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做好新時期的人防宣傳教育工作
開展人防宣傳教育工作,目的是為了讓廣大群眾了解人防、關心人防,進而推動人防事業的發展,我市人防工作開展之初,遇到最大的難題是無群眾基礎,人們對人防工作不了解,不支持,僅有上級文件難以找到突破口
一、樹立三種意識,轉變思想觀念。
在工作中,要牢固樹立三種意識:第一,樹立重點意識。搞好人防宣傳,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且沒有明確的考核指標,我們克服人防宣傳教育工作非重點、軟指標的思想,切實把此項工作作為重點,當作基礎,列入重要日程,抓好落實。第二,樹立先導意識。針對我市人防剛剛起步的實際,在抓好各項業務工作的同時,用宣傳教育為人防工作的開展開路,對宣傳教育工作,優先考慮、優先安排、優先實施,全辦人員集中精力、集中時間、開展活動,切實發揮人防宣傳工作的輿論導向作用。第三,樹立長遠意識。我們正確處理好經常性與突擊性的關系。人防宣傳教育工作既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恆,做到長流水、不斷線;又要根據實際需要,開展一些轟動效應較強的突擊性宣傳活動,把經常性與突擊性有機結合起來,形成持續不斷、高潮迭起的工作效果,營造有利於人防發展的良好氛圍。
二、強化三項功能,拓展宣傳教育內容。
人防宣傳是做好人防工作的重要環節,是社會了解人防、關心人防、支持人防的有效手段。過去個別人認為人防宣傳就是「戰爭宣傳」和「國際形勢宣傳」,要在繼承和創新中不斷改革和充實人防宣傳內容,緊密圍繞新時期人防應急准備和人防建設需要,突出人防宣傳的思想性、社會性和知識性。我認為應該著重做到三個方面的「強化」:
一是強化人防宣傳的德育功能
提高人民群眾的愛國主義熱情。愛國是人民的一種普通而真實的情感,我們始終把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作為人防宣傳的核心內容和主旋律。
二是強化人防宣傳教育的導向功能,喚起公民的危機意識和歷史責任感。三是依法履行人防教育的社會功能。人防宣傳堅持走平戰結合的道路,將防空知識運用於社會,重點培養公民在平時具有應付突發事件的能力。
三、發揮六大載體作用,創新宣傳形式。
一是以新聞媒體為載體。以平度電視台圖文頻道設立
「人防之窗」宣傳欄目,大力宣傳人防法律法規和民防知識,提高了市民防空意識、國防意識;二是以人防行政執法為載體。行政執法的目的不僅僅是處罰一些違法行為,工作中堅持把處罰與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在開展人防行政執法工作中,積極向機關單位和建設單位宣傳人民防空法、人防有關政策文件和人防辦的相關職能及辦事程序,讓人防工作最大范圍、最大可能地宣傳到位,
樹立人防形象,
擴大人防工作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是以防空警報試鳴活動為載體。組織防空警報試鳴活動本身需要向公眾進行宣傳教育,而類似這樣的活動又是向領導、向公眾開展人防宣傳教育的極好時機。要積極組織防空警報試鳴前宣傳的活動,通過電視台新聞報道、滾動字幕宣傳,引導群眾辯聽防空警報信號,喚醒、引起廣大群眾對人民防空工作的認識和重視。四是以人防宣傳陣地為載體。
在市區繁華地段和人員集中的地方,建立圖文宣傳教育陣地,製作人防法律法規和民防知識宣傳欄,為廣大市民提供學習人防法律和民防知識的平台,在社會上形成了解人防工作,支持、配合人防工作的局面。
五是以民防知識教育為載體。組建民防知識教學教研組,主動開展民防教學研究。以平度實驗中學為試點,積極開展民防知識教學和民防知識演練,帶動全市初級中學開展民防知識教學的積極性,逐步形成民防教育的考核制度化、內容系列化、形式多樣化。通過「學校帶動學校,老師教育學生,學生宣傳到戶」的方式,在全市形成全民學、全民抓的氛圍。六是以社區宣傳為載體。
社區宣傳作為新生事物,要堅持重抓試點、全面兼顧、積累經驗、逐步推廣的方針,
確定試點單位,
在社區「設攤」宣傳人防法律法規、民防知識等內容,採取散發傳單,懸掛橫幅,展覽掛圖等形式,提高市民參與人防的主動性和互動性。
加大人防宣傳力度,不斷更新觀念,創新形式,充實內容,培植亮點,千方百計推進人防宣傳工作,在全市
形成各級領導主動重視人防工作、人民群眾主動關心人防建設的良好氛圍,促進人防各項工作的全面順利開展。
❷ 求一些人防的小知識
人防知識問答100題 http://www.sxrf.gov.cn/art/2015/6/29/art_4938_642566.html
❸ 人防知識手抄報資料
人民防空教育
體制機構:人防的體制機構是開展人防工作的組織保障。
人防指揮:指戰時上級指揮員及指揮機關在防空襲過程中,對下級指揮員和指揮機關、人防專業隊伍和居民群眾實施組織領導,按計劃統一行動,運用人防整體力量組織實施臨戰轉換,防空警報的發放、疏散掩蔽、交通管制、燈火控制、治安管理,以及完成消除空襲後果等任務。平時擬定防空襲預案並按預案進行各項准備。
通信警報:是戰時保障防空襲斗爭組織指揮的重要手段,它包括指揮通信和警報通信。指揮通信任務實傳達空情信息、指令、實施防空指揮;警報通信任務是及時、准確地發放防空警報信號。
人防通信警報不僅戰時是必不可少的,平時發生地震災害、防汛抗洪和突發事件,也可用於發放預報災害信號和搶險救災指揮通信。
防護工程:是戰時掩蔽人員和物資,以減少傷亡和損失的重要設施。人防工程平時利用指人防工程除保持戰備功能外,平時還可作為生產、生活設施,彌補地上空間不足,為城市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服務。
人民防空宣傳教育:包括普及宣傳與專業教育兩方面內容,是國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普及宣傳主要指戰備思想宣傳、政策法規宣傳、人防建設成果宣傳;專業教育有居民防空知識教育、中學生防空知識教育、人防專業隊伍訓練和人防幹部業務培訓。宣傳教育的目的是增強公民防空意識和培養人防專業人才。
通過人民防空的普及宣傳教育,使人民群眾把個人安危與國家、民族利益聯系在一起,平時支持人防建設,在受到空襲時有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防護意識。人防專業職工、幹部熟練掌握專業技術,平時居安思危,結合本職,積極准備,熟練掌握;戰時處變不驚,快速反應,能較好的完成搶險搶修、防化救護、交通運輸及組織指揮、通信警報等保障任務。
人防法制:是通過擬定人防法規、規章、規定、規范性文件,保障依法管理與監督人防建設。其內容包括依法行政、執法與執法監督。
經費物資:人防經費物資的籌措、使用與管理是人防建設的物資保障。人防經費是開展人防業務建設的專項費用,主要來源於國家撥款、地方財政和自籌資金。自籌資金指工程維護委託僱工費和工程使用費及設備、機具出租費收入。人防物資指工程建設所需材料、設備、工具,主要來源於計劃安排和市場采購。
我們學校最近也在弄!!!
❹ 談如何做好人防宣傳教育工作
開展人防宣傳教育工作,目的是為了讓廣大群眾了解人防、關心人防,進而推動人防事業的發展,我市人防工作開展之初,遇到最大的難題是無群眾基礎,人們對人防工作不了解,不支持,僅有上級文件難以找到突破口 一、樹立三種意識,轉變思想觀念。 在工作中,要牢固樹立三種意識:第一,樹立重點意識。搞好人防宣傳,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且沒有明確的考核指標,我們克服人防宣傳教育工作非重點、軟指標的思想,切實把此項工作作為重點,當作基礎,列入重要日程,抓好落實。第二,樹立先導意識。針對我市人防剛剛起步的實際,在抓好各項業務工作的同時,用宣傳教育為人防工作的開展開路,對宣傳教育工作,優先考慮、優先安排、優先實施,全辦人員集中精力、集中時間、開展活動,切實發揮人防宣傳工作的輿論導向作用。第三,樹立長遠意識。我們正確處理好經常性與突擊性的關系。人防宣傳教育工作既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恆,做到長流水、不斷線;又要根據實際需要,開展一些轟動效應較強的突擊性宣傳活動,把經常性與突擊性有機結合起來,形成持續不斷、高潮迭起的工作效果,營造有利於人防發展的良好氛圍。 二、強化三項功能,拓展宣傳教育內容。 人防宣傳是做好人防工作的重要環節,是社會了解人防、關心人防、支持人防的有效手段。過去個別人認為人防宣傳就是「戰爭宣傳」和「國際形勢宣傳」,要在繼承和創新中不斷改革和充實人防宣傳內容,緊密圍繞新時期人防應急准備和人防建設需要,突出人防宣傳的思想性、社會性和知識性。我認為應該著重做到三個方面的「強化」: 一是強化人防宣傳的德育功能 提高人民群眾的愛國主義熱情。愛國是人民的一種普通而真實的情感,我們始終把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作為人防宣傳的核心內容和主旋律。 二是強化人防宣傳教育的導向功能,喚起公民的危機意識和歷史責任感。三是依法履行人防教育的社會功能。人防宣傳堅持走平戰結合的道路,將防空知識運用於社會,重點培養公民在平時具有應付突發事件的能力。 三、發揮六大載體作用,創新宣傳形式。 一是以新聞媒體為載體。以平度電視台圖文頻道設立 「人防之窗」宣傳欄目,大力宣傳人防法律法規和民防知識,提高了市民防空意識、國防意識;二是以人防行政執法為載體。行政執法的目的不僅僅是處罰一些違法行為,工作中堅持把處罰與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在開展人防行政執法工作中,積極向機關單位和建設單位宣傳人民防空法、人防有關政策文件和人防辦的相關職能及辦事程序,讓人防工作最大范圍、最大可能地宣傳到位, 樹立人防形象, 擴大人防工作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是以防空警報試鳴活動為載體。組織防空警報試鳴活動本身需要向公眾進行宣傳教育,而類似這樣的活動又是向領導、向公眾開展人防宣傳教育的極好時機。要積極組織防空警報試鳴前宣傳的活動,通過電視台新聞報道、滾動字幕宣傳,引導群眾辯聽防空警報信號,喚醒、引起廣大群眾對人民防空工作的認識和重視。四是以人防宣傳陣地為載體。 在市區繁華地段和人員集中的地方,建立圖文宣傳教育陣地,製作人防法律法規和民防知識宣傳欄,為廣大市民提供學習人防法律和民防知識的平台,在社會上形成了解人防工作,支持、配合人防工作的局面。 五是以民防知識教育為載體。組建民防知識教學教研組,主動開展民防教學研究。以平度實驗中學為試點,積極開展民防知識教學和民防知識演練,帶動全市初級中學開展民防知識教學的積極性,逐步形成民防教育的考核制度化、內容系列化、形式多樣化。通過「學校帶動學校,老師教育學生,學生宣傳到戶」的方式,在全市形成全民學、全民抓的氛圍。六是以社區宣傳為載體。 社區宣傳作為新生事物,要堅持重抓試點、全面兼顧、積累經驗、逐步推廣的方針, 確定試點單位, 在社區「設攤」宣傳人防法律法規、民防知識等內容,採取散發傳單,懸掛橫幅,展覽掛圖等形式,提高市民參與人防的主動性和互動性。 加大人防宣傳力度,不斷更新觀念,創新形式,充實內容,培植亮點,千方百計推進人防宣傳工作,在全市 形成各級領導主動重視人防工作、人民群眾主動關心人防建設的良好氛圍,促進人防各項工作的全面順利開展。
❺ 人防知識的重要性
人防宣傳教育是國防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人民防空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人民防空宣傳教育是國家有效地組織人民防空、動員和組織群眾的措施之一,是國家對公民施加影響,使其增強國防觀念和人防意識,掌握人民防空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各種活動。目前,經過人防宣傳工作者長期不懈的努力,這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隨著當前國內國際形勢的發展和人防改革的不斷深入,現在的人防宣傳教育工作從力度、廣度和深度上還不能與之相適應,這些都給人方宣傳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以深化,才能推動和保障人防建設的健康深入發展。
❻ 人防知識的有關知識
1).開展人防教育。使公民增強國防觀念和人防意識,掌握人防知識和技能,並熟悉人防法規,依法履行人防義務。
2).建設和維護人防工程。人防工程是人防建設的重點,通常包括各種掩蔽工程、警報和通信工程、指揮自動化工程等。建設和維護人防工程的目的是提高防災抗災能力,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3).建立指揮通信系統。通過國家和各級政府統一組織電信部門、軍隊通信部門統一、覆蓋面廣的人民防空指揮通信和警報網。
4).制訂抗災救災預案。其內容通常包括:(1)對災害的設想;(2)抗災救災的任務和決心;(3)人防專業隊伍的組成、配置和任務;(4)對情況的處置方法;(5)組織指揮和保障等。
5).組建和訓練人防專業隊伍。人防專業隊伍是根據城市人民防空搶險搶救的需要而組建的抗災救災的技術骨幹力量。
6).應付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對洪水、地震、森林和草原火災、旱災、海嘯,颶風、滑坡、泥石流、火山爆發等自然災害的預防和救援,以及對災害性化學事故、放射性污染事故、交通事故、建築物與構築物等倒塌等事故的預防和救援。 1).適時發放預警信號和接觸警報信號。適時發放預警信號是組織防空襲斗爭的關鍵環節。解除警報信號是恢復城市功能的重要環節。
2).組織人員、物資疏散掩蔽。有計劃、有組織地搞好人員、物資疏散掩蔽,對於減少人員傷亡、減輕城市負擔,有效地保存城市戰爭潛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組織城市管制。即根據戰時防空襲斗爭的需要,適時的組織交通、治安、燈火、信息管制等工作。它是強化戰時人防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組織管制是指對人員行動特別是車輛實施規范化管理,保證交通網路正常運轉。
4).消除空襲後果。當遭到敵空襲後,各級人防專業隊應迅速查明受損情況。及時調集我人力、物力,消除空襲後果,將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同時協助有關部門迅速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5).配合軍隊作戰,通過保護與軍事行動相關的人力、各種設備和物資及交通等,支持戰爭行動的目的。
❼ 什麼是人防關於人防知識有哪些
防空,是指對來自航空空間或外層空間的敵方飛行器進行斗爭的措施和行動。現代防空,主要是抗擊敵方各型來襲飛機、巡航導彈、彈道導彈和軍用航天器等。人民防空是指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防備敵方空中襲擊消除空襲後果所採取的措施和行動,簡稱人防。人民防空同國土防空、野戰防空共同組成國家防空體系,是現代國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減少國民經濟損失,保存戰爭潛力。有些國家把戰時保護居民安全與平時搶險救災的行動稱為「民防」。
此圖為中國人民防空標志。中國人民防空標志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自1999年5月1日起沿用。此標志由圖片和文字組成,基本含義是中國人民防空。文字「CCAD」是Chinese civil air defence(中國人民防空)的英文縮寫。長城象徵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寓意人民防空是國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的地下長城。藍色三角圖形和橙色背景為日內瓦公約第一附加議定書確定的民防國際通用標志的主體,象徵中國人民防空與國際民防接軌。圖案的金黃色框為人民防空工程圖形,象徵人民防空的基本手段、任務和宗旨,即人民防空通過採用工程掩蔽等防護措施,防範和減輕空襲及災害的危害,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綠色橄欖枝象徵和平與安寧。
❽ 人防知識的介紹
人防知識就是關於人民防空(civil air defense),即對核,化,生武器的防護的相關知識。人防的作用是與敵人的空襲和自然、人為災害作斗爭,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避免和減少國家的損失。人防的作用是與人防的任務密不可分的,人防的作用具體體現在人防完成平時和戰時的任務上。
❾ 什麼是民防知識
民防知識是關於民事防護的知識,包括人民防空知識和防護技能,內容涉及核武器、化學武器、生物武器的防護以及地震、洪水、火災和意外災害等的防範。
民防知識不僅具有戰時防空的屬性,還有平時搶險救援和防災救災的屬性。從涵蓋的范圍來看,民防知識不僅包括戰時防空,還包括平時防災知識。學習民防知識,有利於人民群眾提高防災自救應變能力。
我國十分重視民防知識的教育和普及。在校學生的民防知識教育,由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會同其他有關部門共同組織實施。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人員的民防教育,由所在單位組織實施。其他人員的民防知識教育,由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組織實施。
民防是民事防護的簡稱。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前蘇聯、美國、法國、日本和瑞士等國家在防空體制的基礎上,普遍建立並實行了民防體制。1996年10月17日,國際民防組織在摩納哥頒布了《國際民防組織組織法》,我國於1972年加入了該組織。
民防是國家的民間防禦力量。它包括兩部分:一是民間對戰爭空襲的防護,二是民間對自然災害的防護和民間對人為災害的防護。我國民防大大擴展了人防的任務,不僅戰時能防空,平時還能防災減災。
網路——民防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