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地震知識宣傳

地震知識宣傳

發布時間:2021-09-09 09:24:18

⑴ 求地震知識宣傳標語,急!!!

2、加強地震安全,共建美好家園

3、安全防震,幸福安康!

4、人人是防震主回人,天天是防震之時!

5、地震答天災不可怕,抗震設防是關鍵!

6、依法防震減災是全社會的共同義務

7、盡管無法阻止地震發生,但可盡量減輕震災損失!

8、震前動物有前兆,發現異常要報告!

9、堅持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防震減災工作方針

10、防震減災,功在當代,利澤千秋!

11、加強地震應急演練,提高抗震救災能力!

12、掌握地震自救常識,保護生命財產安全!
13、建房要抗震,依法保平安!

14、貫徹落實防震減災法律法規,依法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15、依法保護地震監測設施,保障監測預報順利進行!

16、增強防震減災意識,提高防震減災能力

17、普及防震減災知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18、以人為本,科學減災,不斷增強地震災害的綜合防禦能力

19、依法行政,強化管理,切實加強建設工程的抗震減災意識

20、居安思危群測群防, 未雨綢繆抗震設防!

⑵ 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有什麼重要意義

一、提高公眾防震減災意識的重要性
社會越發達,經濟越發展,提高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越顯得重要。人類的繁榮與災害共存,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災害帶來的損失增長同步。多次的地震災害可以充分證明,災害造成的損失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
二、防震減災知識宣傳和普及教育的必要性。
我國防震減災工作的方針是「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預防為主,就是要把地震事件發生之後一時的、被動的、消極的救災活動,轉變為地震事件發生之前長期的、主動的、積極的、全社會參與的防禦行為。而地震事件發生之前長期的、主動的、積極的、全社會參與的防禦行為的養成則是依靠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的形成和提高,這就需要大量的、深入的、持久的、廣泛的防震減災的宣傳和防震減災知識的普及教育。我們說寧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三、提高公眾防震減災意識的社會意義
1、提高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能增強公眾對地震災害的心理承受能力。防震減災宣傳工作的著眼點,一是穩定,二是安全。地震可能沒發生,但穩定問題是照樣會碰到的,在很多地方都會碰到這個問題,提高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讓公眾有防震減災知識,知道有關地震預報的法規規定,具備一定的應急對策,有自救和互救的能力,增強地震災害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在發生震時不會心慌意亂,盡快做出反應,從而減輕損失,把社會穩定下來。
2、提高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創建生存和安全的空間環境。從生存和安全的角度看,防震減災知識是人類最重要的基礎知識。人類文明要發展,生活要改善,首先要保證生存安全和財產安全,而防震減災知識就是給人們提供保護生存安全和財產安全的各種方法和手段。
3、提高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能夠增強抗震救災的能力。
4、提高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可以增強短期、臨震預報的監測能力。掌握了地震科普知識的廣大群眾,可以通過感官直接得知某些短期、臨震宏觀前兆現象,並將其及時地報告給有關地震部門加以匯總,連同其他前兆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就有可能為臨震預報的決斷提供有價值的根據。這里有兩點值得充分考慮:①宏觀前兆是沿活動構造帶的某些「敏感點」出露,分布極不均勻,是一種自然分布,靠有限的、不均勻的觀測點不能奏效,只有靠隨機分布的群眾才有可能捕捉到有價值的宏觀前兆:②短期宏觀前兆信息傳遞必須迅速及時才有效果,海城地震、松潘地震前一至三個月內短臨宏觀前兆大量出現,震前幾天內有異常高峰,然而唐山地震之前幾小時至一二天內才出現豐富的宏觀前兆。這種復雜情況提醒人們,要立足於象唐山地震前那種極短極突然的宏觀前兆的捕捉,才不會坐失良機。寧可不震,不可不防,地震科普知識宣傳要常抓不懈,警鍾常鳴。
6、提高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增強社會公眾對地震謠言的識別能力和免疫力。防震減災科普知識的宣傳,平時也有利於社會穩定,防止地震謠傳。受歷次地震災害影響而產生的恐震心理,使人們缺乏分辨能力,對地震謠傳易篤信不疑,上當受騙。
7、通過地震科普知識宣傳,有利於地震科學的發展。地震知識在不同層次科技人員中普及後,可以開拓專業人員的思想,擴大視野,陶冶情操;特別是廣大人民群眾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他們在實踐中積累起來的寶貴經驗通過宣傳媒介傳遞到專業人員手中,對地震科學有很強的補充作用,同時廣大群眾是信息反饋的良好傳媒。做好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可以激勵中小學生及社會上有志之士投身於地震科學的行列中來,使致力於人類公益事業的地震隊伍興旺發達,後繼有人。

⑶ 急~~~~ 關於地震科普知識的資料整理!

地震科普知識資料

地震局地震科普知識宣傳資料

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每年要發生地震500多萬次,其中只有5萬多次左右人們能感覺得到,並不是所有的地震都能造成破壞,為什麼會發生地震,地震發生會有哪幾種類型?我們該怎樣面對地震?下面我們向大家做一簡要介紹。
第一部分 地震基礎知識
為什麼會發生地震?
地震是地球運動的結果。地球運動中,地殼也在不斷運動變化。
地球的運動變化逐漸積累了巨大的能量,對地下岩石產生了非常強的作用力,當岩石承受不了這種力時,就會突然發生破裂和錯動。
地震是指地殼中因岩體錯動斷裂而釋放能量引起的地表振動。
岩石破裂產生地震波,地震波傳到地表,地面隨之就振動起來,這就是地震。
地震發生會有哪幾種類型呢?
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種類型: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構造地震。
火山地震是由於火山噴發,使岩漿沖擊地表而引起的地面振動。火山地震影響范圍比較小,造成的破壞相對較小。
陷落地震是由於地層陷落引起的地面振動。比如地下的石灰岩溶洞坍塌,或者礦山采空區的塌陷,都會引起小范圍的地面振動。這種地震一般破壞程度不大。
我們平時所說的地震叫構造地震。
構造地震是由於地下深處岩層錯動、破裂所造成的。這類地震大約佔到全球地震數的90%以上,而且振動的強度大,影響的范圍廣,所以對人類的威脅也就最大。
地震是有大小的。地震的大小用震級表示,地震越強,震級越大。按震級大小可把地震劃分為以下幾類:
地震震級分為弱震、有感地震、破壞型地震、嚴重破壞型地震。
弱震:一般指3級以下地震,這種地震通常人們感覺不到,只有儀器才能記錄得到。
有感地震:一般指3級以上、5級以下地震,這類地震人們能感覺得到,但一般不會造成破壞。全球每年大約發生3級以上地震5萬余次。
破壞型地震:一般指5級以上、能夠對地表及其建築設施造成破壞的地震。全球平均每年大約發生5級以上地震1000次左右。
嚴重破壞型地震:指7級以上地震。全球每年要發生這樣的地震10到20次,不過大多數發生在海洋和荒蕪人煙的地方。
震級每相差一級,它們的能量相差30多倍,也就是說,一個7級地震相當於將近1000個5級地震所產生的能力。
地震發生時,會產生地震波,人們感覺到的振動是由於地震波傳播造成的。
地震時,往往是先感到上下顛動,然後左右搖晃。這是由於地震波的特性引起的。地震波主要由縱波、橫波等組成,縱波傳播速度快,但比較弱,使人有上下顛簸的感覺;橫波傳播速度略慢,但比較強,能造成巨大的搖晃,給地表建築帶來嚴重破壞。
地震的破壞程度,除跟震級的大小有關外,還與震源深度、震中距、地震波的傳播等因素有關。我們把衡量地震的破壞程度,用烈度表示。一般來講,一次地震發生後,震中區的破壞最嚴重,烈度最高。從震中向四周擴散,烈度逐漸減小。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可以劃分出不同的烈度區。
地震時,地球內部發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地面上正對著震源的那個點叫震中。震源到震中的距離叫震源深度。地面任意一點到震中的距離叫震中距。
地球上的地震分布並不是均勻的,從世界震中分布圖可以看出,全球地震分布是有一定規律性的,主要分布在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大陸地震帶和海嶺地震帶上。
中國位於歐亞大陸東南部,東臨太平洋,是一個地震災害嚴重的國家。
從我國主要地震帶的分布圖可以知道,我國地震分布很廣,全國約有20多條主要地震帶。
第二部分 地震宏觀前兆現象
地震前自然界出現的與地震孕育有關的現象稱為地震前兆。地震前兆異常有微觀異常和宏觀異常。
微觀異常如地形變、地電磁異常等,主要靠高精度科學儀器探測。
宏觀異常指人們感官能感覺到的異常,主要有地下水異常、動植物異常和地聲、地光等異常。
井水變化
天旱井水冒,反常升降有門道
無雨水變渾,變色變味又難聞
噴氣又發響,翻花冒氣泡
這是地下水中井水的宏觀前兆現象。
當地下水發生冒泡、變渾濁、有異味等現象時,就可能是地震前的異常反映。當然,很多原因都能引起地下水的異常,地下水也可能受到其它環境的影響而變化。
二、動物異常
歷史上很多大地震前,許多動物表現出程度不一的「異常行為」。所以,老百姓把動物稱作觀察地震前兆的「活儀器」。
老百姓把這些異常編成諺語:
騾馬牛驢不進圈,掙脫韁繩往外逃
豬不吃食狗狂叫,兔子豎耳蹦又跳
鴨不下水雞上樹,鴿子驚飛不回巢
冬眠麻蛇早出洞,老鼠成群滿街跑
泥鰍螞蝗上下竄,魚浮水面又打旋
晴蜓結隊遷飛去,蜜蜂驚巢螫人畜
引起動物反常的因素也很多,所以動物有反常表現不一定就是地震前兆。
三、地光和地聲
地光是指大地震時人們看到的天空發光的現象,地光的顏色除了藍白色也有其它顏色的。一般情況下,小地震不易引起地光現象,地光的來臨,往往預示著大震很快就要發生了,1975年我國遼寧海城和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前,地光現象非常突出。如果此時能夠迅速果斷地採取一些避震措施,是有可能躲開地震災害的。
在地震前數分鍾、數小時,往往有聲響自地下深處傳來,人們稱之為「地聲」。據調查,唐山地震前,在沒入睡的居民中,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聽到了地聲。這些地聲比較低沉,忽高忽低,與平日城市雜訊全然不同。
第三部分 識別和杜絕地震謠言
由於地震巨大的災害性,容易使人們對地震產生恐慌心理,這時地震謠言就出現了,並很快地傳播開來。地震謠言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它不僅有可能打擾我們的學習、生產和生活,而且可能擾亂社會安定秩序。
怎樣識別地震謠言呢?
謠言往往有以下特點:
1、「預報」的地震震級很大,發震時間、地震很具體,如「某某市」、「幾月幾日」要發生地震。
2、說外國人、某專家或某地震機構作了預報。
3、帶有封建迷信色彩或伴有離奇傳說的預報。
地震謠言之所以有市場是因為:地震預報是個世界性的科學難題,目前還處於探索階段。
我國地震預報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曾成功預報出遼寧海城等地震。但目前我們只能對某些類型的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預報,還不能預報所有的地震。特別是臨震預報,遠遠不能做到像天氣預報那樣准確。
我國發布地震預報的許可權在政府,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都無權發布地震預報消息。《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第十六條規定:國家對地震預報實行統一發布制度。
因此,地震消息傳來時,千條萬條,千萬記住最基本的一條;地震預報消息,只聽政府的。
對待地震謠言,我們要做到「不相信、不傳播、及時報告」。
第四部分 地震來了怎麼辦
我們都知道,地震同刮風、下雨、雷電一樣,是一種自然現象、一種客觀規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對地震災害的預防和應對方法也在不斷增強。
一旦真的遇到了地震,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不能驚慌,不要盲動。根據感覺判斷地震是大、是小,是近震,還是遠震。一般近震是先上下顛動,後左右晃動,而遠震是只有前後左右的晃動感。如果是小震或者遠震,我們現在居住的房屋基本都具備抗震能力,大可不必慌亂。
其次,要採取正確的躲避地震方法。
在不同的地方,避震方法有所不同,下面我們講講在學校、家裡和公共場所如何躲避地震。
在學校怎樣避震:
安全提示:1、一切行動聽從老師的指揮;
2、同學之間要互相照顧,大同學要照顧小同學;
3、在課桌下避震,有順序地撤離,千萬不要擁擠。
假設我們正在教室里上課,突然發生地震了,該怎麼辦?
首先,我們要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頭部躲進課桌下,講台旁,絕不要亂跑。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
地震停止後,應當馬上在老師指揮下有順序地撤離,撤離時把書包頂在頭上,前後同學要保持一定距離。特別在教室門口、樓梯間等狹促地方,一定要放慢速度,發現有摔倒的同學要相互幫助,並及時通知後面的同學以免發生擁擠。
跑到室外後,一定要躲在盡量空曠開闊的地方,周圍和頭頂沒有易掉落物的地方。
如果我們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千萬不要因忘拿某些東西回到教室去。
在家怎樣避震:
安全提示:1、先躲後跑,不要先跑;
2、往牢固地方躲(床下、開間小的地方,有支撐的地方;)
3、來得及的話先開門,關煤氣、電源等。
避震時,要根據地震時你所處的位置,就近躲避,震動停止後再撤到安全地方。要躲在結實、不易傾倒、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或它的旁邊,如:桌、床等,也可以趕快跑到開間較小、有支撐的房間去,如:廚房、衛生間等。
如果來得及,要先打開門,以保證通道暢通;關閉煤氣開關、電閘。
在避震時,要爬下,使身體重心降到最低,臉朝下,不要壓住口鼻,同時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也可以蹲下或坐下,盡量把身體捲曲起來。要注意保護頭部和頸部,用手護住頭部和後頸,有可能時,用身邊的物品頂在頭上,閉上眼睛,防止異物傷害。
三、在公共場所如何避震:
安全提示:1、聽從工作人員指揮
2、不要急於湧向出口,保持跟前面人的距離;
3、如果遇到擁擠,解開領扣,雙手交叉胸前,護住胸口。
大震發生後,如果附近有應急避難場所,要在大人的引導下趕赴避難場所。
地震應急避難場所一般依託公園、綠地、操場、廣場建設,裡面具備突發應急事件應急的基本功能。比如,應急指揮、應急物資發放、應急棚宿、應急廁所等。
地震發生後,還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不要急於擁向樓梯口,容易造成擠踏。
不要隨便點燈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
不要急於打電話,以免線路擁擠,影響救災指揮通訊。
第五部分:地震的自救互救
當災害來臨時,我們不僅要掌握災害基本知識,更要懂得自救的基本技能,了解自救、互救的基本措施。據統計,唐山大地震時,被壓埋的人數為57萬人,通過自救、互救脫險的人數達45萬人左右。一般來說大地震後半小時內救出的被埋人員生存率達99%,由此可見,自救是減少傷亡的主要措施之一。下面我們來簡單學習關於自救和互救的知識:
一、自救:
它要求被埋壓人員
(1)有堅定的生存毅力,消除恐懼心理。
(2)不能脫險時,應設法將手腳掙脫出來,捂住口鼻,防止煙塵窒息。
(3)保持頭腦清醒,不可大聲呼救,用石塊或鐵具等敲擊物體來與外界聯系,保存體力。
唐山大地震中,有許多許多少年兒童被埋壓,但他們憑借自己的智慧和頑強的意志,堅持挺住,臨危不亂,化險為夷,終被營救,保住了性命。
二、 互救
救人的主要方法有:
挖掘被埋壓人員應保持支撐物,以防進一步倒塌傷人;、
使傷者先暴露頭部,清除其口鼻內異物,保持呼吸暢通,如窒息,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被壓者不能自行爬出時,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進一步受傷;脊椎損傷者,搬運時,應用門板或硬擔架;
當發現一時無法救出的存活者時,應立下標記,以待救援。

⑷ 地震科普宣教基地是人文旅遊資源嗎

加大防震減災宣傳力度,完善各級宣傳網路,建立地震科普示範學校、地震科普教育基地,以點帶面,發揮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的作用,宣傳普及防震減災知識,從而增強全民的防震減災意識,提高公民在地震災害中自救、互救的能力。

⑸ 地震的自救常識和地震的相關知識,用什麼方式宣傳比較新穎

做副棋,像大富豪一樣,把問題印棋盤上,答案發卡片牌在手裡,小孩玩幾次就記住了。

⑹ "地震來了怎麼辦"健康知識講座簡報

在學校,地震來了的話,我們可以躲避在課桌下、講台旁,靠近門的學生可以迅速跑到門外,中間及後排的同學盡快躲到課桌下,用書包護住頭部;靠牆同學緊靠牆根。遠離外牆、門窗,不要使用電梯,不能跳樓。
步驟閱讀
2
在野外,地震來了的話,我們可以到到開闊平坦地避震,要盡量避開建築物、高大樹木以及山坡、河溝等地,以防滾石、泥石流、滑坡等。室外情況復雜,震時要注意觀察,選擇恰當的方法避險,避免意外傷亡。
3
在公共場所,地震來了的話,不能跑進建築物中避險,應避開廣告牌、變壓器等危險物。盡可能作好自我防禦的准備,要鎮靜,應該迅速離開電線桿和圍牆,跑向比較開闊的地區躲避。
4
地震來了的話,我們應該保持鎮靜,及時判別震動狀況,切忌亂逃生。平時要熟悉地震知識,參加地震科普宣傳活動,掌握基本的地震防禦方法,震前震後都不要聽信和傳播謠言

⑺ 地震拉動演練宣傳橫幅標語

2、加強地震安全,共建美好家園
3、安全防震,幸福安康!
4、人人是防震主人,天天是防震之時!
5、地震天災不可怕,抗震設防是關鍵!
6、依法防震減災是全社會的共同義務
7、盡管無法阻止地震發生,但可盡量減輕震災損失!
8、震前動物有前兆,發現異常要報告!
9、堅持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防震減災工作方針
10、防震減災,功在當代,利澤千秋!
11、加強地震應急演練,提高抗震救災能力!
12、掌握地震自救常識,保護生命財產安全!
13、建房要抗震,依法保平安!
14、貫徹落實防震減災法律法規,依法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15、依法保護地震監測設施,保障監測預報順利進行!
16、增強防震減災意識,提高防震減災能力
17、普及防震減災知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18、以人為本,科學減災,不斷增強地震災害的綜合防禦能力
19、依法行政,強化管理,切實加強建設工程的抗震減災意識
20、居安思危群測群防,未雨綢繆抗震設防!

⑻ 為什麼要搞好地震知識的普及和宣傳工作

地震,地震預報及其防災減災具有強烈的社會性,而當前對地震這種現象在社會輿論中常常是神秘而模糊的。目前在科學技術上尚不能准確預報地震的情況下,公眾尚很難理解地震預報的艱巨性、復雜性,往往將震後總結誤認為震前預報或將內部爭論意見流傳到社會上去引起社會混亂;絕大多數公眾或部分領導部門尚不知道震前、震時自己應該做些什麼才能對防震減災作出貢獻。而目前有關地震書刊大多都是專業性很強、公眾很難理解的專家語言和概念。因此,要想使社會各階層、每個社會成員都能自覺地對地震、地震預報和避震減災採取正確的社會行動,就必須大力搞好地震知識的普及與宣傳工作,以使掌握了地震知識的民眾,及時識別宏觀異常並及時報告;增強地震監測能力和抗禦地震的自覺性;同時由於有了地震知識,可使廣大民眾增強對地震謠言、誤傳的識別和抵制能力,大大地減少無震損失;另一方面,地震知識的普及與宣傳可以使各級領導者既懂得地震災害的嚴重性,又掌握一定的地震對策知識,這樣就能在震前從思想上、組織上和物質上均有所准備,震後能迅速實施救災對策,減輕損失。地震知識的普及與宣傳還可以吸引社會上致力於人類公益事業發展的有志之士投身於地震行列,促進地震科技發展。因此,地震知識的普及與宣傳是一項帶有戰略性的、經常性的工作,搞好這項工作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

閱讀全文

與地震知識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語培訓的電話銷售方案 瀏覽:260
足球教師師資培訓方案 瀏覽:296
法國國慶促銷活動 瀏覽:563
酒水父親節促銷活動 瀏覽:841
華為的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297
女人節促銷活動 瀏覽:656
區域市場推廣方案 瀏覽:364
佛山市天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764
徒步走活動方案策劃 瀏覽:619
施工策劃方案範文 瀏覽:955
農發項目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616
電子商務與區塊鏈 瀏覽:507
店鋪網路營銷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208
銀行進校園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197
一套表培訓工作的方案 瀏覽:372
電子商務系統構建方法 瀏覽:267
2018年村級財務培訓方案 瀏覽:977
廣東省推廣使用led照明產品實施方案 瀏覽:779
論電子商務對經濟的影響論文 瀏覽:866
王老吉涼茶營銷方案 瀏覽: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