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教你如何寫簡訊
新的憧景和希望,迎來了充滿生機、欣欣向榮的2009。《體育簡訊》已走過了一周年的歷程。一年來,在各級領導的支持和重視下,經過廣大信息工作者的辛勤努力,為宣傳烏蘭察布市的體育事業,加強體育部門上下間的信息溝通做出了積極貢獻。但是,我們也應看到在信息報送的數量、質量、時效性和創辦的形式等方面存在不足,這就需要我們下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明確職責,力求做到信息報送工作短、頻、快,使全市體育工作的各種信息能夠迅速傳遞到各級領導機關和相關部門,讓信息為體育事業的發展發揮更大作用,真誠的希望各級領導、各界朋友們提供寶貴意見、建議,指導、幫助我們共同辦好《體育簡訊》。
回首過去,我們豪情滿懷;展望未來,我們任重道遠。新的一年,我們將一如既往,充分藉助媒體平台及社會各界給予我們的幫助和支持,加強溝通與協作,為廣大體育工作者提供更加及時、有效的信息服務。夢想不斷延伸,腳步依舊執著,在新的一年裡,讓我們一同播撒新的希望,乘著和煦的春風,朝著燦爛的前景,奔騰捷進!
本年度檢查抽調旗縣市區體育部門人員參與,以相互學習,交流經驗為目的.
⑵ 想拍個宣傳片有什麼推薦的公司團隊么
影視拍攝和製作專題片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項目,准備從生產通過以下步驟來支付完成片,一般去:
准備
- 首先生產准備理事會(PPM會議) 。在PPM中,電影製作公司的總體方向將拍攝的深入與客戶交流,提出建議。作為生產後,基於該試驗片。
腳本說明:客戶長故事片,規格,交貨表日,任務和達成的協議對公司生產,書面說明的形成,必要時幫助理解電影的創作背景,目標受眾,創意起源和表演風格,等等。本公司將根據於一段有限的時間,以確定上述報價,生產安排提供的信息。
發售。製作公司提供的報價大致方案。
准備拍攝前:製作會產生劇本,音樂,布景,和其他相關行為試聽專題片拍攝的所有準備工作全部細節。
二產將准備:經過再次蠢蠢欲動准備會議的第一部分未能證實,新的製作公司將為客戶確認報告的編製程序。
最後的准備工作將作出:這是最後的准備工作會提出,為了不影響整個拍片計劃的進行,未能確認客戶和公司各方面要齊心協力,談判可以執行,直到雙方確認後試行,作為平板電腦的基礎的解決方案。拍攝前
最後檢查:在進入正式拍攝之前,拍攝,製作公司專業生產各生產商是誰,最終確定本次會議的細節進行最後的確認准備和檢查,以確保完全按照計劃進行的專題片成功實施。
前期拍攝
拍攝:在計劃的時間和地點按照拍攝腳本拍攝的攝制組拍攝。
後期製作
- 首先切:首次降息,也被稱為粗剪。導演按照劇本順序拍攝的畫面進行編輯,編輯成一個沒有視覺特效,旁白和音樂是沒有初始版本。
細切:在客戶認可進入精剪階段之後的首次下調,客戶將根據中提出了特殊效果的部分先切後的意見,如三維合成的基礎上, 。
錄音合成:評論,會在工作室完成,根據屏幕上的位置,合成配音,旁白,對話,特效都經過精心處理。
原聲:根據可選的敘述,對話,音效,音樂的圖片,以達到最佳的總體效果最合適的。
壓力板,橫梁:客戶認可的電影結束後,在製作成* VCD或DVD光碟的合同的形式,傳遞到客戶端。
⑶ 2019年10月31日美聯儲宣傳降息,降了幾個基準點
2019年10月31日,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宣布降息25個基點,將基準利率范圍下調至1.50%-1.75%,為年內第三次降息,符合市場預期。
⑷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委員會五屆二次全委會以來工作情況的報告
王 澤 九
( 2007 年 2 月 12 日)
各位委員:
現將五屆二次會議以來的主要工作匯報如下:
一、關於第九次頒獎工作
第九次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頒獎大會,於 2006 年 4 月 3 日與全國地質工作會議一起在北京隆重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出席頒獎儀式,並為獲獎者一一頒獎,會前還接見了獲獎者,並與獲獎者合影留念。會議由國務院副秘書長張平主持,國土資源部部長、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委員會主任孫文盛宣讀了頒獎決定。出席會議的有國土資源部全體黨組成員和來自各省 ( 自治區、直轄市) 政府及國土資源部門、中央及國務院有關部門、有關地勘單位和企業負責人和地學界在京的部分兩院院士,以及專家學者代表等 500 餘人。
曾培炎副總理發表了重要講話,首先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獲獎的同志們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全國地質工作者表示誠摯的問候。在傳達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關於地質工作的六點批示後,曾培炎副總理特別強調地質工作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行性工作,加強地質工作是緩解資源瓶頸制約、提高國內資源供給能力的重要舉措,對保障人民生活、保護生存環境、支持城鄉建設,以及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提高國際競爭力都具有重要意義。他希望廣大地質工作者進一步弘揚優良傳統,發揚李四光熱愛祖國、追求真理、開拓創新、無私奉獻的精神,再創地質工作新的輝煌。
會議印發了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第九次獲獎者簡介,扼要介紹了 16 位獲獎者的簡況及主要科技成就與貢獻; 同時,還向與會者發送了 《第八次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得者主要科學技術成就與貢獻》一書,以資宣傳和擴大影響。
二、關於 《章程》的修訂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章程》已經 4 次修改、完善。2005 年 9月五屆二次全委會議根據國務院頒布的 《基金會管理條例》精神要求再一次進行修改,其主要修改內容是把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章程》和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基金會章程》兩者區別開來,使其更加符合 《基金會管理條例》的基本要求 ( 見新章程) 。
三、關於基金會登記工作
國務院 2004 年頒布的 《基金會管理條例》指出: 「為了規范基金會的組織和活動,維護基金會、捐贈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力量參與公益事業」,加強管理,要求 「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捐贈的財產,以從事公益事業為目的」所形成的基金會,必須向民政部門登記,取得合法地位,才能有序地開展工作。為登記,我們做了以下工作。
1.准備工作
第一,在認真學習 《基金會管理條例》的基礎上,以民政部提供的 《基金會章程範本》為藍本,制定了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基金會章程》共七章 54 條,明確了基金會的性質、宗旨、組織機構、業務范圍、基金額度、財產管理等。
第二,組建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基金會理事會,在與地質行業各有關部門充分協商的基礎上,組建了以孫文盛主任兼理事會名譽理事長,陳毓川院士為理事長,孫樞院士、劉寶和副總經理、李干生副總工程師等為副理事長,王澤九研究員為秘書長和各部門推薦的代表共 15 人組成理事會。
第三,組建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基金監事會。經與有關各部門協商,組建了以本獎委員會副主任壽嘉華為主任、中石油趙政璋、中石化張洪年、中海油劉旭、國土資源部西安地礦所王香萍為監事的監事會。
以上三項工作已經五屆二次全委會通過,並於 2005 年 1 月11 日經國土資源部批准,待 2000 萬元基金 ( 驗資款) 籌齊後,即可報民政部辦理登記手續。
2.籌措驗資情況
《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 「全國性非公募基金會登記時,必須提供2000 萬元基金本金供審核驗資。」我們從准備登記工作開始,便為籌措 2000 萬元驗資款而努力。
第一,追要基金本金。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先後 4 次共募集基金本金 1980.09 萬元。從 1996 年起將大部分基金存放到中國科協下屬的中國科技發展基金會,開始存入時只有 80 萬元,到2002 年增加到 2050 萬元 ( 含利息結余滾存) ,資金運作順利,一年簽訂一次協議,到期准時按協議支付回報,年獲回報 ( 利息) 4% ~ 5%。到 2003 年底,共獲得 324.6 余萬元 ( 利息) 。2004 年國務院 《基金會管理條例》 公布後,中國科技發展基金會根據國務院 《基金會管理條例》進行清理整頓,並召開了中國科技發展基金會第三屆理事會第七次擴大會議,會上提出:「基金會從1988 年建立後,由於初期管理不嚴,先後共產生呆壞賬 2530 萬元,要求由中國科協、各專項基金和追回債權三方共同分擔,以彌補其虧損,其中: 中國科協專門拿出 850 萬 ~1000萬元,各專項基金停發一年存款回報和追討債款 300 萬 ~500 萬元。並提出各專項基金可按國務院 《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向民政部申請獨立法人或繼續留在基金會,來去自由。」對此,我們及時向中國科技發展基金會,闡述了我們不能完全接受這一「決定」的理由和意見,並要求盡快退還我們本金,以便按國務院 《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申請成立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基金會」。經過兩年多的不懈努力,到2006 年底,先後5 次共退還基金 1070 萬元,尚有 980 萬元仍在中國科技發展基金會待退。
第二,籌措資金爭取早日辦理登記。為了合法、有序地開展工作,盡早獲得法人資格,合法運作資金,使其依法增加效益,我們參照其他基金會的做法,在有關單位的支持下,積極籌措了近 1000 萬元資金,於 2006 年 10 月初將 2000 萬元驗資款轉入民政部指定的銀行賬戶,供其驗資。
3.辦理登記審批手續
自 2005 年 1 月 20 日經國土資源部批准報民政部申請登記,到 2006 年 10 月 9 日完成 2000 萬元基金驗資款的籌措後,民政部正式受理。2006 年 10 月底,民政部審查通過,隨即上報國務院審批。2007 年 1 月 18 日獲悉國務院兩位副總理已批示,1 月25 日民政部通知我們國務院批件已到民政部,由民政部按程序辦理各種批復手續。
四、基金收支情況
1.集資收入
從 1986 年籌建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開始,到 2004 年,先後募集資金 4 次,共募集 1980.09 萬元。其中:
1989 年以前集資 65.9 萬元;
1997 年第二屆委員會進行第二次集資 130 萬元;
1999 年第三屆委員會進行第三次集資 761 萬元;
2001 年第四屆委員會進行第四次集資 1024 萬元。
2.利息收入,共計 490.1 萬元
( 1) 1989 ~ 1996 年,本金存入銀行獲利息 58.82 余萬元。
( 2) 1997 ~ 2004 年,銀行降息,為了保證獎金強度和基金本金安全,經委員會討論決定,存入中國科協發展基金會代為運作; 獲息 324.6 余萬元。
( 3) 2005 ~2006 年,國務院頒布《基金會管理條例》後,中國科技發展基金進行清理整頓,並自 2005 年開始退還各專項基金的基金款,辦公室將中國科技發展基金會陸續退還的部分本金,按《基金會管理條例》開始獨立運作,至2006 年底共獲回報106.68 余萬元。
3.費用支出
( 1) 獎金: 頒獎 9 次,其中 126 人獲獎金,計支出 207.2 萬元。
( 2) 製作費: 獎章、證書先後 3 次,共支出 9.5 萬元。
( 3) 出版費: 出版 「獲獎者成就」文集共 9 集 28.3 萬元。
( 4) 評獎活動: 包括初評、專家評、委員會終評及頒獎,共支出 34.8 萬元。
( 5) 頒獎會: 15.8 萬元。
( 6) 辦公等行政開支,包括辦公用品、勞務費、差旅費共支出 26.76 萬元。
以上總計支出 322.36 萬元。
4.現有存款
現有存款為前述總收入減掉總支出,到 2006 年底,即現有存款共 2148.4 余萬元,其中:
第一筆 980 萬元,仍在中國科協發展基金會;
第二筆 850 萬元,用於向民政部登記驗資;
第三筆 300 萬元,投資 100 萬,合同借款 200 萬;
第四筆約 18.94 余萬元,作為流動資金存入工商銀行。
五、2007 年幾項主要工作
1.2007 年是第十次李四光地質科學獎評獎年,評獎活動是本年度工作的重點
( 1) 於 2007 年 1 月底前布置評獎工作。已召開各部門聯絡員會議,同時在網上和報紙上發布評獎通知。
( 2) 組織好申報、提名和推薦工作。該項工作通過聯絡員會議,已布置由地質工作各主管部門負責。辦公室負責隨時解決申報中的問題,同時加強與各部門聯絡員的聯系,協助做好各部門的推薦工作,並要求各部門將推薦材料於 6 月底前報送到李四光地質科學獎辦公室,過期不予受理。
( 3) 把好申報材料初審關,向專家組及委員會提供必要的評審材料。
( 4) 7 月 ~ 8 月中旬,組織專家評審,搞好初評工作。
( 5) 9 月,委員會召開五屆四次會議進行終評,完成評獎決定。
( 6) 暫定於 10 月 26 日李四光誕辰日召開第十次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頒獎大會,進行頒獎。
2.編輯出版第九次獲獎者成就文集
2007 年 4 月底拿出初稿,5 月初送交出版社,9 月中旬正式出版,提供第十次頒獎大會交流。
3.繼續向科協基金會討回本金
爭取盡早收回存放的 980 萬元本金,並盡力要回 2004 年至今的應得回報。
4.搞好基金會建設
( 1) 按章程要求建立完善基金會理事會和監事會有關制度。
( 2) 法人證書待民政部批准後及時召開基金會的理事會、監事會並制定相關制度。
( 3) 運作好資金,爭取有較大收益。
( 4) 按照國務院 《基金會管理條例》的規定,開展新一輪捐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