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茶葉的種植方法與技巧 茶葉的然後種植與技巧
1、茶葉種植方法茶樹栽培條件:對氣候的要求:陽光:光照是茶樹生存的首要條件,不能太強也不能太弱,對紫外線有特殊嗜好,因而高山出好茶。溫度:一是氣溫,二是地溫,氣溫日平均需10攝氏度;最低不能低於-10攝氏度。水分:雨水充足是必要條件。但是過多也有不利品質的影響。對土壤的要求:一般是土層厚達1米以上不含石灰石,有機質含量1%-2%以上,通氣性、透水性或蓄水性能好。酸鹼度PH值4.5__6.5為宜。對地形的要求:茶園地形條件主要有海拔、坡地、坡向等,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和濕度都有明顯的變化,在一定高度的山區,雨量充沛,雲霧多,空氣濕度大,漫射光強,這對茶樹生育有利,但也不是愈高愈好,在1000米以上,會有凍害。一般選擇偏南坡為好。坡度不宜太大,一般要求30度以下。
2、種茶時間及規格:種植時間在年內十月中下旬或來年開春(三月份),規格:單條播——每畝種植等苗數量在3500~4000株,雙條播——每畝種植茶苗數量在7000~8000株,我們推倡推廣「早期速成法」是雙條播,栽培目的:「一年種,二年采,三年超雙百」。
3、茶園管理:施足底肥,種苗前開好種植溝,畝施有機肥(豬欄或餅肥加尿素)250~300市斤+30市斤,今後每年畝施有機肥300市斤+尿素30市斤。定植修剪:種下茶苗既進行定型修剪,一般在離地15~20CM處剪去,第二年和第三年都在前一年高度的基礎上提高10CM處剪去。防治病蟲害: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為了不使茶葉污染,農葯殘留,我們大力提倡茶園點黑管燈誘殺害蟲(蛾),效果很理想,噴施低殘留新農葯,如天王星、巴丹等,一定要掌握安全濃度。
4、茶的種植過程:按照一定的密度(每666.7平方米栽植3000-8000株)、雙行雙株(或單行雙株)種植。然後根據各生長季節施肥管理,防治病蟲害,整形修剪(第一、二年內主要是定型修剪,使茶樹逐步形成茶蓬)。
5、以「種」防蟲。即採用適當的種植方式減少病蟲發生。如開辟新園時用無病蟲的苗木,並用新高脂膜溶液噴施,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盡量採取叢栽或條栽的方式,避免過度密植,創造良好的茶園生態環境;茶園合理間作,防止大面積單一種植,以保持較豐富的自然植被,減少病蟲大發生的機率。
6、以采(剪)控蟲。及時採摘,合理修剪,剪口及時塗抹愈傷防腐膜,促進傷口癒合,防止病菌侵襲感染。可改善茶園通風透光條件,抑制喜濕或喜郁閉條件的黑刺粉虱、介殼蟲等發生。對有蟲芽葉要重采、強采。夏秋季節要盡量多採摘、少留葉。秋季如害蟲多,可延長採摘,適當推遲封園。
7、以肥抗蟲。施用有機氮肥可提高茶樹對茶橙癭蟎的抗性;施用石灰不利於薊馬、葉蟬的生存;磷礦粉浸提液作根外追肥可殺傷紅蜘蛛。重施基肥,合理追施春肥、夏肥、秋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氮磷鉀平衡施用,並注意排漬、灌水防旱和噴施壯莖靈,使植物桿莖粗壯、植株茂盛。可顯著提高抗蟲能力,減少農葯化肥用量,降低殘毒。
『貳』 茶葉種植技術
一、地塊選擇與土壤管理
地塊選擇是茶樹栽培過程當中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一般來說,綜合茶樹生長所需的土壤條件、海拔高度以及地勢狀況等方面的內容來考察選定種植的地塊。在茶樹種植的土壤選擇方面,傾向於腐殖質含量較高、土層肥厚的微酸沙質土壤,這一類土壤一般具有比較良好的透氣、排水優勢。
平穩是茶樹種植過程當中對於地勢的最基本要求,建議茶農選擇坡度在25度以下的山坡進行茶樹的種植。對茶園的土壤進行日常管理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土地肥力的保持,通過使用草葉的覆蓋可以穩定土壤對於水分的保持促進茶園土地的活性,還能夠非常有效地抑制雜草的發育以及蔓延。
二、平衡施肥
茶樹種植的施肥管理主要包括兩個步驟的內容,一方面是基肥的施加,另一方面則是追肥的應用。茶農應當選擇秋天時節在茶樹之間挖掘土溝,進行肥料的施加,推薦史丹利純硫基17-17-17。
基肥的施加最為重要的原則就是保證肥料的充足性。理想的施肥方法是採用生物肥料與史丹利的純硫基混合施加以豐富土地的營養成分。追肥的工作則是集中在茶樹發芽的早春時節,首選尿素為主,有機肥為輔。土壤的填蓋一定要注意攪拌的充分性與均勻性,為了避免土溝的下沉,應當是鋪蓋的填土高到地平線以上。
三、氣候災害和病蟲害防治
茶樹病蟲害防治要注意的問題包括乾旱的預防以及害蟲的防治。由於昭平縣具有夏季高溫少雨的基本特點,因此要在茶園的開辟上加強對抗旱能力的注意。為了預防乾旱,理想的茶園應當選擇在土層厚實的近水源地。病蟲害的防治應當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防治茶尺蠖可使用苦參鹼、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小綠葉蟬可選用藜蘆鹼、茚蟲威、丁醚脲;
防治茶橙癭蟎可選用礦物油、炔蟎特,防治芽葉病害可選用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環唑。在病蟲害防治技術施用過程中,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包括:農葯使用的頻率與課題應當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對於茶樹天敵應當盡量採用利用而非殺滅的方式;加強對生物農葯的積極應用與推廣。
四、茶葉修枝與摘采
在適宜的時期對茶樹樹枝進行正確的修剪,對茶樹的長勢協調、茶葉的產量提高以及質量保證都是非常必要的。茶葉的修枝主要包括主幹確定、抹蕾工作以及整形修剪三個環節。一般情況下通過三到四次的植株修剪就可以突出茶樹的主幹,在首次的修剪當中一般落在茶樹上挑選三四條比較粗壯的枝條來作為留用的主枝以備進一步培養;
第二次修剪在上次的留選枝幹中再選定兩到三個分支。如此反復,就可以修剪出一米左右的主幹,確定出整株茶樹的樹形。
採茶時間的科學確定具有兩層重要的意義,一方面所採集到的茶葉在質量上能夠得到保證,另一方面則是可以避免對茶樹健康發育造成的負面影響。在實踐當中,根據茶樹特有的「早采早發」特點,形成了一套採茶的基本方法。
在理論上,茶葉摘採的一般部位出於中開面以及小開面的中間,無論是在春秋季節還是在冬夏季節都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是在實際生產的茶樹栽培管理當中,一般在春季將茶葉的摘采稍作提前,這樣的茶葉採集方法有利於延長茶葉生長周期,處理好茶葉生長與採摘、質量與數量之間的矛盾。
拓展資料:
一、茶葉:
茶葉源於中國,茶葉最早是被作為祭品使用的。但從春秋後期就被人們作為菜食,在西漢中期發展為葯用,西漢後期才發展為宮廷高級飲料,普及民間作為普通飲料那是西晉以後的事。發現最早人工種植茶葉的遺跡在浙江餘姚的田螺山遺址,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
飲茶始於中國。葉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可以用開水直接泡飲,依據品種和製作方式以及產品外形分成六大類。依據季節採制可分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種毛茶或精製茶葉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為花茶、緊壓茶、萃取茶、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飲料等。
茶葉中含有兒茶素、膽甾烯酮、咖啡鹼、肌醇、葉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進人體健康。茶葉飲品-茶被譽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
參考資料:網路茶葉
『叄』 茶葉的全面知識點
在國人的認知中有「茶如人生」的說法。茶之一道,聞之則香味撲鼻,入口則是苦的,但仔細品味,卻有一股香甜之氣從口至舌,至喉久久縈繞。茶香是一縷清風,能令人安靜悠閑;品茶是一種情調,一種欲語還休的沉默,一種欲笑還顰的憂傷;悟茶是一眼清泉,能洗去生活中的煩惱與悲苦。
普洱茶更是茶葉的佳品。普洱茶只產在雲南的瀾滄江流域,這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正是普洱茶這種唯一獨占的生活習性,造就了它的獨特魅力。
普洱茶還帶有獨特的文化內涵,瀾滄江流域地區的布朗族、德昂族、藏族等少數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元素都融合其中,比如:在藏區到處都會聽到的一句藏語諺語(同音)「加查熱、加霞熱、加梭熱」,譯成漢語為「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和大多數的茶葉相比,普洱茶苦、澀、濃的特點都是顯而易見的。
普洱茶的「苦」:
苦有兩種,一種是季節性的苦,普洱茶一般採摘於夏季。夏茶最次,入口便苦,因為夏季雨水充足,雖助長了茶條索的寬大,亦造成苦底,二是地域種植的苦,在眾多普洱茶的產地來說,土地中的微量元素是影響茶味的主要原因,臨滄、思茅、文山州很多地方因氣候和土壤不大適宜普洱茶的生長。種植出來的茶葉便是苦的難以入口。
普洱茶的「澀」:
其實任何普洱生茶都是有澀味的,這是與生俱來的一種味道,無法抹去。澀味的濃淡每個地區山頭的茶葉都不一樣,不能做好壞評定的依據。不過,台地茶(近年人工大面積茶園種植,茶樹年齡不長)澀味易久留口腔,難散去,大樹喬木茶(一般來說樹齡幾十年以上,喬木類)雖有澀味,但易散開,瞬間轉化為回甘。
普洱茶的「濃」:
茶味的濃是指茶一入口,便飛快佔領口腔各個部位,使之全部充滿此種茶的味道,再馬上去喝其他的茶便索然無味了,如近些年被很多茶友所追捧的「老班章茶」,也有人把茶味濃叫霸氣。
關於普洱茶的文化博大精深。喝茶,喝的是一種心境,感覺身心被凈化。喝下去的是清苦,沉澱下的是深思;喝茶,重在品味,但又不要太過於拘泥。人人心中有菩提,只要能夠喝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便是得到了茶的真味。
『肆』 種植茶葉,有哪些方法要求技巧
一,茶葉要注意些什麼? 這個問題范圍太大了,從廣泛上來說:一,種植的技巧和各地區的氣候環境等一系列的管理。二:採摘的季節和防凍的措施。三:茶葉的存儲。狹義上說:茶葉是生活的必須品,有些人愛喝,有些人不愛喝,所以也是因人而意的,還有就是要知道飲茶的健康意識和功效。二,什麼時候該干什麼?茶樹種子繁殖既可直播又可育苗移栽。歷史上最早是採用直播,其能省略育苗與移栽工序所耗勞力和費用,且幼苗生活能力較強。育苗移栽可集約化管理,便於培育,並可選擇壯苗,使茶園定植的苗木較均勻。雲南大部分茶區因干濕季分明,並且冬、春連續少雨乾旱,直播一般難以全苗,故多採用育苗移栽。茶樹採用種子繁殖,主要應抓好以下幾點。
來種園管理
要獲得質優、量大的茶子,就必須抓好對採收茶子的茶園的管理,促進茶樹開花旺盛、座果率高而種子飽滿。
適時採收和妥善貯運
茶子質量的好壞,其生活力的高低與茶子採收時期及採收後的管理、貯運關系密切。適時採收,其物質積累多、子粒飽滿而發芽率高,苗生長健壯。茶子采後若不立即播種,則要妥善貯存(在5℃左右,相對濕度60%-65%,茶子含水率30%-40%條件下貯存),否則茶子變質而失去生活力。茶子若運往它地,要做好包裝,注意運輸條件,以防茶子劣變。
播種前處理
將經貯藏的茶子在播種前用化學、物理和生物的方法,給予種子有利的刺激,促使種子萌芽迅速、生長健壯、減少病蟲害和增強抗逆能力等。
細致播種
由於茶子脂肪含量高,且上胚軸頂土能力弱,故茶子播種深度和播子粒數對出苗率影響較大。播種蓋土深度為3-5厘米,秋冬播比春播稍深,而沙土比粘土深。穴播為宜,穴的行距為15-20厘米,穴距10厘米左右,每穴播茶子大葉種2-3粒,中小葉種3-5 粒。播種後要達到壯苗、齊苗和全苗,需做好苗期的除草、施肥、遮蔭、防旱、防寒害和防治病蟲害等管理工作。三,怎樣種出來的茶葉好看?
茶是採摘茶樹的嫩芽或新葉當原料,經過一連串的製作過程而製成的。
制茶過程為:采青→萎凋→發酵→殺青→揉捻→乾燥→(初制茶) →精製 → 加工→包裝→(成品)這些過程對茶起哪些作用:
1、采青:茶只能採摘嫩葉,老葉無法用,這些細嫩的部分,採下來後稱為茶青。(如果多采一片葉為一芯一葉;多采兩片葉為一芯兩葉。)
茶:芽茶類:以嫩芽做原料 茶性比較細致
葉茶類:以葉做原料 茶性比較粗獷
2、萎凋
萎凋:茶青採下來後,首先要放在空氣中,讓它消失一部分的水份,這個過程稱為萎凋。
萎凋分:在室外進行的為室外萎凋;在室內進行的為室內萎凋。
萎凋的過程:水份的消失必須透過葉脈有秩序的從葉子邊緣或氣孔蒸發出來。每部分的細胞都必須消失一部分的水份,只有這樣,才能產生發酵作用 。
失 水:葉子曬干曬死 造成味薄
積 水:沒有攪拌 造成苦澀
萎凋就是靜置與浪青交替進行。
靜 置:就是放置不動,讓水份補給到邊緣的地方,當然也讓已經可以發酵的部分慢慢發
酵。
浪 青:就是攪拌,先是促使水份平均消失,然後借葉子的互相摩摩擦,促進氧化。
3、發酵
發酵:指茶葉的面份與空氣起氧化作用,這個過程稱發酵。
發酵使茶發生變化:
香變:不怎麼發酵的,喝起來是股菜香;讓它輕輕發酵就會轉化成花香;
發酵變重後會轉化成果香;如果讓它盡情的發酵就會變成糖香;
香氣是發芽、開花、結果的變化。
色變:香氣的變化與顏色的轉變是同步進行的。
菜香的階段是綠色;花香的階段是金黃色;
果香的階段是桔黃色;糖香的階段是朱紅色。
味變:發酵越小,越接近植物本身的味道。
發酵越多,離自然越遠,加工的味道越重。
4、殺青
殺青:是用高溫殺死葉細胞,停止發酵,這個過程叫殺青。
炒青:就是下鍋炒,也可是滾筒式,炒的茶比較香。市場上的大部分茶都是炒出的。
蒸青:用蒸氣把茶青蒸熟,蒸的顏色比較翠綠,而且容易保留植物原來的細胞纖維。
5、揉捻
揉捻:殺青過後,要將茶葉像揉面一樣的揉捻。
揉捻的功用:
第一、 揉破葉細胞,以利於沖泡。
第二、 成形。
第三、 塑造不同的特性。
揉捻包括:手揉捻、機揉捻、布揉捻
揉捻的次數越多,茶性就會變的越低沉。
揉捻分:輕揉捻,輕揉捻製成的茶成條形狀;
中揉捻,中揉捻製成的茶成半球狀;
重揉捻,重揉捻製成的茶成全球狀。
6、乾燥
乾燥:揉捻完茶就算初步完成,這時要把水份蒸發掉,這個過程稱為乾燥。
乾燥分:火爐上烘乾、手搖式乾燥機、自走式乾燥機。
7、初制茶
初制茶:乾燥過的茶就可以拿來沖泡飲用,可是這種茶外型不好看,品質也還不穩定,一般稱為初制茶
『伍』 茶葉樹的種植技巧有哪些
茶葉在中國,特別是在中國南方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雖然大家都喜歡喝茶,但是種茶葉卻有很多的講究。茶葉特別的金貴,不管是對土壤還是對天氣還是對管理,都有非常特別的要求。所以如果你要選擇種茶葉,那麼就要細心細心再細心,只有這樣才能種出品質好的茶葉。
現在國家政策對於茶農種茶葉還是非常的支持的,甚至有的地方政府會承擔很大一部分種茶葉的成本,而農民則只需要花費時間去管理和採摘就可以了,採摘好的茶葉當地的政府也會負責統一的收購和銷售,所以茶葉在中國算得上是一個發展前景比較好的經濟作物。
『陸』 茶葉的基礎知識都有哪些
茶的基礎知識大全
1.用什麼樣的茶具泡茶最好?
現在通用的茶具有瓷器、陶器(主要是紫砂器)、玻璃、塑料。在沖泡德信紅茶和德信烏龍時我會選用陶器,因為從品茶的角度來看,以瓷器和陶器最好,其保溫性好,沏茶能獲得較好的色香味,且造型美觀,具有藝術欣賞價值。但沖泡德信綠茶特別是德信碧螺春和德信銀針時我一般用玻璃茶具,玻璃茶具可見杯中輕霧漂渺、澄清碧綠及朵朵茶芽之美態。至於搪瓷、塑料茶具,雖有輕便、耐用之優點,但一般為了解渴而臨時使用。
--《中華茶文化基礎知識》
2.水質對泡茶有影響嗎?
水的種類很多,性質是不同的,各種水因所含溶解物質的不同,對泡出茶湯品質的影響也不同。德信茶具有天然、純正的特點,如果用水不當會給你帶來很多喝茶的遺憾。陸羽的《茶經》中說:"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激勿食之。···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這說明用泉水泡茶最好,泉水要慢慢流出,而且含鈣和鎂化合物最少的是最好的泉水。江水泡茶一般是不理想的,井水又不如江水。至於雨水,一般比較純。但下雨的時間不同,水質也不同,秋雨為上,梅雨次之,雷雨最差。
-- 《茶葉審評》
3.水的溫度和泡茶時間怎樣才算最好呢?
泡茶水溫的掌握,主要看泡飲什麼茶而定。德信綠茶,特別是各種芽葉細嫩的,如德信銀針和德信毛尖不能用100℃的沸水沖泡,一般80℃為宜。泡飲各種德信花茶、紅茶則用100℃沸水沖泡為宜。
--《中國茶經》
4.茶葉應該怎樣存放?
德信茶採用先進的保鮮技術,能保證茶葉長時間不變質。但最好的保存條件是在室溫、避光、無異味的環境中保存。 如果茶葉含水量較高或已受潮的,可以經80℃左右烘乾或炒干攤涼後再貯藏。茶葉數量較多的可以分0.25-0.5公斤一份用白紙包好,放入乾燥的罐、壇中,底層可中間放些乾燥劑, 乾燥劑的種類可依茶類和取材方便而定。貯存綠茶可用塊狀未潮解的石灰,紅茶和花茶可以用乾燥木炭,有條件的也可用變色硅膠。 罐、壇口蓋多層草紙並壓緊,以防潮濕空氣進入。 如果茶葉數量不多,也可用紙包好後,再用兩層聚乙烯食品袋包裝密封好,放在餅干箱里蓋緊箱蓋。為了避免茶葉吸收異味,切忌將茶葉與有嚴重異味的物質放在一起,諸如樟腦丸、香皂、香水、香煙等都不宜與茶葉混放。新買來的茶葉筒罐,筒內金屬表面常有一層油脂,必須擦凈涼干,再以少量廢茶擦過,除去異味後才能裝茶葉。
--《中國茶與健康》
5.沖茶時茶葉和水應放多少才算最好?
要泡好一杯或一壺茶,首先要掌握茶葉用量。每次茶葉用多少,並沒有統一標准,主要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你的飲用習慣而定。如果你習慣用杯泡茶,我建議你用德信袋泡茶。德信袋泡茶每袋2克,用普通的杯沖泡,用量正好,不需要再斟酌茶葉的用量就能喝上一杯天然純正的好茶。如果你用壺,則按壺的大小適當掌握。一般茶與水的比例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
--《中國茶經》
6.用茶水服葯到底好不好?
能否用茶水服葯,不能一概而論,在多數情況下,不主張用茶水服葯,尤其是硫酸亞鐵、碳酸亞鐵、枸櫞酸、鐵胺等含鐵劑和氫氧化鋁等含鋁劑的西葯,遇到茶湯中的多酚類物質與金屬離子結合而沉澱,會降低或失去葯效。此外,茶葉中含有咖啡因(亦稱"咖啡礆")具有興奮作用,因此服用鎮靜、催眠、鎮咳類葯物時,也不宜用茶水送服、避免葯性沖突降低葯效。服用制劑,如蛋白、澱粉時,也不宜飲茶,茶葉中的多酚類可與結合,降低的活性。某些生物礆制劑以及阿托品、阿司匹林等葯物,也不宜用茶水送服。服用痢特靈、甲基,少量飲茶可引起失眠,大量飲茶可使血壓升高。一般認為,服葯後2小時內停止飲茶。 然而,服用維生素類葯物、興奮劑、利尿劑、降血脂、降血糖、升白類葯物時,一般可用茶水送服。例如,服用維生素C後飲茶,德信綠茶中含有豐富的兒茶素,可以幫助維生素C在人體內的吸收和積累。而且茶葉本身具有興奮、利尿、降血脂、降血糖、升白等功能,服用這類葯物時,茶水有增效作用。
--《用茶水服葯到底好不好?》 俞永明
7.有時沖泡綠茶會出現白色沉澱是茶葉有問題嗎?
在沖泡綠茶時出現白色沉澱現象主要是水的問題,這證明你用的水是硬水,即水中含鈣和鎂的化合物質過多。這種白色沉澱物質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鈣。因為茶葉中有較高含量的草酸,可與水中的鈣離子結合成難溶於水的草酸鈣,以至產生沉澱,與茶葉的質量是無關的。
--《用硬水沖泡綠茶出現的白色沉澱是什麼》 陳宗懋
8.紅茶在冷卻後表面會有渾濁,這是什麼回事?
德信紅茶在放冷後表面都會有渾濁,紅茶的這種在冷卻後產生的渾濁在學術上叫"冷後渾",這種渾濁物主要是咖啡礆和茶黃素、茶紅素結合復合物所至。茶湯正常的"冷後渾"現象,一般是茶葉品質好的表象,這可作為一種選擇紅茶的方法。
--《茶葉審評與檢驗》
9.苦丁茶是真正的茶嗎?
真正的茶葉是從山茶科、山茶屬植物上採摘的鮮葉加工而成的。而苦丁茶屬於冬青科冬青屬,所以苦丁茶嚴格來說是不屬於茶葉的。德信苦丁茶是用苦丁冬青經茶葉的加工工序製成,據臨床實驗證明,苦丁茶有消炎鎮疼,清涼解毒、降脂、降壓、減肥的良效,被譽為保健茶,美容茶、降壓茶和益壽茶。
10.我對茶不是很熟悉,你可以給一些意見我該喝什麼茶最適合嗎?
一般來說細嫩的名優茶葉比粗老的茶葉營養和葯用成分高,綠茶比紅茶高。對具體個人來講,我根據德信行各種茶的功效提供以下一些意見,你應可以找到哪種茶適合你: 身體比較虛弱的人,應喝德信紅茶,在茶中加些糖或奶,既增加能量又補充營養,德信人參茶、高麗參茶和花參茶有滋補強體的功效,對身體虛弱的人很有幫助;青年人正處發育期,以喝綠茶為好;婦女經期前後以及更年期,可飲用德信花茶特別是德信茉莉花茶,它有疏肝解郁、理氣調經的功效;希望減肥的人,可以多喝些烏龍茶等;經常接觸有毒物質者,可以選擇德信綠茶作為勞動保護飲料。
『柒』 茶葉的種植方法和管理
你好
茶作為世界幾大飲品之一,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茶葉中含有多種有益成分,對人身體具有一定保健功效。茶水也可以對人體過多脂肪進行消解,並清理腸道垃圾。茶葉益處多多,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下茶樹的種植管理技術,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探討交流。
1、土壤條件
茶樹屬於喜肥的樹種,所以種植的土地一般要肥力充足。通常在種植茶樹前對田地翻耕兩次,第一次翻地深度達到10~20cm,然後以農家肥來養土,第二次深翻在40cm以上,再次施氮、磷、鉀復合肥料。此外,還要清除田地中的雜草和埋在土壤中的石頭及瓦礫等雜質,這樣才不會影響到茶樹根部吸收營養。當清理完雜質後就將土地挖成壟狀,即長條形,寬度約為1~1.2m,為後期茶樹幼苗種植做好准備。
2、幼苗管理
茶樹一般種植的幼苗會同時種植3~4種,按面積大小來選擇,50畝以下就3種,50畝以上就是4種。幼苗在移植的時候最好將根部沾染一些稀土,利於保證存活率。3種苗按收獲時間的早晚分區種植,比例在1:1:1。一般幼苗在初次種植時都需要進行防寒,即在根部加上一些乾草之類的東西,給幼苗保溫保濕。種植後一定要澆透水,這個對前期茶樹的生長很有好處。
3、後期肥水管理
茶葉樹由於根系偏淺,所以隊醫乾旱和濕澇抗性都不強。一般夏季一定要經常施水,但是盡量不要從頂部噴灑,一般建議是從中間的過道往兩邊甩水,這樣會直接淋到根部,雨季要時刻注意防水。施肥以多次少量為主,最好是能以混合肥的形式進行。一般施肥時間在每次採摘前3天左右,這樣有利於新芽的再次成長。
4、日常管理
除草一般是茶葉樹常需要做的,不過這里的除草一般是清理比較旺盛和長的比較大的草,畢竟幾十畝的草不能完全清理的過來。其次對於一些落葉盡量的都清理走,因為茶葉樹的葉子不是很好的肥物,最後就是一些病害的植株,一般處理不了的話最好移植走,避免感染更多的茶葉樹。
『捌』 茶葉怎麼種植技術
茶葉種植技術:
開墾
茶園開墾坡度15°以下平緩坡地直接開墾。翻墾深度50厘米。坡度15°以上坡地,以等高水平線築梯坎,梯面寬應大於1.5米,然後翻墾。屬塾地的,經過深耕平整就可劃行種植;生荒地分初,復墾兩次。初墾深度達50厘米,深耕後不必整碎土塊,以利蓄水。墾翻時注意不要把草皮翻入底層,以便復墾時清出園外,初墾完畢,就可以進行復墾,復墾深度為25-30厘米。復墾要求敲碎土塊,除凈柴草根。切忌把生長密結的草皮塊翻入下層,免得雜草腐爛後形成孔洞,影響茶苗根系水肥吸收。
定植
要利用地下部活動的生長時期進行定植,有利於根系的伸長和發育,也有利於吸收土壤養分供地上部的開始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高山地區的茶苗定植時期宜掌握在每年的2月份(春節前後)進行。
在完成開墾的茶園定植溝內用定植農具挖穴10-12厘米深,穴徑10厘米以上,把茶苗垂直種於穴內,填滿土,並壓緊壓實,或用農具夯實苗莖部三方土層,再培上細土1-2厘米,澆透水分,苗木定植時要比正常深1-2厘米。如果能選擇在下雨之前定植最為理想。茶苗定植要採用「雙行單株」的方式,株距30厘米,株與株之間呈三角形。在定植溝茶行中鋪放3-5厘米厚的稻草或其它草類植物進行覆蓋,有利於保溫保濕,又達到抑制雜草生長的作用。
修剪
修剪時期應掌握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10月中旬秋茶結束後為宜。 修剪方法如下:
定型修剪:其目的是茶樹在幼齡階段中培養合理的樹體骨架及豐產樹冠。一般進行4次,每次定剪的新梢刀口處必須要木質化或半木質化。第一次修剪結合定植在離地15-18厘米處定剪;第二、三、四次定剪要求在前一次定剪刀口向上提高15厘米處定剪。經過四次的定型修剪樹高已達到60厘米,有2-3級的分枝結構,初步形成合理的採摘樹冠,即可投入生產。
輕修剪:輕修剪的目的在於調整樹冠,培養良好的採摘面。每年進行一次,輕修剪的程度,以剪去蓬面上3―5厘米的為度,主要是剪掉冠面上的小樁頭、無用新梢等。
深修剪:經過多年的採摘和輕修剪的樹,應用深修剪的方法剪去樹冠上部10-15厘米的一層枝葉,使茶樹重新抽發新枝,提高茶樹發芽能力,延長茶樹高產穩產的年限。
重修剪:對半衰老和未老先衰茶樹,一般以剪去原樹高的1/2為宜,結合整理(抽剪),重新培養健壯枝乾和採摘樹冠。
台刈:對十分衰老的茶樹,宜在離地面約10-15厘米高處鋸(或剪)掉全部枝幹,重新培養樹體骨架結構和採摘樹冠。