記、縣長。
1993年06月——中共福建省龍海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黨組書記、市長。
1993年09月——歷任中共福建省東山縣委書記、縣人民武裝部黨委書記,中共東山縣委書記、縣政協主席、縣人民武裝部黨委書記。
1995年03月——中共福建省漳州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
1997年05月——中共福建省漳州市委副書記。
2001年04月——中共福建省漳州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黨組書記、市長。
2001年12月——中共福建省委候補委員、漳州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黨組書記、市長(期間2002年6月補選為第十屆福建省人大代表)。2003年07月,任中共福建省委候補委員、泉州市委副書記(正廳級)。
2003年08月——中共福建省委候補委員、泉州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黨組書記、代市長。
2004年03月——中共福建省委候補委員、泉州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黨組書記、市長(期間2005年3月起主持中共泉州市委全面工作)。
2005年06月——中共福建省委候補委員、泉州市委書記、市人民政府黨組書記、市長、泉州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期間2005年11月補選為第十屆福建省人大代表)。
2005年07月——中共福建省委候補委員、泉州市委書記、泉州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
2006年11月——中共福建省委委員、泉州市委書記、泉州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
2008年01月——中共福建省委委員、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泉州市委書記、泉州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
2008年04月——中共福建省委委員、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
2008年06月——中共福建省委委員、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省委秘書長、省總工會主席。
2009年01月——中共福建省委委員、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
2012年1月8日——廈門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鄭道溪為廈門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2012年3月28日——不再擔任福建省總工會主席 。
中共第十七大代表,共青團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第七次、第八次黨代會代表。福建省第十屆、第十一屆人大代表,泉州市第十三屆(安溪)、第十四屆(鯉城)人大代表。
㈦ 寒假學生健康教育徵文活動作文
21世紀是充滿競爭的世紀,敢於冒險,敢於探索,善於競爭,善於合作,富於創造是21世紀對人才規格的基本要求。這些品質與良好的心理素質密切相關。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學校教育應為學生奠定成功人生的起點,使每個學生形成以自信、歡樂、奮發、高尚為基調的心理素質。每一位老師要創設寬松的心理環境,讓每一位孩子自由地發展,提供充分的實踐與思考機會,讓每一位小學生都能盡情地享受人生這一段最美好的時光。讓我們的孩子在未來的競爭與合作中更從容,更出色。這是我們一群陽光老師所追求的教育理想。為實現這一教育理想我們做了如下有益的嘗試: 一、挖掘各學科教材中有利於培養、提高小學生心理素質的內容,對小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心育教育。 統觀小學各學科教材,每科教材都有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於是,我們就從各學科整合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目標,如: A:思品科:注意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內化為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轉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 B: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中利用角色扮演,引導學生理解感知語言,體驗情感,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模仿與學習作品中角色的心理和行為,提高心理素質及各方面素養。 C:作文教學:寫作需要觀察、邏輯、記憶、想像,又需要熱情、興趣、毅力等,寫作的結果能反應一個人的思想、心態和思辨能力。文如其人,教作文要先教做人。在作文教學中進行健康的心理教育是一種時勢所趨。心理健康教育在作文教學過程中的滲透、互動和可持續發展,主要體現在教育者充分調動、激發小學生習作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特別是通過心理誘導、行為激勵和成功體驗的內化功能等方法,求「趣」、求「新」、求「活」、求「實」、求「美」、求「效」,切實消除、解放學生習作的心理重負和疑慮,用手寫出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自己的情感,成為身心健康的人。做到人文練達、文道統一,學以致用、教學共享,乃至信手拈來皆成文章,一揮而就盡展風采。 D:數學教學:在數學教學中著重訓練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活躍思維力和創造力。在低年級全面進行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在高年級著重對不良學習習慣的矯正。對心理有差異進行因材施教的心理教育,以提高學數學的信心和興趣,培養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E:音樂學科:在音樂課上通過以審美體驗為核心,提高審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情懷,讓學生在享受音樂中陶冶美的情操,創設優美的境界,營造良好的心境,不斷提高心理素養,從而成為一個文明、開朗、自尊、友愛的「陽光兒童」。 F:體育學科:在教學中,從兒童身心發展需要出發,通過游戲和體能鍛煉,克服學生怯懦、畏難的心理,培養勇敢、耐挫、團體精神,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G:美術學科: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欣賞美、體驗美、感悟美的熏陶,培養鑒賞美的能力,陶冶美的情操,提高藝術素養,努力使每一個少年兒童成為追求真、善、美,性格開朗、行為文明、思維活躍、善於合作的人。 在教學中我們根據教材特點對全體學生進行多層次、全方位的潛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從小形成積極、樂觀、向上、自主的學習態度,奠定了創造性人格和文明、高尚品格的基礎。 二、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構築平等對話、真誠溝通的平台,使每位孩子認識自己,善待自己,超越自我。 一個孩子就是一個美麗的世界。每個世界存在著千差萬別。心理指導的老師必須從心理學角度因人而異,因勢利導對不同性格類型、不同學習行為的學生作深入細致的分析,同時對多動症、厭學症、焦慮症等作矯正性指導,使每一個小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學習喜悅和快樂生活的情趣,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孩子原本與父母無話不談,但長大後,特別升入了小學高年級,不少孩子與父母似乎有些「生分」了,與父母的碰撞越來越多,常認為不被理解,這種成長的煩惱是他們從兒童期到少年期的正常心理反應。他們感到自己長大了,渴望跟成人一樣,不受太多的約束。他們為證明自己長大,說的是大人話,唱的是流行歌,做的是追星趕時髦的事,穿的是品牌衣褲裝酷扮靚,神態表情像大人一樣深沉、冷峻……然而他們畢竟是孩子,不具備把握自己的能力,對事物的分辨能力差,常犯這樣那樣的錯,與家長的矛盾大,因此會陷入苦惱、孤獨和痛苦之中。 針對這種情況後,「陽光人」專門開設了「陽光心語室」,找這些渴望長大而常出「亂子」的孩子對話、溝通,引導他們學會與父母親交朋友:要珍惜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之恩,要會感受父母給予的愛,還要以孝順之心懂得回報。其次教孩子要不拘形式敞開心扉把自己的歡樂和苦惱告訴給爸媽,讓他們理解自己。我們為了讓孩子學會關心父母,和父母的關系融洽,教育孩子在父母生日時送一份小禮物,說一句溫馨的祝福語,寫一封慰問信給父母,做一件使父母高興的事。為加深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我們還在「三八」婦女節、「六一」兒童節、中秋佳節等以「燭光晚會」、「陽光音樂會」、「感恩溝通奮進暢談晚會」等聯歡活動的形式請家長到學校與孩子一起對話、聊天,增益理解,深化親情。 我們除了和學生面對面談心外,還用寫信、上網聊天、打電話等形式與孩子溝通。心育組的黃珍老師最受學生擁戴,她每天都收到多封學生信件,她懷著一顆高尚的愛心和無私的責任心一一認真寫回信。在她的耐心幫助下,學生學會理解、尊重、關心、善待他人,學會正確認識自己,學會用換位思考的方式處理問題,學會以平常心看待發生在身邊的人與事,解決了來自學生心中的煩惱和困惑,達到自我實現。在實踐活動中,我們認識到:通過健康有益的溝通、對話等形式,可以幫助孩子解決來自學習、交友、生活、身體、家庭、社會等方面的煩惱和痛苦。從中我們也意識到:每個人的心靈深處,始終有一片聖潔的天空,那就是愛的天宇,愛他人,愛自己,愛是力量的源泉,愛是精神的支柱。一個人的心中如果有「愛的話語」回盪,那將是快樂的、幸福的。 三、以學生群體中典型人物的優秀品質為輻射點,使更多的孩子懂得生活、生命的真諦,從而熱愛生活,珍惜生命、超越自我,追求更高、更遠的目標。 蘇晟同學原是我校六年1班的學生,他在人生的一場極其特殊的考場上(於2001年暑假發現自己的左腿不幸患上惡性骨肉瘤),堅強地戰勝了劇痛、膽怯、自卑和絕望等一系列重難關,十分順利地做完了左腿高位截肢手術,而且情緒穩定、思想暢通、樂觀地面對殘酷的現實,不斷挑戰、完善、重塑和超越自我;在2002年上學期期末總復習期間,是他裝上假肢後訓練走路的黃金時間,為了學習與治療兩不誤,他每天上下午在課堂與距離家裡三公里的訓練場來回奔波,開創出學習生涯的新篇章:除上復習課外,整個學期沒有來校上過一節課的蘇晟同學在期末語文、數學考試中成績全部是優!我們心育課題組利用蘇晟同學這個感人的案例,在學生中開展為有困難的人獻愛心、與不幸的人分擔痛苦、給困境中的人以希望、力量和快樂的心育活動。在課題組蔡風義老師的組織下,大家為蘇晟同學捐了款,送去了慰問信、賀卡、鮮花、水果、自做的各種禮物。這一活動不僅讓蘇晟體會到親情,而且也從中培養同學們金子般的愛心和同情心,並讓全體同學以蘇晟為楷模,熱愛、珍視自己的生命,樹立堅定的信念,勇敢、樂觀、不屈不撓地面對、戰勝各種各樣的困難,超越自我。 如今,蘇晟同學已走出母校漳州市實驗小學,就讀於漳州三中初二年級。他經歷了狂風暴雨的考驗,他擁有了明媚陽光的沐浴後,更成熟、更快樂,他懂得以愛回報愛。一上初中,就樂觀地融入新集體,心靈更為堅強和坦然,每學期考試均在班級前5名。一個在絕望中被愛所拯救的孩子,他所回報的愛也感染了所有的人。愛,創造了奇跡。 現在就讀於漳州一中高二年級的劉煜佳同學,原是實小的學生,她在語文老師蔡風義的關心、鼓勵和幫助下,小學畢業時就有10多篇文章在省、市報刊上發表,還寫了一本6萬多字的自傳《超級女生繽紛小學路》,畢業後又有多篇有份量的習作發表於《海峽都市報》《中學生語文報》等報刊。劉煜佳初中就讀於漳州八中(學校辦有初中與高中年級),那裡的文學社在她的影響下迅速開張了,並有幸走馬上任了第一屆社長,同時兼校學生會的學習部副部長,還出版了社刊。 我們心育課題組,抓住這個契機,開發這個典型人物的寶貴資源,請她為母校的同學講述自己的成長經歷,接受采訪、咨詢,和同學們探討問題。劉煜佳同學的成長故事令人感動,啟人深思,大家明白了:只要以快樂的心情去學習,以負責的態度去思考,以堅強的毅力去挑戰困難,以寬容的心態去接納他人,以欣賞的眼光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就會健康、幸福地成長,成功就屬於自己。 我們心理健康活動小組為全體學生架設起一座通向美好未來的陽光心橋:「陽光心橋」是陽光使者的心橋,是希望的心橋,是關注生命健康成長的心橋,是無私奉獻的心橋,是陽光明媚、充滿朝氣的心橋。 四、以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為載體,使更多孩子學會學習、思考、交際、合作,學會體驗分享快樂,懂得共擔責任。 在實踐活動中我們知道:每個學生的生理、心理素質是不同的,知識能力和整體品質也有差異,僅靠課堂教學使他們達到擁有好的心理素質是相當困難的,再進一步要求每個學生自由、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潛力和特長,成為身心健康的陽光少年就很難奏效。課外活動正好彌補這個缺點,它的重點在於「揚長」,在於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增長才幹,培養自主、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 為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我們心育組組織學生自己設計喜歡的課外活動。在學生自己設計活動基礎上,指導他們再進行篩選、整合,設計出形式多樣,富有時代性、知識性、思想性、趣味性的心育活動。其中陽光晚會「感恩溝通奮進」深入人心、影響廣泛,是學生童年生活中一個美麗的亮點: 我們要「感恩」的,是感謝家長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辛勤培育之恩,感謝各位相識或不相識的關愛和奉獻之恩;我們要「溝通」的,是讓我們拉近彼此間心靈與心靈對話的距離,或者講講自己的學習經歷,或者談談自己生活、工作的感想,或者敘敘自己的現場感受,或者說說親人間的情深與隔閡等等,敞開心扉,各抒已見,暢所欲言;我們要「奮」的,是讓我們奮發圖強,精益求精,繼往開來,不懈前進。 2002年1月30日,適值寒假的第一天。在「陽光心橋」課題組老師的指導下,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感恩溝通奮進」聯歡晚會在漳州市實驗小學的階梯教室里熱熱鬧鬧地進行著,從晚上7:00至9:00,扣人心弦,掌聲不斷。出席晚會的嘉賓有「陽光心橋」的顧問代表蔡勇強副教授、漳州市宣傳部副部長翁福、原漳州市實驗小學黨支部書記、龍溪師范學校副書記周漢清(已退休)、《漳州廣播電視報》《漳州廣播電台》《閩南日報》《漳州青年報》《海峽都市報》《海峽導報》等在漳的記者代表、「陽光心橋」的6位輔導老師、新老朋友以及漳州市實驗小學部分老師、2-6年級的部分學生、家長代表近200人,記者之多、參加人數之多均超出我們的預料之外。更令人難忘的是晚會中魏冠正同學的媽媽,用激動的心情,聲淚俱下向大家講訴了她曾不堪忍受病魔折磨,幾次想自殺時,孩子怎樣用愛、用優異的學習成績給了她生活的信心,讓她對生命有了期盼的故事,以及蘇晟媽媽講訴蘇晟以頑強的毅力戰勝神,戰勝自我的故事,這些故事感人至深、終生難忘。 陽光晚會倡導學生學會把愛和關懷送給別人,學會展示自己、和諧相處、富有愛心和合作精神,學會讓心聲開放,讓心靈飛翔。 因為健康的集體,可以健康很多人!因為高尚的個人,使更多人擁有高尚。 近幾年我們開展的活動多姿多彩,如藝術類有:讓生活美麗動人的「插花比賽」、讓歌聲飛揚的「音樂鑒賞會」、開心一課的「小品專場」、張揚個性的「兒童服裝設計比賽」、培育勞動能力的「烹調比賽」;文學類有:演講比賽、故事會、詩歌朗誦比賽、讀書報告會、辯論會、我和作家面對面、陽光少年訪名人;主題活動類有:我們講奧運、小小「心理醫生」、設計自我形象、我的夢想等。這些活動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創新、實踐、組織策劃能力,使學生的思維活了,思路寬了,能力提高了,心胸寬闊了,智慧增長了,愛心升華了,老師、學生和家長高興了。 在「構建多渠道教育網路,提高小學生心理素質」的課題實踐中,我們始終以人為本,面向未來。我們確信:在我們課題組老師充滿熱情、富有理智、勇於實踐、不斷學習的作用下,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會有更加可喜的成果。每一個可愛的生命會因擁有健康心身而茁壯地成長,共享燦爛陽光,直抵陽光彼岸!
㈧ 《龍文》是誰主辦的雜志
為全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弘揚文化主旋律,增強文化軟實力。進一步挖掘我區文化底蘊,充分展示龍文人文風貌,提升龍文文化品位,培養一支高素養的文藝人才隊伍,加強文藝家交流合作,打造文化精品。同時,為企業文化增添風采,為經濟建設增強活力,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經研究,同意創辦《龍文》文藝期刊,並成立編委會,通知如下:
一、組織機構
主管單位:中共龍文區委宣傳部
主辦單位:龍文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二、編委會成員
顧 問:葉明義(中共龍文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部長)
主 編:肖 斌(中共龍文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聯主席)
副主編:連惠斌(龍文區文聯副主席)
李來有(筆名阿里,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
編 委:任 毅(筆名阿一,漳州師院中文系副教授)
代順麗(漳州師院中文系副教授)
謝華章(中華財保,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
陳春松(福建富順電子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康永遠(漳州市書協、美協會員、區詩詞學會長)
沈少輝(福建省楹聯學會會員、區詩詞學副會長)
林平良(漳州聯通,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
湯紹鋒(龍文區攝影協會副主席)
張一強(龍文區攝影協會副秘書長)
何小燕(龍文區作協副秘書長)
編輯部主任:連惠斌(兼)
執行主編:李來有(兼)
執行副主編:陳建友(龍文區作協副主席兼秘書長)
方初松(漳州楹潤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
特此通知。
㈨ 為什麼姓周的明星多
.你無睇過周星馳的一部代表作
<逃學威龍>嗎?;一周之星"
知道這
'一周之星'是什麼意思嗎
就是
一姓周的就有可能成為明星
靠
這種概率
............??
記得我們的周星星同學天天不交作業
上課的時候冒著miss的如雨般的粉刷攻擊,仍然堅守在教室門口外(罰站)
最後
他終於在眾生面前
成為了
學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