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進行空調類產品的推廣
我也想知道,樓主別忘了發一份給我。
2. 怎麼進行空調網路營銷
現在很多小公司就知道發點帖子,根本不知道怎麼樣能做好產品或品牌推廣。網路營銷不是你在網路做了幾個推廣或是排名靠前就是做成的網路營銷很復雜的,真正的網路需要很多方面的知識
3. 作為經理如何推廣自己的空調
經理推廣自己的空調可參考以下方法:
1. 分體空調可以研究蘇寧商場、回格力空調專賣或者空答調商場的營銷手段,中央空調看齊北辰、希望,競爭宇航、金光。
2、建立銷售渠道,這一點可以向領導或者廠家代表請教,並仔細觀察他們的工作方法。
3、熟悉一定的商務禮儀,待人接物要有分寸。
4、品牌因素,大品牌靠技術要多一點,小品牌靠價格關系要多一些。
5、實惠的價格,合理的設計,完美的服務。
6、錢和質量是產品銷售的基本,既要懂產品又得曉得送禮。
7、一定要曉得對方的心理,在加上金錢的誘惑。
8、還有一點,在銷售時只談自己品牌的優點缺點就行了,不要故意詆毀其他對手,應該尊重對手,甲方也很討厭搬弄是非的人,雖然你說的有理,單甲方不會去管,他會覺得你沒有素質。
4. 國內空調市場前景與分析
我們發現中小空調企業在發展中也面臨著諸多的瓶頸:
一是品牌整體形象弱。中小空調企業目前主要還是生存與發展的問題,做大規模顯得不合實際,講究投入產出比,在品牌塑造與建設方面力度弱,在顧客和市場面前的知名度與美譽度表現遠遠落後於大品牌,品牌拉力較小,對市場後續發展十分不利。
二是資金、技術與研發實力缺乏後勁。雖然空調技術很成熟、競爭者進入門檻低、成本低,但退出的成本卻非常高,這是空調業發展的典型特徵。但從這幾年退出的品牌看多屬技術落後、沒有研發實力、質量口碑不好、資金積累薄弱、玩弄資本不慎導致資金鏈出現問題的企業。
三是盲目跟隨競爭對手,迷失自我。許多中小空調企業屬於市場跟隨者角色,產品力、戰略戰術、市場規劃、渠道政策等缺乏特色定位,人雲亦雲,同質化嚴重,在不具備品牌、資金、規模、人才等優勢的條件下,缺乏價格、資金政策等談判實力,只能淪為渠道商的「宰割者」,導致企業發展走向短期化、功利化,在夾縫中生存日漸艱難。
四是管理粗放與人才缺乏。很多中小空調企業管理還是十分粗放,采購、製造、營銷等成本控制力弱,談不上精細化經營管理。有些作為集團下屬的空調公司,由於集團對空調市場的競爭認識或重視不足,導致空調業務萎縮,從而在市場上逐漸喪失競爭力。另外,中小空調企業人才的現狀不容樂觀,核心人才得不到重視,大量「老人」聚集,吸引不到新鮮血液,沒有長遠的人才規劃與戰略,企業發展在幾輪的市場競賽中被迫停滯不前或「生不如死」。
鑒於以上幾個方面的因素,中小空調企業要立足今後的市場,除了理性加大品牌塑造力度、重視技術研發、精細化管理與控制、吸引和儲備人才外,筆者以為更重要的是如何定位自己、如何進行差異化競爭的問題,空調產品和市場的特徵也明確出中小空調企業做區域強勢品牌的優勢,在區域市場上精耕細作,做小河裡的大魚,一樣可以有利潤地存活下來。在產品線、渠道控制和營銷模式上可以獨辟蹊徑,進行差異化競爭操作,產品進一步細分,增強對渠道的控制力,把市場資源用在刀刃上,用好用活,可以採取靈活多樣、適合區域市場的增值促銷戰術。
當然,筆者認為更重要的是有一個英勇善戰、執行力強大的管理和銷售團隊,否則再好的策略、再好的產品、再大的市場都不會轉變成企業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倍受尊敬的企業家魯冠球說過一句話:一個企業的成功要靠很多方面,而只要一件事做錯就會失敗了,困難天天有,你只看到我吃饅頭,不知道我肚子里在挨餓。所以筆者告誡中小空調企業一定要隨時去尋找到足夠的食物,而且持續地吃飽,吃得健康。
5. 諸如空調類,有哪些好的營銷活動
答復:如何做好電器營銷方面工作?
著重歸納總結以下幾點:
第一、在營銷過程中,以結合營銷的地理環境和市場環境的因素,以突出營銷產品的重要地位和市場價值,以經銷商自身的市場優勢和前提條件,為潛在客戶的資源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二、在營銷過程中,以產品廠商輻射全球化市場份額,以產品的銷售渠道為發展途徑,為銷售渠道客戶及產品建立信任的溝通橋梁,為合作商提供各雙方搭建開放技術平台。
第三、在營銷過程中,以新媒體營銷傳播策略進行市場推廣,以市場信息化渠道為有利契機,以全力打造高端產品市場佔有率,為聚合市場傳播效益,以鑄就產品市場品牌的公信力和信譽度。
第四、在營銷過程中,以產品的准確市場定位為尋求平衡價值,以產業的現代化科學前瞻思維引領未來市場發展趨勢,以不斷學習和借鑒改革的營銷思路,以新概念營銷的發展模式為主導力量,運用科學化、智能化以現代化的營銷手段,促使節假日購物潮或周年店慶開展營銷活動,以促進營銷活動的開展與互動的成果。
第五、在營銷過程中,以客戶為中心的思想論點,說的好「顧客就是上帝」,以全心全意為顧客著想,以及時為顧客排憂解難,以積極響應客戶提出的相關問題和訴求,以盡全力為客戶處理相關事宜,以傾力打造顧客首選可信賴的合作品牌,以全心全力為客戶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優質服務和貼心服務,為提升顧客的滿意度和提高產品的知名度,而打下堅實的基礎。
謝謝!
6. 怎樣給中央空調做營銷推廣
不管是中央空調還是其他空調,都需要做線上品牌推廣。下面上,海刑,天,大m叔團隊來聊一聊品牌怎麼做線上推廣。
一、互聯網基礎資源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品牌進行推廣有很多的基礎資源可以來利用,比如網路,知道問答,網路文庫等等,這些基礎的資源可以用作為品牌的營銷資源。如果是新賬號要注意不要頻繁的發送營銷信息,這樣容易被封賬號。
二、新媒體營銷
新媒體營銷是利用新媒體平台進行營銷的模式。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營銷思維也在發生變化。企業可以通過微博、微信、SNS等自媒體平台進行營銷。比如說微博,企業可以通過微博更新行業資訊來增加粉絲數量,或者是通過搜索品牌相關的問答來進行品牌推廣,這樣還可以增強品牌和用戶的粘性。
而微信,不僅是一個聊天的社交軟體,也可以進行品牌推廣。企業可以通過公眾號或者是微信朋友圈進行線上活動營銷,藉助小游戲、抽獎等形式吸引用戶關注並參與,也可以在微信上為用戶提高有價值的品牌信息來增加粉絲。
三、其它推廣形式
企業還可以在線上進行軟文推廣,結合品牌特點來進行軟文撰寫,但文案內容要有吸引力,也可以與熱點結合,這樣能夠提高話題性。企業把寫好的軟文放到流量大的自媒體平台進行推廣傳播,達到品牌宣傳的效果。
7. 空調如何去做相關推廣呢
網路推廣就像淋浴,方向轉錯,水深火熱,同樣道理,在進行推廣時,方法很重要,要對自回己行業、競答爭對手,市場進行調查,因此選擇一套好的推廣產品很重要的,商弈智能推廣系統不僅專業,系統,對搜索引擎更是友好,幫你把服務產品等內容向上推送,占據搜索的好位置。
8. 空調產品市場調研如何入手
第一,不急於求成,先收集B市的有關政治、經濟、文化的信息特別是版有區域特徵的相關資料,通過權這些資料,分析該市的市場「看」點及著「眼」點。第二,「追根溯源」,逆向推理,從鄉鎮農村零售終端向上逐層逐級進行調查,步步推進,通過「倒推法」,力爭讓該市的「大魚」――理想中的客戶一一「浮出水面」,並由此切身處地地掌握真實的第一手市場資料。第三,從城區「外圍」入手,對意向客戶進行迂迴包抄調查,以「驗明正身」,防止受蒙蔽,看花眼,並確定最終的目標客戶,完成對客戶的首輪篩選工作。
把一種產品或服務推向一個特殊群體的市場,你必須對於這個群體需要知道得清清楚楚。60年代後期,主要的大公司越來越意識到黑人消費者這個潛在市場,只是不知道如何影響他們。
9. 空調企業提高市場佔有率的營銷策略研究
進城還是下鄉? 空調業遭遇兩難抉擇
「下鄉還是進城,這不是一個問題。但在經濟危機沖擊下,空調企業如何應對兩大迥然不同的市場競爭,構建二元化的商業模式,卻是一道新命題。」一位空調企業負責人如是說。
記者注意到,繼空調的「家電下鄉」政策在今年4月實施後,有「空調進城」政策之稱的「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於本月初實施。再加上剛頒布的「家電以舊換新」刺激計劃,短短數月內,三大利好政策直擊空調業,堪稱史無前例。
「政策利好頻頻出台,既是對行業發展的有利推動,也是對企業綜合實力的考驗。如何藉助政策力量,實現市場攻略,考驗著企業的快速反應能力和綜合應對力。」空調觀察家張彥斌表示。
尷尬的現實
一個必須正視的現實是,眼下距2009空調冷年結束已不足2個月。在這么短時間內企業如何藉助政策力量,在6、7兩個月全面發力,完成既定銷售任務,是個不小的挑戰。張彥斌指出,許多企業的市場營銷From EMKT.com.cn規劃早在去年底就已制定完成,政策卻是最近才出台,留給企業產品布局和市場營銷調整的餘地很小。
一些企業向記者抱怨,去年國家對提高定頻空調能效等級的消息遲遲不發布,但市場上對於低能效空調的需求又很大,左右為難。最終,一些企業只能延長產品線,既做高能效,又做中低能效,資源投入成倍增加。不過,亦有南方某大企業人士向記者透露,無論是能效標准修訂,還是高能效空調補貼,政策很早就開始討論,企業只要參與相關政策討論,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備。
今年以來,國內空調市場的銷售一直呈下滑走勢,「五一」銷售井噴如曇花一現,未能有效扭轉市場頹勢。據北京智信道咨詢有限公司的統計數據表明,截至今年4月份,國內空調銷售下滑23.07%,出口下滑27.24%,產量則下滑30.99%。
無論是海外、城市,還是農村,企業所能獲得的市場空間越來越大。但在經濟危機的背景下,購買力和消費需求卻不斷下滑和萎縮。而「家電下鄉」政策中的13%補貼、惠民工程中給予的300—850元不等的購機補貼及「以舊換新」政策的10%補貼,都是通過行政調控手段,協助企業完成對市場的拉動。
不過,政策的執行卻考驗著企業的實力。目前,空調業「2+X」的競爭格局愈發清晰,美的、格力與其它企業間的實力進一步拉大。大企業的資源整合、規模優勢明顯,而中小企業靈活多變的競爭策略如何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運用「田忌賽馬」的策略實現突圍?
既定的戰術
「家電下鄉」政策直接面向農村,針對3級及以上產品提供資金補貼。而高能效空調的補貼,主要面向1、2級產品購機補貼。前一政策直接面向農村市場,為許多企業進行農村化擴張提供動力。後一政策因為無法與「家電下鄉」同時享受,因此消費群體將主要集中在城市。而政策中並未明確高能效空調的銷售對象,只對空調廠家和產品型號有明確要求。因此,高能效空調也將獲得向海外銷售的價格優勢。
記者注意到,與「家電下鄉」的中標企業相比,在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公布的第一批高能效空調補貼推廣目錄中,出現了三菱電機、三菱重工、惠爾浦、三星、日立等多家外資品牌的身影。張彥斌指出,這些外資企業的產品定位多是高端,此次參與高能效空調推廣活動,與企業原來戰略吻合。而面對空調下鄉的產品限價,他們沒有產品線對應。
不過,與外資品牌既定的市場戰術相比,國內企業的市場戰術卻顯得靈活和有針對性。早在去年8月份,海爾就確定了主推高能效省電空調,淘汰4、5級空調的產品策略。美的則突然發動變頻攻略,轉戰變頻空調令外界一震。隨後,格力也展開了對變頻市場的布局。
作為第二軍團的奧克斯、志高、海信3家企業也不甘寂寞。奧克斯先後發起「不大不小三級正好」的產品策略和「一呼百應、清倉換貨」的市場策略,並成為國內最早發力「家電下鄉」政策的空調企業。而志高則積極投身於高能效空調的推廣,在國家推出惠民工程的第二天便發動高能效空調價格普及戰,以1級能效五級價格的手段實現企業的市場差異化突圍。此外,格蘭仕、三洋、TCL、新科、揚子等企業則通過「大篷車」、小區推廣、服務下鄉等手段,積極參與農村市場的開發。
令人意外的是,從今年初就備受幾大巨頭熱推的變頻空調,不僅未能列入「家電下鄉」的產品類別中,再度缺席高能效空調補貼政策中,這無疑令一些推廣者頗為尷尬與無奈。
好事兩難全
國家推動高能效空調普及的決心非常明顯,兩大政策也明確將產品門檻定在3級。不過,現階段國家並未限制低能效的生產與銷售。這也就意味著,在農村和城市,企業還將採取不同的產品陣容參與競爭。為了實現在這兩大市場的發展,企業還要針對城鄉消費者構建兩套不同的競爭策略、網路布局及服務體系。
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從去年8月至今年4月份,4、5級空調的銷售比重仍維持在65%左右。對此,家電評論員於清教認為,許多企業還在進行庫存的低能效產品清理。此外,一些企業為了滿足市場對低價格空調的需求,還在生產低能效空調。
許多企業受冷年銷售目標考核的限制,在6、7月份銷售旺季,消費者對高能效空調接受程度還較低,並形成大批量購買的情況下,產品推廣重點仍將是需求量大的低能效空調。於清教認為,短期內企業不會拿市場份額來賭高能效普及,精力只會放在能快速上量的產品。接下來幾個月,城市的高能效空調銷售難實現大上漲,市場格局不會有大的變化。
此外,農村市場的拓展並不順利。現階段許多地區配套性的基礎設施較差,特別是房屋結構、電力設施不支持空調的使用,農民的購買力也有限。而許多中小企業的農村市場銷售和服務網路還存在空白,需要企業投入更多的資源來進行網路開發與維護。
進城或是下鄉,企業正在行動中,不過如何實現對這兩大市場的布局與覆蓋,從現階段的市場形勢來看,大中小企業間的分水嶺已經拉開,資源和實力成為這輪政策爭奪戰中的最大瓶頸。
企業動作:
美的空調:以四大產品群構建新體系
本報記者 安也致/文
大海航行靠舵手。作為國內空調業領導者,今年以來,美的以變頻空調為突破口,實現高能效產品的布局。同時,通過大力度促銷展開農村市場的精耕細作,成功布局「家電下鄉」市場。最終,在行業整體低迷的情況下,美的走出了一輪上揚行情,彰顯中國家電企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實力。
面對今年以來的利好政策刺激以及消費層次的升級換代,國內空調市場的產品布局也實現集群化發展。據了解,美的空調已劃分直流變頻產品群、家電下鄉產品群、高能效定速產品群、工程商務產品群等四大產品群。對此,行業觀察家於清教認為,這標志著在企業市場趨於成熟的背景下,通過市場細分和再定位後實現新一輪的擴張。分產品群的終端細分、整合推廣將成為空調業下一階段的競爭焦點。
不過,面對不同政策指引下的未來空調業走勢,美的空調新聞發言人張治國表示,消費市場是多元化的,高能效產品及變頻市場的份額會擴大,但4、5級能效仍有相當部分的需求,特別是一些小單商業采購和低價消費敏感人群。作為企業,應該積極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順應消費者選擇。
面對6月初全面打響的高能效空調市場大戰,張治國坦言,並不是所有空調企業都有實力參與到高能效市場競爭。2級能效對於企業技術能力和產品積累都有較高的要求。記者注意到,從國家公布的首批節能型號清單中看得出,國家對於補貼企業有年10萬套安裝數量的門檻。在低能效時代,很多中小企業有能力拿出超低價的產品,但這一競爭手段無法復制到高能效產品上。
從市場層面來看,高能效產品的消費者較強的節能環保意識和消費能力對價格敏感度不多。而高能效產品群本身是一個多功能和多檔次細分的市場。如何用更先進、節能、時尚的產品吸引消費者,技術進步和創新能力應該是高能效產品競爭的主流。因此,張治國透露,技術進步和價格競爭是下一階段高能效段競爭的雙熱點,價格戰不會成為主流。
據悉,09冷年商家對美的在產品和市場競爭中體現的前瞻性和主動性非常認同。目前在美的渠道庫存中,直流變頻空調、2級以上定速空調、「家電下鄉」空調和4、5級能效空調這四大產品群的比例是非常合理的,甚至可以說是一線品牌中最合理的、最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一個渠道庫存結構。
奧克斯空調:家電下鄉一馬當先惠於農
實習記者 王麗坤/文
為配合國家「家電下鄉」政策,奧克斯空調趕在端午節前發布了新一輪的農村市場攻略,為購買「家電下鄉」空調的消費者在享受國家13%補貼外,再給予由企業和商家提供的各10%補貼。這樣一來,同樣1.5匹下鄉空調,奧克斯可比同類產品低750元。奧克斯空調總經理黎昕將此形象地稱為「買台空調省頭豬」。
黎昕眼中的農村到處是發展與擴張的好機會。農村是繼城市與海外市場之後,家電企業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要地,今後3—5年內,農村市場將為家電企業提供高達數千億元的機會。而與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同類產品在農村市場近九成的佔有率相比,空調因農村市場佔有率不足1成而備受關注,將擁有近千億的商業機會。
而奧克斯參與農村市場的重要砝碼便是「讓農民得實惠」。對此,行業評論員張彥斌認為,奧克斯「家電下鄉」模式的核心就是兩個字「實惠」。直接通過利益紐帶串連起「家電下鄉」產業鏈條上的消費者和經銷商,聯合商家但發力點卻置於消費者。通過「實惠」這一砝碼讓消費者感知到來自企業的力量以及獨特之處。
為了避免讓「實惠」淪為形式,讓消費者真實感受,奧克斯又將產品、價格、促銷、服務等環節上的內容進行捆綁和重新定位後煥發新的競爭優勢。最終,以實惠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買力,帶來了流通渠道內的縣城分銷商和鄉鎮個體門店的推廣熱情,有效形成了一個「農民樂於買、商家樂於賣、配套服務好、大家有錢賺」的良性循環模式。
北京鑫順達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愛東表示,奧克斯這一舉措能刺激終端消費者,也讓鄉鎮的經銷商增加積極性。在農村賣空調絕不是廠家一個人的事情,只要經銷商參與實現廠商聯動,就沒有賣不出去的空調。
張彥斌指出,解決「家電下鄉」的第一道瓶頸就是要打破渠道瓶頸,建立起從廠家到消費者最便捷的銷售渠道。而奧克斯通過15年的市場積累,在全國建立起了一套二元化的銷售服務網路。在一二級市場與蘇寧、國美、五星等連鎖巨頭保持戰略合作關系,全面推動奧克斯高端健康新品的市場營銷。在三四級市場上,則藉助區域代理商和鄉鎮專營店,並配合市級銷售公司的營銷團隊,實現銷售渠道從市向縣的下沉,讓農民買得更方便。
記者獲悉,奧克斯承諾為「家電下鄉」空調提供10年免費保修,處處彰顯實惠。不過,其承諾的背後是以企業完善的服務體系來支撐。而奧克斯之所以能推動「3級以及高能效空調」的產品策略,領先於國家政策淘汰4、5級空調,則建立在其從去年底開始的「一呼百應、清倉換貨」等系列活動的配合。
志高空調:一級能效五級價格搶市場
記者 許意強/文
6月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表公告,正式公布了「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節能房間空調器推廣目錄(第一批),共有19家空調企業的1140個型號的1、2級高能效產品入選。
據悉,美的、志高、格力三大國產品牌占絕對優勢,共計入選677個型號,比例高達60%。其中志高1級能效產品入選數量達112個,位居首位。這標志著志高對於高效節能技術的研發和市場推廣走到了國內企業的前列。而三星、惠爾浦等三線品牌則沒有1級能效產品入選。
記者注意到,目錄還公布了所有企業的產品最高推廣限價,志高在所有企業中價格最低。目前,志高正在全國市場發起一場空前的「1級能效空調普及風暴」,以「1級能效產品,5級能效價格」提前響應「國家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志高空調相關負責人表示,就是要通過價格優勢快速推動高能效空調的普及。同時,也通過價格杠桿來搶占高能效空調的市場份額。
行業評論員曾高飛指出,此次「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空調推廣目錄的公布,客觀、真實地反映了各大品牌在節能技術及產品上的競爭實力,是一次企業綜合實力的集中展示和比武。對一些曾經只靠概念炒作的企業也是有力回擊,企業的市場推廣必須建立在產品和技術積累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