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冠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內容有哪些
一、堅持科學佩戴口罩
養成隨身攜帶口罩的好習慣。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電梯等密閉空間,前往醫院就診、有發熱或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從事醫療衛生、公共服務等高風險暴露人員,應正確佩戴口罩。年老及體弱者、慢性疾病患者外出時,建議佩戴口罩。
二、保持社交安全距離
到人多密集場所注意與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離。客流較多時,有序排隊等候,避免人員擁擠。
三、保持良好個人衛生
要勤洗手,用香皂或洗手液和流動水洗手,或用手消毒劑消毒。清潔雙手前不要用手觸碰口、眼、鼻。咳嗽、打噴嚏時用肘部或紙巾遮掩。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後棄置於垃圾箱內。
四、保持室內良好通風
居室和辦公場所要保持良好通風,避免空氣污濁。冬季使用空調前應進行清洗和必要的消毒,保持一定的空氣流動和自然通風。
五、注意飲食安全衛生
到正規的超市或市場選購生鮮產品,選購時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反套住手挑選冷凍冰鮮食品,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同時佩戴口罩。購買境外冷凍食品,要關注海關食品檢疫信息,做好外包裝消毒。處理食材應生熟分開、煮熟煮透。購物、處理食材、飯前飯後應保持手衛生。
六、自覺堅持安全出行
杜絕帶病上班上學。有發熱或呼吸道症狀,盡量避免外出,特別是近期與發熱、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有過密切接觸人員,盡量不搭乘公共交通。
乘坐公共交通時,盡量選擇刷卡、掃碼等非接觸方式充值、購票。遵守公交、地鐵等部門防疫規定,如戴口罩、測體溫等。
『貳』 預防新冠的健康宣傳知識有哪些
1、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區。建議春節期間減少走親訪友和聚餐,盡量在家休息。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溫泉、影院、網吧、KTV、商場、車站、機場、碼頭、展覽館等。
2、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場所、就醫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隨時保持手衛生。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從公共場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後、飯前便後,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
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3、在室內,務必確保空氣保持流通狀態。並告訴孩子打噴嚏或咳嗽時,不要直接用手捂住口鼻,正確做法是使用紙巾或彎曲手肘掩蓋口鼻。用過的紙巾應丟棄在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洗雙手。
4、廢棄的口罩不要隨意丟棄,否則會造成二次污染。一般環境下用過的口罩要放入垃圾箱,污染環境用過的口罩要按危險廢物進行無害化處理。
5、到正規的超市或市場選購生鮮產品,選購時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反套住手挑選冷凍冰鮮食品,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同時佩戴口罩。購買境外冷凍食品,要關注海關食品檢疫信息,做好外包裝消毒。處理食材應生熟分開、煮熟煮透。
『叄』 關於新冠主題兒童玩具在西班牙熱銷一事,你有何看法
新冠主題兒童玩具在西班牙熱銷,並不是說它有多好玩,而是具有教育和引導意義。現在疫情在全世界蔓延,很多國家都受到影響。主題玩具的出現,可以幫助家長教育孩子,告訴他們應該做什麼。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玩具的熱銷代表人們越來越重視疫情,對於防護工作是有好處的。
這類玩具並沒有多麼特殊,只是在原來玩具的基礎上,給他們添加疫情的特色。比如說給芭比娃娃戴上口罩,在好玩的基礎上,展現我們所處的時代。除了有教育意義外,這樣的形式也足夠吸引人。時代和教育意義的加成,熱銷並不奇怪。
『肆』 回形針《關於新冠肺炎的一切》是怎麼做到1.5億播放的
一、現實背景決定
2020年1月-2月新冠肺炎疫情剛剛暴發,大量魚龍混雜的信息使公眾處在焦慮之中。這個視頻中所展現的內容均選自可靠來源的信息,以整合的方式清晰地闡述了疫情發生、傳播、防護等最受關注的問題,再通過可視化表達,成為新冠肺炎疫情科普中的「一股清流」。
二、視頻「可視化」清晰地闡述了新冠肺炎的發生、傳播、防治的邏輯
這段時間,人們高度關注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科普類視頻以視覺敘事,運用計算機程序模擬等工具,專業、有邏輯、高信息量,令人耳目一新,成功「出圈」。
這類視頻將晦澀的知識、碎片化的信息經過可視化處理後,帶領公眾洞悉其中的規律,比文字、圖片更具說服力。僅B站一個平台上,疫情科普類視頻已經獲得了累積3.6億次播放,7200萬次互動。
三、主流媒體和群眾的大量轉發
類似《關於新冠肺炎的一切》的科普短片《為什麼現在不能開學》沒有做任何宣傳,然而第二天一早,視頻被人發在微信朋友圈,後來還被《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主流媒體轉發。
四、視頻本身的嚴謹性
內容分為疫情感染、傳播、口罩、勇氣四部分,團隊分工負責,從有關部門發布的權威信息、論文、專業書籍、國家標注、專利文件等渠道搜集資料,再梳理文字稿,進行可視化製作。視頻中所展現的每個內容都標注了出處,這也保證了嚴謹性。
(4)新冠宣傳掛圖擴展閱讀
《關於新冠肺炎的一切》的創作者吳松磊創作前就考慮要以普通人的視角講解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冷靜的視聽語言,用可視化的方式表達高信息量,視頻最後關於勇氣的表達是創作者有感而發。
團隊從1月27日決定做視頻,6個人用了7天時間,宅在家遠程合作熬夜把視頻做了出來。有人統計,僅2月這部視頻就給「回形針PaperClip」各渠道累積漲粉470萬。
『伍』 多地花式宣傳疫苗接種橫幅,你還見過哪些花式宣傳橫幅
2021年3月29日,深山,南京等地關於鼓勵市民打新冠疫苗的宣傳標語走紅網路,從這些標語中,我們可以看到當地的政府為了鼓勵市民打新冠疫苗也是非常的拼了,你還見過哪些花式宣傳橫幅?
之所以使用宣傳橫幅這種方式讓人們關注一則消息,是因為宣傳橫幅非常醒目,呈現的形式多種多樣,並沒有那麼正式,更容易讓人接受。
『陸』 鍾南山曬自己接種新冠疫苗現場圖,他想表達什麼
85歲的鍾南山爺爺是無數中國人心目當中真正的英雄,他從來都不會用各種各樣的手段去炒作自己,相反他一直都在用實際行動維護著中國人民的安全。就在疫情爆發的那一刻,所有的人都在逃離武漢,而鍾南山爺爺卻和其他的人走著不一樣的方向,他獨自一人來到了武漢。拯救了武漢人民,同時也拯救了中國千千萬萬個被感染上新冠病毒的病人。在疫情發生後的一年時間內,中國以最快的速度研製出了新冠疫苗,大家都紛紛開始接種,連鍾南山爺爺也並不例外。
抗擊病毒是全民都需要去做的一個工作,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只要世界上有一個國家、有一個人的身體內還存在病毒,那麼其他的人都不能夠倖免,所以這是一場全民戰役。每一個人都應該把自己當作其中的一員,有責任有義務去接種新冠疫苗。希望在鍾南山爺爺的引導下,大家都能夠勇敢的踏出這一步,為了自己的安全,也為了身邊的人的安全。
『柒』 美國商業大亨宣傳未經證實新冠療法,這是怎麼回事
美國商業大亨宣傳未經證實新冠療法,這是怎麼回事?美國商業大亨隨便傳說一些沒有根據的事情,而且是用疫情的療法來宣揚,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事情,而且這件事情,也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這讓很多人感到無奈,下面給大傢具體分析一下,朋友們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三、林德爾說出不負責任言論,其實也是為了引起更多關注提高人氣:
領導說出不負責言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這就是他希望提高自己的人氣,因為對於一個做生意的人來說,名聲越響亮的話,自然能夠得到更多的利益,所以他才會不遺餘力地胡說八道。
『捌』 新冠預防宣傳知識有哪些
1、為更好地發揮口罩的防護作用,在佩戴口罩時盡量收緊口罩的松緊帶,壓緊鼻兩側的鋁片,以減少四周的泄漏,且最好緩慢呼吸。
2、佩戴的時間要適宜。醫用無紡布口罩可以持續應用6-8h,遇以下情況應及時更換:呼吸困難、口罩有破損或毀壞;口罩與面部無法密合、口罩受污染(如染有血漬或飛沫等異物時)、曾使用於隔離病房或病患接觸、有異味。
5、盡量避免孩子接觸野生動物或其糞便,更不要讓孩子吃野味,並確保食物煮熟透了再食用。
6、在室內,務必確保空氣保持流通狀態。並告訴孩子打噴嚏或咳嗽時,不要直接用手捂住口鼻,正確做法是使用紙巾或彎曲手肘掩蓋口鼻。用過的紙巾應丟棄在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洗雙手。
『玖』 新冠疫苗接種宣傳標語有哪些
新冠疫苗接種宣傳標語有:
1、接種新冠疫苗,守護健康家園。
2、接種新冠疫苗,共築健康長城。
3、疫苗接種你我他,守護家園靠大家。
4、疫苗接種連萬家,平安健康樂全家。
5、積極接種新冠疫苗,為防控疫情出力量。
6、新冠防控要科學,疫苗接種我先行。
7、新冠疫苗盡早打,防患未然靠大家。
8、積極接種新冠疫苗,早日築牢免疫屏障。
9、一針疫苗一份心,預防接種盡責任。
10、接種疫苗為了您和他,抗疫防疫保衛咱的家。
11、阻擋新冠病毒感染,首選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接種須知:
1、新冠疫苗接種年齡限制為18至59歲,其它年齡段人群需要等待進一步臨床試驗;
2、哺乳期婦女、葯物不可控的高血壓、糖尿病並發症等人員不適合接種;
3、推薦免疫程序為2針,其間至少間隔14天。
4、中國的疫苗是兩劑,第一劑和第二劑間隔14天,部分地區21天;第二劑接種14天後,一共35天左右,才有較明顯的保護作用。
接種禁忌:
疫苗不宜接種的人群包括:孕婦、哺乳期婦女;處於發熱期的人員;既往發生過疫苗接種嚴重過敏反應的人員;患有血小板減少症或出血性疾病者;已被診斷為患有先天性或獲得性免疫缺陷、HIV感染、淋巴瘤、白血病或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等。
其他禁忌症還包括:驚厥、癲癇、腦病、其他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和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的患者;嚴重的肝腎疾病、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壓、糖尿病並發症、惡性腫瘤;各種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發作期;嚴重呼吸系統疾病、嚴重心血管疾病等。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新冠疫苗
『拾』 新冠病毒的傳播方式有什麼
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具有高度傳染性,潛伏期長,無症狀感染並會侵襲人體。 與其他傳染病相比,其死亡率約為2.3%,略高於普通流感,但遠低於SARS的死亡率10%。 然而,問題在於缺乏對其結構,性質,來源,傳播途徑和治療方法的科學認識。 因此,只能採取大規模的預防和控制措施來限制人員的進入。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新冠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是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