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推廣 > 在產品經過一段時間推廣後

在產品經過一段時間推廣後

發布時間:2021-07-31 03:13:57

1. 2010秋電大管理會計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管理會計作業1
(第1~3章)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選項中,( D )不是在管理會計初級階段產生的。
A.變動成本法 B.經濟增加值 C.本量利分析 D.預算控制
2.管理會計的基本內容不包括( D )。
A.成本控制 B.經營預測 C.預算管理 D.成本核算
3.現代企業會計的兩大分支:除了財務會計還有( C )。
A.財務管理 B.預算會計 C.管理會計 D.成本會計
4.管理會計的會計主體不包括( B )。
A.責任人 B.個別產品 C.總經理 D.個別部門
5.下列哪個選項中不屬於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區別內容( D )。
A.會計主體不同 B.核算依據不同 C.法律效力不同 D.最終目標不同
6.管理成本是對企業為了特殊管理目的而引入或建立的各類成本概念的總稱。管理成本的內容不包括( B )。
A.決策成本 B.預測成本 C.控製成本 D.責任成本
7.通過成本性態的分析,把企業全部成本最終分為( B )。
A.變動成本和銷售成本 B.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
C.固定成本和生產成本 D.銷售成本和生產成本
8.租賃費屬於( A )。
A.酌量性固定成本 B.約束性固定成本
C.技術性固定成本 D.酌量性變動成本
9.低坡式混合成本又稱( A )。
A.半變動成本 B.半固定成本 C.延期變動成本 D.曲線式混合成本
10.歷史資料分析法是根據企業若干期成本與業務量的相關歷史資料,運用數學方法進行數據處理,以完成成本習性分析任務的一種定量分析方法。歷史資料分析法不包括( A )。
A.直接分析法 B.高低點法 C.散布圖法 D.回歸直線法
11.變動生產成本不包括以下哪個選項。( C )
A.直接人工 B.直接材料 C.製造費用 D.變動性製造費用
12.在完全成本法下,其利潤表所提供的中間指標是( B )。
A.貢獻毛益 B.銷售毛利 C.營業利潤 D.期間成本
13.如果某期按變動成本法計算的營業利潤為8000元,該期產量為4000件,銷售量為2000件。期初存貨量為零,固定性製造費用總額為4000元,則按完全成本法計算的營業利潤為( B )。
A.10000元 B.8000元 C.5000元 D.6000元
14.下面哪種表述不屬於變動成本法的優點。( D )
A.揭示利潤和業務量之間的正常關系,促進企業重視銷售工作
B.提供的成本信息有利於科學的進行成本分析和控制
C.提供的成本、收益資料便於企業進行短期經營決策
D.變動成本法的產品成本觀念符合會計准則
15.變動成本率和貢獻毛益率的關系是( D )。
A.變動成本率大於貢獻毛益率
B.變動成本率小於貢獻毛益率
C.變動成本率等於貢獻毛益率
D.兩者相加等於1
16.保本點的表現形式除了保本銷售量,還有( C )。
A.實際銷售量 B.實際銷售額 C.保本銷售量 D.預計銷售額
17.某公司單位變動成本為10元,單價15元,固定成本10000元,欲實現保本,應銷售( B )件產品。
A.200 B.2000 C.100 D.1000
18.在計算保本銷售量時公式的分母可以是( A )。
A.單位貢獻邊際 B.單位變動成本 C.貢獻邊際率 D.固定成本
19.某公司生產A產品,該產品的單位變動成本為50元,單價為80元,如果固定成本保持不變,當單位變動成本上升20%時,想保持保本銷售量不變,單價應調整為( C )。
A.10元 B.96元 C.90元 D.60元
20.多品種本量利分析的方法中,哪種方法必須先計算產品的保本銷售額。( D )
A.聯合單位法 B.分演算法 C.主要產品法 D.加權平均法

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方法是在管理會計的發展階段才出現的( CD )。
A.經濟增加值 B.平衡積分卡 C.變動成本法 D.本量利分析 E.作業成本法
2.下列哪些內容屬於預測與決策會計的范疇( ABCDE )。
A.銷售預測 B.成本預測 C.銷售決策 D.生產決策 E.定價決策
3.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區別包括( BCDE )。
A.最終目標不同 B.會計主體不同 C.資料時效不同
D.核算依據不同 E.法律效力不同
4.製造成本亦稱生產成本,是指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成本。製造成本按照成本項目分類,還可以細分成( ACE )。
A.直接材料 B.折舊費 C.製造費用 D.修理費 E.直接人工
5.未來成本是根據相關資料預先測算的尚未實際發生的成本,主要包括(ACDE )。
A.標准成本 B.實際成本 C.預算成本 D.估算成本 E.計劃成本
6.歷史資料分析法包括( ABE )。
A.回歸直線法 B.高低點法 C.工程技術法 D.直接分析法 E.散布圖法
7.下列各項中,一般應納入固定成本的有( BD )。
A.直接材料 B.折舊費 C.單獨核算的包裝物成本
D.按產量法計量的折舊 E.廣告費
8.在保本銷售量的計算中,需要以下哪些已知數。( ABDE )
A.固定成本 B.實際銷售量 C.營業利潤 D.單價 E.單位變動成本
9.從保本圖得知( DE )
A.保本點左邊,收入大於成本,是盈利區
B.銷售量一定的情況下,保本點越高,盈利區越大
C.變動成本越高,其他條件不變,保本點就會下降
D.價格越高,其他條件不變,保本點就會下降
E.銷售量一定的情況下,保本點越低,盈利區越大
10.在下列因素單獨變動時,不會對保本點產生影響的是( AC )。
A.銷售額 B.單位變動成本 C.銷售量 D.固定成本 E.單價

三、簡答題
1.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表現在哪些方面?
⑴會計主體不同⑵具體工作目標不同。⑶基本職能不同⑷工作依據不同。⑸方法及程序不同。⑹信息特徵不同。⑺體系的完善程度不同⑻觀念取向不同。

2.簡述變動成本法的優缺點。

答:變動成本法的優點:(1)變動成本法能夠揭示利潤和業務量之間的正常關系,有利於促使企業重視銷售工作;(2)變動成本法可以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便於科學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3)變動成本法提供的成本、收益資料,便於企業進行短期經營決策;(4)採用變動成本法簡化了成本核算工作。
變動成本法的缺點:(1)變動成本法所計算出來的單位產品成本,不符合傳統的成本觀念的要求;(2)變動成本法不能適應長期決策的需要;(3)採用變動成本法對所得稅有一定影響。

四、計算分析題
1.某電器公司上半年各月的產銷量與成本水平如下:
項目 1月份 2月份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6月份
產量(台) 4100 4400 4200 5100 4300 4800
總成本(元) 230000 250000 240000 270000 230000 250000
要求:(1)要求高低點法對總成本進行成本性態分析並建立相應的成本模型。
(2)7月份預計產量5500台,用高低點法預計7月的總成本是多少?
解:高點(5100,270000)低點(4100,230000
設線性方程為y=a+bx
則270000=a+5100b , 230000=a+4100b
∴a=6600 b=40
∴y=66000+40b
所以7月的總成本:66000+40X5500=286000

2.某家電企業生產A產品,該產品單價60元,單位變動生產成本35元,固定生產成本總額30000元,推銷及管理費用總額18000元,均為固定性的。該產品期初無存貨,本期生產5000件,銷售3000件。
要求:用變動成本法計算期末存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貢獻邊際、營業利潤。

解:變動成本法
本期銷貨成本=單位銷貨成本X本期銷貨量=單位變動生產成本X本期銷售量
=35X3000=105000(元)
期末存貨成本=單位期末存貨成本X期末存貨量=單位變動成本X期末存貨量
=35X(5000-3000)=70000(元)
貢獻邊際=銷售收入-變動成本=60X3000-35X3000=75000(元)
營業利潤=貢獻邊際-固定成本=75000-30000=45000(元)

3.某服裝生產企業,2007年生產某款服裝共24000件,銷售了20000件,單價為10元,該批產品的直接材料48000元,直接人工19200元,變動製造費用4800元,固定製造費用12000元,變動推銷及管理費用8000元,固定推銷及管理費用4000元,假定該企業無期初存貨。
要求:分別按全部成本法和變動成本法計算營業利潤。

解:完全成本法
銷售收入=10X20000=200000(元)
單位銷售成本(48000+19200)+(4800+12000)再除以247000=3.5(元)
銷售成本=3.5X20000=70000(元)
銷售毛利=200000-70000=130000(元)
銷售費用=8000+4000=12000(元)
營業利潤=130000-12000=118000(元)

變動成本法
銷售收入=單價X銷售量=20000X10=200000(元)
單位變動成本=(48000+19200)+4800再除以24000=3(元)
變動成本=3X20000=60000(元)
貢獻毛益(邊際)=200000-60000=140000(元)
固定成本=12000+8000+4000=24000(元)
營業利潤=140000-24000=116000(元)

4.某軸承製造公司只產銷一種型號的軸承,本年單位變動成本為12元,變動成本總額為120000元,獲營業利潤140000元,假設該公司計劃下一年度變動成本率仍維持本年度的30%,其他條件不變。
要求:預測下一年度的保本銷售量及保本銷售額。

解:∵變動成本率=變動成本/銷售收入
∴銷售收入=變動成本÷變動成本率=120000÷30%=400000(元)
∵營業利潤=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固定成本=400000-120000-140000=140000(元)
銷售數量=120000÷12=10000(件)單價=銷售收入÷銷售數量=400000÷10000=40(元/件)
保本銷售額=固定成本總額÷(1-變動成本率)=140000÷(1-30%)=200000(元)
保本銷售量=保本銷售額/單價=200000÷40=5000(件)
5.某飲水器生產公司生產三個類型產品,有關資料如下:
項目 銷售單價(元) 單位變動成本(元) 銷售結構(%)
甲 30 18 40
乙 16 8 20
丙 10 7 40
固定成本總額 19000元
要求: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出每類產品的保本額。

解:加權貢獻毛益率合計=∑(各種產品貢獻毛益率X銷售比例)
=(30-18)÷30X40%+(16-8)X20%+(10-7)X40%=38%
綜合保本銷售額=固定成本總額÷加權貢獻毛益率合計=19000÷38%=50000(元)
甲產品保本額=50000X40%=20000(元)
乙產品保本額=50000X20%=10000(元)
丙產品保本額=50000X40%=20000(元)

管理會計形成性考核作業二
管理會計作業2
第4~6章
一、單項選擇題
1.經營決策結果的表述必須清晰,不能模凌兩可,似是而非,含糊不清,是指經營預測的什麼特點。( C )
A.預見性 B.相對性 C.明確性 D.客觀性
2.在進行銷售預測時應考慮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外部因素不包括( A )。
A.信用政策 B.市場需求變化 C.經濟發展趨勢 D.企業的市場佔有率
3.在產品經過一段時間推廣後,產品已經在市場上佔有一定份額,銷售量迅速增加,是指產品生命的哪個周期( B )。
A.萌芽期 B.成長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4.某小家電生產企業5月實際銷售台燈為6000台,原來預測該月銷售量為5500台,則預測6月銷售量為( B )台,假設平滑指數為0.6。
A.5500 B.5700 C.5800 D.6500
5.某服裝生產企業,2006年實際銷售收入18萬元,2007年度預計銷售收入增長率為10%,預計銷售利潤率為8%,預測2007年的目標利潤( D )萬元。
A.1.86 B.2.06 C.2.16 D.1.76
6.已知某企業06年、07年和08年的利潤分別為500萬元、570萬元和600萬元。三年相對應得貢獻毛益總額為200萬元、300萬元和300萬元。2008年經營杠桿系數( C )。
A.2.5 B.1.9 C.2 D.3
7.由於生產能力利用程度不同而形成的成本差異,稱為( C )。
A.付現成本 B.重置成本 C.邊際成本 D.增量成本
8.短期經營中,如果固定成本為相關成本,( C )不能用來進行短期決策分析。
A.差量分析法 B.相關成本分析法 C.貢獻毛益分析法 D.利潤總額對比法
9.短期經營決策中,當產品出現( B )情況下時,就應當停產。
A.單價大於其單位變動成本 B.單位貢獻毛益小於零
C.收入大於其成本 D.貢獻毛益額大於零
10.在產品的市場生命周期中,( D )我們需要採取降價的定價策略,以便充分發掘產品的經濟效益。
A.投入期 B.成長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11.( A )導向的定價策略是針對對手的情況,區別對待,適當定價。
A.競爭 B.需求 C.利益 D.成本
12.在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下,成本加成率=( B )÷完全成本。
A.變動成本 B.銷售毛利 C.固定成本 D.貢獻毛益
13.相比短期經營決策,長期投資決策的特點不包括( B )。
A.投入多 B.回報快 C.周期長 D.風險高
14.( C )是按復利計算的某一特定金額在若干期後的本利和。
A.年金終值 B.復利現值
C.復利終值 D.年金現值
15.下列項目中哪個屬於預付年金現值系數( D )。
A.變動成本率大於貢獻毛益率
B.變動成本率小於貢獻毛益率
C.變動成本率等於貢獻毛益率
D.兩者相加等於1
16.某股票每年的股利為8元,若某人想長期持有,則其在股票價格為( A )時才願意買?假設銀行的存款利率為10%。
A.80 B.100 C.90 D.85
17.現金流量作為評價投資項目的基礎性數據,在長期投資決策分析中的假設不包括( C )。
A.全投資假設 B.建設期投入全部資金假設
C.項目計算期時期假設 D.現金流量符號假設
18.某人每年末將5000元資金存入銀行作為孩子的教育基金,假定期限為10年,10%的年金現值系數為2.594,年金終值系數為15.937。到第10年末,可用於孩子教育資金額為( D )元。
A.12970 B.50000 C.50000 D.79685
19.在長期投資決策的評價指標中,哪個指標屬於反指標( B )。
A.內涵報酬率 B.投資回收期 C.凈現值 D.獲利指數
20.進行投資決策時,採用獲利指數評價方案是否可行的標準是( C )。
A.投資方案的獲利指數<1 B.投資方案的獲利指數<0
C.投資方案的獲利指數≥1 D.投資方案的獲利指數≥0

二、多項選擇題
1.經營預測的特點包括( A,B,C,E )。
A.預見性 B.明確性 C.相對性 D.真實性 E.靈活性
2.下列選項中,哪些是經營預測的內容( A,B,D )。
A.銷售預測 B.成本預測 C.收入預測 D.利潤預測 E.利息預測
3.歷史資料分析法可以用來進行成本預測,下列( C,D )屬於歷史資料分析法。
A.預計成本測演算法 B.定額測演算法 C.因素分析法
D.一元回歸法 E.多元回歸法
4.短期經營決策分析的主要特點有( B,C )。
A.短期經營決策是一種方案的選擇
B.短期經營決策必須著眼於未來
C.短期經營決策要有明確的目標
D.短期經營決策可以沒有明確的目標
E.以上均正確
5.影響短期經營決策的因素有( A,B,C,D )。
A.差量收入 B.邊際收入 C.付現成本 D.機會成本 E.重置成本
6.短期經營決策中,當產品出現( B,E )情況下時,就應當停產。
A.單價大於單位變動成本 B.貢獻邊際率小於1
C.變動成本小於銷售收入 D.變動成本大於固定成本 E.貢獻邊際小於零
7.下列哪些決策屬於企業的定價策略( A,B,C,D )。
A.成本導向的定價策略 B.需求導向的定價策略 C.利益導向的定價策略
D.競爭導向的定價策略 E.以上都是
8.固定資產更新改造項目,涉及( B,D )投資。
A.流動資產 B.開辦費 C.無形資產 D.固定資產 E.以上都是
9.長期投資決策的過程比較復雜,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因素包括( A,C,D,E )。
A.貨幣時間價值 B.產品成本
C.投資項目計算期 D.資本成本 E.現金流量
10.項目計算期包括( B,C )。
A.達產期 B.建設期 C.生產經營期 D.試產期 E.以上都是

三、簡答題
1.簡述現金流量的內容。
對於投資項目來講,現金流量是指在項目計算期內因資本循環而發生的各種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量。在企業的長期投資決策過程中,現金流量是評價投資方案是否可行時必須考慮的基礎性數據,也是計算投資項目評價指標的主要根據和重要信息。

2.銷售預測的定義?銷售預測的基本方法?

銷售預測的定義
銷售預測,又叫產品需求預測,是指在市場調查的基礎上,通過一定的分析方法,對未來特定時間的全部產品或特定產品的銷售數量與銷售金額作出的預計和推測。
(1)銷售預測的定性分析方法
一般來說,在銷售預測中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調查分析法、專家集合意見法、推銷員判斷法和產品生命周期法等。
(2)銷售預測的定量分析方法
銷售預測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趨勢預測分析法和因果預測分析法兩種類型。
根據所採用的具體數學方法的不同,趨勢預測分析法又可以進一步劃分為算術平均法、移動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和指數平滑法等。
因果預測最常用最簡單的是直線回歸法。

四、計算分析題
1.某染料生產企業9月份實際銷售量為2000公斤,原來預測該月的銷售量為1840公斤,平滑指數α=0.6
要求:請運用平滑指數法預測10月份的銷售量。

解:10月份銷售額=0.6X2000+(1-0.6)X1840=1200+736=1936(公斤)

2.某服裝企業生產一款服飾,今年的生產量為2000件,售價200元/件,單位變動成本90元/件,獲利100000元。
要求:(1)計算經營杠桿系數。
(2)明年計劃增加銷售10%,預測可實現的利潤。

解:經營杠桿系數=〔(單價-單位變動成本)X銷售量)〕/〔(單價-單位變動成本)X銷售量-固定成本〕=(200-90)X2000/100000=2.2
明年預計可實現利潤=基期利潤X(1+銷售量變動充X經營杠桿系數)
=100000X(1+10%X2.2)=122000(元)

3.某機械製造企業每年需用軸承2000件,原由金工車間組織生產,年總成本為20000元,其中,固定生產成本為8000元。如果改從市場上采購,單價為10元,同時將剩餘生產能力用於加工其他型號的軸承,獲得3000元的貢獻毛益。
要求:採用相關成本分析法為企業做出自製或外購軸承的決策,並說明理由。

相關成本分析表
自製軸承 外購軸承
變動成本
機會成本
相關成本合計
決策結論:

解:自製
變動成本=20000-8000=12000
機會成本=3000
相關成本合計=12000+3000=15000(元)
外購
相關成本=變動成本=10X2000=20000(件)>15000(元)
決策
自製相關成本小於外購相關成本,因此自製。
4.某電器生產企業最新購入一台設備可以生產A、B兩個類型的產品,該企業最大生產能力為18000機器銷售,有關資料如下:
項目 A產品 B產品
每台機器銷售 45 60
銷售單價(元/台) 25 16
單位成本
單位變動成本(元/台) 11 7
固定製造成本(元/台) 12 8

要求:用差量分析法作出生產何種產品的決策。

解:
差量收入=25X45-60X16=165(元)
差量成本=45X(11+12)-60X(7+8)=135(元)
差量利潤=165-135=30(元)>0
結論:A產品獲得利潤大於生產B產品獲得利潤,所以應生產A產品。

5.某化工企業擬新建一條生產線,廠房機器設備投資總額800萬元,營運資本100萬元,年內即可投入生成,壽命為3年,固定資產採用直線法計提折舊。該項目固定資產殘值為80萬元,投產後預計每年銷售收入為500萬元,第一年的付現成本為120萬元,以後每年遞增10萬元,企業所得稅率為25%。
要求:計算該項目每年的凈現金流量。
解:由題,項目建設期為0,項目計算期為3年,終結點為第3年末。
項目建設期:NcFo= —800+(—100)= —900(萬元)
項目經營期:凈現金流量=稅後凈利— 1年折舊+年攤銷
年折舊=(800-80)÷3=240(萬元)
第一年:稅後凈利=〔500-(120+240)〕X(1-25%)=105(萬元)
第二年:稅後凈利=〔500-(120+10+240)〕X(1-25%)=97.5(萬元)
第三年:稅後凈利=〔500-(120+10+10+240)〕X(1-25%)=90(萬元)
NcF1=105+240=345(萬元)
NcF2=97.5+240=337.5(萬元)
NcF3=90+240+80+100=510(萬元)

2. 服裝企業在營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你好!你可以登陸贏紅網站,上面關於服裝的相關問題都可以咨詢。

3. 求10秋電大管理會計作業1—4

(第1~3章)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選項中,( D )不是在管理會計初級階段產生的。
A.變動成本法 B.經濟增加值 C.本量利分析 D.預算控制
2.管理會計的基本內容不包括( D )。
A.成本控制 B.經營預測 C.預算管理 D.成本核算
3.現代企業會計的兩大分支:除了財務會計還有( C )。
A.財務管理 B.預算會計 C.管理會計 D.成本會計
4.管理會計的會計主體不包括( B )。
A.責任人 B.個別產品 C.總經理 D.個別部門
5.下列哪個選項中不屬於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區別內容( D )。
A.會計主體不同 B.核算依據不同 C.法律效力不同 D.最終目標不同
6.管理成本是對企業為了特殊管理目的而引入或建立的各類成本概念的總稱。管理成本的內容不包括( B )。
A.決策成本 B.預測成本 C.控製成本 D.責任成本
7.通過成本性態的分析,把企業全部成本最終分為( B )。
A.變動成本和銷售成本 B.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
C.固定成本和生產成本 D.銷售成本和生產成本
8.租賃費屬於( A )。
A.酌量性固定成本 B.約束性固定成本
C.技術性固定成本 D.酌量性變動成本
9.低坡式混合成本又稱( A )。
A.半變動成本 B.半固定成本 C.延期變動成本 D.曲線式混合成本
10.歷史資料分析法是根據企業若干期成本與業務量的相關歷史資料,運用數學方法進行數據處理,以完成成本習性分析任務的一種定量分析方法。歷史資料分析法不包括( A )。
A.直接分析法 B.高低點法 C.散布圖法 D.回歸直線法
11.變動生產成本不包括以下哪個選項。( C )
A.直接人工 B.直接材料 C.製造費用 D.變動性製造費用
12.在完全成本法下,其利潤表所提供的中間指標是( B )。
A.貢獻毛益 B.銷售毛利 C.營業利潤 D.期間成本
13.如果某期按變動成本法計算的營業利潤為8000元,該期產量為4000件,銷售量為2000件。期初存貨量為零,固定性製造費用總額為4000元,則按完全成本法計算的營業利潤為( B )。
A.10000元 B.8000元 C.5000元 D.6000元
14.下面哪種表述不屬於變動成本法的優點。( D )
A.揭示利潤和業務量之間的正常關系,促進企業重視銷售工作
B.提供的成本信息有利於科學的進行成本分析和控制
C.提供的成本、收益資料便於企業進行短期經營決策
D.變動成本法的產品成本觀念符合會計准則
15.變動成本率和貢獻毛益率的關系是( D )。
A.變動成本率大於貢獻毛益率
B.變動成本率小於貢獻毛益率
C.變動成本率等於貢獻毛益率
D.兩者相加等於1
16.保本點的表現形式除了保本銷售量,還有( C )。
A.實際銷售量 B.實際銷售額 C.保本銷售量 D.預計銷售額
17.某公司單位變動成本為10元,單價15元,固定成本10000元,欲實現保本,應銷售( B )件產品。
A.200 B.2000 C.100 D.1000
18.在計算保本銷售量時公式的分母可以是( A )。
A.單位貢獻邊際 B.單位變動成本 C.貢獻邊際率 D.固定成本
19.某公司生產A產品,該產品的單位變動成本為50元,單價為80元,如果固定成本保持不變,當單位變動成本上升20%時,想保持保本銷售量不變,單價應調整為( C )。
A.10元 B.96元 C.90元 D.60元
20.多品種本量利分析的方法中,哪種方法必須先計算產品的保本銷售額。( D )
A.聯合單位法 B.分演算法 C.主要產品法 D.加權平均法

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方法是在管理會計的發展階段才出現的( CD )。
A.經濟增加值 B.平衡積分卡 C.變動成本法 D.本量利分析 E.作業成本法
2.下列哪些內容屬於預測與決策會計的范疇( ABCDE )。
A.銷售預測 B.成本預測 C.銷售決策 D.生產決策 E.定價決策
3.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區別包括( BCDE )。
A.最終目標不同 B.會計主體不同 C.資料時效不同
D.核算依據不同 E.法律效力不同
4.製造成本亦稱生產成本,是指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成本。製造成本按照成本項目分類,還可以細分成( ACE )。
A.直接材料 B.折舊費 C.製造費用 D.修理費 E.直接人工
5.未來成本是根據相關資料預先測算的尚未實際發生的成本,主要包括(ACDE )。
A.標准成本 B.實際成本 C.預算成本 D.估算成本 E.計劃成本
6.歷史資料分析法包括( ABE )。
A.回歸直線法 B.高低點法 C.工程技術法 D.直接分析法 E.散布圖法
7.下列各項中,一般應納入固定成本的有( BD )。
A.直接材料 B.折舊費 C.單獨核算的包裝物成本
D.按產量法計量的折舊 E.廣告費
8.在保本銷售量的計算中,需要以下哪些已知數。( ABDE )
A.固定成本 B.實際銷售量 C.營業利潤 D.單價 E.單位變動成本
9.從保本圖得知( DE )
A.保本點左邊,收入大於成本,是盈利區
B.銷售量一定的情況下,保本點越高,盈利區越大
C.變動成本越高,其他條件不變,保本點就會下降
D.價格越高,其他條件不變,保本點就會下降
E.銷售量一定的情況下,保本點越低,盈利區越大
10.在下列因素單獨變動時,不會對保本點產生影響的是( AC )。
A.銷售額 B.單位變動成本 C.銷售量 D.固定成本 E.單價

三、簡答題
1.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表現在哪些方面?
⑴會計主體不同⑵具體工作目標不同。⑶基本職能不同⑷工作依據不同。⑸方法及程序不同。⑹信息特徵不同。⑺體系的完善程度不同⑻觀念取向不同。

2.簡述變動成本法的優缺點。

答:變動成本法的優點:(1)變動成本法能夠揭示利潤和業務量之間的正常關系,有利於促使企業重視銷售工作;(2)變動成本法可以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便於科學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3)變動成本法提供的成本、收益資料,便於企業進行短期經營決策;(4)採用變動成本法簡化了成本核算工作。
變動成本法的缺點:(1)變動成本法所計算出來的單位產品成本,不符合傳統的成本觀念的要求;(2)變動成本法不能適應長期決策的需要;(3)採用變動成本法對所得稅有一定影響。

四、計算分析題
1.某電器公司上半年各月的產銷量與成本水平如下:
項目 1月份 2月份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6月份
產量(台) 4100 4400 4200 5100 4300 4800
總成本(元) 230000 250000 240000 270000 230000 250000
要求:(1)要求高低點法對總成本進行成本性態分析並建立相應的成本模型。
(2)7月份預計產量5500台,用高低點法預計7月的總成本是多少?
解:高點(5100,270000)低點(4100,230000
設線性方程為y=a+bx
則270000=a+5100b , 230000=a+4100b
∴a=6600 b=40
∴y=66000+40b
所以7月的總成本:66000+40X5500=286000

2.某家電企業生產A產品,該產品單價60元,單位變動生產成本35元,固定生產成本總額30000元,推銷及管理費用總額18000元,均為固定性的。該產品期初無存貨,本期生產5000件,銷售3000件。
要求:用變動成本法計算期末存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貢獻邊際、營業利潤。

解:變動成本法
本期銷貨成本=單位銷貨成本X本期銷貨量=單位變動生產成本X本期銷售量
=35X3000=105000(元)
期末存貨成本=單位期末存貨成本X期末存貨量=單位變動成本X期末存貨量
=35X(5000-3000)=70000(元)
貢獻邊際=銷售收入-變動成本=60X3000-35X3000=75000(元)
營業利潤=貢獻邊際-固定成本=75000-30000=45000(元)

3.某服裝生產企業,2007年生產某款服裝共24000件,銷售了20000件,單價為10元,該批產品的直接材料48000元,直接人工19200元,變動製造費用4800元,固定製造費用12000元,變動推銷及管理費用8000元,固定推銷及管理費用4000元,假定該企業無期初存貨。
要求:分別按全部成本法和變動成本法計算營業利潤。

解:完全成本法
銷售收入=10X20000=200000(元)
單位銷售成本(48000+19200)+(4800+12000)再除以247000=3.5(元)
銷售成本=3.5X20000=70000(元)
銷售毛利=200000-70000=130000(元)
銷售費用=8000+4000=12000(元)
營業利潤=130000-12000=118000(元)

變動成本法
銷售收入=單價X銷售量=20000X10=200000(元)
單位變動成本=(48000+19200)+4800再除以24000=3(元)
變動成本=3X20000=60000(元)
貢獻毛益(邊際)=200000-60000=140000(元)
固定成本=12000+8000+4000=24000(元)
營業利潤=140000-24000=116000(元)

4.某軸承製造公司只產銷一種型號的軸承,本年單位變動成本為12元,變動成本總額為120000元,獲營業利潤140000元,假設該公司計劃下一年度變動成本率仍維持本年度的30%,其他條件不變。
要求:預測下一年度的保本銷售量及保本銷售額。

解:∵變動成本率=變動成本/銷售收入
∴銷售收入=變動成本÷變動成本率=120000÷30%=400000(元)
∵營業利潤=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固定成本=400000-120000-140000=140000(元)
銷售數量=120000÷12=10000(件)單價=銷售收入÷銷售數量=400000÷10000=40(元/件)
保本銷售額=固定成本總額÷(1-變動成本率)=140000÷(1-30%)=200000(元)
保本銷售量=保本銷售額/單價=200000÷40=5000(件)
5.某飲水器生產公司生產三個類型產品,有關資料如下:
項目 銷售單價(元) 單位變動成本(元) 銷售結構(%)
甲 30 18 40
乙 16 8 20
丙 10 7 40
固定成本總額 19000元
要求: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出每類產品的保本額。

解:加權貢獻毛益率合計=∑(各種產品貢獻毛益率X銷售比例)
=(30-18)÷30X40%+(16-8)X20%+(10-7)X40%=38%
綜合保本銷售額=固定成本總額÷加權貢獻毛益率合計=19000÷38%=50000(元)
甲產品保本額=50000X40%=20000(元)
乙產品保本額=50000X20%=10000(元)
丙產品保本額=50000X40%=20000(元)

管理會計形成性考核作業二
管理會計作業2
第4~6章
一、單項選擇題
1.經營決策結果的表述必須清晰,不能模凌兩可,似是而非,含糊不清,是指經營預測的什麼特點。( C )
A.預見性 B.相對性 C.明確性 D.客觀性
2.在進行銷售預測時應考慮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外部因素不包括( A )。
A.信用政策 B.市場需求變化 C.經濟發展趨勢 D.企業的市場佔有率
3.在產品經過一段時間推廣後,產品已經在市場上佔有一定份額,銷售量迅速增加,是指產品生命的哪個周期( B )。
A.萌芽期 B.成長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4.某小家電生產企業5月實際銷售台燈為6000台,原來預測該月銷售量為5500台,則預測6月銷售量為( B )台,假設平滑指數為0.6。
A.5500 B.5700 C.5800 D.6500
5.某服裝生產企業,2006年實際銷售收入18萬元,2007年度預計銷售收入增長率為10%,預計銷售利潤率為8%,預測2007年的目標利潤( D )萬元。
A.1.86 B.2.06 C.2.16 D.1.76
6.已知某企業06年、07年和08年的利潤分別為500萬元、570萬元和600萬元。三年相對應得貢獻毛益總額為200萬元、300萬元和300萬元。2008年經營杠桿系數( C )。
A.2.5 B.1.9 C.2 D.3
7.由於生產能力利用程度不同而形成的成本差異,稱為( C )。
A.付現成本 B.重置成本 C.邊際成本 D.增量成本
8.短期經營中,如果固定成本為相關成本,( C )不能用來進行短期決策分析。
A.差量分析法 B.相關成本分析法 C.貢獻毛益分析法 D.利潤總額對比法
9.短期經營決策中,當產品出現( B )情況下時,就應當停產。
A.單價大於其單位變動成本 B.單位貢獻毛益小於零
C.收入大於其成本 D.貢獻毛益額大於零
10.在產品的市場生命周期中,( D )我們需要採取降價的定價策略,以便充分發掘產品的經濟效益。
A.投入期 B.成長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11.( A )導向的定價策略是針對對手的情況,區別對待,適當定價。
A.競爭 B.需求 C.利益 D.成本
12.在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下,成本加成率=( B )÷完全成本。
A.變動成本 B.銷售毛利 C.固定成本 D.貢獻毛益
13.相比短期經營決策,長期投資決策的特點不包括( B )。
A.投入多 B.回報快 C.周期長 D.風險高
14.( C )是按復利計算的某一特定金額在若干期後的本利和。
A.年金終值 B.復利現值
C.復利終值 D.年金現值
15.下列項目中哪個屬於預付年金現值系數( D )。
A.變動成本率大於貢獻毛益率
B.變動成本率小於貢獻毛益率
C.變動成本率等於貢獻毛益率
D.兩者相加等於1
16.某股票每年的股利為8元,若某人想長期持有,則其在股票價格為( A )時才願意買?假設銀行的存款利率為10%。
A.80 B.100 C.90 D.85
17.現金流量作為評價投資項目的基礎性數據,在長期投資決策分析中的假設不包括( C )。
A.全投資假設 B.建設期投入全部資金假設
C.項目計算期時期假設 D.現金流量符號假設
18.某人每年末將5000元資金存入銀行作為孩子的教育基金,假定期限為10年,10%的年金現值系數為2.594,年金終值系數為15.937。到第10年末,可用於孩子教育資金額為( D )元。
A.12970 B.50000 C.50000 D.79685
19.在長期投資決策的評價指標中,哪個指標屬於反指標( B )。
A.內涵報酬率 B.投資回收期 C.凈現值 D.獲利指數
20.進行投資決策時,採用獲利指數評價方案是否可行的標準是( C )。
A.投資方案的獲利指數<1 B.投資方案的獲利指數<0
C.投資方案的獲利指數≥1 D.投資方案的獲利指數≥0

二、多項選擇題
1.經營預測的特點包括( A,B,C,E )。
A.預見性 B.明確性 C.相對性 D.真實性 E.靈活性
2.下列選項中,哪些是經營預測的內容( A,B,D )。
A.銷售預測 B.成本預測 C.收入預測 D.利潤預測 E.利息預測
3.歷史資料分析法可以用來進行成本預測,下列( C,D )屬於歷史資料分析法。
A.預計成本測演算法 B.定額測演算法 C.因素分析法
D.一元回歸法 E.多元回歸法
4.短期經營決策分析的主要特點有( B,C )。
A.短期經營決策是一種方案的選擇
B.短期經營決策必須著眼於未來
C.短期經營決策要有明確的目標
D.短期經營決策可以沒有明確的目標
E.以上均正確
5.影響短期經營決策的因素有( A,B,C,D )。
A.差量收入 B.邊際收入 C.付現成本 D.機會成本 E.重置成本
6.短期經營決策中,當產品出現( B,E )情況下時,就應當停產。
A.單價大於單位變動成本 B.貢獻邊際率小於1
C.變動成本小於銷售收入 D.變動成本大於固定成本 E.貢獻邊際小於零
7.下列哪些決策屬於企業的定價策略( A,B,C,D )。
A.成本導向的定價策略 B.需求導向的定價策略 C.利益導向的定價策略
D.競爭導向的定價策略 E.以上都是
8.固定資產更新改造項目,涉及( B,D )投資。
A.流動資產 B.開辦費 C.無形資產 D.固定資產 E.以上都是
9.長期投資決策的過程比較復雜,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因素包括( A,C,D,E )。
A.貨幣時間價值 B.產品成本
C.投資項目計算期 D.資本成本 E.現金流量
10.項目計算期包括( B,C )。
A.達產期 B.建設期 C.生產經營期 D.試產期 E.以上都是

三、簡答題
1.簡述現金流量的內容。
對於投資項目來講,現金流量是指在項目計算期內因資本循環而發生的各種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量。在企業的長期投資決策過程中,現金流量是評價投資方案是否可行時必須考慮的基礎性數據,也是計算投資項目評價指標的主要根據和重要信息。

2.銷售預測的定義?銷售預測的基本方法?

銷售預測的定義
銷售預測,又叫產品需求預測,是指在市場調查的基礎上,通過一定的分析方法,對未來特定時間的全部產品或特定產品的銷售數量與銷售金額作出的預計和推測。
(1)銷售預測的定性分析方法
一般來說,在銷售預測中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調查分析法、專家集合意見法、推銷員判斷法和產品生命周期法等。
(2)銷售預測的定量分析方法
銷售預測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趨勢預測分析法和因果預測分析法兩種類型。
根據所採用的具體數學方法的不同,趨勢預測分析法又可以進一步劃分為算術平均法、移動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和指數平滑法等。
因果預測最常用最簡單的是直線回歸法。

四、計算分析題
1.某染料生產企業9月份實際銷售量為2000公斤,原來預測該月的銷售量為1840公斤,平滑指數α=0.6
要求:請運用平滑指數法預測10月份的銷售量。

解:10月份銷售額=0.6X2000+(1-0.6)X1840=1200+736=1936(公斤)

2.某服裝企業生產一款服飾,今年的生產量為2000件,售價200元/件,單位變動成本90元/件,獲利100000元。
要求:(1)計算經營杠桿系數。
(2)明年計劃增加銷售10%,預測可實現的利潤。

解:經營杠桿系數=〔(單價-單位變動成本)X銷售量)〕/〔(單價-單位變動成本)X銷售量-固定成本〕=(200-90)X2000/100000=2.2
明年預計可實現利潤=基期利潤X(1+銷售量變動充X經營杠桿系數)
=100000X(1+10%X2.2)=122000(元)

3.某機械製造企業每年需用軸承2000件,原由金工車間組織生產,年總成本為20000元,其中,固定生產成本為8000元。如果改從市場上采購,單價為10元,同時將剩餘生產能力用於加工其他型號的軸承,獲得3000元的貢獻毛益。
要求:採用相關成本分析法為企業做出自製或外購軸承的決策,並說明理由。

相關成本分析表
自製軸承 外購軸承
變動成本
機會成本
相關成本合計
決策結論:

解:自製
變動成本=20000-8000=12000
機會成本=3000
相關成本合計=12000+3000=15000(元)
外購
相關成本=變動成本=10X2000=20000(件)>15000(元)
決策
自製相關成本小於外購相關成本,因此自製。
4.某電器生產企業最新購入一台設備可以生產A、B兩個類型的產品,該企業最大生產能力為18000機器銷售,有關資料如下:
項目 A產品 B產品
每台機器銷售 45 60
銷售單價(元/台) 25 16
單位成本
單位變動成本(元/台) 11 7
固定製造成本(元/台) 12 8

要求:用差量分析法作出生產何種產品的決策。

解:
差量收入=25X45-60X16=165(元)
差量成本=45X(11+12)-60X(7+8)=135(元)
差量利潤=165-135=30(元)>0
結論:A產品獲得利潤大於生產B產品獲得利潤,所以應生產A產品。

5.某化工企業擬新建一條生產線,廠房機器設備投資總額800萬元,營運資本100萬元,年內即可投入生成,壽命為3年,固定資產採用直線法計提折舊。該項目固定資產殘值為80萬元,投產後預計每年銷售收入為500萬元,第一年的付現成本為120萬元,以後每年遞增10萬元,企業所得稅率為25%。
要求:計算該項目每年的凈現金流量。
解:由題,項目建設期為0,項目計算期為3年,終結點為第3年末。
項目建設期:NcFo= —800+(—100)= —900(萬元)
項目經營期:凈現金流量=稅後凈利— 1年折舊+年攤銷
年折舊=(800-80)÷3=240(萬元)
第一年:稅後凈利=〔500-(120+240)〕X(1-25%)=105(萬元)
第二年:稅後凈利=〔500-(120+10+240)〕X(1-25%)=97.5(萬元)
第三年:稅後凈利=〔500-(120+10+10+240)〕X(1-25%)=90(萬元)
NcF1=105+240=345(萬元)
NcF2=97.5+240=337.5(萬元)
NcF3=90+240+80+100=510(萬元)

4. 舉例說明產品生命周期

一:產品生命周期理論

產品生命周期理論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費農1966年在其《產品周期中的國際投資與國際貿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費農認為:產品生命是指市上的營銷生命,產品和人的生命一樣,要經歷形成、成長、成熟、衰退這樣的周期,而這個周期在不同技術水平的國家裡,發生的時間和過程是不一樣的,其間存在一個較大的差距和時差,正是這一時差,表現為不同國家在技術上的差距,它反映場了同一產品在不同國家市場上的競爭地位的差異,從而決定了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變化,為了便於區分,費農把這些國家依次分成創新國(一般為最發達國家)、一般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

費農還把產品生命周期分為三個階段,即新產品階段,成熟產品階段和標准化產品階段。費農認為,在新產品階段,創新國利用其擁有的壟斷技術優勢,開發新產品,由於產品尚未完全成型,技術上未加完善,加之,競爭者少,市場競爭不激烈,替代產品少,產品附加值高,國內市場就能滿足其攝取高額利潤的要求等,產品極少出口到其他國家,絕大部分產品都在國內銷售。而在成熟產品階段,由於創新國技術壟斷和市場寡佔地位的打破,競爭者增加,市場競爭激烈,替代產品增多,產品的附加值不斷走低,企業越來越重視產品成本的下降,較低的成本開始處於越來越有利的地位,且創新國和一般發達國家市場開始出現飽和,為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抑制國內外競爭者,企業紛紛到發展中國家投資建廠,逐步放棄國內生產。在標准化產品階段,產品的生產技術、生產規模及產品本身已經完全成熟,這時對生產者技能的要求不高,原來新產品企業的壟斷技術優勢已經消失,成本、價格因素已經成為決定性的因素,這時發展中國家已經具備明顯的成本因素優勢,創新國和一般發達國家為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開始大量地在發展中國家投資建廠,再將產品遠銷至別國和第三國市場。

由介紹得知,產品生命周期理論是作為國際貿易理論分支之一的直接投資理論而存在的,它反映了國際企業從最發達國家到一般發達國家,再到發展中國家的直接投資過程。

二、產品生命周期

產品生命周期(proct life cycle)觀念,簡稱PLC,是把一個產品的銷售歷史比作象人的生命周期一樣,要經歷出生、成長、成熟、老化、死亡等階段。就產品而言,也就是要經歷一個開發、引進、成長、成熟、衰退的階段。
1、產品開發期:從開發產品的設想到產品製造成功的時期。此期間該產品銷售額為零,公司投資不斷增加。
2、引進期:新產品新上市,銷售緩慢。由於引進產品的費用太高,初期通常利潤偏低或為負數,但此時沒有或只有極少的競爭者。
3、成長期:產品經過一段時間已有相當知名度,銷售快速增長,利潤也顯著增加。但由於市場及利潤成長較快,容易吸引更多的競爭者。
4、成熟期:此時市場成長趨勢減緩或飽和,產品已被大多數潛在購買者所接受,利潤在達到頂點後逐漸走下坡路。此時市場競爭激烈,公司為保持產品地位需投入大量的營銷費用。
5、衰退期:這期間產品銷售量顯著衰退,利潤也大幅度滑落。優勝劣汰,市場競爭者也越來越少。

三、產品生命周期優缺點

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的優點是:
產品生命周期(PLC)提供了一套適用的營銷規劃觀點。它將產品分成不同的策略時期,營銷人員可針對各個階段不同的特點而採取不同的營銷組合策略。此外,產品生命周期只考慮銷售和時間兩個變數,簡單易懂。
其缺點是:
1、產品生命周期各階段的起止點劃分標准不易確認。
2、並非所有的產品生命周期曲線都是標準的S型,還有很多特殊的產品生命周期曲線。
3、無法確定產品生命周期曲線到底適合單一產品項目層次還是一個產品集合層次。
4、該曲線只考慮銷售和時間的關系,未涉及成本及價格等其它影響銷售的變數。
5、易造成「營銷近視症」,認為產品已到衰退期而過早將仍有市場價值的好產品剔除出了產品線。
6、產品衰退並不表示無法再生。如通過合適的改進策略,公司可能再創產品新的生命周期。

另外兩個相關內容也給您:

□ 特殊的產品生命周期

特殊的產品生命周期包括風格型產品生命周期、時尚型產品生命周期、熱潮型產品生命周期、扇貝形產品生命周期四種特殊的類型,它們的產品生命周期曲線並非通常的S型。
風格(style):是一種在人類生活基本但特點突出的表現方式。風格一旦產生,可能會延續數代,根據人們對它的興趣而呈現出一種循環再循環的模式,時而流行,時而又可能並不流行。
時尚(fashion):是指在某一領域里,目前為大家所接受且歡迎的風格。時尚型的產品生命周期特點是,剛上市時很少有人接納(稱之為獨特階段),但接納人數隨著時間慢慢增長(模仿階段),終於被廣泛接受(大量流行階段),最後緩慢衰退(衰退階段),消費者開始將注意力轉向另一種更吸引他們的時尚。
熱潮(fad):是一種來勢洶洶且很快就吸引大眾注意的時尚,俗稱時髦。熱潮型產品的生命周期往往快速成長又快速衰退,主要是因為它只是滿足人類一時的好奇心或需求,所吸引的只限於少數尋求刺激、標新立異的人,通常無法滿足更強烈的需求。
扇貝型產品生命周期主要指產品生命周期不斷地延伸再延伸,這往往是因為產品創新或不時發現新的用途。

□ 產品生命周期曲線

生命周期曲線的特點:在產品開發期間該產品銷售額為零,公司投資不斷增加;在引進期,銷售緩慢,初期通常利潤偏低或為負數;在成長期銷售快速增長,利潤也顯著增加;在成熟期利潤在達到頂點後逐漸走下坡路;在衰退期間產品銷售量顯著衰退,利潤也大幅度滑落。
適用范圍:該曲線適用於一般產品的生命周期的描述;不適用於風格型、時尚型、熱潮型和扇貝型產品的生命周期的描述。

5. 跪求2010年秋電大管理會計形成性考核作業答案 新版的 沒有名詞解釋的那種

《管理會計》作業1參考答案

第二部分 章節作業
管理會計作業1
(第1~3章)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選項中,( D )不是在管理會計初級階段產生的。
A.變動成本法 B.經濟增加值 C.本量利分析 D.預算控制
2.管理會計的基本內容不包括( D )。
A.成本控制 B.經營預測 C.預算管理 D.成本核算
3.現代企業會計的兩大分支:除了財務會計還有( C )。
A.財務管理 B.預算會計 C.管理會計 D.成本會計
4.管理會計的會計主體不包括( B )。
A.責任人 B.個別產品 C.總經理 D.個別部門
5.下列哪個選項中不屬於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區別內容( D )。
A.會計主體不同 B.核算依據不同 C.法律效力不同 D.最終目標不同
6.管理成本是對企業為了特殊管理目的而引入或建立的各類成本概念的總稱。管理成本的內容不包括( B )。
A.決策成本 B.預測成本 C.控製成本 D.責任成本
7.通過成本性態的分析,把企業全部成本最終分為( B )。
A.變動成本和銷售成本 B.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
C.固定成本和生產成本 D.銷售成本和生產成本
8.租賃費屬於( A )。
A.酌量性固定成本 B.約束性固定成本
C.技術性固定成本 D.酌量性變動成本
9.低坡式混合成本又稱( A )。
A.半變動成本 B.半固定成本 C.延期變動成本 D.曲線式混合成本
10.歷史資料分析法是根據企業若干期成本與業務量的相關歷史資料,運用數學方法進行數據處理,以完成成本習性分析任務的一種定量分析方法。歷史資料分析法不包括( A )。
A.直接分析法 B.高低點法 C.散布圖法 D.回歸直線法
11.變動生產成本不包括以下哪個選項。( C )
A.直接人工 B.直接材料 C.製造費用 D.變動性製造費用
12.在完全成本法下,其利潤表所提供的中間指標是( B )。
A.貢獻毛益 B.銷售毛利 C.營業利潤 D.期間成本
13.如果某期按變動成本法計算的營業利潤為8000元,該期產量為4000件,銷售量為2000件。期初存貨量為零,固定性製造費用總額為4000元,則按完全成本法計算的營業利潤為( B )。
A.10000元 B.8000元 C.5000元 D.6000元
14.下面哪種表述不屬於變動成本法的優點。( D )
A.揭示利潤和業務量之間的正常關系,促進企業重視銷售工作
B.提供的成本信息有利於科學的進行成本分析和控制
C.提供的成本、收益資料便於企業進行短期經營決策
D.變動成本法的產品成本觀念符合會計准則
15.變動成本率和貢獻毛益率的關系是( D )。
A.變動成本率大於貢獻毛益率
B.變動成本率小於貢獻毛益率
C.變動成本率等於貢獻毛益率
D.兩者相加等於1
16.保本點的表現形式除了保本銷售量,還有( C )。
A.實際銷售量 B.實際銷售額 C.保本銷售量 D.預計銷售額
17.某公司單位變動成本為10元,單價15元,固定成本10000元,欲實現保本,應銷售( B )件產品。
A.200 B.2000 C.100 D.1000
18.在計算保本銷售量時公式的分母可以是( A )。
A.單位貢獻邊際 B.單位變動成本 C.貢獻邊際率 D.固定成本
19.某公司生產A產品,該產品的單位變動成本為50元,單價為80元,如果固定成本保持不變,當單位變動成本上升20%時,想保持保本銷售量不變,單價應調整為( C )。
A.10元 B.96元 C.90元 D.60元
20.多品種本量利分析的方法中,哪種方法必須先計算產品的保本銷售額。( D )
A.聯合單位法 B.分演算法 C.主要產品法 D.加權平均法

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方法是在管理會計的發展階段才出現的( CD )。
A.經濟增加值 B.平衡積分卡 C.變動成本法 D.本量利分析 E.作業成本法
2.下列哪些內容屬於預測與決策會計的范疇( ABCDE )。
A.銷售預測 B.成本預測 C.銷售決策 D.生產決策 E.定價決策
3.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區別包括( BCDE )。
A.最終目標不同 B.會計主體不同 C.資料時效不同
D.核算依據不同 E.法律效力不同
4.製造成本亦稱生產成本,是指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成本。製造成本按照成本項目分類,還可以細分成( ACE )。
A.直接材料 B.折舊費 C.製造費用 D.修理費 E.直接人工
5.未來成本是根據相關資料預先測算的尚未實際發生的成本,主要包括(ACDE )。
A.標准成本 B.實際成本 C.預算成本 D.估算成本 E.計劃成本
6.歷史資料分析法包括( ABE )。
A.回歸直線法 B.高低點法 C.工程技術法 D.直接分析法 E.散布圖法
7.下列各項中,一般應納入固定成本的有( BD )。
A.直接材料 B.折舊費 C.單獨核算的包裝物成本
D.按產量法計量的折舊 E.廣告費
8.在保本銷售量的計算中,需要以下哪些已知數。( ABDE )
A.固定成本 B.實際銷售量 C.營業利潤 D.單價 E.單位變動成本
9.從保本圖得知( DE )
A.保本點左邊,收入大於成本,是盈利區
B.銷售量一定的情況下,保本點越高,盈利區越大
C.變動成本越高,其他條件不變,保本點就會下降
D.價格越高,其他條件不變,保本點就會下降
E.銷售量一定的情況下,保本點越低,盈利區越大
10.在下列因素單獨變動時,不會對保本點產生影響的是( AC )。
A.銷售額 B.單位變動成本 C.銷售量 D.固定成本 E.單價

三、簡答題
1.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表現在哪些方面?
⑴會計主體不同⑵具體工作目標不同。⑶基本職能不同⑷工作依據不同。⑸方法及程序不同。⑹信息特徵不同。⑺體系的完善程度不同⑻觀念取向不同。

2.簡述變動成本法的優缺點。

答:變動成本法的優點:(1)變動成本法能夠揭示利潤和業務量之間的正常關系,有利於促使企業重視銷售工作;(2)變動成本法可以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便於科學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3)變動成本法提供的成本、收益資料,便於企業進行短期經營決策;(4)採用變動成本法簡化了成本核算工作。
變動成本法的缺點:(1)變動成本法所計算出來的單位產品成本,不符合傳統的成本觀念的要求;(2)變動成本法不能適應長期決策的需要;(3)採用變動成本法對所得稅有一定影響。

四、計算分析題
1.某電器公司上半年各月的產銷量與成本水平如下:
項目 1月份 2月份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6月份
產量(台) 4100 4400 4200 5100 4300 4800
總成本(元) 230000 250000 240000 270000 230000 250000
要求:(1)要求高低點法對總成本進行成本性態分析並建立相應的成本模型。
(2)7月份預計產量5500台,用高低點法預計7月的總成本是多少?
解:高點(5100,270000)低點(4100,230000
設線性方程為y=a+bx
則270000=a+5100b , 230000=a+4100b
∴a=6600 b=40
∴y=66000+40b
所以7月的總成本:66000+40X5500=286000

2.某家電企業生產A產品,該產品單價60元,單位變動生產成本35元,固定生產成本總額30000元,推銷及管理費用總額18000元,均為固定性的。該產品期初無存貨,本期生產5000件,銷售3000件。
要求:用變動成本法計算期末存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貢獻邊際、營業利潤。

解:變動成本法
本期銷貨成本=單位銷貨成本X本期銷貨量=單位變動生產成本X本期銷售量
=35X3000=105000(元)
期末存貨成本=單位期末存貨成本X期末存貨量=單位變動成本X期末存貨量
=35X(5000-3000)=70000(元)
貢獻邊際=銷售收入-變動成本=60X3000-35X3000=75000(元)
營業利潤=貢獻邊際-固定成本=75000-30000=45000(元)

3.某服裝生產企業,2007年生產某款服裝共24000件,銷售了20000件,單價為10元,該批產品的直接材料48000元,直接人工19200元,變動製造費用4800元,固定製造費用12000元,變動推銷及管理費用8000元,固定推銷及管理費用4000元,假定該企業無期初存貨。
要求:分別按全部成本法和變動成本法計算營業利潤。

解:完全成本法
銷售收入=10X20000=200000(元)
單位銷售成本(48000+19200)+(4800+12000)再除以247000=3.5(元)
銷售成本=3.5X20000=70000(元)
銷售毛利=200000-70000=130000(元)
銷售費用=8000+4000=12000(元)
營業利潤=130000-12000=118000(元)

變動成本法
銷售收入=單價X銷售量=20000X10=200000(元)
單位變動成本=(48000+19200)+4800再除以24000=3(元)
變動成本=3X20000=60000(元)
貢獻毛益(邊際)=200000-60000=140000(元)
固定成本=12000+8000+4000=24000(元)
營業利潤=140000-24000=116000(元)

4.某軸承製造公司只產銷一種型號的軸承,本年單位變動成本為12元,變動成本總額為120000元,獲營業利潤140000元,假設該公司計劃下一年度變動成本率仍維持本年度的30%,其他條件不變。
要求:預測下一年度的保本銷售量及保本銷售額。

解:∵變動成本率=變動成本/銷售收入
∴銷售收入=變動成本÷變動成本率=120000÷30%=400000(元)
∵營業利潤=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固定成本=400000-120000-140000=140000(元)
銷售數量=120000÷12=10000(件)單價=銷售收入÷銷售數量=400000÷10000=40(元/件)
保本銷售額=固定成本總額÷(1-變動成本率)=140000÷(1-30%)=200000(元)
保本銷售量=保本銷售額/單價=200000÷40=5000(件)
5.某飲水器生產公司生產三個類型產品,有關資料如下:
項目 銷售單價(元) 單位變動成本(元) 銷售結構(%)
甲 30 18 40
乙 16 8 20
丙 10 7 40
固定成本總額 19000元
要求: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出每類產品的保本額。

解:加權貢獻毛益率合計=∑(各種產品貢獻毛益率X銷售比例)
=(30-18)÷30X40%+(16-8)X20%+(10-7)X40%=38%
綜合保本銷售額=固定成本總額÷加權貢獻毛益率合計=19000÷38%=50000(元)
甲產品保本額=50000X40%=20000(元)
乙產品保本額=50000X20%=10000(元)
丙產品保本額=50000X40%=20000(元)

管理會計形成性考核作業二
管理會計作業2
第4~6章
一、單項選擇題
1.經營決策結果的表述必須清晰,不能模凌兩可,似是而非,含糊不清,是指經營預測的什麼特點。( C )
A.預見性 B.相對性 C.明確性 D.客觀性
2.在進行銷售預測時應考慮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外部因素不包括( A )。
A.信用政策 B.市場需求變化 C.經濟發展趨勢 D.企業的市場佔有率
3.在產品經過一段時間推廣後,產品已經在市場上佔有一定份額,銷售量迅速增加,是指產品生命的哪個周期( B )。
A.萌芽期 B.成長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4.某小家電生產企業5月實際銷售台燈為6000台,原來預測該月銷售量為5500台,則預測6月銷售量為( B )台,假設平滑指數為0.6。
A.5500 B.5700 C.5800 D.6500
5.某服裝生產企業,2006年實際銷售收入18萬元,2007年度預計銷售收入增長率為10%,預計銷售利潤率為8%,預測2007年的目標利潤( D )萬元。
A.1.86 B.2.06 C.2.16 D.1.76
6.已知某企業06年、07年和08年的利潤分別為500萬元、570萬元和600萬元。三年相對應得貢獻毛益總額為200萬元、300萬元和300萬元。2008年經營杠桿系數( C )。
A.2.5 B.1.9 C.2 D.3
7.由於生產能力利用程度不同而形成的成本差異,稱為( C )。
A.付現成本 B.重置成本 C.邊際成本 D.增量成本
8.短期經營中,如果固定成本為相關成本,( C )不能用來進行短期決策分析。
A.差量分析法 B.相關成本分析法 C.貢獻毛益分析法 D.利潤總額對比法
9.短期經營決策中,當產品出現( B )情況下時,就應當停產。
A.單價大於其單位變動成本 B.單位貢獻毛益小於零
C.收入大於其成本 D.貢獻毛益額大於零
10.在產品的市場生命周期中,( D )我們需要採取降價的定價策略,以便充分發掘產品的經濟效益。
A.投入期 B.成長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11.( A )導向的定價策略是針對對手的情況,區別對待,適當定價。
A.競爭 B.需求 C.利益 D.成本
12.在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下,成本加成率=( B )÷完全成本。
A.變動成本 B.銷售毛利 C.固定成本 D.貢獻毛益
13.相比短期經營決策,長期投資決策的特點不包括( B )。
A.投入多 B.回報快 C.周期長 D.風險高
14.( C )是按復利計算的某一特定金額在若干期後的本利和。
A.年金終值 B.復利現值
C.復利終值 D.年金現值
15.下列項目中哪個屬於預付年金現值系數( D )。
A.變動成本率大於貢獻毛益率
B.變動成本率小於貢獻毛益率
C.變動成本率等於貢獻毛益率
D.兩者相加等於1
16.某股票每年的股利為8元,若某人想長期持有,則其在股票價格為( A )時才願意買?假設銀行的存款利率為10%。
A.80 B.100 C.90 D.85
17.現金流量作為評價投資項目的基礎性數據,在長期投資決策分析中的假設不包括( C )。
A.全投資假設 B.建設期投入全部資金假設
C.項目計算期時期假設 D.現金流量符號假設
18.某人每年末將5000元資金存入銀行作為孩子的教育基金,假定期限為10年,10%的年金現值系數為2.594,年金終值系數為15.937。到第10年末,可用於孩子教育資金額為( D )元。
A.12970 B.50000 C.50000 D.79685
19.在長期投資決策的評價指標中,哪個指標屬於反指標( B )。
A.內涵報酬率 B.投資回收期 C.凈現值 D.獲利指數
20.進行投資決策時,採用獲利指數評價方案是否可行的標準是( C )。
A.投資方案的獲利指數<1 B.投資方案的獲利指數<0
C.投資方案的獲利指數≥1 D.投資方案的獲利指數≥0

二、多項選擇題
1.經營預測的特點包括( A,B,C,E )。
A.預見性 B.明確性 C.相對性 D.真實性 E.靈活性
2.下列選項中,哪些是經營預測的內容( A,B,D )。
A.銷售預測 B.成本預測 C.收入預測 D.利潤預測 E.利息預測
3.歷史資料分析法可以用來進行成本預測,下列( C,D )屬於歷史資料分析法。
A.預計成本測演算法 B.定額測演算法 C.因素分析法
D.一元回歸法 E.多元回歸法
4.短期經營決策分析的主要特點有( B,C )。
A.短期經營決策是一種方案的選擇
B.短期經營決策必須著眼於未來
C.短期經營決策要有明確的目標
D.短期經營決策可以沒有明確的目標
E.以上均正確
5.影響短期經營決策的因素有( A,B,C,D )。
A.差量收入 B.邊際收入 C.付現成本 D.機會成本 E.重置成本
6.短期經營決策中,當產品出現( B,E )情況下時,就應當停產。
A.單價大於單位變動成本 B.貢獻邊際率小於1
C.變動成本小於銷售收入 D.變動成本大於固定成本 E.貢獻邊際小於零
7.下列哪些決策屬於企業的定價策略( A,B,C,D )。
A.成本導向的定價策略 B.需求導向的定價策略 C.利益導向的定價策略
D.競爭導向的定價策略 E.以上都是
8.固定資產更新改造項目,涉及( B,D )投資。
A.流動資產 B.開辦費 C.無形資產 D.固定資產 E.以上都是
9.長期投資決策的過程比較復雜,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因素包括( A,C,D,E )。
A.貨幣時間價值 B.產品成本
C.投資項目計算期 D.資本成本 E.現金流量
10.項目計算期包括( B,C )。
A.達產期 B.建設期 C.生產經營期 D.試產期 E.以上都是

三、簡答題
1.簡述現金流量的內容。
對於投資項目來講,現金流量是指在項目計算期內因資本循環而發生的各種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量。在企業的長期投資決策過程中,現金流量是評價投資方案是否可行時必須考慮的基礎性數據,也是計算投資項目評價指標的主要根據和重要信息。

2.銷售預測的定義?銷售預測的基本方法?

銷售預測的定義
銷售預測,又叫產品需求預測,是指在市場調查的基礎上,通過一定的分析方法,對未來特定時間的全部產品或特定產品的銷售數量與銷售金額作出的預計和推測。
(1)銷售預測的定性分析方法
一般來說,在銷售預測中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調查分析法、專家集合意見法、推銷員判斷法和產品生命周期法等。
(2)銷售預測的定量分析方法
銷售預測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趨勢預測分析法和因果預測分析法兩種類型。
根據所採用的具體數學方法的不同,趨勢預測分析法又可以進一步劃分為算術平均法、移動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和指數平滑法等。
因果預測最常用最簡單的是直線回歸法。

四、計算分析題
1.某染料生產企業9月份實際銷售量為2000公斤,原來預測該月的銷售量為1840公斤,平滑指數α=0.6
要求:請運用平滑指數法預測10月份的銷售量。

解:10月份銷售額=0.6X2000+(1-0.6)X1840=1200+736=1936(公斤)

2.某服裝企業生產一款服飾,今年的生產量為2000件,售價200元/件,單位變動成本90元/件,獲利100000元。
要求:(1)計算經營杠桿系數。
(2)明年計劃增加銷售10%,預測可實現的利潤。

解:經營杠桿系數=〔(單價-單位變動成本)X銷售量)〕/〔(單價-單位變動成本)X銷售量-固定成本〕=(200-90)X2000/100000=2.2
明年預計可實現利潤=基期利潤X(1+銷售量變動充X經營杠桿系數)
=100000X(1+10%X2.2)=122000(元)

3.某機械製造企業每年需用軸承2000件,原由金工車間組織生產,年總成本為20000元,其中,固定生產成本為8000元。如果改從市場上采購,單價為10元,同時將剩餘生產能力用於加工其他型號的軸承,獲得3000元的貢獻毛益。
要求:採用相關成本分析法為企業做出自製或外購軸承的決策,並說明理由。

相關成本分析表
自製軸承 外購軸承
變動成本
機會成本
相關成本合計
決策結論:

解:自製
變動成本=20000-8000=12000
機會成本=3000
相關成本合計=12000+3000=15000(元)
外購
相關成本=變動成本=10X2000=20000(件)>15000(元)
決策
自製相關成本小於外購相關成本,因此自製。
4.某電器生產企業最新購入一台設備可以生產A、B兩個類型的產品,該企業最大生產能力為18000機器銷售,有關資料如下:
項目 A產品 B產品
每台機器銷售 45 60
銷售單價(元/台) 25 16
單位成本
單位變動成本(元/台) 11 7
固定製造成本(元/台) 12 8

要求:用差量分析法作出生產何種產品的決策。

解:
差量收入=25X45-60X16=165(元)
差量成本=45X(11+12)-60X(7+8)=135(元)
差量利潤=165-135=30(元)>0
結論:A產品獲得利潤大於生產B產品獲得利潤,所以應生產A產品。

5.某化工企業擬新建一條生產線,廠房機器設備投資總額800萬元,營運資本100萬元,年內即可投入生成,壽命為3年,固定資產採用直線法計提折舊。該項目固定資產殘值為80萬元,投產後預計每年銷售收入為500萬元,第一年的付現成本為120萬元,以後每年遞增10萬元,企業所得稅率為25%。
要求:計算該項目每年的凈現金流量。
解:由題,項目建設期為0,項目計算期為3年,終結點為第3年末。
項目建設期:NcFo= —800+(—100)= —900(萬元)
項目經營期:凈現金流量=稅後凈利— 1年折舊+年攤銷
年折舊=(800-80)÷3=240(萬元)
第一年:稅後凈利=〔500-(120+240)〕X(1-25%)=105(萬元)
第二年:稅後凈利=〔500-(120+10+240)〕X(1-25%)=97.5(萬元)
第三年:稅後凈利=〔500-(120+10+10+240)〕X(1-25%)=90(萬元)
NcF1=105+240=345(萬元)
NcF2=97.5+240=337.5(萬元)
NcF3=90+240+80+100=510(萬元)

6. 怎樣宣傳自己的產品

一份完整較的營銷策劃書的構造分為三大部分:一是產品的市場狀況分析,二是策劃書正文內容。三是效果預測即方案的可行性與操作性。

(一)市場狀況分析

要了解整個市場規模的大小以及敵我對比的情況,市場狀況分析必須包含下列13項內容:

(1)整個產品在當前市場的規模。

(2)競爭品牌的銷售量與銷售額的比較分析。

(3)競爭品牌市場佔有率的比較分析。

(4)消費者群體的年齡、性別、職業、學歷、收入、家庭結構之市場目標分析。

(5)各競爭品牌產品優缺點的比較分析。

(6)各競爭品牌市場區域與產品定位的比較分析。

(7)各競爭品牌廣告費用與廣告表現的比較分析。

(8)各競爭品牌促銷活動的比較分析。

(9)各競爭品牌公關活動的比較分析。

(10)競爭品牌訂價策略的比較分析。

(11)競爭品牌銷售渠道的比較分析。

(12)公司近年產品的財務損益分析。

(13)公司產品的優劣與競爭品牌之間的優劣對比分析。

(二)策劃書正文

一般的營銷策劃書正文由七大項構成,現簡單扼要說明。

(1)公司產品投入市場的政策

策劃者在擬定策劃案之前,必須與公司的最高領導層就公司未來的經營方針與策略,做深入細致的溝通,以確定公司的主要方針政策。雙方要研討下面的細節;

1。確定目標市場與產品定位。

2。銷售目標是擴大市場佔有率還是追求利潤。

3。制定價格政策。

4。確定銷售方式。

5。廣告表現與廣告預算。

6。促銷活動的重點與原則。

7。公關活動的重點與原則。

(2)企業的產品銷售目標

所謂銷售目標,就是指公司的各種產品在一定期間內(通常為一年)必須實現的營業目標。

銷售目標量化有下列優點:

為檢驗整個營銷策劃案的成敗提供依據。

為評估工作績效目標提供依據。

為擬定下一次銷售目標提供基礎。

(3)產品的推廣計劃

策劃者擬定推廣計劃的目的,就是要協助實現銷售目標。推廣計劃包括目標、策略、細部計劃等三大部分。

①目標

策劃書必須明確地表示,為了實現整個營銷策劃案的銷售目標,所希望達到的推廣活動的目標。一般可分為:長期,中期與短期計劃。

②策略

決定推廣計劃的目標之後,接下來要擬定實現該目標的策略。推廣計劃的策略包括廣告宣傳策略、分銷渠道運用策略、促銷價格活動策略、公關活動策略等四大項。

廣告宣傳策略:針對產品定位與目標消費群,決定方針表現的主題,利用報紙、雜志、電視、廣播、傳單、戶外廣告等。要選擇何種媒體?各佔多少比率?廣告的視聽率與接觸率有多少?使產品的特色與賣點深入人心。

分銷渠道策略:當前的分銷渠道的種類很多,企業要根據需要和可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渠道進行,一般可分為:經銷商和終端兩大塊,另有中間代理商德等形式。在選擇中我們,遵循的主要原則是「有的放矢」,充分利用公司的有限的資源和力量。

促銷價格策略:促銷的對象,促銷活動的種種方式,以及採取各種促銷活動所希望達成的效果是什麼。

公關活動策略:公關的對象,公關活動的種種方式,以及舉辦各種公關活動所希望達到目的是什麼。

③細部計劃

詳細說明實施每一種策略所進行的細節。

廣告表現計劃:報紙與雜志廣告稿的設計(標題、文字、圖案),電視廣告的創意腳本、廣播稿等。

媒體運用計劃:選擇大眾化還是專業化的報紙與雜志,還有刊登日期與版面大小等;電視與廣播廣告選擇的節目時段與次數。另外,也要考慮CRP(總視聽率)與CPM(廣告信息傳達到每千人平均之成本)

促銷活動計劃:包括商品購買陳列、展覽、示範、抽獎、贈送樣品、品嘗會、折扣等。

公關活動計劃:包括股東會、發布公司消息稿、公司內部刊物、員工聯誼會、愛心活動、同傳播媒體的聯系等。

(4)市場調查計劃

市場調查在營銷策劃案中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因為從市場調查所獲得的市場資料與情報,是擬定營銷策劃案的重要依據。此外,前述第一部分市場狀況分析中的12項資料,大都可通過市場調查獲得,由此也顯示出市場調查的重要。

然而,市場調查常被高層領導人與策劃書人員所忽視。許多企業每年投入大筆廣告費,而不注意市場調查,這種錯誤的觀念必須盡快轉變。

市場調查與推廣計劃一樣,也包含了目標,策略以及細部計劃三大項。

(5)銷售管理計劃

假如把營銷策劃案看成是一種陸海空聯合作戰的話,銷售目標便是登陸的目的。市場調查計劃是負責提供情報,推廣計劃是海空軍掩護,而銷售管理計劃是陸軍行動了,在情報的有效支援與強大海空軍的掩護下,仍須領先陸軍的攻城掠地,才能獲得決定性的勝利。因此,銷售管理計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銷售管理計劃包括銷售主管和職員、銷售計劃、推銷員的挑選與訓練、激勵推銷員、推銷員的薪酬制度(工資與獎金)等。

(6)財務損益預估

任何營銷策劃案所希望實現的銷售目標,實際上就是要實現利潤,而損益預估就是要在事前預估該產品的稅前利潤。只要把該產品的預期銷售總額減去銷售成本、營銷費用(經銷費用加管理費用)、推廣費用後。

(7)方案的可行性與操作性分析。

這是對該方案的落實政策的進一步過程,從某中意義上來說,他是計劃執行的「前哨站」,一方面,對整個方案的可行性與操作性進行必要的事前分析,另一方面,對事後的執行進行必要的監督工作的鋪墊。這也決定方案最後是否通過的重要的衡量標准之一。

7. 產品生命周期與企業定價關系

產品生命周期與企業定價關系:
產品生命周期成本對定價決策具有指導性的意義。企業的成本管理系統應將產品生命周期的每一階段的成本進行歸集,制定出合理的產品價格,確保產品生命周期內收回成本,並為企業提供合理的利潤。產品生命周期成本的定價策略不僅補償了製造產品的直接成本,而且還彌補了開發和衰退階段的成本。因此對企業的定價決策具有指導性的意義。同時通過對產品生命周期成本進行核算,也要求對以前的成本核算系統進行創新,使得新的成本核算系統有助於對產品生命周期成本進行核算、分析以及評價。
產品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四個階段:
(1)產品的開發設計階段。指企業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新產品設計費、工藝規程制定費、設備調試費、原材料和半成品試驗費等。
(2)產品生產製造階段。指企業在生產采購過程中所發生的料、工、費以及由此所引發的環境成本等社會責任成本。
(3)產品營銷階段。一種產品是逐步進入市場、逐步被人們所認識和接受的,因此產品營銷成本包括在此過程中所發生的產品試銷費、廣告費等。
(4)產品的使用維護階段。包括產品的使用成本和維護成本。如車輛的耗油量、電器的耗電量,高級電子產品必須經常更換的附屬配件成本等。此外還包括產品退出使用報廢所發生的處置成本。

8. 公司經過一段吋間的網路廣告推廣後,迸行了推廣效果的分析:一個月內垓企止在某網站上投放廣告,怠書用是

CPM(Cost Per Mille) ,意思是廣告按每千人展現成本;
CPC(Cost-per-click),意思是按廣告點擊收費模式;
CPA(Cost Per Action) 每行動成本收費模式;
把你所花的總費用除以曝光次數、點擊次數和轉換次數就是CPM、CPC、和CPA了。

閱讀全文

與在產品經過一段時間推廣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培訓公司招生方案 瀏覽:534
廣東省教育廳市場營銷大賽 瀏覽:426
飛機主題婚禮策劃方案 瀏覽:585
泉州電子商務十條措施 瀏覽:727
市場營銷的觀念的演變過程 瀏覽:189
小學校本培訓計劃與實施方案 瀏覽:475
市場營銷創新策劃 瀏覽:46
汽車美容店產品營銷方案 瀏覽:502
市場營銷策劃的方法 瀏覽:240
超市六月促銷活動 瀏覽:23
超市新員工培訓方案 瀏覽:902
廈門大學網路教育市場營銷學試題 瀏覽:435
特產伴手禮推廣方案 瀏覽:157
培訓采購項目的售後服務方案 瀏覽:370
幼兒園冬季節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38
師資比賽策劃方案模板 瀏覽:769
游戲商家春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30
高職市場營銷大賽 瀏覽:502
互聯網電商運營策劃方案 瀏覽:812
全國2013年4月自考網路營銷與策劃試題 瀏覽: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