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的齷齪宣傳

的齷齪宣傳

發布時間:2021-10-31 09:56:10

Ⅰ '齷齪一詞怎麼來的

齷齪」詞義古今辨析

上海話中「齷齪頭」的意思是晾衣服用的棍子,大多數人認為齷齪本是方言詞,後來納入書面語,貶義,大抵指骯臟不幹凈,人們常將其與「垃圾」等同使用以示鄙視。如:牆角沒有清掃,很齷齪;又引申出人品低下、品行卑劣的新義,如卑鄙齷齪。
實則不然,齷齪一詞古來有之。南朝劉勰《文心雕龍•通變》第二十九章中「若乃齷齪於偏解,矜激乎一致,此庭間之回驟,豈萬里之逸步哉!」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局限於片面的理解,固守一成不變的模式,這是在院子里馳馬轉圈,哪裡是在萬里征途上長驅直進呢?齷齪在這里是局限偏執的意思;《趙普》中「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普剛毅果斷,未有其比。」 齷齪循默與剛毅果斷對比,其義則為形容過分謹慎,拘於小節;袁枚《隨園詩話》提出「如其胸境齷齪,相對塵俗,雖終日咬文嚼字,連篇累牘,乃非詩人矣。」此齷齪釋意為低俗狹隘。無超脫高雅博大之境界,即使整日讀書作文,卻算不上詩人。
齷齪一詞也曾入詩,孟郊《登科後》中「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盪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苦吟詩人孟老夫子,兩次落第,四十六歲中進士,頗出意料。這就如同一下子從苦海中被超渡出來,登上了快樂的峰巔,多年苦讀終有所成,欣喜得意之情溢於言表,過去曲折艱辛都來不及感慨,不值一提了,「昔日齷齪不足誇」,齷齪即指過去生活上的困頓與屢試不第的郁結。
再回到當前,齷齪一詞的詞義在發展變化中被賦予了新的涵義,詞語的感情色彩也不再完全是貶義,開始偏向於中性。「穿著齷齪」並非言其骯臟,而是指不得體,不莊重;「齷齪錢」指不義之財,來路不正的錢;「惡意而齷齪的評論」是指不尊重事實肆意誣蔑;「河流與埃塵,我要凝視那些永恆,聽我說,齷齪是一種態度」,這兒的齷齪專指八零年代九零年代的青年們對待人生生活的一種心態,漫不經心,滿不在乎,迷茫沒有方向感,生活上頹廢零亂懶散,又含帶著憂患意識與悲觀情緒,與靖雲寫的《齷齪後清純:中國的麥田守望者》正是這種意識與情緒後現代版本的詮釋。
總之,辨析詞義不可「望文生義」「想當然」,或一味拘泥於字典上的注釋,應結合時代背景與具體語境,仔細揣摩體會,尋求最合理的解釋。

Ⅱ 「齷齪」的讀音和解釋

「齷齪」讀音是[ wò chuò ],是一個漢語詞語。

基本釋義

1、不幹凈;臟。

引證解釋: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八:「不管什麼衣服穿到他身上總不像樣,也不大合身,不等兩天,不是齷齪了,就是扯破了。」

2、比喻人品質惡劣:卑鄙~。

引證解釋:茅盾 《清明前後》第一幕:「這些政治社會上的黑暗齷齪,使得 趙自芳 近來更加常常動感情,更加躁急。」

3、形容氣量狹小,拘於小節。

引證解釋:清 昭槤 《嘯亭雜錄 重經學》:「故一時耆儒夙學,布列朝班,而漢學始大著,齷齪之儒,自蹍足而退矣。」

白話釋義:所以當時老儒學問,分布朝班,而漢學開始大增,骯臟的研究,從蹍足而退了。

(2)的齷齪宣傳擴展閱讀:

「齷齪」的近義詞:邋遢、污穢、骯臟、污濁、惡濁。

1、邋遢[ lā ta ]

釋義:〈形〉不利落;不整潔。

造句:他老是不修邊幅,邋邋遢遢的,卻自以為是瀟灑不羈。

2、污穢[ wū huì ]

釋義:指淫穢或姦汙。

引證解釋:碧野《沒有花的春天》第一章:「這流言說是阿艾和阿興昨天晚上在野地里干下了污穢的勾當。」

3、骯臟[ āng zāng ]

釋義:比喻卑鄙、丑惡:~交易。靈魂~。

造句:江姐站定腳跟,對准漢奸那副骯臟的嘴臉,清脆地賞了一記耳光。

4、污濁[ wū zhuó ]

釋義:臟東西:洗去身上的~。

引證解釋:老舍《駱駝祥子》三:「不管身上是怎樣襤褸污濁,太陽的光明與熱力並沒有將他除外。」

5、惡濁[ è zhuó ]

釋義:(空氣、水等)污穢,不幹凈。

引證解釋:孫中山 《軍人精神教育》:「吾人生在惡濁世界中,欲打破此舊世界,鏟除一切煩惱,以求新世界之出現,則必有高尚思想。」

Ⅲ 齷齪是形容什麼的

「齷齪」形容人臟、亂,或是品質惡劣低下。

出處:

1、骯臟。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八:「不管什麼衣服穿到他身上總不像樣,也不大合身,不等兩天,不是齷齪了,就是扯破了。」

2、品質卑鄙,丑惡。

茅盾 《清明前後》第一幕:「這些政治社會上的黑暗齷齪,使得趙自芳近來更加常常動感情,更加躁急。」

讀音: wò chuò

例句:國際間諜採用一切卑鄙齷齪的手段,為主子提供顛覆其他國家的材料。

(3)的齷齪宣傳擴展閱讀

近義詞:

1、惡濁[ è zhuó ] (空氣、水等)污穢,不幹凈。

2、邋遢[ lā ta ] 〈形〉不利落;不整潔。

3、污穢[ wū huì ] 不幹凈;指不幹凈的東西。

4、骯臟[ āng zāng ] 臟;不幹凈;比喻卑鄙、丑惡。

反義詞:

1、高潔[ gāo jié ] 高尚純潔:品行~。~的情懷。

2、干凈[ gān jìng ] 沒有塵土、雜質等:孩子們都穿得乾乾凈凈的。

Ⅳ 齷齪的意思是什麼

齷齪的意思:

1)不幹凈,臟。

2)比喻人品質惡劣:卑鄙齷齪。

3)形容氣量狹小,拘於小節。

齷齪,讀音[ wò chuò ]

齷齪漢字筆畫:



齷齪近義片語:

1、惡濁[ è zhuó ]

(空氣、水等)污穢,不幹凈。

2、邋遢[ lā ta ]

〈形〉不利落;不整潔。

3、污穢[ wū huì ]

1)不幹凈。

2)指不幹凈的東西。

4、腌臢[ ā za ]

1)不幹凈。

2)心裡感到別扭,不痛快。

5、骯臟[ āng zāng ]

1)臟,不幹凈:骯臟的衣服。

2)比喻卑鄙,丑惡:骯臟交易。

Ⅳ 形容很齷齪的成語有哪些

卑鄙齷齪 、水來伸手,飯來張口、心狠手辣、背信棄義、貌合神離

Ⅵ 什麼叫齷齪的人

齷齪,南方人說:賴奏(白話) 臉斗(客家話) 骯臟污穢的意思 悲皮(白話) B吡(客家話) 卑鄙下流的意思 羞氣(白話) 小四(客家話) 氣量狹隘的意思

Ⅶ 齷齪的詞語

卑鄙 [ bēi bǐ ] 1. [low]:低微而鄙陋2. [base;mean;contemptible]:人格低下,舉止不端,品性惡劣近義詞鄙俗 平凡 鄙俚 下游 俗氣 下流 下賤粗俗 卑劣 庸俗反義詞崇高 高尚

Ⅷ 形容人齷齪的詞語

卑鄙齷齪 形容品質惡劣,導心不正,言行骯臟。
出處:郭沫若《鄭成功》第五章:「他們裡面的壞人,的確是天地間最壞的東西。背信棄義,殺人放火,橫搶武奪,卑鄙齷齪,什麼都幹得出來。」
卑鄙無恥 形容品質惡劣,不顧羞恥。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五回:「辦你個『膽大鑽營,卑鄙無恥!』下去候著吧。」
卑陋齷齪 齷齪:骯臟。形容品質惡劣。亦作「卑鄙齷齪」。
不以為恥 不認為是可恥的。指不知羞恥。
出處:《鄧析子·轉辭》:「今墨劓不以為恥,斯民所以亂多治少也。」
出乖露醜 乖:荒謬的;丑:可恥的。指在人前出醜。
出處: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下:「已恁地出乖弄醜,潑水再難收。」
村夫俗子 指粗野鄙俗的人。
出處:明·胡文煥《群音類先〈賽四節記·踏雪尋梅〉》:「今朝樂事古應稀,數甌滿飲,休負明時,村夫俗子,枉營營豈知滋味。」

Ⅸ 曾經有個人對我有極大的侮辱 當著很多人的面,就是用了很多流氓手段撒潑,讓我尊嚴掃地,而且事後向外宣傳

三年了,也許她早已忘記得一干二凈,而你在白白受這樣的折磨,執著仇恨等於執著火把,若不放下手中的火,火勢必會燒到你的手,冤家宜解不宜結,也許當初她也相當的無知,也許她與你一樣受著自責的煎熬。

我也有過和你很相似的經歷,後來我准備了禮物主動找對方回顧了事件的細節,並說出了我現在的感受,原來我們彼此都為當年的事而受到不同的痛苦,現在把事件重新說了出來並獲得釋懷,也成了朋友。

Ⅹ 齷齪的意思是什麼

不幹凈,臟。比喻人品質惡劣:卑鄙齷齪。形容氣量狹小,拘於小節。

齷齪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wò chuò。出自《文選·張衡》:「獨儉嗇以齷齪,忘蟋蟀之謂何。」薛綜註:《漢書》注曰:齷齪,小節也。容易寫錯成"卧綽",要注意。

引證詳解

《文選·張衡》:「獨儉嗇以齷齪,忘蟋蟀之謂何。」薛綜註:「《漢書》注曰:齷齪,小節也。」

南朝宋鮑照《代放歌行》:「小人自齷齪,安知曠士懷?」唐王勃《秋日游蓮池序》:人間齷齪,抱風雲者幾人。

閱讀全文

與的齷齪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三隻松鼠公司的網路營銷策略 瀏覽:632
網路營銷師資格證要求 瀏覽:968
關於防盜門營銷方案設計研究 瀏覽:98
四川省建築施工安全培訓工作實施方案 瀏覽:634
水運會策劃方案 瀏覽:961
營銷業績獎勵方案 瀏覽:612
土木工程專業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920
上海大學市場營銷學考試 瀏覽:501
小學學校教師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440
慈溪市鵬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66
世紀開元電子商務 瀏覽:428
網路營銷知識如何傳播 瀏覽:289
市場營銷管理的第一步 瀏覽:860
市場監管局綜合業務培訓方案 瀏覽:886
銀行夏季營銷宣傳方案 瀏覽:51
2014感恩節策劃方案 瀏覽:891
網路營銷實物試卷 瀏覽:598
法院黨建活動方案策劃 瀏覽:39
網路營銷分成 瀏覽:455
村村響業務培訓方案 瀏覽: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