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國防教育日的資料
2001年8月31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決定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專,確定每年屬9月的第三個星期六為全民國防教育日。這是中國第一個以法律形式明確規定國防教育的主題節日。根據這一決定,2001年9月15日為第一個全民國防教育日。
2001年4月,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國防教育法,其中第十二條規定:「國家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
歷年「全民國防教育日」的宣傳主題——
第一個 2001年9月15日 「關注國防,就是關心自己的家園」
第二個 2002年9月21日 「國家安全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第三個 2003年9月20日 「國防連著你我他,安寧維系千萬家」
第四個 2004年9月18日 「勿忘國恥、強我國防」
㈡ 《國家安全法》規定國家安全宣傳教育保障的內容包括哪些
依據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按照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校園內治安管理,回負責維護學校的安全、穩定答和正常的教學、科研、學習、生活秩序,保障師生員工的生命財產及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加強與公安機關的橫向聯系,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校園內發生的刑事、治安案件,依據有關規定,協調和處理學校內部糾紛、輕微治安案件。保護案發現場,緊密聯系和協助公安機關偵破刑事和治安案件,妥善處理校內突發事件。
嚴格按學校下發的《關於來校務工人員的管理規定》和《施工單位安全責任狀》來進行對外來務工、從業人員的動態管理。辦理外來人員的臨時出入證。
㈢ 國家安全教育日
2015年7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國家安全法規定,國家加強國家安全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國家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將國家安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公務員教育培訓體系,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
確定每年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對培養和 增強全民自覺投身國家安全責任感使命 感,夯實和築牢國家安全的群眾基礎,形 成和匯聚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合力無疑具 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㈣ 415國家安全日的背景
2015年7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國家安全法》規定,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於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
中國面臨著對外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對內維護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雙重壓力,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非傳統領域安全日益凸顯,因此,制定一部綜合性、全局性、基礎性的國家安全法,是應對國家安全新形勢的需要。
(4)國家安全日宣傳資料擴展閱讀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意義:
有利於提高政府和社會公眾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意識。國家安全法以「總體國家安全觀」作為指導思想,規定了一系列不同於傳統國家安全觀的國家安全制度,將國家安全的內涵擴展到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各領域,突出強調了維護國家安全不僅僅是專門機關的任務,而是所有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的義務和職責。
通過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一系列活動,可以讓政府和社會公眾有效地了解國家安全法提出的各項要求,從而強化責任意識,提高大家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
㈤ 國家安全教育日內容是什麼
(一)遵守憲法、法律法規關於國家安全的有關規定;
(二)及時報告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線索;
(三)如實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證據;
(四)為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條件或者其他協助;
(五)向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和有關軍事機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協助;
(六)保守所知悉的國家秘密;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設立背景
國家為了加強國家安全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國家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將國家安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公務員教育培訓體系,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
國家安全工作應當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託,維護各領域國家安全,構建國家安全體系,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
㈥ 法律法規宣傳資料一,何為國家安全
這個怎麼可能幫你寫,參考下資料,自力更生吧……
保衛處舉辦國家安全情況報告會
2001年3月是《國家安全法》頒布8周年宣傳月,為了配合蕪湖市國家安全局開展好這項活動,保衛處的以多種形式加強對《國家安全法》知識的宣傳,並於3月23日邀請蕪湖市國家安全局陶副局長在綜合樓二樓會議室,進行了一次國家安全情況報告會.院國家安全領導小組成員,部分教職工、學生代表30餘人聽取了報告,報告會由保衛處副處長方華主持.院紀委書記鄭勇超在報告會結束時講了話,他強調了《國家安全法》的重要性,並要求全院師生員工深入學習《國家安全法》,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形成學法、懂法、守法的良好風氣.此次宣傳月活動得到宣傳部、工會、校報編輯部、攝影室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使宣傳月活動達到了預期效果.(保衛處)
我校開展《國家安全法》宣傳月活動
為紀念《國家安全法》頒布實施14周年,切實落實皖國指辦〔2007〕1號文件的要求,深入貫徹《國家安全法》,進一步增強我校師生員工對國家安全的意識,認真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義務,鞏固和發展人民防線建設,防範和制止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我校保衛處、宣傳部、學工部及校團委聯合舉辦了形式多樣的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頒布實施十四周年宣傳月活動.
通過宣傳教育,進一步增強了廣大師生員工的國家安全意識,這次《國家安全法》的宣傳教育活動,著重貼近我校的教學、科研、學習、生活,增強了宣傳效果,開創了良好的法制環境.許多學生表示,我校開展國家安全知識宣傳是十分必要的,這樣的宣傳活動讓我們了解到了很多與國家安全相關的法律知識,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應當發揚優良的愛國主義傳統,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和責任,不斷增強防範意識,積極支持、配合、協助專門機關共同做好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為保衛國家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㈦ 國家安全日手抄報內容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意義
國家安全法確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其中最重要的實踐意義,就是要動員政府和全社會共同參與到維護國家安全的各項工作中來。維護國家安全與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也是「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核心價值。只有人人參與,人人負責,國家安全才能真正獲得巨大的人民性基礎,也才能有堅實的制度保障。維護國家安全,是為了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維護國家安全,也需要發揮每個公民的力量,打一場「人民戰爭」。
什麼行為是危害國家安全的?
一、陰謀顛覆政府,分裂國家,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行為。
二、參加境外各種間諜組織,或者接受間諜組織或代理人的任務的行為。
三、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的行為。
四、策動、勾引、收買國家工作人員叛變或者將防地設施、武器裝備交付他國或敵方的行為。
五、進行危害國家安全的其他破壞活動的行為。
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的罪名有哪些?
1.背叛國家罪:指勾結外國或者境外機構、組織、個人,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的行為。
2.分裂國家罪:指組織、策劃、實施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或者與境外的機構、組織、個人相勾結,組織、策劃、實施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的行為。
3.煽動分裂國家罪:指煽惑、挑動群眾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的行為。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煽惑、挑動群眾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的行為。
4.武裝叛亂、暴亂罪:指組織、策劃、實施武裝叛亂、武裝暴亂或者策動、脅迫、勾引、收買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武裝部隊人員、人民警察、民兵進行武裝叛亂、武裝暴亂的行為。
5.顛覆國家政權罪:指組織、策劃、實施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行為。
6.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指以造謠、誹謗或者其他方式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行為。
7.資助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活動罪:指境內外機構、組織或個人資助實施背叛國家罪(第一百零二條)、分裂國家罪和煽動分裂國家罪(第一百零三條)、武裝叛亂、暴亂罪(第一百零四條)、顛覆國家政權罪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第一百零五條)的行為。
8.投敵叛變罪:指中國公民投奔敵方或者敵對營壘,或者在被捕、被俘或者由於其他原因被敵方控制以後投降敵人,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的行為。
9.叛逃罪: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履行公務期間,擅離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