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推廣 > 人教社九年級統編歷史網路培訓

人教社九年級統編歷史網路培訓

發布時間:2021-06-28 03:37:54

『壹』 求 人民教育出版社 初中歷史 教師教學用書 電子版(Word),全六冊,不要在線

找人教版初中歷史 教師教學用書電子版(Word),直接點擊:
http://www.pep.com.cn/czls/js/tbjx/jsys/

『貳』 最新的人教版統編本初中歷史課本真的像電子課本網上的是黑白版的嗎還是彩色版的

新編的教材是黑白版,單元頁上的圖是彩色,每一課裡面的圖是黑白(地圖和戰爭示意圖是彩色),原來的也是這樣,我是歷史老師。

『叄』 九年級上冊人教版歷史各單元知識結構圖

1、古代亞非文明:

(3)人教社九年級統編歷史網路培訓擴展閱讀:

九年級上冊人教版歷史各單元知識結構圖好處:

1、知識結構圖能提高學生對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

知識結構圖本身是對歷史知識的再建構,是對整節課的一個整理過程,通過簡易的結構圖能建立知識的聯系,幫助學生記憶知識,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2、知識結構圖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構建知識結構圖脈絡清晰,在整理知識結構同時可以調動與學生參與,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3、知識結構圖能幫組學生化難為易,提高教學效率:

歷史學習中得難點,往往是學生不容易弄懂的歷史事實、歷史概念以及史實所放映出的實質它們之間的聯系。

『肆』 2020高中人教版新教材網路培訓如何手機觀看

今年人教版的高中教材對於網路培訓想要觀看的話,需要掃描教材上的二維碼就可以觀看視頻。

『伍』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歷史電子課本下載

http://www.pep.com.cn/

『陸』 求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網路結構圖

在網路上搜電子教材
有個人教網的 電子課本 裡面有
具體內容如下:
1.英國為打開中國市場,向中國走私鴉片:首先由導入框的英國為什麼要向中國走私鴉片的疑問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思考回答。在學生充分議論的情況下,教師加以歸納指出:英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為推銷工業品和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而四處擴張,廣闊的中國市場就成為它首選的對象。英國曾經採用外交、貿易等手段想打開中國的大門都未能遂心如意,後來發現從事毒品貿易可以牟取暴利。(當時擁有鴉片專賣權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其鴉片每箱成本200多盧比,1817年在市場上的拍賣價為1785盧比,在中國的賣價為2 618盧比,差額833盧比,摺合銀元400元或白銀280多兩。)於是英國積極向中國走私鴉片。指導學生看英國輸入中國的鴉片激增表。
2.鴉片走私給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指導學生看自由閱讀卡,聯系現實生活中的吸毒現象和我國政府的禁毒決心,讓學生思考討論。教師再概括歸納:鴉片是一種用罌粟汁熬制而成的麻醉毒品。人一旦吸食鴉片就不易戒除,一染上毒癮,則使人傾家盪產,家破人亡。請同學朗讀炮子謠,老師再解釋含義。引用英國第一任印度總督哈斯丁斯在1773年的宣稱:「鴉片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種有害的奢侈品,除僅僅為對外貿易的目的外,它是不被容許的,明智的政府應該嚴格地限制鴉片的國內消耗。」在這里,英國資產階級認為鴉片有害,應嚴格限制國內消耗;而一方面為了獲取巨額利潤而鼓勵外銷。這一目的徹底暴露了英國資產階級的無恥和偽善,認識了資本主義發家史的骯臟和血腥。馬克思曾引用英國史學家蒙哥馬利馬丁的話來痛斥鴉片貿易的罪惡:「鴉片貿易比奴隸貿易更殘酷,因為鴉片販子在腐蝕、敗壞和毀滅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世界,還折磨他們的肉體。」 馬克思一針見血地指出:非法的鴉片貿易年年靠摧殘人命和敗壞道德來充實英國國庫。
3.林則徐虎門銷煙維護了中華民族利益:教師提出你將如何面對這因鴉片走私所帶來的嚴重局勢的問題。在學生充分討論、各抒己見後,教師再歸納鴉片走私已嚴重危及清王朝的統治,所以道光帝派林則徐到廣東禁煙。(講清楚鴉片的危害,林則徐為何禁煙即不言而喻)
4.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教師指出,林則徐虎門銷煙打擊了鴉片販子的囂張氣焰,挫敗了英國用鴉片打開中國大門的美夢。他們決心發動侵略戰爭,用大炮轟開中國的大門。教師提問:這場戰爭是否因林則徐的禁煙引起的?引導學生討論分析,引用德國近代著名軍事學家克勞塞維茨「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 的名言,指出打開中國市場是英國資產階級的既定政策,這場戰爭是英國資產階級保護鴉片貿易、推行殖民擴張政策的必然和繼續,沒有林則徐的禁煙,他們也是要這樣做的,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已。由於這場戰爭是因鴉片走私引起的,所以馬克思說:「英國用大炮強迫中國接受一種名叫鴉片的麻醉劑」,因此,這場戰爭就被稱為鴉片戰爭。
5.清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讓學生閱讀課本回答,這場戰爭的結局如何?以清政府戰敗的原因作為小討論的主題,讓學生有自主學習、自由發揮、自我表現的機會。在此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看鴉片戰爭示意圖,講述鴉片戰爭的兩個階段:一是攻廣州、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將林則徐撤職查辦;二是佔香港、進吳淞、到南京,清政府被迫簽訂城下之盟。再歸納提示:由於清王朝入主中原後,採取閉關鎖國政策,失去了通過對外經濟文化交往來發展生產力、提高綜合國力的機遇,卻造成了固步自封、愚昧落後、夜郎自大的心理,結果「落後就要挨打」,在戰爭中吃了敗仗。盡管中國所進行的是正義的反侵略戰爭,盡管有關天培這樣的愛國將士的英勇抵抗,但仍然挽回不了失敗的結局,腐敗的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6.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教師提示,什麼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讓學生閱讀《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指導學生看割讓香港島示意圖。引導學生將條約的主要內容歸納為割地、賠款、通商六個字。再與學生交流討論、分析,得出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論。中國人民開始了反對外來侵略、反對本國封建主義的斗爭,鴉片戰爭就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柒』 人教版九年級 歷史知識 系統分類 復慣用的

第一單元 蘇聯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蘇聯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俄國十月革命 彼得格勒
武裝起義 時間、地點 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彼得格勒 領導人 列寧 總指揮部 斯莫爾尼宮 結果 取得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工人士兵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 十月革命的
歷史意義 ●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誕生。
●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推動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 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新經濟政策
(列寧) 時間 1921年 內容 允許多種經濟並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 作用 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重大成就 1928—1937年,蘇聯先後完成了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由傳統的農業國變成工業國,國防力量也大為加強。 「斯大林模式」 形成時間 1936年 形成標志 蘇聯新憲法的制定 特點 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 作用 在一定歷史階段里發揮過積極作用 弊端 ●優先發展重工業,使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處於落後狀態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片面強調產值和產量,造成了產品品種少、質量差
●國家從農民手中拿走的東西太多,嚴重地損害了廣大農民的利益,農民沒有生產積極性,農業產量長期停滯不前
●經濟發展粗放,經濟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費了資源。
第二單元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西方世界

會 召開時間 1919年1月 操縱者 美、英、法 《凡爾賽和約》
內容 領土 法國收回普法戰爭中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 政治 德國承認奧地利的獨立,並不得與其合並; 軍事 禁止德國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 不得擁有空軍,陸軍人數不得超過10萬人; 萊茵河東岸50公里范圍內為非武裝區,德國不得設防; 殖民地 德國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原德國在中國山東的一切權益轉移給日本; 賠款 另外設立賠款委員會,另行確定德國的賠款總數和方式。 華盛頓會議 召開
時間 1921—1922年 主導國 美、英、日 《九國公約》
內容 宣稱「尊重中國主權,獨立與領土的完整」 遵守各國在中國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 實質 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方便,使中國又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的召開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確立了戰後國際新秩序
經濟大危機 時間 1929 —1933 年 特點 涉及范圍特別廣、持續時間比較長、破壞性特別大 影響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為解決危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雖然都是國家干預,但具體措施不一樣:美國採用新政和改革的方法;德國採取法西斯專政、對外侵略擴張的方法。 羅斯福新政 目的 在資本主義制度內部進行調整,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以消除經濟危機 中心 措施 工業的調整 《國家工業復興法》 ●美國經濟緩慢地恢復過來,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資本主義制度得到調整、鞏固與發展;
●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宏觀控制與管理得到加強;
●美國聯邦政府的權力明顯增強,新政在美國和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1945年 慕尼黑陰謀 內容 1938年9月,英法等國在德國的慕尼黑簽訂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內把蘇台德等地割讓給德國。歷史上稱這一事件為 「慕尼黑陰謀」。 影響 標志著英法等西方大國把綏靖政策推向了頂峰,刺激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野心,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同時,又加快了二戰的爆發。 二戰的爆發
與擴大 全面爆發 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標志著二戰的全面爆發 交戰雙方 軸心國 與反法西斯聯盟 美國、英國、蘇聯、中國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標志著二戰擴大到全世界規模 反法西斯戰爭
的勝利 斯大林格勒戰役 是二戰的重要轉折點 諾曼底登陸 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加快了德國法西斯滅亡的進程。
攻克柏林
1945年5月2日,蘇軍攻克柏林, 5月8日,德國簽署投降書,標志歐洲戰場結束。
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簽署投降書,標志二戰結束
二戰中的重要國際會議 時間 地點 參加國家 內容 意義 華盛頓會議 1942年
1月 美國的
華盛頓
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代表 簽署《聯合國家宣言》,保證將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聯合起來,徹底打垮法西斯國家。 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反法西斯國家相互支援,協同作戰,戰鬥力大大增強,為徹底戰勝法西斯國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雅爾塔會議 1945年
2月 蘇聯的
雅爾塔 羅斯福(美)
丘吉爾(英)
斯大林(蘇) 打敗德國之後,對德國實行軍事佔領,徹底消滅德國的法西斯主義;取代國聯,成立聯合國;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後三個月內,參加對日本法西斯的作戰。 進一步協調了反法西斯國家的行動,為徹底打敗法西斯國家創造了條件。同時,也對二戰後的世界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
第四單元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變化
戰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變化 戰後美國
經濟的發展
時期 戰後的繁榮
20世紀五六十年代 危機和經濟調整
20世紀七八十年代 新經濟的出現
20世紀90年代 發展原因 二戰後最富強,占據廣闊的國際市場;大力發展科技教育,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高新技術成果,發展新興工業和軍事技術;政府採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創造有利的發展環境。 經濟發展中的弊端;經濟危機的打擊;通貨膨脹;債務沉重。 改革社會經濟;大力發展教育、科技,促進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發展;完成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 主要表現 持續發展,西部和南部發展迅速,出現繁榮景象。 70年代美國經濟地位下降,80年代經濟緩慢回升,但仍受到制約。 持續穩定發展;進入新經濟時代,主要特徵是信息化、全球化。 日本經濟的發展 原因 進行社會改革,推行非軍事化政策;美國的扶持;朝鮮戰爭爆發,美軍在日本大量采購軍用物資,刺激了日本經濟的繁榮;政府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引進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發展教育和科技。 表現 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 歐洲聯盟(歐盟)
成立 1993年在歐洲共同體的基礎上成立 表現 使用單一貨幣:歐元;歐盟成員國內部人員、資本和貨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國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個成員國工作、學習或居住;歐盟還力求在外交和國家安全等方面步調一致。 作用 歐盟成員國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有利於經濟的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
第五單元 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
蘇聯的改革與解體
只有這些了

『捌』 誰能給我個九年級上冊歷史基礎訓練配人教版的書淘寶網的那裡買給我發個網址謝謝了!急用啊!!!!!

很抱歉,所有官方配教材的基礎訓練都禁止網上售賣。。。我基訓也掉了。。。只能去復印。。。

閱讀全文

與人教社九年級統編歷史網路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銀行合規制度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9
電子商務投資協議 瀏覽:789
315策劃活動方案 瀏覽:420
河南星光電子商務 瀏覽:855
市場營銷學知到測試答案 瀏覽:420
學市場營銷的可以找什麼工作 瀏覽:220
市場營銷策劃專員崗位職責 瀏覽:633
如何讓避免跨界電子商務逃稅 瀏覽:141
非公黨建外出培訓班培訓方案 瀏覽:231
安全培訓方案模板下載 瀏覽:489
縣級教師培訓團隊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67
移動開門紅營銷方案 瀏覽:814
零食促銷方案範文 瀏覽:765
季度促銷活動獎勵方案 瀏覽:108
花店網路營銷 瀏覽:684
江蘇省跨境電子商務 瀏覽:91
人工智慧沙龍策劃方案 瀏覽:591
雅詩蘭黛集團市場營銷策略分析 瀏覽:159
市場營銷的微觀環境有哪些因素 瀏覽:107
蘇州網路營銷建設 瀏覽: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