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燴面燴面的由來
多年從事鄭州市餐飲行業報道的廉春融老師和鄭州市飲食公司宣傳教育處的利寶生同志都說是趙榮光師傅首創了合記燴面。而合記燴面的最初產生是趙師傅的「即興發揮」,它的前身居然是飯館廚師和服務員的工作餐。
據他們介紹,趙榮光師傅1901年生於直隸省(今河北省)長垣縣(今屬河南省),14歲到河南開封同天聚飯店跟名廚周文漢學徒。趙榮光是漢族人,但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從事回族飯菜的製作。他個人喜好麵食,尤喜面條。抗日戰爭時期,飯店經常因躲避空襲關門,有時廚師剛端起飯碗就要急於逃命。空襲過後,飯早已涼了。趙師傅就把剩飯加湯燴燴再吃。久而久之,他發現重新燴過的面很好吃,於是就在面里放些鹽、鹼之類的原料,使面更筋,別有一番風味,成為店員們的主要伙食品種。後來,一些老顧客發現店員吃的面香氣四溢,就要求購買。
趙榮光師傅由此開始精心配製燴面。他選用上好的鮮羊肉,放入各種原料將肉煮爛,面條下鍋時用原汁肉湯,再放入羊肉、黃花菜、木耳等調料,味道十分鮮美,逐漸成為該店的熱賣品種。解放後,「合記」成為國有企業,趙榮光師傅也因其對「合記」作出的特殊貢獻,先後當選為鄭州市勞動模範、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
㈡ 岳雲鵬宣傳自己的店鋪河南燴面,為什麼會遭網友們質疑
岳雲鵬宣傳自己的店鋪河南燴面,但是遭到了很多網友的質疑,因為在之前,岳雲鵬也開過食品網店,因為食品的安全出現隱患,所以這次他宣傳燴面的時候,遭到了很多網友的質疑。
現如今,岳雲鵬在娛樂圈中是非常的受歡迎,他的相聲事業也是非常的好,而且岳雲鵬的綜藝感也是非常的強,成為各大綜藝節目的香餑餑。其實很多明星在發展自己娛樂圈中的事業,在線下,他們也會發展自己的事業,很多明星都喜歡開飯店,像陳赫,吳昕,杜海濤等人都有著自己的飯店。在之前,岳雲鵬在網店上面賣過食品,但是由於質量的問題,導致了食品被下架,這是成為很多粉絲心中的一個污點。
最後作為粉絲,衷心的祝願岳雲鵬的事業能夠更好,他的店鋪能夠更好。
㈢ 一碗燴面賣88元,河南竟又出現「天價景區」
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旅遊的包容度和接受度也相較於以往提高了不少。旅遊不僅能增長人的見識,同時還能夠留下美好的回憶,在旅遊業越來越火爆的如今,各大景點越來越多的花樣式旅遊令遊客目不暇接,動物園就是一種相對比較新的旅遊方式,參觀動物園是近幾十年才開始火起來的。
其實這個景區中不僅僅食物的價格比較貴,連門票和交通觀光車的費用也是非常貴,168元的門票已經超越了很多鄭州當地的旅遊設施,而廣州動物園的門票價格僅僅賣10元,這樣子強烈的對比之下就足以凸顯出這個景區在定價方面的不合理之處。不僅如此,景區內的交通觀光車價格也達到了400多元,如果你要成為會員,那還要繳納900元的會員費,無論是哪一項消費無疑都是偏高的,這讓很多遊客覺得不太滿意。
㈣ 河南燴面怎麼做宣傳
好吃不貴,多買優惠
主料
羊肉
750
羊脊骨
600g
燴面胚
600g
輔料
香菜
適量
青蒜苗
適量
海帶
適量
辣椒油
適量
香醋
適量
咖喱粉
適量
雞精
適量
芝麻油
適量
羊油
50g
步驟
1.燴面胚
2.准備一份海帶備用。
3.香菜和青蒜苗洗凈切碎備用。
4.羊肉洗凈備用,另外准備一份羊油。
5.羊脊骨洗凈備用。
6.將羊骨和羊肉放入鍋中煮制。注意羊肉不要提前切塊,直接大塊入鍋煮。
7.煮到湯汁濃白即可。
8.羊肉用筷子插一下,如果順利插入的時候,提前撈出晾涼備用。
9.晾涼後的羊肉,切大片備用。
10.取燴面大碗,放入雞精、食鹽和咖喱粉。
11.再放入香菜、青蒜苗和芝麻油。
12.澆入開鍋的羊湯,放入辣椒油。
13.將燴面扯開,入鍋煮熟,最後放入海帶和羊肉面在鍋里燴一下。
14.撈出,裝入配好料的碗中即可食用。
㈤ 河南的美食燴面
河南燴面的做法:
1.和面,面稍微軟一點(面里要放鹽)
2.每半個小時和一次,一共和個3到4次就行了
3.醒面至少3個小時以上
4.帶骨牛肉,或羊肉燉湯,湯里只放姜,連鹽都不要放
5.肉燉差不多爛以後將肉撈出
6.將骨頭剔掉,肥肉剔掉繼續放回鍋里燉
7.准備香菜、蔥花、豆腐皮絲、海帶絲備用
8.在開始做之前半個小時,將面全部寫成兩厘米寬的長條,兩面抹油,再醒半個小時
9.將長條的面甩開,越拉越長,拉成細面條
10.下鍋中煮熟,面塊熟時,將海帶、菠菜放入一起煮熟
11.准備大碗,放入切好的肉、香菜、豆腐皮絲、蔥花、鹽、味精、辣椒
12.將煮熟的面盛入,再澆上燉肉的湯即可
㈥ 燴面怎麼做才更好吃,有哪些技巧
和面,面稍微軟一點,最關鍵的一點,面里要放鹽;每半個小時活一次,一共活個3、4次就行了,醒面至少3個小時以上,所以晚上准備吃,上午一定要和面,不然面沒勁兒;帶骨牛肉,或羊肉燉湯,湯里只放姜,連鹽都不要放;肉燉差不多爛以後將肉撈出,將骨頭剔掉,肥肉剔掉繼續放回鍋里燉。准備香菜,蔥花,豆腐皮絲,海帶絲,有人喜歡吃青菜可以准備點菠菜,在開始做之前半個小時,將面全部切成兩厘米寬的長條,兩面抹油,再醒半個小時。將長條的面甩開,越拉越長;下鍋中煮熟,面塊熟時,將海帶,菠菜放入一起煮熟;准備大碗,(我們家都已經上鍋了,赫赫)放入切好的肉,香菜,豆腐皮絲,蔥花,鹽,味精,辣椒(一定要自己炸得有很多辣椒油的才好吃),將煮熟的面盛入,再澆上燉肉的湯。
㈦ 剛開業的小飯店做宣傳什麼方法最有效
1.飯店生意的特點是,只要味道好,服務好,打出口碑,顧客會慕名而來!這是宣傳的最內好方式。
2.當然容,在其他宣傳方面,也可以做一點工作。比如在招牌上掛橫幅,推出打折、讓利等活動,可以吸引路人的眼球而進店消費。
3.如果你對你的燴面有足夠信心,可以推出免費試吃活動,或者限時免費試吃,這樣的效果可以短時打響你的名號,但不代表名聲,因為顧客的選擇上多樣性的!
祝生意興隆!
㈧ 河南燴面的菜品介紹
燴面是河南特色美食 ,有著4000年的歷史。它是一種葷、素、湯、菜、飯聚而有之的傳統風味小吃,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享譽中原,遍及全國。與北京的炸醬面、山西的刀削麵、湖北的熱乾麵、四川的擔擔面,同稱為中國五大麵食,享有盛譽。
燴面按配料不同可分為:羊肉燴面,牛肉燴面,三鮮燴面,五鮮燴面等等。洛陽的水席、開封的包子、鄭州的燴面,是河南齊名的三大小吃。燴面是以優質高筋麵粉為原料,輔以高湯及多種配菜,一種類似寬面條的麵食。湯好麵筋,營養高。
燴面的面是用優質高筋白麵粉,兌以適量鹽鹼用溫開水和成比餃子面還軟的面團,反復揉搓,使其筋韌,放置一段時間,再擀成四指寬,二十公分長的面片,外邊抹上植物油,一片片碼好,用塑料紙覆上備用。
湯用上等嫩羊肉、羊骨(劈開,露出中間的骨髓)一起煮五個小時以上,先用大火猛滾再用小火煲,其中下七八味中葯,骨頭油都熬出來了,煲出來的湯白白亮亮,猶如牛乳一樣,所以又有人叫白湯。輔料以海帶絲、豆腐絲、粉條、香菜、鵪鶉蛋、海參、魷魚等,上桌時再外帶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
口味:清湯、微辣、辣 河南燴面的製作材料:主料:小麥麵粉300克
輔料:羊肉(熟)100克,香菜20克,油皮50克,海帶(鮮)30克
調料:小蔥20克,鹽10克,味精5克,辣椒(紅,尖,干)10克 燴面的面是用優質精白麵粉,兌以適量鹽鹼用溫開水和成比餃子面還軟的面團,反復揉搓,使其筋韌,放置一段時間,再擀成四指寬,二十公分長的面片,外邊抹上植物油,一片一片碼好,用塑料紙覆上備用。
湯用上等嫩羊肉、羊骨(劈開,露出中間的骨髓)一起煮五個小時以上,先用大火猛滾再用小火煲,其中下七八味中葯,骨頭油都熬出來了,煲出來的湯白白亮亮,猶如牛乳一樣,所以又有人叫白湯。
輔料以海帶絲、豆腐絲、粉條、香菜、鵪鶉蛋、海參、魷魚等,上桌時再外帶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
合記羊肉燴面
合記羊肉燴面是一種葷、素、湯、菜、飯兼而有之的傳統風味小吃,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享譽中原。94年5月榮獲全中清真名牌風味食品稱號。97年12月又摘取中華名小吃桂冠。 合記羊肉燴面,選用上好鮮羊肉,經反復浸泡後下鍋,撇出血沫,放入全大料,將肉煮爛。另用精白麵粉,兌入適量鹽鹼和成軟面,經反復揉搓,使其筋韌。下面時,鍋內放原汁肉湯,將面拉成薄條入鍋,放上羊肉,配以黃花菜、木耳、水粉條。上桌時外帶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其味更鮮。合記燴面嚴格操作規程,數十年來,堅持一碗一鍋,從不懈怠,深受食客青睞,成為鄭州有口皆碑的佳餚,外地人也經常慕名前來品嘗。合記的前身是老鄉親飯店。1953年李少卿等4人接營,因是合夥經營,易名合記飯店。1967年起專門經營羊肉燴面,改名為「合記燴面館」,俗稱合記。據說,合記羊肉燴面是飛機轟炸出來的美食。抗戰時期,日軍飛機經常空襲鄭州,當時有一位名廚叫趙榮光,特別喜歡吃麵食。飛機來了,趙師傅就去躲飛機,回來後,就把剩下的面條加點羊肉湯燴燴再吃。久而久之,趙師傅發現重新燴過的面也很好吃,就潛心研究,在裡面放些鹽、鹼,使之更筋,做出的面別有一番風味,後來就成了風靡一時的風味美食。
蕭記三鮮燴面
在鄭州能與合記比肩抗衡的只有蕭記。蕭記燴面的創始人蕭鴻河原是鄭州國營長春飯店做伊府麵的師傅,退休後領著兩個兒子開起了燴面館。他沒有沿襲傳統的羊肉燴面風格,而是從自己拿手的伊府麵中找到了靈感,將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的海參、魷魚加入羊肉燴面中,稱之為三鮮燴面。 蕭記第一次創業時,掛的招牌是「三鮮蕭記燴面館」,隨著名氣越來越大,招牌改成了「蕭記三鮮燴面館」,而今天其總店的招牌已經改成了「蕭記三鮮燴面美食城」。 近年來,76人老燴面秉承「傳統的龍,傳統的面」,認為製作燴面最好的秘方就是沒有秘方。原汁原味,老鍋老湯就是特色。獲得了廣大食客的強烈認可,發展異軍突出。
76年,是一個時代的轉折點,因為動盪的歲月即將過去,改革開放的時代即將到來。
76人講述鄭州人的故事,吃碗出鍋帶辣椒的老燴面,說說地道的老鄭州話:中、真中,聊聊屬於70後的美好回憶 :捏泥巴、吹肥皂泡、扔沙包、紙飛機、推鐵環、騎馬打仗、畫老頭(一個丁老頭....)、放風箏、跳馬、拍花片、用氣門芯玩的游戲、抓子兒、扎飛刀、彈弓……人生如戲,一晃幾十年,這些東西你是否快要遺忘了呢? 76年,是一個承上啟下的年代,因為這一年出生的人,既有對過去總結、反思的責任,更有開創嶄新時代的義務。 76年,更是鄭州老式燴面全面革新的年代,因為老式燴面總讓人想起老鄭州的味道。
裕豐源滋補燴面
裕豐源燴面也作為一個流派,構成了鄭州燴面的三大流派,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勢。裕豐源燴面的特點是加入了當歸、枸杞等中葯成分,具有一定的滋補功效,且味道也為許多人喜歡。
方便速食燴面第一是面體製作:選用全國最大的優質小麥生產基地河南的優質小麥精粉,運用現代工業化的模擬工藝設計,通過對小麥粉的打制、攪拌、醒發、復合擠揉、連續壓延等十二道工序的科學化手段處理,實現了傳統燴面手工製作的一拉、二摔、三扯、四撕的工藝效果和工藝標准,泡煮後具有光滑柔軟、彈力筋道、咬勁十足的良好口感,就像我們河南人說的「麵筋拽」的感覺。第二是湯汁製作:「好味道源於好料道」,燴面湯汁選用高寒地區的精嫩羊肉及山羊骨為主要原料,運用傳統熬制抽提工藝與現代生物酶解技術、美拉得反應技術相結合,去腥提香,沖泡後,湯白味濃、香而不膩、營養滋補,改變了傳統製作工藝膻腥味的不適感,就像河南人常說的「唱戲的腔、燴面的湯」的感覺。第三是配方菜料:選用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真空冷凍乾燥菜料,有效地保留了新鮮蔬菜的色、香、味、形和營養,且選用了極富營養價值的枸杞、木耳、香菜,綠、紅、黑搭配,極大地增強了食慾感。上述三項組合會使你真正品味到「河南燴面」的湯鮮味美、面彈勁足的傳統美食特色,有道是「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河南燴面是遺憾!」。 羊肉燴面」的制必須經過熬羊肉湯、製作面坯、准備調配料、拉麵煮麵四道工序,而每道 工序中又有若干個小步驟。筆者下面就按四道工序的順序介紹「羊肉燴面」的製作方法(其中原料用量均以50碗計)。
熬羊肉湯
食材准備
羊肉3000克 羊骨架6000克 羊油750克 生薑100克 大蔥250克 花椒10克 八角15克 三柰5克 桂皮5克 小茴5克 草果5克 良姜5克 丁香2克 精鹽、料酒各適量。
製作步驟
1、羊肉切成大塊,同羊骨架一起用清水洗凈,再放入清水中浸泡約1小時後撈出; 羊油洗凈切成丁;生薑拍破;大蔥挽結;將花椒、八角、三柰、桂皮、小茴、草果、良姜、丁香用紗布包住,製成香料包。
2、將羊骨架放不銹鋼桶中,摻入清水約60千克,用大火燒沸後,撇凈浮沫,再放入羊油丁、生薑、大蔥,倒入料酒,用中火煮約2小時後,放入香料包(用羊骨架壓住),續煮約1小時至香味溢出時,放入羊肉塊,改用小火煮約5小時,至羊肉軟時,調入精 鹽,將羊肉撈出晾涼,另將湯面上的浮油撇凈(留用),即成羊肉湯(此時桶中湯汁約剩45千克)。熬羊肉湯時亦可在湯中加入雞骨架,以增加湯的鮮味。
製作面坯
食材准備
高筋麵粉10千克 精鹽200克 色拉油適量
製作步驟
1、將麵粉與精鹽和勻,再加入清水約4千克,揉成稍硬的面團後,蓋上濕紗布餳約10分鍾。將面團反復揉搓,然後再給面團蓋上濕紗布餳約10分鍾。揭開紗布,再揉搓至面團表面光滑,接著將面團搓成直徑約6厘米的長條,然後下成每個重125克(濕重)的劑子。
2、將每個面劑搓成長15厘米、直徑約3厘米的圓條,蓋上濕紗布餳約5分鍾後,再用擀麵杖擀成15厘米長、8厘米寬、1.5厘米厚的長方形面片,並在面片上均勻地抹少許色拉油,即成燴面面坯,將其整齊地擺入托盤內,用保鮮膜蓋嚴,約20分鍾後即可進行抻拉。夏季可在面團中加入少許食用鹼。這樣既可防止面團變酸,又可增加面團的筋力。
准備調配料
食材准備
熟羊肉1500克 豆腐皮600克 水發粉絲600克 水發黃花600克 水發木耳600克 香菜300克 當歸、枸杞各30克 精鹽、雞精、味精、鮮味王、香油、羊油、糖蒜、油炸辣椒各適量
製作步驟
1、熟羊肉切成丁;豆腐皮洗凈切成絲;水發粉絲切長節;水發黃花撕成細絲;水發木耳撕成小塊;香菜洗凈切節;當歸、枸杞用清水浸泡10分鍾;糖蒜、油炸辣椒分別裝入小碟內。
2、將羊肉丁、豆皮絲、粉絲、黃花、木耳分成50份;將當歸、枸杞入鍋加清水熬出味後,分別舀入50個大海碗內,再分別往碗中放少許精鹽、雞精、味精、鮮味王及羊油,即准備好了調配料。
拉麵煮麵
製作步驟
1、取一塊燴面面坯(面片),兩只手掌向上托住面片的兩頭,再用兩手的拇指按住面片兩頭的邊緣,然後兩只手掌左右抻拉(手臂基本不用力),將面片拉成長約1米的片,接著兩只手掌上下晃動,手臂均勻用力,將面片繼續抻拉成約3米長、8厘米寬、0.1厘米厚的面片,最後用左手夾住面片的兩頭,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配合,將面片橫著撕成約3厘米寬的面條,即可下鍋煮制。
2、小鍋上火,注入羊肉湯1250克,燒開後即下入拉好的面條,並用手勺將面條輕輕撥散,使之受熱均勻,待鍋中湯汁再開後,下入一份配料(羊肉丁、豆皮絲、粉絲、黃花、木耳),煮至面條、配料均熟後,起鍋裝入放有調料的碗中,再舀入鍋中湯汁,淋少許香油,撒上香菜,隨糖蒜、油炸辣椒碟上桌,即成。 面體製作
選用全國最大的優質小麥生產基地河南的優質小麥精粉,運用現代工業化的模擬工藝設計,通過對小麥粉的打制、攪拌、醒發、復合擠揉、連續壓延等十二道工序的科學化手段處理,實現了傳統燴面手工製作的一拉、二摔、三扯、四撕的工藝效果和工藝標准,泡煮後具有光滑柔軟、彈力筋道、咬勁十足的良好口感,就像我們河南人說的「麵筋拽」的感覺。
湯汁製作
「好味道源於好料道」,燴面湯汁選用高寒地區的精嫩羊肉及山羊骨為主要原料,運用傳統熬制抽提工藝與現代生物酶解技術、美拉得反應技術相結合,去腥提香,沖泡後,湯白味濃、香而不膩、營養滋補,改變了傳統製作工藝膻腥味的不適感,就像河南人常說的「唱戲的腔、燴面的湯」的感覺。
配方菜料
選用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真空冷凍乾燥菜料,有效地保留了新鮮蔬菜的色、香、味、形和營養,且選用了極富營養價值的枸杞、木耳、香菜,綠、紅、黑搭配,極大地增強了食慾感。上述三項組合會使你真正品味到「河南燴面」的湯鮮味美、面彈勁足的傳統美食特色,有道是「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河南燴面是遺憾!」。 食材准備
麵粉、羊肉、姜、香菜、蔥花、豆腐皮、海帶絲、菠菜、鹽、味精、辣椒
製作步驟
1. 和面,面稍微軟一點(面里要放鹽);
2. 每半個小時和一次,一共和個3、4次就行了;
3. 醒面至少3個小時以上,不然面沒勁兒;
4. 帶骨牛肉,或羊肉燉湯,湯里只放姜,連鹽都不要放;
5. 肉燉差不多爛,以後將肉撈出;
6. 將骨頭剔掉,肥肉剔掉繼續放回鍋里燉;
7.熗鍋;
8. 准備香菜、蔥花、豆腐皮絲、海帶絲備用;
9. 在開始做之前半個小時,將面全部寫成兩厘米寬的長條,兩面抹油,再醒半個小時;
10. 將長條的面甩開,越拉越長,拉成細面條;
11. 下鍋中煮熟,面塊熟時,將海帶、菠菜放入一起煮熟;
12. 准備大碗,放入切好的肉、香菜、豆腐皮絲、蔥花、鹽、味精、辣椒;
13. 將煮熟的面盛入,再澆上燉肉的湯即可。
㈨ 羊肉燴面的廣告語
1.肉多不多並不重要,關鍵湯要是真的羊肉高湯,XX羊肉燴面就是真羊肉高湯。
健康功效
羊肉:補腎壯陽、益氣、擴張血管
雞蛋:潤燥、增強免疫力、護眼明目
食材用料
羊肉一塊相剋食物
麵粉500克
雞蛋一個相剋食物
黃花適量
木耳適量相剋食物
豆腐皮適量相剋食物
粉絲適量相剋食物
香菜適量相剋食物
辣椒油適量
羊肉燴面的做法
1.准備麵粉加入一個雞蛋,一捏鹽
2.加入水進行攪拌
3.揉成面團醒半小時面要稍微軟點,比餃子面軟
4.半小時後倒入油揉光滑表面拍上油醒至少2小時
5.醒好的面不用再揉,板上抹油將面放上拍平蓋上保鮮膜
6.提前泡好的黃花,木耳洗凈切段,香菜切碎,豆腐皮切絲,粉絲要煮一下,提前煮好的羊肉
7.炸辣椒油辣椒面放到碗里放一點鹽
8.做油,油熱後放入一個干辣椒
9.將熱油倒入碗中攪拌均勻
10.羊肉湯做火上
11.鍋開後放入黃花,木耳煮熟,豆腐絲煮一下撈出
12.羊肉切片後放鍋里煮一下調味放入鹽
13.鍋中做水
14.將面切成條狀
15.將面條抻開
16.放入鍋內煮熟
17.大火煮開,
18.准備將切好的的豆腐絲,粉絲,黃花木耳放入碗底
19.將面條撈出放在上面,澆入羊肉湯放上羊肉,香菜,將燙好的小油菜放上
20.吃時據個人口味放入辣椒油
用手機看這道菜做法
小貼士
面柔好後抹油醒面就不要在揉了,別讓它上勁。所有的拌料准備好後再抻面不要泡時間長了。
㈩ 青島市上河面道燴面館怎麼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就在骨傷醫院旁邊的小道上,任台東太多的小道有了這么明顯得標志性建築物也是很容易就可找到的。一進門左邊就是前台,旁邊就是廚房了,右手邊是一側的長桌,往裡走是個大廳,裡面還當中央六的節目,餐廳布置的很乾凈。牆上還有各種毛筆字宣傳畫。點了一份滋補燴面。奶白色的羊肉口味面湯,裡面是刀削麵口感的面條,還夾雜著粉條,一點木耳,兩個鵪鶉蛋跟一些豆腐條,湯上漂著一些白色芝麻,這寒冷的冬天喝上一口湯,也是很鮮美的!面條雖然量不算太多,但女生吃還算能吃飽的。一碗面還搭配一個小蝶,裡面有三顆糖蒜,一點香菜跟到大蔥,糖蒜味道還不錯。店裡有無線,有電視,很溫暖。店員都是外地人,也挺不容易的。這家店沒裝修前就去吃過,那時候店面還挺大,當時點的海鮮面,後來還推薦住在周圍的同事去吃過。這次因為中獎,又去光顧了。地址:豐盛路就在骨傷醫院往上走一點,如果從十九中那,直接沿著路往下走即可。推薦:個人喜歡她家的羊肉燴面清湯面白吉饃她家口味清淡的面做的不錯,首先說下面湯,不加調味品前,可以聞到當歸的味道,喝一口,清淡的羊肉味兒,接著撒點胡椒面,稍微帶點胡椒粉的味道,挑起面條再吃口,那個滿足感。面里還加了少許粉絲和配菜(豆腐絲黑木耳青菜鵪鶉蛋)這樣清湯面的顏色就豐富很多,她家小份的面十元,女生吃個小份就夠了。當然我最愛她家的還是白吉饃,這個肉夾饃偏河南口味,和陝西的肉夾饃不同之處就在於,外面的膜不是烤的脆皮的那種,是相對薄一點的有勁道的軟口饃,加上裡面的肉和青椒的搭配,完全對得起八塊錢的價格,實落得很。
飛豬上還可以查看更多有關於上河面道燴面館的介紹和玩法還有周邊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