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殘疾人宣傳冊

殘疾人宣傳冊

發布時間:2021-10-01 13:39:28

① 殘疾人科普知識手冊名稱都有哪些

在市面上,這類的圖書有不少,書名因所涉領域不同而不同
1、殘疾人殘疾分類和分級國家標准實施手冊;
2、聽力言語殘疾人工作知識手冊;
3、孤獨症兒童康復科普知識手冊;
4、殘疾人康復服務手冊;
5、殘疾預防知識手冊;
6、醫葯科普知識500題;
7、殘疾人維權法律知識手冊;
8、殘疾人政策服務手冊;

② 關於殘疾人勵志的書

陪著你們看盡世間繁華
搖滾老炮之寄往天國的情書
兩本書都是一個作者寫的,聽說作者也是個殘疾人,陪著你們看盡世間繁華,寫的很不錯,不過很

③ 著名的殘疾人故事有哪些

大家好,我是陌上小桑樹,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什麼是身殘志堅,我想這就是真正的身殘志堅。鄭濤一個沒有雙臂的人,卻做到了我們四肢健全的人都不一定能夠做到的事情。

④ 世界五大傑出殘疾人

斯蒂芬·威廉·霍金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在公眾評價中,被譽為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他提出宇宙大爆炸自奇點開始,時間由此刻開始,黑洞最終會蒸發,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普朗克的量子論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患有肌肉萎縮症的他,近乎全身癱瘓,不能發音,但1988年仍出版《時間簡史》,至今已出售逾1000萬冊,成為全球最暢銷的科普著作之一;2006年,他在香港透露正與女兒合撰一套類似《哈利波特與宇宙》的科普小說。

1988年霍金出版《時間簡史》一書,全球賣出逾1000萬冊,但因內容艱深,在西方被戲稱為「讀不了的暢銷書」霍金1942年出生於英國牛津,這天正好是伽利略的300年忌日,父親法蘭克是畢業於牛津大學的熱帶病專家,母親伊莎貝爾1930年代於牛津研究哲學、政治和經濟。

海倫·凱勒
(1880—1968)美國女作家及教育家。她又盲又聾,是教育在條件如此不利的人身上取得非凡成就的實例。由於重病,出生19個月就失去視力、聽力,不久又變啞。1887年安妮·曼斯菲爾德·沙利文開始教她。當時沙利文20歲,原也盲目,經治療後恢復部分視力,是波士頓柏金斯盲人學校畢業生。其教授方法是將手語字母按入凱勒掌心,教她各種物件的名稱;將凱勒手指放在自己 (沙利文)的喉頭,「聽」其振動學習說話。又經過在聾人學校學習及口語學校學習,凱勒學會用盲文讀寫。1904年畢業於馬薩諸塞州劍橋拉德克利夫學院。海倫·凱勒終生致力於社會福利事業,並到世界各地演講,呼籲世人關注盲人。她寫了很多書,包括《我的一生》(1902)、《海倫·凱勒的日記》(1938)。

羅斯福總統
二戰時的傑出領袖之一

貝多芬
聾人還能寫音樂,絕對是最強的

……

⑤ 公共設施有哪些是給殘疾人專門設計的

深圳新建的住宅區都有無障礙設施,小區里有方便嬰兒車或是輪椅通行的坡道。

深圳地鐵一期專門追加1億元配備了完善的無障礙設施,方便老弱病殘人士出行。圖為工程人員檢查盲道建設情況。

核心提示

建設無障礙設施,是為殘疾人、老年人、病人、婦孺以及其他社會成員提供方便的重要措施,是現代化城市建設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

深圳是全國最早開展無障礙建設的城市之一。早在1985年,市政府就發文要求在公共場所設置無障礙設施,開始了深圳無障礙環境的建設歷程。2006年10月,深圳榮獲國家建設部、民政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共同授予的全國「十五」無障礙建設先進城市稱號,是全國首批無障礙建設先進城市。

近年來,全市無障礙建設更是向公共建設、城市道路、交通、社區、家庭以及信息咨詢等多個領域拓展。全市新建道路全部鋪設了盲道和輪椅坡道,開通無障礙公共交通線路,已有25輛無障礙公共巴士投入運行,市、區圖書館建立盲人閱覽室,推出用GPS定位導航服務和盲用電腦軟體,為全市818名聽力言語殘疾人配送愛心手機信息卡,對重殘家庭進行無障礙環境改造等,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參與社會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無障礙環境。

今年,《深圳市無障礙建設管理條例》已列入人大立法計劃,有望年內出台。深圳也已提出創建「十一五」無障礙建設城市的目標,城市的無障礙建設將越來越完善。

政府積極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

無障礙設施建設是城市文明進步的標志,是方便全體公民參與社會活動的公益性福利設施,是政府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深圳市委、市政府一直積極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把無障礙建設作為一項「民心工程」、「愛心工程」來抓,將無障礙建設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列入城市建設重要內容,採取有效措施,扎實開展。

早在1985年7月,市政府發出了《關於公共場所設置殘疾人設施的通知》,要求全市主要道路、酒店、戲院、醫院、郵電局、銀行、學校、火車站、客運碼頭、圖書館、博物館、體育館、公園、游覽區、市場、公共廁所等工程項目設計時,都要考慮到殘疾人的特殊情況,設置其專用設施,正在建設的項目如無考慮到殘疾人無障礙設施的,也要立即加以修建或改造。一些殘疾人專用設施,如商店低位櫃台、低位公共電話、殘疾人專用泊車位等,都要有所考慮。。

「十五」期間,我市更是對無障礙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圳市殘疾人事業發展「十五」規劃》中明確提出:「按照建設國際性花園城市的標准和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要求,積極推動無障礙環境建設」,同時,制定了《深圳市無障礙建設工作「十五」實施方案》,對無障礙建設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2000年,市規劃國土局發出《關於在城市設計及建築設計中進一步加強無障礙設計的通知》,規定不僅在公共場所要設置無障礙設施,在城市的各項建設中都要進一步加強無障礙設計工作。

2001年,國家建設部、民政部和中國殘聯聯合頒布了《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無障礙設計規范》,我市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規范》精神,加大執行標准力度。將《規范》發放到各個設計、施工、監理和管理部門,使從事無障礙建設和管理的工作人員熟悉和掌握《規范》,同時,要求各部門在規劃、設計、施工、監理、驗收各個環節都要強制執行《規范》條文,凡是不符合設計規范要求的項目和工程,一律不予審批、不予施工和不予驗收。

市政府在2005年頒發的《深圳市扶助殘疾人辦法》中,也明文規定;新建、擴建、改建城市道路、交通設施及公共建築物時,應當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築物設計規范的要求,進行無障礙設計、建設,並加強無障礙設施的管理和維護。

為更進一步從制度上明確無障礙建設和管理的行政管理體制和社會監督機制,為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的無障礙建設、無障礙公共交通建設和信息交流無障礙等提供法律依據,我市從2005年著手制定《深圳市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該條例已被列入今年市人大立法計劃,年內將會出台。

市規劃局也通過編制《深圳市城市與建築設計標准與准則》、《深圳市城市公共空間系統規劃》和《深圳特區步行系統規劃》等法規條文,對殘疾人的出行環境進行明確的設計指引,保障無障礙建設的實施。

2006年10月,深圳榮獲國家建設部、民政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共同授予的全國「十五」無障礙建設先進城市稱號,深圳是廣東省唯一獲得此項榮譽的城市。在此基礎上,我市又提出了創建「十一五」無障礙建設先進城市的目標,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為組長的深圳市無障礙建設領導小組,出台了《深圳市創建「十一五」無障礙建設城市實施方案》,明確要求:

——新建和擴建城市道路的人行道在交叉路口、過街路口等處設置緣石坡道;城市主幹道、次幹道、支路、街道的人行道的路口進行緣石坡道改造;全市新建主幹道、市內主幹道、商業街等人行道全部設置盲道,並加快市郊主幹道的盲道設置建設,提高全市盲道設置的覆蓋面;城市大型公園、廣場、商業區、主要公共建築的人行道、火車站、地鐵站台等設置提示盲道。

——新建的商業和辦公建築、文化場館、體育建築、醫療建築、學校、福利院、園林建築、室外公共廁所等各類公共建築要按規定進行無障礙設施建設,設置無障礙標志;對已建成的各類公共建築物的相應設施盡可能進行無障礙改造;新建的住宅區內人行道、小區公園、綠地廣場及公共活動場所按規定進行無障礙設施建設;對已經建成的住宅區盡可能進行無障礙設施改造。

——城市地鐵、機場、火車站等基本實現無障礙化,設有無障礙電梯、無障礙廁所、無障礙標志等無障礙設施。在公共汽車上積極推行輪椅位、低地台巴士無障礙設施服務。

行動不便人士出行越來越方便

李大爺是一位坐輪椅行動不便的老人,兒子將他接到深圳照顧。大爺特別喜歡在深圳的生活,因為出門很方便,不用整天悶在家裡。大爺家住在中心區的黃埔雅苑,下樓有電梯,小區里有輪椅通道和緣石坡道,就算沒有人在旁照顧,大爺也可以自己推動輪椅到達小區的任意一個角落。出了小區也很方便,所有的路口都有緣石坡道,到附近的蓮花山公園玩,有坡道一直到山頂,到中心書城、音樂廳,也是一路無障礙。常出門活動,大爺的心情也越來越開朗。

家住景田的殘疾人劉先生,前不久參加了福田區義工聯組織的觀影活動,到東海購物廣場四樓的太平洋電影院看電影。看完電影出來,劉先生豐常感慨。他說:「從一樓到四樓,我們不需要走一個台階,藉助坡道或電梯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看電影。電影院有專門為殘疾人設的洗手間,放映廳里有給殘疾人輪椅專門預留的位子。對殘疾人的關懷其實就是應該體現在這些細節上。」

家住車公廟的殘疾人張女士告訴記者:「這些年來,政府為殘疾人辦了很多實事,為我們這些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創造了無障礙環境,讓我們出門越來越順暢,給我們融入社會、自力更生創造了條件。像我家所住地方,附近就有一個地鐵口,這個地鐵口有全程可供殘疾人進站的無障礙通道、無障礙電梯,乘坐地鐵我可以到達福田、羅湖的主要道路以及各主要的商業中心。我家附近還有59路公交車,這條線路上有方便輪椅上下的無障礙大巴,很方便。政府還給了我們殘疾人很多優惠,坐公交車、地鐵都是免費的,到公園也是免費的。」

走在深圳主要幹道上,細心的行人會發現,人行道上有一排特別醒目的黃色花崗岩地磚,上面精心雕刻著圓點和長條,這是專門為盲人出行方便鋪設的盲道,失明人士只要用盲杖敲打地面,就會有非常明顯的方向感。近年來,全市新建和改建的130多公里城市道路,全部鋪設了盲道、緣石坡道和輪椅坡道;新建的公共建築物基本建設了無障礙設施。機場、碼頭、地鐵、火車站、汽車站、海關聯檢大樓、大型商場、圖書館、大劇院、音樂廳、青少年宮、會展中心、市民中心等公共建築都設置了較完善的無障礙設施和無障礙標志。蓮花山、筆架山等20多個全市主要的市政公園都建設成為了無障礙市政公園,全市有無障礙公廁600多個。各大酒店建有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客房和洗手間。旅遊區除在設計上保證殘疾人能觀賞到主要景點外,還備有輪椅等設備。全市新建的住宅區都有無障礙設施,一些老的住宅區也進行了無障礙的改造。

為了方便行動不便者出行,我市還開通無障礙公共交通線路,已有25輛無障礙公共巴士投入運行。這種低地板無障礙大巴的後門是無台階式設計,司機停靠時可根據站台的高低情況,讓車輛底部的氣墊靈活地降低車身與地面的高度,形成一個平滑無阻的通道,讓殘疾人輪椅和行動不便的老人無需攙扶地從路面順利進入大巴內。車上還專門有放輪椅的空間,輪椅可用安全帶固定,還安有防撞膠墊、緊急停車按鈕等相關裝置。

深圳地鐵在一期規劃設計時,就採納了市殘聯的意見,追加1億多元增設了盲道、輪椅坡道、無障礙公廁、無障礙垂直電梯、無障礙專用通道、電子顯示屏、殘疾人導向標識等各種無障礙設施,車廂內設有語言報站系統和圖文顯示系統,每節車廂里,也專門設置了輪椅位,方便殘疾人等弱勢人群搭乘地鐵。

記者還獲悉,近期我市交通部門還將推出無障礙的士服務來滿足坐輪椅的弱勢群體出行的需要。

多舉措創造條件讓信息無障礙

深圳的盲人林先生周末就喜歡到市中心的圖書館看書。深圳圖書館從開館就考慮到深圳殘疾人的需求,不僅為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建立了可供輪椅自由進出的坡道,為盲人設置了盲道,還專門建立了國內圖書館首個視障閱覽室。閱覽室里有300餘冊的盲文書籍,還有多種影像製品,藏書中多是受到盲人朋友們喜歡的按摩技法、中醫等保健書籍。目前,深圳市、區圖書館都建立了盲人閱覽室。此外,市圖書館還購入多功能視頻助視器、學習機、盲文列印機、盲文點顯器等設備來滿足低視力殘疾人和盲人閱讀的需求。為了更好地幫助殘疾人學習,深圳圖書館還和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共同舉辦了電腦免費培訓班。

近年來,為了讓更多的視障人士享受信息無障礙,市殘聯引入了多種高科技的輔具。低視力殘疾人通過助視器就可將書本上的字體在電腦屏幕上放大數倍來閱讀;而盲人則可以通過多功能學習機掃描功能用耳朵「聽書」,通過盲文列印機和盲文點顯器在互聯網上自由「暢游」;通過電腦讀屏軟體,盲人也可以和健全人一樣自由上網和使用手機。

在今年的深圳關愛行動中,200位深圳盲人高高興興領到了市殘聯免費配送的盲用GPS定位導航手機。有了這個集定位、導航和通訊為一體的手機,只要輸入要到的目的地,手機就可以以語音形式指導盲人行走的路線,同時在行走的過程中實時提示道路兩邊的建築、商場、酒店以及公用設施等,讓盲人可以隨時了解所處的位置,猶如為盲人安上了電子「眼睛」,可以幫助盲人更好地走出家門。今後這個關愛計劃還將覆蓋全市所有18歲以上的深戶籍盲人。據了解,深圳是全國首個給盲人免費配送GPS定位導航的城市,我國也是繼美國後第二個給盲人配送盲用GPS定位導航系統的國家,體現了政府對殘疾人的關愛。

此外,我市還為全市818名聽力言語殘疾人配送愛心手機信息卡,推動殘疾人成立了「信息無障礙研究會」,利用電子媒體等多種傳播手段,進行信息交流,例如,開展網上手語教學、印製盲文版法規等;市殘疾人用品用具服務站印製《深圳市扶助殘疾人辦法》盲文小冊子,為視力殘疾人提供了閱讀方便。

在深圳,打開電視,電視新聞、電影和電視劇中都加配了字幕,方便聽力障礙人士看電視,我市目前正在准備在電視台開辦手語節目,在商業、旅遊業等服務行業的從業人員中推廣手語。此外,還將在地鐵、火車站、醫院和政府辦公大樓等重點公共場所建立和完善電子信息屏幕。

他山之石

加拿大:政府補貼無障礙交通

加拿大政府的交通部門採取優惠政策支持無障礙交通發展,例如對無障礙出租的士和康復小巴採取合約式管理,外判給符合規定要求的私營運輸公司經營,由他們具體服務殘疾人和老年人,對經營此項服務而產生的虧本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或其他的政策支持。魁北克省的無障礙出租的士在政府優惠政策的扶持下,從五年前的50輛,發展到目前的300多輛,極大地方便了殘疾人和老年人的出行。

北京:無障礙計程車上路

作為改進北京殘奧會以及無障礙出行改進的措施之一,北京引入了首批70輛3款無障礙計程車。這種計程車在副駕駛位置安裝有開關,輕按開關,副駕駛坐椅便可緩慢向右側旋轉移出,殘疾人或行動不便的老人可以很容易地上下車。

連雲港改造無障礙公交站台

結合市區道路實際情況,連雲港市交通部門首批確定對朝陽路、瀛洲路、中山路等主要城市幹道上的80個公交站台進行無障礙改造。新的無障礙站台設計了輪椅專用通道,殘疾人的輪椅可以方便地駛進公交站台。除此之外,公交站台還為盲人設置了盲道和盲文站牌,在無人引導的情況下盲人也可以順利乘車。

京津城際快車:配自動電子門廁所

京津城際快車專門為殘疾人設計了一個人性化區域。在這個區域里,殘疾人可以無障礙地進行入廁等日常生活自理。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廁所的門旁邊有一個電子裝置,只要用手輕輕觸摸,門就可以自動拉開,極大地方便了殘疾人以及其他行動不方便的人入廁。

⑥ 著名的殘疾人有哪些

1、史蒂芬·威廉·霍金:他因患「漸凍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禁錮在一把輪椅上達40年之久,他卻身殘志不殘,使之化為優勢,克服了殘廢之患而成為國際物理界的超新星。

2、張海迪:中國著名殘疾人作家,1960年張海迪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1970年又隨父母下放至山東聊城莘縣,自學完成了小學、中學和大學的學習,並學習針灸,在當地行醫。

1982年7月23日同王佐良結婚,1983年中國共產黨決定將張海迪樹立為宣傳偶像,張海迪得到了兩個贊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當代保爾」,張海迪歷任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2008年11月當選中國殘聯第五屆主席團主席。

3、海倫·凱勒:在十九個月時因患急性胃充血、腦充血而被奪去視力和聽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好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國語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並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機構,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美國十大英雄偶像,榮獲「總統自由勛章」等獎項。

4、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德國偉大的音樂家之一,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貝多芬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二十六歲開始耳聾,晚年全聾,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

在一切進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復辟年代裡,依然堅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過言論和作品,為共和理想奮臂吶喊,寫下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

5、奧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但他以驚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難,在病榻上完成了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鼓舞了幾代熱血青年。

⑦ 優秀殘疾人的資料(張海迪、海倫凱勒 不要)

貝多芬的資料

貝多芬生平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1827) 是十八世紀後年葉以來世界最著名的德國 音樂家。1770年12月26日貝多芬誕生於 德國萊茵河畔的波恩城。他的祖父原是荷 蘭籍,移居德國後,曾任當地宮廷樂長。 父親是個男高音歌手,母親是宮廷御廚的 女兒。貝多芬生長的年代,正是約瑟夫二 世實行"開明專制"的時期,波恩的統治者也實行了一些改良的 措施。波恩成了當時德國啟蒙運動的中心地之一。貝多芬的幼年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但是,貝多芬童年很不幸福, 嗜酒成癖的父親敗壞了家業,他企圖把四歲的貝多芬變成搖錢 樹,一心想讓自己的兒子也成為莫扎特式的神童,因此他不只強 迫孩子練琴,而且常常夜半三更酗酒回家後把孩子從熟睡中拖起 來拉琴,不滿八歲的貝多芬被強迫在寇恩的聽眾面前表演、賣 藝,十一歲的貝多芬就開始在劇院的樂隊里工作。這種嚴酷的童 年生活,使貝多芬很早就走上了獨立的以音樂謀生的道路,同時 也就養成了他堅毅倔強的性格。

1:斯蒂芬·威廉·霍金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在公眾評價中,被譽為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他提出宇宙大爆炸自奇點開始,時間由此刻開始,黑洞最終會蒸發,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普朗克的量子論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患有肌肉萎縮症的他,近乎全身癱瘓,不能發音,但1988年仍出版《時間簡史》,至今已出售逾1000萬冊,成為全球最暢銷的科普著作之一;2006年,他在香港透露正與女兒合撰一套類似《哈利波特與宇宙》的科普小說。

1988年霍金出版《時間簡史》一書,全球賣出逾1000萬冊,但因內容艱深,在西方被戲稱為「讀不了的暢銷書」霍金1942年出生於英國牛津,這天正好是伽利略的300年忌日,父親法蘭克是畢業於牛津大學的熱帶病專家,母親伊莎貝爾1930年代於牛津研究哲學、政治和經濟。

1942年1月,納粹德軍轟濫炸英格蘭,倫敦遭受幾乎夜夜不停的空襲。這迫使霍金一家搬離海格特的家園,遷到牛津避難。他們在霍金誕生後又回到了倫敦。童年時的霍金,學業成績並不突出,但喜歡設計極為復雜的玩具,據說他們曾做出一台簡單的電腦。

⑧ 有哪些殘疾偉人的故事感動人

一、張海迪

張海迪被譽為身殘志堅的一代楷模,自學成才的著名作家,出版了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絕頂》、《天長地久》,散文集《鴻雁快快飛》、《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我的德國筆記》等,翻譯了《莫多克——一頭大象的真實故事》、《麗貝卡在新學校》等外文著作。她現任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

她用頑強的意志粉碎了醫生對她生命長度的預言,她用積極的態度努力過好每一天,不斷拓展生命的寬度。在上世紀80年代,她堅韌不拔的精神,讓全國年輕人看到了奮斗的力量,鼓舞了一大批中國青年。她就是被譽為「八十年代新雷鋒」和「當代保爾」的張海迪。

閱讀全文

與殘疾人宣傳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8紀檢幹部培訓方案 瀏覽:96
2018年餐飲促銷活動案例 瀏覽:549
培訓項目開展實施方案 瀏覽:578
電子商務專業的特色 瀏覽:236
幼師專業發展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412
委員提案培訓方案 瀏覽:534
b2c電子商務平台的功能架構研究 瀏覽:491
徒步活動策劃方案流程表 瀏覽:386
居委會隊伍培訓方案 瀏覽:858
貴州發展電子商務的優勢 瀏覽:902
電子商務會計影響 瀏覽:898
杭州心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734
植樹節活動策劃方案PPT模板 瀏覽:781
南京東之美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74
網易產品推廣方案 瀏覽:187
黃岡市電子商務協會 瀏覽:214
超市促銷活動策劃 瀏覽:114
胡家廟實用技術培訓方案 瀏覽:193
小學教育教學技能培訓方案 瀏覽:131
急診急救人員培訓方案 瀏覽: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