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鋦瓷的介紹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自然就有鋦補修復瓷器這一行當,世人所知道的「沒有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這句歇後語就是從鋦瓷這一行當里出來的。根據鋦瓷地域的發展逐漸形成各自手法形成了中國、日本、歐洲三個最大的策源地。只有中國的鋦瓷才能稱作藝術。所以被稱作鋦藝。日本將傳統鋦瓷後用蛋清和白磁粉填縫改成了大漆金繕所以只能稱柳釘鋦,而且在近代土見益弘繼續改變鋦瓷方法沒有保留古老方法不能稱作藝術。日本最早只有《螞蝗絆茶甌記》 有記載鋦碗時代出現很晚和中國比只能算是小弟弟。歐洲鋦瓷根據考證為早期赴歐洲的華工帶去的技術 。
鋦補修復瓷器這一行當的產生是與中國瓷器的發展有著密切的相關的聯系的。起初於何時已無法考證,最早見於宋代張擇瑞德巨型手卷《清明上河圖》中的一處鋦匠做活的一幕。鋦瓷行當經歷了宋、元、明、清、民國、新中國六個朝代。跨越了一千多年的歷程,影響了中國多少代人的生活。
鋦瓷 這一行當,在民間被稱作錮爐匠。最初是為謀生而產生的一門手藝。是「街挑子「之中的一員,也是被人看不起看作是下九流的行當,可卻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因為瓷器是貴族階級的寵物,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呼(CHINA),瓷器就是中國,中國就是瓷器,就充分體現出瓷器在等級階級上的價值,而老百姓和貧民對瓷器卻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所以對擁有的瓷器視為寶貝。
瓷器堅硬耐磨,更可持久使用,可瓷器的致命弱點是易碎,每當一件瓷器破碎後,便無計可施,留著無用,棄之可惜,匠人們便開始琢磨如何將破碎的瓷器修補好,經過了艱苦的摸索實踐,失敗成功,在實踐中總結、理順、規范出一套合理的鋦瓷技藝,其中最大的貢獻就是發明了獨一無二的「金剛鑽」和「鋦釘」,繼而便產生了鋦補修復瓷器這一行當。而這一行當的出現,很快就被老百姓接納,破碎的瓷器得到了再生,擁有者減少了購買新瓷器的費用,同時讓鋦瓷匠人得到了勞動報酬。
鋦補修復 這一行當,隨著中國瓷器業的興旺發展延續,自然中形成了山東、河南、河北三大派,山東的金剛鑽為皮鑽,河南的金剛鑽為弓鑽。河北的金剛鑽為砣鑽。山東派的皮鑽是由三條皮繩往反拉伸,旋轉平穩,對鑽頭、瓷器都有保障,三大派的三種金剛鑽,雖然形狀不同,操作不同,但是鑽頭卻是相同的,都是鑽石或金剛鑽,而且鋦釘也大致相同,只是釘腳不同而已,鋦瓷的過程也大致相同。
到了清朝乾隆盛世時期,在三大派的基礎上又分為兩大類,即:常活,就叫粗活,純為民間生活用品為主的鋦瓷修復粗活,通常被稱作鋦盆、鋦碗、鋸大缸的錮爐匠,所用的工具金剛鑽、鋦釘都比較大、粗糙、單一、是清一色的鐵釘。而另一類則是經過藝術加工專為達官、王爺、貴族、八旗子弟們享樂而服務的鋦瓷細活,即:行活,也叫秀活。所用的工具金剛鑽小巧精緻,鋦釘完全用民間絕活鍛銅工藝加工而成,美妙絕倫,有花釘、素釘、金釘、銀釘、銅釘、豆釘、米釘、砂釘。由於有了鋦匠精美絕倫的鋦瓷細活,使得那些達官、王爺、八旗子弟們在享樂中興起了「鋦活秀」。
自從有了「鋦活秀」,鋦瓷行當在古董、古玩行里有了一席之地,由被動修補而轉為主動作秀,由單一的鋦補轉為鋦補修復,嵌飾做件,鑲包配飾等風格特異,藝術魅力獨特的一門絕活技藝,成為古董、古玩行里古舊老瓷器作秀的一門專業行當,行活,作秀鋦匠的名聲也隨之大振。
然而,隨著歷史的改變,戰爭的硝煙四起,「鋦活秀」再也秀不起來了,鋦瓷這一行當也隨之蕭條下來了,只是簡單的鋦補一些生活用品,到了新中國的解放初期,只有那些孤獨的鋦瓷老匠人,為了生活而不得不走街串巷,喊著那凄涼的老調「鋦盆、鋦碗、鋸大缸」。幾天。幾十天也很少有生意做。錮爐挑子家什幾乎走到了盡頭,到現代社會,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原有的傳統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瓷器壞掉了再買新的,沒人再造訪鋦瓷這一行當,沒了市場,這給鋦瓷技藝的傳承和弘揚帶來了難以解決的問題,因此急待保護,傳於後世。 鋦瓷第一步就是找碴,對縫,對破損的瓷器恢復原狀,准備修補 第二步定位點記,根據瓷器的紋飾結構以及樣式張合位置和位點,以及鋦釘數量和位置。 第三步就是打孔,用金剛鑽打孔。金剛鑽是長約10公的鐵鑽桿,在鐵鑽桿的套著毛筆桿粗細竹外套,外套的兩端用剪刀鐵箍把鐵鑽桿和竹外逃固定在一起,再在普通的鑽具用銅焊把鑽石鑲嵌在工具頭部做成,金剛鑽,然後用金剛鑽鑽孔,打孔也是對鋦瓷人的一大考驗,有些瓷器厚度就幾毫米,打孔時都是毫釐之差;一是手要拿得穩,對的准,最好不能打穿,有時不小心打穿了,還得多加幾道工序把孔填補起來;其二是孔要對稱,不能有一點偏差。 第四步鋦釘,鋦釘製作體現手藝人的水平,鋦釘的韌性和製作鋦釘的水平,也決定著鋦補器皿的使用壽命。鋦釘分為金釘、銅釘、花釘,鋦釘的大小,得根據器物的大小以及破損程度來計算。這樣,器物修復後不僅盛水不易漏,而且還給器物本身增添了幾分韻味。當然,這些步驟和細節都與鋦瓷藝人長期積累的經驗息息相關。 第五步用雞蛋清和瓷粉調和補漏,防止瓷器漏水,這樣完整的鋦瓷就完成了。鋦刻瓷技藝對中華民族傳統民間絕活的傳承和中國瓷文化的發展以及考古、修復、古玩古舊瓷器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Ⅱ 廣州哪裡可以學習鋦瓷或金繕
[金繕]: 日語中稱為「Kintsukuroi 」,將瓷器碎片由天然大漆黏合,表面再敷以金粉或者金箔,裝飾性較強。和中國傳統瓷器修復技術—鋦瓷類似,金繕是源自日本的傳統瓷器修復技術,本質上是漆藝的范疇。金繕修復有很廣的適用范圍,用作於瓷器和紫砂...2671
Ⅲ 在哪裡能學金繕與鋦瓷
山東泰安有個鋦瓷師傅,祖傳技藝,
Ⅳ 修補瓷器叫什麼手藝
中國的鋦瓷,日本的金繕,還有一種是「金全銀」。
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何況那些根深蒂固的習慣,不是說改就能改。用筷子用了一輩子,突然叫你必須用刀叉吃飯,內心應該在咆哮。
好茶,豈止於茶
茶好器不對,是暴殄天物
茶遇好器,妙不可言
Ⅳ 中日「瓷器活」的不同之處—鋦瓷與金繕
?還記得小時候,當年那些挑著擔子,走街串巷,吆喝著「鋦盆,鋦碗,鋦大缸」的鋦瓷匠人嗎?
這一行當,在民間是「街挑子」之中的一員,跟「雞毛換糖」、「磨剪刀」等一樣,是被人看不起下九流的行當。
▲將碎瓷片、碎玻璃蛻變成驚艷的筷托
時代發展,技術發展,但還有很多東西,是再高的科技也無法取代的,總需要有些人,守護這些活化石。
其實金繕修復的美學,就給我們了一種很好的啟示:用最好的形式彌補過去,坦然接受不完美,方能成就未來的完美。
劉哥胡(壺)論
無論是鋦瓷還是金繕,這類手藝的出現是基於對殘缺的崇拜,意在表達一種面對不完美時的姿態,坦然接受,精心修繕,而並非試圖掩蓋。
如俗話中講的「補碗補盤補人心」,其實修補得是人的「惜物之心」。而正因為修補者的用心,才讓破損之物瞬間煥發新的生命,得以訴說新的故事。
?END?
本期關鍵詞:鋦瓷、金繕
Ⅵ 重慶金繕鋦瓷
重慶市茶藝師協會,協會學習,更專業。
Ⅶ 在哪培訓學金繕修補1
[金繕]: 日語中稱為「Kintsukuroi 」,將瓷器碎片由天然大漆黏合,表面再敷以金粉或者金箔,裝飾性較強。和中國傳統瓷器修復技術—鋦瓷類似,金繕是源自日本的傳統瓷器修復技術,本質上是漆藝的范疇。金繕修復有很廣的適用范圍,用作於瓷器和紫砂器居多,除此以外也可以用作於竹器,象牙,小件木器,玉器等。
金繕的本意在於面對不完美的事物用一種近乎完美的手段來對待。雖然用金不是太多,但是金代表一種姿態,一種態度,用世上最貴重的物質來面對缺陷,精心修繕,面對缺陷不去試圖掩蓋,欲蓋彌彰,坦然的接受生命中的這份不完美,在無常的世界中恪守心中那份對美的嚮往。
以下所舉實例皆是我本人修復過的物件,既是修復,實際上也是一次藝術創作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