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好的生活沒那麼貴》是本什麼樣的書
內容簡介
從一個北漂電焊工到知名設計師;
從一個地下室的破爛搜集家到創意市集上最受歡迎的創意家;
從一個連譜都不識的門外漢到占據唱片排行榜前10名的民謠歌手;
從一個用最低成本搭建「微薄之鹽」的創辦者到分享各種創意實踐知識平台的提供者。
他活得太精彩了!
他在全國幾十所高校巡迴講座,分享他的野路子成功經驗,受到熱烈追捧。
有人把他演講的課件整理成冊,私下分享、傳閱。現在他就要把這些「不走尋常路」的智慧匯集成書,為中國的創業青年提供一種思維方式上的參考。告訴他們:
怎樣用10000元出版一張唱片
怎樣用5000元裝修200平方米的店
怎樣用3000元拍一部紀錄片
怎樣用500元舉辦一次畫展
怎樣用50元搞定一身衣服
怎樣用35元邀請10人吃飯
不要讓錢成為障礙,好的生活沒那麼貴。動手去實現離你最近的可行夢想吧。
作者簡介
喬小刀簡歷:
1998年,以電焊工的身份,懷揣四百元錢和一個信念擠進開往北京的火車。那個信念就是:「反正在老家也是受苦,不如到中國最好的
地方受苦。」
1998年年底,堅信只要向生活彎腰,什麼都能撿到。依靠用一輛自行車撿回來的材料重組再創造,舉辦了個人裝置藝術展。
1999年,為解決家裡的負擔而放棄喜愛的藝術,學電腦,換不同的工作。每個月寄回老家1000元生活費。
2000年,終於找到一份網站美編的工作,暫別辛苦的體力勞動。
2002年,把老家的父母、侄女接到北京生活。
2003年,創辦第一個平面設計公司,掙到第一個10萬元。
2004年,得意忘形導致某個項目失敗,以至破產,重新搬回地下室居住。
2005年,組裝一台絲網印刷機,在地下室用手工的方式印製一月一期的帆布雜志《月經》。作品後來受邀參加「大聲展」。
2006年,自學吉他,寫出第一首歌,並和當時八歲的侄女喬木楠一起組成了大喬小喬樂隊。
2007年,出版音樂專輯《消失的光年》風靡全國,獲中國流行音樂典禮最佳組合、最佳作詞提名獎、華語傳媒唱片十佳提名獎。年底擔
任香港導演王家衛電影《藍莓之夜》首映典禮的演出嘉賓後,解散樂隊。
2008年,堅持「以微薄之鹽盡微薄之力」的口號,創辦「微薄之鹽」勵志品牌,以最低成本的方式幫助年輕的音樂人,搭建展示平台。
先後為十多位音樂人無償出版唱片。以設計師的身份參與2008奧運會閉幕式的視效創意腳本,獲張藝謀導演贊賞。策劃創意青年設計展
《1200》和《復制我》。
2009年,創立「微薄之鹽」演出現場。策劃小型演出近200場,成為京城著名的民謠音樂聖地。與國內男裝品牌「速寫」合作出版發行音
樂合輯《速寫穿樂》,並親自帶領民謠音樂人進行全國巡迴演出。到全國12所高校進行巡迴講座,廣受好評。策劃「800人幫1人」公益
活動,為音樂人籌集手術費。獲宋庄藝術促進會頒發的年度最佳公益策劃獎和年度最佳民謠LIVEHOUSE。
2010年,任快樂男聲長沙賽區評委。北京長陽音樂節蒲公英舞台導演。成立「微薄之鹽」音樂廠牌,推出眾多新銳音樂人,提供更多音
樂平台。「微薄之鹽」擴展了上海店和北京798店。受邀到外經貿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央美院等高校舉辦個人演講。策劃MORETHAN
啟止潮流設計文化季。
2011年,整合「微薄之鹽」品牌,為更多應屆大學生提供實踐經驗分享。參加TED×BLCU演講。導演紀錄片《淘舊貨》引發低成本裝修熱
潮。出任「水晶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藝術總監,開始針對企業進行創意分享。擔任「芯世界」公益創新獎策劃顧問。擔任對外經
貿大學校園風采大賽評委,擔任北大校園十佳歌手總決賽評委。年底由北京磨鐵圖書有限公司出版勵志暢銷書《好的生活沒那麼貴》,
並將在全國24所大學簽書巡講。
好友推薦
王家衛/梁文道/蔡明亮/齊秦/羅永浩/黃曉明/張亞東/
老狼/葉蓓/何勇/張楚/金兆鈞/芒克/梁龍/大仙/宋柯
/鄭智化/程青松/黃燎原/沈黎暉/萬曉利/古典/姬十三
/水木年華/吳虹飛/郝舫/李皖/祁志龍/姜昕/李廣平/
祁又一/科爾沁夫/田原/查可欣/邱大立/邱華棟/劉亮程
/劉一達/張曉舟/筷子兄弟/馬良/盧中強/川子/鍾立風
/楊嘉淞/山人樂隊/冬子/劉治治/雎安奇/皮三/馬條/
歐寧/痛仰樂隊/洪啟/李宏傑/周小川/洛兵/崔恕/郝雲
/張大大/邵小毛/武藝/郭小寒/王凡瑞/虞笙/李青/
編號223/雷磊/源遠/任航/高源……瘋狂推薦!
目錄
1
1-1地下室的造夢者
1-2撿拾人生
2
2-1記錄每個月的經歷
2-2不要面子的創意
3
3-1解剖音樂
3-2唱片故事
3-3音樂家庭
4
4-1微薄之鹽
4-2搭建平台
4-3微薄之鹽心得
4-4省錢是一種信仰
4-5好的生活沒那麼貴
4-6家和萬事興
精彩書摘
我給這個展覽命名叫《銹》,想表達的主題思想是;銹跡代表著逝去的時間,同時也是懶惰和頹廢的象徵。就是想鼓勵人們擦去銹跡,活出鮮亮的本質。
「財富是撿來的。」這話聽起來似乎有些荒唐,但只要你認真地觀察,就會發現這個世界給了我們足夠多的財富。一些在很多人眼裡就是廢品的東西,但我能使它們呈現出另一番景象。
空地、廢棄的建築工地和垃圾場,都成了我的藝術空間。樹枝、葉子、塑料袋,都能成為作品中的元素。大自然畫室不僅拓展創意思維,還鍛煉即興組合能力。
有了相機,就隨心所欲地拍吧,拍著拍著,相機就有了思想和靈魂,最後在你的目及所處,隨時都能撿到五彩繽紛的風景與各種各樣的表情。而大自然及生活不會向你索取分文。
沒有慾望會變得消極頹廢。慾望太強就會成為幸福的敵人。了解自己的慾望,並適應它,引導它,最後是控制它,這樣才不會失衡。平衡並不是一潭死水,是在動態中保持的。
從小就幫著父親蓋房子,當木工,種地,因為年少的勞動關系,總覺得自己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因為愛勞動,引用父親經常說的話:「人勤地不懶」,這成了我的信仰。
我的初衷是想為音樂人盡一些微薄之力,於是,便起名「微薄之鹽」,就是微小的力量。其宗旨是;潛心做些微薄的小事,一件一件地積累做起來。
省錢是一種信仰別人做一件事用了十年,你怎樣用三年做到?別人用了一百萬,你如何用十萬搞定?只要這種方式能夠節省時間,節省成本,節省知識,節省煩惱,那它就是我的信仰。
自己居住的房間非常重要,它是一個中心點的信號源,全部由心情接受這些信號,自己的房間布局合理,歸類清晰,外面的事情同樣也會幫你很有條理。
二:是態度;久:是堅持;必:是果斷;三:是變化。這是一種量變質變蛻變升華的過程,是一種忍受擔當卧薪嘗膽反敗為勝的規律。剛開始的事情都很「二」,堅持下去就升級為「三」。
媒體書評
就是這樣。《好的生活沒那麼貴》是一本實用的生活哲學,也是一本當代青年的勵志手冊,是一本破壞你常規思維的書,也是一本鼓舞你野蠻建設的書,它集喬小刀北漂十幾年赤手空拳見招拆招歪打正著之招式大成,向所有懷揣夢想熱血未冷的朋友敞開天窗,說著最實在也最實用的暖心話。行動起來,從整理開始,從創造自己的微氣候開始,麻木自適是青春的墳墓,喬小刀對和他一樣的朋友的希望不過是這樣:善待親朋,順從自然,認識自己,不去攀比,然後大膽地想像,野蠻地工作,最後,大家在邊陲地帶摶土成器,做出一批讓專業人士不屑於看卻又不得不看的東西來。——節選自碎歲《只是為了我們的生活》
基本資料
作者:喬小刀
定價:32元
頁碼:288頁
版號:978-7-5382-9460-6
ISBN:7538294600
策劃:磨鐵圖書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
出版社:遼寧教育出版社
⑵ 有哪些有創意的活動方案想參考一下辦一個讀書會
你好,你的回來答如下:
創意源方案有很多,得看你是做什麼類型的讀書會,如果是那種休閑的,可以參考樊登讀書會的形式,如果是比較專業的,可以參考梯子約讀讀書會的形式,如果是內部的小團體讀書會,則可以選擇團建的方式。
活動方案基本的框架都是一樣的,所以,自己的想法很重要。
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謝謝!
⑶ 陸智昌的介紹
香港出生。1988 年以甲等成績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平面設計課程。曾於香港從事書籍裝幀設計工作十多年,其間曾游學巴黎兩年,並習版畫於巴黎17 號版畫室。2000 年迄今居於北京,從事裝幀設計、出版策劃等工作。參與設計的書籍曾獲獎達40多項;2004年 獲第六屆全國書籍裝幀設計金獎、中國最美的書。他設計的書包括:《我們仨》、《安徒生剪影》、《洛麗塔》、《作文本》、《創意市集》、上海譯文出版社的杜拉斯作品系列、米蘭·昆德拉作品系列、奧爾罕·帕慕克作品系列等。由他設計的《雷鋒(1940-1962)》受到普遍關注。
⑷ 誰能介紹幾本廣告文案寫作的書
今天看到了靈智精實創意合夥人、第九課堂主講老師阿三推薦的一個書單,分享給你,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阿三老師推薦書單
阿三老師2000年入行做文案,現任靈智精實創意合夥人,第九課堂核心講師。原上海達彼思創意總監。推薦書單如下:
廣告方面:
1.《孫大偉的異想世界》
我敬重孫大偉先生,不只是因為他的敬業和專業,而是他的人生本身就是個大創意。這本書讓我看到一個華文廣告人的生活範本。
延伸閱讀:孫大偉的《該生素質太差》、
2.《創意之道》
全球32個頂尖創意人的代表作及創意心得。看五遍也不為過。
3. 《Neil French》
Neil French作品的自選集,每個案例開篇都有一個簡單的背景介紹。雖然French的廣告風格與做人風格對於中國廣告人來說不太「接地氣」,但依然能給我們不少啟發。
4.《蔚藍詭計》
喬治路易斯的廣告生涯自述,有經歷有案例,雖然發現套在自己身上並不合適,但是老讓自己痴想:廣告人做到這個份上,才叫TMD爽。
5.《洞人心弦》
非常有誠意的一本書。作者雖然不像孫大偉、French、喬治路易斯在行文間那般恣意灑脫,但對人性的細膩洞察與對格局把握的大開大合,依然讓人需仰視才見。
非廣告方面:
純粹個人愛好,對個人比較有影響的是沈從文的中短篇小說、余華的小說《活著》及《許三觀賣血記》、阿乙的短篇小說、多多的詩、北島的散文集(如《城門開》)、孫方友的筆記小說、喬葉的短篇小說、古龍的武俠小說、唐詩宋詞等。
⑸ APP運營、APP推廣、APP營銷、APP策劃這些名詞誰能解釋一下呢彼此之間有什麼聯系呢
四個年輕人齊齊辭去安穩的工作,組建成創業團隊,推出一款免費的攝影類(智能手機的第三方應用程序)。聽起來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議? 近幾年,隨著智能手機的流行,做APP成了許多創業者的時髦之選。盡管這樣的創業項目很新鮮,很吸引眼球,似乎也很有發展前景,但創業者依然需要面對一個最實際的問題:免費APP能生財嗎? 近日,信息時報記者采訪了這個創業團隊的成員風子,讓我們走近他們的創業經歷,一起探討免費APP的生財之道。 推出一年擁有數萬名用戶 風子告訴記者,他和3名搭檔一起辭職,注冊了一家公司。4個人組成的團隊中,有一名成員擔任產品經理,一名成員當設計師,一名成員負責技術開發,風子則主要負責產品的運營和推廣。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和摸索,他們才將發展方向定在手機攝影上。當時,國內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一些攝影類APP,但風子發現,它們主要還是致力於提供美化圖片人物的肌膚等工具類功能,而風子和搭檔們的期望則是打造高質量的攝影分享的社區。他們欣喜地發現,這樣的產品市面上還沒有。於是,接下來按部就班地推進。先是花半年左右時間開發程序,然後,在去年年初,他們正式推出了“閃影”APP。目前,這款免費APP已擁有幾萬名用戶。記者登錄“閃影”APP體驗發現,用戶使用該軟體時,一般是抓拍下即時的生活景象,或者調出手機中已拍攝的照片,然後使用軟體提供的濾鏡進行加工創作,再點擊發布到閃影社區、微博等平台與眾人分享。 想打造即時分享的平台 在國外,手機攝影已經主流化。風子告訴記者,手機攝影的國內市場才剛剛起步,但可以預見,它正逐漸成為大趨勢,必將有越來越多的用戶投入進來。用手機攝影,然後即時分享,也是一大趨勢。他舉例稱,美國著名新聞周刊《Time》去年刊登過專業攝影師用iPhone拍的照片,這些照片是颶風來臨時第一時間拍攝、即刻上傳到Instagram(美國知名APP)上的,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風子和搭檔們想打造國內的即時分享的平台,吸引更多的用戶投入進來,也讓拍照和攝影的差距越來越小。 詩意濾鏡名稱取自電影 “文藝范”是“閃影”APP的定位。風子告訴記者,“閃影”這一名稱的英文名是shining,其實它正是一部電影的名稱,中文譯名為《閃靈》,但考慮到《閃靈》是一部恐怖片,他們斟酌後,才將APP的中文名稱確定為貼切又好記的“閃影”,他們團隊也以“閃影”為名。有意思的是,“閃影”APP目前提供的十餘款濾鏡(在拍照後,給圖像加上的各種特殊效果),其名稱也都來源於電影,如白夜、安妮、香水、廊橋、暮光、阿飛等。這些清新、詩意的名稱,不僅契合APP的定位,也讓用戶眼前一亮。此外,在開發者的引領下,用戶也紛紛嘗試給自己發布的圖片貼上各種好玩的標簽,比如戀人之間的互拍照片,就喜歡貼上 “好攝情人”標簽;拍攝成雙成對的物品照片,或者戀人的照片,用戶就標上“因為愛情”。 辦線下活動吸引目標用戶 風子稱,目前他想吸引有創作力、對照片有一定要求的用戶,而非只是追求美容效果。記者了解到,自產品面世以來,除了持續在用戶體驗方面做改善,團隊還舉辦了多次線下活動,成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目標用戶。比如,去年8月,他們使用專業攝影展的策展、製作方式,在廣州舉辦了國內第一個大型的iPhone 攝影展,主題為“城市閃影”。風子告訴記者,舉辦這個攝影展的緣由,是發現有用戶用他們提供的“白夜”濾鏡拍出了很有味道的廣州風景,於是他們以此為由頭,先推出了一個名為“白夜行”的小活動,徵集到許多用戶拍攝的黑白城市照片。後來,進一步延伸,才策劃、舉辦了更大概念的城市攝影展,從用戶發表到社區的作品中擇優展出。隨後,他們又舉辦了多場iPhone攝影分享會,邀請了多名“高手級”用戶到場分享心得、教授手機拍攝的技巧。此外,去年9月,團隊在用戶發表於社區的作品中挑選了一部分,製作了一部8分鍾的短片《拍照者》,近期入圍了華語短片傳媒大獎。風子還分享道,參加音樂會、創意市集等創意文化活動,也是推廣的有效方式之一。 行業困境:手機網速慢用戶缺驅動力 打開智能手機的應用商城可以發現,攝影軟體是下載量最高的類別之一,攝影軟體的數量更是多得驚人。在眾多的同類軟體中,風子和搭檔們將重點放在多數同類軟體不關注的“分享”,再配合文藝的濾鏡名稱、豐富的線下活動,得以脫穎而出。盡管如此,他們也面臨著攝影APP共同的發展難題。風子總結出,首先是受限於還未真正步入“寬頻時代”的國內網路速度,手機上網速度更是“龜速”,於是,許多手機用戶雖然養成了及時抓拍生活點滴的習慣,卻做不到“即時分享”,常常是等自己到達一個有wifi的地方,再集中地發送圖片到分享平台,這就使攝影APP推崇的“即時分享”得不到落實。 其次,用手機拍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拍攝不到較遠的地方。此外,風子認為,目前智能手機的使用比例還不夠高,且由於文化氛圍、生活習慣等因素,目前國內用戶使用手機拍照和分享的驅動力還不夠。因此,用手機攝影還沒有主流化。不過,風子補充道,主流化是遲早的事情。 探討:免費APP該如何生財? 風子告訴記者,他自1998年就開始做網站,屬於較早進入互聯網行業的網民。他指出,互聯網推出之後,在很長時間內沒有賺錢,支撐其生存的主要是靠收費游戲賺錢的網頁以及電商,而現在的移動互聯網,就像以前互聯網的起步階段一樣,很難賺到錢。不同的是,移動互聯網與真實的商業環境有密切的聯系,風子發現,現在大家都是“宅在路上”,朋友間見了面也都在玩手機,許多商家和創業者都在研究O2O模式(即Online To Offline,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台),因此,他認為,移動互聯網一定會很深刻地改變大家的生活方式。 風子坦言,“閃影”暫時還沒有實現盈利。團隊成立時,4名成員集資用於創業的開銷,開發至今的支出主要是人力成本,即自己給自己付工資。那麼,像“閃影”一樣的大量依靠移動互聯網的免費APP,應該如何生財?或許我們可以從許多成功的游戲軟體所採用的方式中找到靈感。 方式1:提供免費版和付費版 許多游戲,用戶可以免費開始玩,但是,想要玩得好,想要升級,就得掏錢購買道具。——這就是許多游戲軟體成功的生財之道。對APP開發者來說,如果一開始推出的就是收費的軟體,很可能乏人問津,反而賺不到錢。那麼,如果模仿游戲的生財方式,提供免費版和付費版,在免費版中只提供一部分功能,首先就能吸引到對價格敏感、不肯掏錢的廣大用戶前來嘗試,“上鉤”的用戶中,一部分會追求更多更好的體驗,就會選擇提供完整功能的付費版。 方式2:巧妙植入廣告 相比不喜歡付費的廣大用戶,廣告商也許更願意“買單”。有研究指出,廣告以各種形式在桌面與移動App上的投放正在增長。如果在APP中植入廣告,應該考慮採取盡可能不讓用戶反感的方式,比如只在界面的最下方設置一條很窄的banner(橫幅廣告)。一項國外機構的研究結果顯示,83%的用戶喜歡看到相關的廣告展示在游戲或應用的間歇期,而不是APP內置購買。 方式3:吸引風投資金 吸引風投資金的青睞也是APP開發者可以考慮的方式。對APP開發者來說,如何吸引到風險投資者,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參考許多已成功獲得風投資金的創業項目,我們可以擬出幾個值得考慮的要點:為產品做好精準的定位,展示出其未來具有的巨大發展空間;創業團隊應手握獨特的技術,最好能通過知識產權制度得到保護;團隊成員最好具有互補性技能,除了擁有創意和專利,還應具備財務管理、技術研發、設計生產及產品營銷等技能。 名詞解釋 APP APP是英文Application(意為應用、運用)的簡稱,由於智能手機的流行,現在的APP多指智能手機的第三方應用程序。以蘋果手機的 APP為例,大致可分為游戲類、圖書類、工具類(如手機上網瀏覽器、英漢詞典)、社交類(如QQ、微博)、生活類(如電子食譜、天氣預報軟體)等。 目前比較著名的APP商店有Apple的iTunes商店裡面的App Store,android的Google Play Store,諾基亞的ovi store,還有Blackberry用戶的BlackBerry App World,以及微軟的應用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