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最早設立宣傳部的是蘇聯還是德國
那層樓的別忽悠人了, 宣傳部最早是在德國,1929年保羅 約瑟夫 戈培爾就擔任納粹宣傳部長了,然後到至今所有的法茜斯國家都在效仿 。。。
⑵ 明朝都有那些部門,最高長官怎麼稱呼,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分管什麼職能
六部:由於過去只有六部,所以其職能往往等於現今多個部門職能的綜合。其長官尚書相當於部長,副長官侍郎相當於副部長;各司主管稱郎中,相當於司局長,副主管稱員外郎,相當於副司局級;至於主事權力、地位上比處長要高一些。
吏部:相當於組織部、人事部等部門。
兵部:相當於國防部、、公安部、交通部(驛傳)、軍委等部門。
刑部、大理寺:相當於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司法部等部門。
禮部:相當於教育部、文化部、宣傳部等部門。
戶部:相當於財政部、民政部、商務部、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審計署、中國人民銀行(造幣)、稅務總局等各部門。
工部:相當於建設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水利部等部門。
殿閣大學士:從人數和地位上看相當於現在的政治局常委,因為這些大學士一般都是軍機大臣或是兼任尚書、都統之類的職位,都是獨當一面的人物。一般來說,三殿三閣(保和殿、武英殿、文華殿、體仁閣、文淵閣、東閣)共六名大學士,都是當到退休(休致)才空出,由協辦大學士遞補,除非該人被革職或是死亡。協辦大學士就相當於政治局候補。
領侍衛內大臣、內大臣等:就品級上來說現在似乎沒有那麼高的侍衛官;就職能來說,可以相當於中央保衛局。
都察院:相當於監察部。
理藩院:相當於外交部(清末以前的外交一般指對蒙古各部、西藏、新疆、俄羅斯、日本、朝鮮、越南等,主要還是管理蒙古)。
翰林院:相當於中央黨校(個人認為)兼中科院、社科院。
國子監:相當於清華、北大之類的學校的綜合體兼有教育部高教司的職能。
順天府:相當於北京市。
步軍統領:相當於現在北京警備區兼公安廳的職能。
內務府:為皇室服務的機構,可以理解為現在的國務院辦公廳之類的部門。
總督:軍事職能相當於現在的各大軍區級司令員;還可兼管地方政務。
巡撫:相當於現今的省委書記、省長。
駐防將軍:相當於現在的警備區司令員。
各省軍事:總體來說,清代的武官品級上較歷代有了較大的提高。
提督:為一省最高軍事長官,相當於現在的省軍區司令員。
總兵:相當於現今的軍分區司令員或軍長,其統轄的鎮相當於今天的軍分區。
副將:相當於副軍長。
參將:相當於師長。
游擊:相當於副師長或是旅長。
都司、守備:相當於團級。
千總:相當於營級。
把總:相當於正連級。
外委千總:相當於副連級。
外委把總:相當於正排級。
額外外委:相當於副排級。
有些部門只是為某一時代或是統治階級的需要,現在並不存在相關的部門。
正一品:
文職京官: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
武職外官:無
從一品:
文職京官: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協辦大學士、各部院尚書、都察院左右都御史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內大臣
武職外官:將軍、都統、提督
正二品:
文職京官: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內務府總管
文職外官:各省總督
武職京官:左右翼前鋒營統領、八旗護軍統領、鑾儀使
武職外官:副都統、總兵
從二品:
文職京官: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
文職外官:巡撫、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職京官:散秩大臣
武職外官:副將
正三品:
文職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職外官:順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職京官:一等侍衛、火器營翼長、健銳營翼長、前鋒參領、護軍參領、
驍騎參領、王府長史
武職外官:城守尉、參將、指揮使
從三品:
文職京官:光祿寺卿、太僕寺卿
文職外官:都轉鹽運使司運使
武職京官:包衣護軍參領、包衣驍騎參領、王府一等護衛
武職外官:游擊、五旗參領、協領、宣慰使、指揮同知
正四品:
文職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僕寺少卿、鴻臚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給事中
京職外官:順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員、
武職京官:二等侍衛、雲麾使、副護軍參領、副前鋒參領、副驍騎參領、
太僕寺馬廠駝廠總管、貝勒府司儀長、侍衛領班
武職外官:防守尉、佐領、都司、指揮僉事、宣慰使司同知
從四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
文職外官:知府、土知府、鹽運使司運同
武職京官:城門領、包衣副護軍參領、包衣副驍騎參領、包衣佐領、
四品典儀、二等護衛
武職外官:宣撫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參議、光祿寺少卿、給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醫院院使
文職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隸州知州
武職京官:三等侍衛、治儀正、步軍副尉、步軍校、監守信礮官、分管佐領
武職外官:關口守御、防禦、守備、宣慰使司僉事、宣撫使司同知、千戶
從五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讀、翰林院侍講、鴻臚寺少卿、司經局洗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員外郎
文職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鹽運司副使、鹽課提舉司提舉
武職京官:四等侍衛、委署前鋒參領、委署護軍參領、委署鳥槍護軍參領、
委署前鋒侍衛、下五旗包衣參領、五品典儀、印物章京、
三等護衛
武職外官:守御所千總、河營協辦守備、安撫使、招討使、宣撫使司副使、
副千戶
正六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左右春坊中允、國子監司業、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經歷、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經歷、
太常寺滿漢寺丞、欽天監監判、欽天監漢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樂署署正、僧錄司左右善事、道錄司左右正一
文職外官:京府通判、京縣知縣、通判、土通判
武職京官:蘭翎侍衛、整儀尉、親軍校、前鋒校、護軍校、鳥槍護軍校、
驍騎校、委署步軍校
武職外官:門千總、營千總、宣撫使司僉事、安撫使司同知、副招討使、
長官使、長官、百戶
從六品: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贊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
欽天監滿洲蒙古五官正、漢軍秋官正、和聲署正、
僧錄司左右闡教、道錄司左右演法
文職外官:布政司經歷、理問、允判、直隸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職京官:內務府六品蘭翎長、六品典儀
武職外官:衛千總、安撫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編修、大理寺左右評事、太常寺博士、國子監監丞、
內閣典籍、通政司經歷、知事、太常寺典籍、太僕寺主薄、
部寺司庫、兵馬司副指揮、太常寺滿洲讀祝官、贊禮郎、
鴻臚寺滿洲鳴贊
文職外官:京縣縣丞、順天府滿洲教授、訓導、知縣、按察司經歷、教授
武職京官:城門史、太僕寺馬廠協領
武職外官:把總、安撫使司僉事、長官司副長官
從七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檢討、鑾儀衛經歷、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詹事府主薄、
光祿寺署丞、典薄、國子監博士、助教、欽天監靈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聲署署丞
京職外官:京府經歷、布政司都事、鹽運司經歷、直隸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職京官:七品典儀
武職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職京官:司務、五經博士、國子監學正、學錄、欽天監主薄、太醫院御醫、
太常寺協律郎、僧錄司左右講經、道錄寺左右至靈
文職外官:布政司庫大使、鹽運司庫大使、鹽道庫大使、鹽課司大使、
鹽引批驗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經歷、縣丞、士縣丞、
四氏學錄、州學正、教諭
武職京官:無
武職外官:外委千總
從八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典薄、國子監典薄、鴻臚寺主薄、欽天監摯壺正、
祀祭署祀丞、神樂署署丞、僧錄司左右覺義、道錄司左右至義
文職外官:布政司照磨、鹽運司知事、訓導
武職京官:八品典儀、委署親軍校、委署前鋒校、委署護軍校、委署驍騎校
武職外官:無
正九品:
文職京官:禮部四譯會同館大使、欽天監監侯、司書、太常寺漢贊禮郎
文職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縣主薄
武職京官:各營蘭翎長
武職外官:外委把總
從九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詔、滿洲孔目、禮部四譯會同官序班、國子監典籍、
鴻臚寺漢鳴贊、序班、刑部司獄、欽天監司晨、博士、
太醫院吏目、太常寺司樂、工部司匠
文職外官;府廳照磨、州吏目、道庫大使、宣課司大使、府稅課司大使、
司府廳司獄、司府廳倉大使、巡檢、土巡檢
武職京官:太僕寺馬廠委署協領
武職外官:額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職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庫使、禮部鑄印局大使、兵馬司吏目、
崇文門副使
文職外官:典史、土典史、關大使、府檢校、長官司吏目、茶引批驗所大使、
鹽茶大使、驛丞、土驛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縣倉大使
武職京官:無
武職外官:百長、土舍、土目
這里的太師、太傅、太保……只是對大臣的一種榮譽加銜,或死後所贈。右都御史是總督的加銜;右副都御史是巡撫的加銜;總督和巡撫是地方最高長官,兼了都御史的頭銜,就可以有彈劾權。這些都是空銜而不是實職。
-----------------------------------------------
清朝官制(總表)
文京內官 武京內官 武京內官 武京外官
正一品
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 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
從一品
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少師、少傅、少保、各部院尚書、都察院左右都御使、協辦大學士。 加銜總督。 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九門提督)、內大臣。 將軍、都統、提督。
正二品
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內務府總管、鑾儀使、大理院正卿。 各省總督、漕運總督、河運總督。 八旗護軍統領、(左、右)翼前鋒統領。 副都統、總兵。
從二品
內閣學士、散秩大臣、翰林院掌院學士、各部院左右侍郎。 巡撫、布政使司布政使。 副將。
正三品
都察院左右副都御使、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上駟院卿、大理院少卿、太常寺卿。 順天府尹、奉天府尹、按察使、步軍翼尉、各省提學使。 一等侍衛、火器營翼長、健銳營翼長、前鋒參領、護軍參領、驍騎參領、武備院卿、參領。 城守尉、參將、指揮使。
從三品
太僕寺卿、光祿寺卿。 都轉鹽運使司鹽運使、參政道。 包衣護軍參領、包衣驍騎參領、王府一等侍衛。 游擊、下五旗參領、協領、指揮同知、宣慰使、土游擊。
正四品
通政使司副使、鴻臚寺卿、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太僕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都察院六科給事中。 順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員、鹽法道、副使道。 防守尉、佐領、都司、指揮僉事、宣慰使司同知、土都司、兵備道、代本。
從四品
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光祿寺少卿、國子監祭酒。 知府、土知府、都轉鹽運使司運同、參議道。 城門領、包衣護軍副參領、包衣驍騎副參領、包衣佐領、四品典儀。 宣撫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各部院郎中、太醫院院使、左右庶子、僉事道、欽天監監正。 直隸州知州、同知、土同知、順天府治中、奉天府治中、監掣同知。 步軍副尉、步軍校。 關口守御、防禦、守備、宣撫使司同知、千戶、宣慰使司僉事。
從五品
鴻臚寺少卿、各部院部外郎、翰林院侍講、翰林院侍讀、詹事府洗馬。 各州知州、都轉鹽運使司副使、土知州。 委署護軍參領、委署驍騎參領、下五旗包衣參領。 副千戶、宣撫使司副使、招討使、安撫使、長官司長官使、河營協辦守備、守御所千總。
正六品
太醫院左右院判、內閣侍讀、左右中允、主事、都察院都事。 京府通判、土通判、京縣知縣、通判。 蘭翎侍衛、整儀尉、親軍校、護軍校、前鋒校、鳥槍步軍校、驍騎校、委署步軍校。 千總、宣撫使司僉事、安撫使司同知、招討使司副使、長官司副長官、百戶、土千總、門千總、營千總。
從六品
左右贊善、翰林院修撰。 土州同、州同、運判、理同。 內務府蘭翎長、六品典儀。 盛京游牧副尉。
正七品
內閣典籍、主簿、評事、通政使、太常寺典簿司知事、太常寺博士、御醫。 知縣、京縣縣丞、順天府滿州教授、訓導、土知縣、縣視學。 城門吏、太僕寺馬廠協領。 把總、土把總、安撫使司副使。
從七品
五官靈台郎、光祿寺典簿、布政使司都事、翰林院檢討、國子監博士。 土州判、州判。 七品典儀。 衛千總、安撫使司僉事。
正八品
司務、司庫、協律郎、國子監學正、太醫院吏目。 土縣丞、縣丞、庫大使、按察使司知事、府廳學正、鹽課司大使、鹽引批驗所大使、教諭。 外委千總。
從八品
五官摯壺正、典簿。 訓導、鹽運司知事。 委署親軍校、委署護軍校、委署前鋒校、委署鳥槍護軍校、委署驍騎校。
正九品
主簿、土主簿、土知事、庄頭、府廳知事 各營蘭翎長。 外委把總。
從九品
孔目外郎、司獄、司晨、醫士、鳴贊待詔、欽天監博士。 倉大吏、吏目、巡檢、道府大使、府稅課司大使。 太僕寺馬廠委署協領。 編外外委。
未入流
五城兵馬司吏目府使、醫士、布政使司檢校。 正術、正科、訓術、訓科、典術、典科、關廳庫大使、驛丞、茶引批驗所大使、河泊所大使、道會、道正、京師崇文門關分司副使、州縣稅課司大使。 五城兵司吏目。 百戶
⑶ 蘇共如何讓戈爾巴喬夫這樣的人走上蘇聯權力頂峰
80年代初,蘇聯在勃列日涅夫的烏克蘭「第聶伯幫」近20年的獨裁、腐敗、官僚特權統治下,人民生活水平開始下降,蘇共官員貪污成風,官僚特權彌漫整個蘇聯官場,蘇聯人民生活水平迅速下降(特別是勃列日涅夫時代,三駕車之一的蘇聯總理柯西金死後,蘇聯人民竟然在國貨公司買不到生活用品,只能去黑市買東西)。蘇共有識人士都認為蘇聯必須要改革。
於是蘇聯在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死後,蘇聯64-82年的三駕車死後留下了權力真空。開始分裂為安德羅波夫、葛羅米柯等為首的主流改革派,吉洪諾夫(蘇聯總理)、庫茲涅佐夫(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相當於我們的國家主席)、契爾年科(蘇聯中央書記,相當於我們的組織部部長+宣傳部長)為首的保守官僚派。
掌控蘇共政治局的『第聶伯幫』原本是想力捧勃列日涅夫指定的接班人(親信)契爾年科上台,結果令人意外的是列日涅夫死後的2日,蘇共中央委員會大部人成員,選舉克格勃主席(相當於我們的公安+國安+軍情部長)安德羅波夫為總書記。
安德羅波夫1982年11月上台後,擔任總書記,踢走庫茲涅佐夫搶了最高蘇維埃主席後,開除契爾年科的中央書記職位等等。展開了『斯大林式』清洗改革,用克格勃清洗蘇共三分之一的高官,連勃列日涅夫女婿也抓起來,許多蘇聯貪官嚇得自殺而死,大規模提拔改革官員,比如,葛羅米柯(常務副總理)、利加喬夫(中央書記組織部部長+宣傳部長)、雷日科夫(中央書記兼經濟貿易部長),戈爾巴喬夫(政治局中央書記兼農業部長)等等經濟改革派政治明星,提拔克格勃官員進蘇共政治局,嚇得整個蘇聯官僚利益集團人心惶惶。
戈爾巴喬夫就在這個環境下,被安德羅波夫、葛羅米柯等主流改革派力捧上台的經濟改革明星,1980年擔任農業部長時,把蘇聯的農業搞得不錯,特別是1983年,農業增長了5%,被安德羅波夫等改革派看重,被安德羅波夫拉進了蘇共政治局,成為蘇聯最年輕的政治局常委。
1984年2月安德羅波夫死時指定戈爾巴喬夫為蘇聯第二號人物,政治局第二書記,負責主持政治局,主管農業、經濟、教育、意識形態和外交事務。
而被保守官僚派推上位的契爾年科,被選舉為蘇聯總書記,最高蘇維埃主席後,契爾年科大規模地提拔庫茲涅佐夫等年邁70歲、80歲的保守官僚派官員。打擊主流改革派,但契爾年科還未來得及打擊安德羅波夫指定的接班人戈爾巴喬夫,利加喬夫、葛羅米柯等人,也很快去世了。
1985年3月契爾年科死後3個小時,在蘇共中央委員會選舉上,戈爾巴喬夫以微弱的票數,戰勝了契爾年科指定的保守官僚派接班人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 格里申(第聶伯幫新領袖),成為蘇聯總書記。
主流改革派控制了政治局之後,戈爾巴喬夫大權掌握,大規模地打擊保守官僚派,他開除了第聶伯幫保守官僚派大量官員,第聶伯幫新袖格里申、吉洪諾夫(蘇聯總理)、庫茲涅佐夫(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等等被開除,隨著,戈爾巴喬夫政治盟友葛羅米柯被提拔為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雷日科夫被提拔為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蘇聯總理),蘇共政治局留下了大量權力真空。
戈爾巴喬夫就把激進改革派的葉利欽提拔進蘇共政治局,接替格里申成為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蘇共政治局五大核心成員之一。還大規模地提拔激進改革派的成員,比如「蘇聯改革設計師」雅科夫列夫,提拔為中央書記兼宣傳部部長。
但很快,戈爾巴喬夫前期緩慢經濟改革和官僚主義作風,引起了戈爾巴喬夫親信集團中的葉利欽(莫斯科第一書記)、舒什克維奇(白俄羅斯第一書記)、雅科夫列夫(宣傳部部長)為首的激進改革派嚴重不滿,葉利欽集團帶頭攻擊,主流穩重改革派為首的利加喬夫。同時,戈爾巴喬夫也開始在主流穩重改革派和激進改革派之間之間左右搖擺,把葉利欽和利加喬夫都先後趕下台。但待遇卻不一樣,1987年葉利欽被趕下台,第二年重新被重用了,繼續利用葉利欽打擊穩重保守派,而利加喬夫在1988年被趕下台之後,被勒令退休。
1987年戈爾巴喬夫借口西德青年魯斯特飛機空降莫斯科紅場事件,把安德羅波夫時代留下的保守派索科洛夫(蘇聯國防部長)、切布里科夫(克格勃主席,公安+國安老大、內務部長)等元帥、大將,反對改革的老臣紛紛開除。換上軟弱聽話的亞佐夫為國防部部長,巴卡京為克格勃主席。利加喬夫等舍日盟友紛紛被戈爾巴喬夫開除。
同時,戈爾巴喬夫決定聽取激進改革派「蘇聯改革設計師」雅科夫列夫,進行自殺式改革。
1987-1989年,戈爾巴喬夫開式採納雅科夫列夫的自殺式改革,比如放棄軍隊控制,各加盟國經濟互算,財政權力下放,解散蘇軍政治部,打擊阻止自己改革的穩重改革派利加喬夫集團,黨派民主自由化等等,引起了蘇共政治、思想、經濟、軍隊大混亂,連東歐盟國也受到影響。戈爾巴喬夫親信集團中,分裂成亞納耶夫(蘇聯副總統)為首的保守派,謝瓦爾德納澤(蘇聯外交部長)為首的穩重改革派,葉利欽(俄羅斯聯邦主席)為首的激進私有制民主派。
1989年-1990年戈爾巴喬夫自殺式改革,引起了蘇聯經濟、政治、民族、思想嚴重動盪、混亂,從東歐各國撤軍,民主化,公開性等等,埋葬了東歐各國和南葉門。1990年,蘇聯解體前奏出現(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喬治亞獨立,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內戰),民族矛盾激化,經濟停頓、華約解體,互助委員會解體。為了維護政局,戈爾巴喬夫宣布將蘇聯改為自由聯盟,拉攏亞納耶夫為首的保守派,磨合葉利欽為首的激進私有制民主派,還把蘇維埃,改為總統制,多黨制。被謝瓦爾德納澤為主的改革派拋棄。
1991年8月,亞納耶夫等人發動八一九事件,卻沒有得到軍隊的支持。最終被葉利欽(俄羅斯總統)為首的激進分裂派剿滅。戈爾巴喬夫交出所有軍隊、核武器控制權。
蘇聯解體:1991年11月,葉利欽、克拉夫丘克(烏克蘭蘇維埃主席)、舒什克維奇(白俄羅斯蘇維埃主席),簽訂獨聯盟合約,正式瓜分蘇聯的遺產、包括核武器,轟炸機,航空母艦等等。其他原本不想獨立的國家,比如中亞五國,亞美尼亞、亞塞拜然、摩爾多亞被逼接受蘇聯解體的現實。
可笑的是評擊蘇聯官僚主義,貪污腐敗的葉利欽集團,採用私有化「休克治療」經濟,培養了大量政治、經濟寡頭,黑社會(光頭黨),無數官僚瓜分了蘇聯的國有財產,貪污腐敗成風,比蘇聯時期還嚴重,民族矛盾激化(如車臣戰爭),俄羅斯、烏克蘭等國的經濟崩潰,經濟倒退十年,人民的收入財富紛紛縮水無數倍。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被俄羅斯人民選為史上兩大罪人。
⑷ 我國有什麼習慣是蘇聯意識形態的遺留
如果單說蘇聯文化和意識形態對中國國民生活習慣的影響,那麼現存的影響可以說是微乎其微,我的外祖父早年間常年留學德國和蘇聯,據他的回憶,蘇聯的生活方式和思維習慣與歐陸國家並無太大不同,與中國卻相去甚遠,在今天更談不上什麼影響了。
如果說蘇聯意識形態對中國現實影響的留存,主要有以下幾個:
1、宣傳部。自建黨之日起,中共即按照蘇聯模式設立了這個主管意識形態的專門機構,並一直延續至今(雖然文革期間有間斷)。其秉承的機構職能、主要方式、權力地位都與蘇聯同類機構並無二致。現今主要西方國家雖然也有負責意識形態領域的專門機構,但其社會權利、行政級別以及所秉承的宣傳理念和宣傳策略都與中蘇模式大相徑庭(美國一貫秉承「Unattributable propaganda」即「看不見的宣傳」這一理念,並以心理戰的手段付諸實施。)
2、地方歌舞團
3、官方媒體和官方通訊社體系。(與西方國家不同,我國的官方通訊社仿照蘇聯模式建立和運行,如新華社承擔著「情報信息印證」、「重點課題調研」、「敏感部位社情調研」、「情報信息支撐」等職能,是國內、國際動態清樣信息的重要來源和領導人知識獲取的重要渠道。)
4、官媒大型晚會
5、外匯管理局
6、中央編譯局
⑸ 前蘇聯的領導人還有誰活著,在干什麼
根納季·伊萬諾維奇·亞納耶夫 前蘇聯副總統,2010年死了
瓦連京·謝爾蓋耶維奇·帕夫洛夫 前蘇聯內閣總理 2003年死了
奧列格·德米特里耶維奇·巴克拉諾夫 前蘇聯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前蘇共中央總書記 還活著
德米特里·莫菲耶維奇·亞佐夫 前蘇聯國防部長 還活著
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德羅維奇·克留奇科夫 前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主席 2007年死了
鮑里斯·卡爾洛維奇·普戈 前蘇聯內務部長 8.19事件三天後自殺
瓦西里·亞歷山德羅維奇·斯塔羅杜布采夫 前蘇聯農民聯盟主席 還活著
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季賈科夫 前蘇聯國營企業和工業、建築、運輸、郵電設施聯合會會長 還活著
上面八個人在1991年8.19事件中把當時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給弄下去了,是戈爾巴喬夫當時重要的同事。重點提一下。
鮑里斯·尼古拉耶維奇·葉利欽 前蘇聯莫斯科市市長,後來俄羅斯總統,2007年死了
瓦列里·伊萬諾維奇·博爾金 前蘇聯總統辦公廳主任 還活著
尤里·謝爾蓋耶維奇·普列漢諾夫 前蘇聯克格勃第九局(保衛局)局長 還活著
格涅拉洛夫 前蘇聯克格勃第九局(保衛局)副局長 還活著
阿納托利·伊萬諾維奇·盧基揚諾夫 前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 還活著
愛德華·謝瓦爾德納澤 前蘇聯外交部長,後來喬治亞第二任總統 還活著
葉戈爾·庫茲米奇·利加喬夫 前蘇聯中央農業政策委員會主席 還活著
根納季·安德列耶維奇·久加諾夫 前蘇聯中央宣傳部部長、意識形態部副部長 還活著
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 前蘇聯總統 還活著
大抵找到這些,還活著的人要麼在忙著寫回憶錄,要麼在病床上掙扎,要麼在忙著政治斗爭。
⑹ 俄羅斯的教師節是幾月幾號
教師節是一個國際性節日,不同國家、地區訂定「教師節」的時間有所不同。小編整理了世界各地教師節時間,來看一下:
世界各地的教師節時間
中國:每年9月10日為中國教師節
葡萄牙:教師節是每年的5月18日。葡萄牙是世界上最早確定教師節的國家。
美國:每年9月28日定為教師節。這是中美建交前的1971年由美國兩院法定通過的。
印度:每年9月5日定為教師節,而每年11月14日的印度兒童節同時定為印度兒童教育工作者的節日。
蒙古:從1967年起,把每年2月的第一個星期日定為教師日。
阿爾巴尼亞:每年的3月7日,正好在婦女節的前一天。在教師節這天,阿爾巴尼亞放假一天。
韓國:教師節是5月15日,在這天,學生們會送給老師們康乃馨,並和學生一起度過歡愉的一天。
新加坡:教師節是9月1日。這天新加坡所有的學校放假一天。
委內瑞拉:每年1月15日定為教師節。這天除慶祝大會外,還有向教師獻花等敬師活動。
波蘭:每年10月14日為國家教育日和教師節。
法國:教師節是每年的12月25日。
俄羅斯:每年10月的第一個周日定為教師節。
朝鮮:為紀念金日成1977年9月5日發表《社會主義教育提綱》,將這天定為教師節。
世界教師節:為紀念1966年國際勞工組織(ILO)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聯合頒《關於教師地位的建議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4年將每年的10月5日定為世界教師節。
教師節慶祝方式
由於教師節並非中國傳統節日,所以各地每年都會有不同的慶祝活動,沒有統一、固定的形式。政府、學校方面,有舉行教師節慶祝表彰大會,為教師頒發獎金、證書;有組織學校學生、歌舞團等,為教師獻上歌舞表演 ;有走訪、慰問教師代表,還有組織新入職教師進行集體宣誓等活動。學生方面,有自發通過原創參與、將祝福寫在板報、賀卡、繪畫上;有將合影照及活動感言曬至個人空間、微博上,來表達對教師的真摯祝福及衷心問候。
⑺ 蘇共中央總書記契爾年科是不是曾經當過蘇聯駐華大使
沒有,契爾年科沒有在中國工作過的經歷。
1911年9月24日生於西伯利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俄羅斯農民家庭。俄羅斯人;少年時代當過僱工。曾在高級黨校和基什尼奧夫教育學院求學。1929—1933年先後任共青團區委宣傳部部長、邊防軍某部黨組書記、黨的區委部長等職。1931年入黨。1933年復員回鄉。1933—1945年先後任新村區黨委和烏雅爾區黨委宣傳部部長、克拉斯諾雅爾斯克邊疆區黨的教育之家主任、克拉斯諾雅爾斯克邊疆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黨委書記等職。1945年畢業於蘇共中央高級黨校。1945-1948年住奔薩州黨委書記。1948-1956年任摩爾達維亞宣傳鼓動部部長,受到勃列日涅夫賞識,調莫斯科黨中央工作(1956-1960)。
1953年畢業於基什涅夫師范學院。1955年當選為摩爾達維亞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代表。1956年當選為摩爾達維亞黨中央委員。1956——1960年任蘇共中央宣傳鼓動部處長。1960——1965年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秘書處主任。1965年7月——1976年3月任蘇共中央總務部部長,主管黨中央領導人的內務、行政、文書和安全等工作。1966年8月起連續當選為第七至十——屆蘇聯最高蘇維埃代表,並任蘇聯最高蘇維埃聯盟院資格審查委員會委員。 1966年4月——1971年4月當選為蘇共中央候補委員。1971年4月蘇共二十四大起當選為蘇共中央委員。]976年3月蘇共中央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書記並兼任蘇共中央總務部部長。1977年10月——1978年11月當選為蘇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1978年11月——1984年2月當選為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蘇共中央書記。1984年2月13日在蘇共中央非常全會上當選為蘇共中央總書記、蘇聯國防會議主席。1984年4月11日在第十一屆蘇聯最高蘇維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⑻ 俄羅斯依然還有布爾什維克黨,這個黨派現在還有執政權力嗎
俄羅斯現在早就已經沒有布爾什維克黨了,現在有一個黨派接替了它取名為俄羅斯聯邦共產黨現在這個黨派屬於俄羅斯的第二大黨派所以還是相當有權力的。
目前俄羅斯已經很少有人再支持俄共,主要倒不是因為什麼意識形態,而是認為俄共的主張荒謬,以及俄共並沒有領導國家的能力。俄共在俄羅斯還有個響亮的外號「老年人俱樂部」。相關調查結果結果:俄共黨員的平均年齡大約在50-60歲之間,黨員群體大多為社會底層生活困難的工人和退休人員。普京有一句名言,代表了幾乎所有俄國人的心態:我們在近70年的時間里走入了一條死胡同,偏離了人類的康莊大道。
⑼ 俄羅斯和阿富汗的關系
塔利班就是阿富汗的原配。阿富汗是因為美國的強勢介入,武裝入侵才把原配趕走,讓小三上位,還一起對外聲稱塔利班是恐怖組織。
俄羅斯聯邦,又稱俄羅斯、簡稱俄聯邦、俄國。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半總統制共和國。
2019年7月,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2018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69億,其中把玩游戲作為主要休閑娛樂類活動的達64.2%。
2019年,中消協對50款游戲進行體驗發現,只有41款游戲啟用了實名制。而且,有的實名制驗證方式形同虛設,例如只有17款游戲在登錄時強制用戶實名,不少游戲不強制用戶驗證或者只在產生消費時才實名驗證。
2021年8月30日,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游戲的通知》,但是游戲租號產業卻鑽了空子。
2021年9月8日,中央宣傳部、國家新聞出版署有關負責人會同中央網信辦、文化和旅遊部等部門,對騰訊、網易等重點網路游戲企業和游戲賬號租售平台、游戲直播平台進行約談,強調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路游戲賬號租售交易服務。
⑽ 如今的俄羅斯和解體前的前蘇聯相比,究竟在哪些方面具有進步之處
國家各個方面整體來說,都有進步的,但是由於進步緩慢,相對於一些進步速度快的國家看起來還有倒退的趨勢。就民生問題來看,食品住宿醫療方面。首先是醫療,如今的俄羅斯看病確實不花錢,但前提是你要等得起,等不起的話,就得花錢,並且花得還不少,俄羅斯人的平均工資並不高,而且大部分都是享樂主義,不會存錢,這樣直接導致他們付不起高昂的醫療費用,但這也是很多西方國家醫療問題都會存在的問題,說到退還是進步,不好比較。
就國家整體實力而言,前蘇聯曾經擁有著世界上殺傷力最大的武器,但是後來陸續有好幾個國家都自己創造了核武器,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武器方面並沒有上面新的突破,很多時候還是啃老本的多,但是武器這方面他們依舊是在國際上說得出話的,所以要說退步那也不算,只能說可能是過了巔峰時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