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互聯網+農業」,如何通過互聯網將農產品推銷出去
農產品銷路問題一直令農戶十分頭疼,一方面受大市場消息不對等的影響,另一方面受到渠道影響,很多農戶注重生產但是不注重銷售,大多農戶沒有穩定的銷售渠道,依賴中間商,供需極度不穩定,甚至遭受中間商對價格的打壓。
下面給大家介紹3種「互聯網+農產品」的銷售模式。
電商+農產品:大型電商平台推進農業、農產品與市場的專業化對接這種模式不只是為農產品銷售提供平台,更重要的是,它將觸角前移,從種植、生產環節就開始加強信息對接,避免盲目種植導致農產品豐歉失調。
注意事項:①內容IP化。種植到生產,再到後期加工的流程,將短視頻內容IP化。比如葫蘆,用短視頻記錄葫蘆的生長過程,還有葫蘆加工、繪畫等都可以作為短視頻內容IP化的素材。②內容垂直。確定自己要推廣的農產品大致的幾個品類或者專一的品類。所有的視頻內容和直播內容都盡量圍繞主題,內容不可復雜多樣,增加粉絲垂直度。③注重農產品的形象。做成農產品樂園,把農產品動漫化,給予農產品人物的感情色彩。④和扶貧項目對接。現在電商扶貧也是精準扶貧的一個重要項目,很多地方甚至有自己獨特的運營方式,如果您的農產品恰好在貧困縣范圍,可以選擇與一些扶貧項目對接,擴大銷售渠道。
② 「互聯網 農產品」點對點營銷策劃
在同質化產品的競爭當中,脫穎而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走品牌化道路,在互聯網中的品牌化運作,則涉及到產品包裝、企業形象包裝以及在互聯網中推廣渠道與方式。
③ 互聯網+農產品營銷做一份淘寶運營方案
工作量比較大
④ 農產品藉助互聯網營銷的模式都有哪些
農產品滯銷、賣難等問題,隨著互聯網普及,電商快速發展。農產品改變這一困局,也指日可待了。
「互聯網+」與農產品,一個現代一個傳統,一個像陽春白雪,一個像下里巴人,本來風馬牛不相及,但這兩年隨著互聯網技術對農業的滲透,互聯網與農產品逐漸緊密結合起來,一場轟轟烈烈的互聯網農業盛宴正在上演。
農產品企業應抓住電商快速發展的勢頭,提前布局,加大這方面的投入。但再做電商時,也需要拓展線下渠道,不能單一的「押寶」。
「互聯網+」農產品的模式都有哪些?
一、平台化道路
在地方建立農產品特色館,作為一個獨特的分銷平台,藉助政府的支持和自身體系的聚合力,集合當地千餘家小賣家共謀發展。
二、資源整合道路
在政府支持和推動下,成立了電子商務協會,結合當地實情主打地方特產,依託在網店進行銷售。並招募年輕銷售人員,對他們進行專業化的微營銷培訓,並通過微博、微信等免費的社會化媒體推銷農產品,而「網店」更大的價值在於交易。
三、品牌化道路
農產品進行品牌化運作,並結合地方特色取一個好記上口的品牌名,並直接進駐旗艦店,以專業的第三方主體進行運營,呈現商品品牌,其主要魅力在全程產業鏈上進行標准化運作,統一采購、統一包裝、統一運營、統一配送、統一售後等諸多標准化嘗試。
對於「互聯網+」農產品來說,O2O肯定是未來的大勢所趨。而O2O的關鍵價值就是去中介化,讓消費者同生產者直接對接,縮短中間流通環節,從而減少成本,這個邏輯對於農產品交易來說非常清晰。
⑤ 互聯網+農產品銷售
以互聯網為依託的全新營銷模式,只要是定位準確,銷售效果將是傳統模式的幾倍甚至更多。
⑥ 「互聯網+」時代農產品品牌營銷策略分析應該以哪幾個模塊來寫文獻綜述
1. 農產品營銷策略研究綜述
李東奇,葛文光,張雪梅 - 《熱帶農業工程》 , 2012 - 被引量: 9
2. 我國農產品內營銷策容略的研究進展及思考
毛梅 - 《安徽農業科學》 , 2007 - 被引量: 6
3. 李曉玲 - 《農村經濟》 , 2004 - 被引量: 38
品牌營銷策略農產品農產品品牌營銷策略
4. 李道和,李君 - 《農林經濟管理學報》 , 2003 - 被引量: 29
品牌營銷策略農產品農產品品牌營銷策略
5. WTO框架下中國農產品品牌經營策略研究
徐樹建,杜忠花 - 《農業與技術》 , 2002 - 被引量: 15
我沒研究過這個問題,就幫你找了幾篇論文,前兩篇是綜述,你可以用網路學術或知網下載下來借鑒一下。網路學術的關鍵詞有:農產品品牌建設,消費者,特色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戰略,農業發展,農業產業化,品牌營銷,龍頭企業,品牌定位,品牌形象,企業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