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峽西風翔彩繪泥塑
鳳翔彩繪泥塑為陝西省鳳翔縣的一種民間美術,當地人稱「泥貨」。鳳翔縣位於關中平原西部,境內出土的春秋戰國及漢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見其泥塑工藝歷史之久。近年來鳳翔彩繪泥塑主要分布在城關鎮六營村及周邊地區,相傳明代曾在此駐扎六營軍隊,後軍士轉為地方居民,其中部分人重操入伍前的陶瓷製作手藝,利用當地粘性很強的板板土,和泥捏塑泥人,制模做偶彩繪,然後到各大廟會出售。當地老鄉購泥塑置於家中,用以祈子、護生、辟邪、鎮宅、納福。六營村的脫胎彩繪泥偶由此出名,並代代相傳,成為我國民間美術中獨具特色的精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鳳翔彩繪泥塑有三大類型,一是泥玩具,以動物造型為主,多塑十二生肖形象;二是掛片,有臉譜、虎頭、牛頭、獅子頭、麒麟送子、八仙過海等;三是立人,主要為民間傳說及歷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像。鳳翔泥塑共有170多個花色品種,其中有半人高的巨型蹲虎、虎掛臉,也有小到方寸的小兔、小獅;製作中使用黑粘土、大白粉、皮膠等,有模具定性,造型洗練、誇張,裝飾華美富繁,色彩艷麗喜慶,形態稚拙可愛,在全國眾多的民間泥塑中獨樹一幟。20世紀60年代前,六營村及周邊村有三百多戶農家生產泥塑,現在只有胡深、胡新民、胡永興、韓鎖存、杜銀等藝人利用農閑時從事泥塑創作與生產。
鳳翔泥塑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及較高的民俗文化、民間藝術和美學研究價值,深為有關專家所矚目。但在商業環境的影響下,現在的鳳翔泥塑藝人往往以銷定產,一味迎合市場需要,這使得許多傳統產品近於滅絕,也使得鳳翔泥塑技藝逐步失去原有的文化內涵,不斷發生變異
鳳翔縣城東六道營村的農民;都有製作彩繪泥塑的傳統藝術技巧,世世代代流傳已久。每當春節來臨:之際,家家產戶,男男女女都要製作一些泥塑玩具,出售給四鄉人們作為互相贈送的禮品,也是孩子們過年度節的得意的「耍貨」。 彩繪泥塑玩具,形狀有人物:如唐僧;;孫猴,豬八戒,動物有獅、虎、牛、馬、雞、狗等,植物有瓜、石榴、桃、葫蘆等。大都是空心的圃塑體。
彩繪泥塑玩具製作方法簡便,成本不高,將黏土和紙漿拌成塑泥,先制好模子,翻成胎胚,晾於後加以修飾;再上白色底粉,隨後塗彩繪制,最後上光。:
鳳翔彩繪泥塑玩具,造型概括洗煉、生動逼真、活潑可愛。作者善於抓住對象特徵,刪繁為簡,·表觀出所描繪對象本性的內在性格。如:常見的泥:老虎,概括了虎、獅、豹共有的兇猛窪格特點,大膽地進行了藝術誇張;使得泥老虎生氣勃勃;朴實可愛、。還有那大方憨厚的卧牛、機靈的孫猴子、傻乎乎的豬八戒等。不管是人物、動物,都很有神氣:令人愛不釋手。
鳳翔彩繪泥塑的色彩別具一格,它雖用色不多,卻對比強烈。在色彩的選擇上,一般以大紅、大綠和黃為主,以黑墨勾出簡練的線條,·更顯得艷麗醒目;在鳳翔和岐山一帶農家,孩子們過生日時:外婆、舅舅們把鳳翔的彩繪泥塑動物作為禮品,送給孩子們,用以取鎮惡辟邪之意。這個習慣至今還廣為流行。
鳳翔彩繪泥塑田史悠久。傳說明代朱元璋率兵駐此,士兵們大部分是江西老表;後來就留下為農。他們大都擅長陶瓷手藝,在農閑時,做些玩具作禮品,久而久之,日臻完善,從而發展成今天的彩繪泥塑。
在彩繪泥塑中也有浮雕式的掛片,如虎頭、孫猴、臉譜等。其中尤以虎頭彩塑掛片最具特色。
長期以來,這種虎頭掛片是經過民間藝人一代代的藝術加工演變而成為現在的這種玩具。兇猛的老虎臉面,在藝人簡練概括的手法處理下,塑造成一個既:威嚴,又活潑的裝飾品。從古至今在陝西關中西部地區廣為流傳。人們把它用作辟邪鎮宅的吉詳物,也有把它當作藝術品來欣賞。還成為禮品互為贈送,往往都是小孩出生過滿月,逢周歲生日,外婆舅舅總要送泥老虎頭掛片作為重禮。 ,
彩繪泥塑掛片產生在什麼年代?又是怎樣生產?追根求源,人們傳說不一,有的說早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時期,人們對龍鳳虎頭獸而的圖案就用於各種器皿、兵器、工具、祭器。如陝西岐山縣文管所聲周原所發掘的青銅虎頭盾牌,就和今天的彩塑虎頭掛片很相似。從秦漢以後歷代瓦當直到現在農村的箱櫃、門環護板,牛馬車輪具上的金屬部件,也都類似虎頭掛片的獸面形象。從這些情況說明從原始社會、奴隸社會起,人們對一些自然現象不理解,遇到生活中的災害無法戰勝,而寄託神靈、渴望幸福及美好的追求,除障避難,藉以虎威來鎮宅,嚮往神靈保佑平安。
虎頭形象飾物在寶雞地區廣大農村的廟宇,村舍、祠堂中的石刻、青銅器中有,以及家用的陶器、瓷器處處可見。當然,青銅器多是貴族奴隸主所享用。泥淘、粗瓷多為平民所用。久而久之,逐步發展成今天的虎頭彩塑掛片掛在宅中。既有借虎之陽威以鎮宅之用,也是裝飾人們生活的藝術欣賞之物。難怪虎頭彩塑掛片在各種彩繪泥塑中更為人們所歡迎。
鳳翔彩繪泥塑,始於先秦西周時期,流傳民間三千年之久,是至今我國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類手工製品。經考證專家們認為,其彩繪紋飾與西周時期的青銅器紋飾有所不同。以花鳥魚蟲、祥鳥瑞獸為主的意象造型是中國古代圖騰崇拜、生殖崇拜、神靈崇拜的遺存,反映出圖騰時代的文化特點。它以創作毛稿制模、翻胚,粘合成型,經精拋、彩繪、出線、裝色、上光等數十道工序精製而成。並以其形態逼真、粗獷誇張。簡練概括、威武可愛的造型,大紅大綠的色彩、酣暢淋漓的線條、浪漫神奇的紋飾而稱道,深受國內外人士的高度評價和喜愛,是饋贈親友的藝術珍品及陝西特色的旅遊紀念品,是鎮宅避邪、保家太平、增福送喜的吉祥物。
各種色塊和紋樣有著特定的寓意。綠色,意萬年 長壽;紅色,意四季紅火;石榴,意多福多子;艾草,意去毒辟邪;海棠, 意富貴;蝴蝶,意多福;牡丹,意吉祥高照;貫錢,意萬貫利錢。這些有 「講究」的符號,在求生、趨利和避害觀念的統攝下,串聯組合成一件完整的藝術作品。
此外,素白色的作品則主要受中國書法繪畫的影響,有大俗大雅的意味,別 具一格。
㈡ 寶雞市鳳翔縣到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哪裡效果比較好些的懸壺邱絕活是在西高新么
腰椎間盤突出不要長期彎腰,某些工作需要長期彎腰用力的,如木工刨木、農民鋤地等!
他們只看嚴重的,症狀明顯的,不然又片子他們都不給看!
㈢ 民族英雄楊鳳翔曾經追殺俄軍三十里他都有什麼事跡
提到晚清的對外戰爭,可以說是令中國人感到十分的屈辱。清政府與西方列強的戰爭,幾乎每戰必敗,最後免不了都是割地賠款,喪權辱國。但是,在這一片昏暗的歷史中,也有很多為抵禦外辱而慨然赴死的民族英雄,他們有如沉沉黑夜中的點點星光,讓我們得以看到中華民族的偉大韌勁。就是一位鮮為人知的民族英雄——楊鳳翔。
㈣ 陝西鳳翔縣長青鎮葬禮視頻
郵編查詢721499 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長青鎮 721499 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長青鎮靈化村 721499 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長青鎮長青村 721499 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長青鎮太昌村 721499 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長青鎮團庄村
㈤ 鳳翔1949講了一件什麼事告訴我們什麼
該片是一部描寫解放戰爭時期,西北地區敵後斗爭的紅色歷史革命題材電影,真實反映了我黨在敵後工作的危險和艱難,以及共產黨人的英勇和無畏,精彩再現了危機四伏中成長起來的革命友情和對於革命事業無限忠貞的熱情
㈥ 局座說:鳳翔號就非常好看。這句話出自哪一期視頻求B站鏈接。
日本航母沉沒記
㈦ 鳳翔縣民間藝術
鳳翔彩繪泥塑為陝西省鳳翔縣的一種民間美術,當地人稱「泥貨」。鳳翔縣位於關中平原西部,境內出土的春秋戰國及漢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見其泥塑工藝歷史之久。近年來鳳翔彩繪泥塑主要分布在城關鎮六營村及周邊地區,相傳明代曾在此駐扎六營軍隊,後軍士轉為地方居民,其中部分人重操入伍前的陶瓷製作手藝,利用當地粘性很強的板板土,和泥捏塑泥人,制模做偶彩繪,然後到各大廟會出售。當地老鄉購泥塑置於家中,用以祈子、護生、辟邪、鎮宅、納福。六營村的脫胎彩繪泥偶由此出名,並代代相傳,成為我國民間美術中獨具特色的精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鳳翔彩繪泥塑有三大類型,一是泥玩具,以動物造型為主,多塑十二生肖形象;二是掛片,有臉譜、虎頭、牛頭、獅子頭、麒麟送子、八仙過海等;三是立人,主要為民間傳說及歷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像。鳳翔泥塑共有170多個花色品種,其中有半人高的巨型蹲虎、虎掛臉,也有小到方寸的小兔、小獅;製作中使用黑粘土、大白粉、皮膠等,有模具定性,造型洗練、誇張,裝飾華美富繁,色彩艷麗喜慶,形態稚拙可愛,在全國眾多的民間泥塑中獨樹一幟。20世紀60年代前,六營村及周邊村有三百多戶農家生產泥塑,現在只有胡深、胡新民、胡永興、韓鎖存、杜銀等藝人利用農閑時從事泥塑創作與生產。
鳳翔泥塑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及較高的民俗文化、民間藝術和美學研究價值,深為有關專家所矚目。但在商業環境的影響下,現在的鳳翔泥塑藝人往往以銷定產,一味迎合市場需要,這使得許多傳統產品近於滅絕,也使得鳳翔泥塑技藝逐步失去原有的文化內涵,不斷發生變異
鳳翔縣城東六道營村的農民;都有製作彩繪泥塑的傳統藝術技巧,世世代代流傳已久。每當春節來臨:之際,家家產戶,男男女女都要製作一些泥塑玩具,出售給四鄉人們作為互相贈送的禮品,也是孩子們過年度節的得意的「耍貨」。 彩繪泥塑玩具,形狀有人物:如唐僧;;孫猴,豬八戒,動物有獅、虎、牛、馬、雞、狗等,植物有瓜、石榴、桃、葫蘆等。大都是空心的圃塑體。
彩繪泥塑玩具製作方法簡便,成本不高,將黏土和紙漿拌成塑泥,先制好模子,翻成胎胚,晾於後加以修飾;再上白色底粉,隨後塗彩繪制,最後上光。:
鳳翔彩繪泥塑玩具,造型概括洗煉、生動逼真、活潑可愛。作者善於抓住對象特徵,刪繁為簡,·表觀出所描繪對象本性的內在性格。如:常見的泥:老虎,概括了虎、獅、豹共有的兇猛窪格特點,大膽地進行了藝術誇張;使得泥老虎生氣勃勃;朴實可愛、。還有那大方憨厚的卧牛、機靈的孫猴子、傻乎乎的豬八戒等。不管是人物、動物,都很有神氣:令人愛不釋手。
鳳翔彩繪泥塑的色彩別具一格,它雖用色不多,卻對比強烈。在色彩的選擇上,一般以大紅、大綠和黃為主,以黑墨勾出簡練的線條,·更顯得艷麗醒目;在鳳翔和岐山一帶農家,孩子們過生日時:外婆、舅舅們把鳳翔的彩繪泥塑動物作為禮品,送給孩子們,用以取鎮惡辟邪之意。這個習慣至今還廣為流行。
鳳翔彩繪泥塑田史悠久。傳說明代朱元璋率兵駐此,士兵們大部分是江西老表;後來就留下為農。他們大都擅長陶瓷手藝,在農閑時,做些玩具作禮品,久而久之,日臻完善,從而發展成今天的彩繪泥塑。
在彩繪泥塑中也有浮雕式的掛片,如虎頭、孫猴、臉譜等。其中尤以虎頭彩塑掛片最具特色。
長期以來,這種虎頭掛片是經過民間藝人一代代的藝術加工演變而成為現在的這種玩具。兇猛的老虎臉面,在藝人簡練概括的手法處理下,塑造成一個既:威嚴,又活潑的裝飾品。從古至今在陝西關中西部地區廣為流傳。人們把它用作辟邪鎮宅的吉詳物,也有把它當作藝術品來欣賞。還成為禮品互為贈送,往往都是小孩出生過滿月,逢周歲生日,外婆舅舅總要送泥老虎頭掛片作為重禮。 ,
彩繪泥塑掛片產生在什麼年代?又是怎樣生產?追根求源,人們傳說不一,有的說早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時期,人們對龍鳳虎頭獸而的圖案就用於各種器皿、兵器、工具、祭器。如陝西岐山縣文管所聲周原所發掘的青銅虎頭盾牌,就和今天的彩塑虎頭掛片很相似。從秦漢以後歷代瓦當直到現在農村的箱櫃、門環護板,牛馬車輪具上的金屬部件,也都類似虎頭掛片的獸面形象。從這些情況說明從原始社會、奴隸社會起,人們對一些自然現象不理解,遇到生活中的災害無法戰勝,而寄託神靈、渴望幸福及美好的追求,除障避難,藉以虎威來鎮宅,嚮往神靈保佑平安。
虎頭形象飾物在寶雞地區廣大農村的廟宇,村舍、祠堂中的石刻、青銅器中有,以及家用的陶器、瓷器處處可見。當然,青銅器多是貴族奴隸主所享用。泥淘、粗瓷多為平民所用。久而久之,逐步發展成今天的虎頭彩塑掛片掛在宅中。既有借虎之陽威以鎮宅之用,也是裝飾人們生活的藝術欣賞之物。難怪虎頭彩塑掛片在各種彩繪泥塑中更為人們所歡迎。
鳳翔彩繪泥塑,始於先秦西周時期,流傳民間三千年之久,是至今我國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類手工製品。經考證專家們認為,其彩繪紋飾與西周時期的青銅器紋飾有所不同。以花鳥魚蟲、祥鳥瑞獸為主的意象造型是中國古代圖騰崇拜、生殖崇拜、神靈崇拜的遺存,反映出圖騰時代的文化特點。它以創作毛稿制模、翻胚,粘合成型,經精拋、彩繪、出線、裝色、上光等數十道工序精製而成。並以其形態逼真、粗獷誇張。簡練概括、威武可愛的造型,大紅大綠的色彩、酣暢淋漓的線條、浪漫神奇的紋飾而稱道,深受國內外人士的高度評價和喜愛,是饋贈親友的藝術珍品及陝西特色的旅遊紀念品,是鎮宅避邪、保家太平、增福送喜的吉祥物。
各種色塊和紋樣有著特定的寓意。綠色,意萬年 長壽;紅色,意四季紅火;石榴,意多福多子;艾草,意去毒辟邪;海棠, 意富貴;蝴蝶,意多福;牡丹,意吉祥高照;貫錢,意萬貫利錢。這些有 「講究」的符號,在求生、趨利和避害觀念的統攝下,串聯組合成一件完整的藝術作品。
此外,素白色的作品則主要受中國書法繪畫的影響,有大俗大雅的意味,別 具一格。
㈧ 鳳翔縣的來歷
鳳翔縣古稱雍,是周秦發祥之地、嬴秦創霸之區、華夏九州之一。地處關中平原,寶雞市東北,縣城距寶雞市區44公里。鳳翔縣東西分別鄰岐山縣和千陽縣,南北分別為陳倉區和麟游縣,是陝西省首批公布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鳳翔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半濕潤半乾旱。年平均氣溫11.4度,降水量625毫米,無霜期209天。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善於吹笛,引來善於吹簘的華山隱士簘史,知音相遇,終成眷屬,後乘鳳凰飛翔而去,唐時取此意更名鳳翔。
鳳翔歷史悠久,先秦19位王公在此建都294年,是始皇加冕、蘇軾初仕之地。千年園林東湖譽滿神州,西府「三絕」馳名中外,是中國著名的民間工藝美術之鄉,享有「青銅器之鄉」和「西鳳酒鄉」的美譽。鳳翔縣古稱雍,是周秦發祥之地、嬴秦創霸之區、華夏九州之一。地處關中平原,寶雞市東北,縣城距寶雞市區44公里。鳳翔縣東西分別鄰岐山縣和千陽縣,南北分別為陳倉區和麟游縣,是陝西省首批公布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善於吹笛,引來善於吹簘的華山隱士簘史,知音相遇,終成眷屬,後乘鳳凰飛翔而去,唐時取此意更名鳳翔。
圖片
鳳翔歷史悠久,先秦19位王公在此建都294年,是始皇加冕、蘇軾初仕之地。千年園林東湖,西府"三絕"(東湖柳、姑娘手、西鳳酒),是中國著名的民間工藝美術之鄉,享有"青銅器之鄉"和"西鳳酒鄉"的美譽。秦文化、鳳文化、民間文化、蘇軾文化、鳳酒文化、佛教文化、西府飲食文化和讀耕文化等八大文化為鳳翔歷史文化的精粹所在。
圖片
鳳翔縣商代為岐周地,西周稱雍城,東周時為秦國都。秦置雍縣。唐更名鳳翔縣。據《雍勝略》雲:「(唐)至德初置鳳翔府,取鳳鳴岐山之義」。
從古代到1941年,鳳翔是全國頗負盛名的地方。唐初置岐州,改為扶風郡。至德二年(757),肅宗幸臨扶風郡,同年收復長安、洛陽,十二月設置風翔府,號西京,與成都、京兆、河南、太原合稱「五京」。府治所在今陝西鳳翔縣。轄地相當今陝西寶雞、岐山、麟游、扶鳳、郿縣、周至等市縣。唐屬關內道。五代屬關西道。宋屬秦鳳路,元初立鳳翔總管府,後更為散府,先後屬陝西等處行中書省、陝西漢中道肅政廉訪司。明仍為鳳翔府,隸陝西布政使司,分屬關西道。清初,仍沿舊制為鳳翔府;康熙九年(1670),裁關西道,分隸西安糧鹽道;乾隆九年(1744),改隸驛鹽道為分巡鳳鄰道。
圖片
清代鳳翔府治鳳翔(今鳳翔縣)。轄區東界乾州直隸州及西安府,西及北連甘肅省平涼府及秦、涇2直隸州,南鄰漢中府,東北與邠州直隸州接壤。下轄:鳳翔、岐山、扶風、郿縣、麟游、汧陽(今千陽縣)、寶雞(今寶雞市)共7縣;隴州(今隴縣)、1散州。
圖片
關於鳳翔名稱由來的傳說有二:
其一: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善於吹笛,引來善於吹簘的華山隱士簘史,知音相遇,終成眷屬,後乘鳳凰飛翔而去。唐時取此意更名鳳翔。
另一傳說,唐安史之亂時,唐明皇李隆基被迫逃至雍城(今鳳翔),但雍城因年久失修,城牆坍塌,守城太守動員全城百姓築以新城進行防禦,無奈新城築起就塌無法築成。這一夜,天降瑞雪,皚皚一片。一隻鳳凰駕著祥雲悄然落在雍城,在城西北角的三眼清泉邊,引頸品飲清冽甘爽的清泉水,之後踏雪繞城行走數里,一聲長鳴,振翅而去。有人將此事稟報太守,太守忙率人前往察看,果然有鳳足印跡繞城一周。太守大喜,認為這才是新城理想的選址,忙組織人力築之。新築之城果然一牢永固,不再倒塌。安史之亂平定之後,唐肅宗繼位,公元677年,為紀念鳳凰棲落之地,遂將雍城改名鳳翔。
——2018年5月3日整理於書香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