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夏季怎樣預防中暑
飲水方面
首先應注意補充水分。夏季人體水分揮發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時身體已是缺水狀態。另外,身體中的一些微量元素會隨著水分的蒸發被帶走,應適當喝一些鹽水。
食物方面
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如魚、肉、蛋、奶和豆類;另外,還應多吃能預防中暑的新鮮蔬果,如西紅柿、西瓜、苦瓜等。大量吃冷飲容易中暑,因為人體局部的溫度突然降低會影響到各系統功能的正常運行。
外出方面
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戴遮陽帽、戴太陽鏡、塗抹防曬霜,帶上充足的水。此外,防暑降溫葯品,如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氣水等一定要備在身邊。外出時的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少穿化纖類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
睡眠方面
高溫天氣體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有助預防中暑。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Ⅱ 夏季怎麼預防中暑熱健康教育講座
一、中暑類型:
一是先兆中暑,表現為大量出汗、頭暈、胸悶、惡心、四肢無力等症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如能及時離開高熱環境,經短時間休息後症狀即可消失。二是輕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狀,同時伴有嘔吐、皮膚濕冷、血壓下降等症狀。輕度中暑者經治療後,一般4-5小時內可恢復正常。三是重度中暑,大多數情況是在高溫環境中突然昏迷。
二、中暑的預防
高溫時段,老、弱、病、婦幼人群在戶外工作或活動時,要避免長時間在陽光下曝曬,同時採取防曬措施:
1、飲水:注意補充水分,不能等渴了再喝水。
2、食物: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如魚、肉、蛋、奶和豆類;應多吃能預防中暑的新鮮蔬果,如西紅柿、西瓜、苦瓜等。大量吃冷飲容易中暑,因為人體局部的溫度突然降低會影響到各系統功能的正常運行。
3、外出:出門戴遮陽帽、戴太陽鏡、塗抹防曬霜,帶上充足的水。備好防暑降溫葯品,如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氣水。外出時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少穿化纖類的衣服。駕車出行,離開停車場時切勿將兒童和寵物留在車內。
4、睡眠:睡眠充足,有助預防中暑。睡眠時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5、注意事項:高溫時應減少戶外鍛煉;及時觀察嬰幼兒、65歲以上的老年人、患有精神疾病、以及心臟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病的人群中暑徵兆。
三、戶外作業人群高溫防護
1、對高溫作業工人應做入暑前的健康檢查。凡有心、肺、血管器質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壓、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活動性肺結核、肝臟疾病、腎臟病、肥胖病、貧血及急性傳染病後身體衰弱、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者,均不宜從事高溫作業。
2、在高溫作業場所和夏季露天作業,避開正午時段的高溫作業,加強輪換作業,減輕勞動強度,搭建遮陽棚為工人遮陰,供給涼茶、綠豆湯等防暑飲品、含鹽濃度0.1%-0.3%含鹽飲料;勞動和運動大量出汗後,不宜大量飲用白開水,不宜過量飲酒,午睡時間不宜過長。工作回來後,不易立即吹電扇、洗冷水澡;不宜佩戴金屬首飾,引發接觸性皮炎;用寬邊草帽和白色寬大的服裝;對輻射強度較大的高溫作業工人,應供給耐燃、導熱系數較小的白色工作服。
四、中暑後救治措施?
出現中暑症狀,應立即停下正在做的事情,找一個陰涼處坐下休息;同時補充水分,小口慢飲。解開領口扣子、領帶等,保持身體周圍通風,並塗抹或服用解暑葯物;若休息一段時間後,症狀不減反增,應及時就醫。
周圍有人發生中暑症狀,應當立即將病人移到陰涼處,保持周圍通風;解開衣扣散熱;服用解暑葯物。
五、預防中暑保健飲食
1、五大食品戰高溫:一是哈密瓜;二是葡萄、香蕉、番茄、柑橘等漿果種類;三是菠菜;四是紅辣椒、大蒜和生薑;五是運動型飲料。
2、預防中暑保健飲食:一是多喝湯。如山楂湯、綠豆酸梅湯、金銀花湯、西瓜翠衣湯等;二是多飲茶;三是多吃粥。如綠豆粥、金銀花粥、薄荷粥、蓮子粥、荷葉粥、蓮藕粥等;四是多吃青菜。如各種豆類、瓜類、小白菜、香菜等。既可以涼拌生吃,也可放少許瘦肉絲炒熟吃;五是多吃瓜果。西瓜、香瓜、黃瓜、獼猴桃等可清暑解渴。
Ⅲ 夏天如何預防中暑
中暑是人體在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機體體溫調節出現障礙,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及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症狀的總稱,是熱平衡機能紊亂而發生的一種急症。
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10時至16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塗抹防曬霜。
還要准備充足的水和飲料。
此外,在炎熱的夏季,防暑降溫葯品,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等一定要備在身邊,以防應急之用。
外出時的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盡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
別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
另外,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
夏天的時令蔬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
另外,乳製品即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
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Ⅳ 夏天如何預防中暑
中午不要出門,睡1小時午覺;如太陽大時出門,一定要戴帽子,否則因大腦缺血導致中暑。睡覺蓋個薄被,少開空調,如果不小心中暑,打噴嚏、流鼻涕,可吃中成葯藿香正氣丸[比藿香正氣水效果好].每次2丸,多喝水,多吃幾次,好好休息,不要吃生冷飲食!
Ⅳ 夏天怎麼預防中暑
你好!首先祝你身體健康、青春常駐!
1、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10點至16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塗抹防曬霜;准備充足的水和飲料。此外,在炎熱的夏季,防暑降溫葯品,如十滴水、龍虎人丹、風油精等一定要備在身邊,以防應急之用。外出時的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盡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
2、別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另外,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
3、飲食
夏天的食的蔬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另外,乳製品既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其次,不能避免在高溫環境中工作的人,應適當補充含有鉀、鎂等元素的飲料。
4、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 綿延千里8
。
Ⅵ 夏季如何防中暑
中暑的主要原因是氣溫過高,因此,在炎熱的夏天長時間行走或進行較劇烈的體育運動時,都可能發生中暑。而在氣溫高、通風不良、身體疲勞、有病、飲水過少和頭部缺乏保護而直接受到日光照射等情況下,中暑就更容易發生。
中暑的症狀一般為:熱射病型體溫略有升高、頭昏頭痛、煩躁心慌、全身無力、口渴舌干、惡心、大量出汗,這些都是中暑先兆,若未及時採取措施,則出現高熱、顏面潮紅、皮膚灼熱、無汗、嘔吐、流鼻血、步態不穩,甚至昏倒;循環衰竭型表現為面色蒼白、皮膚冷濕、脈搏細弱、血壓下降、神志恍惚甚至昏迷;熱痙攣型表現為體溫可能不高、腹部及四肢肌肉痙攣、疼痛難忍;日射病型出現頭暈眼花、劇烈頭痛、惡心嘔吐、煩躁不安或昏睡、脈搏細弱,一般情況下無體溫升高。
當有中暑先兆時,應將患者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喝些清涼飲料很快就會恢復。高熱的病人,應首先脫離炎熱環境,安靜仰卧,頭部墊高,松解衣領,扇風,頭部作冷敷,用50%的酒精或白酒擦身,少量多次地給予冷的淡鹽開水或清涼飲料。如出現昏迷,可刺激人中或給氨水聞嗅,並在四肢作重推摩和揉捏。對較重的病人,特別是昏迷的,一方面進行急救,一方面迅速准備送醫院治療。
中暑是可以預防的,如平時堅持在較熱的環境中鍛煉,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身體的耐受能力。室內運動要注意通風,運動量大的項目,應在早上或傍晚進行。如在早晨劇烈運動,則早餐中應供給足夠的水和鹽,不宜過飽。耐熱能力較差的人,或者當身體疲勞、有病時,夏季不要參加劇烈運動。多喝防暑降溫飲料也是預防中暑的最佳方法之一,以下介紹幾種降溫飲品。
1.山楂湯。將山楂片100克、酸梅50克加3.5千克水煮爛,放入白菊花100克燒開後撈出,然後放入適量白糖,涼後即可飲用。
2.冰鎮西瓜露。將西瓜去皮、去子,瓜瓤切成方丁,連汁倒入盆內冰鎮。然後用適量冰糖、白糖加水煮開,撇去浮沫,置於冰箱內。食用時將西瓜丁倒入冰鎮糖水中即可。
3.綠豆酸梅湯。將綠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爛,加適量白糖,涼後即成。
4.荷葉涼茶。將鮮荷葉半張撕成小片,與白術10克,藿香、甘草各6克共煮20分鍾,加入適量白糖,涼後可飲。
Ⅶ 夏天怎樣預防中暑
中暑以後怎麼辦?
發現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輕症中暑表現時,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離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並多飲用一些含鹽分的清涼飲料。還可以在額部、顳部塗抹清涼油、風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葯。如果出現血壓降低、虛脫時應立即平卧,及時上醫院靜脈滴注鹽水。
對於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從高溫環境中轉移至陰涼通風處外,還應該迅速將其送至醫院,同時採取綜合措施進行救治。
防護
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10點至16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塗抹防曬霜;准備充足的水和飲料。此外,在炎熱的夏季,防暑降溫葯品,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等一定要備在身邊,以防應急之用。外出時的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盡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
別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另外,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
夏天的時令蔬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另外,乳製品即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
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散熱功能不足或障礙引起的危險的高熱
在症狀突發前,有時先有頭痛,頭暈和乏力.通常出汗減少.皮膚灼熱,發紅,常乾燥.脈率迅速加快,可達160~180次/分;呼吸通常加快,但血壓很少受影響.短暫的定向障礙後,出現神志喪失和抽搐.體溫迅速上升至40~41℃,引起著火樣感覺.死亡前可有循環虛脫.經數小時極高體溫後,存活者可有永久性腦損害.
暴露於高溫環境,突然發生的皮膚灼熱,乾燥,發紅伴體溫>40℃,脈速及神志錯亂或神志不清者,一般很易將中暑與食物,化學或葯物中毒區別.必須排除急性感染(如敗血症,腦膜炎)和中毒性休克.任何可能促發中暑的葯物均應考慮到.
中暑是一種威脅生命的急診病,若不給予迅速有力的治療,可引起抽搐和死亡,永久性腦損害或腎臟衰竭.核心體溫(core temperature)達41℃是預後嚴重的體征;體溫若再略為升高一點則常可致死.老年,衰弱和酒精中毒可加重預後.
應立即採取強力措施.若遠離醫院,應將病人脫離高溫環境,用濕床單或濕衣服包裹病人並給強力風扇,以增加蒸發散熱.在等待轉運期間,可將病人浸泡於湖泊或河流,或甚至用雪或冰冷卻,也是一種好辦法.若病人出現發抖,應減緩冷卻過程,因為發抖可增加核心體溫(警告:應每10分鍾測1次體溫,不允許體溫降至38.3℃,以免繼續降溫而導致低體溫).在醫院里,應連續監測核心體溫以保證其穩定性.避免使用興奮劑和鎮靜劑,包括嗎啡;若抽搐不能控制,可靜脈注射地西泮和巴比妥鹽.應經常測定電解質以指導靜脈補液.嚴重中暑後,最好卧床休息數日,數周內體溫仍可有波動.
Ⅷ 夏季怎麼預防中暑呢
常見消暑飲食方法
1.綠豆湯綠豆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消暑、利尿消種、潤喉止渴及明目降壓之功效,對於中暑、咽喉炎、瘡癤等有較好療效。因此,綠豆常被民間用來當作消暑的食品。但綠豆性寒,低血壓患者及正逢經期的女性不宜食用。
2.西瓜西瓜果肉有清熱解暑、解煩渴、利小便、解酒毒等功效,用來治一切熱症、暑熱煩渴、小便不利、咽喉疼痛、口腔發炎。西瓜是最自然的天然飲料,而且營養豐富,對人體益處多多,但西瓜優點雖然很多,但若大量或長期食用,其副作用也不可輕忽。
3.鮮藕汁鮮藕汁能清熱解煩,解渴止嘔,若將鮮藕洗凈切片,加適量糖,煎湯代茶飲,可以去熱消暑,可謂避暑良方。食用蓮藕時,要挑選外皮呈黃褐色,肉肥厚而白,如果發黑,有異味,則不宜食用。
4.苦瓜汁苦瓜味苦、性寒,清暑滌熱,明目,可解毒。此外,它的營養價值甚高,維生素C含量豐富,還可以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保護心血管,多吃有助降血壓及血膽固醇。若苦瓜汁冰過後,更是消暑聖品,若真的怕苦者可加點蜜糖調味。但需注意苦瓜性寒,虛寒體弱者,食用要謹慎。
5.冬瓜茶據《本草綱目》記載,冬瓜味甘性涼,有利尿消腫、清熱解毒、清胃降火等功效,很適合在夏季「清補」,對愛美的瘦身族而言,是夏日減肥的良品,有些人的皮膚在夏天容易長小粉刺,每天喝一碗冬瓜粥,可預防夏日皮膚作怪。自己在家可購買新鮮冬瓜洗凈去籽後,連皮切塊加水燉煮至軟爛,可直接飲用,也可用果汁機打成泥後過濾,再加上少許的糖,就是原汁原味又不會發胖的冬瓜茶。
Ⅸ 夏季怎樣預防中暑
你好,夏季預防中暑主要遵循三要三不要
三要:
要多喝水
在高溫天氣,不論是否運動,都應增加液體的攝入。如果需要在高溫環境下進行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的,至少每小時喝2-4杯涼水(500~1000ml)。對於暴露在烈日下的工作人員,由於汗液的大量排出,可以通過飲用鹽開水或含有鉀、鎂等微量元素的運動型飲料補充鹽分和礦物質。
要清淡飲食、充足休息
高溫天氣下,飲食應盡量清淡,多吃水果蔬菜,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同時保證充足的睡眠。
夏天要養成良好飲食習慣,提供適宜的飲食對預防中暑也同樣重要。高溫環境下,人體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同時對蛋白質和維生素要求也比較高,要常吃些富含優質蛋白質又易於消化的食品,多喝湯,多喝茶,多喝粥,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要在室內避暑適度降溫
在室內可通過空調、電扇降溫;當室內溫度高於35℃,風扇就沒有降溫作用,應考慮使用空調。
三不要:
不要飲用某些飲料
含酒精或高糖飲料會導致身體失去更多體液,不宜飲用;避免飲用冰凍飲料,以免造成胃部痙攣;對於某些需要限制液體攝入量的病人,高溫時的飲水量應遵醫囑。
盡量不要高溫時段外出
室外活動最好避開正午時分,盡量將時間安排在早晨或傍晚,並盡量多在背陰處活動或休息;應當盡量選擇輕薄、寬松及淺色的服裝,佩戴寬檐遮陽帽及太陽鏡,並塗抹防曬霜;外出隨身攜帶防暑降溫葯物,如藿香正氣丸、仁丹、風油精等。
不要忽略身體狀況
如發現自己或周圍的人有中暑症狀,應立即停止活動,有必要應及時就醫;對老、幼、孕婦以及患有慢性基礎病等一些容易受高溫天氣影響的特殊人群,應加強看護。
參考自:網頁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