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銷售成本怎麼算是銷售數量*單位產品生產成本嗎是的話單位產品生產成本怎麼算
銷售成本=銷售數量*出庫單位成本;
出庫單位成本計算方法要看選擇哪種存貨計價方法。
如果選擇全月平均的話,出庫單位成本=(期初存貨庫存金額+本期入庫存貨金額)/(期初存貨數量+本期入庫數量)
本期入庫的金額與該存貨的本期生產成本有關,生產成本一般包括:生產該產品的直接材料、分攤到該產品的人工、製造費用。
B. 產品銷售成本/銷售產品的製造成本/生產成本
題中三個概念是不同的,但相互之間有存在著聯系。
1。生產成本
企業從事工業性生產,必然會投入料、工、費,而投入的這些料工費就構成了「生產成本」。
2。產品成本
由於生產的連續性,在一部分產品生產完畢成為產成品後,還有一些產品尚未完工而形成在產品,這樣就需要在一定時點(一般為月末),將生產成本按照一定的方法,在產成品與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分配後,產成品所分擔的生產成本,即為「產品成本」,而在產品所分擔的部分,繼續留在生產成本中,待其完工後比照上述辦法處理。
3。產品銷售成本
在產成品被銷售後,由於庫存產品減少了,就需要將該產成品的產品成本從庫存成本中減少,而減少的這部分產品成本即成為了「產品銷售成本」。
4。製造成本
對於「製造成本」這一概念,是相對於「完全成本」而言的。兩者的區別在於核算成本時,對於「料工費」中「費」的核算口徑的不同。
製造成本只包括服務於生產而發生的各種費用(一般指生產車間費用),不包括企業營業費用(在銷售過程中發生的費用)、管理費用(為組織管理生產經營而發生的費用)、財務費用(為籌集資金而發生的費用)等三大費用,而是將這三大費用作為期間費用,計入發生當月的損益之中。
完全成本不僅包括了製造成本的部分,還將期間費用也納入成本核算范圍,即:完全成本=製造成本+期間費用。
由於完全成本本身的一些局限性,我國已不再使用「完全成本法」,規定使用「製造成本法」核算企業的生產成本。
C. 產品銷售成本與生產成本的區別
生產成本主要包復括制材料(主、輔料),製造費用,生產人員工資。然後根據適當的方法 把生產成本分配到完工產品和半成品,最後根據出庫的產品數量將完工產品(產成品)轉到主營業務成本。
1、企業本月發生的各項直接輔助生產費用
借: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銀行存款
應付工資
應付福利費等
2、月終,分攤計入輔助生產成本的製造費用
借: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3、月終,輔助生產成本按一定分配標准分配給各受益對象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管理費用
產品銷售費用
產品銷售成本
其他業務支出
在建工程等
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
銷售成本是指已銷售產品的生產成本或已提供勞務的勞務成本以及其他銷售的業務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支出兩部分,其中,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產品、半成品以及提供工業性勞務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其他業務支出是企業銷售材料、出租包裝物、出租固定資產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
借 主營業務成本(銷售成本)
貸 庫存商品
D. 單位成本,銷售成本和生產成本之間的關系,請知道的麻煩告訴下,謝謝了。
單位成本是單個產品(個、件、套等)的成本,商品叫單價,成本就稱為單位成本。
單位成本=總成本/總數量
銷售成本是銷售商品的成本,未售出的商品成本不能計入銷售成本。
銷售成本=單位成本*銷售數量
生產成本是加工過程中歸集的產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以及製造費用(間接材料、設備折舊、輔助成本、車間管理人員工資等)
成本核算流程:
材料等(投產)——生產成本(完工後)——庫存商品(售出後)——銷售成本
主要會計分錄:
1、采購
借:原材料 / 庫存商品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庫存現金 / 銀行存款 / 應付賬款
2、材料領用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3、計提工資
借:生產成本 / 製造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4、發生的水電費、機物料消耗等
借:製造費用
貸:現金 / 銀行存款 / 應付賬款
5、計提折舊
借:製造費用 (車間用)
貸:累計折舊
6、月末,結轉製造費用
製造費用分攤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實做工時或機器工時。
例如按材料消耗分攤:
某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該產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總額
某產品應分攤的製造費用 = 該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本期製造費用總額
借:生產成本—**產品
生產成本—**產品
。。。
貸:製造費用
7、月末,結轉完工入庫產品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8、月末,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E. 結轉銷售成本大概占銷售額的多少
正常情況下一般都是85%左右。不同行業的毛利率不同,同一行業的各企業毛利率也不同。
最終是由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的。
銷售成本是指已銷售產品的生產成本或已提供勞務的勞務成本以及其他銷售的業務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兩部分,其中,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產品、半成品以及提供工業性勞務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其他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材料、出租包裝物、出租固定資產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
F. 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的關系
生產成本轉出來成為產成品成本,當產成品銷售出去後,產成品成本就轉化成了銷售成本,到月末你又可將銷售成本轉至主營業務成本.
G. 如何計算生產成本和產品銷售成本
生產成本:20000+35000+214000+140000=409000
產成品入庫:409000-70000=339000
月末庫存商品:430000
銷售成本:300000+339000-430000=209000
1.生產工人工資
借: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 20000
貸:應付福利費--應付工資 20000
2.結轉製造費用
借: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 35000
貸:製造費用 35000
3.領用原材料
借:生產成本--直接成本 214000
貸:原材料 214000
4.成品入庫
借:庫存商品--A產品 339000
貸:生產成本--直接成本 339000
5.銷售收入
借:銀行存款 36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360000
6.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209000
貸:庫存商品--A產品 20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