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蝶泳是什麼樣的
現代蝶泳(指海豚泳)的基本動作是,兩臂入水後向外分開時手心轉向側外,然後轉向側下進行劃水,這時保持高肘姿勢,使手和小臂形成較好的對水位置,並開始由前向後,由外向里劃水,劃至腹下時肘關節彎屈程度達到最大,兩手相距很近。接著向後向外推水結束臂的劃水動作。兩手在大腿兩旁藉助於劃水的慣性出水,兩臂從空中繞半圓形向前移,至前方伸直入水,入水點與肩同寬。腿部動作,兩腿並攏進行波浪形的上下打水。腿打水時,由軀干發力,大腿下沉,膝關節彎屈,使小腿和腳面向後對准水,然後用力向後下方壓水。當小腿和腳向下壓水時,及時抬起大腿,形成鞭狀的打水動作,連續不斷地推動身體前進。蝶泳的手臂和腿的配合動作為1:2,即臂劃1次水,腿打2次水,在臂入水時打第1次腿,臂劃水至後部時打第2次腿,同時抬頭吸氣。現代蝶泳的技術特點之一,是在游進時身體呈波浪形。這對其他游泳姿勢來說,被認為是不合理的。但是蝶泳卻成功地利用波浪動作來推動身體前進。正因為如此,曾經有人主張在蝶泳中採用大波浪的游進動作,而且在歷史上有的運動員已經獲得成功。但從近些年的技術發展趨勢看,許多優秀的蝶泳運動員均採用小波浪形的游進動作。
⑵ 蝶泳三冠王,為何因為與劉翔合照迅速走紅
如今,游泳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項常見運動,國際比賽中的一項常見項目,也是中國體育中一項非常受關注的運動。在國際游泳界,中國涌現出了許多優秀的運動員,如孫楊、葉、傅、寧澤濤等,他們都是非常有實力和影響力的游泳運動員。像被稱為「游泳蝴蝶女王」的陸瀅,也是數一數二的,但同時,陸瀅,又有一個綽號「豐滿女神」,因為它的身材傲人。
2017年陸瀅退出國家游泳隊後,她選擇和相戀8年的男友結婚。陸瀅/的男朋友很年輕,也是國家游泳隊的成員。兩人很早就認識了,因為國家隊常年訓練備戰,也是一邊遠離一邊聚在一起,但最後都結婚了。婚後,陸瀅年幼時生了一個兒子,現在三口之家很幸福。但是,陸瀅說她還在積極回來,不想就這樣放棄游泳事業。她希望有機會趕上東京奧運會。
⑶ 蝶泳是所有泳姿中最帥的嗎
蝶泳技術是在蛙泳技術動作基礎上演變而來的。當蛙泳技術發展到第二階段時,也就是1937-1952年這
一時期,在游泳比賽中,有些運動員採用兩臂劃水到大腿後提出水面,再從空中遷移的技術,從外形看,好像蝴蝶展翅飛舞,所以人們稱它為「蝶泳」。
1953年,國際泳聯規定,蛙泳和蝶泳分開進行比賽,使蝶泳成為獨立的比賽項目,從而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蝶泳技術是僅僅比爬泳技術慢的泳姿。由於它的腿部動作酷似海豚,所以又稱為「海豚泳」。
蝶泳的身體姿勢與其它泳姿不同,它沒有固定的身體位置。在游進中軀干各部分和頭不斷改變彼此間的相
對位置。頭和軀干有時露出水面、有時潛入水中,形成波浪形式上下起伏的變化位置。
蝶泳在游進中,是以橫軸(腰際)為中心,軀乾和腿做有節奏的擺動,發力點在腰腹部。然後以大腿帶動小腿,兩腿一起做上下的鞭狀打水動作。而這些動作與頭和臂部的動作緊密聯系在一起,形成蝶泳所特有的波浪動作,因此前進時身體的阻力較小。
蝶泳是四種競技游泳姿勢中最難掌握的一種姿勢.蝶泳節奏性強,體力消耗大,很少有人採用這種姿勢進行長游.蝶泳身體姿勢呈波浪式擺動,為了減少垂直阻力,現代蝶泳採用了小波浪打腿的技術;蝶泳兩臂同時向後劃水並經水面上向前移臂,這一動作特點決定了蝶泳在一個動作周期中浮力和平衡損失比其他泳式大(兩臂移臂使身體減少了較大的浸水面積;兩臂同時向後使重心後移加重了腿部負擔).由於蝶泳游起來運動負荷較其他泳式大,這對鍛煉身體、增強力量效果顯著。怎樣才能蝶得遠,介紹幾個技術要點:
1.自然的呼吸動作
蝶泳呼吸動作近似於蛙泳,在兩臂向後推水時,嘴前伸吸氣,切忌挺胸抬頭,盡量減少身體上下起伏。蝶泳要做到自然的呼吸,應首先與兩臂動作協調配合,即推水伸頜抬頭吸氣,移臂低頭呼氣。在長游中蝶泳呼吸與手臂動作的配合是1:1,即一次劃臂一次呼吸。其二是呼吸充分而有節奏,呼吸要保持一定的深度,才有利於氣體交換,因此在節奏上就應該相對穩定,特別是長游時更要注意這點。
2.協調有節奏的臂腿配合動作
蝶泳的節奏性是蝶泳配合技術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有專家認為,蝶泳就是游節奏的泳式。蝶泳臂腿的配合形式是1:2,即兩臂劃水1次,打腿2次。體現這個節奏的核心是兩臂推水動作與第二次打腿的配合,要求兩個動作同時完成。這就是說第二次打腿到最低點兩臂推水結束並開始移臂。初學者往往在這一點上失去正確的節奏。軀干擺動要與臂腿動作協調,不能以打小腿代替腰的擺動,造成臂腿動作僵硬不協調。要糾正這一點應強調兩臂入水點遠一些,肩帶放鬆並前伸,藉助此時向下打腿的反作用力提臀,從而使初學者逐步形成良好的蝶泳配合節奏。
3.逐漸增長游距
增加蝶泳長游距離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增長游距要以維持正確的動作節奏為前提。如果以不規則的動作節奏完成游距,會破壞蝶泳動作的正確節奏,使技術動作結構發生錯誤的改變。國內外游泳教練認為,蝶泳練習距離不宜太長,最好在25米短池進行訓練,這有利於保持蝶泳正確的技術動作和正常的動作節奏。因此增加蝶泳游距離的最好方法是分段練習法,即把目標距離分成幾個較短的距離,用分段的形式完成。如目標距離為1000米,可分成5個200米或10個100米來完成,這樣比連續游完1000米技術質量要高,動作節奏也有保證,從而達到鞏固提高技術和鍛煉身體的作用。
�8�7增長游距要求距離的增加應有計劃有步驟,不能盲目安排。在初學階段,不宜增加蝶泳的游距,可通過泳式交替變換練習增加距離,蝶泳穿插在泳式中,這樣即可調節單一姿勢的疲勞,又可增強蝶泳游進的能力。
�8�7 對中年人和少年兒童,不宜過多安排或太集中安排蝶泳長游,因為蝶泳運動負荷較其他三種泳式大,太大的負荷容易引起身體過分疲勞。蝶泳練習對老年人和身體較弱者更應慎重。他們可選擇短距離練習。
增加蝶泳長游距離應先增加分解動作的練習距離,如扶板打腿,夾板劃臂等。為逐漸延長蝶泳配合游打下基礎。
4。提高耐力的練習
由於蝶泳游距的限制,常與其他泳姿結合,發展蝶泳的一般耐力,提高蝶泳耐力水平。
蝶泳一般耐力練習屬有氧代謝運動,提高有氧代謝水平對增加體質很有意義。耐力練習方法常採用任意游、持續游、變速游、間歇游等方法。根據游泳能量訓練分類,有氧訓練分四級負荷,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練習負荷,提高耐力水平
⑷ 蝶泳的由來
[編輯本段]蝶泳由來
1924年-1933年期間,蛙泳最大的革新是劃水結束後兩臂由水中前移改為由空中前移,但仍採用蛙泳的蹬夾動作,出現了蛙泳的變形——蝶泳。1936年國際游聯對蛙泳規則作了補充,允許在蛙泳比賽中採用蝶泳技術,於是蝶泳取代了蛙泳。在1948年第十四屆奧運會200米蛙泳比賽中,只有一人採用蛙泳技術。1952年第十五屆奧運會200米比賽中,運動員全部採用蝶泳技術。蝶泳正式列為一個新的項目是在1952年。當時規則還允許蛙泳可以採用水中潛水游進。由於潛泳阻力小,能充分發揮臂力,速度快,於是到1956年十六屆奧運會上幾乎所有的男子蛙泳運動員都採用了長劃水的潛水蛙泳。當時日本運動員古川以2分34秒7的成績創造200米世界新紀錄,我國優秀運動員穆祥雄也採用潛水蛙泳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第十六屆奧運會後,國際泳聯重新修定了規則,宣布取消「潛水蛙泳」,只允許在出發和轉身後做一次劃水和一次蹬水的潛水動作,而整個遊程中禁止在正常水面下潛泳。於是水面蛙泳又得到了恢復和新的發展。
蝶泳在四種競技游泳姿勢中是最年青的項目。蝶泳出現在1933年,美國人亨利·米爾斯在布魯克林青年總會比賽中,首先採用兩臂從空中移向前方,腳做蛙泳蹬水動作。當時並沒有單獨的蝶泳比賽項目,而是在蛙泳比賽中出現的。直到1952年第十五屆奧運會後,才將蛙泳和蝶泳分開,於是產生了正式蝶泳項目。 蝶泳與蛙泳分開後,蝶泳技術得到了很快的發展。1953年5月31日匈牙利運動員喬治·董貝克首先創造了蝶泳世界紀錄,他的技術動作是一個周期內打三次腿。到了六十年代蝶泳形成了三種技術類型:一是兩臂寬劃水,打一次腿,拖一次腿;二是窄劃臂,第一次打腿重,第二次打腿輕;三是高肘劃水,臂劃水路線成鑰匙洞形,二次打腿均較重,有效劃水路線長,目前許多優秀運動員都採用這種技術。
⑸ 蝶泳的著名選手
傳奇飛魚施皮茨
:美國運動員,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一人獨得100米自由泳、200米自由泳、100米蝶泳、200米蝶泳、4×100米自由泳、4×200米自由泳、4×100米混合泳接力共7塊金牌,並創7項世界紀錄,成為奧運史上在一屆奧運會中奪得金牌最多的運動員,這個紀錄沉寂了36年後,才由菲爾普斯在2008年奧運會上以8枚金牌打破。施皮茨是繼芬蘭長跑名將努爾米、蘇聯體操選手拉特尼娜之後第三個獲9塊奧運會金牌的運動員,先後35次打破自由泳和蝶泳世界紀錄。是國際奧委會授予的5名「世紀最佳運動員」之一。
邁克爾·菲爾普斯
2001年世錦賽200米蝶泳冠軍並打破世界紀錄,2003年世錦賽200米蝶泳、200米、400米個人混合泳、4x100米混合泳接力冠軍,並5次打破世界紀錄,2004年雅典奧運會男子200米、400米個人混合泳,100米、200米蝶泳,4x200米自由泳接力和4x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2007年游泳世錦賽200米、400米混合泳冠軍,100米、200米蝶泳冠軍,200米自由泳冠軍,4X100米、4X200米自由泳接力冠軍,並打破了五項世界紀錄。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他破紀錄的獨攬八枚金牌而震驚世界,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又獲4金2銀。在倫敦奧運會之後,泳壇傳奇人物菲爾普斯選擇退役,在其職業生涯中,總共獲得18塊奧運金牌,26塊世錦賽金牌,成為奧運會歷史上奪金牌最多的選手,創造了難以企及的神話。
錢江
1971年生。河北保定市人。身高1.66米,體重62公斤。少年時代入河北保定市體校學習游泳,1983年入河北省隊,1985年入選國家游泳集訓隊,同年獲運動健將稱號。主項100米蝶泳。1986年全國春季游泳分區賽中,與隊友合作以3分51秒19的成績創4×100米自由泳接力全國紀錄,同年在漢城第十屆亞運會游泳比中以1分01秒36的成績獲100米蝶泳金牌,以及4×100米自由泳接力金牌和4×100米混合泳接力銀牌。
1987年在美國游泳公開賽上,以1分0秒05的成績獲100米蝶泳冠軍,列當年世界第4名。同年在第六屆全運會游泳比賽中,以1分00秒45奪得該項目金牌。1988年4月參加廣州第三屆亞洲游泳錦標賽,以59秒93獲得金牌,並創亞洲最好成績。1988年參加首爾第二十四屆奧運會,以59秒52奪得銅牌;同年獲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1990年北京第十一屆亞運會獲4×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100米蝶泳和200米蝶泳兩枚銀牌。1991年在帕斯第六屆世界游泳錦標賽上獲100米蝶泳金牌以及50米蝶泳(表演項目)第一的好成績。多次被評為全國游泳十佳運動員。 1992年 在巴塞羅那奧運會上打破女子100米蝶泳奧運會紀錄並奪得金牌。
劉子歌
2008年北京奧運會,8月十四日女子200米蝶泳,中國運動員劉子歌以2分04秒18的成績並打破世界紀錄奪得金牌,取得了本屆奧運會中國泳軍的又一突破焦劉洋也以2分04秒72取得了銀牌。
劉子歌身高1米81,這個身材高挑的姑娘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的主攻項目是200米蝶泳,在2008全國游泳冠軍賽暨奧運選拔賽200米蝶泳項目的比賽中,劉子歌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以2分07秒76達到A級標準的優異成績力壓歷屆冠軍焦劉洋獲得第一名,毫無爭議的將一個奧運名額收入囊中,劉子歌這次在奧運選拔賽的成績可以排到世界第8位,而2007年她的最好成績僅列世界第21位。
賽後,在巴塞羅那奧運會上奪得女子100米蝶泳金牌的游泳前輩錢紅表示北京奧運會中國游泳隊有機會奪得七八枚獎牌,其中劉子歌的200米蝶泳就很值得期待。
焦劉洋
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子200米蝶泳決賽中,焦劉洋奪冠。
焦劉洋是中國女子蝶泳新秀,在2005年十運會上,焦劉洋贏得200米蝶泳亞軍,躋身中國游泳新星行列。在北京奧運會女子200米蝶泳比賽中一鳴驚人,奪得銀牌。2006年世界盃短池游泳賽斯德哥爾摩站,16歲的焦劉洋獲得女子200米蝶泳第二名,女子100米蝶泳比賽中名列第三。第七屆亞洲游泳錦標賽女子200蝶泳比賽中,焦劉洋勇奪金牌,並創在了新的亞錦賽紀錄,2分08秒54。全國游泳冠軍賽上,焦劉洋獲得女子200米蝶泳銀牌。2009年,擔任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火炬手(哈爾濱站)2011年上海世界游泳錦標賽200米蝶泳冠軍。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子200米蝶泳冠軍。
⑹ 本人很喜歡游泳特別的覺的蝶泳特帥!但聽人說蝶泳要很大的腹部力量是這樣嗎
練習方法
要通過練習來學習或提高游泳技術,不要嘗試那種力大氣粗多游幾圈的練習方法。蝶泳最重
要的技能是"學會身體的波浪起伏",布默說。
在所有的泳姿中,蝶泳的配合游顯然是最難的,可是蝶泳的練習卻是最簡單的。
學習波浪動作時,手臂放在身體兩側,以平衡的身體姿勢漂浮在水中,胸部平緩而有節奏地
上下起伏,這會使身體產生 "波浪",並延伸波動到腿部。 戴上腳蹼可以幫助腿部更容易
地獲得這種波動起伏的信號,但決不是打腿的信號。這個練習也有助於你保持身體的放鬆和
柔韌性,使你不浪費能量。一旦你能夠放鬆而有節奏的波動,就要把注意力移轉到呼吸上。
呼吸要內含在所練習的身體的波浪形狀中並避免突出下頜。如果你每波動五下或六下、呼吸
一次的話,這個練習就會很輕松。一旦你感到舒適和流暢的時候,就要前伸手臂成流線型,
嘗試做同樣的動作。在頭前,手臂應該保持伸展,不要上下移動。
保持低位
蝶泳的移臂是很困難的,但是如果你記住向前揮臂時,不要試圖爬出水面呼吸,那麼移臂就
不至於很難了。當你第一次游配合游時,只劃三下到四下,不呼吸,然後在游完一趟的間歇
時間里做其中一種練習, 接著從游泳池的另一端再從頭開始做不呼吸、劃臂三下的練習,
並想想下面這些由理查德·奎克給予的建議:
· 當你向游泳池的終點全力游進時,肩部要貼近水面,頭部與脊柱成一直線。
· 當你完成每次移臂動作時,手臂要往前送,而不是往下伸。
· 及早支撐雙手,然後向下頜劃水。一旦軀干向前游進越過手掌時,手掌就向外劈砍(空
手道的一種動作),藉助彈性向前揮臂再次入水。
· 用腕關節的正面領先向前揮臂,當手和胳臂向前飛越時,要放鬆。
一旦你可以劃四下到五下,平穩、長距離地向前沖時,就加上呼吸。要用身體呼吸,不是頭
部。呼吸時,頭部要自始至終略微向下看,正象游蛙泳那樣。
練習試圖"隱藏"你的呼吸。設想有人在觀察你游泳,嘗試這樣的呼吸,他們可能很難瞧見你
是如何呼吸的。
當你開始學慣用身體而不是用頭部呼吸時,在那些劃水四下到五下暫短的分節上,只加
上一次呼吸,然後再加上一次,你想要每次劃水都能呼吸的話,就不要失去平衡。"如果你
呼吸方式正確,你就能想什麼時候呼吸就什麼時候呼吸," 奎克說。"這會幫助你更好地
完成比賽。"
不要有這樣的感覺:彷彿你必須費力地做一組 10 x 100米的練習,才能顯示你的骨氣和健
壯的體魄似的。 湯普森在深水區進行蝶泳訓練時,大部分只重復20碼。一旦你游蝶泳游得
挺象樣時,也要繼續不斷地練習,先是半趟配合游,跟著是半趟練習。蝶泳只是要你能夠做
到身體平衡,長距劃臂∶不是苦苦掙扎而是飛!
口訣:
胸腋下壓, 肘尖相離, 收腹提臀, 入水鐵律.
側壓劃水, 內掃發力, 虎背升騰, 後擺彈臂.
聳肩甩腕, 悠移雙翼, 輕拿輕放, 肘高手低.
腿起腿落, 源自腰脊, 蛇態波狀, 首項為旗.
[T-形下壓]是最難受的相位動作, 不把它吃透怕是不那麼情願去接受. 為了說得清楚, 請允
許重復一下入水相位:
[胸部下壓, 雙腋大開, 肘尖向側, 拇指向下, 頭擦水面, 腿腳綳直, 收腹提臀].
蝶泳入水時雙臂分開, 頭在中間, 阻力之大自不待言. [下壓]的功能使進入雙臂間的水順脊
而過, 如同雙體帆船, 部分避開了水表的阻尼, 符合流體力學原理. 加之為打腿配重, 可為
異曲同工.
如果蝶泳是舞蹈, 那水波就是音樂. 注意! 這音樂的節奏是由自己調節的. 初學蝶泳節奏不
好把握, 因為要出水換氣, 要提肩移臂, 本應由波峰[托起], 卻偏偏陷在了波谷, 不得不仰
頭壓腿, 好換成這口氣, 所以這時最累的是腰和大腿. 光顧仰頭了, 肩沒出來, 所以移臂如
同鏟冰, 在前方掃起巨大的水花, 那阻力足足讓速度減掉一半, 那動靜也很吸引人.
什麼叫感覺? 出水入水成弧線, 似海豚, 就找到了感覺. 怎麼找? 首先是頭. 頭始終要向前
方沖去, 所以入水後要稍抬, 出水後要稍低, 即[頭擦水面], 只有這樣才能不改變大方向.
其次是臂. 與其說推水能帶來動力, 不如說給移臂帶來了彈性, 要把雙臂彈出水面, 甩到
前方, 插入水中. 最後才是腿. 如果還能想到的話, 那就想著綳兩下, 顧不上就由它去吧.
蝶泳的劃水和打腿, 哪個是前進的主要動力呢? 一般來講70%來自劃水, 30%來自打腿.
說劃水, 還得從入水開始. 入水有寬有窄, 杉菜講的鑰匙孔(Keyhole)是傳統的蝶泳劃水相
位, 注意! 是那種老式的鑰匙孔, 也叫對稱雙S形(A symmetrical double "S-shaped" ).
這種由於前半程劃水與蛙泳類似, 所以入水相對肩而言窄些, 以便增加劃水長度, 也有力於
滑行, 適合長距離, 慢節奏.
相對來講, 寬肩入水則適合快節奏, 短距離. 它主要借鑒了現代自由泳的[近體直拉]劃水路
線, 手部相位也簡練. 因為它在濃縮[出水-入水]的節奏上很自如, 所以也被不少滑程長的
長距離選手採用.
蝶泳放鬆的地方比較其他姿勢要少的多
所以沒有用蝶泳放鬆的 游蝶泳就是比其他姿勢消耗的大
但也不是說沒有放鬆的時候 比如說推水到了以後
移臂的動作要盡量輕松 不能說絕對輕松 但要盡量
你說的中間地帶我不是很明白指 什麼~!?
但是對於業余者來說 可以適當的用頭
手入水的是時候頭放低 眼睛可以看腳 後面的地方
劃水到快進入推水的時候眼睛適當的看一下前面 這樣其實可以解決很多蝶泳中的問題
這里就不一一解釋了 最重要的是能加強配合的節奏 和減少消耗~!
,《怎麼樣抓到水:
要緩,去感覺,去摸水,注意手腕的變化,除了手腕,還有小臂轉動也很重要,這是你能不
能用上力氣的關鍵。
還有就是劃水的時候不要太急。
因為就算你手放在那裡不動也已經在劃了,因為你的身體是向前的,而水是向後的,所以相
對的說你的手就算放鬆的放在那裡其實也算是在"劃"了。這個時候水是流動的,你如果為
了有感覺而加速,那隻會更加破壞水感和節奏,這個時候就要看你抱水的時候抓到了多少水
。
到了劃水的階段,你只要保持這種趨勢,順順的去游就可以了,把你抓到的那些水,盡可能
的留在你的兩臂之間。
然後到了推水的時候,轉動小臂、變化手腕、把那些保留下來的水都推出去。這樣說可能比
較形象點~!》
頭的動作發揮引導打水:
《手入水第一次腿的時候頭低下 眼睛看腿的位置
第二下腿的時候頭可以抬起來點 眼睛可以看前方的位置
這樣對配合是非常有幫助的 蝶泳最關鍵的就是配合的節奏!~
特別是對移臂上有困難的人》
蝶泳的節奏:
《其實學蝶泳最重要的是節奏,就是到什麼時候第一下腿打下去, 什麼時候第二下腿,
這就象踏步踩點一樣 時間和部位踩准了,蝶泳就可以游起來了~!~!》
《節奏可以讓你充分發揮身體最協調的力量,所以一定要控制好第一次腿和第二次腿的節奏
》
《蝶泳的時候, 特別是業余選手,手入水的時候往前伸,不要馬上抱水,做滑行的動作,
等第二次腿快打的時候再抱水,這樣對業余選手來說,尤其是節奏上是很好的,越游越順的
游法~~!》
我的
(1) 背泳開始,雙手在肩寬位置入水,雙足跖屈,准備開始下打動作,頭部稍微前傾。
回手時雙臂所產生的動量,使雙手下沉,並加上肌肉力量,使手臂作斜線的外劃。雙腿下打
動作開始。
(2)踢腿完成,劃水繼續。腿下踢的反作用力造成臀部抬升治水面。頭部開始上提。
(3)雙臂劃向下向後,達到最大寬度,肘關節抬高。雙腿完成第一次打水 動作。
(4)雙手經過身體正下方,接近接觸90度。
(5)當手經過肩膊下方,肘部開始接近身體。雙腿開始打水。泳員頸部開始屈曲,頭部微
沉於水中。
(6)雙腿在手提離水面前完成下打;第二拍打水的目的是保持臀部接近水面,使身體成為
流線型。
(7)雙臂提離水面,開始回手動作。雙腿上捉,膝關節伸直,頭部低下,使回手動作更為
容易。
(8)雙手揮過肩膊,手掌向下方,肘關節完全伸展。雙足開始跖屈。
(9)雙手沉入水中,大腿同時作下打動作。膝關節屈曲加大。雙足接近露 出水面。
(10)當劃水的第一階段,腿下打動作接近完成。泳員在前一循環閉氣,在臂劃開始的同
時,作呼氣動作。上臂的旋轉造成高肘的位置
理解:第二次腿的節奏最重要!要在手推水到胸部下面時開始打第二次腿。
⑺ 有哪些描寫蝶泳泳姿優美的句子
1 對身體條件最苛求的泳姿,蝶泳的特色是兩臂同時越過頭頂結合海豚式打腿。
2. 自學蝶泳不是不可能,但一位有經驗的游泳教練的指導作用非凡.
3.蝶泳腿在和劃水完整的配合時,他還有一個穩定身體的效應.
4. 有趣的是,蝶泳的踢水動作是單獨發展出來的,而且被叫做「海豚踢」。
5. 我一直堅持蛙泳是也該有一些蝶泳的波浪,但不能過大,那樣看起來你的蛙泳顯得不倫不類:半蛙半蝶的樣子。我的理解是這樣的,適量蝶泳波有助於髖部更好地和身體形成流線形,特別是當你的手臂前伸時。動員以一種姿勢游一定的距離,順序依次是仰泳、蛙泳、蝶泳和自由泳。
⑻ 蝶泳的特點是什麼
蝶泳時,身體俯卧在水中,依靠兩臂強有力的劃水和腿的波浪形打水動作推動身體前進,沒有固定的身體姿勢。因此形成了現代蝶泳的技術特點之一。蝶泳在游進時身體呈波浪形,這對其他游泳姿勢來說,被認為是不合理的,但是蝶泳卻成功地利用波浪動力來推動身體前進。
蝶泳與蛙泳分開後,蝶泳技術得到了很快的發展。1953年5月31日,匈牙利一位運動員首先創造了蝶泳世界紀錄,他的技術動作是一個周期內打三次腿。到了20世紀60年代,蝶泳形成了三種技術類型:一是兩臂寬劃水,打一次腿,拖一次腿;二是窄劃臂,第一次打腿重,第二次打腿輕;三是高肘劃水,臂劃水路線成鑰匙洞形,二次打腿均較重,有效劃水路線長,目前許多優秀運動員都採用這種技術。
⑼ 描寫蝶泳泳姿優美句子
蝶泳技術是在蛙泳技術動作基礎上演變而來的。當蛙泳技術發展到第二階段時,也就是1937-1952年這
一時期,在游泳比賽中,有些運動員採用兩臂劃水到大腿後提出水面,再從空中遷移的技術,從外形看,好像蝴蝶展翅飛舞,所以人們稱它為「蝶泳」。
1953年,國際泳聯規定,蛙泳和蝶泳分開進行比賽,使蝶泳成為獨立的比賽項目,從而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蝶泳技術是僅僅比爬泳技術慢的泳姿。由於它的腿部動作酷似海豚,所以又稱為「海豚泳」。
蝶泳的身體姿勢與其它泳姿不同,它沒有固定的身體位置。在游進中軀干各部分和頭不斷改變彼此間的相
對位置。頭和軀干有時露出水面、有時潛入水中,形成波浪形式上下起伏的變化位置。
蝶泳在游進中,是以橫軸(腰際)為中心,軀乾和腿做有節奏的擺動,發力點在腰腹部。然後以大腿帶動小腿,兩腿一起做上下的鞭狀打水動作。而這些動作與頭和臂部的動作緊密聯系在一起,形成蝶泳所特有的波浪動作,因此前進時身體的阻力較小。
蝶泳是四種競技游泳姿勢中最難掌握的一種姿勢.蝶泳節奏性強,體力消耗大,很少有人採用這種姿勢進行長游.蝶泳身體姿勢呈波浪式擺動,為了減少垂直阻力,現代蝶泳採用了小波浪打腿的技術;蝶泳兩臂同時向後劃水並經水面上向前移臂,這一動作特點決定了蝶泳在一個動作周期中浮力和平衡損失比其他泳式大(兩臂移臂使身體減少了較大的浸水面積;兩臂同時向後使重心後移加重了腿部負擔).由於蝶泳游起來運動負荷較其他泳式大,這對鍛煉身體、增強力量效果顯著。怎樣才能蝶得遠,介紹幾個技術要點:
1.自然的呼吸動作
蝶泳呼吸動作近似於蛙泳,在兩臂向後推水時,嘴前伸吸氣,切忌挺胸抬頭,盡量減少身體上下起伏。蝶泳要做到自然的呼吸,應首先與兩臂動作協調配合,即推水伸頜抬頭吸氣,移臂低頭呼氣。在長游中蝶泳呼吸與手臂動作的配合是1:1,即一次劃臂一次呼吸。其二是呼吸充分而有節奏,呼吸要保持一定的深度,才有利於氣體交換,因此在節奏上就應該相對穩定,特別是長游時更要注意這點。
2.協調有節奏的臂腿配合動作
蝶泳的節奏性是蝶泳配合技術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有專家認為,蝶泳就是游節奏的泳式。蝶泳臂腿的配合形式是1:2,即兩臂劃水1次,打腿2次。體現這個節奏的核心是兩臂推水動作與第二次打腿的配合,要求兩個動作同時完成。這就是說第二次打腿到最低點兩臂推水結束並開始移臂。初學者往往在這一點上失去正確的節奏。軀干擺動要與臂腿動作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