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元陽宣傳部

元陽宣傳部

發布時間:2021-12-04 16:34:55

A. 王松的工作業績

任職期間,認真組織實施州委、州政府 「六個一」工程之一——彌勒縣西部山區四個鄉鎮的連鄉公路建設。該工程於2004年6月開工建設。截至2006年7月,全線完工,共完成挖填土石方98萬立方米,支砌擋土牆15000餘立方米,支砌路沿石22000餘立方米,漿砌邊溝4000餘立方米,增設涵洞195道,鋪築混凝土路面88公里,鋪築彈石路面6公里,累計完成投資3300萬元。自南向北貫穿彌勒縣西部山區四個鄉鎮的連鄉公路長120公里,路線起於西三鎮螞蟻哨村旁的老昆河公路,止於巡檢司鎮的楊巡公路板田村,途經西三、西一、五山、巡檢四個鄉鎮10個村委會20餘個自然村,受益4萬人。是彌勒縣地方交通建設史上投資最大、里程最長的公路。同時多方籌措資金資,建成東山26公里的鄉村公路,改變了高寒山區東山鄉人民的出行難問題。
2004年至2006年在彌勒縣彌陽鎮任黨委書記一職,同時兼任縣委常委。任職期間制訂了「調結構、打基礎、興科技、建基地、強管理、提效益」的工作發展思路並狠抓落實,促進了全鎮經濟社會的健康快速發展。2005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46327萬元,比上年增長31%,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552元,增長17%。同時彌陽鎮黨委被州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被中央文明辦授予「全國文化村鎮先進村鎮」稱號,王松被授予雲南省計劃生育先進工作者、紅河州優秀黨務工作者。
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王松同志進入縣黨政領導班子,任縣委常委、副縣長,工作中他真真切切懂得「我是誰」;以群眾利益為工作出發點落腳點,明明白白懂得「為了誰」,從而把密切聯系群眾變為黨員幹部的常態行為,實實在在懂得「依靠誰」,為全縣的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竭盡全力。
2008年1月至今,王松擔任縣(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在工作中,他團結帶領宣傳思想戰線的幹部職工,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的總要求,以「夯實基礎,彰顯活力,創立品牌,樹立大市宣傳形象」的工作定位,解放思想迎跨越,服務社會促發展,各項工作在改革中創新,在管理中完善,與時俱進,凝心聚力,扎實工作,奏響了搶抓機遇,加快發展主旋律,為推動了彌勒文化事業大發展大繁榮和建設「雲南省重要旅遊城市和休閑度假旅遊示範城市 」的工作大局提供了扎實的智力支持、輿論保障和文化條件。
同時,王松還牽手實施了荒蕪多年的《彌勒縣文化精品獎勵實施辦法》,每年投入近20萬元對一批榮獲國家級、省級、州級獎勵的文化精品進行了獎勵;投入48.5萬元,製作大型戶外宣傳廣告、出版《話說紅河·彌勒卷》、印製宣傳畫冊《彩雲之南 ·福地彌勒》等, 2009年至今,成功舉辦,第十六屆世界人類學與民族學,可邑民族村被列為了本次大會的學術考察點,有近30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類學、社會學、民族學的專家學者前來考察。
為保護和弘揚彌勒優秀的民族文化,自2009年開始,王松帶領全縣文化工作者通過每年舉辦一屆彝族阿細跳月節,使彝族阿細跳月這朵國家級非遺奇葩與其它非遺產項目一道溢芳吐艷,展示彌勒民族文化獨具的魅力,讓世人了解彌勒、嚮往彌勒、走進彌勒。並成功舉辦五屆「阿細跳月節」;組織創作並編輯出版了四套共30卷本的「彌勒文化叢書」。組織拍攝了反映彌勒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民族文化的故事片《北回歸線》和微電影《一個關於明天的故事》,對宣傳彌勒新形象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2011年,王松領導的市委宣傳部代表市委、政府成功舉辦「唱響中國——群眾最喜愛的新創作歌曲」10首獲獎作品全國巡演。演唱會既有群眾合唱,也有蔣大為等老一輩歌唱家的深情演唱;有李龍、丁於、師鵬、董冬等明星歌手的真情歌聲,有彭立等港台歌手對祖國邊疆的熱愛,也有索朗旺姆、姚林輝等少數民族歌手的動人歌唱,演唱會上,演唱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氣氛熱烈。《國家》、《迎風飄揚的旗》、《我要去延安》、《兩岸一家親》、《盧溝謠》、《永遠的姐姐》等歌曲,追憶往昔崢嶸歲月;《最美的歌兒唱給媽媽》、《愛中華》、《好男兒就是要當兵》、《追尋》等歌曲寄託了400多萬紅河兒女對黨和祖國大家庭的熱愛。《相親相愛》、《陽光路上》等歌曲,展示了在奮力崛起征程中闊步前行的雲南人民正與全國人民一道,書寫更新更美的和諧畫卷。《元陽梯田》、《我要去紅河》、《阿細跳月醉彌勒》、《天上飄來大紅河》等本土歌曲也一同登台亮相。最後,演唱會在雄渾壯闊的《走向復興》大合唱中落下帷幕。
為擴大彌勒在世界的影響力,王松帶領同仁們擬定了彌勒縣形象宣傳用語徵集活動,面向世界收集徵集語,共收到參賽作品5694條,評選確定「彩雲之南、福地彌勒」為彌勒形象宣傳廣告用語,同時積極參與彌勒撤縣建市的組織工程。
2013年7月10日,「雲之南」藝術團帶著省委、省政府的親切關懷,赴紅河州彌勒市舉行「幸福彌勒」專場演出,同時也拉開了第五屆中國·彌勒阿細跳月節序幕。通過彝族風情聯歌聯舞、舞蹈《阿細跳月》等節目以熱情奔放的歌舞形式表現了阿細人最喜愛、最普及的民間優秀舞蹈,節奏歡快,展示了當地民族文化獨特魅力。12000多名觀眾身著本民族節日盛裝觀看演出,省內外嘉賓對精彩的節目報以陣陣熱烈掌聲。
著眼於核心價值引領、先進文化熏陶,積極開展省、州精神文明先進創評工作。目前,王松組織和領導的圍繞發揮先進人物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的示範引領作用,組織開展「彌勒道德模範」、「彌勒文明市民」、「感動彌勒十大人物」、「百佳彌勒人」等系列評選活動,正在緊張有序地推進。
自2008年至今,王松同志領導的彌勒宣傳思想工作在紅河州考評中,連年名列榜首。
資料來源:彌勒市人民政府網

B. 元陽縣縣長是誰

吳曉麗 女 縣委副書記
覃永 男 縣委常委、紀委書記
藍飛寧 男 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翟紅玲 女 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縣長
譚仁謀 男 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韋英波 男 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覃克參 男 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
黃春蘭 女 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王利初 男 縣委常委、縣人民武

C. 我姓白,正白旗滿州,請問滿族姓氏可能是什麼屬哪支

《滿族宗譜研究》一書,在岫岩白家搜集到的族譜《白氏源流族譜》,於1882年撰修。後在1922年續修,續修包括:《文秀公子子孫孫圖譜》兩冊及《凌雲堂白氏事宜錄》一冊。順出這樣的祖系關系:

一世:崇厄力(生五子:羅起、托起、保喜、保柱、失名。其中保柱公無後人,失名返回北京居住)

我支系二世祖:保喜(崇厄力公三子)

我支系三世祖:伯寧(保喜公長子)

我支系四世祖:五十七(伯寧公三子,分家後時代居住在黃旗溝。有二子:群住、文秀。群住公後奉朝廷公文,攜其二子駐守當時的吉林府雙城堡,也就是現在的黑龍江的雙城市,但此支系無法聯繫到後人)

我支系五世祖:文秀(五十七公次子)

我支系六世祖:該文獻未表述,但在族譜續修本的《文秀公子子孫孫圖譜》中肯定有收錄。

我支系七世:「亮」字輩。(其中白景亮是《白氏源流族譜》在1882年的撰修人,字執齋。)

我支系八世:「瑜」字輩。(其中白瑜瑞是《白氏源流族譜》在1922年的續修人)

我支系九世:「廉」字輩。

我支系十世:「潤」字輩。

我支系十一世:「樹」字輩。(我本人屬於本輩份)

1922年,續修本中列出本支系的十二世至三十一世的命名:國璽恩承厚,家興慶有餘,平安生盛事,做善學吉人。李林先生是《滿族宗譜研究》一書的作者,可能在抄錄的過程中,也可能是在出版社排版的過程中發生了謬誤,將「璽」字誤寫為「錫」。家鄉現已經有璽字輩後人。

那塔拉氏(白氏)並不是真正的老姓,始祖祖居長白山,隸正黃旗滿洲,順治定鼎燕京,始祖從龍入關,傳至護軍校崇厄力,生二世祖兄弟五人,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奉命自北京拔駐岫岩,祖居哨子河鄉大嶺後白家堡,教場溝,玲溝,北溝,南黃旗溝,鳳城的... 這是所有資料確定的。

白姓的滿族老姓來源有:滿族老姓包括:瓜爾佳氏、納喇氏、白(拜)佳氏、巴雅拉氏、伊喇氏、伯蘇特氏、那塔拉氏、扎拉里氏、那木都魯氏、薩察氏、納塔氏、拜嘉拉氏、塔喇氏、巴魯特氏、薩加拉氏,莽果氏、巴林氏,以及加入滿族的鄂爾圖特(蒙古)、拜都氏(蒙古)、巴岳圖氏(蒙古)、巴岳特氏(蒙古)、塔喇巴齊克氏(蒙古)、薩拉(蒙古)、拜爾達氏(蒙古)、拜英格哩氏(鄂溫克)、白氏(漢軍)。

居住遼陽八旗蒙古人,巴雨特氏,漢文白姓。遼寧省少數民族志記載,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清政府調派北京部分八旗蒙古兵及其家屬,同滿漢八旗兵丁及家屬一起到盛京(沈陽)地區駐防,分撥到新賓、鳳城、岫岩等縣。蒙古族巴雨特氏,其家譜記載,其始祖巴彥代居長白,後跟努爾哈赤起兵建州,先於沈陽吳家堡子定居,被編屬盛京將軍衙門蒙古八旗正紅旗文興牛錄。二世祖虎什巴、世格、克什圖三支遷至遼陽官屯。從第七世起,因巴雨特諧音白,逐改為漢文白姓,傳自今日,有70戶300多人,居住官屯、高力寨、城門口等村屯。

D. 盧文祥的人物履歷

1984.09——1988.07,在中央民族學院歷史系讀書,獲學士學位;
1988.07——1989.03,在中共雲南省元陽縣委宣傳部工作;
1989.03——1989.05,在中共雲南省元陽縣委辦公室工作;
1989.05——1990.10,共青團雲南省元陽縣委副書記;
1990.10——1992.11,共青團雲南省元陽縣委書記;
1992.11——1995.10,雲南省元陽縣勝村鄉黨委書記;
1995.10——1997.04,雲南省元陽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
1997.05——2001.11,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駐北京聯絡處主任;
2001.11——2002.03,雲南省開遠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代市長;
2002.03——2005.12,雲南省開遠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期間:2002.07—2005.07在中央黨校宏觀經濟專業研究生學習);
2005.12——2008.07,雲南省建水縣委書記;
2008.07——2013.09,雲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長;
2013.09——2015.06,雲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常務副州長;
2015.06——,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委副書記。

E. 李維的介紹

歷任紅河縣石頭寨鄉黨委副書記,垤瑪鄉黨委副書記、鄉長,紅河縣水利局局長,紅河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中共建水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等職。現任中共建水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常務副縣長。
經研究,該同志擬提名為元陽縣人民政府縣長候選人。

F. 李燁的人物履歷

1981年9月至1984年7月,紅河州農業學校農學專業中專班讀書;
1984年8月至1987年5月,元陽縣農牧局種子站工作;
1987年5月至1987年12月,中共元陽縣委農村工作部工作;
1987年12月至1990年9月,元陽縣沙拉托鄉人民政府副鄉長(其間:1988年至1989年3月建水縣西庄鎮人民政府鎮長助理)
1990年9月至1991年10月,元陽縣煙辦主任兼財辦副主任;
1991年10月至1995年9月,元陽縣馬街鄉黨委書記;
1995年9月至1997年9月,雲南民族學院幹部專科部經濟管理專業學習;
1997年9月至1997年12月,中共元陽縣委宣傳部部長;
1997年12月至2001年9月,蒙自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兼五里沖水庫管理局局長(其間:2000年7月至2000年10月北京市西城區勞動局局長助理)
2001年9月至2003年1月,彌勒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中共屏邊縣委書記(其間:2004年9月至2006年12月雲南省委黨校函授學院法律本科班學習);
2005年12月至2008年8月,紅河州林業局局長、黨組書記;
2008年8月至2013年2月任中共建水縣委書記;
2013年2月任紅河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中共建水縣委書記

G. 茅山的概況

金壇茅山位於江蘇省常州市以西60公里處金壇市薛埠鎮境內(薛埠鎮由原薛埠鎮和原茅麓鎮合並而成),南北走向,面積50多平方公里。海拔372.5米的茅山山勢秀麗、林木蔥郁,有九峰、二十六洞、十九泉之說,峰巒疊嶂的群山中,青龍洞等洞中有洞,千姿百態、星羅棋布的人工水庫使茅山更顯湖光山色,可謂「春見山容,夏見山氣,秋見山情,冬見山骨」。茅山還是著名的道教聖地,相傳漢元帝初元5年(公元前44年),陝西咸陽茅氏三兄弟來茅山采葯煉丹,濟世救民,被稱為茅山道教之祖師,後齊梁隱士陶弘景集儒、佛、道三家創立了道教茅山派,唐宋以來,茅山一直被列為道教之「第一福地,第八洞天」,曾引來諸多文人墨客留下詩篇。茅山有「山美、道聖、洞奇」之特色,區內主要景點有、乾元觀、元陽觀、東方鹽湖城等。
金壇市茅山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景區茅山自1986年被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甲級風景名勝區以來,經過多年的建設與開發,取得了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2001年,金壇茅山風景區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AAAA級景區,新四軍紀念館被中央宣傳部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3年茅山風景區被江蘇省人民政府、省文明委、省建設廳、省旅遊局聯合授予省級文明旅遊區示範點的稱號。海拔372.5米的茅山山勢秀麗、林木蔥郁,有九峰、二十六洞、十九泉之說,峰巒疊嶂的群山中,華陽洞、青龍洞等洞中有洞。抗日戰爭時期,陳毅元帥等革命先輩在此與敵開展游擊戰,使之成為我國著名的六大抗日根據地之一。茅山有「山美、道聖、洞奇」之特色,區內主要景點有茅山道院九霄萬福宮、印宮、乾元觀、華陽洞、金牛洞、新四軍紀念館等。茅山是江蘇省境內主要山脈之一。茅山因山勢曲折,形似「已」字,故名句曲山,又名金陵地肺山,道家稱「句曲之金陵,是養真之福境,成神之靈墟」。西漢年間,陝西咸陽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來句曲山修道行善,益澤世人。後人為紀念茅氏功德,遂改句曲山為三茅山,簡稱茅山。主峰大茅峰海拔372.5米,景區面積約為71.2平方公里。

H. 紅河州元陽縣新街鎮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方案

紅河洲人民政府、元陽縣人民政府、紅河州國土資源局

(2011年5月)

主辦單位:紅河州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元陽縣人民政府

協辦單位:紅河州國土資源局

地點:元陽縣新街鎮下節街村委會

時間:2011年5月30日上午正式演練。

參加人員:紅河州人民政府何文亮副秘書長、紅河州國土資源局周強副局長、紅河州國土資源局地質環境科許濤科長、元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縣公安局局長白樂章,元陽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單位,縣國土資源局及新街國土資源分局,新街鎮政府機關各站所和下節街社區、民兵,新聞媒體工作人員,受威脅的群眾,約計700餘人。

演練的具體方案如下。

一、應急演練的目的

通過演練,進一步提高各有關部門協調配合能力和群眾應對突發性地質災害的應急反應能力和防災避災意識,在臨災時能快速有效撤離避讓,努力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應急演練的地點和任務

元陽縣新街鎮下節街社區地質災害隱患點,擬設場面:遭強降雨,發生山體滑坡,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立即啟動《元陽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快速組織危險區的群眾撤離,全力採取防災減災有效措施。

三、應急演練的原則

以人為本、避讓為主的原則;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

反應迅速、措施果斷的原則;

部門配合、分工協作的原則;

四、應急演練的組織領導

指揮長: 白樂章 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縣公安局局長

副指揮長: 毛雪冰 縣政府辦副主任

高榮奎 縣國土資源局局長

白玉文 新街鎮黨委書記

王建福 新街鎮人民政府鎮長

成員: 白海榮 縣民政局局長

龍正福 縣交通局局長

朱樹海 縣衛生局局長

張紅衛 縣氣象局局長

馬正學 縣水利局局長

唐 斌 縣環境保護局局長

馬正福 縣教育局局長

劉天學 縣財政局副局長

白明祥 縣公安局副局長

周 柱 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

楊宏敏 元陽供電有限責任公司

下設九個工作組:

(一)綜合聯絡組

組長:毛雪冰縣政府辦副主任

成員:元陽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單位主要領導

職責: 負責應急成員單位之間的相關協調與聯系, 新聞媒體單位的聯絡, 領導講話稿撰寫等工作。

(二)現場准備組

組長: 白玉文 新街鎮黨委書記

副組長: 周柱 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

成員: 元陽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單位, 新街鎮人民政府。

職責: 負責應急演練現場的准備等工作。

(三)交通治安組

組長: 白明祥 縣公安局副局長

成員: 縣公安局抽調民警和新街鎮派出所民警

職責: 負責擬災害發生區域的警戒、 治安和交通管制, 負責對有關人員的緊急疏散、撤離, 維護災害現場社會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 參與災害發生現場的赴救及處置工作; 確定災害傷亡人數和傷亡人員的姓名身份; 負責相關災害直接責任人的監護和逃逸人員的追捕; 參加災害調查。

(四)應急搶險組

組長: 白明祥 縣公安局副局長

副組長: 白玉文(新街鎮黨委書記), 王建福(新街鎮人民政府鎮長), 元陽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單位主要領導。

成員: 新街鎮政府機關和各站所幹部職工, 社區幹部、村小組組長, 民警、 民兵等及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單位臨時抽調工作人員。

職責: 負責組織受災群眾的撤離、 現場搶險救災等工作; 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單位按照 《元陽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的各自職責, 為應急救援工作提供必需的救災物資、設備、 資金等和其他保障措施, 確保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 電力部門負責盡快搶修恢復供電設施, 保障災區供電。

(五)醫療救治組

組長: 朱樹海 縣衛生局局長

成員: 從縣人民醫院、元陽民族醫院等抽調

職責: 負責組織指揮受災現場受傷人員接受緊急救治和轉送醫院救治, 做好災後傳染病疫情防控工作。

(六)災情調查組

組長: 高榮奎 縣國土資源局局長

副組長: 周柱 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

成員: 從縣國土資源局抽調

職責: 負責災害調查和統計工作。

(七)後勤保障組

組長: 王建福 新街鎮人民政府鎮長

副組長: 劉雲 新街鎮人民政府分管副鎮長

成員: 從新街鎮政府抽調

職責: 負責食宿安排、車輛派遣等工作。

(八)善後處置組

組長: 白海榮 縣民政局局長

成員: 新街鎮黨委、政府, 元陽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單位。

職責: 新街鎮牽頭, 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單位配合, 受災村(組)群眾參加, 做好遇難、受傷人員及家屬的安撫和災後重建工作。

(九)宣傳報道組

組長: 白波 縣委宣傳部副部長

成員: 宣傳部、廣電局等抽調

職責: 負責應急演練(應急救援)等工作的宣傳報道。

五、 應急預案演練的實施步驟

(一)應急預案演練預備工作

1.召開應急預案演練預備工作會議

會議由紅河州國土資源局領導召集縣人民政府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成員、相關部門領導、新街鎮主要領導等參加。

會議內容:

(1)縣人民政府領導講話, 通報進行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災預案演練工作的目的意義、標准要求及有關部門的工作任務等情況。

(2)座談應急預案演練方案實施的有關問題。

2.參演單位專業隊伍和人數以及演練前需准備的物品

(1)縣人武部、 民兵應急分隊共20人。 負責其他參演單位所需迷彩服、 十字鎬、鏟子、鋼釺等器材的准備。

(2)縣公安及交警30人。負責治安和交通管制警示標志。

(3)縣衛生局8人。負責120急救車輛以及急救器材、衛生防疫消殺和演練災民的傷病檢查治療器材的准備。

(4)縣民政局2人。負責救災、慰問物資、安置災民相關表卡的填報准備。

(5)元陽一小3人。負責演練前組織、宣傳發動。

(6)縣教育局2人。負責參演學生的組織和動員。

(7)縣電信公司2人。負責現場的通信保障。

(8)縣氣象局1人、縣供電公司1人、縣自來水公司1人、縣水利局1人、縣安監局1人、縣環保局1人,按各自工作職能准備相應器材。

(9)新街鎮幹部15人。負責演練前演練區域村民的動員和群眾會的召集。

(10)參演群眾250人,元陽一小師生250人。由新街鎮政府、元陽一小學、縣國土資源局負責組織落實好人員。

3.應急預案演練工作準備

(1)綜合聯絡組全面負責各項准備工作的協調與籌劃。

(2)交通治安管理組熟悉下節街社區滑坡的災害危險性及危險區內的相關情況,制訂交通管制及災區安全保衛的措施,解決有關問題,准備封鎖道路通行的禁牌及禁止進入危險區的警示標志。

(3)災險情調查監測組熟悉下節街社區滑坡的地理環境及滑坡情況,設立監測標志,做監測記錄等。

(4)應急搶險組、後勤保障組熟悉下節街社區滑坡的地理環境及滑坡情況,悉記群眾撤離避讓路線、災民(師生)臨時安置地點及衛生搶救所的臨時設置地點的有關情況,做好搶險救災及物資儲備調運及有關設備裝備與調運工作。

(5)醫療衛生組熟悉災民臨時安置地的有關情況,准備救護車及相關救護醫療器材等,確保搶險救災或演練應急之用。

(6)新街鎮政府組織應急搶險小分隊,小分隊由新街鎮基層民兵組成,人員20人,統一著裝,培訓演練。

(7)縣國土局、縣教育局、新街鎮政府及相關的新街鎮派出所做好緊急撤離群眾的訓導工作。

(二)演練工作程序

2011年5月30日上午8:30全體演練單位在七中待命,觀摩人員由工作人員安排進入觀摩地點。

8:50,紅河州人民政府領導宣布元陽縣新街鎮下節街村委會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開始。

9:00,下節街社區負責人向新街鎮人民政府報告:「因昨夜連續大雨,下節街社區3、4、6組出現嚴重險情,簡易監測表明滑坡體與後緣裂縫加寬,有出現滑坡可能。」

9:05,新街鎮黨政主要領導及有關人員趕到現場發現險情加劇,立即下令啟動新街鎮地質災害應急預案,並在新街鎮畜牧獸醫站成立臨時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迅速向指揮部集中,同時向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王建福鎮長向國土局周柱副局長報告,鎮屬參演職工9:10前在鎮畜牧獸醫站集結完畢,並設立臨時指揮部。)

9:10,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接報後,立即下令新街國土分局派出應急小分隊立即趕赴現場開展調查,進行險情評估及應急處理,設立簡易檢查點,同時,分別向縣人民政府和縣地質應急搶險指揮部指揮長、副指揮長報告。(國土局周柱副局長在向高榮奎局長報告的同時,帶領人員進入演練現場開展調查,高榮奎局長接報後向白樂章副縣長報告。)

9:15,指揮長接到縣國土資源局報告「下節街社區滑坡活動性增強,寬度已增大到0.2米,滑坡體處於臨滑狀態,建議啟動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下令啟動元陽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並趕赴現場。

各成員單位接到通知後,組織人員趕赴現場,進入新街鎮原糧食局倉庫,並向指揮部報告(途中特種車輛拉響警報)。(白樂章副縣長下達命令後帶領高榮奎局長、毛雪冰副主任、徐建民進入演練臨時指揮部,3分鍾後,各成員單位向指揮部聚集並報告,報告順序依次為:1.新街鎮;2.公安局;3.民政局;4.衛生局;5.消防大隊;6.教育局;7.氣象局;8.供電局;9.自來水公司;10.安監局;11.環保局;12.電信局。)

9:25,在新街鎮地質災害應急臨時指揮部,縣氣象局報告天氣情況;新街鎮政府報告前期工作情況;縣國土資源局報告災情發展趨勢,建議組織群眾撤離。

9:30,指揮部下達命令:

交通治安管理組封鎖進入危險區的道路,設置警戒線,確保除搶險救災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進入該危險區域,同時實施治安巡邏,保證災區安全。(交通治安管理組在10:00前完成通往危險區的公路、道路封鎖及警戒工作有條不紊進行後,向指揮部報告。)

應急搶險組在使用各種設備緊急通知危險區域的群眾和師生按撤離路線有序安全轉移的同時,組織應急搶險隊伍進入隱患區協助群眾和師生撤離,在協助過程中對不願撤離的群眾強制帶離(1人),對受傷的群眾撤離(2人)。(應急搶險組要在9:45前完成群眾和師生撤離工作,並向指揮部報告。)

災情調查監測組繼續跟蹤災情,每5分鍾向指揮部報告一次。

醫療衛生組在9:40前完成臨時急救點,並向指揮部報告,對傷、病員進行緊急治療、轉移。

後勤保障組在9:50向指揮部報告群眾和師生基本安置妥當,救援物資已陸續就位。

10:00,災情調查監測組報告:據監測組監測,滑坡變化已趨穩定,建議召開指揮部會議,研究解除封鎖警界。

10:05,指揮部召開會議,下達命令:解除道路封鎖、警界。由災情調查監測組繼續監測,有情況及時報告;善後處置組負責對危房進行鑒定,提出災民回遷和重建方案,報政府批准實施。

10:10,指揮部領導到各災民轉移臨時安置點看望群眾、師生撤離安置情況。

10:20,演練工作講評會。紅河州政府領導和縣政府領導講話。

10:30,紅河州人民政府領導宣布演練結束。

I. 文山,紅河。楚雄,大理各有什麼小縣市大神們幫幫忙

文山州包括了八個縣:文山縣,硯山縣,廣南縣,富寧縣,馬關縣,丘北縣,西疇縣,麻栗坡縣.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於中國雲南省南部。轄個舊市、開遠市2市及彌勒縣、蒙自縣、元陽縣、紅河縣、石屏縣、瀘西縣、綠春縣、建水縣和河口瑤族自治縣、屏邊苗族自治縣、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11縣. 楚雄彝族自治州1縣級市(楚雄市)9縣(祿豐縣、武定縣、元謀縣、牟定縣、雙柏縣、南華縣、永仁縣、大姚縣和姚安縣)。 大理州轄1市8縣3自治縣,即: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縣、祥雲縣、賓川縣、彌渡縣、南澗彝族自治縣、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永平縣、雲龍縣、洱源縣、劍川縣、鶴慶縣。全州130個鄉鎮、辦事處(其中民族鄉17個、鎮16個、辦事處2個)、1098個村公所,並設有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和一個省級旅遊度假區。

J. 陳軍的生平事跡

1984年9月至1988年7月在西南民族學院數學系學習。
1988年7月至1993年10月任元陽縣計委科員。
1993年10月至1995年3月任元陽縣委宣傳部科員。
1995年3月至1998年3月任元陽縣經濟開發辦公室副主任。
1998年3月至2002年3月任元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2002年3月至今任州政協副主席。

閱讀全文

與元陽宣傳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7年市場營銷5月考試答案 瀏覽:947
關於市場營銷問卷調查 瀏覽:498
實體書店市場營銷策略 瀏覽:270
簡答市場營銷管理哲學包括哪幾種觀念 瀏覽:871
2015年年會策劃方案百度 瀏覽:144
魚的美食節策劃方案 瀏覽:430
市場營銷學是一門屬於 瀏覽:280
貴州財大市場營銷期末考試試題 瀏覽:495
黨員培訓工作方案 瀏覽:70
師資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912
百度競價推廣計劃方案 瀏覽:850
2015年度公司培訓計劃方案整理版 瀏覽:255
深圳披披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53
市場營銷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瀏覽:466
泉州市聚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76
美國移動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841
設備培訓組織方案 瀏覽:121
建設工程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567
2017年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608
華晨消防電子商務平台 瀏覽: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