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社區服務學生策劃書

社區服務學生策劃書

發布時間:2021-07-14 05:26:04

Ⅰ 學生社區服務活動有哪些

1、參與社區管理,參加義工等活動。協助村、居委會出牆報,開展協助社區管理的各項工作,參加力所能及的社區勞動,開展植綠護綠、清潔樓道、拾撿垃圾等活動。

2、開展綠色環保活動。在社區開展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宣傳活動;開展本地區水資源狀況的調查及提出改善的建議;對本地區水環境污染的調查、分析和建議等。

3、發揚助人精神,在敬老院等地開展敬老愛幼活動,深入社區開展「送溫暖,重晚情」活動。

4、開展讀書學習互助活動,主要是同學間的相互幫助和指導社區內的中小學生開展讀書學習。

5、開展社會調查活動。

6、普法宣傳。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傳《勞動法》,宣傳與工人農民和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知識等。

7、參加學校學生假期安全值班工作。

8、參加愛心義賣活動。

Ⅱ 跪求!!社區活動策劃書應該怎麼寫

2002年8月

一、導 言

因為街道的大力支持,因為各位老師及同學的踴躍參與,因為社會各界的多方面努力,也因為近兩個月來大家的辛勤付出,終於有了我們首次復旦大學-香港大學社會工作碩士班控江街道實習小組的社區計劃的出爐.首先我們應該感謝街道、居委及社區的指導和配合,有了你們的關注和幫助,令大家雖然酷暑炎炎,仍然豪情滿懷。

上海市控江街道地處上海老區——楊浦區的中心地區,有人口高密度、人口老齡化、產業工人居多的傳統老社區。面積2.15平方公里,8.9萬常住人口。其中60歲以上老齡人口1.7萬人,占總人口的19 %,殘疾人1238名。近年來街道大力發展社區建設,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基本建立起如敬老院、老年活動室、圖書閱覽室等各種社會服務設施和體系。

我們這次社區計劃主要結合街道「社區為人人,人人為社區」的社區理念,針對社區老齡人口的種種問題,採用社區過程介入、區域發展、社區照顧及自助互助、社區策劃等模式開展工作,增強社區居民的歸屬感和主人翁意識,加強社區凝聚力,敬老愛老。我們這一系列活動旨在提升居民的社區參與意識,從感性和理性上是居民開始思索與社區的關系、社區的需要、自己有沒有意願和能力為社區貢獻;這種貢獻可否被接受、自己可否從中獲得滿足感;讓其明白社區里還有很多弱勢群體需要他的貢獻,通過這些活動對他們產生影響,成為社區建設的踴躍參與者,並爭取建立一支為老服務的志願者隊伍,推動其長效和可持續發展。

我們同時希望通過這些活動,發動起社區各個層面的群體(尤其是弱勢群體),全方位地調動社區居民的積極性,讓更多的人融入社區,交到好朋友,得到娛樂等快樂和平常的經驗。提神他們在思維和體能等多方面的自我能力,使之有長遠的意義,向社區共融邁進。

這是我們的第一次嘗試,但是社區建設是個長期工程,我們相信控江街道的社區活動會持續下去,社區建設將更加完善,社區工作更加成功。再次感謝社區領導的支持!

二、相關中心概念

我們的社區活動中,有關理念部份提出兩個中心概念:社區參與 (community participation)和融入社區(community integration).。

社區參與(community participation)是指一個健康、較理想的社區(R.Warren,1972),是需要讓居民有一份歸屬感,是社區的一份子,關注社區的需要/問題,並願意為社區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包括服務當志願者,當社區領袖,向有關當局表達居民需要)改善社區的生活等。當居民能動員本身的資源,運用社區的優勢時,我們會發覺社區內的生活可以有很大的改善。

我們這個活動著重的第一個層面(鼓勵居民在社區擔任志願者, 向有需要的社群作出服務),我們著重參與者能體會社區的需要,意識到自己的能力及願意為滿足這些需要作出貢獻,並在過程中得到滿足感。因此,在整個活動中設計中,這些元素都盡量得到體現,例如:讓參與者了解服務的重要性,認識自己的長處,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所作的貢獻和對被服務者的幫助,並加以贊賞。另外,在過程中亦盡量讓他們參與活動內容的設計和實施,培養他們的能力,增強自信心和歸屬感。

社區融入(community integration)倡導的是職業上和社區上的更廣泛意義上的參與,尤其是弱勢群體社區生活的參與,根據廣泛化的法則,即是讓殘障、貧困、有缺陷的群體實實在在的親自使用社區設施享受機構服務,同時參與社區生活建立與社區的自然關系。殘障和無能人士通常較易從社區的主流生活中消失,他們不知曉社區建設新的方向和福利的設立,這種現象稱之為「社會性死亡」。所以,社區融入是評估人們是否積極和健康生活的重要指標之一。

三、目 標

(一)倡導社區對老人家特別是孤老/殘疾老人的關懷,提高孤老/殘疾老人的生活質量;

(二)提升單親家庭青少年、精神病康復者、為老人服務志願者的志願服務精神及社區參與意識,提高他們社會交往的自信心和能力;

(三)使單親家庭青少年、精神病康復者、為老人服務志願者等群體更好地融入社會,鍛煉和發展自我,樹立或鞏固健康的生活態度。

四、參與者

(一)街道敬老院住院老人,及社區孤老和殘疾老人

(二)單親家庭青少年和家長

(三)精神病康復者及其家庭的照顧者

(四)為7259家庭服務的社區志願者

Ⅲ 怎樣寫社區服務策劃書

2002年8月

一、導 言

因為街道的大力支持,因為各位老師及同學的踴躍參與,因為社會各界的多方面努力,也因為近兩個月來大家的辛勤付出,終於有了我們首次復旦大學-香港大學社會工作碩士班控江街道實習小組的社區計劃的出爐.首先我們應該感謝街道、居委及社區的指導和配合,有了你們的關注和幫助,令大家雖然酷暑炎炎,仍然豪情滿懷。

上海市控江街道地處上海老區——楊浦區的中心地區,有人口高密度、人口老齡化、產業工人居多的傳統老社區。面積2.15平方公里,8.9萬常住人口。其中60歲以上老齡人口1.7萬人,占總人口的19 %,殘疾人1238名。近年來街道大力發展社區建設,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基本建立起如敬老院、老年活動室、圖書閱覽室等各種社會服務設施和體系。

我們這次社區計劃主要結合街道「社區為人人,人人為社區」的社區理念,針對社區老齡人口的種種問題,採用社區過程介入、區域發展、社區照顧及自助互助、社區策劃等模式開展工作,增強社區居民的歸屬感和主人翁意識,加強社區凝聚力,敬老愛老。我們這一系列活動旨在提升居民的社區參與意識,從感性和理性上是居民開始思索與社區的關系、社區的需要、自己有沒有意願和能力為社區貢獻;這種貢獻可否被接受、自己可否從中獲得滿足感;讓其明白社區里還有很多弱勢群體需要他的貢獻,通過這些活動對他們產生影響,成為社區建設的踴躍參與者,並爭取建立一支為老服務的志願者隊伍,推動其長效和可持續發展。

我們同時希望通過這些活動,發動起社區各個層面的群體(尤其是弱勢群體),全方位地調動社區居民的積極性,讓更多的人融入社區,交到好朋友,得到娛樂等快樂和平常的經驗。提神他們在思維和體能等多方面的自我能力,使之有長遠的意義,向社區共融邁進。

這是我們的第一次嘗試,但是社區建設是個長期工程,我們相信控江街道的社區活動會持續下去,社區建設將更加完善,社區工作更加成功。再次感謝社區領導的支持!

二、相關中心概念

我們的社區活動中,有關理念部份提出兩個中心概念:社區參與 (community participation)和融入社區(community integration).。

社區參與(community participation)是指一個健康、較理想的社區(R.Warren,1972),是需要讓居民有一份歸屬感,是社區的一份子,關注社區的需要/問題,並願意為社區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包括服務當志願者,當社區領袖,向有關當局表達居民需要)改善社區的生活等。當居民能動員本身的資源,運用社區的優勢時,我們會發覺社區內的生活可以有很大的改善。

我們這個活動著重的第一個層面(鼓勵居民在社區擔任志願者, 向有需要的社群作出服務),我們著重參與者能體會社區的需要,意識到自己的能力及願意為滿足這些需要作出貢獻,並在過程中得到滿足感。因此,在整個活動中設計中,這些元素都盡量得到體現,例如:讓參與者了解服務的重要性,認識自己的長處,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所作的貢獻和對被服務者的幫助,並加以贊賞。另外,在過程中亦盡量讓他們參與活動內容的設計和實施,培養他們的能力,增強自信心和歸屬感。

社區融入(community integration)倡導的是職業上和社區上的更廣泛意義上的參與,尤其是弱勢群體社區生活的參與,根據廣泛化的法則,即是讓殘障、貧困、有缺陷的群體實實在在的親自使用社區設施享受機構服務,同時參與社區生活建立與社區的自然關系。殘障和無能人士通常較易從社區的主流生活中消失,他們不知曉社區建設新的方向和福利的設立,這種現象稱之為「社會性死亡」。所以,社區融入是評估人們是否積極和健康生活的重要指標之一。

三、目 標

(一)倡導社區對老人家特別是孤老/殘疾老人的關懷,提高孤老/殘疾老人的生活質量;

(二)提升單親家庭青少年、精神病康復者、為老人服務志願者的志願服務精神及社區參與意識,提高他們社會交往的自信心和能力;

(三)使單親家庭青少年、精神病康復者、為老人服務志願者等群體更好地融入社會,鍛煉和發展自我,樹立或鞏固健康的生活態度。

四、參與者

(一)街道敬老院住院老人,及社區孤老和殘疾老人

(二)單親家庭青少年和家長

(三)精神病康復者及其家庭的照顧者

(四)為7259家庭服務的社區志願者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Ⅳ 誰能給出一個中學生社區服務活動策劃

你可以試試聯系學校附近的敬老院或孤兒院(個人認為孤兒院難度太大~~不大適合中學生~~還是去老人院吧~~~),進行探訪、慰問活動~~~給你一個普遍中學都會用的方案吧~~~是我以前組織志願者去敬老院的活動方案~~~(只是借你參考哦~~)信息工程系團總支志願服務方案 為了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更好地發揮共青團和志願服務組織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作用,按照共青團廣州市委2009年關於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月」的通知,廣州市****學校信息工程系團總支決定組織共青團員和青年志願者服務隊伍開展——「學習雷鋒、溫暖人心、服務社會、提升自我」系列活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
學習雷鋒、溫暖人心、服務社會、提升自我
二、 活動時間:
2009年04月08日
三、 活動地點:
**鎮敬老院
四、服務對象:
孤寡老人
五、
1)參與人員:
系志願服務隊
2)主辦:信息工程系團總支
3)發起人:系志願服務隊隊長 4)領隊:**主任、**老師
六、活動內容與流程:
1)贈送物資、紀念品
2)陪伴老人家聊天、下棋、幫他們搞衛生
3)慰問那些默默照顧他們的工作人員、交流心得
七:活動要求:
1) 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本次活動作為我系志願者工作的重要內容,學校將會高度關注,屆時,須切加強領導,落實責任,使我系的志願服務活動有領導、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
2) 調查摸底,選准項目。針對服務對象做好調查,並有針對性地提供志願服務。
3) 自我規范,樹立形象。我系在開展服務活動時,要統一著裝、佩戴團徽,積極踐行「服務群眾、奉獻社會、保持先進、提升自我」的宗旨。熱心服務,樹立良好形象,體現我系學子的良好風貌。
4) 擴大宣傳,營造聲勢。就活動內容進行海報等宣傳,成立系專屬新聞宣傳小組,以隨時跟蹤報導志願活動的情況。通過各種方式,積極做好活動期間典型宣傳,營造氛圍,掀起學雷鋒的新熱潮。
八、附件:
1)參與人員名單、路途、路程介紹,行車路線
2)陪伴老人家時的注意事項
還有新聞稿和附件 信息工程系志願隊——服務江高敬老院 為了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更好的發揮共青團和志願服務組織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作用,我系團總支決定發起組織共青團員和青年志願服務隊伍開展以「學雷鋒、溫暖人心,服務社會,提升自我」為主題的系列志願活動。­ 4月8日,繼開學初的義務活動,三月份的計算機維修志願活動後,在吳多萬主任和劉麗婉老師的帶領下,我系志願服務隊與系團總支再次合作開展活動。本次活動主要內容為慰問老人家和那些默默照顧著他們的工作人員。活動中,幹部們陪老人家下棋,散步,聊天,一起唱歌……還贈送了慰問品和紀念品,對於我們的到來,老人家們顯得很意外,也很驚喜。由於幹部們的熱誠打動了他們,大家很快就打成了一片。­在開展活動的時候,幹部們的熱心服務,樹立了良好的形象,體現了我系學子的良好風貌。同時,為日後更好地開展活動,我系志願服務隊與院方達成共識。擬定日後定期向敬老院提供服務,並作為積極分子的入團考核之一。 ­ 我系志願服務隊將不斷與系團總支、系學生會合作,開展各項志願服務活動,積極踐行「服務群眾、奉獻社會、保持先進、提升自我」的宗旨。使我系志願服務工作有領導,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 ­附件:志願者在陪伴老人時應注意什麼 老年人最大的認知特點是:往事歷歷在目,近景一片模糊。幾十年歲月的痕跡深深地烙在他們的心中,過往的苦難與歡樂,讓他們沉浸在遙遠的回憶中,這些成為支撐他們的一個重要的精神支柱。而眼前的人和事,他們卻不太關注。
長期獨居,加上過往的一些不愉快的經歷,可能給老人留下了一些心理陰影。養老機構的一些老人往往性格孤僻,不容易相處。這就需要我們用加倍的愛心、熱情和耐心,去溫暖老人的心,取得他們的信任,更好地陪伴他們。那麼,在探訪、陪伴老人時,我們要掌握哪些技巧呢?
愛心、耐心、細心,用心去交流。我們的態度要和藹,平易近人,臉上常帶微笑,讓老人能感受到你的親切。切記不要嫌棄孤寡老人甚至是臨終老人,要把老人看成是自己的親人一樣。此外,老人一般都比較嘮叨,一件事情可以說很久,對此,我們不要表現出任何的不耐煩,要耐心地去傾聽,時刻留意老人的變化,如冷、熱、咳、渴等,以便能及時處理。不要讓老人抬起頭或遠距離跟你談話,我們應近距離俯身與老人交談,這樣老人能得到很好的重視,會感受到來自我們的平等對待、用心交流。說話時要注視對方眼睛,視線不要遊走不定,同時也可以摸著老人的手進行交談。同時,有些老人耳背了,我們在交流時要大聲點,但語氣不能生硬、強烈。多數老人說話嘮叨、含糊,這時,我們要善於傾聽,要注意觀察對方表情和反應,通過肢體語言來判斷對方的需要。
選擇老人喜愛的話題。我們可以通過事先打聽或在日後的相互接觸中,了解老人的脾氣、喜好,而後選擇老人喜愛的話題,如談談家鄉、飲食、年輕時的事、電視節目等,避免提及老人不喜歡的話題,涉及到信仰或者生活習慣的問題,一定要尊重老人,不能把自己的價值觀念強加給老人。也可以先多介紹一下自己,讓老人在對我們有了一定了解後再展開話題。
敏銳的觀察力和應變能力。在與老人進行談話時,我們經常會遇到談得不如意或老人情緒突然變化的情況,這時,我們盡量不要勸說,先用手輕拍對方的手或肩膀以示安慰,穩定老人情緒,然後,盡快轉移話題。在老人房間時,不要輕易動老人房裡的擺設和其他物品。
真誠的肯定與贊賞。人都渴望自己被肯定,老人也不例外。老人們同樣喜歡被表揚、誇獎。所以,我們要適時地、真誠地贊美老人。老人一高興,談話的氣氛就會活躍很多。
總之,做一名優秀的志願者並不像想像中的那樣簡單,除了擁有愛心,需要掌握一些溝通的技巧之外,還需要在工作中不斷的學習、體會,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認識自我、提升自我的過程

閱讀全文

與社區服務學生策劃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簡答題電子商務系統的組成 瀏覽:450
旅遊宣傳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54
旅遊景區培訓方案 瀏覽:981
奶粉捐贈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77
酒店技能培訓考核方案 瀏覽:514
國企中高層培訓方案 瀏覽:13
公司二十周年慶典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83
浪漫表白策劃方案 瀏覽:986
電子商務平台稅務 瀏覽:495
廠家促銷活動方案範文大全 瀏覽:171
沙龍會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319
杭州龍創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46
壹鼎電子商務 瀏覽:955
永州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364
少兒才藝賽事策劃方案 瀏覽:139
山東公社聯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28
開展營銷技巧培訓的方案 瀏覽:238
2017員工消防培訓方案 瀏覽:628
天橋區電子商務配送公司 瀏覽:753
江蘇五光電子商務 瀏覽: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