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運用會計專業知識分析商品價格和質量對於市場銷售的影響
1市場需求因素
一般對需求價格彈性大的商品,當商品供不應求時,價格上漲,當商品供過於求時,價格下降。
2.市場環境因素
市場環境對商品價格有直接影響,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按照競爭的情況可以把市場分為四種形式:完全競爭市場、完全壟斷市場、壟斷競爭市場和寡頭壟斷市場,不同形式下的市場,其價格有顯著的差異性。
完全競爭市場下,產品的價格完全由供求關系決定,買賣雙方都是價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價格的決定者。企業不可能採用提價的方法多得利潤,只能靠提高生產率、降消耗來降低成本。所有促銷活動都是不必要的。實際上現實中不存在完全競爭市場,是一種純粹的理論分析;完全壟斷市場下,從理論上講企業完全有自由定價的權利,但要受其他情況的限制,如政府幹預、消費者反對等;壟斷競爭條件下,企業不是一個消極的價格接受者,而是一個對價格有影響力的決定者;寡頭壟斷市場下,產品價格不是由市場決定的,而是由幾家大企業通過協商和默契決定的。
3.其他因素
除了成本、需求以及競爭環境因素以外,還有一些影響商品價格的因素。如間接因素:氣候、時間、地域、生產、宗教信仰、習俗等文化因素間接影響商品的價格;如商品在競爭中的地位,競爭優勢。一般地位優勢高,價格高。反之,價格低;社會經濟形式是否繁榮。經濟繁榮時,需求量大,價格高。反之,價格低;貨幣流通量。一般通貨膨脹時,價格高。幣值穩定時,價格低。
『貳』 分析一下定價策略的影響因素
分析一下定價策略的影響因素
分析一下定價策略的影響因素, 場營銷組合中關鍵的組成部分是定價策略。而影響交易成敗的重要因素通常是價格,而價格又是市場營銷組合中最難以確定的因素。
場營銷組合中關鍵的組成部分是定價策略。而影響交易成敗的重要因素通常是價格,而價格又是市場營銷組合中最難以確定的因素。企業定價的目的就是促進銷售,獲取利潤。這要求企業不但要考慮成本的補償,而且還要考慮消費者對價格的接受能力,從而使定價策略體現了買賣雙方雙向決策的特徵。除此之外,價格還是市場營銷組合中最靈活的因素,會對市場作出靈敏的反映。
企業應該判斷在線產品價格與離線產品價格的差異,在網路銷售環境下。而要做到這一點,企業就必須要了解通過在線渠道對產品分揀和配送需要多少成本,競爭性因素和市場因素可以不考慮。在線定價主要有兩種趨勢:
第一,差別定價,針對不同的客戶或不同的情況,應用不同的價格水平。如:對初次購買者或數月未購買者推出促銷優惠,吸引他們成為回頭客,對經常購買者享有積分回饋或VIP折扣,或者在銷售淡季降價穩定業務。在網路環境中,企業的定價准則更為靈活,它可以對商品進行自動定價,或者對網路用戶實行浮動價格。
第二,在線競價,是為優化庫存管理提供了一種方法。
傳統的定價策略理論中影響企業定價的因素分為內部因素(企業的營銷目標、組合、產品成本)和外部因素(市場結構、市場競爭、市場需求的價格彈性、國家政策、其他外部環境因素)。商品定價的方法也有很多種:需求導向定價法(反推成本法)、競爭導向定價法(隨行就市定價法、主動競爭定價法、投標定價法)、成本導向定價法(成本加成定價法、目標利潤定價法)等。除此之外還要考慮新產品定價、價格折扣、地區差價、價格調整等各方面的策略。
『叄』 市場營銷學 影響企業定價的主要因素有
一、定價目標。
1、經濟學理論中的目標是通過利用需求價格彈性和成本信息使利潤最大化。
2、實現投資的目標回報率,這一目標會導致採用成本導向定價法。
3、實現目標市場份額(比如採用滲透定價法)
4、當市場對價格非常敏感時,其目標是增強競爭力,而不是領導市場。
二、定價策略。
1、成本加成定價法。
2、市場定價法。
3、有閑置能力條件下的定價法。
4、產品差別定價法。
5、產品上市定價法。
『肆』 影響企業營銷的因素有哪些
以前的營銷講4P:產品,價格,渠道,促銷
現在的營銷講4C:顧客,成本,便捷,交流
其實企業的任何一個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都會影響到營銷,上面的幾點是最主要的。
傳統營銷的研究架構是將營銷組合中可控制的內部變數同企業外部環境相結合,這種架構同樣適用於綠色營銷研究,但綠色營銷的研究架構中又有其新的內容。其研究架構主要包括以下三大因素:一是影響綠色營銷的內部因素;二是影響綠色營銷的外部因素;三是綠色營銷成功的因素。
1.影響綠色營銷的內部因素。影響綠色營銷的內部因素亦稱8P因素:①產品(Proct)。產品在生產、使用及丟棄時應具有安全性,企業使用的原材料和包裝要有利於環境保護。②價格(Price)。產品價格要反映綠色成本,並確定能使消費者接受的綠色價格。③分銷(Place)。選擇具有綠色信譽的分銷渠道來分銷產品。④促銷(Promotion)。採用綠色媒體宣傳綠色信息,並對綠色信息的傳播進行監測。⑤提供信息(Providing Information)。提供同環保有關、並能激發市場營銷者重視可持續發展的全新觀念的國內外綠色信息。⑥過程(Processes)。控制原材料、能源消耗過程以及廢棄物的產生和處理過程,以有利於優化環境。⑦政策(Policies)。制定及實施鼓勵、監測、評估和保護環境的政策。⑧人(People),即企業的營銷人員。企業應該培養了解有關環境的各種議題、認識企業在環保中的表現及在綠色營銷中善於宣傳的營銷人員。
2.影響綠色營銷的外部因素。影響綠色營銷的外部因素亦稱6P因素:①付費消費者(Paying Customers)。企業要了解消費者對綠色議題的關心程度及對綠色產品的需求程度。②供應商(Providers)。企業的供應商對綠色主張關心程度如何及企業對綠色原材料的需求狀況,直接關繫到企業綠色營銷的發展。③政府官員(Politicians)。政府官員可通過行政方式對企業經營活動施加壓力,可通過立法形式制約企業的綠色營銷。④問題(Problems)。經常了解和掌握企業綠色營銷中存在的問題,諸如判斷企業或其競爭對手的營銷活動是否同環境及社會問題有聯系。⑤預測(Predictions)。預測未來環境保護的發展趨勢及其對企業綠色營銷的影響。⑥夥伴(Partners)。加強企業與對環境具有重大影響的組織的聯系,改善同這些組織的關系。
3.影響綠色營銷成功的因素。企業綠色營銷能否取得成功,其關鍵在於能否將影響綠色營銷的內部因素與影響綠色營銷的外部因素有機地結合、協調,從而使企業真正做到:①滿足消費者對綠色營銷的需求;②產品生產及使用過程安全、對環境有利;③企業綠色營銷策略為社會所接受;④企業從可持續發展戰略高度來組織市場營銷。
『伍』 影響價格決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價格決策是指企業根據自身條件和市場條件,對產品定價方案的選擇、優化的過程。價格決策是任何一個企業經營決策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價格決策的正確與否對企業經營決策的成敗起著重要作用。 價格決策是營銷策略的一環,在公司確定營銷策略的同時,價格已同時確定。例如公司為了擴大市場佔有率,提高客流量,一般要採用低價策略來配合;若為了提高毛利,則可能採取高價策略,故價格策略並非單獨存在,它受公司營銷策略的影響。
主要因素:
在商業營銷活動中,價格是個令人敏感、異常活躍的因素,不論賣者還是買者都特別關注其變化。從買者角度看,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購買心理和購買習慣,有人追求物美價廉,有人卻認為「便宜沒好貨」。盡管如此,商家只要認准行情,順其自然,巧設技藝,擇優定價,就會在競爭激烈的市場大戰中獲勝。
1、定價目標。企業的目標主要有:
①維持生存;
②當期利潤最大化;
③市場佔有率最大化;
④產品質量最優化;
2、產品成本;
3、市場需求;
4、競爭者的產品和價格。
應答時間:2020-12-2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陸』 市場營銷影響定價的因素有哪些
一、定價目標。復1、經濟制學理論中的目標是通過利用需求價格彈性和成本信息使利潤最大化。2、實現投資的目標回報率,這一目標會導致採用成本導向定價法。3、實現目標市場份額(比如採用滲透定價法)4、當市場對價格非常敏感時,其目標是增強競爭力,而不是領導市場。
二、定價策略。1、成本加成定價法。2、市場定價法。3、有閑置能力條件下的定價法。4、產品差別定價法。5、產品上市定價法。
『柒』 產品定價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面對競爭者的價格挑戰,企業理想的競爭對策應該是什麼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定價策略,市場營銷組合中一個十分關鍵的組成部分。價格通常是影響交易成敗的重要因素,同時又是市場營銷組合中最難以確定的因素。企業定價的目標是促進銷售,獲取利潤。這要求企業既要考慮成本的補償,又要考慮消費者對價格的接受能力,從而使定價策略具有買賣雙方雙向決策的特徵。此外,價格還是市場營銷組合中最靈活的因素,它可以對市場作出靈敏的反映。
產品價格影響因素
A:內部因素
⑴企業的營銷目標
⑵企業的營銷組合
⑶產品成本
[4)定價目標
B:外部因素
⑴市場結構
⑵市場需求的價格彈性
⑶競爭者的產品和價格
⑷國家政策法規
⑸其他外部環境因素
產品定價方法
成本導向
1。總成本定價法:成本加成,目標利潤
⒉邊際成本定價法
成本導向定價法是企業定價首先需要考慮的方法。成本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實際耗費,客觀上要求通過商品的銷售而得到補償,並且要獲得大於其支出的收入,超出的部分表現為企業利潤。以產品單位成本為基本依據,再加上預期利潤來確定價格的成本導向定價法,是中外企業最常用、最基本的定價方法。成本導向定價法又衍生出了總成本加成定價法、目標收益定
價法、邊際成本定價法、盈虧平衡定價法等幾種具體的定價方法。在這種定價方法下,把所有為生產某種產品而發生的耗費均計入成本的范圍,計算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合理分攤相應的固定成本,再按一定的目標利潤率來決定價格。其計算公式為 :單位產品價格=單位產品總成本×(1+目標利潤率)? 例如,某電視機廠生產2 000台彩色電視機,總固定成本600萬元,每台彩電的變動成本為1000元,確定目標利潤率為25%。則採用總成本加成定價法確定價格的過程如下:
單位產品固定成本6 000 000/2 000=3 000元
單位產品變動成本1 000元
單位產品總成本4 000元
單位產品價格4 000×(1+25%)=5 000元
1.採用成本加成定價法,確定合理的成本利潤率是一個關鍵問題,而成本利潤率的確定,必須考慮市場環境、行業特點等多種因素。某一行業的某一產品在特定市場以相同的價格出售時 ,成本低的企業能夠獲得較高的利潤率,並且在進行價格競爭時可以擁有更大的迴旋空間。
在用成本加成方式計算價格時,對成本的確定是在假設銷售量達到某一水平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若產品銷售出現困難,則預期利潤很難實現,甚至成本補償也變得不現實。但是, 這種方法也有一些優點:首先,這種方法簡化了定價工作,便於企業開展經濟核算。其次, 若某個行業的所有企業都使用這種定價方法,他們的價格就會趨於相似,因而價格競爭就會減到最少。再次,在成本加成的基礎上制定出來的價格對買方和賣方來說都比較公平,賣方能得到正常的利潤,買方也不會覺得受到了額外的剝削。成本加成定價法一般在租賃業、建築業、服務業、科研項目投資以及批發零售企業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即使不用這種方法定價 ,許多企業也多把用此法制定的價格作為參考價格。
2.目標收益定價法又稱投資收益率定價法,是根據企業的投資總額、預期銷量和投資回收期 等因素來確定價格。假設上面一例中建設電視機廠的總投資額為800萬元,投資回收期為5年 ,則採用目標收益定價法確定價格的基本步驟為:
⑴確定目標收益率?
目標收益率=1/投資回收期×100%=1/5×100%=20%
⑵確定單位產品目標利潤額
單位產品目標利潤額=總投資額×目標收益率÷預期銷量
8 000 000×20%÷2 000=800元
⑶計算單位產品價格
單位產品價格=企業固定成本÷預期銷量+單位變動成本+單位產品目標利潤額=6 000 000÷2 000+1 000+800=4 800元
與成本加成定價法相類似,目標收益定價法也是一種生產者導向的產物,很少考慮到市場競爭和需求的實際情況,只是從保證生產者的利益出發制定價格。另外,先確定產品銷量,再計算產品價格的作法完全顛倒了價格與銷量的因果關系,把銷量看成是價格的決定因素,在實際上很難行得通。尤其是對於那些需求的價格彈性較大的產品,用這種方法制定出來的價格,無法保證銷量的必然實現,那麼,預期的投資回收期、目標收益等也就只能成為一句空話。不過,對於需求比較穩定的大型製造業、供不應求且價格彈性小的商品、市場佔有率高 、具有壟斷性的商品,以及大型的公用事業、勞務工程和服務項目等,在科學預測價格、銷量、成本和利潤四要素的基礎上,目標收益法仍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定價方法。
3.邊際成本是指每增加或減少單位產品所引起的總成本的變化量。由於邊際成本與變動成本比較接近,而變動成本的計算更容易一些,所以在定價實務中多用變動成本代替邊際成本,所以邊際成本定價法也可稱為增量分析定價法。
在企業經營中,增量分析定價法大致適用於三種情況。
(1)企業是否要按較低的價格接受新任務。
(2)為減少虧損,企業可以通過降價爭取更多任務。
(3)企業生產互相替代或互補的幾種產品。
需求導向
1、需求價格彈性
⒉供求關系
⒊准確把握顧客心理
需求導向定價是指按照顧客對商品的認知和需求程度制定價格,而不是根據賣方的成本定價。這類定價方法的出發點是顧客需求,認為企業生產產品就是為了滿足顧客的需要,所以產品的價格應以顧客對商品價值的理解為依據來制定。若成本導向定價的邏輯關系
是:成本 +稅金+ 利潤=價格,則需求導向定價的邏輯關系是:價格一稅金一利潤=成本。
需求導向定價的主要方法包括認知價值定價法、反向定價法和需求差異定價法三種,其中,需求差異定價法將專門論述。
1) 認知價值定價法
這是利用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價值,也就是消費者心中對價值的理解程度來確定產品價格水平的一種方法。消費者對商品價值的認知和理解程度不同,會形成不同的定價上限,如果價格剛好定在這個限度內,那麼消費者既能順利購買,企業也將更加有利可圖。
如美國卡特匹勒公司用理解價值為其建築機械設備定價。該公司可能為其拖拉機定價 10 萬美元,盡管其競爭對手同類的拖拉機售價只有 9 萬美元,卡特匹勒公司的銷售量居然超過了競爭者。當一位潛在顧客問卡特匹勒公司的經銷商,買卡特匹勒的拖拉機為什麼要多付 1 萬美元時,經銷商回答說:
90000 美元是拖拉機的價格,與競爭者的拖拉機價格相同;
+7 000 美元是最佳耐用性的價格加成;
+6 000 美元是最佳可靠性的價格加成;
+5 000 美元是最佳服務的價格加成;
+2 000 美元是零件較長保用期的價格加成;
110000 美元是總價格;
一 10000 美元折扣;
最終價格為 100000美元。
顧客驚奇地發現,盡管他購買卡特匹勒公司的拖拉機需多付 1 萬美元,但實際上他卻得到了 l 萬美元的折扣。結果,他選擇了卡特匹勒公司的拖拉機。實施這一方法的要點在於提高消費者對商品效用認知和價值的理解度。企業可以通過實施產品差異化和適當的市場定位,突出企業產品特色,再輔以整體的營銷組合策略,塑造企業和產品形象,使消費者感到購買這些產品能獲取更多的相對利益,從而提高他們可接受的產品價格上限。
2) 反向定價法
所謂反向定價法,是指企業依據消費者能夠接受的最終銷售價格,計算自己從事經營的成本和利潤後,逆向推算出產品的批發價和零售價。這種定價方法不以實際成本為主要依據,而是以市場需求為定價出發點,力求使價格為消費者所接受。
競爭導向定價法(Competition-based pricing)
1.隨行就市定價法
⒉密封投標定價法
⒊主動競爭定價法
價值導向
根據客戶對公司產品的價值認知確定價格。
產品定價策略
新產品
(一)撇脂定價策略
所謂撇脂定價是指在產品生命周期的最初階段,把產品的價格定得很高,以攫取最大利潤。
撇脂定價的條件:
⑴市場有足夠的購買者,他們的需求缺乏彈性,即使把價格定得很高,市場需求也不會大量減少。
⑵高價使需求減少,但不致抵消高價所帶來的利益。
⑶在高價情況下,仍然獨家經營,別無競爭者。高價使人們產生這種產品是高檔產品的印象。
(二)滲透定價策略
所謂滲透定價是指企業把其創新產品的價格定得相對較低,以吸引大量顧客,提高市場佔有率。
滲透定價的條件:
⑴市場需求對價格極為敏感,低價會刺激市場需求迅速增長。
⑵企業的生產成本和經營費用會隨著生產經營經驗的增加而下降。
⑶低價不會引起實際和潛在的競爭。
(三)滿意定價策略
滿意定價策略是一種介於撇脂定價策略和滲透定價策略之間的價格策略。其所定的價格比撇脂價格低,而比滲透價格要高,是一種中間價格。這種定價策略由於能使生產者和顧客都比較滿意而得名。有時它又被稱為「君子價格」或「溫和價格」。
產品組合
⒈產品大類的定價
⒉可選產品定價
⒊必選產品定價
⒋附加產品定價
⒌產品捆綁定價或產品系列定價
6.副產品定價
7.分布定價
8.補充產品定價
價格調整
⒈折扣和補貼定價
折扣定價又分為現金折扣、數量折扣、功能折扣,又叫貿易折扣、季節折扣、價格折讓。
⒉分層定價
⒊心理定價
心理定價又分為聲望定價、尾數定價、招徠定價。
⒋促銷定價
⒌地區定價
地區定價又分為FOB原產地定價、統一交貨定價、分區定價、基點定價、運費免收定價。
⒍國際定價
7.差別定價
主要形式有顧客差別定價、產品形式差別定價、產品低點差別定價。
刺激性定價
⒈拍賣式定價
⒉團購式定價
⒋搶購式定價
⒌與產品未來利潤增長掛鉤的持續回報式定價
⒍會員積分式定價
『捌』 論述影響企業產品定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商品的價格是消費者和生產者關注的焦點。價格過高,消費者接受不了;反之,生產者接受不了。由此可看,為商品制定一個合理的價格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要為商品制定一個企業、消費者共同能接受的價格,企業就必須要站在整體的角度,考慮許多因素才能擬定一個具有競爭力、為各方所接受的價格。
具體來說,企業在進行定價決策時,必須考慮內外各方面的因素。這些因素分為兩個大的方面,企業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內部因素
1.成本。是產品在生產與流通中所耗費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任何企業都不能隨心所欲地制定價格。商品的最高價格取決於市場需求,最低價格取決於這種產品的成本費用,任何產品的銷售價格都必須高於成本費用。成本費用包括以下內容。
(1)固定成本
(2)變動成本
(3)總成本
(4)平均固定成本
(5)平均變動成本
(6)平均成本
(7)邊際成本
(8)長期成本
(9)機會成本
2.產品的特徵。是產品自身構造形成的特色,它可以指產品造型、質量、功能、服務、商標和包裝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它能反映產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一些名牌產品就是有自己的特徵,滿足了消費者某方面的需求,獲得了理想效益。這類商品往往供不應求,在定價中處於有利地位,其價格可高於同類產品。
3.營銷能力。包括選擇分銷渠道和開展促銷活動。在定價時,企業自身的營銷能力也極為重要,能力強的企業可以在高價位完成推銷,這樣的企業就更具有定價的主動權。
4.定價目標。定價目標規定了企業定價的目的和水平。它既能反映企業營銷的戰略性,又能應付競爭的策略性,因此對企業的定價具有極大制約性。
外部因素
1.消費需求狀況。消費者需求是指有貨幣支付能力的需求,是決定企業定價上限的最主要的因素。企業對產品所確定的任何價格,最終都由消費者判定是否合理,因此,需求收到價格和消費者收入變動的影響。
2.市場競爭。在前面也說了,產品的最高價格取決於該產品的市場需求,最低價格取決於成本費用。在這種最高價格和最低價格的幅度內,企業對產品的定價多高,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場競爭決定的。市場根據其競爭程度不同,分為完全競爭、壟斷競爭、寡頭壟斷、完全壟斷競爭等幾種形式。
3.國家政策法律。由於企業價格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行業之間和企業之間的比價關系,關繫到廣大人民的生活和國家安寧,所以每個國家都制定有關的經濟法規,約束企業定價行為。我國政府也在不同程度上加強了對物價的管理。
4.貨幣價值和貨幣流通量。貨幣是衡量價值的尺度。商品價格一方面取決商品價值的高低,另一方面取決於單位紙幣所代表的價值量的大小。市場上紙幣的流通量與產品流通保持一定比例,市場產品價格才能保持穩定。因此,企業必須正確研究國家的財政收支狀況和貨幣流通量情況,才能相應制定出有利於拓寬市場的正確價格策略來。
5.中間商力量。中間商是銷售渠道中獨立的經營者,有實現獨立的物質利益的要求,它制約著價格的制定。
6.消費者心理因素。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種種復雜的心理活動,並支配消費者的消費過程。因此,企業在制定產品價格時,必須注意分析消費者心理,是企業定價符合其需求和變化規律,才能恰到好處的制定出企業的價格策略。
『玖』 影響企業定價的最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響產品定價的因素
(一)企業外部因素對產品定價的影響
1.社會勞動生產率。
社會勞動生產率是指單位時間內創造出的產品數量。它的變化會引起單位產品價值的變化,作為產品價值的貨幣表現的價格也要發生變化。
2.市場的供求關系。
供求關系決定著價格背離或趨向價值的方向、程度和力度。
3.社會經濟狀況。
一般來說,經濟高速發展,人們收入增長較快,易出現總需求膨脹,引起物價總水平上漲;而經濟調整時期,經濟發展速度放慢,人們收入增長減緩,易出現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
4.顧客需求。
顧客需求對產品定價的影響,通過需求強度、需求層次反映出來。需求強度是指顧客想獲取某種商品的程度。不同的需求層次對定價也有影響,對於能滿足較高需求層次的商品,價格可定得高一些,反之,則應低一些,這樣才能滿足不同層次顧客的需求。
5.競爭者行為。
價格是競爭者關注的焦點和競爭的主要手段,定價是一種挑戰性行為,任何一次價格制定與調整都會引起競爭者的關注,並導致競爭者採取相應對策。
6.市場結構。
根據市場的競爭程度,市場結構可分為四種不同的市場類型,即:完全競爭市場,完全壟斷市場,壟斷競爭市場和寡頭壟斷市場。不同類型的市場有不同的運行機制和特點,對企業行為具有不同的約束力,因而在定價方面表現出顯著的差異性。
7.政府幹預。
為了維護國家與顧客利益,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每個國家都制定有關的經濟法規,約束企業的定價行為。這種約束反映在定價的種類、價格水平和定價的產品品種等方面。
(二)企業內部因素對產品定價的影響
1.產品成本。
產品在生產與流通過程中要耗費一定數量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並構成產品的成本。成本是影響產品價格的主要因素。在市場競爭中,產品成本低的企業,對價格制定擁有較大的靈活性,在市場競爭中將佔有有利地位,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反之,在市場競爭中就會處於被動地位。
2.產品特徵。
產品特徵好,該產品就有可能成為名牌產品、時尚產品、高檔產品,就會對顧客產生極大的吸引力,企業定價的自由度較大。
3.銷售渠道與促銷宣傳。
銷售費用與促銷費用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產品的價格。
4.企業的整體營銷戰略與策略。
價格策略作為市場營銷決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要服從於市場營銷戰略目標的實現,又要配合其他諸如產品策略、銷售渠道策略等各項決策的制定與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