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首部抗疫題材電視劇是什麼
首部抗疫題材電視劇是《最美逆行者》。
據央視新聞13日消息,9月17日,首部抗疫題材電視劇《最美逆行者》將在CCTV-1黃金檔播出。該劇由七個單元故事組成,每個故事均根據此次全民抗疫涌現出的先進人物和感人事跡改編而成。
劇中,王志飛、劉威葳、楊志剛、薩日娜、史可、徐嬌、成泰燊、馬天宇、韓雪等老中青三代實力派演員,塑造出有血有肉的平民抗疫英雄群像。
他們中有瞞著做醫生的丈夫,「逆行」前往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有正接受治療卻依然忘我工作的醫院院長;有全心全意為居民服務的社區醫生;有為兒童患者構建「方舟童話」的方艙醫院醫生;有在最後時刻選擇「逆行」留在武漢的婆媳,演繹出一個個充滿力量與溫度的逆行故事。
(1)宣傳部抗疫擴展閱讀
阿雲嘎獻唱主題曲《人民至上》:
近日,郭靖宇擔任總編劇、央視出品《最美逆行者》官宣定檔,首部抗疫題材電視劇9月17日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電視劇《最美逆行者》主題曲MV燃情來襲。
阿雲嘎演繹的主題曲,歌聲加畫面如此感人又有力量。時而是內斂深沉的低唱,時而是激奮人心的高歌。抗疫場景讓人淚目,主題曲好聽,他那富有感染力的聲線,出色的唱功,令人嘆服。
B. 防疫與抗疫有什麼區別
目前,對「抗疫」「戰疫」,有的媒體加引號,有的不加,有的只給其中的「疫」加引號,究竟怎樣做比較妥當呢?
「疫」指傳染病,「防疫」指防止傳染病,《現代漢語詞典》中有「防疫」的詞條。「抗疫」指抵抗傳染病,「戰疫」指跟傳染病作斗爭。這三種說法里的「疫」都指傳染病,也可指這次流行的新冠肺炎,沒有其他特殊含義。
因此,「防疫」「抗疫」「戰疫」都不用加引號,也就是不用在兩字或單獨在「疫」上加引號。「防疫」「抗疫」「戰疫」的意思很清楚,讀者一看就懂。
但有一種情況,需要給「戰疫」加引號。例如:
(1)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
(2)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戰疫」。
(1)跟(2)中的「戰疫」,同時也指「戰役」。也就是說,是利用諧音關系構成的修辭上的雙關。這兒的「戰疫」有特殊含意,所以宜加引號。這種寫法意在表示,像打仗一樣去戰勝新冠肺炎。
媒體上的「防疫」一般沒有加引號,或許因為「防疫」是個早就出現並進入工具書的詞語,「防疫站」是人們熟悉的說法。也就是說,「防疫」早已成為一個固定的詞,已經「詞化」了,而「抗疫」「戰疫」似尚處於片語階段。待以後這兩個詞語在社會生活中用得多了,也會逐步「詞化」,就不會有人加引號了。
有人提出,「戰」後一般不出現「戰」這一行為的對象,現在讓「疫」來做「戰」的對象,是一種特殊情況,所以應該給「疫」加引號,寫成「戰『疫』」。
C. 這次抗疫中涉及到幾個主體
涉及到國家醫院和個人和一些管理機關。
D. 抗擊疫情宣傳語有哪些
1、居家隔離,減少外出,就是的防護。
2、每個有責任感,有愛心的回公民都是疫情防控鏈條上的一答環。
3、聽從號召盡量待在家中,不串門不聚會,正確佩戴口罩,做好防護,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4、人人皆防線,少出門,不扎堆就是做貢獻。
5、人人皆防線,戴口罩,勤洗手就是美德的體現。
6、非常時期,不聚會,不聚餐,不出門,不是人情淡薄,而是健康第一,生命至上。
7、關鍵時期,待在家不外出,是我們的責任!
8、百姓支援政府打贏肺炎疫情方式是居家少出門。
9、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居家不出門,就是為國家做貢獻!
10、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構築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
E. 有哪些抗疫宣傳語比較好
1、「野生動物不要碰,病毒隨時往你身上碰」對那些食用野生動物的人或擅內闖野生動物禁區容者,這樣的橫幅,無疑是最有力的回擊。
2、「不聚餐是為了以後還能吃飯,不串門是為了以後還有親人」這樣的標語循循善誘,語重心長,在鄉村最為常見。
3、「家有湖北返鄉人,今年過節不串門,今年不往來,親情依然在」,這樣的標語張貼在農村家門口,隨時可見,提醒每個村民注意防範。
4、少出門、少聚餐、勤洗手、勤通風。
5、發熱症狀及早看,自行隔離不傳染
6、抗疫防控,從我做起
7、自我防護,不恐慌,信科學,不傳謠。
8、抗疫意識不可缺,防護措施記心上。
F. 首部抗疫題材電影武漢首映,這部電影的拍攝目的是什麼
自從新冠病毒被發現以來,對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產生了不少影響,盡管國內疫情情況在嚴加防控的措施下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還沒有結束,我們仍然要保持高度警惕。作為一部以抗疫題材的電影,其實這部電影的拍攝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讓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銘記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應該銘記的職業。他們對於此次疫情所作出的貢獻是我們應該永遠牢記,在每一個崗位上,都在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G. 弘揚抗疫精神內容
一是萬眾一心、同來舟共濟源的守望相助精神。
二是聞令而動、雷厲風行的英勇戰斗精神。
三是顧全大局、壯士斷腕的「一盤棋」精神。
四是捨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義精神。
五是充滿信心、敢於勝利的積極樂觀精神。人是要有點精神的,一個民族更是要有一種精神力量。回望歷史,總有一種精神,經千年顛沛而魂魄不散,經萬種磨難而歷久彌堅。「抗疫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剪影,它可歌可泣、可圈可點,也無堅不摧、無往不勝。
(7)宣傳部抗疫擴展閱讀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和集中力量辦大事,一直以來是我們的獨特優勢。面對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部署、統一調度,舉全國之力,組織調派330多支醫療隊、4萬多名軍地醫護人員緊急馳援。
組織26個省份對口支援,19個省市採取「一省包一市」方式,將大量醫療設備、人員、物資往湖北傾斜。
各省區市步調一致、統一行動,相繼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及時構建聯防聯控、群防群控體系,打造了一張嚴防死守的天羅地網,形成了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的防控局面。這種舉國體制下的同仇敵愾、共克時艱,上下一心、眾志成城令世人動容。
H. 抗疫紀錄片76天入選奧斯卡,你還知道哪些宣揚抗疫精神的優秀文藝作品
《同心戰“疫”》也是一部宣揚抗疫精神的優秀文藝作品。
2020年初我國為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實施了封鎖全國的政策,在這漫長抗擊疫情的幾個月中發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東北小伙做錯列車在武漢擔任志願者;只要你平安回來,今年的家務我報了。這是丈夫對妻子的擔憂;瞞著父母主動去武漢的女兒,體現了女兒的擔當;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深深相擁,是醫生夫妻忙碌時偶然相遇的驚喜……
1、製作精良
《同心戰“疫”》是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製作的6集紀錄片,真實的反映了在疫情之下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共同抗疫的情景,生動的講述了普通人在參與抗擊疫情的故事,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全部看法,非常感謝你能夠讀到這里,如果你有其他的意見和建議,歡迎在評論區和我留言交流。
I. 2020抗疫三部曲電影是什麼
2020抗疫三部曲電影是《「疫"戰》、《逆行出征》、《白衣天使》。
抗疫題材影視三部曲:堅持執行中宣部提倡「小、正、大"原則,小投資、正能量、大情懷。世界上人類的戰爭、瘟疫、自然災害是人類生命的三大死亡線,也是考驗人性的煉石。生命只有一次,在死亡面前檢驗了人的本性。
網路電影《「疫「戰》、《逆行出征》、《白衣天使》三部曲,將以武漢、綏芬河、舒蘭城市抗疫為背景,講好中國衛線戰線上的抗疫故事。
《戰「疫」》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華語環球節目中心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宣傳司聯合攝制的紀錄片。該片全面反映中國衛生防疫抗疫歷史,展現中國在醫學和生命科學領域取得的矚目成績,深入體現中國醫務人員的醫者仁心和大愛無疆。
J. 不負來之不易抗疫成功,武漢「封城」已一周年,對此你有何感觸
不負來之不易抗疫成功,武漢“封城”一周年!實力屬於我們!
武漢“封城”,改變的不只是武漢。全國抗疫,很快由此形成一盤棋:全國各省市相繼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舉國上下都投入到了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涓滴力量匯聚成大江大河,為戰勝疫情構築了堅實基礎。
繼續秉持抗疫精神,取得疫情防控的最終勝利,方能不負武漢、湖北甚至整個中國此前為“戰疫”做出的犧牲。
1月16日,記錄武漢抗疫感人細節的紀錄電影《武漢日夜》,在中國電影博物館舉行首映特別節目,1月22日,武漢“封城”一周年前夕在全國上映。
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市和英雄的人民向我們證明了,偉大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這場疫情阻擊戰已經讓抗疫精神深深烙刻進這座城市的記憶深處。2021年1月23日的武漢,大街小巷仍然熱鬧非常,大街上霓虹招牌閃爍,店坊里顧客絡繹不絕。此前的跨年夜那天,許多武漢市民仍然像以往過年時一樣,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來到江漢關大樓前,等待這座武漢的標志性建築敲響2021年的鍾聲。一切似乎都沒有變,一切都在好起來。
“封城”一周年,武漢沒有倒下。相反,這場考驗讓武漢人民更加自信,更加堅強。我相信,全中國人民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