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黔桂宣傳

黔桂宣傳

發布時間:2021-09-09 17:50:48

1. 南寧的地理位置

南寧位於廣西中南部,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首府,大致位於東經108度,北緯22度。是廣西高速公路網的樞紐,過境主要有高速桂海高速(桂林—柳州—南寧—北海—往廣東)、南梧高速(南寧—梧州,往廣東)、南百高速(南寧—百色)、都南高速(南寧—都安—往貴州)、南友高速(南寧—友誼關,出境越南),其中桂海高速南段(南北高速)可接欽防高速(欽州—防城港),欽州、防城港、北海為廣西三大出海口,大西南的出海物資由此三地出海。經過南寧的主要鐵路線為南昆線、湘桂線,其中南昆線是連接廣西與大西南的重要紐帶,湘桂線是連接廣西與華中、華北的重要通道。水運相對較弱,南寧被邕江從中間穿過,但邕江的航運並不十分發達,故水運對南寧的影響力小。南寧作為中國東盟的開會地,近些年得到了十足的發展,已經逐漸擺脫了以往的落後局面,同時能夠繼續保持其綠化(南寧稱為「綠城」),是十分適宜人們居住的城市。 不好意思,說多了一些,主要因為我是南寧人,想為家鄉做點宣傳。以上全手打,均為我多年居住南寧所了解到的情況,很真實,希望你能喜歡。

2. 美國羅利市四季氣候分別怎樣

從維基網路裡面截取出來的,僅供參考,網址如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D%97%E5%88%A9_(%E5%8C%97%E5%8D%A1%E7%BD%97%E6%9D%A5%E7%BA%B3%E5%B7%9E)#.E5.9C.B0.E7.90.86.E4.B8.8E.E6.B0.94.E5.80.99

羅利屬典型的副熱帶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氣溫變化相對和緩,全年降水分配均勻。冬季溫和,微潮,時而偏向溫暖,日最高氣溫低於0 °C(32 °F)的平均日數為2.7天,日最低氣溫低於0 °C(32 °F)的平均日數為69天,低於−5 °C(23 °F)的平均日數為16天;夏季相對炎熱潮濕,日最高氣溫超過30 °C(86 °F)的日數年均有86天,超過35 °C(95 °F)的有14天。最冷月(1月)均溫5.0 °C(41.0 °F),極端最低氣溫−23 °C(−9 °F)(1985年1月21日)。最熱月(7月)均溫26.7 °C(80.0 °F),極端最高氣溫41 °C(105 °F)(上次出現於2012年7月8日)。無霜期平均為207天(4月7日至10月30日)。年均降水量約1,100毫米(43.3英寸),年極端最少降水量為760毫米(29.93英寸)(1933年),最多為1,631毫米(64.22英寸)(1936年)。年均降雪量為15厘米(6.1英寸),但許多冬季的積累降雪量微少以致難以測量,1892–93年的降雪量最多,積累降雪量為80厘米(31.6英寸)。

3. 我是江蘇宿遷人,想求一份關於宿遷民俗與旅遊的論文。誰能給我提供一份的

民俗旅遊資源是指客觀地存在於一定地域空間並因其所具有的旅遊功能和旅遊價值而使旅遊者為之嚮往的民族民間物質的、社會的、精神的習俗。它是一個民族在特定的地理區域中歷經多年的發展和變化所形成的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環境等方面的多重復合體,通常將其歸入人文旅遊資源的范疇。其內容主要包括風俗習慣、居住建築、神話傳說、音樂舞蹈、戲曲文藝、繪畫雕刻、民族工藝、婚喪嫁娶、傳統節慶、文娛體育、宗教儀式、服飾飲食、待客禮儀、集市貿易、耕作技術等。民俗旅遊資源的開發,就是把散落在民間或各地的民俗旅遊資源變成吸引遊客的資源…
民俗旅遊是喀什地區大旅遊業中最活躍、最具發展潛力和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內容,對其進行合理的開發與保護不僅可以帶動當地農牧民盡快脫貧致富,而且也能夠盡快解決喀什地區的「三農」問題,推動喀什地區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

絲綢之路的開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喀什是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對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發揮了重大的作用。絲綢之路昔日的繁榮已經載入史冊,喀什在古代中西交往中的巨大作用和保存的大量文物古跡,仍然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中外遊人。因此,構建喀什地區特色鮮明又易傳播的絲路旅遊形象是激發潛在遊客來此旅遊和復興絲綢之路的重要環節。
二、喀什絲綢之路旅遊形象定位與塑造的資源條件
(一)喀什在「絲綢之路」上的地位分析
喀什是古絲綢之路南北兩道的交匯點,它北倚天山,西枕帕米爾高原,南抵喀喇昆侖山脈,東臨塔克拉瑪干沙漠,是絲綢之路從中亞、南亞進入中國的第一大城市,也是通往西亞和歐洲的陸路通道。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民的友好使者張騫正式開辟了絲綢之路,使它成為貫通歐亞大陸的東西方交通要道。絲綢之路東起長安(今西安),經陝西、甘肅河西走廊、新疆塔里木盆地,跨越蔥嶺(今帕米爾高原),經中亞、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而達地中海東岸,全長7000多公里,中國境內的絲綢之路全長4000多公里,約為全程的1/2。[4]新疆是絲綢之路中段,喀什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中外商人雲集的國際商埠,也是西域三十六國中的重要國度之一。喀什漢朝時稱疏勒,張騫出使西域曾到此,東漢班超經營西域,這里是大本營。喀什是唐朝安西四鎮之一。清初是清政府「總理南八城事宜」的喀什噶爾參贊大臣的駐地。100多年前,正是由於喀什得天獨厚的戰略位置,使它成為了英、俄兩個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的爭奪之地。喀什的歷史就是世界文化活力的晴雨表:亞歷山大大帝時期,這里文化的主流是希臘式的,印度崛起的時代,則是印度式的,中國的漢唐時期則是中原式的,而大探險家斯文.赫定看到的則是伊斯蘭式的。[5]千百年來,喀什一直是天山以南著名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從現代人的角度看,喀什——這個從歷史中走來的十字路口,今天依然發揮著它的作用。每天,來自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哈薩克、烏孜別克斯坦、阿富汗、印度、俄羅斯以及伊朗等國的商人,商號隨處可見,他們交易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今天的喀什作為地處新絲綢之路的十字路口,它的變化標志著這條商路的再度復興,也意味著絲綢之路的重新崛起。早在1953年,政府就在喀什地區設立了圖爾尕特海關,只不過直到改革開放以後,這里才開始同中亞、南亞的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具有廣泛的實質性的貿易。如今,這里貨物來往暢通,人員交流順暢。每年,喀什的圖爾尕特海關的貨物吞吐量雖不算很大,但增長的速度卻相當驚人。它雖然是中國國際貿易的滄海一粟,但是透過它,我們可以看到整個喀什所承載的絲綢之路復興的希望。
(二)喀什絲路旅遊資源特色分析
喀什地區旅遊資源特色鮮明、品位高、吸引力強,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高山冰雪與大漠綠洲所形成強烈對比的觀光、科考和探險旅遊資源。喀什地區高山、極高山區的山峰、冰川、冰湖知名度極高,享譽中外。喀什有世界第二高峰喬格里峰和號稱「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還有具有「萬山之祖」、「萬水之源」的雄稱的帕米爾高原,以及被稱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所以這里是極具特色的探險勝地。
第二,璀璨的絲路文物古跡與燦爛的民族文化交相輝映的人文旅遊資源。喀什是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明珠,遺留有許多人類文化遺址、古道、古城、佛寺、石窟、墓葬、岩畫等,保存著豐富的歷史遺存,記述著歷史的演繹和文化脈胳。喀什地區是維吾爾族集中聚居的地區,最能體現維吾爾民俗風情和伊斯蘭宗教文化。維吾爾族的古典音樂「十二木卡姆」集維吾爾音樂之大成,是舞樂藝術之瑰寶,而喀什木卡姆藝術最具有代表性,所以喀什素有「木卡姆之鄉」的美譽。此外,喀什還有一些獨具特色的旅遊,如塔什庫爾干縣的「塔吉克風情游」、英吉沙「土陶之鄉」特色旅遊、麥蓋提的「刀郎舞之鄉」旅遊、疏附縣的「中國新疆民族樂器村」旅遊等。
(三)喀什絲路旅遊形象的受眾基礎分析
從旅遊形象的策劃和傳播來說,旅遊形象傳播的對象即受眾。喀什地區旅遊業面對的客源市場以國際旅遊者為中心,以國內旅遊者為基礎,還包括喀什地區休閑度假的遊憩者,他們構成喀什地區旅遊形象傳播的對象[6]。這些來自不同地理空間的旅遊者,由於各自擁有的信息和傳媒使用的差異,形成對喀什絲綢之路旅遊形象的認知差異。
1.對於國際旅遊者,主要客源市場在亞洲、歐洲和北美洲,而購物旅遊主要客源市場是巴基斯坦和獨聯體國家。對於歐美和日本的遊客,他們對絲綢之路以及喀什的認知形象受探險家斯文.赫定、大谷光瑞、馬可.波羅,考古學家斯坦因等人的宣傳,在這些外國人心中,絲綢之路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地方。對於距離中國比較近的亞洲國家,他們本身對喀什地區的民俗風情有一定的形象認知,只是因為這里的民俗文化與他們的國家存在很大的差異。因而,面對國際旅遊者,喀什段絲綢之路旅遊形象的塑造與傳播,關鍵是要樹立一個在整條絲綢之路上區別於其它區間段的、鮮明的、獨具特色的、有競爭力的絲路旅遊形象。
2.對於來自新疆之外的國內旅遊者,他們對新疆的了解相對較多,喀什地區在他們心中的認知形象代表著新疆的形象。這些遊客通過電視、報刊、書籍和宣傳材料了解到喀什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十字路口」、「璀璨明珠」。而且,在這里有聞名世界的香妃墓、中國最大的清真寺——艾提尕爾清真寺,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十二木卡姆」。所以,對他們的宣傳要突出絲路古道上文物古跡的璀璨奪目、濃郁古樸的民族風情。
3.對於疆內的客源市場,除烏魯木齊為首位市場外,主要客源分別來自於喀什地區、阿克蘇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這些遊客主要是居民周末和節假日的遊憩、觀光、度假者。由於這些地區都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留下了大量的歷史遺跡,頗受考古學家、探險家的偏愛,所以更應突出絲綢之路喀什段的差異性,進行互補分工的形象設計。
三、喀什絲綢之路旅遊形象的定位
(一)突出喀什絲路十字路口地位
絲綢之路南道與北道交匯於喀什,並從這里繼續向西延伸,翻越險峻的帕米爾高原,進入克什米爾地區,再從克什米爾向西踏上通往西亞和歐洲之路,向南則進入印度次大陸,喀什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因此,為了使旅遊者和潛在的旅遊者能更好地感知喀什絲綢之路旅遊,在給喀什絲路旅遊形象定位時,首先要突出喀什是絲綢之路上的「十字路口」。根據上述喀什獨特的地位分析,可作如下定位:
1.國際交通樞紐。喀什地區擁有眾多的國家一級陸路和航空開放口岸,是中國向西開放的門戶和進入中亞、南亞、西亞乃至歐洲的國際大通道。目前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中國的和平崛起,以及中國與中亞合作的新時代的到來,國際組織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城市全方位合作的條件已經成熟,為絲綢之路旅遊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因此,喀什地區要抓住這樣的機遇,給喀什絲路旅遊作「國際交通樞紐」的形象定位,加大發展出入境旅遊,響應我國「十一五規劃」旅遊發展方針:大力發展入境旅遊,規范發展出境旅遊,全面提升國內旅遊。
2.多元文化交匯處。一部民族史同時也是世界史。一個民族在其發展歷程中,必然與其它民族日益交流,逐步走向廣闊的世界。這一點在絲綢之路沿途各種歷史遺存中表現得最為突出。正如我國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所說的,在全人類歷史上,影響深遠、持續時間很久的大的文化體系只有幾個,這就是:中國文化體系、印度文化體系、閃族伊斯蘭文化體系、希臘羅馬西歐文化體系,而這四大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這就是中國的新疆地區。[7]其所以能夠在這里匯流,則需歸功於貫穿全區的絲綢之路。有學者將絲綢之路稱之為人類文明的「運河」、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文化運河」等,那麼喀什就應該是這條「運河」的分流處。今天,喀什正完成著從一個單一民族佔主體的城市向多民族移民城市轉變。喀什正在走向一個歷史的新的十字路口。因此,作這樣的形象定位可以讓世界各地了解到,喀什正以海納百川的姿態兼容並蓄著一切,把來自歐亞大陸的各種元素融合成了自己的方式,並且讓全世界都知道並接受這種多元的喀什式。
(二)針對獨特的旅遊資源作形象定位
喀什地區旅遊資源類型豐富。這里有絲路古跡、歷史遺存、民俗文化、雪山冰峰、大漠風光等旅遊資源。根據上述喀什絲路旅遊資源的特色分析,可以為不同類型的旅遊資源作不同的形象定位。
1.歷史悠久的絲路古跡。對於塔什庫爾干石頭城、喀什絲路博物館、唐王城、莎車歷史文化景區、罕偌依古城、公主堡、莫爾佛塔等絲綢之路上的文物古跡、歷史遺存,它們仍記錄著中華民族在喀什地區的艱辛開拓,與外民族的艱難融合,見證著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和價值追求。這些正是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感興趣之處,因此,針對這些旅遊資源,可以作這樣的形象定位:璀璨奪目的絲路古跡,考古學家的天然工作室。
2.雄偉壯麗的高山、大漠。喀什地區覆蓋兩個有名峰區:喬戈里峰區,這里有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以及另一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和20餘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慕士塔格峰區,這里有享譽世界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以及多座7000米和6000米以上的山峰。[8]這里冰川眾多,分布廣泛,種類齊全。同時,高峰林立,湖泊棋布,冰緣現象典型,高原風光絢麗。被稱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就位於喀什邊緣,曾經也吸引了諸如斯文.赫定、大谷光瑞、斯坦因等眾多探險家、考古學家來此挖掘財富。對於這類旅遊資源我們可以給喀什絲路旅遊作這樣的形象定位:絲綢之路上的喀什,探險者的勝地。
3.燦爛的民俗文化。喀什地區少數民族眾多,主要有維吾爾族、塔吉克族、烏孜別克族、柯爾克孜族、回族、哈薩克族、塔塔爾族、俄羅斯族等少數民族。這里的絕大多數民族群眾信仰伊斯蘭教,這里是維吾爾族最集中的地方。所以這里最能體現維吾爾民俗風情和伊斯蘭宗教文化,最具有代表性。針對喀什地區的民族特色,可以對廣闊的國際、國內旅遊者作這樣的形象定位:絲綢之路上最具維吾爾風情的旅遊名城。
四、喀什絲綢之路旅遊形象的塑造
根據形象策劃(CIS系統即Corporate Identification System)的基本原理,從理念識別、視覺識別和行為識別設計入手,推出喀什絲路旅遊形象宣傳促銷主題,以此加大喀什旅遊的整體形象宣傳和市場開拓力度。
(一)喀什絲路旅遊理念的確定
理念識別系統是指一個旅遊目的地獨特的文化個性、精神內涵、發展目標、口號、價值觀、倫理道德水平等,是旅遊目的地形象設計的靈魂和核心。[9]一個旅遊目的地形象理念一旦被接受,既能對內部公眾產生巨大的凝聚力,又能對外部公眾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從而聚集區內外的各種力量,實現旅遊地的持續發展。
喀什絲路旅遊的理念識別形象可以確定為:絲綢之路上的明珠,十字路口上的喀什。作這樣的理念確定,既突出喀什在絲綢之路上「東聯西出」的區位優勢,又可以滲透出絲綢之路的文化內涵。在此基礎上設計一套主題促銷口號,以完善和強化旅遊形象。旅遊地形象宣傳口號對旅遊地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以雲南省為例,中央電視台播出的「彩雲之南,大有可觀」的宣傳口號傳遍中國,使雲南省的旅遊業躍居國內前列。其他如香港的「動感之都」、「購物天堂」等對當地的旅遊業帶來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那麼,喀什絲路旅遊形象的宣傳口號可以確定為「絲綢之路上的十字路口」。
(二)喀什絲路旅遊行為識別形象
對以服務為主體的旅遊業來說,更多地靠人——員工及當地居民的行為來傳遞旅遊業的形象。同樣,根據旅遊地的人——人感知形象系統,旅遊地居民及旅遊從業人員的行為形象因能被遊客直接接觸和產生情感反映而能深化遊客原有的視覺感知印象。[10]因此,當地居民和從業人員提供良好的服務對於樹立良好的旅遊感知形象是十分重要的。
喀什地區民族眾多,不僅要體現民俗風情多姿多彩,還要突出喀什給遊客帶來的文明、周到的服務,這種服務是自然的、友好的、具有特點的。所以要不斷提高整體服務水平,提高居民素質及其對旅遊熱情友好的態度,讓居民從外表到性格行為特徵都構成一種形象——居民形象。另一方面,喀什要加強對現有的旅遊從業員工的培訓,用與眾不同的服務塑造獨特的絲路旅遊形象。比如喀什的旅遊企業可以運用它特殊的國際交通優勢,為來往於絲綢之路上的國際旅遊者提供便利的服務,讓遊客體會到喀什確實是絲綢之路上的十字路口。因此,喀什絲路旅遊行為識別形象可以概括為:誠信待人,文明服務,高效管理。
(三)喀什絲路旅遊視覺形象設計
視覺是顏色、造型給人形成的印象,它包括景點名稱、象徵圖案、標准色、標准字體、吉祥物、形象代表、戶外廣告、紀念品、旅遊區內小型交通工具和相關旅遊企業形象以及當地居民服務人員的服飾、飾品和標徽等留給遊客的總印象,是總體旅遊形象的外顯標志和內在形象的體現。[11]
1.旅遊標徽。喀什絲路旅遊標徽的設計一定要突出喀什這個「十字路口」的戰略位置。喀什絲路旅遊標徽的設計可以作如下考慮:標徽以藍色為底色,由於艾提尕爾清真寺是喀什城的標志,所以標徽中間的圖案為艾提尕爾清真寺,中間書寫「十字路口上的喀什」,清真寺的周圍是四個方向的路線,代表十字路口的四個方向,這四個方向需要根據喀什地區的交通路線來設計。
2.旅遊地標准字體。文字是旅遊地視覺識別系統中最常用的符號之一,它的統一性能傳達一種獨特的旅遊形象。由於喀什地區多民族的特性,所以對外宣傳喀什絲路旅遊形象的標准字最好以名人書寫的維語與漢語並列的形式,廣泛地出現在書籍、出版物、電視節目、紀念品等各種載體上,帶給人們強烈的形象力。
3.旅遊紀念品。維吾爾族的民族工藝品歷史久遠,品種繁多,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傳統的地毯、花帽、艾德萊絲綢、手工小刀、土陶等色澤艷麗,美觀實用;熱瓦甫、都塔爾、彈布爾、達卜等結構精巧,風韻獨具。此外,還有駝毛且克曼布、喬魯克靴以及麥蓋提農民畫既具實用性又具觀賞性。這些都是反映喀什歷史和現實的點睛之筆,凝練而深刻的反映喀什絲路文化的豐富內涵。此外,還可以根據喀什地區的自然景觀、民族特色設計旅遊紀念圖片、紀念章等。

只有扎扎實實地做好基礎工作,才能設計出符合喀什特色的絲綢之路旅遊形象,並通過切實可行的宣傳手段使喀什絲路旅遊形象深入人心,以提高喀什在整條絲綢之路上的知名度,從而使喀什再度成為新絲綢之路上的十字路口。

4. 麻江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啊

中國鋅硒多元素優質米之鄉---麻江縣 麻江縣位於貫州省東南部,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地處貴陽市、凱里市、都勻市、瓮福磷礦即「三市一礦」四大市場之間。縣境內有湘黔、黔桂鐵路以及麻凱高速公路、320國道橫穿全境,縣城西距省會貴陽市118公里,東距黔東南首府凱里市49公里,南距黔南州府都勻37公里,北距瓮福礦基地26公里。縣境地勢西高東低,處於雲貴高原向湘桂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海拔576~1862米,縣城海拔930米,無霜期長達270~301天,年平均氣溫13.9℃~16.6℃,屬亞熱帶季風濕潤帶,氣候溫和,土壤肥沃,適宜優質米生產。經貴州省地質科研所在縣境內抽取岩、土、大米樣92件測試分析,在樣品中富含對人體有增強免疫能力、抗衰老、防癌等作用的Ca、Mg、P、K、Si、Zn、MO、Se十個礦物元素,適量的礦物元素對人體十分有益。Zn促進人體生長、增加食慾、抗衰老、保護視力;Se可抗癌、防輻射、增加免疫能力;Mn可促進人體生長、血液形成、促進心肌代謝;Ca可預防骨質疏鬆、高血壓;Mg可預防心血管疾病;P可促進骨格形成、生長;K可預防心力衰退。同時富含賴氨酸、谷氨酸等15種人體所需氨基酸。
縣委、縣人民政府為充分利用該縣的資源優勢,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於 1999年引種試驗、示範和推廣主要推廣品種有滇屯502、紅優一號、超泰香等十餘個品種。2003年全縣推廣種植面積1.08萬畝,產量達4500噸以上,由於該縣土壤富含鋅硒等多種營養元素,同時採用施硅健身栽培和平衡配方栽培技術,該縣生產的優質米營養豐富,色、香、味、形均為上乘,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2003年上半年該縣被農業部中國特產之鄉推薦暨宣傳活動組織委員會評為「中國鋅硒米之鄉」。「杏江牌」香米榮獲首屆貴州省名特農產品展銷會「名牌農產品」稱號。

5. 遵義有什麼山

LZ問得有點迷糊。若是外地人問,那就給你推薦遵義市區附近的山,以供旅遊時參考。
鳳凰山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坐落在遵義市城區,整個城區環抱著鳳凰山,山腳下流淌著清澈的湘江河水,山上常年終日人流不斷,是市民晨練、休閑的好去處。另外位於鳳凰山上的紅軍烈士陵園,也是來遵義旅遊時除遵義會址以外的另一處必去之地,紅軍長征途中犧牲的最高級別指揮官鄧萍就安息在這里。
金鼎山是一座佛教名山。每年農歷六月十九日的「金鼎廟會」,是金鼎山石佛洞最熱鬧的日子。金鼎山日出雄偉壯觀,是一道值得為之早起的好風景。 金鼎山,清代稱九龍山,位於遵義市城區西郊金鼎山鎮牛蹄場,錐形山峰挺立於層巒之上,海拔1608米。金鼎山雄鎮大婁山諸峰,偉岸不群,兀立摩天,雲凝霄漢,氣象萬千。周圍山嶺環湊,如海如潮;溪河四布,綠水匯流。金鼎山勝跡的歷史,可追溯到1000年以上。
婁山關,又名婁關、太平關,是大婁山脈的主峰,海拔1576米,位於遵義市匯川區板橋鎮,南距遵義市50公里,在遵義、桐梓兩縣的交界處。北距巴蜀,南扼黔桂,為黔北咽喉,是兵家必爭之地。婁山關關上千峰萬仞,重崖疊峰,峭壁絕立,若斧似戟,直刺蒼穹,川黔公路盤旋而過。人稱黔北第一險要,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
海龍囤,是當今中國乃至亞洲保存完好的中世紀軍事城堡遺址。位於遵義市匯川區高坪鎮太平鄉龍岩山東,又名龍岩囤。該囤居群山之巔,四面陵絕,左右環溪,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僅山後仄徑一線可以攀登,播州土司楊應龍的祖先利用地形,在寬約5公里的冊頂上圍築土城,月城三重;建樓房、倉庫、水牢於其間;囤前設銅柱、鐵柱、飛龍、飛鳳、朝天、萬安等九關,各關之間有護牆相連,隨山勢綿延十餘里,別有一番氣象。
若是本地人,就不知道你問遵義有什麼山什麼用意了。遵義是地地道道的山區,到處都是山,大大小小有名無名,數不過來的。若是本土人想問遵義轄區各縣各地有什麼好玩的出名的山,告訴你吧,每個縣的轄區內都有好多好多美麗的山,抑或奇石猙獰突兀,抑或山與水的融合美麗疊加,更多的是因為交通及其它條件限制沒得到開發與宣傳,一直將大自然的美麗埋沒於人們的視線之外罷了。

6. 中共卡法支部在黔西南堅持斗爭達多少年

7年

7. 壯志未酬的抗日英雄曾濟光

距望謨縣城33公里的打易鎮河頭上村,有位已故多年的傳奇人物名叫曾濟光,他因在抗日戰爭中組織西南抗日聯軍第一旅,准備上前線抗日救國, 卻被國民黨以「通共」罪名殺害。壯志未酬身先死,曾濟光帶著深深的遺憾走了,但他一生愛民愛國的故事,卻被後人傳頌著。

曾濟光的別名叫曾雲清, 他於1893年在望謨縣打易鎮河頭上村出生,8歲上學, 曾濟光自幼聰明, 念書時嚴守校規, 勤奮學習, 同學和老師對他十分喜愛。

兩年後,曾濟光的父親病逝, 母親好不容易送他念完小學,再也沒有能力負擔他升學的費用,無奈之下,14歲的曾濟光跟著馱鹽的馬幫, 上廣東,下百色,做起了經商的生意。一次,曾濟光到一家大戶收取賒出去的鹽款(過去是先賒物後收款的方式),對方不但不給, 還仗著人多勢眾,把他打個半死,抬出去丟到一個山洞裡, 幸虧被好心人發現相救,才撿回一條性命。

傷好以後,曾濟光發誓要學會護身的本領,不再受人欺負,他告別經商的同伴,到打易的「剪刀山」上拜當時很有實力的劉萬和老人為師練功習武,10多年過去,曾濟光憑著極高的悟性, 很快精通了武功和槍法,成為劉萬和的得意門生,劉萬和去逝前,叮囑曾濟光接管他的屬下,曾濟光由此成為紫雲南部(當時紫雲縣和望謨縣是一個縣) 一個有地方勢力的人物。

望謨縣的歷史資料對這個時期是這樣記載的:由於地方軍閥混戰,當年的望謨地區特別是沿江一帶豪強並起,戰亂頻繁,賦稅繁重,民怨沸騰,社會動盪。被稱為「四大天王」的曾濟光擁兵稱雄於紫(雲)南望(謨)北部。

對曾濟光頗有些研究的望謨縣三中教師曾振斌,向我們說起曾濟光時激動不已:「與安順地區紫雲縣相聯的望謨處於貴州省的南部邊沿, 是布依、苗等10多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這里的民眾飽受國民黨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加之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到這里經商的生意人時常遭受搶劫, 因此,外地人不願來望謨經商做生意, 致使當地的土特產賣不出去, 外面的貨物運不進來,使落後的望謨尤如雪上加霜。」

曾振斌說:「在地方上有人有槍的曾濟光,決心改變這個被動的局面,他組織成立保護商人的農民武裝, 從紫雲的猴場至望謨紅水河一帶, 在全長100多公里的山間小道設立多個保商點, 沿途武裝護送商人通過和經商。同時, 曾濟光還捕捉土匪盜賊,誰家牲畜被盜,他好言安慰,用自己的錢先付給失主,抓住盜賊後第一次讓其賠款並給予嚴厲警告,第二次再犯者就要其性命。這個嚴厲的措施令作惡者聞風喪膽,商人和群眾拍手稱快。」

曾振斌接著說:後來,方圓百里民間發生的糾紛和被盜被搶的事,人們都願意來找曾濟光幫助解決, 社會治安明顯好轉。新屯村一個地痞到岩腳寨綁架村民黃恩高和他的兩個兒子,限3天內交1000塊大洋,否則要其性命。黃恩高的親戚到河頭上向曾濟光求救,曾一出面調理,這個地痞就趕緊把黃恩高三父子放了。

對此,中國共產黨望謨縣歷史資料中有這樣一段精彩的文字:「二十世紀的二三十年代, 軍閥統治貴州,國民黨當局對人民進行殘酷剝削和壓迫,苛捐雜稅多如牛毛,加之望謨道路崎嶇,交通閉塞,文化落後,匪患猖獗,搶劫時常發生,人民生活貧困交加,作為地方實力派的曾濟光,挺身而出,成立保商隊,自任隊長,從紫雲至打易到王母一帶,設立保商點,收費保商,捕捉匪盜,逐漸使地方安寧,成為有號召力的農民自然領袖。」 我們不難看出, 曾濟光劫富濟貧、保衛家鄉的行為, 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擁戴。

那時,軍閥之間爾詐我虞, 流血爭奪地盤的事時常發生。1928年的夏天,李曉炎接到蔣介石的密令,率25軍到貴州與軍閥周西成開戰,被周西成部下打傷, 李撤退途經紫雲時, 曾濟光出於善心將其接到河頭上, 用祖傳秘方治好李的槍傷。李曉炎臨走時贈送步槍20支, 子彈數百發給曾濟光, 表示感謝。

1年後,李曉炎與雲南軍閥龍雲合作聯手,擊潰周西成的部隊,周西成負傷落水身亡。李曉炎因剿匪有功被蔣介石委以主持貴州政務的權力,李曉炎為感激曾濟光的治傷不死之恩,叫曾濟光帶隊進入省城,安排其擔任某師三團團長的職務, 並發給軍旗1面, 望遠鏡1個和若干槍支彈葯。

李曉炎執掌政僅18天,就被生性多疑的蔣介石支持的另一軍閥毛光翔趕下了台,李曉炎無奈地逃往香港, 蔣介石隨後任命毛光翔為貴州省主席兼25軍軍長。

軍閥混戰的年代和復雜多變的局勢,使曾濟光逐漸認清了國民黨及其軍閥的反動與腐敗,在省城呆了幾個月的曾濟光, 不願受國民黨的過多控制,逐採取接受改編不接受調遣的方式,帶隊返回望謨。

曾濟光管理部隊有自己的辦法,他在河頭上常駐一個加強排, 生活來源靠保商費和土豪劣紳的供給,其餘的營連則分駐在各村各寨, 既保護寨民的安全,又種糧養殖,不增加農民負擔, 一有戰事,曾濟光很快能把部隊集中起來統一調度。

1931年,當地遭受嚴重的自然災害,人民生活更加困難,國民黨時任紫雲縣縣長楊干夫, 卻置人民的疾苦不顧, 大肆搜刮民財, 同情和關心群眾疾苦的曾濟光看不下去了,他率領1000多人,在城內貧苦群眾的配合下,內外夾擊把縣城給奪了下來。緊接著,曾濟光把地主惡霸的糧食、鹽巴分給窮苦百姓,把沒收的金銀財寶分給貧苦群眾, 這事引起了國民黨貴州當局的極度不滿和不安, 把曾濟光視為心腹大患,但一時又沒有什麼辦法處理。

打易鎮毛坪村高寨組現年79歲的老人曾振谷告訴我們:曾濟光因家庭貧困而輟學,他後來成了割據一方的諸侯時,對辦學一事十分熱心。1934年,他籌資在紫雲的猴場天主堂舊址和打易河頭上建了兩所學校,從畢節、安順等地請來許多教書先生上課。猴場學校設小學和初中部,有8個班和200多名學生,河頭上辦了6個班,有學生100餘人。曾濟光在辦學上對失去父母的學生十分關心,不僅免收書本學費,還免費安排他們的生活。從曾振谷的話里可以看出,曾濟光的辦學得到百姓的支持,為改變當地文化落後,促進社會進步起到積極的作用。

在國民黨的殘酷壓迫下,安順、關嶺、鎮寧的百姓忍無可忍, 他們在陸瑞光、盧雲奇、王禹軒等人的帶領下揭竿而起,進行抗兵、抗糧、抗捐斗爭,並逐漸控制了大片區域, 曾濟光主動與他們聯系,4人相約達成以「剿匪保商, 安境息民為宗旨,以各守防地, 彼此和平來共處, 各防區有事能互相支援」的共識,成為這個區域的「四大天王」, 國民黨地方政府對他們恨之入骨,但又奈何不了。這事受到中共地下黨的重視,當年任中共安順縣工委書記的謝速航, 就在地下黨辦的《烽火》雜志上發表文章, 贊揚曾濟光等人的保家愛民精神。

緊接著,我們又從縣政協收集曾濟光的相關材料中了解到以下內容:

1935年4月,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南渡烏江、佯攻貴陽、直插雲南,紅軍主力分兩路西進,進入紫雲望謨少數民族地區, 途經曾濟光管轄的紫雲火烘地段時,手下來向他報告: 「紅軍過境,是否阻擊?」曾濟光不但下令讓紅軍過境,他還到火烘去籌集糧食和葉子煙, 宰殺8頭肥豬慰勞紅軍。

曾濟光手下有一個連長,名叫韋光武,帶了百來人駐守觀文,紅軍到這里時,遭到韋光武的阻擊,曾濟光聞訊非常氣憤,寫信叫警衛排長鳴亮芝送去給韋光武,對韋嚴厲指責,韋光武嘴上不說,臉上卻表現不滿,從此對曾濟光懷恨在心。

曾濟光隨後與參謀長龍繼堯帶部分人員趕到石屯包樹村,向紅軍首長說明事情發生的經過,自責自己管理屬下不嚴,請求首長處罰。紅軍不但不處罰曾濟光, 還向他贈送步槍10支,子彈數百發, 動員他把貧苦群眾組織起來革命,反抗國民黨的統治。事後,曾濟光還送紅軍到北盤江者坪,看著紅軍渡江進入貞豐境內,他才率隊返回。

「九一八」事變不久,東北三省就被日本侵佔,在關系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對抗日救國發表了《八一宣言》, 而蔣介石卻採取「攘外必先安內, 對日妥協讓步」 的不抵抗政策,繼續調動兵力對付共產黨,殘殺黨員和進步人士。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在賀龍、任弼時、肖克、王震等名將的率領下,於1936年2月長徵到達畢節, 以畢節地下黨掌握的席大明、周質夫、阮俊臣三支地方武裝為基礎,組建了「貴州抗日救國軍」,成為紅軍長征途中建立的一支省級抗日武裝。

據中國共產黨望謨縣歷史資料記載:受中央紅軍西過望謨境內和北上抗日影響的曾濟光, 積極響應中國共產黨團結抗日的主張, 他以自己掌握的隊伍為骨幹力量, 成立西南抗日聯軍第一旅,受編於「貴州抗日救國軍」, 曾濟光書寫了《告民眾書》。其內容是: 東北失之久矣!華北一帶危在旦夕……,濟光本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之旨,勉隨諸公之後,即日出師,打到賣國賊,收復失地,軍行所至,不拉夫,不派款,秋毫無犯。尚希仁人志士,共振國事。」《告民眾書》不僅在本地張貼,還張貼到安順、貴陽, 郵寄到更遠的地方。

為紀念在戰場上陣亡的抗日將士,曾濟光召開追悼會,做了很多花圈,寫下「熱血濺山河奮殺倭奴成快事, 英名振寰宇昭垂青史永流芳」、「仁者得仁先生可以逝矣,國民救國我等何能讓焉」等輓聯寄託對烈士的哀思。

在抗日宣傳活動上,曾濟光利用自己出資興辦的猴場小學為基地, 趕場天組織學生到場壩宣傳演講,晚上點汽燈演戲,學校校長吳佐芝配合宣傳抗日的意義,遣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曾濟光會前會後播放隨身攜帶的《義勇軍進行曲》唱片, 激起民眾的抗日熱情。通過宣傳活動,使張秀發、吳東江、李必榮、楊顯模等一批熱血青年報名參加抗日隊伍。

為了讓隊伍上前線能有護身殺敵的本領, 曾濟光親自擔任教官,組織士兵學習共產黨的抗日救國的主張,採取集中與分散訓練的方法, 對老兵、新兵進行軍事訓練和武術訓練,同時動員群眾造刀造槍,做好戰前准備。這個時侯,中共黔桂邊委及所屬武裝也通過王海平(革命烈士)與曾濟光取得聯系, 堅定了曾濟光殺敵報國的決心。

隨著紫雲望謨這一片區抗日救亡力量的壯大,國民黨當局十分害怕,認為曾濟光這個團長把部隊赤化了, 把這個地區視為「匪區」。1936年, 蔣介石調集重兵,對貴州所有的抗日救國軍進行「清剿」。

在國民黨20軍軍長楊森帶隊的「清剿」下,由於眾寡懸殊,曾濟光的部隊傷亡很大, 他率隊伍退到望謨的昂武、渡邑一帶,與紅七軍卡法連隊取得聯系,卡法連隊連長牙永平積極配合其反圍剿的戰斗,兩支隊伍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通過開展游擊斗爭,在昂武鄉上亭村一帶與敵軍多次發生惡戰,給敵人以重大殺傷。

狡猾的楊森看到「軍事清剿」效果不佳,又採取散布謠言,挑撥布依族和苗族關系(曾濟光和部份手下士兵是苗族),收買利用敗類的伎倆來誘捕曾濟光。

曾濟光有一個連的兵力駐在拉稍,因紅軍路過擅自阻擊的布依族連長韋光武受到曾濟光的指責而懷恨在心。1936年底,楊森以「迎接紅軍過境和簽訂反蔣協定」的罪名逮捕了安順布依族首領陸瑞光,隨後又設計誘捕曾濟光和盧雲奇、王禹軒等人。

國民黨20軍某師師長夏炯獲悉韋光武與曾濟光的矛盾後,用金錢收買了韋光武, 要其想辦法抓住曾濟光,給一直尋機報復曾濟光的韋光武創造了條件。韋光武以商談保一方平安的事宜,將沒有防備的曾濟光騙出河頭上,途中被國民黨秘密逮捕押往貴陽,面對敵人的種種酷刑與威逼利誘,曾濟光大義凜然,威武不屈,痛斥國民黨反動派爭權奪利, 對外妥協, 力圖消滅和「排斥異己」的暴行, 讓動刑者無言以對。

1937年春,楊森看軟硬兼施都沒有效果,下令將曾濟光殺害於貴陽市八角岩,和曾濟光同時遇難的還有陸瑞光、盧雲奇、王禹軒等地方首領,曾濟光被害時年僅43歲。

采訪中,老人曾振谷還向我們描述了曾濟光被害後的事:曾濟光遇難40天後,家裡的人費盡周拆才找到曾濟光的遺體, 從貴陽抬回來安葬, 上山那天,方圓百里的民眾絡繹不絕地趕來為他送行,國民黨陸軍部隊里有3個愛國的少將、少校和當地的愛國志士, 及曾濟光的生前好友140人,每人送了一塊長42公分、寬35公分、厚5公分的石塊壘墓,這些石塊上分別刻有「愛護群眾」、「忠於國家,勇於除暴」、「光明正大」、「精神不死」、「愛我如愛子,教我如親兒」 、「愛國家,愛人民」 、「浩氣長存」,「正氣盈盈」等140個詞句, 每塊石塊上的墓誌銘就是對曾濟光愛民愛國的最高評價。

令人遺憾的是, 在上個世紀的十年動亂中,打易鎮二泥小學原校長羅元昌帶領學生把曾濟光墳墓的石塊搬去做學校木房的墊腳石,餘下的被公社幹部用來修水井平台。後來重新壘墓時發現有56塊石頭因字跡被毀和失落,再也無法考證石塊上的文字。

光陰似箭, 日月如梭, 上個世紀的1984年至1993年,州政協和望謨縣政協向社會徵集文史資料,派員多次對當地的傳奇人物曾濟光進行調查,後依據有關政策,恢復了曾濟光被破壞的墳墓,並要求作為歷史文物保護。在這樣的環境里,曾濟光的第三代和第四代孫子、重孫, 才得以將這些石塊重新搬回來壘墓。

值得欣慰的是,采訪結束時,我們獲知望謨縣文體廣電局已向上級專題申報,要求將曾濟光的墓地列為省級文物保護范疇。

閱讀全文

與黔桂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語培訓的電話銷售方案 瀏覽:260
足球教師師資培訓方案 瀏覽:296
法國國慶促銷活動 瀏覽:563
酒水父親節促銷活動 瀏覽:841
華為的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297
女人節促銷活動 瀏覽:656
區域市場推廣方案 瀏覽:364
佛山市天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764
徒步走活動方案策劃 瀏覽:619
施工策劃方案範文 瀏覽:955
農發項目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616
電子商務與區塊鏈 瀏覽:507
店鋪網路營銷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208
銀行進校園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197
一套表培訓工作的方案 瀏覽:372
電子商務系統構建方法 瀏覽:267
2018年村級財務培訓方案 瀏覽:977
廣東省推廣使用led照明產品實施方案 瀏覽:779
論電子商務對經濟的影響論文 瀏覽:866
王老吉涼茶營銷方案 瀏覽: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