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今年國際減災日的主題是什麼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1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提高災害防治能力,構築生命安全防線」,5月6日至12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
全國防災減災日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而設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一方面順應社會各界對中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防災減災日的圖標以彩虹、傘、人為基本元素,雨後天晴的彩虹韻意著美好、未來和希望,傘的弧形形象代表著保護、呵護之意,兩個人代表著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兩人相握之手與下面的兩個人的腿共同構成一個"眾"字,寓意大家攜手,眾志成城,共同防災減災。整個標識體現出積極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之意。
由來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也就是汶川大地震。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的大地震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難、17912人失蹤。這場大地震給全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難以癒合的心靈創傷,堪稱國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災難。 災害發生後,全國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眾志成城、抗震救災,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團結與堅強。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協委員提議,為表達對災害遇難者的追思,增強全民憂患意識,提高防災減災能力,有必要設立"防災減災日"或"中國賑災日",藉此表達對地震遇難者的紀念,弘揚團結抗災的精神。
㈡ 第二十個國際減災日主題是什麼
2010年是第二十個國際減災日,這一年的主題是:建設具有抗災能力的城市版:讓我們做好准備!權
在1989年年底舉行的第44屆聯合國大會上,經社理事會通過了「國際減災十年的決議案」和「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國際行動綱領」,宣布「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活動於1990年1月1日開始,指定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的星期三為「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每年以確立主題、目標和目的的方式予以紀念。「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結束後仍繼續開展「國際減災日」活動。200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改為每年10月13日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
㈢ 今年國際減災日的主題是什麼
近期,聯復合國國際減災戰略制(UN/ISDR)公布了2010~2011年國際減災日的主題「建設具有抗災能力的城市:讓我們做好准備!」,(英文原文為:Making Cities Resilient: "My city is getting ready"。)
建設更加安全城市是我們的目標,這需要城市管理者和地方政府做好准備,以應對可能發生的各種災難。接下來的兩年,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與合作夥伴將發起該項活動。
㈣ 國際減災日宣傳內容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國際行動綱領首先確定了行動的目的和目標。即透過一致的國際行動,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減輕由地震、風災、海嘯、水災、土崩、火山爆發、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蟲、旱災和沙漠化以及其它自然災害所造成的人命財產損失和社會經濟的失調。
其目標是:增進每一國家迅速有效地減輕自然災害的影響的能力,特別注意幫助有此需要的發展中國家設立預警系統和抗災結構;考慮到各國文化和經濟情況不同,制訂利用現有科技知識的適當。
方針和策略;鼓勵各種科學和工藝技術致力於填補知識方面的重點空白點;傳播、評價、預測與減輕自然災害的措施有關的現有技術資料和新技術資料,透過技術援助與技術轉讓、示範項目、教育和培訓等方案來發展評價、預測和減輕自然災害的措施,並評價這些方案和效力。
(4)第31個國際減災日宣傳語擴展閱讀
聯合國大會1989年定於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三定為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200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改為每年10月13日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簡稱「國際減災日」。
今年是第30個國際減災日,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UNISDR確定今年國際減災日的主題是「加強韌性能力建設,提高災害防治水平」。
我國相關部門已經發出通知,部署今年國際減災日的有關工作,大力倡導全民防災減災,明確要求加強基層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建設,推動防災減災教育走進學校、單位、社區、農村、家庭和公共場所。
㈤ 第九個國際減災日主題
2010年是第九個國際減災日,期間的主題是——防災與媒體——防災從信息開始。「信息高速公路」在傳遞自然災害信息,普及減災知識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大了。
㈥ 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三是「國際減災日」,試著給今年的減災日寫一條宣傳標語:____________
國際減災日,幫幫災民好處多
㈦ 國際減災日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
[十月第二個星期三]
國際減災十年是由原美國科學院院長弗蘭克·普雷斯博士於1984年7月在第八屆世界地震工程會議上提出的。此後這一計劃得到了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聯合國分別在1987年12月11日透過的第42屆聯大169號決議、1988年12月20日透過的第43屆聯大203號決議,以及經濟及社會理事會1989年的99號決議中,都對開展國際減災十年的活動作了具體安排。1989年12月,第44屆聯大透過了經社理事會關於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報告,決定從1990年至1999年開展"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活動,規定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為"國際減少自然災害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Natural Disaster Rection) 。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個"國際減災十年"日,聯大還確認了"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國際行動綱領。2001年聯大決定繼續在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紀念國際減災日,並藉此在全球倡導減少自然災害的文化,包括災害防止、減輕和備戰。
具體可詳見:
http://ke..com/view/66030.htm
㈧ 今年國際減災日的主題是什麼
近期,聯合國來國際減災自戰略(UN/ISDR)公布了2010~2011年國際減災日的主題「建設具有抗災能力的城市:讓我們做好准備!」
建設更加安全城市是我們的目標,這需要城市管理者和地方政府做好准備,以應對可能發生的各種災難。接下來的兩年,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與合作夥伴將發起該項活動。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是由聯合國大會1989年定於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三。200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改為每年10月13日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簡稱「國際減災日」。
2001年聯大決定繼續在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紀念國際減災日,並藉此在全球倡導減少自然災害的文化,包括災害防止、減輕和備戰。
㈨ 今年10月13曰是第27個「國際減災日」其主題是
今年10月13日是第27個國際減災日,今年國際減災日的主題是「Live to Tell:Raising Awareness,Recing Mortality」,中文譯專為「用生命呼籲:增強減災屬意識,減少人員傷亡」,強調人的生命安全,要求增強減災意識,堅持把減少人員傷亡作為減災工作的首要任務,有關各方積極行動起來,切實採取有效措施,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