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八禮四儀的名言警句
禮之用,和為貴。〖春秋〗孔丘
·沒有規矩,難成方圓。報摘
·禮所以防淫,節其侈靡也。〖漢〗班固
·略知孔子三分禮,不犯蕭何六尺條。〖明〗湯顯祖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春秋〗孔丘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禮記》
·雷在天上,大壯,君子以非禮弗履。《易經》
·君子篤於禮而薄於利。〖春秋〗公羊高
·凡事廉恭,不得盛氣凌人,自取其辱。〖宋〗朱熹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人之所以為貴,以其有信有禮;國之所以能強,亦雲惟佳信與義。 ———— 張九齡
2. 八禮四儀的內容
「八禮」指「儀表之禮」、「儀式之禮」、「言談之禮」、「待人之禮」、「行走之禮」、「觀賞之禮」、「游覽之禮」、「餐飲之禮」。
「四儀」
7歲:入學儀式,讓剛入學的小學生感受學習樂趣、接觸校園生活、感知禮儀規范。
10歲:成長儀式,讓小學三到四年級的學生學會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朋友的幫助之恩。
14歲:青春儀式,讓中學生學會交往溝通,控制情緒、包容他人,邁好青春第一步。
18歲:成人儀式,讓年滿18周歲的學生懂得成人之責,做守法公民,擔起社會責任,不斷完善自我,立志成才報國。
省教育廳將在本學期全面推開的基礎上,在每個縣市區選擇小學、初中、高中各2所共600所作為重點,對文明禮儀養成教育進行深入探索。
教育廳副廳長胡金波說,這一教育將納入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納入省級骨幹教師培訓的重點內容。學生文明禮儀日常行為表現情況將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作為評優評獎的依據之一。
胡金波:「對教育廳來說,還是三抓三促,抓校長促學校,強化校長負總責的責任;抓教師促學生,強化教師文明禮儀的示範作用,加強教師的文明禮儀自身的培養和督查。
3. 八禮四儀內容
八禮
儀表之禮:面容整潔、衣著得體、發型自然、儀態大方。
餐飲之禮:講究衛生、愛惜糧食、節儉用餐、食相文雅。
言談之禮:用語文明、心平氣和、耐心傾聽、誠懇友善。
待人之禮:尊敬師長、友愛夥伴、寬容禮讓、誠信待人。
行走之禮:遵守交規、禮讓三先、扶老助弱、主動讓座。
觀賞之禮:遵守秩序、愛護環境、專心欣賞、禮貌喝彩。
游覽之禮:善待景觀、愛護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儀式之禮:按規行禮、心存敬畏、嚴肅莊重、尊重禮俗。
四儀
7歲:入學儀式,讓剛入學的小學生感受學習樂趣、接觸校園生活、感知禮儀規范。
10歲:成長儀式,讓小學三到四年級的學生學會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朋友的幫助之恩。
14歲:青春儀式,要讓中學生學會交往溝通,控制情緒、包容他人,邁好青春第一步。
18歲:成人儀式,讓年滿18周歲的學生懂得成人之責,做守法公民,擔社會責任,不斷完善自我,立志成才報國。
4. 關於八禮四儀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禮之用,和為貴。——孔丘
禮所以防淫,節其侈靡也。——班固
略知孔子三分禮,不犯蕭何六尺條。——湯顯祖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禮記》
君子篤於禮而薄於利。——公羊高
人之所以為貴,以其有信有禮;國之所以能強,亦雲惟佳信與義。——張九齡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凡事廉恭,不得盛氣凌人,自取其辱。——朱熹
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左傳》
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馬克
5. 八禮四儀的具體內容
具體內容
八禮
儀表之禮:面容整潔、衣著得體、發型自然、儀態大方。
儀式之禮:按規行禮、心存敬畏、嚴肅莊重、尊重禮俗。
言談之禮:用語文明、心平氣和、耐心傾聽、誠懇友善。
待人之禮:尊敬師長、友愛夥伴、寬容禮讓、誠信待人。
行走之禮:遵守交規、禮讓三先、扶老助弱、主動讓座。
觀賞之禮:遵守秩序、愛護環境、專心欣賞、禮貌喝彩。
游覽之禮:善待景觀、愛護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餐飲之禮:講究衛生、愛惜糧食、節儉用餐、食相文雅。
四儀
7歲:入學儀式,讓剛入學的小學生感受學習樂趣、接觸校園生活、感知禮儀規范。
10歲:成長儀式,讓小學三到四年級的學生學會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朋友的幫助之恩。
14歲:青春儀式,讓中學生學會交往溝通,控制情緒、包容他人,邁好青春第一步。
18歲:成人儀式,讓年滿18周歲的學生懂得成人之責,做守法公民,擔起社會責任,不斷完善自我,立志成才報國。
(5)八禮四儀宣傳標語擴展閱讀
7-12歲(小學階段)
一、儀表之禮
目標:面容整潔、衣著得體、發型自然、儀態大方
具體規范:
1、勤洗頭、洗澡,頭發、身體無異味。
2、指甲里無污垢。
3、不當眾挖鼻孔、掏耳朵。
4、勤換衣服、鞋襪,保持儀表整潔。
5、坐立姿態端正,在公共場合不東倒西歪。
6、保持書包和個人物品整潔。
7、公共場合不脫鞋。
8、站立時抬頭挺胸。
二、餐飲之禮
目標:講究衛生、愛惜糧食、節儉用餐、食相文雅
具體規范:
1、吃飯時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說話。
2、夾菜時不在盤中挑揀。
3、等候家人一起吃飯。
4、在公共場所就餐時不追逐嬉鬧。
三、言談之禮
目標:用語文明、心平氣和、耐心傾聽、誠懇友善
具體規范:
1、對師長不直呼其名,使用敬語。
2、接聽電話先說「您好」,通話結束說完「再見」,再掛電話。
3、不用帶侮辱性的綽號稱呼別人。
4、在校園和公共場所講普通話。
5、不說臟話謊話。
四、待人之禮
目標:尊敬師長、友愛夥伴、寬容禮讓、誠信待人
具體規范:
1、記住爸爸媽媽的生日並表示祝福。
2、尊重老師勞動,上課認真聽講。
3、遇人面帶微笑。
4、進別人房間先敲門,得到應允再進入。
5、用他人的東西,應先徵得他人同意,用後及時歸還並致謝。
6、用零花錢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
五、行走之禮
目標:遵守交規、禮讓三先、扶老助弱、主動讓座
具體規范:
1、認識交通標識,遵守交通規則。
2、上學放學時走規定路線。
3、乘車有序排隊,不擁擠、不插隊。
4、上下樓梯靠右行,不上跑、不下跳,不並排前行,不推擠他人。
5、乘自動扶梯靠右站立,空出左側通道。
6、不亂按電梯的按鈕。
六、觀賞之禮
目標:遵守秩序、愛護環境、專心欣賞、禮貌喝彩
具體規范:
1、提前入場,對號入座。
2、不隨意走動,不高聲講話。
3、瓜皮果殼放入垃圾袋,自覺帶離場館或送入垃圾箱中。
4、不站立和在通道觀看。
5、觀看結束有序離場,不擁堵通道、出口。
七、游覽之禮
目標:善待景觀、愛護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具體規范:
1、便後及時沖水,不隨地大小便。
2、不觸摸文物,在景物上不畫寫、不劃刻。
3、不追、捉、打、喂動物。
4、不攀爬景區設施。
5、帶走自己產生的所有垃圾。
八、儀式之禮
目標:按規行禮、心存敬畏、嚴肅莊重、尊重禮俗
具體規范:
1、升國旗時脫帽、注視國旗行隊禮,唱國歌聲音響亮。
2、參加入學儀式、成長儀式、入隊儀式、畢業儀式等活動時,著裝整潔,少先隊員佩戴紅領巾或隊徽。
3、儀式活動中按規行禮,肅立傾聽,不隨意交流、走動。
4、春節向師長拜年。
5、清明祭掃不穿鮮艷衣服。
13-15歲(初中階段)
一、儀表之禮
目標:面容整潔、衣著得體、發型自然、儀態大方
具體規范:
1、不染發,不燙發,男生不留長發。
2、公共場合著裝得體,不穿背心、拖鞋。
3、不佩戴項鏈、耳環(釘)、戒指等飾物。
4、坐時男生不蹺二郎腿,女生並攏膝蓋。
5、走路不勾肩搭背。
二、餐飲之禮
目標:講究衛生、愛惜糧食、節儉用餐、食相文雅
具體規范:
1、在公共場所就餐時不大聲喧嘩。
2、適量盛取食物,不剩飯、不剩菜。
3、就餐時保持餐桌、地面整潔。
4、在學校食堂用餐後,主動整理歸放餐具。
三、言談之禮
目標:用語文明、心平氣和、耐心傾聽、誠懇友善
具體規范
1、與人交談時目視對方,不東張西望。
2、不隨意打斷別人講話。
3、不強迫別人回答不願意說的問題。
4、講話音量、語速適中,讓別人聽得清楚。
四、待人之禮
目標:尊敬師長、友愛夥伴、寬容禮讓、誠信待人
具體規范
1、客人來訪,熱情相待,出門迎送。
2、不在休息時間拜訪他人、給別人打電話。
3、不對老師、同學的相貌和衣著評頭論足。
4、不頂撞家長、老師。
5、給別人力所能及的幫助。
五、行走之禮
目標:遵守交規、禮讓三先、扶老助弱、主動讓座
具體規范
1、步行走人行道,騎車走慢車道。
2、騎自行車進出校園大門要推行。
3、主動給老弱病殘孕讓座讓路。
4、不翻越交通隔離護欄。
5、不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吃東西。
6、熱心為他人指路。
六、觀賞之禮
目標:遵守秩序、愛護環境、專心欣賞、禮貌喝彩
具體規范:
1、觀看演出,尊重演員勞動,在合適時機鼓掌喝彩。
2、不爆粗口,不喝倒彩。
3、未經允許不隨意拍照攝像。
4、觀看時取下帽子,盡量降低身體重心,不影響後排觀眾觀看。
5、無特殊情況不提前退場,確需退場,在演出節目間隙離開。
七、游覽之禮
目標:善待景觀、愛護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具體規范:
1、吐痰和口香糖用紙巾包好丟入垃圾箱。
2、在景區長椅上不躺卧,不用物品佔座。
3、排隊等候留意1米線。
4、在不允許拍照的地方不拍照,在有關閉閃光燈標志的地方自覺關閉閃光燈。
八、儀式之禮
目標:按規行禮、心存敬畏、嚴肅莊重、尊重禮俗
具體規范:
1、參加青春儀式、入團儀式、畢業儀式等活動時,著裝整潔,共青團員戴團徽。
2、重陽節問候家中老人,參加敬老活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八禮四儀
6. 有關八禮四儀的名言名句
2017-05-02八禮」為儀表之禮、餐飲之禮、言談之禮、待人之禮、行走之禮、觀賞之禮、游覽之禮、儀式之禮。
四儀」主要是在學生7歲、10歲、14歲、18歲時,學校要為其組織入學儀式、成長儀式、青春儀式、成人儀式,以此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強化文明禮儀素養。
八禮四儀名言警句禮之用,和為貴。
〖春秋〗孔丘·沒有規矩,難成方圓。
報摘·禮所以防淫,節其侈靡也。
〖漢〗班固·略知孔子三分禮,不犯蕭何六尺條。
〖明〗湯顯祖·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春秋〗孔丘·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記》·雷在天上,大壯,君子以非禮弗履。
《易經》·君子篤於禮而薄於利。
〖春秋〗公羊高·凡事廉恭,不得盛氣凌人,自取其辱。
〖宋〗朱熹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老舍人之所以為貴,以其有信有禮;國之所以能強,亦雲惟佳信與義。
————張九齡八禮四儀名言警句1、良好的禮貌是由微小的犧牲組成。
--愛默生2、不學禮,無以立。
--孔子3、凡人之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禮也。
--《晏子春秋》4、在宴席上最讓人開胃的就是主人的禮節。
--莎士比亞5、無禮是無知的私生子。
--巴特勒6、利益,是聰明人想出來的與愚人保持距離的一種策略。
--愛默生7、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但丁8、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劉備9、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
--張衡10、土扶可城牆,積德為厚地。
--李白11、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神涵光相關文章:讀書名言警句帶作者關於學習的名言警句大全關於讀書的100句名言警句關於中國古代詩詞中的名言警句關於讀書的名言警句100句大學生勵志讀書名言警句勵志讀書名言警句學習讀書名言警句學生讀書名言警句勸導學生努力學習的
7. 八禮四儀順口溜
1、第一禮之儀表禮:
勤洗頭,勤洗澡,
頭發身體無異味。
指甲之內無污垢。
挖鼻掏耳不當眾
勤換衣服和鞋襪,
保持儀表整潔來。
坐立姿態要端正,
保持書包要整潔,
個人物品整齊放。
公共場合不脫鞋,
站立抬頭又挺胸。
2、第二禮之餐飲禮
吃飯時候不咂嘴,
口含食物不說話。
夾菜不在盤中挑。
等候家人吃飯來。
公共場所不打鬧。
3、第三禮之言談禮
師長不直呼其名,
使用敬語要牢記。
接聽電話說「您好」,
通話結束說「再見」。
不用綽號稱呼人。
普通話要遍校園。
臟話謊話遠離我。
4、第四禮之待人禮
爸媽生日要牢記。
老師勞動要尊重,
上課聽講要認真。
遇人要面帶微笑。
進房間,先敲門,
得到應允再進入。
他人物品要使用,
徵得同意最重要,
用後歸還需致謝。
零花錢,不亂花,
幫助困難小朋友,
幫助困難小朋友。
5、第五禮之行走禮
交通標識要認識,
交通規則要遵守。
上學放學要謹記,
規定路線嚴格走。
乘車有序要排隊,
上下樓梯靠右行,
並排前行不推擠。
自動扶梯靠右站,
左側通道要空出。
電梯按鈕不亂按。
做個文明的小學生。
8. 八禮四儀名言名句
八禮四儀名人名言
1、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左傳
2、禮貌是一種回收有禮貌的尊重的願望。星球禮品禮品冊禮品商務送禮會議禮品。——法·拉羅什福科
3、禮,天之經也,民之行也。——左傳
4、禮貌是人類共處的金鑰匙。——松蘇內吉
5、良好的禮貌是由微小的犧牲組成。——愛默生
6、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馬克
7、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誇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泰戈爾
8、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感情。——梅里美
9、禮儀是在他的一切別種美德之上加上一層藻飾,使它們對他具有效用,去為他獲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與好感。——洛克
10、禮貌周全不花錢,卻比什麼都值錢。——西班牙。塞萬提斯
11、禮貌之風為每一個人帶來文明、溫暖和愉快。——諾·文·皮爾
12、禮貌像只氣墊,裡面什麼也沒有,卻能奇妙地減少顛簸。——約翰遜
13、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管子》
14、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約翰·洛克
15、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
16、禮儀周全能息事寧人。——儒貝爾
17、禮儀是微妙的東西,它既是人們交際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過於計較的。——培根
18、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孟德斯鳩
19、禮義生於富足,盜竊起於貧窮。——漢·王符
20、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種寶藏,但是使它生出光彩的則是良好的禮儀。——約翰·洛克
21、謙恭有禮,人人歡迎。——托馬斯。福特
22、禮貌是有教養的人的第二個太陽。——赫拉克利特
9. 古詩文中有關「八禮四儀」的句子有哪些
1、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也。——《左傳》 左丘明
譯文:禮制,是可以治理國家,穩定政權,安撫百姓,並有利於後世子孫的。
2、禮,天之經也,民之行也。——《左傳》 左丘明
譯文:禮,是上天的規范,大地的准則,百姓行動的依據。
3、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管子》 管仲
譯文:禮、義、廉、恥,是國家得以存在的基礎;如果這四項根本的基礎被動搖,那麼國家將會不存在 。
4、禮者,人道之極也。——《禮記》 荀子
譯文:懂得禮節,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了。
5、凡人之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禮也。——《晏子春秋》 晏嬰
譯文: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之一,是人知禮。如果人不知禮,就和禽獸沒有什麼區別了。
6、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禮也。——《荀子·修身》 荀子
譯文:禮法,是用來端正身心的;老師,是用來正確闡明禮法的。
7、君子篤於禮而薄於利。——《春秋》 公羊高
譯文:君子對禮化教義看得比較重但淡泊名利。
8、凡事廉恭,不得盛氣凌人,自取其辱。《朱子語錄》 朱熹
譯文:做事情的時候需要謙恭 盛氣凌人則會自取其辱。
9、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於戈兵。 ——《管子•心術下》 管仲
譯文:對人語氣和善,他心裡就覺得好象是兄弟般的溫暖。
對人惡語相加,他心裡受到的傷害比你用刀傷他還難受。
10、仁義禮善之於人也,辟之若貨財粟米之於家也。 ——《荀子·大略》 荀子
譯文:仁義禮善對於人的意義,就好像是貨財粟米對於老百姓過生活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