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張世清的人物履歷
1975.10——1977.11甘肅省農業機械化學校農機專業學習
1977.11——1979.04甘肅省靜寧縣四河公社農機站幹部
1979.04——1984.07西藏自治區瓊結縣農機場幹部
1984.07——1987.07西藏自治區瓊結縣曲溝區副區長
1987.07——1993.04西藏自治區瓊結縣委宣傳部副部長
1993.04——1995.02西藏自治區瓊結縣政府辦公室主任
1995.02——1996.08西藏自治區措美縣政府副縣長
1996.08——1997.11西藏自治區措美縣委副書記
1997.11——1999.07西藏自治區措美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
1999.07——2002.09中共西藏自治區措美縣委書記
2002.09——2004.01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副局長
2004.01——2005.09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委組織部副部長、人事局局長
2005.09——2015.06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政協副主席
2015.06——西藏自治區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巡視員
㈡ 王一平的個人成就
自幼受家庭熏陶喜愛書畫藝術,30多年來他靜心於書藝,沉醉於筆墨,他先入唐楷,遍臨王羲之、顏真卿諸帖及歐陽詢、柳公權、趙孟頫等帖,他在晉唐宋間博採眾長之時,又好詩文、喜收藏,這對他的書法幫助極大,無論是人們推崇備至的小楷、行書,還是書畫同源的繪畫,都受益於對傳統文化的喜愛。經過艱苦磨勵之後,他對書藝終有了悟,漸漸形成了樸拙雄渾、簡淡秀潤、靈動瀟灑的書風。其作品既有廣博而深厚的傳統積淀,流露出古典美,又不失其強烈的時代感和探索性,呈現著現代意蘊。作品曾見於《甘肅日報》、《蘭州鑫報》等報刊。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全省屆展、聯展,曾在蘭州、天水、成縣、康縣等地舉辦個人作品展。2003年設計製作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主辦的甘肅省首屆文化產品博覽會精品圖書展。2001年整理、設計《清·朱克敏墨跡》由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收集、整理、編輯出版的書籍還有《李世嶸書法集》、《王正儒書法收藏集》、《王正儒楹聯書法收藏集》、《雷於天書法集》、《田峰書法集》、《石恆書藝》、《顧子惠先生百歲華誕紀念冊》、《境由心造------陳永民作品選》等。
㈢ 吳然的簡介
吳然原名吳興然。1946年生,雲南宜成縣人。高中畢業後當過工人和小學教師。後調《春城晚報》作編輯,1985年起主編該報《小橘燈》兒童副刊。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雲南省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1973年在《雲南日報》發表第一篇兒童文學作品《海花》。80年代以來主要致力於兒童散文和散文詩創作,出版有散文、散文詩集《歌溪》《涼山的風》《風雨集》《珍珠雨》《小鳥在歌》《走月亮》。
(3)成縣宣傳部擴展閱讀:
散文集《小鳥在歌唱》、《小霞客西南遊》、《天使的花房》分獲中國作家協會第二、五屆全國優秀兒童圖書獎、第六屆宋慶齡兒童文學獎,並有作品獲冰心兒童圖書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和楊喚兒童文學獎等多項。
作品選入《散文十家》、《中華人民共和國五十年文學名作文庫·兒童文學卷》等100多種選本。其中,《新年禮物》、《珍珠泉》分別選入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語文》第五冊、第七冊,《我們的民族小學》、《珍珠泉》分別選入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材《語文》三年級上、下冊,《楊梅會》選入四年級下冊;《走月亮》選入台灣省《國語實驗教材》第12冊。
《新年禮物》選入韓國小學三年級中韓文語文對照讀本、日本「公式化」中文教材。其他如《那隻紅嘴鷗》、《歌溪》、《一碗水》、《和花朵說悄悄話》、《小鳥和守林老人》、《過三蘇祠》、《孔雀舞》等,亦選入與教材同步的中小學新課標語文讀本。
㈣ 吳然簡介
原名吳興然。1946年生,雲南宜成縣人。高中畢業後當過工人和小學教師。後調《春城晚報》作編輯,1985年起主編該報《小橘燈》兒童副刊。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雲南省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1973年在《雲南日報》發表第一篇兒童文學作品《海花》。80年代以來主要致力於兒童散文和散文詩創作,出版有散文、散文詩集《歌溪》《涼山的風》《風雨集》《珍珠雨》《小鳥在歌》。
已出版散文、散文詩集《歌溪》、《一碗水》、《我的小馬》(台灣版)、《小鳥在歌唱》、《天使的花房》等10多部。曾獲中國作協第二、五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以及宋慶齡兒童文學獎、冰心兒童圖書獎等多項。作品選入上百種選本,其中《我們的民族小學》、《新年禮物》、《珍珠泉》、《楊梅會》等被編入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科書。 吳然,1945年生,雲南宣武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雲南省作家協會常務理事兼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春城晚報社高級編輯。編輯之餘,多為少年兒童寫作。1973年在《雲南日報》發表兒童文學《海花》。出版散文、兒童散文集《歌溪》、《風雨花集》、《珍珠雨》、《一碗水》、《我的小馬》(台灣版)、《櫻花信》、《鐵門與鎖》等十多本。散文集《小鳥在歌唱》、《小霞客西南遊》、《天使的花房》分獲中國作家協會第二、五屆全國優秀兒童圖書獎、第六屆宋慶齡兒童文學獎,並有作品獲冰心兒童圖書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和楊喚兒童文學獎等多項。作品選入《散文十家》、《中華人民共和國五十年文學名作文庫·兒童文學卷》等100多種選本。其中,《新年禮物》、《珍珠泉》分別選入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語文》第五冊、第七冊,《我們的民族小學》、《珍珠泉》分別選入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材《語文》三年級上、下冊,《楊梅會》選入四年級下冊;《走月亮》選入台灣省《國語實驗教材》第12冊。《新年禮物》選入韓國小學三年級中韓文語文對照讀本、日本「公式化」中文教材。其他如《那隻紅嘴鷗》、《歌溪》、《一碗水》、《和花朵說悄悄話》、《小鳥和守林老人》、《過三蘇祠》、《孔雀舞》等,亦選入獄教材同步的中小學新課標語文讀本。
巡視員 吳然 男,漢族,1958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副教授。1976年11月參加工作,曾任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文化外語教研室主任,總政治部文化部文藝局幹事,總政治部宣傳部藝術局幹事、副局長,總政治部話劇團代理團長、黨委副書記,八一電影製片廠副廠長。2008年6月任北京市文化局巡視員。
㈤ 成縣秦劇團
2003年首屆「西峽頌」文化旅遊節中,參與大型文體表演《西峽漢風》獲縣委·縣政府表彰,本人被評為「優秀工作者」。2005年7月。應甘肅省電視台之邀,在《大戲台》欄目中播放了《三娘教子》受到觀眾的普遍好評。
㈥ 張漢文的丑惡事件
玲玲的哥哥強強表示,10月29日上午8時許他有事外出,妹妹當時還在睡覺。半個多小時後他回家發現,房門被人在裡面上了插銷,敲門後妹妹好長時間也不開門。後來房門被打開,妹妹穿著線衣線褲躺在被窩內,但神情驚恐。隨後他聽到床下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查看時發現床下藏著一名中年男子。
強強還說,他當時就認出中年男子系對面新建樓房的主人。中年男子被發覺後從床下爬出來,詭稱他來找房東借一輛三輪車拉水泥,然後慌慌張張逃走了。之後妹妹才告訴強強,在他走後,該男子趁她睡覺時悄悄進屋,插上房門後對她進行了猥褻。發現有人敲門後,該男子藏到了床下面。 強強隨後叫來房東反映此事,並電話告知了父母。10月30日下午,玲玲及其家屬向警方報警,張漢文隨後被警方帶走接受調查。接到報案後,警方調查發現玲玲和強強指控的男子系成縣政法委副書記張漢文。
成縣公安機關接到成縣政法委副書記張漢文對一女童實施猥褻的報案後,立即對案件進行了調查。現已初步查明,張漢文猥褻女童案件情況屬實。當日,張漢文已被依法拘留,並按司法程序進行處理。
來自成縣縣委宣傳部的消息稱,成縣縣委已對張漢文作出了停職決定。成縣紀檢、監察部門也已成立了專案組,依照黨紀、政紀條規對張漢文進行立案調查。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對犯罪嫌疑人的黨紀、組織處理也正在進行中。 成縣政法委的一位楊副書記表示,張漢文以前曾擔任成縣司法局局長,現在是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分管政法、綜治、維穩工作。最近分工有所調整,但還沒有正式宣布。正常情況下每周一早上張漢文肯定要到單位安排工作,不知為何這天沒有來上班,是否請假他也不知道。楊副書記說,他沒聽說張漢文出什麼事,他調到政法委剛一年,與張漢文在同一間辦公室,就他對張漢文的了解,不可能發生這種事,肯定有誤會。
㈦ 汪小娟女市長主要負責什麼
汪小娟,女,漢族,1968年11月生,甘肅文縣人,1989年12月參加工作,1990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甘肅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政治經濟學專業畢業,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
現任天水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
人物履歷
1987年09月至1989年06月隴南教育學院政史專業學習;
1989年06月至1989年12月待業;
1989年12月至1991年08月文縣丹堡中學教師;
1991年08月至1995年03月成縣一中教師;
1995年03月至1998年03月成縣委黨校教師(其間:1997年9月至1999年12月在中央黨校函授學院黨政管理專業本科班學習);
1998年03月至2002年02月成縣委宣傳部副部長;
2002年02月至2005年03月共青團隴南地委副書記(其間:2001年7月至2004年6月在甘肅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班政治經濟學專業學習);
2005年03月至2005年12月共青團隴南市委副書記;
2005年12月至2006年11月宕昌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2006年11月至2010年01月宕昌縣委常委、紀委書記;
2010年01月至2011年09月康縣縣委副書記;
2011年09月至2011年10月待安置;
2011年10月至2016年11月隴南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
2016年11月至2019年01月隴南市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局黨委書記、局長;
2019年01月至2019年06月隴南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正縣級);
2019年06月至2019年12月隴南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正縣級);
2019年12月至2020年01月天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人選;
2020年01月至2020年02月天水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人選;
2020年02月至今天水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
汪小娟副市長:負責教育、職教園區建設、科技、民政、商務、文化、旅遊、廣電、市場監管、退役軍人事務、糧食和物資儲備、招商引資、殘疾人事業、軍政關系、麥積山大景區建設、綠色催化專家智庫、綠色及可持續發展麥積山論壇、智慧城市、公祭伏羲大典等方面工作。
分管市教育局、市科學技術局(外國專家局)、市民政局、市商務局、市文化和旅遊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市招商局、市殘聯、麥積山大景區管委會、市綠色催化專家智庫辦公室、天水廣播電視台,市政府新聞辦、市節會服務中心、大地灣文管所,天水浪潮大數據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市工商聯、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文聯、市社科聯、市科協等人民團體,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省廣電網路公司天水分公司,天水海關,中儲糧蘭州分公司天水直屬庫,駐市部隊、大中專院校、新聞單位、石油單位。
㈧ 有誰姓邱
邱吉爾
邱少雲:中國人民解放軍烈士。1952年10月12日在朝鮮三一九高地反擊戰中,起潛伏地被敵炮火擊中起火,為不暴露整個部隊,他忍受烈火燒身,卧地不動,英勇就義。
邱處機:自號長春子,是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他19歲時在寧海拜王重陽(矗)為師而出家為全真道士。王重陽死後,他潛修於龍門山,形成龍門道派,被成吉思汗召見於雪山,尊為神仙,他死後又被元世祖忽必烈褒贈"長春演道主教真人"封號。著有《攝生消息論》、《大丹直指》等。
邱遠才:即邱朝貴,清代人,太平天國時屬英王陳玉成部,以軍功封淮王。作戰極勇,軍中稱"邱老虎"。後戰死。
邱 遲:南梁時文學家,官司空從事中郎,所著《與陳伯之書》,勸陳伯自魏歸梁,是當時駢文中的優秀作品。
邱 吉:明代詩人。善古文,尤善於詩,為吳興詩人領袖。有《執柔集》。
邱吉爾:英國首相(嘎嘎)
邱比特:愛神 (嘎嘎)
㈨ 求「周」字來歷和周姓相關資料
周」字來歷
周 zhōu
〈形〉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點,郭沫若認為「周象田中有種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為會意,從用口。段玉裁認為,善用口則周密。本義:周密;周到而沒有疏漏)
詳細解釋
周 zhōu
〈形〉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點,郭沫若認為「周象田中有種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為會意,從用口。段玉裁認為,善用口則周密。本義:周密;周到而沒有疏漏)
(2) 同本義 [careful;meticulous;well-considered]
周,密也。——《說文》
忠信為周。——《國語·魯語》
自周有終。——《禮記·緇衣》。注:「忠信曰周。」
人不可不周。——《管子·人主》。注:「謂謹密也。」
其藏之也周。——《左傳·昭公四年》
輔周則國必強。——《孫子·謀政》
責己也重以周。——唐· 韓愈《原毀》
(3) 又如:周悉(周密);計劃不周;周謀(周密的謀劃);周嚴(周密嚴謹);周謹(周密謹慎);周慮(周密考慮)
(4) 稠密;緊密 [close]
橐之而約則周也。——《周禮·考工記·函人》
具車徒以受地必周。——《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注:「密也。」
盟所以周信也。——《左傳·襄公十二年》。注:「固也。」
(5) 又如:周置(密布);周雲(密雲,濃雲);周閉(嚴密隱蔽內情)
(6) 親密,親切,熟悉而情深 [intimate]
周澤未渥也,而語極知。——《韓非子·說難》
雖有周親,不如仁人。——《論語·堯曰》
(7) 又如:周篤(親密深厚);周厚(親密深厚);周親(至親);周黨(至親好友)
(8) 周到,處處留意和體貼;周全;全面 [thoughtful;considerate;perfect]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韓愈《原毀》
(9) 又如:周致(周到嚴格);周細(周詳);周悉(周到詳盡);周委(周詳委曲)
(10) 完備 [complete]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韓愈《原毀》
(11) 又如:周置(周全;辦理);周庇(周全;庇護);周足(完備;充足);周普(完備;普遍);周方(周全方便)
(12) 遍及;普遍 [all;whole]
布履星羅,四周於天下。——柳宗元《封建論》
周身之帛縷。——唐· 杜牧《阿房宮賦》
(13) 又如:周身溫暖;周謁(遍訪);周覽(遍覽;巡視);周顧(環視);周觀(縱觀;遍覽)
(14) 誠,忠信 [honest]
公不周乎伐鄭也。——《穀梁傳·成公十七年》
詞性變化
--------------------------------------------------------------------------------
◎ 周 zhōu
〈名〉
(1) 周圍 [circumference;circle;ring;periphery]
大城不可以不完,郭周不可以外通。——《管子·八觀》
(2) 又如:周馳(京城周圍專供帝王車馬行駛的道路);周回(周圍);周合(四周合攏);周城(古代天子之城。周圍城垣回繞不缺,與「斬城」對稱)
(3) 拐角兒 [corner]
有杕(dì:挺立貌)之杜,生於道周。——《詩·唐風·有杕之林》
(4) 星期 [week]。如:周末;上周
(5) 朝代名 [Zhou Dynasty]
(6) 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商後建立,建都鎬京(今陝西西安市南)。歷史上稱平王東遷以前為西周,以後為東周。公元前256年為秦所滅,共歷三十四王,八百多年
周景王之無射( yì)。(《國語》記載, 周景王二十四年即公元前521年鑄成「無射」鍾。)—— 宋· 蘇軾《石鍾山記》
(7) 南北朝時,宇文覺代西魏稱帝,國號周。史稱北周。為隋所滅
(8) 唐時,武則天臨朝執政,改國號為周
(9) 五代時,郭威繼後漢稱帝,國號周。史稱後周。960年為宋所滅
(10) 姓
◎ 周 zhōu
〈動〉
(1) 繞一圈,環繞 [make a circuit]
逐之,三周華不注。(山名。)——《左傳·成公二年》
垣牆周庭。——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2) 又如:周而復始(循環往復);周屈(環繞盤曲);周沓(回環錯雜);周圓(循環);周轉(運轉,運行);周復(循環;反復)
(3) 保全 [preserve]
小智非周身之務。——《螢火賦》
(4) 又如:周方(幫助;關照;周全)
(5) 通「周」。周濟;救濟 [give financial help to]
靡人不周。——《詩·大雅·雲漢》
君子周急不繼富。——《論語·雍也》
周天下。——《禮記·月令》
周貧濟老,咱們先倒挫磨起老奴才來了?——《紅樓夢》
(6) 又如:周才(濟世之才);周亟(救濟急難);周急(周濟困急);周務(濟事,成事);周養(周濟供養)
(7) 合,適合 [suit;befit;meet;fit]
宮室器械周於資用。——《韓非子·難二》
(8) 又如:周容(敬合取容);周和(諧合)
(9) 鞏固 [solidate]
盟,所以周信也。——《左傳·哀公十二年》
(10) 又如:周固(牢不可破)
(11) 保密 [keep secret]
周而成,泄而敗。——《荀子·解蔽》
(12) 通「調」( tiáo)調和,協調[mediate;concert]
雖不周於今之人兮。——《楚辭·離騷》
貴其周於數。——《淮南子·原道》。注:「周,調也。」
立手四時之周。——《韓詩外傳》
◎ 周
周 zhōu
〈動〉
(1) 回 [make a circuit;round]
周,回也。——《玉篇》
(2) 「周」同「周」
周,俗周字。——《正字通》
周姓相關資料
http://tieba..com/f?kw=%D6%DC%D0%D5
http://ke..com/view/25839.htm
周姓氏來源較多,有以下幾種:
一、是出自姬姓,用國名作姓氏的。後稷的裔孫古公父(即周太王)為狄所逼,率領族人自邰遷徙至陝西岐山下周原,從此稱為周族。古公的曾孫姬發,繼承其父姬昌的遺志,聯合諸侯,攻滅商朝,建立周朝。平王以後,傳至第24王周赧王時,於公元前256年被秦國滅掉,以赧王為首的王族,都被廢為庶人百姓,遷到今河南臨汝縣西北。當地人稱其為周家,於是他們就以「周」作為自己的姓氏。
二、是周平王有個兒子叫姬烈,被另封於汝南(今屬河南),被當地人稱為周家,後來演化成周氏。
三、是東周莊王時,周公姬旦的後代周公黑肩企圖殺死庄王而改立王子克,事泄被殺,其後代亦稱周氏,這也是出自姬姓之周。
四、是由姬氏改的周氏。唐先天年間,唐玄宗名叫李隆基,為了避諱,把姬氏改為周氏。
五、是鮮卑族復姓中有賀魯氏,後改為周氏。
六、周姓還有一支是少數民族改姓,北魏時魏獻帝的次兄晉乃氏改為周氏。孝文帝遷都洛都後改鮮卑姓為漢姓周氏。
七、周氏除上述來源外,北周、唐、後梁時又有因改姓、賜姓而姓成的,還有冒為王姓而成的周氏。
周姓的祖根在河南,早期主要在河南繁衍發展。從東漢末年到晉代,都有中原周氏南遷的記載。唐高宗總章年間,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辟漳州,隨行人員中有周姓將校。從清朝康乾年間始,閩、粵周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定居。
在《百家姓》里,周姓居第五位。按現在人口統計,周姓為中國第九大姓。周姓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有很多姓氏甚至都是從周姓發源的。相傳周人的祖先後稷本來居住在邰(今陝西武功縣西南),夏末時公劉又遷往幽地居住。商朝後期,游牧民族戎和狄族不斷侵襲周人,使得從事農業為生的周人無法安居。這時古公亶父率領族人遷往周原(今陝西渭河平原一帶),開荒耕種,興建宗廟和宮殿,還修了堅固的城牆,從此稱周族。
古公的曾孫周武王建立周朝,立國約800年。公元前256年,秦國滅掉東周,將周赧王廢為庶人,遷到憚孤(今河南臨汝縣西北)。當地百姓謂赧王是周家後代,稱為周氏,史稱正宗。春秋時,周公旦的後代周公黑肩在周朝執政,他企圖殺死周莊王,改立王子克,因事泄被殺,他的後代也稱周氏;改姓周的姓氏有北魏時鮮卑皇族普乃氏、代北地區賀魯氏、北周普屯氏等。此外唐代避唐玄宗名諱,姬姓朝臣也改姓周,五代時後梁賜汭姓周。
據考,周姓有聲望的世家大族居汝南郡(今河南汝南縣東南60里)。
編輯本段2、遷徙分布
周姓的最初發源地在今陝西渭河平原一帶。秦漢時期,周姓主要以河南、陝西為中心地帶繁衍生息,後逐漸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秦時,有河南臨汝的周姓人遷往江蘇沛縣。西漢時,有河南葉縣周姓人遷往河南平輿縣。漢末,此支中又有遷往安徽廬江的,河南周燕在漢時遷往山東任太守。可見,這一時期,周姓已活動於陝西、河南、山東、安徽等省,且以河南為主要支流。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社會動盪,大規模的南遷使得周姓人也捲入其中,於是湖北、江西、江蘇等地有了周姓人活動的足跡。如晉代,有周訪任江西潯陽梁州刺史。南朝宋有周毅在江西臨川郡任太守之職。隋唐時,周姓有了大范圍的分布與發展。唐初,隨著陳元光入閩開基福建漳州,周姓族人有加入者,此為周姓最初入閩者。唐僖宗時,又有周姓人隨王潮、王審之入閩而後移居廣東者。這一時期,周姓更廣泛地分布於南方地區。宋元時期,周姓人最為顯著的特點仍是南遷,以致於此期周姓名人多出於南方,如哲學家周敦頤、詞人周邦彥、音韻學家周德清等。明清時期,是周姓發展中一個比較興盛的時期,台灣、雲南、四川、貴州等地也有了周姓人居住。據記載,明初周正行五兄弟從江西遷到貴州麻陽。清初有福建人周延郡入台,廣東人周朝德居於台灣。此時,周姓可謂遍布祖國的山山水水。今日周姓在長江流域的省、市中所佔比例相對高於其他地區。周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九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二點一。
山東省沂源縣侯家官莊村,周姓是最大的家族.本村是縣城所在地--南麻鎮最大的村.
編輯本段3、歷史名人
周勃:江蘇省沛縣人,西漢時開國武侯,被劉邦賜予列侯的爵位,時稱:「絳侯」。
周瑜:三國時吳國名將,安徽省舒城人。聯合劉備共同抵抗曹操數十萬大軍,火燒赤壁,大敗曹軍。
周處:晉朝陽羨(今江蘇省宜興南)人,是一位改惡從善的典型人物,官至御史中丞。
周興:雍州長安(今陝西省西安)人,唐朝武則天時酷吏,官至秋官侍郎、尚書左丞。
周忱:吉水(今江西省吉水)人,明朝大臣,官至工部尚書。
周亞夫:江蘇省沛縣人,西漢名將,以治軍嚴整聞名於世。
周氏子:汝南周氏子,吳郡人也,亡其名,家於崑山縣。元和中,以明經上第。調選,得尉崑山。既之官,未至邑數十里,舍於逆旅中。
周日方:京兆(今陝西省西安)人,唐代著名的畫家,擅長於肖像、佛像畫。畫風「衣裳簡勁,色彩柔麗,以豐厚為體。」
周文矩:句容(今屬江蘇省)人,五代南唐時畫家,擅長於人物畫,尤以仕女為最,題材多取自宮廷生活。
周敦頤:北宋著名哲學家,湖南省道縣人。根據陳摶的《無極圖》,著《太極圖說》,理學大師朱熹曾推崇他為理學的開創人。
周邦彥:北宋著名詞人,浙江省杭州人。平生創作了許多新詞調,對後世影響很大,開南宋格律詞派之先河。
周德清:元代著名音韻學家,江西省高安人。著有《中原音韻》,為北音韻書的創始人。
周樹人:浙江省紹興人,筆名魯迅,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著作有《狂人日記》、《吶喊》、《彷徨》等。
周恩來:祖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省淮安,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之一,傑出的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總理,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無私地獻出自己的一切,建立了豐功偉績,贏得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愛戴和尊敬。
編輯本段4、現代明星
周潤發:1974年考入無線電視第三期藝員訓練班,後接連主演連續劇《狂潮》、《奮斗》、《網中人》、《上海灘》《千王群英會》、《笑傲江湖》、《蘇乞兒》、《親情》等。他給自己名字的註解是「饅頭泡在稀飯里」(粥潤發),這是他的諧;即使到了好萊塢,他的英文名字也只是「CHOWYOU-FAT」不好記也不好讀,這是他的酷;他很少回香港,卻始終不入美國籍,他說「做中國人,爽」,這是他的傲。知道嗎?5月18日是他50歲的生日,英雄半百,但依舊是英雄。
周星馳:上海人,學畢業後考入無線電1962年6月22日出生於香港。中視第十一期夜間訓練班,1983年結業成為無線藝員,同年被派任兒童節目'430穿梭機'當主持,做了四年。1987年他被派演戲劇,參演的第一個劇集是《生命之旅》,繼後他又主演了《他來自江湖》等劇,其中最得好評的是《蓋世豪俠》,在該劇中出現了他那獨特的表演風格、1988年他得到導演李修賢的賞識,出任《霹靂先鋒》男主角之一。由於演出優異,因此獲得台灣二十五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他那非邏輯性和帶有神經質的演技,開創了「無厘頭」文化,成為香港文化的重要一環,因而他擔綱演出的電影更歷破票房記錄,為香港喜劇帶來另一出路和高峰,被譽為「喜劇之王」。
周迅:周迅清水芙蓉般的周迅,在人們的眼裡,是個充滿靈氣的「小精靈」。從《大明宮詞》,到《橘子紅了》,再到《煙雨紅顏》,她的每一部戲都是那麼引入注目……周迅不是典型的美女,但以另類氣質取勝,又具雙重性格,所以她不困於特定的形象:「以前是學跳舞的,沒有學過表演,沒上過戲劇學院,因此我的演出不是學院派那一套,比較自然、著重感覺。」
周傑倫:e世代的新音樂人,唱歌風格是R&B結合古典西方中國樂曲,是個公認的音樂才子,有獨特完美的唱腔和音樂天賦,影響了一代活力新軍。
周筆暢:拿下「2005超級女聲」廣州唱區的冠軍,周筆暢聲名鵲起,在各大BBS上都有了一幫死忠「筆迷」。男裝、戴眼鏡、唱R&B,這是周筆暢一貫的亮相,也讓她成為超級女聲中的另類形象。
編輯本段5、郡望堂號
1、郡望
汝南郡:漢時置郡。此支周氏為周平王少子烈的後代,其開基始祖為周平王少子姬烈裔孫周跋扈邕。
沛國郡:漢高帝將泗水郡改為沛郡,東漢時改為沛國。治所相縣,在今安徽省睢溪縣。此支周氏,其開基始祖為漢代汾陰侯周昌。
陳留郡:秦始皇置陳留縣,漢代改置陳留郡。在今天河南省開封地區。此支周氏為漢代周仁之後,其開基始祖為晉代的周震。
潯陽郡:西晉永興元年置潯陽郡,治所在今江西省潯陽。唐時,改九江郡為江洲,天寶元年(742年)改為河陽郡。至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江洲。
臨川郡:三國時吳國置。在今天江西省南城縣及撫州市一帶。
廬江郡;秦代的九江郡,在楚漢之際分出一部分為廬江郡,在今天安徽省長江以北廬江一帶。
泰山郡:西漢置,治所在今天山東省泰安縣東南。
淮南郡:漢高帝時置郡,治所在壽春縣(今安徽壽縣)。
永安郡:治所在新城縣(今河南省光山縣西)。
河間郡:漢高帝置郡。治所在樂成縣(今河北獻縣東南)。
臨汝郡:治所在梁縣(今河南省臨汝)。
華陰郡:唐天寶元年(742年)改華州置華陰郡,治所在鄭縣(今陝西省華縣)。
河東郡:秦初置。治所在安邑(今天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
清河郡:漢高帝置。治所在清陽(相當於今河北省清河至山東省臨清一帶)。
江陵郡:漢代設置江陵縣,為南郡治所。南朝齊改置江陵郡,治所在江陵(在今湖北省江陵及川東一帶)。
長安郡:唐置,治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一帶。
河南郡:漢高帝置。治所在今天河南省洛陽市東北一帶。
昭州郡:治所在今廣西平樂西。
武功郡:戰國時期孝公置。治所在今陝西眉縣以東。
2、堂號
細柳堂:漢文帝六年冬,匈奴6萬兵馬犯漢。文帝令周亞夫駐兵細柳[今陝西咸陽西南]。幾日後,文帝御駕親往勞軍。走近軍營,只見甲兵森嚴,個個持刀執戟,張弓挾箭,如臨大敵。當令門崗傳報,營兵卻直挺挺地站著,一絲不動,並喝令車駕停住,說:「軍中聞將令基始祖為周平王少子姬烈裔孫周跋扈邕。
愛蓮堂:哲學家周敦頤,一生清正廉潔。他一生最愛蓮花。他把蓮花比成君子,誇它雖然從污泥里鑽出來,但一塵不染,雖然整天在清潔的水裡洗濯,但一點兒也不妖艷。它的香又清又遠,它的直不會發枝或拖秧,我愛它這君子的品質。
此外,周姓的主要堂號還有:「汝南堂」、「廬江堂」、「潯陽堂」、「臨川堂」、「陳留堂」、「沛國堂」、「泰山堂」、「河南堂」、「篤祜堂」、「武功堂」、「世德堂」、「亦政堂」、「誦芬堂」、「清白堂」、「繼述堂」、「世善堂」、「忠厚堂」等。
編輯本段6、宗族特徵
1、周姓以忠孝廉愛仁義為其主要特點,其自立堂號中多以此取名,如「清白」、「忠厚」等。
2、周姓之忠孝仁義也反映在其字行輩份中,如浙江一支為:「智仁聖義,中和道德,繼體守義,傳家以孝。」另有一支為:「孝友振家業,種德培祖恩,和睦致瑞祥,忠義永吉慶。」
【周姓宗祠通用對聯】
〖周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功高細柳;
澤普愛蓮。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西漢·周亞夫,屯兵細柳營,軍紀嚴明,防守細柳,文帝稱其為「真將軍」。下聯典出北宋·周敦頤,性愛蓮,著《愛蓮說》。
濂溪世德;
細柳家聲。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道州營道(今湖南省道縣)人,世稱「濂溪先生」。周敦頤是宋朝著名哲學家。他的哲學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他寫的散文《愛蓮說》十分有名,被選入當今中學課文。文天祥為其寫象贊曰:「山川毓秀,挺生斯人,功垂社稷,澤及生民,朝陽鳴風,盛世祥麟,九重必作,名重縉紳。」下聯典指漢·周亞夫。周勃、周亞夫父子均是漢朝名將,在大功於朝廷,周勃封絳侯,周亞夫官至丞相,封平虜大元帥。漢文帝六年,匈奴入侵,邊塞烽火連年不斷,文帝派劉禮、徐厲、周亞夫三將軍加強邊防,周亞夫駐軍細柳。亞夫治軍嚴謹,軍紀嚴明,即使漢文帝來巡視,也得照軍紀行事,文帝大為感動,稱贊周亞夫有「真將軍」(事載《史記》絳侯周勃或家)後以「細柳營」、「細柳」、「柳營」稱軍紀嚴明的軍營。唐代王維詩「勿過新年市,還歸細柳營」,唐代溫庭筠詩「鐵馬雲雕共絕塵,柳營高壓漢宮春」。細柳營在今陝西省長安縣。
岐陽啟姓;
絳邑封侯。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周族領袖古公亶父率族人東遷岐陽。下聯典指漢·周勃,輔佐劉邦建立西漢,後封絳侯。
岐陽啟姓;
濂水分源。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周氏來歷。下聯典指北宋·周敦頤。
奮身除害;
決策破曹。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西晉·周處與周蛟、周虎合稱「三害」,後毅然改過,斬蛟射虎,卒為善士。下聯典指三國吳·周瑜獨排眾議,勸吳主孫權決策破曹。
素貞守節;
太妊思齊。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出鮑琨琳之妻周素貞以節孝聞名於時,矢志撫養孤兒成才。《詩·大雅·思齊》篇,歌頌周文王之母太妊之德行。
愛蓮世澤;
細柳家聲。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周敦頤。下聯典指漢·周亞夫。
系由豐水;
脈接岐山。
——佚名撰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龍潭鎮周氏祖堂聯
-----------------------------------------------------------------
〖周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軍容推細柳;
理學尚濂溪。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西漢·周亞夫,屯兵細柳營,軍紀嚴明,防守細柳,文帝稱其為「真將軍」。下聯典出北宋·周敦頤,性愛蓮,著《愛蓮說》。
濂深涵雅量;
溪廣裕宏謀。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新國乞力律周家祠聯。
-----------------------------------------------------------------
〖周姓宗祠六言通用聯〗
望崦嵫而勿迫;
恐鵜鶘之先鳴。
——魯迅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用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周樹人)集屈原《離騷》詩句。
----------------------------------------------------------------
〖周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漢室軍容推細柳;
宋朝理學尚濂溪。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西漢·周亞夫。下聯典指宋·周敦頤,學者尊稱其為「濂溪先生」。
三軍左祖安劉室;
一炬東風逞將才。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初周勃。下聯典指三國吳·周瑜。
白練江帆潯陽景;
桃溪芳草玉樓春。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元·周德清。下聯典指宋·周邦彥。
雪裡寒梅香不冷;
春初早韭味常甘。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南朝齊國周顒,字彥倫,曾在宋朝任益州主簿,入齊後歷官始興王前軍諮議、直侍殿省、國子子博士。工書法,尤其擅長隸書,通《老子》、《周易》,又長於佛理。著有《三宗論》、《四聲切韻》。生活清貧淡泊,長年吃菜蔬而不喜肉食,文惠帝太子曾問他什麼味道最美,他答道:「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大白菜)。」
宗傳姬旦家聲遠;
學紹濂溪道脈長。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周姓系出姬氏。下聯典指宋·周敦頤。
---------------------------------------------------------------
〖周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旌賜素絲,諫議名高瑣闥;
風高細柳,將軍聲繼藍田。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前句典指東漢·周舉,後句典指西漢·周昌。周舉,字宣光,汝陽人,博學多聞,為儒者所尊崇。順帝時,歷官並州刺史、諫議大夫、侍中、河內太守,為官清直,劾奏貪官,舉薦清臣。要任他為大鴻臚時,卻病死,朝中下詔書曰:「賜錢十萬,用以旌表素絲(比喻正直廉潔的官吏)高節。)周昌,大臣,沛縣人。秦時官泗水卒吏,秦末農民戰爭中歸附劉邦,入關破秦有功,官中尉,後任御史大夫,封汾陰侯。剛直敢言,劉邦曾想廢太子,他上諫阻止。後任趙王加如意相。」「瑣闥」,指朝廷。下聯前句典指西漢·周亞夫,後句典指三國吳·周魴,字子魚,三國時吳國陽羨人。黃武年間官鄱陽太守,平寫彭綺叛亂,又用密計打敗魏國曹休的軍隊。「監田」,地名,以產玉著稱。
緯武經文,細柳營中令肅;
風光霽月,愛蓮池上名香。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西漢名將周亞夫,曾駐軍細柳。下聯典出宋·周敦頤,有《愛蓮說》。
溪水長流,萬派千支歸一本;
榜山高掛,雲龍鳳虎兆鰲頭。
——劉鳳誥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本聯採用江西省萍鄉縣上栗區周代宗祠聯。聯中「雲龍」、「鳳虎」均為當地山名。
武贈王公裔,裔固始分支淡水;
功頌傅保終,終卓淵源移蘆山。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典用台灣省台北市周氏大宗祠聯。全聯典指本支周代的遷徙。上聯「固始」,為今河南固始縣;「談水」,為舊縣名,因談水河得名,日本占據時改為台北。下聯「蘆山」,一在今山東省,一在今四川省。
顧曲有閑情,不礙破曹真事業;
飲醇原雅量,偏嫌生亮並英雄。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自三國吳·周瑜。
興周八百年歷代國祚,最長允稱西伯;
賜姓億萬載千秋理學,創作首重敦頤。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新道拉什街南洋周家祠聯。
嘔心瀝血幹革命,殊勛蓋世間,無法磨滅;
鞠躬盡瘁為人民,英名滿天下,有口皆碑。
——佚名撰周姓宗祠通用聯
典用贊頌周恩來聯。
㈩ 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的獲得榮譽
1982年:11月5日至11日,中國民研會河南分會與省文化廳聯合舉辦「全省故事會講大會」,18名故事員獲「優秀故事員」稱號。
1983年:10月18日至11月7日,中國民研會在北京舉辦「首屆全國民間文學作品(1979至1982)評獎授獎大會」。我省曹家振、彭化厚、李海華搜集整理的民間傳統灶書《郭丁香》、顧豐年搜集整理的《三門峽民間故事》獲二等獎。
1988年:6月,組團參加在北戴河舉辦的「『北戴河杯』全國新故事大獎賽」,協會獲組織工作獎。
1989年:11月22日至24日,在鄭州召開《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河南卷》編委會會議,全省72部民文集成縣卷本獲「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河南卷優秀成果獎」。
1991年:6月27日至7月2日,「全國文藝集成志書規劃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我省民間文學集成辦公室被文化部評為全國先進集體,111名同志榮獲文化部頒發的民文集成先進工作者稱號。9月,省民文集成辦公室組建「河南省民間文學集成評獎委員會」,全省第二批81部市縣卷本獲「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河南卷優秀成果獎」。
1993年:4月,在開封大相國寺舉辦「河南省首屆民間工藝博覽會」,大型根雕《鷹》、汴綉《虢國夫人游春圖》、風箏《二龍戲珠》等66件作品分別獲得金獎、銀獎和優秀作品獎。
1994年:5月,第三批40部市縣民文集成卷本獲「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河南卷優秀成果獎」。
10月,省民協編纂的《河南民間故事集》獲省政府 「河南省首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
12月,民間故事集《毛澤東的傳說》、《開封的傳說》、《黃河的傳說》等53部作品獲第一、二屆「中國北方民間文學獎」。《少林寺的故事》、《堯王訪賢》、《老子的傳說》等96部故事集獲「1984至1994年河南省民間文學優秀成果獎」。
論文《新故事敘述角度的藝術選擇》獲「中國北方民間文學獎」。
民俗專著《多彩的河南》獲省「五個一工程獎」和「冰心圖書獎」。
1995年:6月,組織推薦優秀民間藝術家參加「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評選」活動。全省62名藝術家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民協共同頒發的「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榮譽證書。杜緒昌、陳連忠、閻天民等同志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頒發的組織獎。
1996年:12月,參與「第二屆中國民間藝術錄像片匯映評獎」活動,錄制 《中原民俗風情系列片》送展,其中《開封斗雞》、《豫西南道教聖地——東頂》獲優秀獎。省民協獲組織獎。
1997年:11月,河南省民間文學集成辦公室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學集成組織工作集體獎」。《中國歌謠集成·河南卷》編輯部,被文化部授予「文藝集成志書編纂成果集體獎」。
1998年:8月,組織工藝美術家參加 「首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全省20個廠家、37位民間藝術家參展,獲10項金獎、12項銀獎。河南省民協獲優秀組織工作獎。
1999年:9月4日,閻夫立、陳江風、程健君被中國民協授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德藝雙馨優秀中青年會員」稱號。
9月,省民協與中國民協、鄭州市文聯聯合在鄭州舉辦「全國民間工藝美術書法大展」,我省12名民間工藝美術家被中國民協命名為「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大師」。
10月26日至29日,由中國民協、河南省文聯、登封市委市政府聯合主辦,河南省民協、鄭州市文聯承辦的「中國五嶽文化系列研討會——嵩山文化研討會」在登封召開,36篇論文獲「優秀論文獎」。河南省民協獲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頒發的優秀組織工作獎。
12月19日至22日,河南省民協組織8支優秀舞龍代表隊參加在北京舉辦的「中華舞龍大賽」。8支隊伍分別獲金獎、銀獎,並參加在天安門廣場舉辦的「迎澳門回歸大型聯歡晚會」。我省項城鑼龍隊獲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河南省民協獲優秀組織工作獎。
12月31日,組織新密市黃固寺舞龍隊赴京參加在中華世紀壇舉行的「首都各界迎接新世紀新千年慶祝活動」的表演並獲獎。河南省民協獲優秀組織工作獎。
2000年:5月,組織協會下屬河南高空飛車藝術團赴南京參加高空走索擂台賽,該團藝員張生雷創造基尼斯世界記錄。
5月4日,組織舞獅隊參加「全國南、北獅王爭霸賽」,南陽天冠集團舞獅隊獲北獅第七名。
7月,在中國文聯、中國民協組織的「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首屆學術著作評獎」活動中,我省22部民間文學、民間藝術、民俗學研究著作和論文集獲「山花獎」。
9月30日至10月7日,組織我省民間工藝美術家組成「河南民間工藝美術展團」,赴江蘇參加由文化部、中國文聯、江蘇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六屆中國藝術節·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展」,我省12位工藝美術家獲金獎、銀獎。
12月26日,《中國諺語集成·河南卷》、《中國民間故事集成·河南卷》編輯部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族民間文藝集成志書編纂成果獎」。
12月31日,程健君、孟憲明等15位同志撰寫編纂的《中原民俗叢書》,獲「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2001年:5月,「河南省首屆民間藝術節」列入河南省2001年十大文藝新聞。
6月22日至25日,組織新鄉縣趙堤村「中州大咚鼓」和獲嘉縣南王官營「風雷盤鼓隊」參加由中國文聯、中國民協主辦的,以慶祝建黨80周年、支持北京申辦奧運為主題的「『山花獎』居庸關長城中華鼓舞大賽」、「慶七一大型廣場文化活動」及「『奧運龍』申奧活動」,分別獲「山花獎」第一名和金獎第二名。省民協得到省委宣傳部通令嘉獎。
8月6日至13日,由中國文聯、中國民協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在北京舉行。省民協組織參展的20餘個品種,分別榮獲「山花獎」金獎、銀獎、優秀獎。省民協獲優秀組織工作獎。
10月12日至16日,組織開封縣盤鼓藝術團、嗩吶和民間手工藝術團赴湖北荊門市參加由中國文聯、中國民協、湖北荊門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第五屆中國民間藝術節」。河南參賽隊伍獲最高獎——特別獎一項,金獎四項。省民協獲優秀組織工作獎。
11月8日至11日,組織開封縣盤鼓藝術團及河南高空飛車藝術團赴杭州參加由中國文聯、杭州市政府聯合主辦,中國民協承辦的「『山花獎』首屆全國民間廣場歌舞大賽」。河南團獲「山花獎」,省民協獲優秀組織工作獎。
2002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與中國民協聯合在開封舉辦中國木版年畫國際學術研討會30篇論文獲「優秀論文獎」。
12月,《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出版被省委宣傳部列入河南省2002年十大文藝成果。中國木版年畫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木版年畫大聯展」列入河南省2002年十大文藝新聞。
2003年:8月,《中國民間故事集成·河南卷》在「河南省第三屆文學藝術成果評獎」中獲優秀成果獎;《河南工藝美術圖志》獲優秀作品獎。
10月24日,組織開封麒麟舞代表團赴廣東東莞參加由中國民協主辦的「全國麒麟舞大賽」,河南代表團獲金獎。省民協獲優秀組織工作獎。
11月23日,組織南陽舞獅隊赴廣東湛江參加由中國民協主辦的「2003中國(湛江)民間舞獅藝術邀請賽」,並獲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